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vercoming Language Barrier——Bilingual education in Dongxiang County,Gansu
1
作者 LIU TIEJUN,MA LI&WANG XIAOYUAN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6年第6期19-20,共2页
Education has been underdeveloped in Dongxiang Autonomous County, Gansu Province, which is the only region in China where ethnicDongxiangs live in compact communities. In primary schools there, only about 20% of the p... Education has been underdeveloped in Dongxiang Autonomous County, Gansu Province, which is the only region in China where ethnicDongxiangs live in compact communities. In primary schools there, only about 20% of the pupils achieve a passing grade for the two basic subjects of Chinese and mathematics, less than one-third of the average local rate. However, this has changed markedly thanks to a bilingual education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coming Language Barrier Bilingual education in dongxiang County gansu
下载PDF
记甘肃东乡汪集的板齿犀和三趾马化石 被引量:19
2
作者 邱占祥 谢骏义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33,共21页
汪集的板齿犀化石和周明镇1958年所定的“Sinotherium”simplum,在大小、齿冠高度和构造上都很接近,应归为同种。它们和Sinotherium的属型种,S.lagrelii,有明显的差别,而和Killgus于1923年所定的Parelasmotheriumschansiense更为接... 汪集的板齿犀化石和周明镇1958年所定的“Sinotherium”simplum,在大小、齿冠高度和构造上都很接近,应归为同种。它们和Sinotherium的属型种,S.lagrelii,有明显的差别,而和Killgus于1923年所定的Parelasmotheriumschansiense更为接近。笔者认为Parelasmotherium属应予恢复。“Sinotherium”simplum应该改称为Parelasmotheriumsimplum。汪集新发现的Hippariondongxiangense是我国已知三趾马中牙齿尺寸最小的。汪集含上述化石的地点的地质时代可能是晚中新世的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东乡 晚中新世 板齿犀 三趾马
下载PDF
甘肃东乡几种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被引量:23
3
作者 邱占祥 谢骏义 阎德发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24,001,T002,共18页
本文记述了在甘肃东乡椒子沟发现的几种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Gomphotherium sp、Dzungariotheriura orgosense、Rhinocerotidae gen. indet.和Paraentelodon macrognathus sp. nov.,着重讨论了全北区猪齿兽类的系统关系。根据化石的性... 本文记述了在甘肃东乡椒子沟发现的几种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Gomphotherium sp、Dzungariotheriura orgosense、Rhinocerotidae gen. indet.和Paraentelodon macrognathus sp. nov.,着重讨论了全北区猪齿兽类的系统关系。根据化石的性质判断,东乡椒子沟化石点的地质时代应与欧洲Burdigalian早期,亦即MN_3相当或稍早。笔者将原定为上新世临夏组的第一、二岩性段划出,命名为椒子沟组,其时代为早中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东乡 早中新世 哺乳动物化石
下载PDF
甘肃东乡族成人身体脂肪含量及分布随年龄变化特点 被引量:9
4
作者 叶蓁蓁 何烨 +6 位作者 海向军 马卫红 何进全 马斌 顾巧玲 苏露 杨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4-280,共7页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法,分析甘肃东乡族成人脂肪含量及分布随年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91例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成人为研究对象,应用体成分分析仪测量脂肪组织相关体成分指标。结果在总体人群及各个...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法,分析甘肃东乡族成人脂肪含量及分布随年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91例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成人为研究对象,应用体成分分析仪测量脂肪组织相关体成分指标。结果在总体人群及各个年龄组,甘肃东乡族成年女性的总脂肪量、皮下脂肪含量、躯干及四肢脂肪量均高于男性(P<0.01);内脏脂肪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性内脏脂肪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男、女性皮下脂肪含量、躯干脂肪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岁年龄组到40岁年龄组上升最快,在50岁年龄组稍有下降,此后呈缓慢上升趋势。