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西董家埝构造蚀变岩型银矿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模型 被引量:13
1
作者 白德胜 李水平 +5 位作者 纵瑞 程华 齐勇攀 张爱玲 孙进 赵华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1-253,共13页
河南省西部小秦岭地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区,区内豫西董家埝银矿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是河南省西部董家埝地区小河花岗岩体南缘上发现的首个银矿床,为近年来该区域取得的重大找矿进展,其矿床规模达到大型。地质、地球物理、地... 河南省西部小秦岭地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区,区内豫西董家埝银矿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是河南省西部董家埝地区小河花岗岩体南缘上发现的首个银矿床,为近年来该区域取得的重大找矿进展,其矿床规模达到大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技术方法获得的多元信息,提高了异常解释精度和可信度,为董家埝矿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充分有效的找矿思路。其找矿流程和勘查模式为:(1)1∶50000水系沉积物异常圈定找矿靶区;(2)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激电中梯测量缩小找矿靶区,确定断裂构造含矿性;(3)地表槽探工程控制浅部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4)激电测深方法查明深部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延伸特征;(5)布置钻探工程验证深部矿体;(6)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了解更深空间内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分布状态,预测找矿远景。以董家埝银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元信息特征为基础,总结和建立了该矿床找矿模式、模型,以期为矿区外围或相似地区进行类比寻找同类型银矿床提供借鉴经验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带 物化探异常 找矿模型 董家埝银矿 豫西
下载PDF
豫西董家埝银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纵瑞 董岘证 +2 位作者 张凯涛 马晓熙 景丽媛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8年第3期367-372,共6页
董家埝银矿属构造蚀变岩型银矿床。银矿体赋存于F1构造蚀变带,总体产状160°∠70°;矿体沿走向延伸约650 m,沿倾向控制最大斜深约300 m;矿体最低见矿标高+630 m,最高+973 m,埋深0~282m;矿体呈脉状产出,可见分枝复合现象。银矿... 董家埝银矿属构造蚀变岩型银矿床。银矿体赋存于F1构造蚀变带,总体产状160°∠70°;矿体沿走向延伸约650 m,沿倾向控制最大斜深约300 m;矿体最低见矿标高+630 m,最高+973 m,埋深0~282m;矿体呈脉状产出,可见分枝复合现象。银矿体Ag品位最高3 023.0×10^(-6),最低41.3×10^(-6),平均品位164.0×10^(-6),变化系数为112.6%,属较均匀型;矿体最大厚度18.23 m,最小厚度1.12 m,平均总厚度7.06 m,变化系数为101.8%,属较稳定型。成矿元素以Ag为主,伴生有用组分为Pb、Zn和Au。矿石中银的赋存形式主要有独立银矿物、晶格银矿物,且构造蚀变带中的硅化、绢云母化与银矿化关系密切。构造控矿、蚀变矿化、岩浆岩及化探异常为其主要找矿标志。初步分析认为该银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太华群和官道口群可能为其矿源层,多期岩浆活动为成矿元素的富集提供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董家埝
下载PDF
豫西董家埝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睿娜 纵瑞 杨东潮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6-500,共15页
董家埝银矿床位于豫西小秦岭地区小河岩体的南缘,矿体赋存于中元古代小河岩体与太古界太华群、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早古生界寒武系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的接触部位。文章通过矿相学研究、电子探针定量分析、能谱半定量分析及电子探针面扫... 董家埝银矿床位于豫西小秦岭地区小河岩体的南缘,矿体赋存于中元古代小河岩体与太古界太华群、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早古生界寒武系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的接触部位。文章通过矿相学研究、电子探针定量分析、能谱半定量分析及电子探针面扫描分析等手段对该矿床矿石中银的赋存状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董家埝银矿床银矿物主要为自然银、辉银矿、硫锑铜银矿、金银矿、银金矿,载银矿物主要为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其中黝铜矿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银主要以可见银及不可见银赋存,可见银包括独立银矿物、显微包体银;不可见银包括晶格银、次显微包体银。赋存形式以独立银矿物、显微包体银及晶格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银的赋存状态 矿石特征 董家埝银矿床 小秦岭
