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及唐初敦煌艺术对外来影响的吸收与创新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声良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敦煌隋代彩塑受到印度笈多艺术风格的影响,及至唐代,彩塑已形成了中国式的表现手法与风格,既保持了雕塑的写实性,又体现出气韵生动的精神。壁画也同样,隋至唐初的人物造型中,常常出现典型的印度风格晕染法,比起北朝壁画更接近印度绘画... 敦煌隋代彩塑受到印度笈多艺术风格的影响,及至唐代,彩塑已形成了中国式的表现手法与风格,既保持了雕塑的写实性,又体现出气韵生动的精神。壁画也同样,隋至唐初的人物造型中,常常出现典型的印度风格晕染法,比起北朝壁画更接近印度绘画的特点,表明当时确有一部分画家擅长画外来风格。但随着唐前期艺术的发展,画家们对外来晕染法不断改造,使之与传统的线描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从壁画的装饰图案中,我们也可看到对外来艺术的改造,如隋至唐初流行的联珠纹、石榴纹、葡萄纹等纹样在不断地被吸收改造,最后都融入了形态更为丰富的卷草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艺术 隋唐 印度 中原 晕染法
下载PDF
西藏扎塘寺壁画与敦煌艺术关系之再议
2
作者 张亚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5,共11页
本文是基于早年相关研究的一个重新思考与讨论。以往研究认为西藏山南地区11世纪末叶的扎塘寺壁画所呈现的波罗-中亚艺术风格,主要是南亚的波罗面相与吐蕃化了的服饰的一种组合,在艺术传承上应该是10-11世纪新进入的东印度波罗风格与原... 本文是基于早年相关研究的一个重新思考与讨论。以往研究认为西藏山南地区11世纪末叶的扎塘寺壁画所呈现的波罗-中亚艺术风格,主要是南亚的波罗面相与吐蕃化了的服饰的一种组合,在艺术传承上应该是10-11世纪新进入的东印度波罗风格与原有的吐蕃王朝时期旧有传统(蕃式服饰)相互融合而致。新的研究表明,扎塘寺壁画人物图像的孤立性是因为即使它接收了11世纪卫藏新进入的波罗艺术样式,但其主体,无论是人物面相还是服饰主要都继承的是唐代吐蕃王朝时期的艺术脉络,并与吐蕃占领之下的敦煌石窟艺术有密切关系,从而证明即使是西藏地区在北宋年间仍能看到敦煌艺术或明或暗的影响,且远在边陲的卫藏地区仍与中国西部佛教艺术整体流变有着密切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世纪 卫藏 扎塘寺壁画 波罗面相 蕃式服饰 敦煌艺术
下载PDF
敦煌石窟艺术中的器物文化符号解码与舞蹈实践应用
3
作者 李婷婷 孙周晖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
敦煌石窟壁画中器物图像众多,从种类看有乐器、法器和其他物品,从其所在语境看又有天乐和俗乐的属性之分。根据皮尔斯的符号分类理论,将其分为象似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器物文化符号具有一定的指代意义和象征意义,能够传达和阐述... 敦煌石窟壁画中器物图像众多,从种类看有乐器、法器和其他物品,从其所在语境看又有天乐和俗乐的属性之分。根据皮尔斯的符号分类理论,将其分为象似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器物文化符号具有一定的指代意义和象征意义,能够传达和阐述壁画语境中的文化记忆,在对敦煌石窟壁画乐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可作为儒、道、释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表征启发当代舞蹈创作。敦煌题材相关的舞蹈创作理应拓宽文化符号的挖掘向度,对壁画中的器物文化符号进行解码研究,在创作中着力于建构典型符号、构建文化身份、彰显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艺术 器物 敦煌舞蹈 文化符号
下载PDF
11世纪卫藏绘画的“波罗面相”研究
4
作者 张亚莎 罗延焱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29-38,154,共11页
11世纪卫藏绘画艺术遗存数量很有限,却呈现出纷呈多样、错综复杂的样貌。按壁画、唐卡中人物面相,当以届时进入卫藏的东印度波罗艺术样式为主,以往的研究也认为,11世纪末叶出现的扎塘寺壁画中的人物其面相亦当如此。然而新的研究发现,... 11世纪卫藏绘画艺术遗存数量很有限,却呈现出纷呈多样、错综复杂的样貌。按壁画、唐卡中人物面相,当以届时进入卫藏的东印度波罗艺术样式为主,以往的研究也认为,11世纪末叶出现的扎塘寺壁画中的人物其面相亦当如此。然而新的研究发现,扎塘寺人物面相与当时卫藏所绘均不相同,具有明确的独特性。文章系统地整理11世纪卫藏绘画遗存中不同类型的“波罗面相”版本,也对8-12世纪青藏高原系统吐蕃绘画不同系列的发展脉络给予梳理,重点探讨了扎塘寺壁画人物“长目型”“波罗面相”的艺术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世纪卫藏 波罗面相 扎塘寺壁画 长目型 凹凸法 敦煌石窟艺术
下载PDF
敦煌壁画艺术元素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融合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馨瑜 郑喆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6期82-86,共5页
