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右内关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言语障碍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赢丹 马丙祥 +3 位作者 党伟利 蔡婷婷 谷双龙 张晓蒙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504-509,共6页
目的基于大脑偏侧化理论观察针刺右内关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者言语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ASD伴言语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8例。A组采用针刺右内关穴配合康复训练治... 目的基于大脑偏侧化理论观察针刺右内关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者言语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ASD伴言语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8例。A组采用针刺右内关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B组采用偏侧化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C组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评分及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中语言理解功能和表达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治疗后ABC、CARS、ATEC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语言理解功能和表达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ABC评分明显低于C组,CARS、ATEC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语言理解功能评分明显高于C组,表达功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右内关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ASD患者言语障碍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 康复训练 言语障碍 大脑偏侧化 内关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廖杏鸣 卢琰琰 +1 位作者 黄洪 庞偲瑗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9期2422-2424,2427,共4页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带给患者及家庭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选择方便、经济的吞咽能力评估工具对开展康复评定及治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介绍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阐述国内外吞咽功能评估工具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带给患者及家庭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选择方便、经济的吞咽能力评估工具对开展康复评定及治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介绍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阐述国内外吞咽功能评估工具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医护人员临床评估吞咽功能障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评估工具 综述
下载PDF
Clinical Study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Dysphasia in 80 Hypophrenia Children
3
作者 张全明 靳瑞 邵阳(译)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6年第3期156-158,共3页
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dysphasia in hypophrenia children. Methods:One hundred and sixty children with hypophrenia and dyspha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acupuncture group o... 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dysphasia in hypophrenia children. Methods:One hundred and sixty children with hypophrenia and dyspha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acupuncture group of 80 cases, a language training group of 40 cases and a composite group of 40 cases for clinical observation. Tot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TIQ), voc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VIQ) and practic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PIQ) were compared between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in the children themselves and between th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as 77.5%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82. 5% in the composite group and 52.5% in the language training group. Conclusion. Acupuncture significantly raises TIQ, VIQ and PIQ in the sick children. Language training only raises VIQ to some degree. Acupuncture in cooperation with language train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reat thi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sphasia Hypophrenia CHILDREN Acupuncture Therapy
原文传递
Shaker与下颏抗阻力训练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祺 陈舒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分别实施Shaker训练和下颏抗阻力(chin tuck against resistance,CTAR)训练,分析三种训练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鼻咽癌内镜手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分别实施Shaker训练和下颏抗阻力(chin tuck against resistance,CTAR)训练,分析三种训练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鼻咽癌内镜手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Shaker组以及CTAR练组,每组各28例。三组均进行常规吞咽训练,Shaker组联合Shaker训练,CTAR组联合CTAR训练。分析三组患者吞咽能力、日常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三组患者电视透视检查(video 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VFSS)评级、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评级以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quality of life,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haker组和CTAR组患者VFSS评分低于对照组,FOIS和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ker组和CTAR组之间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Shaker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CTAR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Shaker组和CT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ker组和CTAR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haker组以及CTAR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14%、7.14%以及3.57%。对照组明显高于Shaker组和CT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ker组与CTA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aker和CTAR训练均能有效缓解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提高摄食功能,并发症较少,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ker训练 下颏抗阻力训练 鼻咽癌 放疗 吞咽障碍 康复
下载PDF
