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沉积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2
1
作者 刘俊海 杨香华 +2 位作者 于水 吴志轩 加东辉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21-427,共7页
采用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测试了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砂泥岩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稀土总量在82 2×10-6~182×10-6之间,平均为144×10-6;w(LREE)/w(HREE)比值在4 54~10 02之间,平均为8 67,相对富集LREE;Eu基本... 采用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测试了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砂泥岩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稀土总量在82 2×10-6~182×10-6之间,平均为144×10-6;w(LREE)/w(HREE)比值在4 54~10 02之间,平均为8 67,相对富集LREE;Eu基本为负异常,δEu在0 59~1 03之间,平均为0 73;δCe在0 92~1 09之间,平均为0 98,Ce正常或具微弱的负异常;(w(La)/w(Yb))N在8 23~11 61之间,样品的分布曲线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型。样品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当时丽水凹陷为海陆交替的沉积环境,水介质环境为缺氧的还原条件,盆地类型应为稳定的克拉通盆地,物源区母岩主要为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古环境 物源 丽水凹陷 东海盆地
下载PDF
包裹体测温法在剥蚀厚度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力彬 黄志龙 +1 位作者 李君 薛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0-583,共4页
系统阐述了包裹体测温恢复剥蚀厚度方法的原理、应用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并以东海盆地温州凹陷4-1-1井和塔里木盆地轮南1井剥蚀厚度的恢复为例来说明此法的具体应用。计算结果表明,温州凹陷4-1-1井F_2地层遭受剥蚀1900~2050m,轮南1井... 系统阐述了包裹体测温恢复剥蚀厚度方法的原理、应用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并以东海盆地温州凹陷4-1-1井和塔里木盆地轮南1井剥蚀厚度的恢复为例来说明此法的具体应用。计算结果表明,温州凹陷4-1-1井F_2地层遭受剥蚀1900~2050m,轮南1井奥陶系不整合上遭受剥蚀2600m左右。研究表明,包裹体测温法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体 剥蚀厚度 古地温 方法 东海盆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基于Matlab小波分析的旋回划分及其地质意义——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保椒斜坡带平北段Pb-1井平湖组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国根 郑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2,共4页
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保椒斜坡带平北段Pb-1井为例,运用Matlab小波分析Pb-1井始新统平湖组自然伽马曲线包含的地质信息。根据小波变换后的小波变换系数时频能量和小波变换系数曲线特征,将平湖组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和5个中期旋回,显示出小... 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保椒斜坡带平北段Pb-1井为例,运用Matlab小波分析Pb-1井始新统平湖组自然伽马曲线包含的地质信息。根据小波变换后的小波变换系数时频能量和小波变换系数曲线特征,将平湖组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和5个中期旋回,显示出小波变换在测井层序地层划分中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识别沉积作用中的隐蔽旋回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尺度内小波变换系数曲线与煤层发育位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层多发育于小波变换系数曲线峰值相对较小的位置,即对应于长期旋回内三角洲的退积过程及中期旋回内三角洲退积—进积的转换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盆地 西湖凹陷 保椒斜坡带 Matlab小波分析 旋回划分 平湖组
下载PDF
下扬子前中生代构造演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夏邦栋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45-152,共8页
下扬子具有前震旦系变质基底,自震旦纪进入板内演化。震旦纪-早古生代发育三个向NE方向打开的拗拉槽,具有典型的三段式建造序列,槽内沉积作用不同于槽间区域的沉积作用。自晚奥陶世末期到志留纪末期,下扬子转变为前陆盆地。碎屑... 下扬子具有前震旦系变质基底,自震旦纪进入板内演化。震旦纪-早古生代发育三个向NE方向打开的拗拉槽,具有典型的三段式建造序列,槽内沉积作用不同于槽间区域的沉积作用。自晚奥陶世末期到志留纪末期,下扬子转变为前陆盆地。碎屑沉积厚度逾6000m,物质来自东侧,说明东侧有一新生的造山带崛起。自晚泥盆世初期到二叠纪末期,该造山带向前陆推挤,下扬子发生SN向引张,在晚二叠世出现成熟的撞击槽。槽内发育火山岩,碎屑沉积物来自该造山带。建议称之为东海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 前陆盆地 拗拉槽 中生代 构造演化
