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8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戏剧的旅游:旅游拟剧理论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余志远 任雅枝 陈思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自戈夫曼提出社会拟剧理论以来,西方旅游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系列表演转向的研究,这引起了旅游学者们的极大兴趣。旅游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相关研究,构建了旅游拟剧理论的知识体系,但这些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分散。文章从系统论的视角和... 自戈夫曼提出社会拟剧理论以来,西方旅游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系列表演转向的研究,这引起了旅游学者们的极大兴趣。旅游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相关研究,构建了旅游拟剧理论的知识体系,但这些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分散。文章从系统论的视角和旅游规划的角度对旅游拟剧理论的构建提出了新的尝试和探索,重点剖析了旅游舞台布景设计、演员表演管理和剧本设计的规划要点,并揭示了旅游剧场建设的基本原理和深层逻辑。通过本研究,为旅游目的地规划与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剧场 旅游拟剧理论 旅游表演 旅游体验
下载PDF
世界贸易组织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谈判过程研究——基于戏剧化建构主义的视角
2
作者 徐清军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3,共13页
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MC13)取得谈判成果,包括争端解决机制、电子商务、发展等议题的部长宣言或决定等。本文基于戏剧化建构主义视角,对MC13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MC13谈判成果是WTO成员互动与交流的结果,体现了WTO成员... 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MC13)取得谈判成果,包括争端解决机制、电子商务、发展等议题的部长宣言或决定等。本文基于戏剧化建构主义视角,对MC13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MC13谈判成果是WTO成员互动与交流的结果,体现了WTO成员身份和利益的易变性,并充满了戏剧化。中国未来应积极参与WTO改革和争端解决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化建构主义 MC13 WTO改革
下载PDF
再论“戏剧诗学研究”的内涵、方法与意义
3
作者 汪余礼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3期66-74,共9页
严格意义上的“戏剧诗学研究”是一种从戏剧学与诗学的双重视角研究戏剧本体,进而探讨戏剧艺术家之创作思维与艺术智慧的学问,其中既包括剧本诗学研究,也包括表演诗学研究与剧场诗学研究;其主要方法是“实证感通法”或“审美感通法”;... 严格意义上的“戏剧诗学研究”是一种从戏剧学与诗学的双重视角研究戏剧本体,进而探讨戏剧艺术家之创作思维与艺术智慧的学问,其中既包括剧本诗学研究,也包括表演诗学研究与剧场诗学研究;其主要方法是“实证感通法”或“审美感通法”;其核心旨趣是探寻戏剧艺术家营构戏剧诗境的具体方法与深层智慧,为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优秀戏剧提供艺术支持。“戏剧诗学研究”不仅可加深、丰富人们对于戏剧本体、戏剧规律、戏剧技巧的认识,可直接启发戏剧创作,还非常有助于建构中国特色戏剧学话语体系。即便在AI技术高度发达的数智时代,戏剧诗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诗学研究 戏剧诗境 实证感通法 审美感通法 艺术智慧 戏剧学话语
下载PDF
“导演中心”语境下中国当代话剧文体的变革模式及反思
4
作者 杨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4,I0004,I0005,共8页
“导演中心制”的推行影响了话剧文体,“导演时代”的话剧文体与传统文体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中国和西方在“导演中心”和话剧文体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变革模式。西方戏剧文体的变革和导演上位都以思想为先导。中国当代话剧文体的变革则... “导演中心制”的推行影响了话剧文体,“导演时代”的话剧文体与传统文体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中国和西方在“导演中心”和话剧文体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变革模式。西方戏剧文体的变革和导演上位都以思想为先导。中国当代话剧文体的变革则同舞台形式的革新相关。文体变革模式的选择对中国当代话剧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整体而言,剧本的文学性和演出的文学性都有所下滑。从话剧文体变革模式可以见到中国话剧发展的普遍性问题,思想缺席仍是制约中国话剧发展的最大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演中心 戏剧文体 变革模式
