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0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年滇池流域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1
作者 邓丽仙 杨帆 +4 位作者 杨洋 李姣 赵兰兰 胡成龙 李长江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127,共9页
以滇池流域1970—2020年汛期(5—10月)降水量资料为依据,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近50年来滇池流域汛期降水年际变化的趋势性、周期性以及集中度、集中期、降水中心和旱涝发生频率等演变特征。结... 以滇池流域1970—2020年汛期(5—10月)降水量资料为依据,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近50年来滇池流域汛期降水年际变化的趋势性、周期性以及集中度、集中期、降水中心和旱涝发生频率等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近50年来,滇池流域汛期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中部地区降水呈增加趋势,盘龙江上游的松华坝水库以上区域及南部地区降水呈减少趋势;(2)汛期降水年际变化存在31 a的主周期,中部主城区降水集中度高于南部地区;(3)汛期降水的中心整体呈现向东部、南部方向偏移的态势,且移动趋势显著;(4)滇池流域旱涝频发,尤其盘龙江中段昆明主城区为旱涝多发区。该成果对滇池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及水资源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汛期降水 集中度 集中期 降水中心 旱涝特征
下载PDF
海温异常对长江流域夏季典型旱涝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灵 熊开国 +1 位作者 郭广芬 张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为研究长江流域夏季旱涝特征及其与海温异常之间的关联性,基于中国326个气象站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合成分析、EOF分解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夏季典型旱涝年的降水分布、同期大气环流及前期海温特征,并以2018年为例,初步... 为研究长江流域夏季旱涝特征及其与海温异常之间的关联性,基于中国326个气象站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合成分析、EOF分解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夏季典型旱涝年的降水分布、同期大气环流及前期海温特征,并以2018年为例,初步揭示了2018年前期海温异常对大气环流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①长江流域夏季典型旱年,仅嘉陵江和岷沱江会表现出局部偏涝,全国为典型的Ⅰ类雨型,多雨区位于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前期冬季赤道太平洋表现出类拉尼娜的东冷西暖分布,同时黑潮区海温偏低,西风漂流区海温偏暖。受多海域协同作用,同期欧亚环流场上自西北向东南呈现出“+-+”三极型分布,东亚地区为自北向南“-+-”的EAP负位相。长江流域典型涝年,全国多为典型的Ⅱ类和Ⅲ类雨型,环流及海温呈现出相反特征。②2018年为典型的长江中下游偏旱年,仅在岷沱江降水偏多近3成,为历史第4多,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主模态正位相类似,解释方差达24%。③2018年前冬出现弱拉尼娜、春末夏初西风漂流区异常偏暖、NAT异常正位相,三者共同作用,使得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北,东亚沿岸出现EAP负位相,大陆热低压明显偏强,东亚夏季风为1961年以来最强,同时副高脊线最北,造成夏季降水主雨带北推至华北、西北地区,岷沱江、嘉陵江异常多,而长江中下游异常少,为典型的Ⅰ类雨型。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旱涝预测、水资源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典型旱涝 海温异常 Ⅰ类雨型 拉尼娜 西风漂流区 长江流域
下载PDF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在2024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国英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总结2023年水利工作,分析水利...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总结2023年水利工作,分析水利发展形势,部署2024年水利重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 水利建设 水生态 水旱灾害防御 改革 水资源 数字孪生
下载PDF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在水利行业的应用与展望
4
作者 庞治国 吕娟 +1 位作者 路京选 张朋杰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是我国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多个领域。智慧水利是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最显著标志和6条实施路径之一,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为智慧水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供了重要...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是我国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多个领域。智慧水利是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最显著标志和6条实施路径之一,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为智慧水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时空基准和高精度的位置及通信服务。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功能视角,选择水利工程变形监测、水利巡检、水文监测数据传输等典型应用场景,分析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应用现状;同时,还讨论了北斗遥感技术在水位监测、土壤水分反演和大气水汽反演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后,展望了北斗系统在水利领域的发展趋势,指出其应用场景和领域将持续拓展、应用规模将不断增长,以及与新技术融合应用将不断增强,随着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在未来水利行业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将成为加快水利新质生产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水旱灾害监测 北斗遥感
