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癌变过程中EBERs表达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曾木圣 汪慧民 +2 位作者 陈军 吴秋良 吴荫棠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7,共4页
本文采用重组质粒pSP65(带有EBERs的基因)体外转录合成的地高辛标记的单链反义RNA探针,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处于癌变不同阶段的鼻咽活检组织中EBERs的表达状况。EBERs检出率为:鼻咽癌(23/24),正常鼻... 本文采用重组质粒pSP65(带有EBERs的基因)体外转录合成的地高辛标记的单链反义RNA探针,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处于癌变不同阶段的鼻咽活检组织中EBERs的表达状况。EBERs检出率为:鼻咽癌(23/24),正常鼻咽组织,慢性炎症增生及单纯性增生和化生(0/30),异型增生和化生(5/8),头颈部其它肿瘤(0/5),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1/1)。进一步证明:(1)EBV与NPC密切相关;(2)EBV在NPC转移过程中并不丢失;(3)EBV可能并不感染正常鼻咽上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ers 基因表达 鼻咽肿瘤 癌变过程
下载PDF
细胞DNA倍体分析和EBERs原位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茂怀 罗锡源 +2 位作者 郑少燕 沈健 吴贤英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 探讨鼻咽脱落细胞进行DNA倍体和EB病毒编码RNA (EBERs)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 38例经细胞学诊断为鼻咽癌和 8例为正常的鼻咽细胞涂片分别进行图像分析测定细胞DNA含量和EB病毒EBERs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与病理细胞... 目的 探讨鼻咽脱落细胞进行DNA倍体和EB病毒编码RNA (EBERs)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 38例经细胞学诊断为鼻咽癌和 8例为正常的鼻咽细胞涂片分别进行图像分析测定细胞DNA含量和EB病毒EBERs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与病理细胞学诊断相比 ,DNA异倍体分析和EBERs检测诊断癌的敏感性分别为 5 0 %和 92 %,其特异性均为 10 0 %;其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30 %和 72 %。结论 与EBERs检测相比 ,DNA异倍体分析的诊断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较低 ,差异具有显著性 (分别为P <0 0 0 1和P <0 0 5 )。证明在鼻咽细胞学涂片应用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诊断鼻咽癌优于应用DNA异倍体分析诊断。与细胞DNA图像分析相比 ,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具有客观、实验条件简单等优点 ,在鼻咽癌可疑病人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DNA倍体分析 ebers原位检测 鼻咽癌早期诊断 应用
下载PDF
133例霍奇金淋巴瘤中EBERs表达与临床分期、疗效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胡利娟 钟茜 +2 位作者 胡小山 聂豪 周旻 《现代医院》 2015年第11期17-18,22,共3页
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中EBV感染情况,通过EBERs原位杂交,分析其表达与HL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此外,进一步探讨EBV的感染对于HL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了133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石蜡标本、以及查阅详细的临床资料,进行EBERs原位杂交染... 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中EBV感染情况,通过EBERs原位杂交,分析其表达与HL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此外,进一步探讨EBV的感染对于HL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了133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石蜡标本、以及查阅详细的临床资料,进行EBERs原位杂交染色,统计分析EBERs的表达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统计EBV阳性与阴性例数,分组分析EBV对化疗总有效率的影响。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BERs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单因素统计显示,EBV阳性组化疗有效率低于EBV阴性组。结论EBERs的表达率高的HL患者其临床分期较晚,EBV阳性患者化疗有效率欠佳,提示EBERs可作为HL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EBV ebers 疗效
下载PDF
转导EB病毒转录的EBERs促进MDCK细胞的恶性化
4
作者 任庆春 HiroshiSATO 吕宏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81-84,87,共5页