下载PDF
论戏剧文本中叙述者的分类——兼论布赖恩·理查逊戏剧叙述者分类的不足
5
作者 刘艳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9,共10页
叙述者的存在是研究戏剧文本叙事的起点。布赖恩·理查逊将戏剧中的叙述者分为框架叙述者、内在叙述者/独白叙述者、独角戏叙述者、生成叙述者、隐含作者和历史作者等多类。然而,他对叙述者的分类存在割裂文本与舞台演出、虚拟世界... 叙述者的存在是研究戏剧文本叙事的起点。布赖恩·理查逊将戏剧中的叙述者分为框架叙述者、内在叙述者/独白叙述者、独角戏叙述者、生成叙述者、隐含作者和历史作者等多类。然而,他对叙述者的分类存在割裂文本与舞台演出、虚拟世界界限不清和标准过于单一的问题。戏剧文本中叙述者的分类应该着眼于戏剧文本的实际,充分吸收小说叙述者的理论成果,从服务于戏剧创作实践出发,进行多角度的划分。可以首先根据交际系统的不同区分、不同层级、不同层次将叙述者分为如外交际系统的叙述者、中间交际系统的叙述者和内交际系统的叙述者等,其次根据叙述者是否具有人格而分为人格化的叙述者、叙述声音或叙事化手段,再根据叙述者对故事的掌握程度分为整体/局部,可靠/不可靠、进程中/追叙型叙述者,根据叙述者对故事的态度分为同故事/异故事、故事内/故事外等不同类型。尤其要注意同故事与异故事的叙述者、故事内与故事外的叙述者、进程中与追叙型的叙述者、可靠与不可靠叙述者在戏剧创作实践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文本 编剧叙事 布赖恩·理查逊 叙述代理
下载PDF
中国左翼“红色鼓动剧”的戏剧表达与“大众化”实践
6
作者 赵学勇 梁琚雯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9,共10页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红色鼓动剧”,是外来思潮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并在中国的社会现实中曲折发展。“红色鼓动剧”综合运用了标语口号、演说、音乐、锣鼓等丰富的声音形式,在戏剧演出中营造了“台上台下相互呼应”的戏剧效果...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红色鼓动剧”,是外来思潮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并在中国的社会现实中曲折发展。“红色鼓动剧”综合运用了标语口号、演说、音乐、锣鼓等丰富的声音形式,在戏剧演出中营造了“台上台下相互呼应”的戏剧效果,从而起到了鼓动民族情绪、唤醒劳苦大众的作用,引导群众由发声走向行动。“红色鼓动剧”配合着抗日救亡热潮,表现了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奋起反抗的决心,“怒吼吧,中国!”作为民族觉醒的时代情绪表达,不仅包孕着知识分子的国族想象,也传递着广大民众空前的时代大音。它紧贴劳苦大众的现实生活,契合了民众高涨的时代抗争热情和社会心理,即使是大量急就章的戏剧演出,也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从而发挥了戏剧的战斗性、鼓动性作用,扩大了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其在大众化实践中生成的群情激奋的时代精神、勇于搏战的革命传统,承载着一代人的民族信仰,在血与泪的洗礼中生成了壮阔的时代美学,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鼓动剧 戏剧表达 声音实践 文艺大众化
下载PDF
中国电影首轮“去戏剧化”表演观念辨析
7
作者 厉震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任何国家的电影表演史,最初都是承接着戏剧的遗产而发展的。当电影表演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电影化与戏剧化的异同认知问题,甚至出现“去戏剧化”表演思潮。中国电影首轮“去戏剧化”表演观念的形成契机以及攻防双方的观点,确立了电... 任何国家的电影表演史,最初都是承接着戏剧的遗产而发展的。当电影表演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电影化与戏剧化的异同认知问题,甚至出现“去戏剧化”表演思潮。中国电影首轮“去戏剧化”表演观念的形成契机以及攻防双方的观点,确立了电影化和戏剧化表演博弈的基本思维方法与路径。它们不是一种零和游戏,而是一种复杂的纠缠关系。虽然双方在观点上是对峙的,在实践中却是悄然接受对方的有益“养分”,是互为渗透与变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去戏剧化” 首轮思潮 观念辨析
下载PDF
“补偿”误判与“驱力”缺席——《亨利六世》戏剧独白的个体心理学阐释
8
