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文本结构及其乐舞体制
1
作者 李韶华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2期49-60,M0004,共13页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是由篇题、序言以及含有乐诗演奏符号在内的十首歌辞组成的诗文本,是周代乐官掌教的典礼乐舞演奏脚本。篇题中的“琴舞”表明这部乐舞以琴为伴奏乐器的同时又以琴为舞具,序言两次出现的“九絉”表明这部乐舞使用的...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是由篇题、序言以及含有乐诗演奏符号在内的十首歌辞组成的诗文本,是周代乐官掌教的典礼乐舞演奏脚本。篇题中的“琴舞”表明这部乐舞以琴为伴奏乐器的同时又以琴为舞具,序言两次出现的“九絉”表明这部乐舞使用的是在上古九体乐舞基础上根据典礼需要改编而成的“1+9”结构的新式乐舞结构,与歌辞融为一体的“启”“乱”等演奏符号在标识乐舞开幕的同时,也表明每一幕乐舞的伴奏乐歌皆由演唱形式不同的两部分构成。简文这种在结构内容上体现出的重视礼乐实践指导而不同于传世本《诗经》的文本样态,是周代乐官对仪式乐歌用于教习、演奏时相关信息的文字记载,是乐家传《诗》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之琴舞》 琴舞 九絉 启乱 乐家《诗》
下载PDF
从周公与孔子思想的差别谈儒家思想的起源
2
作者 谌中和 《云梦学刊》 2024年第6期36-45,共10页
作为中国文明伦理化时代的开启者,周公是在贵族庄园经济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其政治伦理思考的,周公“族国一体”的伦理化思想虽然有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但主要为特定“天命”家族的世袭统治提供辩护。春秋战国时期家庭经济时代的到... 作为中国文明伦理化时代的开启者,周公是在贵族庄园经济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其政治伦理思考的,周公“族国一体”的伦理化思想虽然有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但主要为特定“天命”家族的世袭统治提供辩护。春秋战国时期家庭经济时代的到来是中国文明真正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是这一变局催生了孔子的全新政治伦理思考。孔子主张把家庭生活的伦理原则提升为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强调君主应该用父亲管理家庭的方式来管理国家。孔子的思考奠定了中国后世家庭伦理社会的基本伦理格局,他由此而成为中国文明的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对周、孔思想的这种讨论表明,家庭经济时代的到来才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真正时代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孔子 技术化 伦理化
下载PDF
周公遭变与《诗经·豳风》相关诗篇的写制
3
作者 蒋清宇 《励耘学刊》 2024年第1期29-44,M0004,共17页
除《七月》外,《豳风》六首诗篇的创作均与周公遭变有关。周公摄政初年,在遭遇管蔡流言时,选择用战争的方式终结流言。返政成王后,面对成王和召公等人的猜忌,出于自保,周公出奔到楚地,直到临终都没有返回王都。与周公遭变相关的文献《诗... 除《七月》外,《豳风》六首诗篇的创作均与周公遭变有关。周公摄政初年,在遭遇管蔡流言时,选择用战争的方式终结流言。返政成王后,面对成王和召公等人的猜忌,出于自保,周公出奔到楚地,直到临终都没有返回王都。与周公遭变相关的文献《诗经·豳风》诸篇在文字上呈现出许多西周中期的特征,文献可能写制于昭穆时期。诗篇重提周公,有两重历史背景。一是周王朝东南方发生了淮夷战争,淮夷人群中存在殷商遗民。周公当年安置殷商遗民,经营东方有成效,此时重提周公,有安抚东南淮夷的作用。二是周公后裔在此时逐渐被起用,后人为纪念周公,写制了为其平反冤情的《豳风》诸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豳风》 周公遭变 周公奔楚 周公家族
下载PDF
“民本”的“人民主权”实质及其正义原则——周公政治哲学的解读 被引量:7
4
