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仙诗与步虚词 被引量:9
1
作者 孙昌武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2-98,共7页
早在先秦时代,神仙观念即已出现。道教形成和兴盛,更促进了这一潮流。至魏晋时期,形成了游仙诗。游仙诗可区分为宣扬信仰的和别有寄托的两大类。文人创造的基本属于后者。道教科仪步虚中的步虚词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游仙诗,出现于东... 早在先秦时代,神仙观念即已出现。道教形成和兴盛,更促进了这一潮流。至魏晋时期,形成了游仙诗。游仙诗可区分为宣扬信仰的和别有寄托的两大类。文人创造的基本属于后者。道教科仪步虚中的步虚词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游仙诗,出现于东晋,大盛于唐宋时期。步虚词流行于社会,也被文人当作创作题材。作为典型的道教文学体裁的游仙诗和步虚词,在观念、题材、意象、语言、思维方式、表现技巧等诸多方面,都对一般文学创作造成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文学 神仙信仰 游仙诗 步虚词
下载PDF
论庾信“道士步虚词十首”的道曲渊源与文人化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志清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57,共4页
庾信的“道士步虚词十首”是最早的、也是南北朝时期唯一的文人步虚拟作。北朝道教思想的流行、周武帝发动的抑佛崇道运动及由此造成的弥漫朝野的道教气氛和道教典籍的大量出现是此组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作品虽然借用了道曲步虚的... 庾信的“道士步虚词十首”是最早的、也是南北朝时期唯一的文人步虚拟作。北朝道教思想的流行、周武帝发动的抑佛崇道运动及由此造成的弥漫朝野的道教气氛和道教典籍的大量出现是此组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作品虽然借用了道曲步虚的形式,但其深刻的思想意蕴和浓厚的文学色彩使之具有了明显的文人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庾信 步虚词 北周 文人化特点
下载PDF
论沈宜修词的人生感怀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峰 《晋阳学刊》 CSSCI 2011年第5期123-127,共5页
晚明吴江闺秀词人沈宜修的词作格调清雅,文采斐然。其词擅绘自然风景,刻画人物情态,描摹梦境尤其缥缈朦胧;命运的摧折,令其身心俱疲,其词表达人生衰残之叹、相思怨别之苦、痛悼亲人之悲,产生了感人至深的悲剧力量。作为明清闺秀词的代表... 晚明吴江闺秀词人沈宜修的词作格调清雅,文采斐然。其词擅绘自然风景,刻画人物情态,描摹梦境尤其缥缈朦胧;命运的摧折,令其身心俱疲,其词表达人生衰残之叹、相思怨别之苦、痛悼亲人之悲,产生了感人至深的悲剧力量。作为明清闺秀词的代表,沈宜修的鹂吹词呈现出秀雅婉丽、沉静蕴藉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宜修 梦境 鹂吹词
下载PDF
论唐人作品“步虚词”的文化审美意蕴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振涛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8-72,共5页
"步虚词"的创作源远流长、流播广远,至李唐王朝汪洋恣肆、蔚为大观。唐代文人创作大量"步虚词",作品流露出了作者丰富多元化的情感意趣和文学创作的审美情怀。唐代"步虚词"创作,与当时文人士子的生命感... "步虚词"的创作源远流长、流播广远,至李唐王朝汪洋恣肆、蔚为大观。唐代文人创作大量"步虚词",作品流露出了作者丰富多元化的情感意趣和文学创作的审美情怀。唐代"步虚词"创作,与当时文人士子的生命感悟意识和佞仙批判精神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虚词 意象考释 文化意蕴
下载PDF
唐宋步虚韵的词学观照 被引量:2
5
作者 陶然 周密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9,共10页
道教音乐中的步虚韵与汉魏清商乐尤其是南方祀神歌有密切渊源,与佛教梵呗也存在同源互通的关系。唐宋时期步虚韵渗入燕乐并迅速流衍盛行,步虚词的齐言、杂言变化对考察声诗、曲子词的转变有重要的参照意义,不少词调如《捣练子》《步虚... 道教音乐中的步虚韵与汉魏清商乐尤其是南方祀神歌有密切渊源,与佛教梵呗也存在同源互通的关系。唐宋时期步虚韵渗入燕乐并迅速流衍盛行,步虚词的齐言、杂言变化对考察声诗、曲子词的转变有重要的参照意义,不少词调如《捣练子》《步虚子令》《忆江南》及《西江月》等都与步虚韵、步虚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虚韵 清商乐 词乐 词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