作者 张雪梅 刘恩燕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查三世》共同构成莎士比亚第一历史四联剧。《亨利六世》共包括十四段沉思型戏剧独白,对推动情节、塑造人物、渲染气氛和烘托主题作用巨大,具有鲜明的莎士比亚戏剧风格。从现代个体心理学角度重新审视《... 《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查三世》共同构成莎士比亚第一历史四联剧。《亨利六世》共包括十四段沉思型戏剧独白,对推动情节、塑造人物、渲染气氛和烘托主题作用巨大,具有鲜明的莎士比亚戏剧风格。从现代个体心理学角度重新审视《亨利六世》中的沉思型系列独白,以“补偿”误判与“驱力”缺席为两大基准内因,揭示这位治国无能的昏聩君王怯懦外表下复杂而多层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作为兰卡斯特王朝末代君王因自身的卑怯软弱,导致个人身死、王朝覆灭的原因,既可为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独白贡献一份个体心理学阐释,也可为现代人提供进一步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心理学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 驱力 《亨利六世》 戏剧独白 个体心理学
下载PDF
中西戏剧“曲唱体”与“对话体”的叙事比较
9
作者 欧阳江琳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3期61-70,共10页
中西戏剧语言及其运作形式互不相同,中国戏曲以“曲唱”为中心,西方话剧以人物“对话”为主要手段。依据戏剧语言的双重属性,在文本语言层面上,中西戏剧无论是“曲”还是“话”,都属于诗歌语言形态,形成了诗性叙事传统。二者皆表现为深... 中西戏剧语言及其运作形式互不相同,中国戏曲以“曲唱”为中心,西方话剧以人物“对话”为主要手段。依据戏剧语言的双重属性,在文本语言层面上,中西戏剧无论是“曲”还是“话”,都属于诗歌语言形态,形成了诗性叙事传统。二者皆表现为深层义的隐喻叙事,积淀出诗体语言与角色话语相适应的规则。在口头语言层面上,中西戏剧因“唱”“说”的声音媒介不同,话语功能与语言速率各自有异,这导致中国戏曲叙事内容倾向艺术化、娱乐化,叙事节奏偏慢,西方戏剧侧重故事本位叙述,叙事节奏偏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戏剧 曲唱体 对话体 戏剧语言 戏剧叙事
下载PDF
互动仪式:青少年戏剧治疗小组的服务机制探析
10
作者 良警宇 罗秋宇 《社会建设》 2024年第1期117-134,共18页
戏剧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治疗方法,尝试以更灵活、创新、隐喻的手段,缓解或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心理与社会问题。基于“问题青少年”戏剧治疗小组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行动实践,本研究以互动仪式理论为视角,探讨其治疗过程的... 戏剧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治疗方法,尝试以更灵活、创新、隐喻的手段,缓解或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心理与社会问题。基于“问题青少年”戏剧治疗小组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行动实践,本研究以互动仪式理论为视角,探讨其治疗过程的实现机制。社会工作戏剧治疗的核心是以文本、空间和技术作为共同关注的行动焦点,将自省、改变和希望作为情感能量的来源,并通过戏剧治疗过程中共享的情感状态的交互强化,使青少年获得正向的自我认知,缓解家庭关系,从而促进青少年成长问题的解决。实现这一过程的机制涉及信任构建、防御消解、焦点制造、情感递进等关键环节。为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情感能量此消彼长及权力支配等问题,需要注意以正向符号延长情感状态,以优势视角化解青少年的抵触心理,在互动仪式过程中寻找和解决问题而非进行道德评判,以及通过强调内观自我价值来消解权力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治疗 互动仪式 青少年 服务机制
下载PDF
舞剧《铜雀伎》叙事研究
11
作者 王海涛 孙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6-104,共9页
舞剧《铜雀伎》作为中国当代舞蹈发展史中最具代表性的剧作之一,一方面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舞剧向内求索的民族艺术精神;另一方面为中国舞剧的戏剧建构与叙事实践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文章运用叙事理论挖掘舞蹈艺术中的戏剧叙事形... 舞剧《铜雀伎》作为中国当代舞蹈发展史中最具代表性的剧作之一,一方面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舞剧向内求索的民族艺术精神;另一方面为中国舞剧的戏剧建构与叙事实践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文章运用叙事理论挖掘舞蹈艺术中的戏剧叙事形式,从文本叙事、叙事组织及人物叙事三个方面,对舞台表现的戏剧性要素与结构性要素进行分析,理清“戏”之于“舞”的前置性规约与重要作用。同时,在《铜雀伎》中探知历史文化中的传统戏剧美学基因,以期探索民族舞剧的叙事表意机制的构建,让舞剧艺术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剧《铜雀伎》 舞剧叙事 戏剧结构 隐性进程 人物塑造