女性左上肢脂肪量呈持续上升状态,20岁年龄组到40岁年龄组上升较快,此后上升速度放缓;男性总体呈上升趋势,20岁年龄组到40岁年龄组上升较快,在50岁年龄组稍有下降,此后呈缓慢上升趋势。男、女性右上肢脂肪量、双下肢脂肪量均在40岁年龄组达峰值后呈下降趋势。结论甘肃东乡族成年女性除内脏脂肪外,其余身体各部位的脂肪含量均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甘肃东乡族成人的脂肪含量均发生变化,不同性别、不同部位的脂肪变化趋势略有不同,但内脏脂肪含量和女性左上肢脂肪量一直呈上升趋势,50岁年龄组是各部位脂肪含量发生趋势改变的时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东乡族 身体脂肪 体成分 生物电阻抗法 成人
下载PDF
甘肃东乡族成人非脂肪组织体成分的生物电阻抗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叶蓁蓁 何烨 +6 位作者 海向军 马卫红 何进全 马斌 顾巧玲 苏露 杨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6-403,共8页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分析甘肃东乡族成人非脂肪组织体成分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应用体成分分析仪,测量491例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20岁以上东乡族成人非脂肪组织体成分指标。结果甘肃东乡族成年男性去脂体...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分析甘肃东乡族成人非脂肪组织体成分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应用体成分分析仪,测量491例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20岁以上东乡族成人非脂肪组织体成分指标。结果甘肃东乡族成年男性去脂体重、骨量、肌肉、蛋白质、体液量及构成比均高于女性(P<0.01),且男性各年龄组的骨量、肌肉量、蛋白质、体液量均高于女性(P<0.01)。骨量、肌肉量在同一性别中随年龄变化趋势相同,男性均在40岁年龄组达峰值后下降;女性先降后升,在40岁年龄组达峰值后又下降。男性的蛋白质在30岁年龄组达峰值后下降;女性的蛋白质呈持续下降状态。男女性的躯干肌肉量分别在50岁年龄组和40岁年龄组达峰值后下降。男女性的双上肢肌肉量、体液量均在40岁年龄组达峰值后逐渐下降。男性的双下肢肌肉量除在40岁年龄组稍有回升,总体呈下降趋势;女性的双下肢肌肉量呈持续下降状态。男女性的细胞内液量均先降后升,在40岁年龄组达峰值后又下降。男女性的细胞外液量分别在50岁年龄组和40岁年龄组达峰值后稍有下降。结论甘肃东乡族成年男性的非脂肪组织体成分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非脂肪组织体成分均发生变化,除双上肢肌肉量、体液量、细胞内液外,其余体成分的变化趋势均存在性别差异。总体呈现出,东乡族成年女性非脂肪组织体成分量少于男性,部分无峰值呈持续下降或达峰值早,下降早,达峰值后下降趋势缓于男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族 甘肃 非脂肪组织 体成分 生物电阻抗法 成人
下载PDF
2000年与2010年甘肃省7~18岁东乡族学生体质状况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慧芳 杲强 杨建文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21,共8页
目的:了解东乡族学生体质发展动态,为东乡族地区的学校体育、卫生监督及民族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甘肃省2000年和2010年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近10年来,甘肃省东乡族学生的身高、体重等... 目的:了解东乡族学生体质发展动态,为东乡族地区的学校体育、卫生监督及民族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甘肃省2000年和2010年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近10年来,甘肃省东乡族学生的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呈增长趋势,但胸围却出现负增长,三者之间发展不平衡;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身体素质除男生的肌力、耐力和男、女生握力有所提高外,其余均呈下降趋势,多项指标均值均低于同期甘肃汉族水平。结论: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学生体质的科研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体质 东乡族 比较分析 甘肃
下载PDF
甘肃东乡首次发现熊亚科化石——龙担哺乳动物群补充报道之二(英文) 被引量:4
7
作者 邱占祥 邓涛 王伴月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5-264,共20页
