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rtistic Charm of Blake’s Early Lyric Poetry
1
作者 李海云 焦绘宏 《海外英语》 2021年第7期216-217,共2页
Poetical Sketches,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the early part of Blake’s compositions,are his best-known and most widely read works.The lyrics in these books are full of charm,many of which have become the cl... Poetical Sketches,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the early part of Blake’s compositions,are his best-known and most widely read works.The lyrics in these books are full of charm,many of which have become the classics of English poetry.Blake is worthy of the title of the first English Romantic poet for his short poems with great appeal and enduring p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KE lyric poetry artistic charm
下载PDF
Seasonal Mythologies in the Lyrics of Cowboy Junkies
2
作者 Rick Wallach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8年第9期1406-1412,共7页
In many of his most memorable ballads, Cowboy Junkies lyricist and lead guitarist Michael Timmins combines imagery of seasonal change, of the year, notably of Winter, with religious and mythological references to crea... In many of his most memorable ballads, Cowboy Junkies lyricist and lead guitarist Michael Timmins combines imagery of seasonal change, of the year, notably of Winter, with religious and mythological references to create richly textured metaphors and analogies of love, loss and anguish. Some of the band’s songs which display these symbolic networks and thematic linkages which we Will consider here are “Winter’s Song,” “’Cause Cheap is How I Feel,” “Crescent Moon,” “First Recollection,” “Sad to See the Season Go,” “Good Friday” and “Ring on the Sill.” We will show that Timmins succeeds not only in rendering vivid tableaux of life in a world where Winter dominates the seasonal round, but also in making those exterior visions, in effect, objective correlatives of the inner lives of the characters of his ball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adian rock progressive rock ballads lyricS poetry mythlogy FOLKLORE METAPHOR
下载PDF
The Joumey of the Magi: A Lyric Monologue for First and Second Voices and Three-in-One Character(s)
3
作者 Robert Keir Shepherd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12期1511-1529,共19页
Although T. S. Eliot's "The Journey of the Magi" is a religious poem in the profoundest sense, 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intended to give only a sly wink at Trinitarianism. My real object is to explain how Eliot con... Although T. S. Eliot's "The Journey of the Magi" is a religious poem in the profoundest sense, 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intended to give only a sly wink at Trinitarianism. My real object is to explain how Eliot contrived to manufacture a poem which, at fu'st glance, resembles a dramatic monologue (generally understood as a poem for one voice----that of a historical/fictional/mythological character addressing a silent listener, group of listeners or reader), yet which is slowly revealed as a lyrical monologue (for the poet's own voice) which yet--and this quite intentionally----contains considerably more than mere echoes of another two speakers: namely a Magus and the biblical translator and, most famously, sermon writer Archbishop Launcelot Andrewes (1555-1626) court preacher to James 1 