下载PDF
《有人将至》:“后戏剧”表演史脉络中的福瑟“新话剧”
12
作者 邓菡彬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诺奖得主中剧作家比例(相较于二战前)的显著下降,揭示了“表演转向”“后戏剧”等思潮背后的艺术生产现实。18世纪末至20世纪,西方表演史历经“文学戏剧”“后剧本”两个代际,现在此脉络中又出现了福瑟“新话剧”带来的新的可能性:它是... 诺奖得主中剧作家比例(相较于二战前)的显著下降,揭示了“表演转向”“后戏剧”等思潮背后的艺术生产现实。18世纪末至20世纪,西方表演史历经“文学戏剧”“后剧本”两个代际,现在此脉络中又出现了福瑟“新话剧”带来的新的可能性:它是“文学戏剧”的否定之否定,回归剧作家精确规定的剧本;又具“后剧本”时代解放演员身体动能和鼓励观众参与的进步性。《有人将至》的两个汉语演出版本(2010, 2021)为我们提供具身性入口来理解福瑟剧本“诗意极简”“特定模糊性”的特点:让演员和观众每个人“在高度个人化的层面上接受故事”,又被共时性地凝聚到音乐性的共同体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戏剧 新话剧 身体电 观众参与 诺贝尔文学奖
下载PDF
“川剧+网络游戏”,以跨界合作实现共赢
13
作者 钱默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2期98-101,共4页
该文从“川剧+网络游戏”跨界的必要性、可行性、总体思路,探讨以跨界合作实现共赢。该文总结了川剧和网络游戏两者具有娱乐本质的相同性、文化内涵的相通性、艺术形式的相似性,探讨“川剧+网络游戏”创新发展路径的可行性,提出了“川剧... 该文从“川剧+网络游戏”跨界的必要性、可行性、总体思路,探讨以跨界合作实现共赢。该文总结了川剧和网络游戏两者具有娱乐本质的相同性、文化内涵的相通性、艺术形式的相似性,探讨“川剧+网络游戏”创新发展路径的可行性,提出了“川剧+网络游戏”跨界合作实现共赢的总体思路,并提出将川剧艺术引入网络游戏、将网络游戏改编成传统川剧,以及在跨界合作中应注重青年人的特点和喜好、应共生繁荣避免噱头,政府支持共同推动跨界合作等措施。“川剧+网络游戏”的跨界合作既有利于扩大川剧的青年观众群体,也有利于丰富网络游戏民族化的表现形式,是值得探索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 网络游戏 跨界 游戏设计 文化创新 戏剧艺术
下载PDF
伍尔夫小说中的艺术感染力:戏剧性与音乐美的融合
14
作者 李楠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7-31,40,共6页
20世纪是英国文学艺术领域的一个繁荣时期,出现了各种流派、风格和主题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在这个时期,弗吉尼亚·伍尔夫成为了英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她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20世纪是英国文学艺术领域的一个繁荣时期,出现了各种流派、风格和主题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在这个时期,弗吉尼亚·伍尔夫成为了英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她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长久以来在文坛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探讨伍尔夫如何运用音乐美和戏剧性的元素,使其小说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分析伍尔夫的几部代表作品,探讨她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并阐述这些元素对作品的艺术效果和读者感受的影响。通过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伍尔夫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同时也为研究英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小说 戏剧性 音乐美
下载PDF
Motion and Special Relativity in Complex Spaces
15
作者 Jerzy K. Filus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4年第1期330-361,共32页