下载PDF
河南省灵宝市董家埝银矿原生晕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段启超 庞绪成 +3 位作者 纵瑞 韩迪 张岩 张鑫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4期497-508,共12页
董家埝银矿是豫西小秦岭矿集区南成矿带目前发现的唯一大型矿床。为了矿床深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了解有用元素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选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典型矿床剖面的原生晕特征研究,实现对深部矿体变化趋势的判断。经计算,确... 董家埝银矿是豫西小秦岭矿集区南成矿带目前发现的唯一大型矿床。为了矿床深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了解有用元素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选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典型矿床剖面的原生晕特征研究,实现对深部矿体变化趋势的判断。经计算,确定As、Sb、Ag、Au、Cu、Pb、Zn、Co和Mo等9种元素可作为指示元素,其中As和Sb为前缘晕指示元素,Ag、Au、Cu、Pb和Zn为近矿晕指示元素,Co和Mo为尾晕指示元素。分带指数和浓集指数2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元素在分带序列上的位置总体趋势一致。用分带指数法确定的主矿体自上而下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Co-Mo-Cu-Au-Sb-Zn-Pb-Ag-As,出现“反分带”现象。结合原生晕地球化学参数变化特征、矿体剥蚀程度研究和理想模型,预测M1-I主矿体向深部仍有较大的延伸。研究成果可以为区域同类型矿化地质体深部的趋势判断和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 地球化学 地质意义 轴向分带 董家埝银矿 小秦岭
下载PDF
河南灵宝董家埝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5
作者 刘畅 张参辉 +1 位作者 张鑫 纵瑞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3-352,共10页
董家埝银矿位于小秦岭南缘,受小河断裂的次级构造控制,是小秦岭南带首次发现的大型贵金属矿床。矿床的热液成矿期分为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和石英—碳酸岩化阶段(Ⅲ),其中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 董家埝银矿位于小秦岭南缘,受小河断裂的次级构造控制,是小秦岭南带首次发现的大型贵金属矿床。矿床的热液成矿期分为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和石英—碳酸岩化阶段(Ⅲ),其中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矿体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含CO 2包裹体(C型)及纯CO 2包裹体(PC型)3种类型,石英—黄铁矿阶段主要发育C型、W型和少量PC型包裹体,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主要发育W型和少量C型包裹体。第Ⅰ及第Ⅱ成矿阶段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151~270℃和126~240℃,且呈降低趋势;盐度范围分别为3.8%~22.42%NaCleqv和4.16%~20.48%NaCleqv,整体变化不大,属于低盐度环境;CO 2由富转贫。估算成矿压力为22.08~76.6 MPa,成矿深度3.77~7.13 km,矿床类型为低盐度中低温中深成热液型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家埝银矿床 流体包裹体特征 热液矿床 小秦岭 河南
下载PDF
河南省董家埝银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白德胜 纵瑞 +2 位作者 张凯涛 董旭舟 杨睿娜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6-826,共11页
为研究董家埝银矿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对矿区岩浆岩、地层、构造角砾岩、蚀变岩及银矿石等的稀土元素进行了ICP-MS分析测试。从沉积岩系→片麻岩→构造角砾岩→小河花岗岩→银矿石→蚀变花岗质碎裂岩→闪长岩、辉绿岩,ΣREE... 为研究董家埝银矿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对矿区岩浆岩、地层、构造角砾岩、蚀变岩及银矿石等的稀土元素进行了ICP-MS分析测试。从沉积岩系→片麻岩→构造角砾岩→小河花岗岩→银矿石→蚀变花岗质碎裂岩→闪长岩、辉绿岩,ΣREE逐渐增加,显示了成矿流体对岩浆岩、地层的淋滤改造作用。各类岩矿石的Y/Ho比值均与球粒陨石接近,且在La/Ho-Y/Ho图解上呈近水平分布,表明它们之间具有同源性,存在一定的成因联系。银矿石的稀土元素可分为两组:一组表现为Eu正异常和Ce负异常,反映了原始成矿热液稀土元素特征,指示成矿流体有具相对高温和相对还原的流体特征,且在成矿过程中可能有海水参与;另一组银矿石表现出Eu负异常和Ce负异常,为岩浆热液叠加改造的反映。综合分析认为,董家埝银矿属于中高温裂隙填充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董家埝 河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