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柳江梅林航电枢纽工程对鱼类产卵场功能影响研究
1
作者 吴利桥 温志谦 唐晨桂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5期17-25,共9页
为探究流域梯级开发水文条件变化对鱼类产卵的影响,本文以都柳江丙妹滩河段为研究对象,开展鱼类资源和鱼类栖息地调查,结合梅林航电枢纽工程开发特性,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推荐的平面二维恒定流水动力... 为探究流域梯级开发水文条件变化对鱼类产卵的影响,本文以都柳江丙妹滩河段为研究对象,开展鱼类资源和鱼类栖息地调查,结合梅林航电枢纽工程开发特性,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推荐的平面二维恒定流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在频率P=10%典型月来水条件下,工程调度运行对鱼类产卵场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频率P=10%典型月来水条件下,梅林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后,丙妹滩鱼类产卵场受工程回水影响最大长度为1.9 km,产卵场上、中、下控制断面月均水深与工程前相比分别加大了0.051 m、0.528 m和0.928 m,月均流速与工程前相比分别减小了0.022 m∕s、0.016 m∕s和0.171 m∕s,流速的变化规律体现为入库流量偏枯时,水深变化更大,流速减缓更明显;工程前后产卵场河段的水深、流速、流量变化幅度不大,产卵场所在河段水文条件未发生明显变化,仍然能够满足绝大多数鱼类产卵水文需求,梅林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对丙妹滩鱼类产卵场功能没有明显影响;优化工程运行方式可以减缓工程建设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柳江 航电枢纽工程 水文 产卵场 功能
下载PDF
清代以来都柳江中上游的道路开辟与国家认同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金兰 吴美桃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3年第3期22-33,153,共13页
国家意识主导下的道路开辟,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众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作用。清朝以来,开发都柳江中上游以古州为中心的区域道路网络,不仅拓展了古州治理空间,也对古州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生产、族群结构、文化形态等产生了整体性影... 国家意识主导下的道路开辟,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众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作用。清朝以来,开发都柳江中上游以古州为中心的区域道路网络,不仅拓展了古州治理空间,也对古州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生产、族群结构、文化形态等产生了整体性影响。道路沿线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强化了古州地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以道路为切入点,可以理解西南地区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形成机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柳江 路学 秩序重建 国家认同
下载PDF
都柳江鲇形目两种经济鱼类种群Cyt b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伟 代应贵 +1 位作者 袁振兴 范家佑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66-1771,共6页
【目的】研究分析贵州都柳江鲇、斑鳢种群细胞色素b基因(Cyt b)的遗传多样性,为都柳江鲇形目经济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PCR扩增都柳江鲇、斑鳠种群的Cytb基因序列,经双向测序、拼接后采用相关在线软件进... 【目的】研究分析贵州都柳江鲇、斑鳢种群细胞色素b基因(Cyt b)的遗传多样性,为都柳江鲇形目经济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PCR扩增都柳江鲇、斑鳠种群的Cytb基因序列,经双向测序、拼接后采用相关在线软件进行序列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都柳江鲇、斑鳠种群Cyt b基因序列均为1122 bp,分别检测到46和15个变异位点,对应定义为11个单倍型(NHap1-NHap11)和10个单倍型(BHap1-BHap10)。都柳江鲇、斑鳠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46、0.00899和0.610、0.00101。都柳江鲇、斑鳠种群Cytb基因序列均编码374个氨基酸,包含20种氨基酸,以亮氨酸平均含量最高(17.65%和16.58%)、半胱氨酸平均含量最低(0.80%和0.78%)。4种碱基在这两种鱼类Cyt b基因密码子第1位点上出现频率约等,在第2、3位点上的出现频率则存在明显差异。都柳江鲇、斑鳠种群Cyt b基因密码子第3位点上的变异频率显著高于第1和第2位点,但第3位点上的变异多为同义突变。【结论】都柳江鲇种群大小稳定,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都柳江斑鳠种群遗传多样性较匮乏,可能经历过瓶颈效应和种群扩张事件,急需开展种群保护和恢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鳠 CYT B基因 遗传多样性 都柳江
下载PDF
都柳江水体-沉积物间锑的迁移转化规律 被引量:16
4
作者 卢莎莎 顾尚义 +1 位作者 韩露 王其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31-136,共6页