作者 黄玉顺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7,共8页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传统就是"民本"政治,而这一传统是由周公奠定其基础的。"民本"思想的实质是"人民主权",而不论是现代民权政治,还是中国历史上的王权政治和皇权政治,都不过是实现这种人民主权...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传统就是"民本"政治,而这一传统是由周公奠定其基础的。"民本"思想的实质是"人民主权",而不论是现代民权政治,还是中国历史上的王权政治和皇权政治,都不过是实现这种人民主权的不同方式而已。这种表现形式的变革,又无不基于中国政治哲学传统的正义原则:正当性与适宜性。因此,现代民主应仅仅被视为"民本"的一种特定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 民主 人民主权 正义观念 周公
下载PDF
周公的郊祀礼——郑玄的经学构建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壁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48,共9页
在郑玄的经学思想中,如何根据经文的记载,构建一个完整的周公郊祀祭天的理论体系,是郑玄经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郑玄通过发明经义,阐述了以"天有六天""郊丘为二"为主要特征的周公郊祀礼。而这一礼制的背后,有... 在郑玄的经学思想中,如何根据经文的记载,构建一个完整的周公郊祀祭天的理论体系,是郑玄经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郑玄通过发明经义,阐述了以"天有六天""郊丘为二"为主要特征的周公郊祀礼。而这一礼制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郊祀礼中的始祖的存在,是统三统的思想基础。郊祀礼中的感生说,使郑玄理解的历史世系不同于《史记》。同时,周公的郊祀礼,是孝治天下的最典型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郊祀 郑玄
下载PDF
周公是整合中国文化的第一位圣人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东晨 杨建国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6-82,共7页
周公对远古和夏商文化的整合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确立了敬德保民的统治思想,发展、健全了西周制度文化,整理、修订了"六经",为儒学的创立奠定了文化基础,使中国由自然宗教发展为具有伦理宗教水平的文化形态。因此,周公是... 周公对远古和夏商文化的整合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确立了敬德保民的统治思想,发展、健全了西周制度文化,整理、修订了"六经",为儒学的创立奠定了文化基础,使中国由自然宗教发展为具有伦理宗教水平的文化形态。因此,周公是整合中国文化的第一位圣人,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整合 敬德保民 制度文化 “六经” 华夏文化
下载PDF
语言、替身与楷模:《尚书·金縢》的神话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丙祥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共42页
本文从比较的视角考察《尚书·金縢》及其后续文本,即《诗经·豳风·鸱鸮》郑笺。对《金縢》之仪式和语言类型的分析表明,周公作为武王的"替身",主要是周王室家族的质押,由于他作为摄政王身份的特殊性,故又带有&q... 本文从比较的视角考察《尚书·金縢》及其后续文本,即《诗经·豳风·鸱鸮》郑笺。对《金縢》之仪式和语言类型的分析表明,周公作为武王的"替身",主要是周王室家族的质押,由于他作为摄政王身份的特殊性,故又带有"替罪羊"的色彩。在笺注《金縢》和《鸱鸮》时,郑玄进一步将周公塑造成一个道德楷模,既强化了周公的"替罪羊"性质,又赋予他一种"反替罪羊"的品格。周公故事总体上是从集体性"替罪羊"向个人性替身转变的结果。在重新书写周公的过程中,为了解决他作为"僭主"的政治和道德困境,郑玄突出强调了周公的"隐退",这是古代中国政治的思想范畴和行动逻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替罪羊” “反替罪羊” 替身 楷模 隐退
下载PDF
论周初的肃慎族与周人对东北的经略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碧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8-133,共6页
