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的文学接受与文学再生产理论——以“夺胎换骨”说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鹏飞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20,共12页
“夺胎换骨”说的形成可以上溯至中唐时期诗人皎然的诗学。为容纳中唐诗风的变化以及江南诗风的特色,实现大唐文化秩序感的重建,皎然突破与重建了盛唐的诗学框架。在美学策略上,皎然以古为新,对前代诗歌进行再发现和重新阐释:树立新的... “夺胎换骨”说的形成可以上溯至中唐时期诗人皎然的诗学。为容纳中唐诗风的变化以及江南诗风的特色,实现大唐文化秩序感的重建,皎然突破与重建了盛唐的诗学框架。在美学策略上,皎然以古为新,对前代诗歌进行再发现和重新阐释:树立新的文学大师为典范,创立新的美学趣味,提出化俗为新的策略和点化的技法;以法为核心,从步骤、程序至诗学规范,最终臻于可与大唐风范和中华文化正脉的美学境界相匹配。这些都为宋人对前代文学遗产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模型。欧阳修、苏轼的禁体物语诗歌实验,以散文化笔法取代诗歌直接描写所咏物(主题)的传统,侧重对当下情境的书写而非引用读者熟知的典故,从借代、点化入手,实现诗歌语汇陌生化。他们以另一种“夺胎换骨”的方式,悬置了对历史的回溯,体现了向儒家人本主义价值观回归的强烈观念。黄庭坚将“以俗为雅,以故为新”提升至诗法总则的高度,成为宋诗创立风格的根本原则。“夺胎换骨”说在南宋诗学中最终完成,成为诗人进行美学创造和文化创新的基本法则,南宋文化精英以这种方式完成了对汉文化核心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夺胎换骨 宋韵 文学接受 文本再生产
下载PDF
诗法效禅——江西宋代诗歌创作方法的禅学化走向
2
作者 刘松来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55-59,共5页
禅宗对江西宋代诗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影响既包括对创作主体审美意趣的深刻濡染,同时也体现在创作方法的禅学化走向上。江西宋代诗坛领袖黄庭坚和杨万里所标举的诗歌创作方法,就随处可以找到禅学影响的历史痕迹。
关键词 江西 宋代 诗歌创作方法 禅学 文学研究
下载PDF
黄庭坚诗法三辨——黄庭坚诗法研究之一
3
作者 张玉奇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37-42,共6页
黄庭坚的"无一字无来处"的实质是教导后学要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点铁成金"的关键在"陶冶万物";"夺胎换骨"的主旨是在诗意发展的长河中,继往开来,承前启后。阐释"夺胎换骨"的含义,并... 黄庭坚的"无一字无来处"的实质是教导后学要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点铁成金"的关键在"陶冶万物";"夺胎换骨"的主旨是在诗意发展的长河中,继往开来,承前启后。阐释"夺胎换骨"的含义,并试图论证"夺胎"乃"脱胎"之讹,"不易"乃"不倚"之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诗法 无一字无来处 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
下载PDF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辨——兼论黄庭坚诗学的通变观
4
作者 马将伟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5-47,61,共4页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是黄庭坚诗学的核心观点,在中国文论史上影响深远。本文在辨析各家之说的基础上,揭示其实质内涵,指出黄庭坚重"通"亦重"变"的文学观。
关键词 黄庭坚 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 通变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