[目的]通过转导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转录的核内小RNA(EBV encoded small RNAs,EBERs)探讨其对上皮细胞株MDCK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从EB病毒阳性的鼻咽癌(nasopha... [目的]通过转导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转录的核内小RNA(EBV encoded small RNAs,EBERs)探讨其对上皮细胞株MDCK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从EB病毒阳性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由来的NPC-KT细胞中扩增出EBERs片段。为了在细胞内大量表达EBERs,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制作了EBERs片段的5次重复排列的5EBERs和10次重复排列的10EBERs。分别插入pCEP4载体质粒,并导入MDCK细胞内。利用Northern Blot法确定细胞内EBERs的表达后,对其在培养中的细胞生长特性和软琼脂中的细胞克隆形成进行了观察。[结果]在培养中大量表达EBERs的MDCK细胞之间丧失了细胞间的相互连接,细胞呈纺锤状,并在软琼脂中形成大量细胞克隆。而非表达EBERs的MDCK细胞的对照组中没有发现细胞生长特性的改变和大量细胞克隆形成。[结论]EBERs的大量表达可以造成MDCK细胞的分散活性和基质非依赖性。提示E-BERs在上皮细胞株MDCK细胞中有癌化作用,从而推论EBERs在同样源于上皮细胞的鼻咽癌中也可能有癌化作用。另外,表达EBERs的MDCK细胞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EBERs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有用的上皮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ers MDCK 分散活性 基质非依赖性 癌化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EBERs与BMI-1表达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王聚 邹彦 汤明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EBERs与BMI-1表达相关性。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40例鼻咽癌患者的石蜡包埋切片进行研究: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这些切片中EBERs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这些切片中BMI-1的表达。结果 40例鼻咽癌组织中EBER...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EBERs与BMI-1表达相关性。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40例鼻咽癌患者的石蜡包埋切片进行研究: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这些切片中EBERs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这些切片中BMI-1的表达。结果 40例鼻咽癌组织中EBERs情况:高表达组为11例,低表达组为29例,合计阳性表达率为100%(40/40)。40例鼻咽癌组织中BMI-1情况:BMI-1阳性表达率为32.5%(13/40)。鼻咽癌组织中EBERs表达与BMI-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中EBERs表达与BMI-1表达无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并探讨二者在鼻咽癌中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ers BMI-1
下载PDF
EBERs对鼻咽癌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程世越 李智 +1 位作者 卢建红 左埒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EBERs对鼻咽癌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鼻咽癌细胞中转染EBERs,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细胞中转移相关指标(如MMP)的相对表达量,同时Transwell检测EBERs对鼻咽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构建敲除EBERs的BAC-EBV(p2089)质粒,转... 目的探讨EBERs对鼻咽癌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鼻咽癌细胞中转染EBERs,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细胞中转移相关指标(如MMP)的相对表达量,同时Transwell检测EBERs对鼻咽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构建敲除EBERs的BAC-EBV(p2089)质粒,转染鼻咽癌细胞,检测细胞的转移能力。转染EBERs后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指标,免疫荧光检测ZO-1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细胞转染EBERs质粒或p2089质粒后,RT-PCR检测发现转移相关指标表达升高,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细胞迁移能力增强,而在干扰EBERs或转染敲除EBERs的p2089质粒后,转移能力减弱。转染EBERs后E-cadherin表达降低,Vimentin升高,同时免疫荧光检测发现ZO-1表达降低。结论 EBERs可能通过促进EMT高表达而促进鼻咽癌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ers 鼻咽癌 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烤片时间对淋巴瘤累及骨髓穿刺组织石蜡切片EBER原位杂交检测的影响
7
作者 李三恩 阎萌 +1 位作者 张昊 石晨曦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淋巴瘤累及骨髓穿刺组织石蜡切片EBER原位杂交检测最佳烤片时间。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淋巴瘤累及骨髓穿刺组织20例。所有骨髓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混合酸脱钙、石蜡包埋组... 目的探讨淋巴瘤累及骨髓穿刺组织石蜡切片EBER原位杂交检测最佳烤片时间。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淋巴瘤累及骨髓穿刺组织20例。所有骨髓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混合酸脱钙、石蜡包埋组织,每例标本连续切片6张,根据烤片时间不同随机分成6组,烤片后进行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烤片5 min和10 min组均出现脱片现象,烤片30 min及以上,则骨髓组织结构完整,无脱片现象发生。烤片30 min组EBER染色质量评分最高,随着烤片时间延长,EBER阳性信号着色强度逐渐减弱,阳性细胞核数量逐渐减少,EBER阳性率也降低。结论75℃烘箱中烤片30 min,骨髓石蜡切片EBER原位杂交检测效果最佳,无脱片现象发生、组织结构完整、阳性信号呈棕黄色定位于细胞核、背景干净,阳性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淋巴瘤 烤片 EBER 原位杂交
