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SINE GEAR DRIVE 被引量:8
1
作者 WANG Jian LUO Shanming CHEN Lifeng CHEN Lei HU Huaro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94-98,共5页
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novel cosine gear drive, a few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contact ratio, the sliding coefficient, and the contact and bending stresses, of this drive are analyzed. A comparison s... 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novel cosine gear drive, a few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contact ratio, the sliding coefficient, and the contact and bending stresses, of this drive are analyzed. A comparison study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involute gear drive is also carried out. The influences of design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number of teeth and the pressure angle on the contact and bending stresses are studi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achieved: the contact ratio of the cosine gear drive is about 1.2 to 1.3, which is reduced by about 20%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the involute gear drive. The sliding coefficient of the cosine gear driv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involute gear drive. The contact and bending stresses of the cosine gear drive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involute gear drive. The contact and bending stresses decrease with the growth of the number of teeth and the pressure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r drive Cosine profile Contact ratio Sliding coefficient Stress
下载PDF
Traveling property of wheel-type pipeline robot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2
作者 唐德威 李庆凯 +1 位作者 姜生元 邓宗全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2年第1期58-63,共6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velling ability of the wheel-type pipeline robot in elbow section of pipeline, the model of drive ratios is proposed aiming at the pipeline robots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Through the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velling ability of the wheel-type pipeline robot in elbow section of pipeline, the model of drive ratios is proposed aiming at the pipeline robots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Through the movement analysis of the robot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in elbow section, the pose model of the robot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ordinates of the wheel centers and the contact points can be got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the pose model. Based on the pose model established, the corresponding drive ratios are obtained combining with the relations of the velocities of wheel centers and rotative velocities of wheels under the movement condition with no interference. The virtual simulations and prototyp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drive ratios accuracy of the model when the robot moved in elbow without interference is valid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 robot movement in elbow pose model ratios of driving speed experiment validation
下载PDF
Influence of Tire Dynamics on Slip Ratio Estimation of Independent Driving Wheel System 被引量:4
3
作者 LI Jianqiu SONG Ziyou +1 位作者 WEI Yintao OUYANG Minggao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203-1210,共8页