下载PDF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5
作者 李国英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同步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主题为“以水促和平”。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同步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主题为“以水促和平”。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水是生存之本、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研究水安全问题,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这为系统解决我国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中华民族治水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节水 河湖 水旱灾害防御 国家水网 数字孪生 管理
下载PDF
基于水循环全过程的旱涝级联效应研究框架
6
作者 郑帅 翁白莎 +2 位作者 严登华 任立良 王浩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0,共11页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背景下,亟须实现旱涝灾害风险精准防控。从孕育机理、传播机制、事件评价、风险评估、影响效应等方面回顾了旱涝事件研究现状,明晰了当前在旱涝事件演变机理和评价指标构建方面存在的不足。从水循环全过程视...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背景下,亟须实现旱涝灾害风险精准防控。从孕育机理、传播机制、事件评价、风险评估、影响效应等方面回顾了旱涝事件研究现状,明晰了当前在旱涝事件演变机理和评价指标构建方面存在的不足。从水循环全过程视角,分析了干旱和洪涝事件在坡面、河道、流域和区域4个尺度与水量和效应2个层面的本质内涵、影响效应及评价方式。基于地表-土壤-地下、坡面-河道、支流-干流及水网工程间的水力联系,分别从水量和效应层面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上干旱和洪涝的内在联系,明确了干旱、洪涝及旱涝级联过程本质上受流域调蓄作用的影响。从旱涝级联效应的内涵、类型、表现形式和关键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旱涝级联效应的研究框架。未来应从流域调蓄作用的视角量化不同空间尺度各要素调蓄能力变化,分层调蓄防范化解旱涝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洪涝 水循环 旱涝级联 级联效应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Abrupt Drought-Flood Transition over Mid-Low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2011 and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over Mid-High Latitudes of East Asia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双艳 武炳义 +1 位作者 张人禾 周顺武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3年第2期129-143,共15页
NCEP/NCAR daily reanalysis data and Chinese daily gridded precipitation data are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aprupt drought-flood transition over the mid-low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2011 and the ... NCEP/NCAR daily reanalysis data and Chinese daily gridded precipitation data are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aprupt drought-flood transition over the mid-low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2011 and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 30-60 days) in the mid-high latitude meridional circulation of the upper troposphere over East Asia. The abrupt transition from drought to flood occurs in early June. The first two recovered fields of the complex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show that northward-propagating westerlies from low latitudes converge with southward-propagating westerlies from high latitudes over the mid-low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MLRYR) in mid late May. The timing of this convergence corresponds to the flood period in early-mid June. The ISO index is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ainfall over the MLRYR. During the dry phase (before the transition), the upper troposphere over the MLRYR is characterized by cyclonic flow, easterly winds, and convergence. The regional circulation is dominated by a wave train with a cyclone over east of Lake Baikal, an anticyclone over northern China, and a cyclone over the MLRYR. During the wet phase, the situation is reversed.