神仙解语丹联合电项针刺激疗法对中风后言语障碍患者语言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杨晓鸿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9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究神仙解语丹联合电项针刺激疗法对中风后言语障碍患者语言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8月收治的200例中风后言语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n=100)和观察组(n=100)。... 目的:探究神仙解语丹联合电项针刺激疗法对中风后言语障碍患者语言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8月收治的200例中风后言语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n=100)和观察组(n=100)。参考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和电项针刺激疗法,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采用神仙解语丹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语言功能、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语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ADL评分均高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仙解语丹联合电项针刺激疗法治疗中风后言语障碍的效果优良,能有效提高其语言功能,改善患者认知能力,预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解语丹 电项针刺激疗法 中风 言语障碍 语言功能
下载PDF
舌三针联合中药棒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雷小兰 邱芳晖 陈海燕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2期161-165,共5页
目的:观察舌三针联合中药棒冰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舌三针... 目的:观察舌三针联合中药棒冰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舌三针联合中药棒冰刺激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Rosenbek误吸程度分级,以及2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2.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osenbek误吸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食物残留分级、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食物残留分级、洼田饮水试验分级、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舌三针联合中药棒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及经口摄食功能,改善食物残留,减少误吸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舌三针 中药棒冰刺激 吞咽康复训练 Rosenbek误吸程度分级 吞咽功能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5
7
作者 陈倢 梁伟雄 +2 位作者 刘琼 秦劭晨 黑赏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607-614,共8页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如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及外文数据库如Pub ...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如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及外文数据库如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从数据库建库到2014年12月)有关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涉及76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1)对于恢复期患者,疗程4周的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内科常规治疗或内科常规治疗+吞咽功能训练)总有效率高于不联合治疗组(P<0.01);(2)对于急性期患者,疗程4周的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内科常规治疗与不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无差别(P=0.05);(3)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肺部并发症作用尚不确定。【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吞咽功能训练、内科治疗)有利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对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时机、疗程、并发症等的疗效评估等仍然需要设计合理、报告规范的大规模、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针刺疗法 醒脑开窍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改进沟通方法对脑卒中语言障碍患者抑郁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霍春暖 朱春燕 +5 位作者 郭晓鹏 黄超 毕胜 于增志 翁长水 高怀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7期446-44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进沟通方法对降低脑卒中语言障碍患者抑郁程度的效果。方法对 16例脑卒中伴语言障碍患者通过卡通卡片、体态语言等方法改善沟通 ,在入院时、入院后 1周、入院后 2周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抑郁程度。结果入院后 2周 ,... 目的探讨改进沟通方法对降低脑卒中语言障碍患者抑郁程度的效果。方法对 16例脑卒中伴语言障碍患者通过卡通卡片、体态语言等方法改善沟通 ,在入院时、入院后 1周、入院后 2周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抑郁程度。结果入院后 2周 ,患者的抑郁量表分由 ( 2 4 2± 8 4)降至 ( 13 4± 6 7) (P <0 0 0 1) ,抑郁症状下降率为 81 2 %。结论改善沟通可以降低脑卒中语言障碍患者抑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语言障碍 抑郁 康复护理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恢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朱琪 杜宇鹏 徐守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0,共3页
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障碍有致命危险,并引起其他并发症。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恢复有很好的疗效,而这种效应与刺激电极极性有关,并可能涉及脑的可塑性。tDCS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各有优劣。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经颅直流电刺激 综述
下载PDF
个体化康复训练对长期鼻饲的脑卒中患者吞咽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冯丽华 沈军 郑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探索个体化康复训练对长期鼻饲的脑卒中患者吞咽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长期鼻饲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训练组和对照组各54例,训练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训练4周后对... 目的:探索个体化康复训练对长期鼻饲的脑卒中患者吞咽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长期鼻饲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训练组和对照组各54例,训练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训练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吞咽能力改善状况。结果:康复训练4周后,训练组吞咽功能有显著改善,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个体化康复训练可以改善长期鼻饲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 鼻饲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下载PDF
增智开窍针法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功能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奚玉凤 刘媛媛 +1 位作者 艾宙 张倩如 《上海针灸杂志》 2007年第5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增智开窍针法,选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对32例患儿临床症状进行检测评估。结果针刺治疗后语言交流、人际关系、动作行为、个人能力均有改善,其中语言交流的显效率与其他三项比较,...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增智开窍针法,选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对32例患儿临床症状进行检测评估。结果针刺治疗后语言交流、人际关系、动作行为、个人能力均有改善,其中语言交流的显效率与其他三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TEC评定结果比较,语言项P<0.01,社交项、感知项、行为项针刺前后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能有效改善儿童孤独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对语言功能的干预作用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针刺疗法 语言障碍