锑(Sb)是近年来广泛受到关注的一种污染物,都柳江流域有较多的锑矿山分布,采集并分析了都柳江(贵州独山至广西富禄)水和沉积物样品,结果显示:河流的自净稀释作用使都柳江水体-沉积物中的Sb含量呈总体一致下降趋势,沉积物中Sb含量较高;... 锑(Sb)是近年来广泛受到关注的一种污染物,都柳江流域有较多的锑矿山分布,采集并分析了都柳江(贵州独山至广西富禄)水和沉积物样品,结果显示:河流的自净稀释作用使都柳江水体-沉积物中的Sb含量呈总体一致下降趋势,沉积物中Sb含量较高;沿途锑矿山溪水的加入显著增加了水体-沉积物中Sb的浓度。水体-沉积物中的Sb含量变化呈如下规律:上游至三都米英D10点,粘土矿物和铁氧化物的吸附作用较强,Sb从水体迁移到沉积物中;下游D7至采样终点,以粘土矿物的解吸作用为主,Sb从沉积物迁移到水体中,最终导致水体中Sb含量升高,进而对水生生态系统构成一定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沉积物 迁移转化 都柳江 粘土矿物
下载PDF
都柳江流域多民族区域共同体生成的逻辑与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晓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31,共10页
从都柳江流域大苗山区域共同体的生成逻辑来看,民族互嵌的生境结构、年度周期性的文化交往、统一的规范制度,是区域共同体生成的基础、纽带和轴心力量,三者层层推进,相互强化。从区域共同体生成的历程和结构来看,村落共同体是区域共同... 从都柳江流域大苗山区域共同体的生成逻辑来看,民族互嵌的生境结构、年度周期性的文化交往、统一的规范制度,是区域共同体生成的基础、纽带和轴心力量,三者层层推进,相互强化。从区域共同体生成的历程和结构来看,村落共同体是区域共同体生成的起点,村寨裂分形成母子裂变村寨群这一地“方”共同体。沿着宗支裂变线索,以“同心圆结构”不断向外辐射,从而扩大为区域共同体。区域共同体是微观层面的村落共同体和宏观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效衔接,都柳江流域大苗山区域共同体的生成逻辑和结构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实践路径提供了生动的区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柳江流域 区域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团结 民族互嵌
下载PDF
都柳江河道急流-深潭-沙(砾)滩系统水质差异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晨 王震洪 马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88,199,共8页
河流是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形态结构与水质变化间关系研究可以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河流是由急流-深潭-沙(砾)滩不断重复出现构成的系统,急流-深潭-沙(砾)滩是河流的基本结构单元,并以都柳江上、中、下游9个急流-深... 河流是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形态结构与水质变化间关系研究可以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河流是由急流-深潭-沙(砾)滩不断重复出现构成的系统,急流-深潭-沙(砾)滩是河流的基本结构单元,并以都柳江上、中、下游9个急流-深潭-沙(砾)滩单元为对象,测定了水质指标,分析了山区典型河道基本结构单元与水质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都柳江深潭水体中氮素浓度与pH值大于急流,其浓度分别是总氮0.97mg/L和0.87mg/L;硝酸盐氮0.60mg/L和0.56mg/L;氨氮0.22mg/L和0.20mg/L;pH8.22和8.14。而磷素、溶解氧、BOD5和COD则是深潭小于急流。其浓度分别是总磷0.0187mg/L和0.0202mg/L;正磷酸盐0.0070mg/L和0.0085mg/L;溶解氧11.93mg/L和13.50mg/L;BOD53.75mg/L和5.36mg/L;COD10.986mg/L和12.807mg/L。电导率深潭与急流相等,均为169.7μS/cm。方差分析表明,深潭与急流水体总氮和硝酸盐氮在夏季差异极显著;磷素和pH在春季差异极显著;电导率在秋季差异极显著;氨氮、溶解氧、BOD5和COD差异均不显著。研究工作显示,河流形态结构变化影响着水环境质量,急流-深潭-沙(砾)滩不断重复出现使河流水质得到改善,在河道生态修复中需要遵循河流形态结构规律以便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急流-深潭-沙(砾)滩 水质 都柳江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河岸土壤碳磷对土地利用演变的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寒 吴琳娜 +1 位作者 欧阳坤长 冯紫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0-57,共8页
为探究喀斯特地区河流沿岸土地利用演变对土壤有机碳和全磷密度及土壤碳磷比的影响,采集耕地、林地上黄壤和石灰土等土壤样品,运用人机交互式目视解译方法、土壤类型法、克里金插值法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法,估算都柳江上游沿岸土壤有机... 为探究喀斯特地区河流沿岸土地利用演变对土壤有机碳和全磷密度及土壤碳磷比的影响,采集耕地、林地上黄壤和石灰土等土壤样品,运用人机交互式目视解译方法、土壤类型法、克里金插值法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法,估算都柳江上游沿岸土壤有机碳和全磷密度及储量。结果表明:①研究区2013~2019年土地利用演变主要为连续耕地、连续林地和退耕还林。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为3.94 kg/m^(2),高于中国典型地区平均水平(3.19 kg/m^(2)),有机碳储量为3.2×10^(6) t;全磷密度平均值为0.124 kg/m^(2),略低于中国表层土壤平均水平(0.166 kg/m^(2)),全磷储量为1.0×10^(5) t。②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演变中,连续林地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退耕还林6 a有机碳密度较连续耕地增加20%,连续耕地土壤全磷密度最高;随退耕还林时间的增加,土壤碳磷比逐渐增高,退耕还林6 a土壤碳磷比显著高于连续耕地。因此,退耕还林可以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对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具有积极作用;而全磷更多是受耕地施肥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演变 土壤有机碳 全磷 土壤碳磷比 喀斯特地区 都柳江