众所周知,我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许许多多优质文化资源,敦煌壁画艺术元素属于其中之一。随着潮流文化的兴起以及国民意识的增强,中国作为东方古代艺术的殿堂,拥有丰富的国风艺术素材和设计技法,为当代服装设计提供了较为可... 众所周知,我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许许多多优质文化资源,敦煌壁画艺术元素属于其中之一。随着潮流文化的兴起以及国民意识的增强,中国作为东方古代艺术的殿堂,拥有丰富的国风艺术素材和设计技法,为当代服装设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支撑和保障。基于此,文章将以敦煌壁画特有的风格和艺术魅力为基础,分析敦煌壁画艺术元素在当代服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两者创新融合和实践应用的策略,以期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魅力,让拥有民族特色的服装走出“国际化”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艺术元素 当代服装设计 创新融合 实践研究
下载PDF
“传承与创新——2023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
6
作者 马金辉 马强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58,共5页
2023年9月22—24日,“传承与创新——2023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60余位国内外高校、文博单位的敦煌艺术研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敦煌壁画材料与技法、敦煌美术理论、敦煌艺术创新发展等展开讨论。与... 2023年9月22—24日,“传承与创新——2023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60余位国内外高校、文博单位的敦煌艺术研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敦煌壁画材料与技法、敦煌美术理论、敦煌艺术创新发展等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对敦煌艺术研究提出诸多宝贵意见和学术观点,呈现了新时代敦煌艺术研究的新气象、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艺术 学术研讨会 述要
下载PDF
英法藏唐宋敦煌遗画地藏菩萨袈裟纹样研究
7
作者 蓝津津 刘元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7,共14页
地藏信仰在汉地兴起后,其造像形式逐渐脱离印度佛教原典,并在唐宋时期进一步中原化。在该时期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画中,绘有大量地藏菩萨图像,其所穿着的袈裟纹样丰富,色彩绮丽,极具研究价值。本文针对目前刊录的英法藏唐宋时期敦煌遗画... 地藏信仰在汉地兴起后,其造像形式逐渐脱离印度佛教原典,并在唐宋时期进一步中原化。在该时期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画中,绘有大量地藏菩萨图像,其所穿着的袈裟纹样丰富,色彩绮丽,极具研究价值。本文针对目前刊录的英法藏唐宋时期敦煌遗画,以穿着绘有袈裟纹样的地藏菩萨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层袈裟、外层袈裟所绘袈裟纹样进行梳理,分为两类:袈裟沿用的常见纹样,如贴金菱形纹、同心圆联珠纹、团花纹;袈裟专属纹样,如云水纹与线迹纹。同时,对比同时期敦煌石窟中佛陀、弟子及地藏像所穿着袈裟的纹样,结合传世袈裟实物与出土的唐宋时期纺织品,从纹样内容、布局、工艺、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纹样分布及变化规律,可以一窥唐宋时期地藏信仰流变对其袈裟纹样的影响,并形成互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佛教美术 敦煌遗画 地藏菩萨 袈裟纹样 云水纹
下载PDF
敦煌艺术在现代产品中的继承与创新研究——以莫高窟壁画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冰倩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6期51-53,共3页
敦煌艺术,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珍品,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而且展示了非凡的艺术成就。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将敦煌艺术融入现代产品设计,将其审美精华融入日常生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以敦煌壁画为主要研究对象,深... 敦煌艺术,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珍品,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而且展示了非凡的艺术成就。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将敦煌艺术融入现代产品设计,将其审美精华融入日常生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以敦煌壁画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如何在学习敦煌艺术的过程中,巧妙地将其色彩、图案和造型元素借鉴并创新性地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旨在为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提供新的视角和灵感。在借鉴敦煌艺术元素时,应当重视其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避免简单地复制。同时,设计时还应全面考虑现代审美观念和实用功能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艺术 现代产品设计 传承创新