2006年作者在和政县发现了两件产自东乡龙担动物群的熊类化石:一完整下颌(HMV1422)和一个咬合在一起的头骨及下颌(HMV 1454)。熊类系龙担哺乳动物群中未曾描述过的新成员。这两件标本虽然有少许不同,但都和李亦征(1993)所记述的沂南熊Ur... 2006年作者在和政县发现了两件产自东乡龙担动物群的熊类化石:一完整下颌(HMV1422)和一个咬合在一起的头骨及下颌(HMV 1454)。熊类系龙担哺乳动物群中未曾描述过的新成员。这两件标本虽然有少许不同,但都和李亦征(1993)所记述的沂南熊Ursus(Protarctos)yinanensis十分接近,而被归入该种。该种修订后的鉴别特征是:头骨长头型,头长接近中等大小的现生黑熊,头骨最大宽约为最大长的一半;矢状嵴长,约为顶长的1/3;眶下孔与眼眶前缘相距近,两者均在M1上方;颧骨前端仅组成眼眶下缘,其后端止于关节窝前缘水平;硬腭短,齿列之后的腭长小于P4长的1.5倍或M2长的3/4。前臼齿数目全;P4原尖小,位于裂凹正内方;M1短长方形,宽/长~80%;M2跟座中长,M2宽/长56%~58%;M2长/M1长133%~153%。m1无前下后尖及前下内尖,分隔下三角座和跟座的横沟窄(前后),横沟中没有明显的嵴和沟;m2短于m1,其前、后接近等宽。与U.boeckhi相比,P4相对更小;臼齿相对更窄长;M1不呈五边形;M2跟座更大;m1横沟短,V形。现生熊亚科的6个种在分子和生化特性上非常接近,且其分异的时间非常短。这使以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为研究手段的遗传学家越来越倾向于把它们归入同一个属,即Ursus。但是以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的古生物学家却大多依据形态上的明显差异而把它们分成多个属。不过古生物学家也常把欧亚大陆上新世-第四纪早期的熊类化石简单地归入Ursus一个属。在对比研究东乡熊化石时,我们对欧亚大陆同期的熊化石作了较仔细的观察,发现m1的形态变化在熊亚科的演化中分异显著,在分类中应具重要意义。结合头骨及牙齿的其他特征,这一时期熊类化石主要可以分为三组:1)m1形态简单者,无前下后尖和前下内尖,横沟表面基本光滑。2)m1具嵴形图案者,具前下后尖,但无前下内尖,在三角座后壁和横沟中形成V,Y或X形嵴。这一组熊类的m1和现生黑熊者最为接近。3)m1具前下后尖、前下内尖,次级附尖很发育,主尖及附尖多为圆锥形。这一组熊类的m1和现生棕熊者最为接近。属于第一组的有Baroth-Kopecz的U.boeckhi,沂南熊及Serrat d'en Vacquer的一件左下颌(1890年描述)。第二组包括产自Perrier,Weze,Layna,Wolfersheim等地点的熊类及Serrat d'en Vacquer的一件头骨及下颌(1892年描述)。第三组包括发现于欧洲众多地点(Val d'Arno,St.Vallier等)的U.etruscus。上述三组熊类在m1形态上的差异和组内变异的程度,使我们倾向于把它们分为不同的属,其属名分别应为:Protarctos,Euarctos和Ursus。Protarctos包括P.boeckhi(MN 14),P.ruscinensis(MN 15)和P.yinanensis(相当于MN 16-17)。Euarctos包括E.pyrenaicus(MN 15),E.minimus(MN 16-17)和现生美洲及亚洲的黑熊。而Ursus则包括U.etruscus(MN 17)及许多后期类型,如U.spelaeus等,以及现生的U.arctos(可能还有U.maritim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东乡 上新世 早第四纪 龙担哺乳动物群 熊亚科 分类
下载PDF
甘肃省东乡族与汉族学生体质状况比较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欧阳林 陈佩杰 董静梅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66,共5页
对甘肃省东乡族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及肥胖度等指标进行处理,并与同龄汉族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东乡族学生的整体发育水平低于同龄的汉族学生,发育年龄迟于汉族学生1-2年;东乡族与汉族学生身体形态的差异具有年龄阶段... 对甘肃省东乡族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及肥胖度等指标进行处理,并与同龄汉族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东乡族学生的整体发育水平低于同龄的汉族学生,发育年龄迟于汉族学生1-2年;东乡族与汉族学生身体形态的差异具有年龄阶段性,在青春发育期,东乡族学生的身体形态较汉族学生瘦;东乡族学生的心肺功能较汉族学生差,且突增年龄较汉族学生迟1年;东乡族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和柔韧等身体素质明显低于汉族学生,且突增年龄较汉族学生迟1-2年;甘肃省学生整体肥胖度为正常偏瘦,东乡族学生的整体肥胖度低于同年龄组汉族学生(P<0.01),且在青春发育期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东乡族 汉族 学生 体质
下载PDF
甘肃东乡晚中新世新发现的副板齿犀(奇蹄目、犀科)化石 被引量:8
9
作者 邓涛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6-311,T001-T002,共8页
Parelasmotherium linxiaense sp. nov.,discovered from the Hipparion fauna in Dongxiang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has large size,relatively weak enamel plications,and marked crista and hypocone to be distinguished fro... Parelasmotherium linxiaense sp. nov.,discovered from the Hipparion fauna in Dongxiang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has large size,relatively weak enamel plications,and marked crista and hypocone to be distinguished from P.schansiense and P.simplum. The first discovery of the lower cheek teeth of Parelasmotherium is very important,because we can recognize more characters of Parelasmotherium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Sinotherium based on them. This new species has an accurate horizon,and its age is the early Late Mi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东乡 中新世 犀科 板齿犀 化石