下载PDF
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9例临床病理特征
8
作者 陈倩倩 罗雯雯 +1 位作者 关结霞 梁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59,65,共5页
目的探讨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epstein-barr virus-positive inflammatory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EBV^(+)I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EBV^(+)IFDC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随访,行HE及免疫组... 目的探讨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epstein-barr virus-positive inflammatory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EBV^(+)I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EBV^(+)IFDC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随访,行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EBV^(+)IFDCS患者年龄22~78岁,平均44.7岁。7例发生于肝,2例发生于脾。肿瘤内可见血管壁纤维样及透明变性(6/9)、嗜酸性粒细胞浸润(3/9)和上皮样肉芽肿(2/9)。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滤泡树突状细胞标志物CD21(7/9)、CD23(8/9)和CD35(9/9),部分表达SMA(6/9)和D2-40(1/9)。2例脾IgG4阳性浆细胞明显增高(80~135个/10 HPF),7例肝IgG4阳性浆细胞为0~36个/10 HPF。术后随访3~84个月,6例无瘤生存,2例转移,1例失访。结论EBV^(+)IFDCS罕见,低度恶性。EBE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在EBV^(+)IFDCS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IgG4相关疾病 EBER原位杂交 预后
下载PDF
EB病毒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9
作者 谢淦 彭芳 +2 位作者 用小壮 黎兵兵 郭振强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02-805,801,共5页
EB病毒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EBV+IFDCS)是一种起源于滤泡树突细胞(FDC)的罕见肿瘤。该肿瘤患者临床症状轻且影像学无明显特征,临床工作中容易被误诊。肿瘤主要累及脾脏及肝脏,其次为结肠、结肠系膜及肺等部位。几乎所有EBV+IFDCS的... EB病毒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EBV+IFDCS)是一种起源于滤泡树突细胞(FDC)的罕见肿瘤。该肿瘤患者临床症状轻且影像学无明显特征,临床工作中容易被误诊。肿瘤主要累及脾脏及肝脏,其次为结肠、结肠系膜及肺等部位。几乎所有EBV+IFDCS的EBER为阳性,肿瘤内有大量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常散在分布淋巴细胞中,多数肿瘤至少表达一种FDC免疫表型。现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进行综述,旨在提供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炎性 肝脏 EBER
下载PDF
浆母细胞性淋巴瘤9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0
作者 濮珍红 梁慧玲 +2 位作者 杨文秀 冯江龙 裴媛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6-739,共4页
目的 探讨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 PB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预后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9例PBL的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运用PCR法检测B淋巴细胞基因重排,分析其临床... 目的 探讨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 PB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预后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9例PBL的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运用PCR法检测B淋巴细胞基因重排,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54岁。鼻腔和鼻窦2例,淋巴结2例,牙龈1例,扁桃体1例,皮肤1例,结肠、肛管各1例。9例中HIV阳性4例,皮肤病变为浆细胞样细胞,其余部位为浆母细胞样/免疫母细胞样。免疫表型:CD138、MUM1、C-myc均阳性,CD20、CD3和CD5均阴性,CD38(7/8)、CD79a(6/9)、CD56(3/7)和PAX5(1/8)部分阳性,Ki67增殖指数高(70%~95%),EBER阳性8例。结论 PBL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和分子病理才能做出最终诊断,其预后差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母细胞性淋巴瘤 HIV EBE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鼻咽癌中EBV感染与某些基因产物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姚运红 陆元志 +2 位作者 孙宁 唐慰萍 李飞虹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 观察EB病毒RNA(Epstin Barrvirus ,EBV)、膜蛋白 (LMP 1)、c erbB 2、CyclinD1,bcl 2和p5 3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相互间关系及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了 36例鼻咽癌组织中EBV编... 