A natural extension of the Lorentz transformation to its complex version was constructed together with a parallel extension of the Minkowski M<sup>4</sup> model for special relativity (SR) to complex C<... A natural extension of the Lorentz transformation to its complex version was constructed together with a parallel extension of the Minkowski M<sup>4</sup> model for special relativity (SR) to complex C<sup>4</sup> space-time. As the [signed] absolute values of complex coordinates of the underlying motion’s characterization in C<sup>4</sup> one obtains a Newtonian-like type of motion whereas as the real parts of the complex motion’s description and of the complex Lorentz transformation, all the SR theory as modeled by M<sup>4</sup> real space-time can be recovered. This means all the SR theory is preserved in the real subspace M<sup>4</sup> of the space-time C<sup>4</sup> while becoming simpler and clearer in the new complex model’s framework. Since velocities in the complex model can be determined geometrically, with no primary use of time, time turns out to be definable within the equivalent theory of the reduced complex C<sup>4</sup> model to the C<sup>3</sup> “para-space” model. That procedure allows us to separate time from the (para)space and consider all the SR theory as a theory of C<sup>3</sup> alone.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mplex time defined within the C<sup>3</sup> theory is interpreted and modeled by the single separate C<sup>1</sup> complex plane. The possibility for application of the C<sup>3</sup> model to quantum mechanics is suggested. As such, the model C<sup>3</sup> seems to have unifying abilities for application to different physical theo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ial Relativity Complex Space and Time Models and Dramatic SR Simplification Complex Time and Space Separation Complex Time Interpretation
下载PDF
《全清词·雍乾卷》咏剧词剧目探究
16
作者 张康 《唐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49,58,共10页
《全清词·雍乾卷》收录了雍乾时期的许多咏剧词,这些词作为文人戏曲批评的有效手段,不仅投射出这一时期禁戏毁戏严重、文字狱盛行等戏曲生态,而且也体现出戏曲文人“借戏存史”“情归于礼”的创作审美风尚。不同于顺康时期,这一时... 《全清词·雍乾卷》收录了雍乾时期的许多咏剧词,这些词作为文人戏曲批评的有效手段,不仅投射出这一时期禁戏毁戏严重、文字狱盛行等戏曲生态,而且也体现出戏曲文人“借戏存史”“情归于礼”的创作审美风尚。不同于顺康时期,这一时期的咏剧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一方面词作主旨皆有关教化,另一方面词人在作词之时精于考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清词·雍乾卷 咏剧词 戏曲创作 审美风尚
下载PDF
戏剧导演与电影导演在创作中的相互借鉴(上)
17
作者 敖登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6-142,共7页
电影与戏剧这两种艺术形态具有密切关系,因此电影导演和戏剧导演在创作上彼此借鉴的现象引人关注。本文试图通过三个部分,分别阐释了文学性对于这两种艺术导演创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戏剧还是电影创作中,导演都需要注重文学性,文学性是... 电影与戏剧这两种艺术形态具有密切关系,因此电影导演和戏剧导演在创作上彼此借鉴的现象引人关注。本文试图通过三个部分,分别阐释了文学性对于这两种艺术导演创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戏剧还是电影创作中,导演都需要注重文学性,文学性是戏剧演出的灵魂所在,它决定了演出的思想性和艺术品格。其次,戏剧性是戏剧艺术的本质属性,也是叙事艺术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文学、电影艺术同样具有戏剧性,构成戏剧性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动”“情境”“冲突”和“悬念”,在电影和戏剧中,导演是如何运用和相互借鉴的。其中,行动在戏剧艺术和电影艺术中的作用都不容小觑,本文第三部分从行动的内在规律谈起,导演和演员分别应该如何组织有效、准确的行动,才可能取得创作上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演 文学性 戏剧性 情境 行动