下载PDF
甘肃临夏盆地中中新世皇冠鹿—新种(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涛 卢小康 +2 位作者 史勤勤 孙博阳 王世骐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1-182,共12页
根据在甘肃临夏盆地中中新世早期东乡组地层中发现的1支成年鹿角、3枚颊齿、1枚距骨和1枚跟骨建立了皇冠鹿新种——广河皇冠鹿(Stephanocemas guangheensis sp.nov.)。它是皇冠鹿属中一个体型相当小的种,其鹿角显著掌状化,在成年个体中... 根据在甘肃临夏盆地中中新世早期东乡组地层中发现的1支成年鹿角、3枚颊齿、1枚距骨和1枚跟骨建立了皇冠鹿新种——广河皇冠鹿(Stephanocemas guangheensis sp.nov.)。它是皇冠鹿属中一个体型相当小的种,其鹿角显著掌状化,在成年个体中具有6个角枝。新种鹿角的组合特征区别于皇冠鹿的其他已知种,如中等大小的掌状部和向上伸展的侧枝;掌状部腹面具短的角柄,其横截面为外缘平直的半圆形;未封闭的脱落疤痕浅凹并布满海绵状孔隙。S.guangheensis比早中新世晚期的S.aralensis和S.actauensis进步,但比中中新世的S.palmatus原始。东乡组是临夏盆地中含化石相当稀少的地层,S.guangheensis的发现为确定该组的地层时代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盆地 中中新世 东乡组 鹿科 皇冠鹿
下载PDF
甘肃地区东乡族人群18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建 马新 +7 位作者 赵兴春 莫晓婷 马温华 尚蕾 余政梁 孙辉 李万水 叶健 《生命科学仪器》 2016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D5S818、D8S1179、D7S820、CSF1PO、D2S1338、D3S1358、vWA、D21S11、D16S539、PentaE、TPOX、TH01、D19S433、D18S51、FGA、D6S1043、D13S317、D12S391等18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基因座在甘肃地区东乡... 目的研究D5S818、D8S1179、D7S820、CSF1PO、D2S1338、D3S1358、vWA、D21S11、D16S539、PentaE、TPOX、TH01、D19S433、D18S51、FGA、D6S1043、D13S317、D12S391等18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基因座在甘肃地区东乡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PCR扩增及毛细管电泳技术对615名甘肃地区东乡族个体18个STR基因座进行分析。结果 615名甘肃地区东乡族个体在18个STR基因座上,共检出213种等位基因,850种基因型,其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18个基因座的杂合度(H)在0.633~0.928之间,匹配概率(Pm)在0.013~0.205之间,个体识别概率(DP)在0.795~0.987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560~0.920之间,非父排除概率(PE)值在0.332~0.854之间。结论实验研究了甘肃地区东乡族人群18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为人类群体遗传学及法医学后续研究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遗传学 DNATyper^TM 19 STR多态性 甘肃东乡族
下载PDF
甘肃东乡龙担的河狸(啮齿类,哺乳动物)化石——龙担哺乳动物群补充报道之一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伴月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7-242,共6页
报道了在甘肃省首次发现的河狸化石:安氏河狸(Castor anderssoni)。安氏河狸在甘肃东乡的发现,扩大了河狸化石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并进一步证明龙担地点的黄土的时代为早于2Ma的早更新世。对现生河狸生存环境的对比分析表明,东乡地区在早... 报道了在甘肃省首次发现的河狸化石:安氏河狸(Castor anderssoni)。安氏河狸在甘肃东乡的发现,扩大了河狸化石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并进一步证明龙担地点的黄土的时代为早于2Ma的早更新世。对现生河狸生存环境的对比分析表明,东乡地区在早更新世时可能比现在更湿冷,河、湖广布,树木较多,与现在温带半干旱气候的黄土丘陵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差别很大。这种差别很可能是青藏高原后期抬升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 早更新世 河狸科
下载PDF
甘肃省高校东乡族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阳 李山 +1 位作者 毕研洁 杨莉然 《体育科技》 2013年第2期89-91,共3页
为了解甘肃省高校东乡族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测试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甘肃省五所高校2006级-2010级的东乡族大学生共366人(男218人,女148人)的测试数据进行整理。选取BMI指数、肺活量、台阶指数、立位体前屈、50m... 为了解甘肃省高校东乡族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测试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甘肃省五所高校2006级-2010级的东乡族大学生共366人(男218人,女148人)的测试数据进行整理。选取BMI指数、肺活量、台阶指数、立位体前屈、50m、1000m(男)/800m(女)、立定跳远7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东乡族男大学生体质综合评价中台阶指数、50m、1000m、立定跳远影响程度较大,而体前屈、肺活量较小。(2)女大学生06、07、08年50m、800m和立定跳远在体质综合评价中影响程度大,肺活量影响程度较小。近两年身体形态在女大学生的体质评定中重要程度有所增加,耐力素质在评价中一直起非常重要作用。(3)东乡族男大学生近5年体质优劣的时间顺序为:2007年>2006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东乡族女大学生体质优劣排序为: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表明东乡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逐年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东乡族 大学生 体质评价 灰关联分析