and Charles 1 of England. I wish to show how Eliot, in writing what is ultimately confessional verse, goes out of his way to hoodwink the reader by allowing the first two of his "{The} Three Voices of Poetry" (1957) to overlap with and then incorporate the third. His own descriptions of these voices are (i) lyric, defined as "the poet talking to himself", (ii) that of the single speakerwho gives a (dramatic) monologuel "addressing an {imaginary} audience in an assumed voice" and (iii) that of the verse dramatist "who attempts to create a dramatic character speaking in verse when he {i.e. the author} is saying.., only what he can say within the limits of one imaginary character addressing another imaginary character" yet adding "some bit of himself that the author gives to a character may be the germ from which that character starts" (Eliot, 1957, pp. 38, 40). The basis of my argument is that such an act of"giving of the self' as the raw material for the creation of a dramatic monologue persona as well as a character designed for the stage had been part and parcel of Eliot's modus operandi up to and including "Prufrock" and The Waste Land; further, that in "The Journey of the Magi" and his later commentary upon it he fmally comes out and admits the fact, and in far clearer a manner than he does when defining the Objective Correlative in his essays on Hamlet. Far from attempting to erase the sense of selfhood from his poetry, I believe that Eliot, consciously or not, ended up by demonstrating to those who worshipped the Romantics and their cult of personality just how difficult it was to express the purely subjective self in po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matic monologue dramatic poetry lyric monologue peritext subjective self
下载PDF
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抒情诗的审美风格
4
作者 袁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3,共7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忠实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与公共生活的面貌,整体呈现出三种审美风格:宏大叙事中雄伟壮丽的崇高美、日常叙事中清新宁静的优美、异化情境中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荒诞感。无论是抒发社会主义建设革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忠实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与公共生活的面貌,整体呈现出三种审美风格:宏大叙事中雄伟壮丽的崇高美、日常叙事中清新宁静的优美、异化情境中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荒诞感。无论是抒发社会主义建设革命豪情的壮美、表达日常生活幸福之感的优美,还是讽喻社会异化情境中的荒诞感,诗歌的价值内核仍然指向对真、善、美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抒情诗 崇高 优美 荒诞感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传统诗词融入课堂的价值探析
5
作者 马慧茹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7-168,171,共3页
高校开设的《中华文化导论》课程内容中,多用中国古代诗词精品来穿针引线,通过展现诗词精品中的爱国情怀、审美价值、文化底蕴、理想信念等,将课程思政巧妙融入进去,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媒介技术,从培养目标、课程建构、教学方法、融入路... 高校开设的《中华文化导论》课程内容中,多用中国古代诗词精品来穿针引线,通过展现诗词精品中的爱国情怀、审美价值、文化底蕴、理想信念等,将课程思政巧妙融入进去,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媒介技术,从培养目标、课程建构、教学方法、融入路径、评价反思等多方面进行有效创新,从而推动中华传统诗词精品成为课程思政的优秀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华文化 诗词精品 融入路径 爱国情怀
下载PDF
数字文学地图在高校“唐诗宋词鉴赏” 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为例
6
作者 何湘 华伟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34-40,共7页