目的 观察EB病毒RNA(Epstin Barrvirus ,EBV)、膜蛋白 (LMP 1)、c erbB 2、CyclinD1,bcl 2和p5 3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相互间关系及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了 36例鼻咽癌组织中EBV编码的encodedsmallRNAs(EBERs)、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LMP 1、CyclinD1、c erbB 2、bcl 2和 p5 3蛋白的表达。 结果 36例鼻咽癌组织中全部检出EBVRNAs ,阳性率为 10 0 % (36 /36 ) ,LMP14 4 .4 % (16 /36 ) ,CyclinD15 2 .8% (19/36 ) ,c erB 25 8.3% (2 1/36 ) ,bcl 2 4 4 .4 % (16 /36 ) ,p5 333.3% (12 /36 )。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与c erB 2、CyclinD1癌基因的表达、p5 3抑癌基因的失活之间有明显的关系。结论 鼻咽癌与EB病毒作为致瘤病毒激活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鼻咽活检组织中有EBERs及LMP 1的检出 ,对确定鼻咽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鼻咽癌 ebers 癌基因 原位分子杂交技术 诊断
下载PDF
EB病毒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立兵 张星 +5 位作者 张昌卿 张颖 潘志忠 廖雯婷 李满枝 曾木圣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56-1360,共5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除与鼻咽癌密切相关外,可能与其它癌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EBV与中国人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从9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标本及25例配对的癌旁标本检测EBVLMP1(latentmembrane...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除与鼻咽癌密切相关外,可能与其它癌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EBV与中国人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从9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标本及25例配对的癌旁标本检测EBVLMP1(latentmembraneprotein1)基因的第3外显子及BamHⅠW片段的部分序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BNA1(EBVnuclearantigen1)和LMP1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检测EBERs(EBV-encodedRNAs)的表达。结果:在9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标本中,EBV基因阳性率为27.7%(LMP1外显子3)和32.2%(W片段),而25例癌旁组织中只有1例(4.0%)EBV基因阳性,癌组织和癌旁组织EBV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29例W片段阳性的大肠癌标本中,有23例(79.3%)EBNA1表达阳性,只有1例(3.4%)EBERs阳性,阳性细胞主要为癌细胞,阳性信号集中在核内;而在8例W片段阴性的标本中,未检测到EBNA1的表达,也未检测到EBERs;以上标本中均未检测到LMP1的表达。结论:EBV与部分中国人结直肠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结直肠肿瘤 中国人 EBNA1 LMP1 ebers
下载PDF
Matlab在双极型晶体管特性曲线讲授中的应用
13
作者 孙红胜 彭振哲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年第B10期109-111,共3页
双极型晶体管的特性曲线是讲授双极型晶体管原理时的重要内容,现有教材给出的特性曲线都是含有一个参变量的二维图形,本文介绍了双极型晶体管的Ebers-moll模型及其特性曲线,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仿真技术实现了双极型晶体管特性曲... 双极型晶体管的特性曲线是讲授双极型晶体管原理时的重要内容,现有教材给出的特性曲线都是含有一个参变量的二维图形,本文介绍了双极型晶体管的Ebers-moll模型及其特性曲线,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仿真技术实现了双极型晶体管特性曲线三维图形绘制,与二维图形相比更为直观,便于学生对双极型晶体管特性曲线的理解和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仿真 ebers—moll模型 双极型晶体管 特性曲线
下载PDF
亚微米级BJT的共基极、共发射极特性分析
14
作者 李青龙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5-48,共4页
文章借助Matlab工具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C)中小尺寸双极型晶体管(BJT)的共基极接法、共发射极接法的输入、输出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与计算。通过模拟与分析得出:在VLSIC中,BJT在共基极接法和共发射极接法中,共基极接法的输入特性和... 文章借助Matlab工具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C)中小尺寸双极型晶体管(BJT)的共基极接法、共发射极接法的输入、输出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与计算。通过模拟与分析得出:在VLSIC中,BJT在共基极接法和共发射极接法中,共基极接法的输入特性和共发射极接法的输出特性在理想模型近似与实际模型近似的分析结果偏差很大,但共基极接法的输出特性和共发射极接法的输入特性在理想模型近似与实际模型近似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JT 共基极 共发射极 ebers—Moll MODEL