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wave train during the dry phase favors the southward propagation of westerly wind disturbances, while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wave train during the wet phase favors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a pumping effect and sustained ascending motions over the MLRY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the East Asian mid-high latitude area the mid-low reaches of theYangtze River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
原文传递
旱涝急转对玉米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漆栋良 朱建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147,共7页
为研究旱涝急转对玉米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春玉米“宜丹629”为供试材料,2021年在测坑条件下,设置拔节期旱(drought,D)、涝(waterlogging,W)、旱急转轻涝(drought-light waterlogging,D-LW)、旱急转中涝(drought-moderate water... 为研究旱涝急转对玉米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春玉米“宜丹629”为供试材料,2021年在测坑条件下,设置拔节期旱(drought,D)、涝(waterlogging,W)、旱急转轻涝(drought-light waterlogging,D-LW)、旱急转中涝(drought-moderate waterlogging,D-MW)、旱急转重涝(drought-heave waterlogging,D-HW)、和正常供水(control,CK)6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组合下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叶片叶绿素仪(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_(n)),成熟期籽粒产量及其构成。结果表明,与CK相比,D-LW处理抽雄期和灌浆期玉米叶片的SPAD值、SOD、P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P_(n)和成熟期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差异不显著,其籽粒产量维持在较高水平(7 810.3kg/hm~2),说明旱急转轻涝不会加速玉米叶片的衰老,从而稳定籽粒产量。而其他水分胁迫处理显著降低各监测时期玉米叶片SPAD值、SOD、P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_(n),明显提高MDA含量,使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减少,最终显著降低产量(较CK下降13.3%~72.7%)。整体上,D-MW和D-HW处理明显加速玉米叶片衰老,严重抑制籽粒产量。综上,拔节期旱后急转轻涝对玉米叶片SPAD值、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_(n)有补偿作用,从而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研究结果为玉米应对旱涝急转灾害和灌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光合作用 旱涝急转 抗氧化酶活性 玉米
下载PDF
增氧与补肥对洞庭湖区旱涝急转下水稻减产规律的影响
9
作者 宋子凡 吴凤平 +3 位作者 王辉 黎小东 贺翠华 欧阳赞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22-29,共8页
【目的】阐明增氧和补肥对旱涝急转条件下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基于桶栽试验,以当地广泛种植的晚稻品种(野湘优航1573)为供试材料,设置干旱(X1,土壤含水率占田间持水率百分比)、淹涝(X2,淹没植株的高度)、增氧(X3,灌溉水溶氧量)、补... 【目的】阐明增氧和补肥对旱涝急转条件下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基于桶栽试验,以当地广泛种植的晚稻品种(野湘优航1573)为供试材料,设置干旱(X1,土壤含水率占田间持水率百分比)、淹涝(X2,淹没植株的高度)、增氧(X3,灌溉水溶氧量)、补肥(X4,复合肥施用量)4个因素,以当地农户水肥管理(CK)和单一旱涝急转处理(DF)为对照,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建立了四因素与产量的二次回归模型,研究了4个因素对水稻产量影响的主效应、单因素效应、交互效应及最优方案。【结果】影响水稻产量的主效应排序依次为:淹涝>增氧>补肥>干旱;交互效应强弱依次为:增氧-补肥>干旱-增氧>干旱-淹涝>干旱-补肥>淹涝-增氧>淹涝-补肥,轻旱有利于发挥增氧和补肥措施的减损效果,重度干旱与重度淹涝对水稻具有叠加减产作用。水稻产量随干旱和补肥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随淹涝程度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随增氧水平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基于模型寻优得到了不同目标产量下的各因素最佳组合方案,与CK相比,增氧和补肥条件下的水稻产量平均降低了39.47%,而DF处理下的水稻产量平均降低了49.01%。【结论】4个因素与产量的二次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R^(2)=0.978,F=118.55,P<0.01),可为洞庭湖区水稻应对旱涝急转灾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急转 水稻产量 增氧 补肥 交互作用