数字文学地图将文学作品的作者、作品与地理空间相融合,全景式呈现某个时代的文学整体面貌。在“唐诗宋词鉴赏”课程中运用数字文学地图可以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有效发展学生的文学空间思维,提高学生诗词鉴赏水平。在此背景下,以“唐宋... 数字文学地图将文学作品的作者、作品与地理空间相融合,全景式呈现某个时代的文学整体面貌。在“唐诗宋词鉴赏”课程中运用数字文学地图可以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有效发展学生的文学空间思维,提高学生诗词鉴赏水平。在此背景下,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为例,考察数字文学地图在高校“唐诗宋词鉴赏”课程中的应用,阐述数字文学地图在应用中的思考与启发,促进高校诗词鉴赏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学地图 “唐诗宋词鉴赏”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下载PDF
基于Mapmost的古诗词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熊海东 张诗雨 廖洪燕 《移动信息》 2024年第4期151-154,共4页
当前,古诗词教学中的难点在于将抽象的古诗词意境展示在具体的场景中,从而让学习者深入理解古诗词背后的情感和文化。利用浏览器端的国产技术框架Mapmost以及服务端的Java Web经典SSM框架,开发的古诗词教学系统消除了古诗词学习的痛点... 当前,古诗词教学中的难点在于将抽象的古诗词意境展示在具体的场景中,从而让学习者深入理解古诗词背后的情感和文化。利用浏览器端的国产技术框架Mapmost以及服务端的Java Web经典SSM框架,开发的古诗词教学系统消除了古诗词学习的痛点。其可以同时支持电脑浏览器和手机浏览器,古诗词学习者能以较低的设备门槛得到高级的沉浸式3D交互体验,提高了古诗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支持管理端自定义场景和交互事件,方便了管理员的后期更新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most 数字孪生 古诗词 教学系统 3D
下载PDF
帕斯捷尔纳克早期诗歌《Зимняя ночь》研究
8
作者 朱艳红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6-119,132,共5页
帕斯捷尔纳克因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俄罗斯叙事文学传统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冬夜》是帕斯捷尔纳克早期诗歌的代表作,诗歌撰写源于诗人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冬夜》两个版本的演变反映了诗人心境的重大变化... 帕斯捷尔纳克因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俄罗斯叙事文学传统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冬夜》是帕斯捷尔纳克早期诗歌的代表作,诗歌撰写源于诗人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冬夜》两个版本的演变反映了诗人心境的重大变化,揭示出其与散文《中篇故事》的互文关系,反映了帕斯捷尔纳克对待初恋的情感变化及其诗艺成长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斯捷尔纳克 《冬夜》 爱情 抒情诗
下载PDF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传承与发展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小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6期5-9,共5页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历久弥新。而当古老的诗词遇上现代的音乐,便诞生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古诗词艺术歌曲,这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形式,既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古诗词作为历史发展的积淀,作为文...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历久弥新。而当古老的诗词遇上现代的音乐,便诞生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古诗词艺术歌曲,这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形式,既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古诗词作为历史发展的积淀,作为文学艺术的璀璨明珠,自然也能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出一份力。在当今社会,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古诗词艺术歌曲,成为音乐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对此,该文将立足于古诗词艺术歌曲,探究在诗乐文化下,诗和乐的演变,解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艺术歌曲 融合发展 艺术价值 作品类型 歌词意境 传承发展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刍论——以苏轼诗词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怡婷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期81-84,共4页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方式,对于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以及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意义非凡。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以单篇古诗词教学为主,导...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方式,对于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以及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意义非凡。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以单篇古诗词教学为主,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佳。文章以苏轼诗词教学为例,从设计议题、组建文本、组织活动等视角,探究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古诗词 群文阅读 议题 文本 活动
下载PDF