下载PDF
都柳江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党永锋 赵彦龙 +1 位作者 邓锐 梁永津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12-19,共8页
研究有色金属矿山分布区的河流重金属污染具有极重要的意义.都柳江为典型有色金属矿床分布区,有色金属矿山开采及矿石冶炼导致大量有害元素进入周围的水体.对都柳江干支流进行了采样分析,通过检测铝、钒、铬、锰、铁、钴、镍、铜、锌、... 研究有色金属矿山分布区的河流重金属污染具有极重要的意义.都柳江为典型有色金属矿床分布区,有色金属矿山开采及矿石冶炼导致大量有害元素进入周围的水体.对都柳江干支流进行了采样分析,通过检测铝、钒、铬、锰、铁、钴、镍、铜、锌、砷、砸、钼、银、镉、锑、铊、铅等多种重金属,以筛选都柳江特征污染物,分析污染源.结果表明,锑是都柳江流域重金属特征污染物,都柳江干流和部分支流存在不同程度的锑超标.都柳江干流锑质量浓度范围在2.6 7 -290 μg/L之间,在21个采样点中仅有4 个点的锑不超标,其余各点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超标.都柳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锑含量呈下降趋势.此外,干流多个断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锰超标.根据都柳江流域矿山分布分析,都柳江流域锑矿山废水排放是都柳江锑超标的主要原因,部分地区锰矿山废水排放是造成部分断面锰超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都柳江 矿山废水
下载PDF
西部民族贫困地区产业生态化建设问题分析——以都柳江流域为例
9
作者 杨忠实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年第2期34-38,共5页
产业生态化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在生产方式上的实现途径。西部民族贫困地区产业生态化建设面临着劳动力素质低、产业发展层次低和不平衡、对外开放不足、生态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要素嫁接能力弱等制约因素。有效调动各发展要素,增强要... 产业生态化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在生产方式上的实现途径。西部民族贫困地区产业生态化建设面临着劳动力素质低、产业发展层次低和不平衡、对外开放不足、生态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要素嫁接能力弱等制约因素。有效调动各发展要素,增强要素嫁接能力、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充分发挥资源的调控作用,构建具有区域特点的产业生态化建设机制,将有助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贫困地区 生态文明 产业生态化 都柳江流域
下载PDF
清至民国时期都柳江流域人工营林发展探微 被引量:1
10
作者 韦凯 《古今农业》 2020年第1期45-54,100,共11页
都柳江流域和清水江流域同为黔东南地区重要的木材产地,在清至民国时期皆出现了人工营林的大规模发展,留下了大量林业契约文书。目前学界多关注清水江流域的林业问题,但对与之毗邻的都柳江流域关注较少,未能全面反映黔东南地区林业发展... 都柳江流域和清水江流域同为黔东南地区重要的木材产地,在清至民国时期皆出现了人工营林的大规模发展,留下了大量林业契约文书。目前学界多关注清水江流域的林业问题,但对与之毗邻的都柳江流域关注较少,未能全面反映黔东南地区林业发展的历史脉络。是故探究都柳江流人工营林的发展和原因,揭示留存在当地的林业契约文书价值,可为黔东南林业发展的解读和今天贵州省的山地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柳江流域 人工营林 林业契约文书
下载PDF
都柳江从江航电枢纽多年平均流量推求
11
作者 唐建荣 《广西水利水电》 2016年第6期12-15,共4页
根据从江航电枢纽和上下游水文站位置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推求枢纽坝址多年平均流量,各种方法成果基本一致。经分析比较后选用能反应流域上下游多年平均流量变化规律且结果较为适中的中间插值法成果,并用流域上下游资料对成果的合理性进... 根据从江航电枢纽和上下游水文站位置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推求枢纽坝址多年平均流量,各种方法成果基本一致。经分析比较后选用能反应流域上下游多年平均流量变化规律且结果较为适中的中间插值法成果,并用流域上下游资料对成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论:多年平均流量成果符合流域降雨量地区分布规律,成果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柳江 从江航电枢纽 多年平均流量
下载PDF
都柳江水系沉积物锑等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 被引量:33
12
作者 宁增平 肖青相 +4 位作者 蓝小龙 刘意章 肖唐付 赵彦龙 吴世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84-2792,共9页