下载PDF
不同部位和类型恶性淋巴瘤与EBV感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彭金昀 唐运莲 +4 位作者 何洁 张杨 彭娟 贺荣芳 甘润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145-1149,共5页
目的:对不同部位和类型的恶性淋巴瘤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EBV感染可能与恶性淋巴瘤的病因关系。方法:收集恶性淋巴瘤组织标本127例,其中鼻腔及鼻咽淋巴瘤60例,胃淋巴瘤30例,表浅淋巴结淋巴瘤3... 目的:对不同部位和类型的恶性淋巴瘤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EBV感染可能与恶性淋巴瘤的病因关系。方法:收集恶性淋巴瘤组织标本127例,其中鼻腔及鼻咽淋巴瘤60例,胃淋巴瘤30例,表浅淋巴结淋巴瘤37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08例,霍奇金淋巴瘤(HD)19例。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淋巴瘤组织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确定EBV在恶性淋巴瘤细胞中的存在。结果:108例NHL(包括鼻腔及鼻咽、胃、表浅淋巴结部位),EBER检测46例阳性,阳性率为42.6%。鼻腔/鼻咽NHL的EBER阳性率为58.3%(35/60),其中NK/T细胞淋巴瘤29例,EBER阳性19例,阳性率为65.5%(19/29);B细胞淋巴瘤31例,EBER阳性16例,阳性率为51.6%(16/31)。胃部NHL的EBER阳性率为30.0%(9/30),其中B细胞淋巴瘤28例,EBER阳性9例,阳性率为32.1%(9/28);T细胞淋巴瘤2例,均为EBER阴性。表浅淋巴结NHL18例,EBER阳性2例,阳性率为11.1%(2/18);表浅淋巴结HD19例,EBER阳性5例,阳性率为26.3%(5/19)。结论:本组资料非霍奇金淋巴瘤EBV感染阳性率(42.6%)略高于霍奇金淋巴瘤EBV感染阳性率(26.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鼻腔及鼻咽NHL的EBV感染阳性率(58.3%)高于胃NHL(30.0%)和表浅淋巴结NHL(11.1%)(P<0.05)。研究提示各类型淋巴瘤与EBV感染均有密切关系,且存在部位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EB病毒 EBER 原位分子杂交
下载PDF
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向春香 王建军 +5 位作者 吴楠 余波 夏春 何燕 马捷 石群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51-754,共4页
目的 探讨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like follicular dendrtic cell sarcoma,IPT-like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IPT-like FDCS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表型及EBER原位杂交结果,并追踪患者... 目的 探讨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like follicular dendrtic cell sarcoma,IPT-like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IPT-like FDCS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表型及EBER原位杂交结果,并追踪患者预后。结果 6例IPT-likeFDCS中女性4例,男性2例,年龄40~78岁,平均62.3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4例患者为体检时发现,1例患者有腹胀、消瘦症状,1例患者有腰背部疼痛症状。3例患者肿瘤位于脾脏,2例位于肝脏,1例位于腹膜后。肿瘤直径3.5~14cm(平均7.8cm),肿瘤通常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晰。肿瘤组织由圆形、卵圆形及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呈编织状、漩涡状或席纹状排列,其间见多量炎细胞混杂。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CD21/35、vimentin及Clusterin。EBER原位杂交显示瘤细胞散在阳性。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随访3~48个月,6例中5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患者随访4年后(无复发和转移)失访。结论 IPT-like FDCS是一种好发于女性的少见低度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脾脏和肝脏,与EB病毒感染有关,其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假瘤 滤泡树突细胞 肉瘤 EBER
下载PDF
初诊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萍 李炳宗 +3 位作者 张晓慧 王盼君 葛雪苹 傅晋翔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915-919,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例首发伴AIHA的侵袭... 目的:探讨首发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例首发伴AIHA的侵袭性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发病情况、疾病进展、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初发侵袭性NHL 155例,起病伴AIHA为6例(3.9%),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67(62~74)岁。首发症状包括: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5例、发热3例、多发骨破坏并骨痛1例,均表现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6例患者病理类型分别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3例,其中1例Bcl-2(+)Bcl-6(+)c-myc(+)三表达,1例CD5阳性;1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CL)。