基于群文阅读视角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刍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海珍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4期93-96,共4页
古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阅读教学的难点所在。随着部编版教材的推广使用及语文课标的重新修订,古诗词篇目明显增加,古诗词教学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战。为此,教师可基于教材特点,从群文阅读视角出发,创新古诗词教学策略,... 古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阅读教学的难点所在。随着部编版教材的推广使用及语文课标的重新修订,古诗词篇目明显增加,古诗词教学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战。为此,教师可基于教材特点,从群文阅读视角出发,创新古诗词教学策略,积极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文章在分析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基于群文阅读视角的古诗词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基于群文阅读视角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群文阅读 议题 任务驱动 评价 合作 探究
下载PDF
高中语文大单元项目式学习模式设计探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古诗词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涂昭美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期93-96,共4页
高中语文大单元项目式教学要以精准提取大概念为前提,教学设计中应明确大单元学习目标,根据核心素养要求与单元知识进行内容设计,并结合教学评价,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整合。在问题驱动、项目设计与学习评价流程下,大单元项目式教学能够... 高中语文大单元项目式教学要以精准提取大概念为前提,教学设计中应明确大单元学习目标,根据核心素养要求与单元知识进行内容设计,并结合教学评价,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整合。在问题驱动、项目设计与学习评价流程下,大单元项目式教学能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出应有效果。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古诗词教学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旨在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法,为语文大单元项目式学习模式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大单元项目式学习 古诗词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华裔作家哈金、裘小龙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学之抒情传统
13
作者 余小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150-160,共11页
哈金和裘小龙作为华裔新移民作家代表分别因现实主义和侦探小说出名。两者小说皆有诗歌引录,具有中国古典小说“以诗抒情”的特点,注重创设诗意,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引录诗歌”“自创诗歌”“化诗入文”;二者以诗抒情区别主要在于宏... 哈金和裘小龙作为华裔新移民作家代表分别因现实主义和侦探小说出名。两者小说皆有诗歌引录,具有中国古典小说“以诗抒情”的特点,注重创设诗意,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引录诗歌”“自创诗歌”“化诗入文”;二者以诗抒情区别主要在于宏观选材引录习惯和微观选词。在皆用清新意象制造诗的意境的同时,哈金倾向引录叙事类、写实性较强的诗歌,而裘小龙往往引录描写性、抒情性强的诗歌;在选词上,哈金一贯坚持语言简约性;裘小龙小说则善用押韵制造乐感,使用大量感官形容词,且其小说“诗”“文”相间模式高度程式化。可见,以哈金、裘小龙为代表的华裔英语作家虽然以英语为西方读者创作不同类型风格的小说,但他们有意无意地再现了祖居国古典小说“诗文相间”的文体特征,彰显了自先秦以来中国文学一以贯之的抒情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裘小龙 英语小说 “诗”“文”相间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下载PDF
政治抒情诗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路径
14
作者 朱可钦 黄晓云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1期112-115,共4页
政治抒情诗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经典篇章,表现出人民性、阶级性、时代性和情感性的特点,代表诗人有郭小川、贺敬之、臧克家以及艾青等人。政治抒情诗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 政治抒情诗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经典篇章,表现出人民性、阶级性、时代性和情感性的特点,代表诗人有郭小川、贺敬之、臧克家以及艾青等人。政治抒情诗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政治抒情诗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就是要提升教师素养,增强对诗词的理解;立足多样形式,创办诗词赏析活动;家校协同共育,形成教育合力;鼓励诗歌创作,提高审美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 政治抒情诗
下载PDF
南唐、西蜀诗词中吹奏类乐器研究
15
作者 陈镭镭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54-159,共6页