The independent driving wheel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in-wheel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 and tire, is more convenient to estimate the slip ratio because the rotary speed of the rotor can be acc... The independent driving wheel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in-wheel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 and tire, is more convenient to estimate the slip ratio because the rotary speed of the rotor can be accurately measured. However, the ring speed of the tire ring doesn’t equal to the rotor speed considering the tire deformation. For this reason, a deformable tire and a detailed I-PMSM are modeled by using Matlab/Simulink. Moreover, the tire/road contact interface(a slippery road) is accurately described by the non-linear relaxation length-based model and the Magic Formula pragmatic model. Based on the relatively accurate model, the error of slip ratio estimated by the rotor rotary speed is analyzed in both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 when a quarter car is started by the I-PMSM with a definite target torque input curve. In addition, the natural frequencies(NFs) of the driving wheel system with variable parameters are illustrated to pres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lip ratio estimation error and the NF. According to this relationship, a low-pass filter, whose cut-off frequency corresponds to the NF, is proposed to eliminate the error in the estimated slip ratio. The analysis, concerning the effect of the driving wheel parameters and road conditions on slip ratio estimation, shows that the peak estimation error can be reduced up to 75% when the LPF is adopted. The robus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LPF are therefore validated. This paper builds up the deformable tire model and the detailed I-PMSM models, and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he driving wheel parameters and road conditions on slip ratio esti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vehicle (EV) driving wheel system tire dynamics slip ratio estimation 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low-pass filter (LPF)
下载PDF
兰州不同城镇功能区地下水氟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吕晓立 郑跃军 +3 位作者 刘可 李春燕 赵伟 韩占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6,共12页
高氟地下水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威胁。城镇化地区受地质背景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地下水中氟的来源及其分布较为复杂,探讨地下水中氟的赋存特征对于保障地下水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北干旱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兰州为例,采用... 高氟地下水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威胁。城镇化地区受地质背景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地下水中氟的来源及其分布较为复杂,探讨地下水中氟的赋存特征对于保障地下水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北干旱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兰州为例,采用数理统计、离子比、饱和指数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兰州不同城镇功能区高氟地下水的赋存环境特征及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阐明了人为活动对氟化物迁移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中F-的质量浓度介于0~4.8mg/L之间,超出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1.0mg/L)的高氟水共计13组,超标率为20.3%。(2)受人类活动强度与不同人为源输入影响,不同城镇功能区地下水中氟的赋存特征差异明显,其中西固工业区地下水中氟含量最高,高氟地下水样品占47.4%;城关老城区和断陷盆地新城区地下水中的氟含量相对较低,高氟地下水占比依次为7.1%和9.7%。(3)研究区高氟地下水以SO_(4)•Cl—Na和Cl•SO_(4)—Na型水为主,表现出贫钙富钠弱碱性特点。(4)含氟矿物的溶解、方解石与白云石的沉淀/溶解、黏土矿物表面钙与钠之间的阳离子交换、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和盐效应是导致研究区地下水中氟化物富集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表明城镇化、工业化导致天然高氟水进一步劣变恶化,工业废水的泄漏是西固工业区地下水氟浓度升高的重要驱动力。结果可为高氟背景区人为干扰下的氟化物迁移富集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河谷盆地 地下水 来源 驱动因素 离子比 城镇化
下载PDF
余弦型负泊松比软体驱动器弯曲性能研究
5