下载PDF
甘肃省东乡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卓生 张晓静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7-69,共3页
探讨了甘肃省东乡族学生自80年代以来体质变化趋势.对甘肃省东乡族学生1985年、1995年、2000年体质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年来东乡族学生身高增长显著,体重和胸围的增长落后于身高;机能、素质呈下降趋势,常见病发情况形势依然严... 探讨了甘肃省东乡族学生自80年代以来体质变化趋势.对甘肃省东乡族学生1985年、1995年、2000年体质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年来东乡族学生身高增长显著,体重和胸围的增长落后于身高;机能、素质呈下降趋势,常见病发情况形势依然严峻,2000年东乡族学生蛔虫感染率为54.51%,与全国到2000年农村学生蛔虫感染率降15%以下的目标差距太大,防治工作相当艰巨.由此得出结论,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呈增长趋势,机能、素质均下降,常见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东乡族 体质 健康状况 形态发育 身体素质指标 机能发育
下载PDF
甘肃东乡族围度及其与血压的关系
15
作者 杨秀琳 海向军 +3 位作者 马良 马力扬 马斌 窦春江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26-231,共6页
目的:分析东乡族成人围度特点及其与血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甘肃临夏州东乡县东乡族成年居民1160名,测量研究对象血压及颈围、胸围、腰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及上臂围等指标,并分析收缩压、舒张压与围度的... 目的:分析东乡族成人围度特点及其与血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甘肃临夏州东乡县东乡族成年居民1160名,测量研究对象血压及颈围、胸围、腰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及上臂围等指标,并分析收缩压、舒张压与围度的关系。结果:东乡族男性及女性不同年龄段各围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东乡族成人高血压检出率为27.41%,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9.05%、26.4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颈围、腰围是东乡族成人收缩压的影响因素,舒张压与年龄、颈围及上臂围呈正相关。结论:东乡族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略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但低于全国农村水平;颈围、腰围及上臂围均可作为预测血压的围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东乡族 体型 围度 血压
下载PDF
甘肃东乡族刑事习惯法特征变迁的实证分析——以当代国家刑事立法进程为参照
16
作者 于语和 刘顺峰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7-72,共6页
甘肃东乡族刑事习惯法随着当代国家刑事立法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特征变迁。在国家刑事立法的萌芽期,东乡族刑事习惯法基本是保守的,极力排斥国家刑事法(政策);在国家刑事立法的起步期,东乡族刑事习惯法对于国家刑事法开始有所借鉴;在国... 甘肃东乡族刑事习惯法随着当代国家刑事立法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特征变迁。在国家刑事立法的萌芽期,东乡族刑事习惯法基本是保守的,极力排斥国家刑事法(政策);在国家刑事立法的起步期,东乡族刑事习惯法对于国家刑事法开始有所借鉴;在国家刑事立法的发展期,东乡族刑事习惯法对于国家刑事法内容的吸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东乡族刑事习惯法在国家刑事立法的三个进程中实现了自"封闭与保守"渐至"契合与兼容"再至"开放与转型"的特征变迁。普法运动、经济、教育的发展、文化的不断融合是促使其发生特征变迁的主要原因。当代国家刑事立法中应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族刑事习惯法 国家刑事立法 实证分析 特征变迁 变迁原因
下载PDF
甘肃省东乡族、汉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比较研究
17
作者 陆克珠 胡卓生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4-88,共5页
利用甘肃省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我省东乡族和汉族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东乡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整体差于汉族学生.