肃慎作为东北的古老民族 ,曾参与了周初平叛和康王北伐 ,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肃慎族也因此而受到周王朝的重视和礼遇。周王朝非常重视对东北的经略 ,封召公于燕以统治幽燕以北的东北地区 ,争取逃至东北的殷商遗民 ,团结东北土著民族 ,打... 肃慎作为东北的古老民族 ,曾参与了周初平叛和康王北伐 ,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肃慎族也因此而受到周王朝的重视和礼遇。周王朝非常重视对东北的经略 ,封召公于燕以统治幽燕以北的东北地区 ,争取逃至东北的殷商遗民 ,团结东北土著民族 ,打击殷商反叛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肃慎 周公东征 康王北伐 中国东北
下载PDF
“用事”还原与古诗解读——以《短歌行》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小中 杨金梅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204-207,共4页
今人对前代诗文所用典故的理解与作者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差异,也可能对诗文用典不察,这都会影响对诗句甚至是诗歌旨意的理解。通过对曹操《短歌行》中《诗》典的考释"还原",文章对《短歌行》诗旨进行了重新解说:用《鹿鸣》成句... 今人对前代诗文所用典故的理解与作者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差异,也可能对诗文用典不察,这都会影响对诗句甚至是诗歌旨意的理解。通过对曹操《短歌行》中《诗》典的考释"还原",文章对《短歌行》诗旨进行了重新解说:用《鹿鸣》成句,乃曹操以周文王自喻,表达礼贤修德而欲孙、刘输心来归之意;化用《正月》诗句,乃曹操以周武王自喻,暗示以力征实现统一;末以周公忧勤为比,昭示辅治天下情怀。《短歌行》乃曹操抒发其欲集文武周公三圣之业于一身之志意,是赤壁决战前酒宴中的狂热抒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文王 武王 周公 三圣一身
下载PDF
曹操《短歌行》剩义拾零 被引量:7
10
作者 袁传璋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101,共7页
曹操的拟乐府《短歌行.对酒当歌》,无论是思想境界,还是艺术成就,均堪称建安文学的扛鼎之作。此诗当作于建安十三年九月进据襄阳后"置酒汉滨"的月明之夜。"对酒当歌"歌的是《诗经.小雅.鹿鸣》,既是诗人的自警,也是... 曹操的拟乐府《短歌行.对酒当歌》,无论是思想境界,还是艺术成就,均堪称建安文学的扛鼎之作。此诗当作于建安十三年九月进据襄阳后"置酒汉滨"的月明之夜。"对酒当歌"歌的是《诗经.小雅.鹿鸣》,既是诗人的自警,也是对贤士的劝勉。诗引《子衿》、咏《鹿鸣》等,表明曹操恳诚优礼群臣嘉宾,期望海内贤俊对自己平治天下有所指示,申明自己只有扶佐汉室之志决无代汉自立之心,全面展现了曹操的人格、学养、抱负和理想,雄深雅健为其诗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置酒汉滨 对酒当歌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下载PDF
清华简《四告》的性质与结构 被引量:13
11
作者 程浩 《出土文献》 2020年第3期21-36,154-155,共18页
清华简《四告》是由四篇祷辞组成的一卷竹书,其体裁可与祭告先祖的金文以及祝祷体裁的"书"比观。《四告一》全篇可分为两节,记录的是前后两天中周公两次祭告皋繇之辞。皋繇作为天帝的百辟,故可享周公之祭,而周公祭祀他的历史... 清华简《四告》是由四篇祷辞组成的一卷竹书,其体裁可与祭告先祖的金文以及祝祷体裁的"书"比观。《四告一》全篇可分为两节,记录的是前后两天中周公两次祭告皋繇之辞。皋繇作为天帝的百辟,故可享周公之祭,而周公祭祀他的历史背景则是东征践奄后对皋繇后人商奄之民的安抚。该篇文辞古奥,多可与周初文献对读,同《尚书·立政》更是一时之作。与此同时,周公的长子伯禽也对所封鲁国境内任、俞等族的先祖进行了祝祷,要求他们认清形势、献土归周,这便是《四告二》。《四告一》《四告二》两篇作成的材料来源应该都是周初的历史记录,而《四告三》《四告四》则文辞不古、逻辑混乱,很可能是春秋以后的拟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告》 祷辞 周公 天神信仰 文献生成
下载PDF
历史教育与周公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建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15,54,共5页
周公在殷周之际社会剧变的背景下 ,注重从三代兴亡更替的历史变革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逐步形成了系统的以“敬德”“保民”为基本内涵、以“夏鉴”“殷鉴”为主要标志的历史鉴戒思想。而且 ,他重视历史经验教训的现实意义 ,身体力行地... 周公在殷周之际社会剧变的背景下 ,注重从三代兴亡更替的历史变革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逐步形成了系统的以“敬德”“保民”为基本内涵、以“夏鉴”“殷鉴”为主要标志的历史鉴戒思想。而且 ,他重视历史经验教训的现实意义 ,身体力行地以各种方式对统治集团及广大民众进行以史为鉴的历史教育 ,从而把历史鉴戒思想与现实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育 周公 历史鉴戒思想 “夏鉴” “殷鉴”