下载PDF
张彭春“现代化”戏剧思想研究
18
作者 高超 王晨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0-86,共7页
张彭春作为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对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历程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张彭春的思想以先进、卓越、实效的现代性特征著称,主要涉足领域分别在教育实践、戏剧艺术和外交主张三个方面。对其戏剧艺术和思想内涵的... 张彭春作为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对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历程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张彭春的思想以先进、卓越、实效的现代性特征著称,主要涉足领域分别在教育实践、戏剧艺术和外交主张三个方面。对其戏剧艺术和思想内涵的深入发掘,不仅可以洞察张彭春在教育实践思想方面的原初形态,同时也为张彭春个人思想体系和史学框架的系统性研究起到关键支撑作用。深入探寻张彭春戏剧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是还原其戏剧思想所处的“现代化”发生背景的必要条件;同时,张彭春戏剧实践所表露出的先进性、科学性、立体性等特征,正是张彭春戏剧思想的“现代化”的肌理逻辑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彭春 戏剧思想 “现代化” 南开新剧 戏剧教育
下载PDF
与学科对话:少年儿童戏剧素养培育的现实路径
19
作者 魏欣宇 张伟航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2期29-33,共5页
教育戏剧进入课堂,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表征和解读视角。文章在基于意象学对古诗词解读的基础上,将戏剧应用于古诗词教学,能够促使少年儿童... 教育戏剧进入课堂,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表征和解读视角。文章在基于意象学对古诗词解读的基础上,将戏剧应用于古诗词教学,能够促使少年儿童戏剧素养的生成,拓展戏剧的应用场景,提升学科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走向自我,走向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儿童 戏剧素养 学科教学 教育戏剧
下载PDF
戏剧诗境:基本内涵、营构方法与多重价值
20
作者 汪余礼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2-110,共9页
“戏剧诗境”是戏剧学领域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戏剧诗境”是指兼具戏剧性与诗性的情境,或者说是戏剧性情境与诗境复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它们往往既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又出人意外、耐人寻味,使人进入一个有别于现实生活的、... “戏剧诗境”是戏剧学领域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戏剧诗境”是指兼具戏剧性与诗性的情境,或者说是戏剧性情境与诗境复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它们往往既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又出人意外、耐人寻味,使人进入一个有别于现实生活的、更高远更深邃的灵境之中。有无戏剧诗境对于戏剧作品来说是性命攸关之事:有则可演可传,无则湮没无闻。对于戏剧创作者来说,精心营构戏剧诗境,实现戏剧性与诗性的高度融合,有助于创造出优秀戏剧或一流戏剧;对于戏剧鉴赏者、评论者来说,重点关注戏剧诗境,着重探讨作者营构戏剧诗境的方法,有助于贴近戏剧本体、把握作品精髓。鉴于在事实层面中国戏曲可称为“剧诗”、中国话剧具有“诗化传统”、域外一流戏剧往往戏剧性很强且兼具“诗的境界”的事实,在理论层面上“戏剧诗境”对于戏剧创作、戏剧评论、戏剧美育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完全可以考虑将“戏剧诗境”纳入中国戏剧学话语体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诗境 戏剧性 诗性 戏剧本体 戏剧学话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