关键词 甘肃省 东乡族 学生 身体素质
下载PDF
甘肃东乡大型填土黄土滑坡失稳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媛 李文彦 +1 位作者 宋丙辉 张帆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4-489,共6页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填土滑坡研究甚少的现状,以发生于甘肃省东乡县城中心区域的大型人工填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钻探和物探等勘察技术对其滑动机理和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地下水排泄和填土不均匀沉降是该类填土工程必须引起重视...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填土滑坡研究甚少的现状,以发生于甘肃省东乡县城中心区域的大型人工填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钻探和物探等勘察技术对其滑动机理和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地下水排泄和填土不均匀沉降是该类填土工程必须引起重视的两大关键问题,研究成果对削山造地等人类工程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土黄土滑坡 钻探 物探 削山造地 甘肃东乡
下载PDF
27个Y-STR基因座在甘肃东乡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亚举 郭利红 +2 位作者 李瑾 岳俊涛 石美森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70-275,共6页
目的调查27个Y-STR基因座在甘肃东乡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关系及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TRtyper-27Y试剂盒检测526名甘肃东乡族无关男性个体在27个Y-STR基因座的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及单倍型多样性。同时,结合... 目的调查27个Y-STR基因座在甘肃东乡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关系及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TRtyper-27Y试剂盒检测526名甘肃东乡族无关男性个体在27个Y-STR基因座的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及单倍型多样性。同时,结合目前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其他14个群体相同基因座的遗传学资料,分析甘肃东乡族群体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关系。结果双等位基因座DYS385a/b检出55种单倍型,DYF387S1基因座检出39种单倍型,其余23个单拷贝STR基因座分别检出4~16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值在0.453 9(DYS391)~0.957 5(DYS385a/b)。27个Y-STR基因座在526名个体中共观察到471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99 5。从遗传距离分析发现,甘肃东乡族与甘肃藏族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0.068 2),与河南汉族(0.084 7)之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基于遗传距离所构建的多维尺度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相符。结论该27个Y-STR基因座在甘肃东乡族人群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对Y染色体数据库建立、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应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多态现象 遗传 短串联重复序列 Y染色体 甘肃 东乡族
下载PDF
东乡族成年女性绝经前后骨强度和体成分特征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叶蓁蓁 易剑锋 +3 位作者 潘建西 曾昭洋 王新平 潘海邦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6-661,共6页
目的分析东乡族成年女性绝经前后骨强度和体成分变化并探讨体成分变化对骨强度的影响。方法 2016年9月~2018年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选取甘肃省东乡族41~50岁成年女性203例(绝经前102例,绝经后101例),采用超声骨密度仪、生物电阻抗分析仪... 目的分析东乡族成年女性绝经前后骨强度和体成分变化并探讨体成分变化对骨强度的影响。方法 2016年9月~2018年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选取甘肃省东乡族41~50岁成年女性203例(绝经前102例,绝经后101例),采用超声骨密度仪、生物电阻抗分析仪分别测量跟骨骨强度和体成分指标。结果东乡族绝经后女性的骨强度、肌肉组织体成分低于绝经前(P<0.05);脂肪组织体成分高于绝经前(P<0.01)。东乡族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于绝经前(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绝经前后女性的骨强度均与肌肉组织体成分正相关(P<0.01),与脂肪组织体成分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四肢肌肉量是东乡族女性骨强度的保护性因素,皮下脂肪含量是骨强度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肌肉以及脂肪组织共同决定着东乡族女性的骨强度且与体成分分布部位有关,但两者的关系不受绝经状态的影响。绝经是东乡族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防控。加强肢体锻炼,增加四肢肌肉量,减少皮下脂肪,有助于提高东乡族绝经前、后女性骨强度,预防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强度 体成分 甘肃东乡族 生物电阻抗分析 绝经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