五代中最为繁盛的南唐、西蜀文学吹奏类乐器诗词中,共出现笳、笛、箫、笙、角、籥、篪、埙、觱篥9种乐器。通过分析与乐器相关的作品,笙的宴乐特性明显,使其在诗词作品的使用频率中都高居不下;笛、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出尘、可入世;... 五代中最为繁盛的南唐、西蜀文学吹奏类乐器诗词中,共出现笳、笛、箫、笙、角、籥、篪、埙、觱篥9种乐器。通过分析与乐器相关的作品,笙的宴乐特性明显,使其在诗词作品的使用频率中都高居不下;笛、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出尘、可入世;角的使用在强调其边塞特性之外,还突出了其报时特性;籥、埙、篪三者更具有早期原始乐器特色,常将其作为沟通天人的角色,具有更多的庄严肃穆性;觱篥调高音悲,且可作为打谱乐器。总体上展现了五代文人因为动乱时代而产生的迷茫无助心态,欲求解脱而不得解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器 南唐 西蜀 诗词
下载PDF
戏剧唱词格律与古典诗词格律之比较
16
作者 许敏云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27-130,共4页
在格律形式与内容的表现上,戏剧唱词与古典诗词之间存在着彼此交融而又各具特征的微妙关系,其既涉及诸多相同之处,也在细节上带有明显差别。在戏剧不断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传统文化强势复兴的背景下,应科学解析戏剧唱词与古典诗词在格... 在格律形式与内容的表现上,戏剧唱词与古典诗词之间存在着彼此交融而又各具特征的微妙关系,其既涉及诸多相同之处,也在细节上带有明显差别。在戏剧不断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传统文化强势复兴的背景下,应科学解析戏剧唱词与古典诗词在格律上的异同点,对比二者的艺术特质、文化价值,深刻把握戏剧的创作规律,参照古典诗词的格律运用手法,着力契合受众的审美、观赏需求,集中突出唱词的独特性、新颖性、变化性,优化现有的剧作演绎策略,实现古典诗词文化传承与戏剧行业的互促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唱词 古典诗词 诗词格律
下载PDF
福州瓠社词人“赋比兴”抒情方式探析
17
作者 杨祖望 《闽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瓠社是晚清光绪年间6位福州词人组织的词社,共计有330首词作传世。这6位词人的词作使用灵活多样的抒情方式,既有“赋”的直接抒情,也有“比兴”的曲折表达。在以比兴寄托手法书写的作品中,多数是“有寄托”之词,能够以雅化、诗化的面貌... 瓠社是晚清光绪年间6位福州词人组织的词社,共计有330首词作传世。这6位词人的词作使用灵活多样的抒情方式,既有“赋”的直接抒情,也有“比兴”的曲折表达。在以比兴寄托手法书写的作品中,多数是“有寄托”之词,能够以雅化、诗化的面貌来传达文本的双重内涵;亦有少数达到了“无寄托”的境界,通过营造文本意义的多义性、开放性,带来“见仁见智”的阐释空间和“可解不可解”的美感体验。瓠社词人凭借蕴蓄在文本中的真挚情感和对抒情方式的精巧运用,足可成为晚清闽词史上不应遗漏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瓠社 赋比兴 抒情方式 闽词 晚清词 福州
下载PDF
论“十七年”政治抒情诗对称形式的诗学传统
18
作者 张慧燕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2-55,共4页
对称是诗歌形式建构的重要方式,展现了诗歌在一定诗性规则下进行的对应性变换。“十七年”政治抒情诗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独特的诗体,它的建构与对称密切相联。以对称形式的诗学传统为切入点,结合文化语境,从古代诗学、现代诗学与域外诗学... 对称是诗歌形式建构的重要方式,展现了诗歌在一定诗性规则下进行的对应性变换。“十七年”政治抒情诗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独特的诗体,它的建构与对称密切相联。以对称形式的诗学传统为切入点,结合文化语境,从古代诗学、现代诗学与域外诗学三个维度,挖掘“十七年”政治抒情诗形式建构的诗美法则、建构标准与精神向度,深化读者对于其“民族化”与“大众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政治抒情诗 对称形式 诗学传统 形式建构
下载PDF
歌曲《大梦》歌词文学性分析
19
作者 丁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1期11-14,共4页
歌曲《大梦》,由瓦依那乐队的吉他手十八作词、作曲,歌曲有民谣般的旋律、散文诗般的歌词创作、诗意的美学追求,质朴地演绎了“我”从6岁到88岁的一生。其诗乐一体的音乐文学表达方式将人生不同阶段的困顿与无奈一一道出,击中了无数中... 歌曲《大梦》,由瓦依那乐队的吉他手十八作词、作曲,歌曲有民谣般的旋律、散文诗般的歌词创作、诗意的美学追求,质朴地演绎了“我”从6岁到88岁的一生。其诗乐一体的音乐文学表达方式将人生不同阶段的困顿与无奈一一道出,击中了无数中年人辛酸且无法逃避的命运痛点。这种游走在人性与理想之间的新民谣音乐温柔有力地穿透人的心灵,引发人们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该文旨在通过对歌曲《大梦》歌词的文学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如何通过人称代词的运用、真实的生活状态的捕捉,以及简单明了易于传唱的歌词,与中国传统诗乐疗法遥相呼应,并传递一种具有悲剧“卡塔西斯”之美的文学内涵和音乐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词创作 民谣 诗乐一体 音乐文学 《大梦》 “卡塔西斯”
下载PDF
跨文化视域下的美育价值——中国古典山水诗与英国浪漫主义自然诗的虚实表现差异比较
20
作者 李春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6期1-4,65,共5页
诗歌不仅是人类文明瑰宝,在语言、内容、思想、文化等方面还具有美育价值。中国古典山水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自然诗在艺术创作的虚实表现上有很多共同点,同时也存在诸多差异。该文从中国和英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 诗歌不仅是人类文明瑰宝,在语言、内容、思想、文化等方面还具有美育价值。中国古典山水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自然诗在艺术创作的虚实表现上有很多共同点,同时也存在诸多差异。该文从中国和英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着手,运用平行比较法、跨学科研究法、文化比较法,研究了中国古典山水诗与英国浪漫主义自然诗在艺术表现的虚实上的差异:诗歌虚实字词的运用、创作主体的存在与虚实呈现、景物与情境的虚实表现。虚实表现差异的比较分析,对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学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进行艺术评论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 虚实表现 诗歌字词 创作主体 景物表现 情境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