下载PDF
脑卒中后语言功能康复的脑功能性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黎元 冯晓源 +4 位作者 沈天真 陈怡平 Paul M.Matthews 汤伟军 蒋胜洪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361-365,共5页
目的:应用非损伤性的fMRI方法,研究脑卒中后语言功能的损伤机制和恢复机制。材料和方法:患者女,37岁,右利手,受教育5年,工人,突发语言障碍来我院就诊,经CT、MRI检查发现右侧基底节区及左额顶叶脑梗死,收入院治疗。实验材料选用6组36对... 目的:应用非损伤性的fMRI方法,研究脑卒中后语言功能的损伤机制和恢复机制。材料和方法:患者女,37岁,右利手,受教育5年,工人,突发语言障碍来我院就诊,经CT、MRI检查发现右侧基底节区及左额顶叶脑梗死,收入院治疗。实验材料选用6组36对由双字名词,患者大声朗读并行词意判断。结果:损伤时,患者语言功能障碍,左侧半球语言功能区活动减弱,治疗后,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左侧半球语言功能区活动恢复;损伤时,患者语言功能障碍,右侧半球语言功能区活动增加,治疗后,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右侧半球语言功能区活动减弱或消失。结论;fMRI是一种客观、敏感、可量化的研究脑卒中后语言功能康复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语言功能 功能性磁共振 失语 恢复机制 损伤机制 康复治疗
下载PDF
电视荧光放射录相术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检查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德文 刘志顺 张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46-747,共2页
目的 探讨电视荧光放射录相术 (VFG)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检查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中风后吞咽障碍组 6 0例和健康中老年人组 2 0例行 VFG,分别记录两组受试者吞咽稀钡及半胶钡 (含钡面糊 )过程中的口通过时间和咽通过时间 ,并评价口、咽功... 目的 探讨电视荧光放射录相术 (VFG)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检查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中风后吞咽障碍组 6 0例和健康中老年人组 2 0例行 VFG,分别记录两组受试者吞咽稀钡及半胶钡 (含钡面糊 )过程中的口通过时间和咽通过时间 ,并评价口、咽功能 ,记录有无舌肌运动减弱 ,钡剂残留梨状隐窝、会厌奚谷 ,是否误吸入气管。结果  (1)吞咽障碍组各吞咽时相通过时间均较健康中老年组延长。 (2 )会厌奚谷钡剂残留在患者中发生率最高 (45 .0 % ;33.3% ) ,梨状隐窝钡剂残留发生率较高 (35 .0 % ;2 5 .0 % )。脑干病变组各病理征象发生率均高于大脑半球病变组。经统计学处理 ,脑干病变组与大脑半球病变组误吸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VFG可以对吞咽全过程特别是咽时相的病理征象进行更详细的观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荧光放射录相术 中风后吞咽障碍 会厌Xi 梨状隐窝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髋关节镜手术治疗轻度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鞠晓东 徐雁 +1 位作者 张辛 王健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轻度成人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hasia of the hip,DDH)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于2011年5月~2014年7月在我科因DDH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并最终获得随访的27例患者。平均年龄39.6±10.1岁(21~5...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轻度成人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hasia of the hip,DDH)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于2011年5月~2014年7月在我科因DDH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并最终获得随访的27例患者。平均年龄39.6±10.1岁(21~59岁);男2例,女25例;左髋11例,右髋16例。本组仅收集符合Perner分型Ⅰ度,即轻度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测量每位患者的外侧中心边缘角(LCE角)和股骨头覆盖率。手术在髋关节镜下进行,主要操作包括髋臼盂唇损伤的修整或缝合,髋臼或股骨头软骨损伤的清理。应用改良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估。结果:27例患者从起病到手术时间为4个月到10年,平均21.6±32.3个月。随访时间33.2±9.6个月(21~53个月)。LCE角为19.8°±6.2°(13.1°~27.7°),股骨头覆盖率为67.4%±6.1%(57.4%~75.0%)。手术中证实,27例患者均存在盂唇损伤,9例行盂唇缝合术,18例行盂唇修整术;8例髋臼和股骨头软骨均无损伤,19例髋关节负重区的股骨头或/和髋臼软骨损伤,行软骨病灶清理术。Harris评分由术前的66.9±12.2分(45~90分)增加到术后的90.1±5.1分(86~100分),P<0.001。患者满意度评估中,21例(77.8%)非常满意,4例(14.8%)满意,2例(7.4%)一般。结论:髋关节镜下治疗轻度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髋关节症状和功能,减缓髋关节骨关节病进展,是一项安全、有效、微创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发育不良 关节镜 髋臼盂唇损伤
下载PDF
两种颈椎前路手术致吞咽困难的比较研究及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从 谢小华 +2 位作者 陈雪萍 阳世伟 顾洪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0-483,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钢板内固定与Zero.P植入的吞咽困难。方法2009年12月~2013年2月,按病例纳入标准选取134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肩部疼痛,四肢疼痛麻木及无力感,其中68例有躯干束带感及双下肢踩棉花感,12... 目的比较研究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钢板内固定与Zero.P植入的吞咽困难。方法2009年12月~2013年2月,按病例纳入标准选取134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肩部疼痛,四肢疼痛麻木及无力感,其中68例有躯干束带感及双下肢踩棉花感,12例伴有轻度大小便功能障碍,随机分为两组。ACDF组71例,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与钢板内固定;Zero-P组63例,行前路椎间盘切除与Zero-P内固定。分别比较单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影像学、VAS、JOA、D值及SWAL-QOL评分等进行评估。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月,平均13±2.5月。ACDF与Zero-P组平均每节段手术时间:(65±11.3)min、(47±7.6)min;平均每节段出血量:(68.5±21.1)ml、(42.7±14.4)ml;平均住院时间5.4d、4.2d。显示:Zero-P组均较ACDF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未见植入物的沉降或塌陷,植入螺钉松动,所有患者的证据表明骨性融合。结论Zero-P内置物系统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早期临床疗效满意,理论上可有效降低钢板置人所致的并发症,尤其是减少术后吞咽困难,是前路颈椎钢板内固定的有效替代植入物。加强对颈椎前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有效地减少吞咽困难发生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 zero-P 吞咽困难 临床护理
下载PDF
基于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精确治疗外科手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云峰 杨利平 +2 位作者 董星涛 姜献峰 彭伟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8-212,共5页
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传统的治疗手术基于二维X光片分析特征参数,手术过程中凭医生经验确定调整位置,手术的质量和效率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将图像处理、反求工程、快速成型等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于医学中... 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传统的治疗手术基于二维X光片分析特征参数,手术过程中凭医生经验确定调整位置,手术的质量和效率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将图像处理、反求工程、快速成型等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于医学中,与外科手术相结合,形成基于三维虚拟模型和生物模型的精确可控手术方案:即在模型上进行相关特征参数的精确提取,制订手术方案并进行手术预演,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制造用于手术精确控制的辅助工具,使手术方案得到精确实施.初步应用表明,通过实施精确可控手术方案治疗小儿发育性髋脱位,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发育性髋脱位 现代设计与制造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降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误吸率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吉平 沈英 +1 位作者 姚红英 沈珍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47-49,共3页