作者 胡旭初 付涛 李斌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08-1914,共7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余弦型圆弧内凹负泊松比胞元的具备软行为、低复杂性的软体驱动器,由具有负泊松比(NPR)胞元与正泊松比(PPR)胞元的三维嵌入式管状结构及气动橡胶管组成。通过ABAQUS有限元仿真,实现气动橡胶管在充气膨胀时管状结构的弯曲... 介绍了一种基于余弦型圆弧内凹负泊松比胞元的具备软行为、低复杂性的软体驱动器,由具有负泊松比(NPR)胞元与正泊松比(PPR)胞元的三维嵌入式管状结构及气动橡胶管组成。通过ABAQUS有限元仿真,实现气动橡胶管在充气膨胀时管状结构的弯曲功能。通过控制变量,将驱动器的纵向胞元数目、超材料结构厚度、气动橡胶管厚度等结构参数在不同内壁压强下对最大弯曲角度的影响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上述结构参数对最大弯曲角度影响的趋势,为新型软体驱动器的结构设计及应用提供了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驱动器 负泊松比 管状结构 最大弯曲角度
下载PDF
砂土地基中钻进比对螺旋桩安装性能和抗拔承载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颜然 孔纲强 于江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8-1788,共11页
螺旋桩在输电线路杆塔和光伏支架等工程基础中获得了推广应用,然而沉桩速率对螺旋桩沉桩效应和承载力特性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通过开展砂土地基中螺旋桩沉桩与抗拔承载性能模型试验,分析了螺旋桩钻进比与扭矩、下压力之间的关系,建立... 螺旋桩在输电线路杆塔和光伏支架等工程基础中获得了推广应用,然而沉桩速率对螺旋桩沉桩效应和承载力特性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通过开展砂土地基中螺旋桩沉桩与抗拔承载性能模型试验,分析了螺旋桩钻进比与扭矩、下压力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考虑承载力-扭矩-下压力相互影响的极限抗拔承载性能相关系数K'_(t)的计算方法。与既有文献试验结果及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钻进比与螺旋桩的沉桩扭矩和下压力呈线性关系,钻进比对沉桩扭矩的影响幅度大于下压力;降低沉桩过程中钻进比可有效提高螺旋桩的抗拔承载力,钻进比为0.6工况下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可达到钻进比为2工况下的2.9倍;所建立的砂土地基螺旋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扭矩-下压力相关系数计算方法,计算误差小于30%,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桩 沉桩扭矩 下压力 钻进比 抗拔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能量损耗比的驱动轮减振结构ANSYS一阶优化分析
7
作者 满仲鹏 赵章达 王瑶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4年第4期11-15,共5页
针对应用于履带式工程车辆驱动轮的“阻尼层+过渡层”复合减振结构,通过建立能量损耗比模型,分析了其应力、应变特性。此外,在四层管状过渡阻尼减振结构厚度值恒定的情况下,基于ANSYS一阶优化方法,探究并优化了不同设计变量(基层、约束... 针对应用于履带式工程车辆驱动轮的“阻尼层+过渡层”复合减振结构,通过建立能量损耗比模型,分析了其应力、应变特性。此外,在四层管状过渡阻尼减振结构厚度值恒定的情况下,基于ANSYS一阶优化方法,探究并优化了不同设计变量(基层、约束层、过渡层、阻尼层的厚度值和过渡层、阻尼层材料的弹性模量以及损耗因子)对结构优化目标函数能量损耗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优化前结构的能耗比参数,优化后结构的耗能值增加了56.8%,增长值为0.1654。所提分析方法可为中国高端大型履带式工程车辆的减振设计以及绿色化提供参考,同时对于遗传算法优化在各种车辆结构设计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轮 减振结构 能量损耗比 一阶优化方法
下载PDF
某电动皮卡动力系统匹配与性能优化
8
作者 赵强 孙楠楠 +3 位作者 王晓艳 贾德民 王聪 韩凯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4年第2期19-27,共9页
基于某电动皮卡整车性能需求,计算匹配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的性能参数,利用Cruise M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输入仿真工况对基础传动系统模型计算,得到该模型在中国轻型商用车测试循环(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comm... 基于某电动皮卡整车性能需求,计算匹配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的性能参数,利用Cruise M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输入仿真工况对基础传动系统模型计算,得到该模型在中国轻型商用车测试循环(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commercial,CLTC-C)工况的耗电量、0~100 km/h的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在兼顾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前提下,研究传动比对整车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2种驱动电机优化方案,在传动比为11.8时对比驱动电机优化前后车辆的性能。结果表明:基础方案下,CLTC-C工况的耗电量为3.286 kW·h,0~100 km/h的加速时间为13.33 s,最大爬坡度为33.5%,无法满足整车性能指标要求;随着传动比增加,整车动力性能改善,但经济性能降低;传动比为11.8时,与基础方案相比,方案一的电机峰值效率提高了1.15%,峰值转矩提高了60 N·m,峰值功率提高了20 kW,方案一车辆的动力性能得到提高且满足指标要求,经济性能得到提高但仍然无法满足指标要求;方案二的电机峰值效率提高了0.2%,峰值转矩提高了15 N·m,峰值功率提高了21 kW,方案二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均得到提高且满足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皮卡 动力性 经济性 传动比 驱动电机
下载PDF
基于三状态PWM的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多模式调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夏衍 孙立鹏 +2 位作者 李军伟 李强 陆海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0-1021,共12页