下载PDF
《诗经·鲁颂·泮水》本义考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孔德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7-139,共3页
《诗经.鲁颂.泮水》是一首祭祀颂歌,描述了僖公在泮宫祭祀先祖周公之事,并通过比兴、铺陈、反复、夸饰等修辞方式,极力颂扬周公征伐淮夷之功、教化民心之德。因周公辅佐成王、征伐淮夷、安抚天下的文治武功,祭祀时得以用天子之礼,故鲁... 《诗经.鲁颂.泮水》是一首祭祀颂歌,描述了僖公在泮宫祭祀先祖周公之事,并通过比兴、铺陈、反复、夸饰等修辞方式,极力颂扬周公征伐淮夷之功、教化民心之德。因周公辅佐成王、征伐淮夷、安抚天下的文治武功,祭祀时得以用天子之礼,故鲁国作颂称扬其功,告于神明,正如《毛诗序》所云"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颂.泮水》 泮宫 祭祀 周公 颂扬功德
下载PDF
汉画“周公辅成王”与汉代政治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二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115,共6页
以"周公辅成王"为题材的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等地。周公辅成王的史实涉及幼主、权臣、宗室三个方面的关系。早在先秦时期,周公就已被视为圣人。西汉时期,霍光和王莽都曾在政治上效法周公。霍光是比附周公的正面典型,而王... 以"周公辅成王"为题材的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等地。周公辅成王的史实涉及幼主、权臣、宗室三个方面的关系。早在先秦时期,周公就已被视为圣人。西汉时期,霍光和王莽都曾在政治上效法周公。霍光是比附周公的正面典型,而王莽则是假托周公的反面例子。到了东汉,官方更突出周公"圣师"的地位,并与兴学重教结合起来。"周公辅成王"汉画在东汉的出现与两汉的政治分不开,也同鲁地信仰周公的传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 “周公辅成王” 汉代政治
下载PDF
继道统与制礼法:汉代孔子见老子图的图像逻辑及其传播 被引量:4
15
作者 范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共10页
孔子见老子图是汉代墓葬艺术中的常见题材。结合与之相对应出现的周公辅成王图,通过图像和相关文献分析,笔者认为,孔子见老子图是用孔子见老子故事来表现孔子,而老子、项橐以及孔子弟子,都是孔子继承上天道统过程中的辅助角色。另外,孔... 孔子见老子图是汉代墓葬艺术中的常见题材。结合与之相对应出现的周公辅成王图,通过图像和相关文献分析,笔者认为,孔子见老子图是用孔子见老子故事来表现孔子,而老子、项橐以及孔子弟子,都是孔子继承上天道统过程中的辅助角色。另外,孔子对于汉室的现实意义是,他还是制作礼法的素王。孔子和周公一道,成为统治者利用的资源,被国家祭祀,也被视觉化。孔子见老子图从庙堂到墓葬的传播,也反映了汉代经义和谶纬思想传播的过程,由上而下、逐渐混杂、逐渐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见老子 周公辅成王 谶纬 汉画
下载PDF
以出土文献为据再论召公不是文王之子——兼与张懋镕商榷青铜器上的“日名”与“族徽”问题 被引量:5
16
作者 景红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43,共7页
学术界的传统观点认为召公是文王之子,与周公为兄弟。但是,研究周代历史比较可靠的传世文献,不能为召公为文王之子提供可靠的文字依据;出土的有关召公家族的青铜器上所见"日名"与"族徽"符号,表明召公家族属于殷商... 学术界的传统观点认为召公是文王之子,与周公为兄弟。但是,研究周代历史比较可靠的传世文献,不能为召公为文王之子提供可靠的文字依据;出土的有关召公家族的青铜器上所见"日名"与"族徽"符号,表明召公家族属于殷商文化圈而非姬周文化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综合证明,召公在周初分封赏赐活动中,被排除在宝物赏赐之列。综合权衡,召公不是文王之子,其真实身份应当是周初开国之异族功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召公 身份
下载PDF