下载PDF
常任侠中国敦煌美术史研究论略
9
作者 吴衍发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常任侠的中国敦煌美术史研究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敦煌佛教美术研究、中印佛教美术交流及其影响研究两个方面。常任侠立足于唯物史观和美术史的宏阔视野,采用艺术考古研究方法,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进行考察与研究,揭示其演变的重要特征和... 常任侠的中国敦煌美术史研究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敦煌佛教美术研究、中印佛教美术交流及其影响研究两个方面。常任侠立足于唯物史观和美术史的宏阔视野,采用艺术考古研究方法,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进行考察与研究,揭示其演变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规律,既肯定了印度佛教文化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的影响,又强调了汉唐时期本土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艺术的吸收、融合、改造。他的敦煌美术史研究丰富了中国古代敦煌美术史研究的资料库,为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和学科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壁画 发展演变 汉唐时代 敦煌美术史 常任侠
下载PDF
敦煌风神与粟特风神的图像互联
10
作者 康马泰 李思飞(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至少从公元6世纪开始,敦煌壁画中就出现了一些借鉴自其他文化环境的图像特征。学者们已经确认敦煌壁画中的一些神灵举在头顶的理想化风巾,可能是经由信仰佛教的犍陀罗或贵霜钱币对希腊罗马艺术的借用和中介而来的。然而,敦煌的风神有时... 至少从公元6世纪开始,敦煌壁画中就出现了一些借鉴自其他文化环境的图像特征。学者们已经确认敦煌壁画中的一些神灵举在头顶的理想化风巾,可能是经由信仰佛教的犍陀罗或贵霜钱币对希腊罗马艺术的借用和中介而来的。然而,敦煌的风神有时会手举一只“风号角”作鼓吹状。鼓吹器具这一特性也出现在希腊艺术中,而且还是中国的风神风伯形象的主要元素。这也是粟特风神维什帕卡的特性之一,但贵霜钱币中的风神如瓦多、韦绍和阿内莫斯却完全没有任何风号角。对敦煌绘画中风神这一有争议的特性进行辨析,并提出中国和粟特艺术中一些可与之对比的有趣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风神 贵霜艺术 粟特艺术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第61窟空间形式探究
11
作者 刘高阳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7-50,92,共5页
文章从莫高窟第61窟石窟空间的构成入手,通过图像比较、归类总结、猜想论证的研究方法,分析石窟的选址与外部环境、石窟内部空间的组成元素以及石窟空间构建的形式美感。文章认为第61窟空间形式的形成因素,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学文... 文章从莫高窟第61窟石窟空间的构成入手,通过图像比较、归类总结、猜想论证的研究方法,分析石窟的选址与外部环境、石窟内部空间的组成元素以及石窟空间构建的形式美感。文章认为第61窟空间形式的形成因素,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学文化的共同影响、政权统治者的政治与宗教意愿、开窟人营建石窟的约束等,同时认为“人、佛、山”自然和谐的空间是第61窟的空间设计的重要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空间艺术 构成设计
下载PDF
中国传统风景审美思想对魏晋南北朝敦煌佛教壁画的影响
12
作者 王玫 张春彦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与宗教绘画共生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道释画渐盛”“山水画成立”,尤以南北朝时期佛教画最盛。佛教画与山水画在敦煌相遇。受中国风景审美的影响,敦煌佛教壁画表现出了与印度、中亚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更加注重风景、... 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与宗教绘画共生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道释画渐盛”“山水画成立”,尤以南北朝时期佛教画最盛。佛教画与山水画在敦煌相遇。受中国风景审美的影响,敦煌佛教壁画表现出了与印度、中亚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更加注重风景、建筑以及世俗生活的表达,是背后这一时期中国古人风景设计与风景文化的真实再现。文章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系统对比同一时期印度和中亚的佛教美术,从而进一步明确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风景审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审美 风景表达 魏晋南北朝 敦煌佛教壁画 印度佛教美术