在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中,逆变器中的高频开关动作是产生开关损耗影响逆变器效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为适应驱动电机高速化的趋势,不得不采用较高的开关频率,从而在低速时产生不必要的开关损耗,使逆变器效率偏低。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三... 在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中,逆变器中的高频开关动作是产生开关损耗影响逆变器效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为适应驱动电机高速化的趋势,不得不采用较高的开关频率,从而在低速时产生不必要的开关损耗,使逆变器效率偏低。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状态脉冲宽度调制(TSPWM)的多模式调制策略来减少逆变器的开关损耗,提高全工况范围的逆变器效率。根据工况动态改变调制模式:在不同转速下采取变载频分段异步TSPWM;根据电机的相电流幅值动态地改变TSPWM不连续调制的钳位模式,使电流幅值较大的相保持在钳位状态以减小损耗。为了解决不同模式切换时相位突变导致电流或转矩冲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载波周期角度计算的电压矢量相位补偿算法,通过精确分析调制模式改变时刻对电压矢量角的影响,计算出切换后的补偿角度对空间电压矢量角进行补偿,从而实现不同模式的平滑切换。最后,通过算法仿真和电机实验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基于TSPWM的多模式调制策略的电机驱动系统,其逆变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具有较小的共模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状态脉冲宽度调制(TSPWM) 多模式调制 分段变载波比调制 共模电压 电机驱动 电动汽车
下载PDF
升压模块对混合动力电驱各系统的设计影响
10
作者 谭立波 伍俊 +2 位作者 郭宇辉 丛日振 谷祥盛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0期27-32,共6页
随着用户对混合动力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强动力性和低油耗追求越来越高,搭载升压模块,即双向直流转直流(DC/DC)变换器能满足用户要求的一种技术方案。文章主要针对升压模块应用在混合动力汽车后,其中电机、电控、速比匹配、策略优化四个... 随着用户对混合动力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强动力性和低油耗追求越来越高,搭载升压模块,即双向直流转直流(DC/DC)变换器能满足用户要求的一种技术方案。文章主要针对升压模块应用在混合动力汽车后,其中电机、电控、速比匹配、策略优化四个维度的设计变化,并分析在混合电驱动力系统中的设计逻辑以及阐述了增加升压模块之后各子系统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为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升压模块提高动力性和油耗提出一些设计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压模块 混合动力系统 驱动电机 电机控制 速比匹配 策略优化
下载PDF
直驱风机并入交流电网引发的次同步振荡分析与抑制
11
作者 薛易 吴立涵 +1 位作者 龙腾飞 李天意 《黑龙江电力》 CAS 202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通过对直驱风机并网模型及短路比原理分析,阐述次同步振荡的发生机理。提出在高压母线侧加装静止无功补偿器去抑制次同步振荡的发生,并对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现象,保障电力系统... 通过对直驱风机并网模型及短路比原理分析,阐述次同步振荡的发生机理。提出在高压母线侧加装静止无功补偿器去抑制次同步振荡的发生,并对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现象,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次同步振荡 静止无功补偿器 短路比
下载PDF
基于循环工况的电动汽车传动系参数正交优化设计 被引量:17
12
作者 朱曰莹 王子龙 +2 位作者 韩光省 赵桂范 杨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16-221,共6页
以电动汽车传动系参数优化设计为目标,在电动汽车整车设计指标基础上建立电动汽车整车仿真模型,以ECE城市循环工况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循环工况的电动汽车传动系速比正交优化设计策略。基于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同步提升的目标,... 以电动汽车传动系参数优化设计为目标,在电动汽车整车设计指标基础上建立电动汽车整车仿真模型,以ECE城市循环工况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循环工况的电动汽车传动系速比正交优化设计策略。基于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同步提升的目标,定义循环工况下电动汽车整车性能综合指标系数,利用提出的正交优化设计策略对车辆传动系速比进行优化设计。依据选定方案对ECE城市循环工况下整车及电机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基于循环工况的电动汽车传动系参数正交优化设计策略能很好地满足ECE工况特性要求,这对提高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增大续驶里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传动系速比 循环工况 正交设计
下载PDF
矿场密闭取心与室内模拟的驱油效率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兰玉波 赵永胜 魏国章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45,共3页
基于室内实验采用的均质岩心与检查井强水洗段崖性物性较好的相似性,通过对水淹区密闭取心检查井强水洗段驱油效率形成,室内水驱油模拟条件的分析,指出了密闭取心与室内水驱油效率差别的原因,得出导致大市场密闭取心井驱油效率高的... 基于室内实验采用的均质岩心与检查井强水洗段崖性物性较好的相似性,通过对水淹区密闭取心检查井强水洗段驱油效率形成,室内水驱油模拟条件的分析,指出了密闭取心与室内水驱油效率差别的原因,得出导致大市场密闭取心井驱油效率高的原因:一是特高的注水倍数,二是特低的临界驱动比,三是取心过程中高黏度流体的大压差驱动。天然岩心室内长期水冲刷实验证实了密闭取心的水驱油效率可达8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 检查井 驱油效率 注水倍数 驱动比 室内模拟
下载PDF
汽车十字轴万向节转向机构的运动学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郎锡泽 舒进 刘嵘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4,共5页