清华简《皇门》篇柬释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兆贵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6,共6页
本文结合出土文献与传统经典,对清华简《皇门》篇一些重要史事、观念进行论证、阐释:周公当政时尚有遗老,而非"蔑有耆耇虑事"。周公重视"明",提出明德、明刑,反映他重人文精神。"大门宗子"简称门子,是指... 本文结合出土文献与传统经典,对清华简《皇门》篇一些重要史事、观念进行论证、阐释:周公当政时尚有遗老,而非"蔑有耆耇虑事"。周公重视"明",提出明德、明刑,反映他重人文精神。"大门宗子"简称门子,是指贵族的嫡子。门子勤于王家,先祖"俾服在家",这涉及孝道与祭祀。"小民"指普通老百姓。"戎兵能兴"指周人认为先修身进德,以膺天命,就能消灭暴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皇门》篇 周公
下载PDF
清华简《封许之命》“侯于许”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成群 《中原文化研究》 2016年第5期102-107,共6页
清华简《封许之命》系周成王册封吕丁于许的公文,从词汇、句法、文字等角度判断,当是西周初期文献;从体裁来看,当属《尚书》逸篇。《封许之命》的公布,颠覆了传世文献关于周武王册封文叔于许的传统说法。周武王克商后曾经封齐、鲁、燕... 清华简《封许之命》系周成王册封吕丁于许的公文,从词汇、句法、文字等角度判断,当是西周初期文献;从体裁来看,当属《尚书》逸篇。《封许之命》的公布,颠覆了传世文献关于周武王册封文叔于许的传统说法。周武王克商后曾经封齐、鲁、燕、康于嵩山以南的南国地区,周公东征后迁齐、鲁、燕、康,当这些重要的诸侯国迁出后,南国地区便暴露在淮夷的兵锋之下。于是周王室着手在淮水流域西部平原的边缘上建立一条诸侯藩篱,蔡、应、聃、唐、胡、许等诸侯国应运而生。鉴于吕丁在周文王和周武王时期所立下的赫赫功劳,周成王遂命吕丁"侯于许",以"永厚周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许之命》 《尚书》 周成王 南国 周公东征 诸侯藩篱
下载PDF
由“周孔”而“孔孟”:儒家话语体系建构中的“圣人之道”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燕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6,168,共5页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孔孟"取"周孔"而代之,"周孔之道"演化为"孔孟之道",是儒家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建构话语体系的产物。随着周、孔形象渐趋圣化,汉唐时人多以周、孔并举,包含政治教化与人伦道...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孔孟"取"周孔"而代之,"周孔之道"演化为"孔孟之道",是儒家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建构话语体系的产物。随着周、孔形象渐趋圣化,汉唐时人多以周、孔并举,包含政治教化与人伦道德两方面内涵的"周孔之道"得以生成。继韩愈"道统论"之后,宋儒建构"性与天道"理论和道统谱系,"孔孟之道"逐渐成为儒学的代名词。统治者藉由教育、祭祀等参与此过程,也彰显出道统与治统的复杂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孔之道 孔孟之道 圣人 道统 治统
下载PDF
清华简组诗为子夏所造魏国歌诗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树国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57-66,共10页
学界一般认为"清华简"《耆夜》《周公之琴舞》组诗为周初作品,为孔子所删之"《周颂》佚篇"。但组诗未见传世上古经典,内容与周初史实严重不合。《耆夜》组诗抬升魏文侯初祖毕公高地位,并赋予其《唐风·蟋蟀》... 学界一般认为"清华简"《耆夜》《周公之琴舞》组诗为周初作品,为孔子所删之"《周颂》佚篇"。但组诗未见传世上古经典,内容与周初史实严重不合。《耆夜》组诗抬升魏文侯初祖毕公高地位,并赋予其《唐风·蟋蟀》的著作权;《周公之琴舞》取材"周公致政,成王嗣位"这一史实而创作的魏国歌诗,为战国魏文侯僭位大造舆论。近来面世的"安大简"《诗经》,为时为魏文侯师的子夏在孔子所传《诗三百》基础上所编选,弦歌"六风"以媚附魏斯始侯之年(前446)制礼作乐的需要。"清华简"《耆夜》《周公之琴舞》组诗与"安大简"《诗经》体现了子夏之流在魏文侯支持下的礼乐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删诗 《耆夜》 《周公之琴舞》 子夏 “安大简”《诗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