下载PDF
敦煌石窟建筑空间艺术特征研究评述
13
作者 王雪浪 张萧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3期177-181,共5页
近百年来敦煌石窟建筑空间艺术研究成果显著,然而对研究现状的系统化勾勒尚显不足。文章从建筑美学角度出发,梳理20世纪40年代以来敦煌石窟建筑空间艺术的研究成果。通过功能、空间类型及窟前建筑分析,结合环境设计理论,探讨石窟内外空... 近百年来敦煌石窟建筑空间艺术研究成果显著,然而对研究现状的系统化勾勒尚显不足。文章从建筑美学角度出发,梳理20世纪40年代以来敦煌石窟建筑空间艺术的研究成果。通过功能、空间类型及窟前建筑分析,结合环境设计理论,探讨石窟内外空间关系,揭示其建造背景、技艺、艺术特色及审美价值。由此得出,敦煌石窟建筑空间设计既遵循建筑学原则,又与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布局相似,展现独特艺术特色。这种布局符合观察习惯与审美偏好,有助于推动敦煌美学发展,为现代建筑美学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 建筑艺术 内外空间 第四度空间
下载PDF
敦煌文化在数字领域中的设计研究——以Team Lab为例
14
作者 严春露 闫朝群 +1 位作者 闵元元 郭译蔓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6期45-47,共3页
敦煌壁画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而提及对敦煌壁画的保护和传承,“数字敦煌”居功至伟。在此基础上,敦煌壁画的数字艺术设计得以蓬勃发展。本文旨在... 敦煌壁画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而提及对敦煌壁画的保护和传承,“数字敦煌”居功至伟。在此基础上,敦煌壁画的数字艺术设计得以蓬勃发展。本文旨在探究敦煌壁画在数字领域下的设计研究,通过对日本Team Lab及其作品的分析,探索敦煌文化在数字领域中的设计创新实践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数字化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teamlab
下载PDF
敦煌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立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期131-136,共6页
传统文化与现代各产业的融合是加强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敦煌作为我国丝绸之路繁荣时代的见证者,兼容了当时中西方艺术文化特色,形成了独属于敦煌的灿烂艺术文化。敦煌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是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更加现代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各产业的融合是加强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敦煌作为我国丝绸之路繁荣时代的见证者,兼容了当时中西方艺术文化特色,形成了独属于敦煌的灿烂艺术文化。敦煌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是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更加现代化的方式展现给消费者,可促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此,该文系统阐述了敦煌壁画的美学特征,展开阐述敦煌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思路,包括以敦煌元素为中心的交互设计,以敦煌叙事为核心的产品设计,以及敦煌图案在产品外观设计中的视觉效果创新,提出敦煌元素在交互设计、叙事设计和视觉效果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期丰富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研究,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化 敦煌元素 传统文化 文创产品设计 视觉艺术与传达 创新应用
下载PDF
敦煌出雕版墨印填色版画刍议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德 胡发强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6-169,共14页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美术品中有一定数量的雕版印画,其中的几幅墨印填色者,以独存的填色《大悲救苦观音菩萨》色彩最为丰富和完整。敦煌填色版画是中国套色版画的先声,也是影响日本浮世绘的中国版画艺术渊源,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美术品中有一定数量的雕版印画,其中的几幅墨印填色者,以独存的填色《大悲救苦观音菩萨》色彩最为丰富和完整。敦煌填色版画是中国套色版画的先声,也是影响日本浮世绘的中国版画艺术渊源,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观音版画 填色美术 明清版画 浮世绘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与学术前沿——纪念《敦煌研究》创刊40周年
17
作者 刘进宝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35,共6页