通过在Altair/MotionView环境下建立的转向系统和整车虚拟平台,研究了十字轴万向节转向机构的运动学特性。阐述了包括虚拟仿真、系统试验、主观评估的十字轴万向节转向机构面向整车动力学性能和零件开发的系统设计和优化方法,并运用该... 通过在Altair/MotionView环境下建立的转向系统和整车虚拟平台,研究了十字轴万向节转向机构的运动学特性。阐述了包括虚拟仿真、系统试验、主观评估的十字轴万向节转向机构面向整车动力学性能和零件开发的系统设计和优化方法,并运用该方法进行了某车型转向机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轴万向节 转向机构 传动比 优化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测量坦克炮塔动态转角的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权贵秦 冯伟强 +1 位作者 张建峰 于询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1-326,共6页
坦克炮塔相对底盘转角的测量精度直接决定了稳瞄系统与惯导系统的精度。目前,国内的主战坦克所配备的坦克炮塔,其相对底盘的转角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低,仅解决坦克车体的转向问题。针对稳瞄系统与惯导系统对坦克炮塔相对底盘转角的精度... 坦克炮塔相对底盘转角的测量精度直接决定了稳瞄系统与惯导系统的精度。目前,国内的主战坦克所配备的坦克炮塔,其相对底盘的转角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低,仅解决坦克车体的转向问题。针对稳瞄系统与惯导系统对坦克炮塔相对底盘转角的精度要求问题,提出了一种由光电定位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和旋转变压器组成的动态高精度测角装置,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对该测角装置进行光电自准直标定并对误差进行理论分析,最后通过上车实验证明该测角系统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实践证明:该测量系统能够在通电瞬间确认位置,具有绝对零位记忆功能,其测角精度为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变压器 光电定位系统 传动比 光电编码
下载PDF
PM-OLED驱动中的分场显示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郭斌 吴春亚 +1 位作者 熊绍珍 张丽珠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2-188,共7页
提出了一种比率电流 +分场的概念 ,结合电流比率加分场的方法 ,设计了一种电流移位 (复用 )的驱动方法。这种电流比率 +电流移位的方法比现有的脉宽调制 (PWM )法结构简单、时序简化 ,容易电路集成。既保留PM OLED低成本的优点又达到较... 提出了一种比率电流 +分场的概念 ,结合电流比率加分场的方法 ,设计了一种电流移位 (复用 )的驱动方法。这种电流比率 +电流移位的方法比现有的脉宽调制 (PWM )法结构简单、时序简化 ,容易电路集成。既保留PM OLED低成本的优点又达到较高的灰度级显示 ,避免使用大的电流驱动。用较少的分级电流 (4个成比例电流 )实现较高的灰度级 (1 6级 ) ,实现了数字化显示 ,电流信号还可以避免串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分场显示 被动矩阵 数字化驱动 电流比率 电流移位 有机发光二极管
下载PDF
变速传动轴承传动原理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坤玉 潘存云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4,共4页
变速传动轴承是一种既具有支承功能又具有变速功能的新型特种轴承 ,其机构设计新颖紧凑 ,效率高 ,承载能力强。通过研究变速传动轴承的内部机构和传动原理 ,对其传动比做了深入系统的分析 ,得出了内齿圈齿数、活齿数与传动比之间的理论... 变速传动轴承是一种既具有支承功能又具有变速功能的新型特种轴承 ,其机构设计新颖紧凑 ,效率高 ,承载能力强。通过研究变速传动轴承的内部机构和传动原理 ,对其传动比做了深入系统的分析 ,得出了内齿圈齿数、活齿数与传动比之间的理论关系 ,并从理论上提出了高效率、低磨损的传动比优选方案 ,认为在推杆活齿传动机构设计时 ,应该使活齿数大于内齿圈齿数 ,即Z2 >Z1。包括变速传动轴承在内 ,对于采用了推杆活齿机构的各种活齿传动形式的结构设计 ,这个结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传动轴承 传动原理 传动比 齿数关系
下载PDF
交通碳排放测算方法与影响因素应用研究
18
作者 保丽霞 季楠 +3 位作者 裘炜毅 李明敏 李中帅 蔡长青 《交通与运输》 2024年第6期61-64,共4页
通过对比分析城市交通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燃料分类排放计算法、行驶里程排放计算法、交通出行分担碳排放计算法,阐述Kaya恒等式、STIRPAT模型和LMDI模型等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讨论这些模型在识别碳排放源、交通评估... 通过对比分析城市交通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燃料分类排放计算法、行驶里程排放计算法、交通出行分担碳排放计算法,阐述Kaya恒等式、STIRPAT模型和LMDI模型等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讨论这些模型在识别碳排放源、交通评估、政策决策支持、政策效果仿真以及碳排放监测报告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为城市交通的碳排放计量、影响因素分析、制定相应的低碳政策和措施等提供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碳排放测算 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 燃料分类排放计算法 行驶里程排放计算法 交通出行分担碳排放计算法
下载PDF
FSAE方程式赛车传动系统的仿真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兰 段云龙 +1 位作者 杨宪军 高建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05-507,共3页
为了提高赛车的加速性能,利用理论公式、赛道特点和赛手使用情况,设计出合适的传动比。根据后桥的安装方式,利用CATIA对差速器固定装置三维建模,使用ansys软件作为优化工具,定义材料属性,划分网格,确定约束条件。
关键词 赛车传动系统 末级传动比 差速器悬挂装置 ANSYS 优化设计
下载PDF
OLED驱动控制电路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蒋泉 成建波 +3 位作者 林祖伦 陈文斌 杨刚 陈吉欣 《光电子技术》 CAS 2003年第4期257-260,共4页
介绍了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 (OLED)的结构和制造工艺 ,和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的 OLED驱动控制电路 ,实现了对绿色 OLED(32 mm× 2 8mm)的驱动显示 ,分辨率为 64× 56,通过采用分隔矩阵结构 ,提高了器件的占空比 ,并降低了功耗。
关键词 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 驱动控制电路 分隔矩阵 占空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