下载PDF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启示与对策——以永定河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彤 《中国水利》 2024年第3期4-7,共4页
在极端天气常态化的背景下,流域应具有承受、化解和抵御洪涝和干旱灾害的韧性。分析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此次洪水过程中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按照建设韧性流域的要... 在极端天气常态化的背景下,流域应具有承受、化解和抵御洪涝和干旱灾害的韧性。分析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此次洪水过程中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按照建设韧性流域的要求,对提升永定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流域 流域韧性建设 水旱灾害防御
下载PDF
近62 a湖北省旱涝特征分析
11
作者 贺程程 秦鹏程 +1 位作者 刘诗慧 侯作玲 《暴雨灾害》 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
利用湖北省76个国家气象站1961—202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基于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和有效降水指数(Effective Precipitation,EP)识别湖北省历年干旱和洪涝过程,分析近62 a旱涝过程频次时... 利用湖北省76个国家气象站1961—202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基于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和有效降水指数(Effective Precipitation,EP)识别湖北省历年干旱和洪涝过程,分析近62 a旱涝过程频次时空变化和旱涝年、旱涝转换特征以及2010年以来旱涝特点。结果表明:湖北省旱涝频发区总体呈东涝西旱、南涝北旱的片状分布。干旱和暴雨洪涝发生频次分别呈现波动式下降、上升趋势。干旱主要发生在春季和伏秋季,发生频次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夏秋干旱以及极端干旱有趋多增强的态势;暴雨洪涝主要集中在夏季,发生频次呈增多趋势。旱涝年年际间呈现连旱2~4 a、连涝2~3 a或旱涝交替的特征,部分年份年内旱涝并存、旱涝急转,2010年以来无旱涝并存年。旱涝转换站数年际间波动较大,呈现5个阶段性上升特征,各递增阶段最大站数呈递减趋势。2010年以来旱涝呈现极端性增强、骤发性增多及连旱连涝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暴雨洪涝 时空分布 旱涝转换 连旱连涝
下载PDF
旱涝急转条件下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研究
12
作者 覃江林 彭盼盼 胡铁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为探究水稻在旱涝急转条件下光合效率及水分利用变化规律,从而为研究水稻经历旱涝急转灾害后产量变化及灌溉方式提供科学依据,以Ⅱ优898水稻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了旱涝急转条件下,水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_(leaf)... 为探究水稻在旱涝急转条件下光合效率及水分利用变化规律,从而为研究水稻经历旱涝急转灾害后产量变化及灌溉方式提供科学依据,以Ⅱ优898水稻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了旱涝急转条件下,水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_(leaf)及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光合速率A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程度和淹水深度对光合作用的累积作用最明显;A/gs与叶气温差呈线性相关,但旱涝急转导致响应积极性降低;分蘖期末~拔节孕穗期初WUE_(leaf)~g_(s)均可用上凸抛物线描述,此阶段干旱引起绝对光合速率的降低是影响生育期生物量积累的控制因素。拔节孕穗中后期WUE_(leaf)~g_(s)均可用下凸抛物线描述,经历旱涝急转导致叶片提前衰老,绝对蒸腾速率下降,WUE_(leaf)的增加并不能促使产量的补偿,可提前控制土壤含水量,减少非必要的水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急转 Ⅱ优898水稻 正交实验 光合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长江流域旱涝急转演变特征及其社会经济暴露度
13
作者 孟长青 董子娇 +2 位作者 王远坤 张余庆 钟德钰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9,共16页
旱涝急转是指干旱和洪水之间的快速转变,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本研究基于月尺度的旱涝急转量级指数,分析了长江流域历史和未来四种旱涝急转事件,并通过滑窗法构建了旱涝急转量级的时变函数,揭示了未来旱涝急转风险变化。... 旱涝急转是指干旱和洪水之间的快速转变,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本研究基于月尺度的旱涝急转量级指数,分析了长江流域历史和未来四种旱涝急转事件,并通过滑窗法构建了旱涝急转量级的时变函数,揭示了未来旱涝急转风险变化。同时,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量化了人口和经济受旱涝急转风险变化影响的程度。结果显示,历史时期长江流域中下游旱涝急转事件频发,旱–涝和涝–旱事件每10年发生10~12次,而旱–涝–旱和涝–旱–涝事件每10年发生3~4次。未来旱–涝–旱和涝–旱–涝事件预计大幅增加,其中长江上游部分地区增长了约7倍。对于历史基准期50年一遇的旱涝急转事件,未来发生概率将增加5~10倍,给长江流域的人口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急转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 人口暴露 长江流域
下载PDF