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初期的1944年4月,常书鸿所长就决定创办研究所的所刊——《敦煌艺术》学报,并向研究所所属设计委员会委员发出征稿函,计划于1945年1月出版第1期。1944年8月23日,常书鸿向主管单位教育部上书申请出版经费。1945... 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初期的1944年4月,常书鸿所长就决定创办研究所的所刊——《敦煌艺术》学报,并向研究所所属设计委员会委员发出征稿函,计划于1945年1月出版第1期。1944年8月23日,常书鸿向主管单位教育部上书申请出版经费。1945年4月,《敦煌艺术》学报交付重庆的“说文月刊社”,但到1946年还未能出版,再加上其间研究所变更管理单位等原因,编印中的《敦煌艺术》学报第1期胎死腹中。1980年段文杰主持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后,即提出创办研究所的所刊《敦煌研究》,并于1981年出版了试刊第1期,1983年出版了创刊号。由于《敦煌研究》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定位,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创刊40年来,几乎囊括了社科刊物的所有荣誉和奖项,这可能在全国的期刊界是绝无仅有的,值得总结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书鸿 《敦煌艺术》 段文杰 《敦煌研究》 国际视野 学术前沿
下载PDF
民族性传承创新视域下敦煌艺术在陶瓷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王忠 吕舒心 《陶瓷研究》 2023年第2期36-38,共3页
当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大力倡导弘扬之下,本文立足于民族性传承与创新的视域,对敦煌艺术在陶瓷领域的创作展开多视角的探讨研究。通过对近现代民族艺术创作现状的阐述、探索敦煌文化的艺术价值与陶瓷技艺的民族基因,探究代表性... 当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大力倡导弘扬之下,本文立足于民族性传承与创新的视域,对敦煌艺术在陶瓷领域的创作展开多视角的探讨研究。通过对近现代民族艺术创作现状的阐述、探索敦煌文化的艺术价值与陶瓷技艺的民族基因,探究代表性的敦煌艺术与陶瓷艺术民族文化承续创新的表达;发掘在现代生活中,精粹文化艺术在陶瓷领域的广泛运用,寻求多种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继承、延续与创新拓宽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艺术 陶瓷创新 民族传承 艺术表现
下载PDF
敦煌飞天色彩艺术对视觉传达带来的影响
19
作者 王文佳 《流行色》 2023年第6期109-111,共3页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类型多样,不同类型又有着不同的元素。起源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视觉传达在图形、色彩方面与传统色彩艺术之间的关系密切。在传统文化中,敦煌飞天文化占据了重要地位,其色彩艺术在视觉传达中...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类型多样,不同类型又有着不同的元素。起源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视觉传达在图形、色彩方面与传统色彩艺术之间的关系密切。在传统文化中,敦煌飞天文化占据了重要地位,其色彩艺术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包括在产品包装、平面广告、数字传媒等多个方面的合理应用。本文先介绍了敦煌飞天色彩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等概念,分析了敦煌飞天色彩艺术对视觉传达的意义与影响,针对敦煌飞天色彩艺术和视觉传达的关系及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并简单分析了敦煌飞天色彩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飞天 色彩艺术 视觉传达
下载PDF
新语境下面向青年群体的敦煌文创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峰 李轶南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54-363,共10页
目的针对敦煌文创产品在新语境下的艺术价值再现问题,探讨使产品更好地融入青年群体生活的设计策略,激发敦煌艺术在文创中的潜能。方法对敦煌文创产品和青年群体调研,结合对青年“二次元文化”和“飞天”形象的研究,运用双钻石模型理论... 目的针对敦煌文创产品在新语境下的艺术价值再现问题,探讨使产品更好地融入青年群体生活的设计策略,激发敦煌艺术在文创中的潜能。方法对敦煌文创产品和青年群体调研,结合对青年“二次元文化”和“飞天”形象的研究,运用双钻石模型理论,分析设计问题的阐释语境和未来产品交互模式的方案语境,探寻敦煌艺术形象文创设计策略。结果在问题语境中,观察青年群体的行为方式和对艺术形象的认知,定义核心的文创概念;在方案语境中,通过思考艺术形象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涵,对产品原型进行赋能,提出富有生活激情的、体现新型交互模式的文创设计策略。结论提出面向青年群体,充盈时代精神意涵的文创设计策略,即敦煌艺术精神体现在创新的产品交互体验中,设计策略聚焦在具有中国特征的青年文化及其行为模式上,为传播敦煌文化而量身打造敦煌文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二次元文化 双钻石模型 敦煌文创 敦煌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