以都柳江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其重金属含量,查明了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了都柳江表层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富集因子法... 以都柳江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其重金属含量,查明了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了都柳江表层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了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都柳江表层沉积物中Sb含量极高,可达7 080 mg·kg^(-1),且从上游到下游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As、Cd、Co、Cr、Cu、Mo、Ni、Pb、Tl和Zn等含量变化不大;(2)主成分分析提取的两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7.67%,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主要包括:矿业活动和自然源等;(3)地累积指数和富集因子表明,都柳江水系沉积物中Sb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As和Cd,Co、Cu、Mo、Ni、Pb、Tl和Zn的污染较轻,未受Cr污染;(4)各金属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ir)依次为Sb>Cd>As>Co>Ni>Pb>Cu>Zn>Cr,而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结果表明,中度生态风险及以上等级的样品约占58.1%,严重生态风险等级的样点主要集中在受锑矿采选冶活动影响和支流八洛河汇入后等周边采样点位;都柳江流域各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在综合指数中占主导地位的是Sb,表明Sb在都柳江流域水系沉积物中具有极强的生态风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空间分布特征 生态风险 都柳江
原文传递
都柳江流域水体锑的形态及净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涛 张翅鹏 +3 位作者 吴攀 杨泽延 郝瑶玲 张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94-1201,共8页
选择受锑矿开采活动影响较严重的都柳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集丰水期和枯水期干支流河水及悬浮颗粒物样品,通过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和样品分析获取数据,探明不同地质背景条件下流域水体中锑(Sb)的时空分布及迁移转化,揭示Sb的形态与净化机制... 选择受锑矿开采活动影响较严重的都柳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集丰水期和枯水期干支流河水及悬浮颗粒物样品,通过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和样品分析获取数据,探明不同地质背景条件下流域水体中锑(Sb)的时空分布及迁移转化,揭示Sb的形态与净化机制。研究表明:碳酸盐岩区弱碱和氧化性水环境有助于矿渣中辉锑矿溶解;流域水体锑含量介于0.00~86.30μg·L^(-1)(丰水期)和5.10~487.26μg·L^(-1)(枯水期),丰水期稀释作用较强,含量较低;由于辉锑矿(Sb_(2)S_(3))氧化分解释放Sb和SO_(4)^(2-),二者含量显著正相关;干流水体溶解态锑主要以迁移性较强的SbO3-存在,沿流向含量降低,并受污染支流及水库影响;水体悬浮颗粒物对溶解态锑具有一定的吸附净化作用,溶解态和颗粒态锑比值介于28~1180;稀释作用是水体锑含量降低的主要净化机制,同时在水利枢纽的调控作用下,出境断面锑含量可降至5.34μg·L^(-1)(丰水期)和9.75μg·L^(-1)(枯水期)。治理流域内受污染支流,并借助稀释作用和梯级水利枢纽调节功能,能够有效降低水体锑含量及输送通量,预防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柳江 形态 净化 污染物输送
原文传递
百越民族“饭稻羹鱼”在贵州都柳江流域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荣培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7,共6页
史载的"饭稻羹鱼",是古代百越民族主要的生计方式,这种生计方式在今天贵州都柳江流域的百越民族后裔中不但得到了良好的传承,而且文化上还有所发展,人们将种稻与养鱼巧妙安排在同一季节同一生产场域内进行,不仅传承了百越民族... 史载的"饭稻羹鱼",是古代百越民族主要的生计方式,这种生计方式在今天贵州都柳江流域的百越民族后裔中不但得到了良好的传承,而且文化上还有所发展,人们将种稻与养鱼巧妙安排在同一季节同一生产场域内进行,不仅传承了百越民族"饭稻羹鱼"的生计方式,也赋予了山区梯田稻作农业在生态维护与农耕生产方面的新生态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越民族 饭稻羹鱼 都柳江流域 传承与发展
原文传递
都柳江上游苗族鸡羽毽文化源流及其传承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永皇 平立豪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4-107,共4页
居住在都柳江上游的苗族人民,每年农历正月,青年男女有打鸡羽毽习俗。苗族鸡羽毽文化源远流长,是苗族人民对娘娘神的崇拜,是苗族人民对先祖的深切怀念,是苗族远古氏族外婚制的遗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传承苗族鸡羽毽文... 居住在都柳江上游的苗族人民,每年农历正月,青年男女有打鸡羽毽习俗。苗族鸡羽毽文化源远流长,是苗族人民对娘娘神的崇拜,是苗族人民对先祖的深切怀念,是苗族远古氏族外婚制的遗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传承苗族鸡羽毽文化,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苗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柳江上游 苗族 鸡羽毽 源流 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