色素原位杂交(chromogenic in situ hybridization,CISH)法检测石蜡组织EB病毒基因(Epstein-Barr virus-m RNA,EBV-m RNA)(EBER)的表达:所检测5例均阳性。6例ECOG评分3~4分,Ann-Arbor分期均为Ⅲ~Ⅳ期,IPI评分4~5分,均为高危组。淋巴瘤病理确诊时中位血红蛋白56(34~79)g/L、中位网织红细胞比例6.7(0.2~21.0)%;6例患者Coombs试验均阳性:6例抗C3阳性(1:64~1:2 048)、4例抗Ig G阳性(±~1:16);检测3例血浆EBV-DNA拷贝数均增高。6例患者中:1例AITCL确诊后放弃治疗;其余5例应用CHOP样方案±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2~8个疗程(4例化疗间歇期加强的松治疗),其中2例DLBCL持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20、14个月,另1例DLBCL及1例PTCL-NOS经2个疗程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继发严重肺部感染、心功能衰竭死亡,OS分别为1.5、2个月,1例AITCL化疗4个疗程后疾病快速进展死亡,OS为4.5个月。结论:侵袭性NHL首发伴AIHA多见于老年患者,EBV感染率高,溶血进展快、程度严重,化疗耐受性差,总体预后差,早期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有效化疗可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B病毒 EBER
下载PDF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双染法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滕孝静 王卫东 +1 位作者 谢建兰 周小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4期1106-1107,F0003,共3页
目的在淋巴瘤病例中建立EB病毒编码小RNA(EBER)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方法使用双染试剂盒在石蜡切片上先做原位杂交再做免疫组化。结果双染成功后细胞和组织结构完整。原位杂交阳性细胞的胞核呈蓝黑色,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的胞膜... 目的在淋巴瘤病例中建立EB病毒编码小RNA(EBER)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方法使用双染试剂盒在石蜡切片上先做原位杂交再做免疫组化。结果双染成功后细胞和组织结构完整。原位杂交阳性细胞的胞核呈蓝黑色,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的胞膜呈红色,双阳性细胞的核与膜蓝红对比鲜明,背景清晰。结论此方法可直观地判断感染EB病毒的细胞属于B细胞还是T细胞,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EBER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双染
下载PDF
应用EBER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的体会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琳 田玉旺 +1 位作者 朱红艳 朱培双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311-312,共2页
EB病毒(EBV)与许多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有关,临床主要检测方法有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电镜。近年来,EBER原位杂交已成为EB病毒常用的检测手段,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但也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将我们的体会报道如下,供大家... EB病毒(EBV)与许多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有关,临床主要检测方法有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电镜。近年来,EBER原位杂交已成为EB病毒常用的检测手段,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但也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将我们的体会报道如下,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ER原位杂交 EB病毒 体会
下载PDF
甲状腺原发性Burkitt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光 李琳 +1 位作者 蔺会云 皋岚湘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甲状腺原发性Burkitt淋巴瘤非常罕见,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对1例患有甲状腺Burkitt淋巴瘤的9岁男童进行详细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采用MaxVision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和c-myc基因FISH检测。结果甲状... 目的甲状腺原发性Burkitt淋巴瘤非常罕见,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对1例患有甲状腺Burkitt淋巴瘤的9岁男童进行详细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采用MaxVision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和c-myc基因FISH检测。结果甲状腺组织内见中等大小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可见明显"星空"现象。肿瘤细胞CD20、CD10、bcl-6、CD43和CD38(+),CD3、CD5、bcl-2和TDT均(-),Ki-67阳性率>95%。FISH检测有c-myc基因位点的染色体断裂重组。EBER分子原位杂交(-)。结论本例为原发于甲状腺的散发型Burkitt淋巴瘤,与EBV感染无关。需要与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和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KITT淋巴瘤 甲状腺 免疫表型 C-MYC基因 EBE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