东江流域控制性水工程联合调度策略与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利祥 刘宇 +1 位作者 何用 杨芳 《中国水利》 2024年第4期34-41,共8页
近年,东江流域旱涝事件并存,防洪与供水安全形势严峻,三大水库和干流梯级电站是东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中的重要水利工程。收集流域水工程多年运行经验、案例、数据,综述东江流域控制性水工程联合调度在管理体制、防洪调度、水量调度等方... 近年,东江流域旱涝事件并存,防洪与供水安全形势严峻,三大水库和干流梯级电站是东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中的重要水利工程。收集流域水工程多年运行经验、案例、数据,综述东江流域控制性水工程联合调度在管理体制、防洪调度、水量调度等方面的研究、实践现状,通过数学模型、统计等方法,对现状调度体制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管理、技术、研究等角度提出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流域 水旱灾害防御 大型水库 梯级电站 联合调度 体制机制
下载PDF
乡村河道治理对极端天气下洪涝灾害的影响分析:以豫北乡村为例
15
作者 李晓超 周叶 +6 位作者 李晓鹤 周莹 李君 罗毅 唐华林 李尚奇 卢志扬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9,共12页
【目的】随着近年来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问题的日益突出,为深入探索乡村河道治理对极端天气下发生洪涝灾害的内在影响,进一步提高乡村地区河道治理水平,加强保障乡村—城市区域整体生产运行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能力,【方法】以豫北乡... 【目的】随着近年来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问题的日益突出,为深入探索乡村河道治理对极端天气下发生洪涝灾害的内在影响,进一步提高乡村地区河道治理水平,加强保障乡村—城市区域整体生产运行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能力,【方法】以豫北乡村为例,基于诸多业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乡村河道的实地走访调查,对现有乡村河道老化、侵占等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统计、总结归纳与研究分析,并对乡村区域实例进行了不同等级的降水计算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乡村河道治理工作对极端天气所致洪涝灾害风险具有重要影响、乡村河道治理工作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乡村河道改造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结论】针对调研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归纳了乡村河道治理存在的以违规侵占土地为主的6方面问题,结合降水计算结果,发现:现有状况下的乡村河网不足以面对极端变化天气下引发的洪涝风险,需持续提升新时期的河湖管理水平,加强应对极端变化天气引发洪涝灾害的应急能力。基于此,针对乡村河道治理问题给出了对应的6点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乡村河道 河道治理 水旱灾害 灾害防御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多时间尺度旱涝变化特征研究
16
作者 裴志方 张佈霞 +1 位作者 韩迎春 吴彬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3期150-155,共6页
利用丹江口库区1961年-2019年21个气象站点数据计算了多个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探究了库区旱涝时空变化特征,以期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时间尺度越小,库区旱涝发生越频繁,反之越稳定,库区干旱发生... 利用丹江口库区1961年-2019年21个气象站点数据计算了多个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探究了库区旱涝时空变化特征,以期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时间尺度越小,库区旱涝发生越频繁,反之越稳定,库区干旱发生频率高于洪涝频率,而库区未来呈偏湿趋势;除1个月时间尺度外,其余时间尺度库区干旱与洪涝频率空间分布特征相反,而库区旱涝变化趋势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库区多时间尺度旱涝周期交替现象一致,主要时间尺度以28年~32年、6年、14年为主,未来几年库区呈偏涝趋势,应加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多时间尺度 丹江口库区
下载PDF
2022年7月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涝—旱转折事件的成因分析
17
作者 刘炜 赵艳丽 +2 位作者 高晶 李林惠 王慧敏 《干旱气象》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2022年7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且呈前期偏多、后期偏少的涝—旱转折性分布特征,分析不同阶段环流分布差异和影响系统间的配置对进一步做好内蒙古汛期降水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内蒙古116站逐日降水量、国家气候中心130项气... 2022年7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且呈前期偏多、后期偏少的涝—旱转折性分布特征,分析不同阶段环流分布差异和影响系统间的配置对进一步做好内蒙古汛期降水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内蒙古116站逐日降水量、国家气候中心130项气候指数、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逐月海表温度资料,分析2022年7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涝-旱转折事件的成因。结果表明:(1)2022年7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降水量严重偏少,为该地区1991年以来同期降水最少、气象干旱最为严重。