目的降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误吸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吞咽障碍老年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及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患者误吸;1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误吸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 目的降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误吸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吞咽障碍老年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及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患者误吸;1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误吸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误吸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阿尔茨海默病 吞咽障碍 误吸 品管圈
下载PDF
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文玉 苏玉萍 吕茜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8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鼻饲饮食、静脉营养支持及针刺疗法;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吞咽障碍理疗仪,1个月后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 目的观察应用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鼻饲饮食、静脉营养支持及针刺疗法;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吞咽障碍理疗仪,1个月后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1.67%,治疗组吞咽能力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理疗仪 针刺 吞咽障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Useful strategies to prevent severe stricture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superficial esophageal neoplasm 被引量:8
19
作者 Kaname Uno Katsunori Iijima +1 位作者 Tomoyuki Koike Tooru Shimosegaw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3期7120-7133,共14页
The minimal invasiveness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prompted us to apply this technique to large-size early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Barrett's adenocarcinoma, despite the limitationsin ... The minimal invasiveness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prompted us to apply this technique to large-size early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Barrett's adenocarcinoma, despite the limitationsin the study population and surveillance duration. A post-ESD ulceration of greater than three-fourths of esophageal circumference was advocated a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refractory strictures that require several sessions of dilation therapy. Most of the preoperative conditions are asymptomatic, but dilatation treatment for dysphagia associated with the stricture has potential risks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and a worsening of quality of lif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dysphasia were demonstrated based on dysmotility and pathological abnormalities at the site:(1) delayed mucosal healing;(2) severe inflammation and disorganized fibrosis with abundant extracellular matrices in the submucosa; and(3) atrophy in the muscularis proper. However, reports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anti-scarring agents, preventive dilation therapies,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demonstrated limited success in stricture prevention, and there were discrepancies in the study designs and protocols of these reports.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equent long-term assessments of new prophylactic technologies on the promotion of wound healing and control of the inflammatory/tumor microenvironment will require collaboration among various research fields because of the limited accuracy of preoperative staging and high-risk of local recur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EAL STRICTURE dysphasia Endosc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
下载PDF
针刺联合冰棉棒刺激对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表面肌电图及血清GFAP、GDF-15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晶 张京兰 王非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第8期765-770,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冰棉棒刺激对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表面肌电图及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生长分化因子(GDF)-15的影响。方法将74例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冰棉棒刺激...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冰棉棒刺激对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表面肌电图及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生长分化因子(GDF)-15的影响。方法将74例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冰棉棒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等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舌骨上肌群及舌骨下肌群吞咽时程及最大波幅值、血清GFAP和GDF-15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等级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SA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舌骨上、下肌群的吞咽时程均缩短(P<0.05),最大波幅值均增高(P<0.05),且观察组舌骨上、下肌群的吞咽时程及最大波幅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GFAP和GDF-15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冰棉棒刺激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冰棉棒刺激,可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舌骨上、下肌群表面肌电图的吞咽时程及最大波幅值,降低血清GFAP和GDF-15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中风后遗症 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肌电图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生长分化因子15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