下载PDF
东海盆地台北坳陷有机包裹体化学成分及成因 被引量:3
5
作者 姜亮 王延斌 +2 位作者 吴培康 葛和平 王志连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2-228,T002,共8页
利用 L AM、热爆 -气相色谱等方法对东海盆地台北坳陷第三系储层中有机包裹体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1矿物包裹体中以 CO2 为主 ,同时含有一定的 N2 和 F2 等 ,气态烃包裹体中 CO2 含量一般可达 40 %~ 78% ,液态烃包裹体中 CO2... 利用 L AM、热爆 -气相色谱等方法对东海盆地台北坳陷第三系储层中有机包裹体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1矿物包裹体中以 CO2 为主 ,同时含有一定的 N2 和 F2 等 ,气态烃包裹体中 CO2 含量一般可达 40 %~ 78% ,液态烃包裹体中 CO2 含量一般 2 3%~ 41 % ;2烃类含量一般 <30 % ,其中甲烷含量较低 ,C2 ~ C7轻烃含量比甲烷含量高 ,甲苯含量较高(达 1 8.8% ) ;3对主要烃源岩加水热模拟实验也具有同样的特点。这些特点说明 CO2 的成因与烃源岩中碳酸盐矿物热解有关 ,有机包裹体的成因类型偏腐植型 ,气态烃以湿气为主 ,且含有一定的凝析油成分 ,和南海盆地第三系储层中有机包裹体具有相似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成因 有机包裹体 烃源岩 第三系 东海盆地 台北坳陷
下载PDF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下段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蔡佳 祁鹏 宋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65,共10页
西湖凹陷是东海盆地最具勘探潜力的地区,渐新统花港组为一套厚度巨大的湖相砂泥岩地层,是最重要的储层,可以分为两段。综合应用测井、岩心、地震剖面、古生物等资料并与陆上相关盆地进行对比,在西湖凹陷花港组下段共识别出3种主要的沉... 西湖凹陷是东海盆地最具勘探潜力的地区,渐新统花港组为一套厚度巨大的湖相砂泥岩地层,是最重要的储层,可以分为两段。综合应用测井、岩心、地震剖面、古生物等资料并与陆上相关盆地进行对比,在西湖凹陷花港组下段共识别出3种主要的沉积体系:湖泊、三角洲、河流。西湖凹陷在花港组时期是中国东部一个大型的坳陷型湖盆,在古地形、古气候、湖平面、古水深、古物源5个地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大型浅水三角洲,以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复合体为特征,物源供应充足,汇聚成沿中央反转构造带推进的轴向物源。坳陷湖盆大面积三角洲相的发育形成了西湖凹陷大面积展布的优质储层,中央反转构造带中北段是今后勘探的主攻方向和储量接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港组 物源体系 坳陷湖盆 西湖凹陷 东海盆地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与松辽盆地的类比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建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32,共14页
松辽盆地在我国的含油气盆地中勘探程度较高,已探明了几十亿吨的地质储量,对控制盆地油气形成的生、储、盖、图、运、保等条件的研究也比较深入和细致,东海陆架盆地是我国目前勘探程度较低却有很大油气远景的盆地,这两个盆地都是我... 松辽盆地在我国的含油气盆地中勘探程度较高,已探明了几十亿吨的地质储量,对控制盆地油气形成的生、储、盖、图、运、保等条件的研究也比较深入和细致,东海陆架盆地是我国目前勘探程度较低却有很大油气远景的盆地,这两个盆地都是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大型复合沉积盆地,在地质构造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试图通过东海陆架盆地与松辽盆地的对比在研究它们各自特征的基础上,寻找这两个大型沉积盆地的共同点和相似性,以便借鉴松辽盆地的油气勘探经验和油气聚集规律,开拓东海陆架盆地的找油思路,探索其找油领域,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陆架盆地 油气藏 勘探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西南部中生代地层的发现 被引量:37
8
作者 王可德 王建平 +3 位作者 徐国庆 钟石兰 张一勇 杨恒仁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9-131,共3页
东海陆架盆地福州凹陷的中生代地层发育较全 ,分布较广泛 ,而且夹有滨海相地层 ,但曾解释为第三纪地层。根据岩性及孢粉 ( Cyathidites- K lukisporites- Dictyophyllidites,Classopollisannulatus- Schizaeoisporites- Exesipol-lenite... 东海陆架盆地福州凹陷的中生代地层发育较全 ,分布较广泛 ,而且夹有滨海相地层 ,但曾解释为第三纪地层。根据岩性及孢粉 ( Cyathidites- K lukisporites- Dictyophyllidites,Classopollisannulatus- Schizaeoisporites- Exesipol-lenites tumulus)组合 ,介形类 ( Eucypris?sp.,Metacypris sp.)形态的分析对比 ,可与我国东部、尤其是浙闽等地的同年代地层相比拟。结合同位素绝对年龄测定数据、地震反射界面性质和倾角测井等项资料 ,自下而上建立福州组、渔山组和闽江组 ,依次划归下—中侏罗统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陆架盆地 中生代 福州组 渔山组 地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