(2)7月1—11日降水相对偏多,冷空气路径偏北且强度较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位置偏北、偏西,冷暖空气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交绥,加之这一时段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偏北,内蒙古中西部位于急流轴以南,有利于高层辐散和上升运动发展。7月12—31日降水明显偏少,环流经向度加大,冷空气活动路径偏南且强度增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且位置明显偏南,不利于水汽输送,加之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偏南,内蒙古中西部位于急流轴以北,不利于高层辐散和上升运动发展;7月中旬后期至下旬高空西风急流南北向扰动偏强有利于激发东亚—西北太平洋经向遥相关波列,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从而导致降水偏少。(3)日本海至北太平洋西北部地区的海温异常是影响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降水多寡的重要外强迫信号之一。2022年7月该海区海温异常偏高,其上空激发的气旋式环流减弱了南方暖湿水汽的经向输送,是导致内蒙古中西部降水由涝转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西部 2022年7月 涝-旱转折 气象干旱 海温异常
下载PDF
湖南省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18
作者 周翀 魏永强 +3 位作者 胡颖冰 李永刚 周智 申志高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3期32-36,共5页
为满足湖南省水旱灾害防御实际需求,有效支撑防汛抗旱指挥决策,设计开发了湖南省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综合信息、普查成果、实时分析、动态展示4个模块,覆盖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的主要环节,具备基础数据查询、流域联合调... 为满足湖南省水旱灾害防御实际需求,有效支撑防汛抗旱指挥决策,设计开发了湖南省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综合信息、普查成果、实时分析、动态展示4个模块,覆盖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的主要环节,具备基础数据查询、流域联合调度、洪水过程预演、灾害损失统计、风险及时评估等功能,对水旱灾害防御的实时化、可视化、精细化管理,以及防汛抗旱决策服务能力的提升有良好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灾害 联合调度 实时分析 动态展示 湖南省
下载PDF
清代沱江流域旱涝灾害与气候变化分析
19
作者 侯雨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90,共7页
为深入探析气候异常事件背景下的沱江流域旱涝灾害响应规律,重建了清代沱江流域旱涝灾害时间序列,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数理统计、突变检验、功率谱周期分析、ADF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分析,探究了清代沱江流域旱涝灾害发生规律及其气候驱... 为深入探析气候异常事件背景下的沱江流域旱涝灾害响应规律,重建了清代沱江流域旱涝灾害时间序列,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数理统计、突变检验、功率谱周期分析、ADF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分析,探究了清代沱江流域旱涝灾害发生规律及其气候驱动力因子。结果显示:清代沱江流域发生208次旱涝灾害事件,平均每1.29年就会发生一次旱涝灾害。洪灾多于旱灾,持续性洪灾旱灾事件共计21次,灾情总体较为严重,旱涝灾害交错频发,且年内还有旱涝并存现象。1800-1910年沱江流域旱涝集中呈链状分布。清代中期灾害数达到了最高峰,特大型灾害集中在清代中后期。1863年是沱江流域旱涝灾害的重要突变点,之后灾害明显增多。清代旱涝灾害与年均太阳黑子数呈显著相关,连续性灾害事件在太阳黑子极值年前后多发。旱涝灾害变化周期约2.5 a,与ENSO循环有较强同步性。在ENSO事件年时,沱江流域出现旱涝灾害的次数明显增大。滞后期为1 a时,太阳黑子活动、ENSO事件是沱江流域旱涝变化的主要气候诱因。研究成果既填补了沱江流域在气候变化下旱涝灾害机制的研究空白,又丰富对长江流域旱涝灾害时空分布格局与规律认知。为加强科学利用水资源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益参考,也对沱江流域的防洪抗旱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灾害 太阳黑子 GRANGER因果检验 清代 沱江流域
下载PDF
湖北省2000—2019年降水时空变化分析
20
作者 郑珉姣 刘瑞龙 +2 位作者 杨雪 刘琨 张少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1,共6页
为评估长序列降水时空变化及其对旱涝灾害的影响,采用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分析等方法,选择降水集中指数(PCI)、降水异常指数(PAI)等指标分析了湖北省2000—2019年20 a间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旱涝灾害发生状况。结果表明:近20 a湖北省累... 为评估长序列降水时空变化及其对旱涝灾害的影响,采用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分析等方法,选择降水集中指数(PCI)、降水异常指数(PAI)等指标分析了湖北省2000—2019年20 a间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旱涝灾害发生状况。结果表明:近20 a湖北省累计年降水量增加了0.03%,降水多集中在4—8月份,雨热同期;2019年较2000年东部降水量增加;纬度决定了省内降水量的基数,总体呈现南部多于北部,经度影响降雨量变幅,表现为东西方向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较大变异性;20 a间的PCI呈下降趋势,降水季节性和时段性特征较明显,PAI显示2005—2015年期间具有洪涝转干旱的趋势,2015年SPI值最大为1.425,出现了较严重洪涝;总体来看湖北省旱涝灾害呈现周期性波动特点,时间周期特征显著。研究成果对年际尺度上区域气候变化应对、旱涝灾害预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降水 时空变化 旱涝灾害 降水指数 湖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