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活检在EBER原位杂交检测中消化时间的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滕孝静 周小鸽 +3 位作者 毕阔 梅雪 杨秀静 王照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9期1963-1964,共2页
目的优化骨髓活检样本在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中的消化时间。方法对20例EB病毒相关疾病的骨髓活检样本,连续切片3张,分为3组,使用同一浓度的蛋白酶K,对3组切片进行间隔5 min的梯度时间消化,然后继续进行EBER原位杂交的... 目的优化骨髓活检样本在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中的消化时间。方法对20例EB病毒相关疾病的骨髓活检样本,连续切片3张,分为3组,使用同一浓度的蛋白酶K,对3组切片进行间隔5 min的梯度时间消化,然后继续进行EBER原位杂交的其它检测步骤,并对结果进行判读。结果消化时间为10 min组的切片,杂交效果最好,组织结构完整,阳性细胞着色深,定位准确,背景干净,结果清晰易辨。结论骨髓活检样本与其他活检组织相比,在EBER原位杂交检测中的消化时间要适当延长,以10 min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 病毒编码的小 rna 原位杂交 骨髓消化时间
下载PDF
鼻咽癌细胞中EBER、GALC、CyclinD1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志静 肖泽斌 +4 位作者 王付强 郭莹 李汝佳 赵颖海 陈小毅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中EBER和GALC、Cyclin D1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13例鼻咽黏膜慢性炎标本作为对照组,55例未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标本作为实验组,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表达,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ALC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对...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中EBER和GALC、Cyclin D1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13例鼻咽黏膜慢性炎标本作为对照组,55例未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标本作为实验组,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表达,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ALC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中,EBER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0/13)和94.55%(52/55),GALC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23%(9/13)和34.55%(19/55),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15%(6/13)和81.82%(45/5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55例鼻咽癌中GALC与Cyclin D1蛋白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285,P<0.05)。结论 EBER、GALC、Cyclin D1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ebv编码小rnas 半乳糖(基)神经酰胺酶 细胞周期蛋白D1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和原位杂交联合免疫荧光检测EBER的可行性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毕阔 滕孝静 +2 位作者 刘伟 孙岚 周小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5期1596-1599,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原位杂交(ISH)联合免疫荧光(IF)两种方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诊断的淋巴瘤患者20例,EBER原位杂交检测均为阳性。... 目的探讨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原位杂交(ISH)联合免疫荧光(IF)两种方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诊断的淋巴瘤患者20例,EBER原位杂交检测均为阳性。每例取蜡块进行切片,每张厚3μm,4张连续切片分为四组:荧光原位杂交及其阴性对照,原位杂交联合免疫荧光及其阴性对照。通过荧光显微镜查看两种荧光方法的效果。结果利用荧光原位杂交与原位杂交联合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EBER,均可以使EBER阳性细胞显示出阳性绿色荧光信号,且阴性对照无阳性荧光信号。后者更敏感,背景更少。结论荧光原位杂交与原位杂交联合免疫荧光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应用于EBER的检测,且这两种方法可能会成为EB病毒相关疾病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编码的小rna 荧光原位杂交 原位杂交 免疫荧光
下载PDF
鼻咽癌Epstein-Barr病毒的原位分子杂交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昱晨 贾心善 +1 位作者 任燕萍 裴惠敏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53-456,共4页
应用 Epstein- Barr病毒编码的小 RNA- 1(Epstein- Barr virus encoded sm all RNA- 1,EBER- 1)分子探针进行原位分子杂交 ,检测沈阳地区鼻咽癌的 Epstein- Barr病毒存在状况及意义。结果发现 :EBER- 1杂交信号定位于鼻咽癌的癌细胞核 ... 应用 Epstein- Barr病毒编码的小 RNA- 1(Epstein- Barr virus encoded sm all RNA- 1,EBER- 1)分子探针进行原位分子杂交 ,检测沈阳地区鼻咽癌的 Epstein- Barr病毒存在状况及意义。结果发现 :EBER- 1杂交信号定位于鼻咽癌的癌细胞核 ,在正常的鼻咽粘膜上皮细胞、间质细胞、粘液腺及淋巴细胞均为阴性。在 5 3例鼻咽癌病例中 ,37例阳性 ,阳性率为 6 9.8%。EBER- 1的阳性表达与鼻咽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与患者的生存期未见明显关系。提示 :应用 EBER- 1分子探针可进行回顾性研究 ;EB病毒的存在与鼻咽癌的分化程度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PSTEIN-BARR病毒 腺位分子杂交
下载PDF
Skp2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邢岳 王纾宜 许祖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Skp2与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及其他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95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石蜡包埋标本的EB病毒编码RNA(EBV encoded RNA,EBER)、Skp2及Ki-67的表达情况,将Skp2阳... 目的探讨Skp2与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及其他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95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石蜡包埋标本的EB病毒编码RNA(EBV encoded RNA,EBER)、Skp2及Ki-67的表达情况,将Skp2阳性细胞比率超过50%的病例计入高表达组,低于50%的计入低表达组,分析患者的预后、EBER表达状态与Skp2、Ki-67表达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Skp2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期为20.54个月(95%CI:18.49-22.59),1年总体生存率为76%;在Skp2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期为17.54个月(95%CI:20.31-22.24),1年总体生存率为71%;在Skp2阴性组,中位生存期为个21.71个月(95%CI:11.15-16.18),1年总体生存率为91%。生存分析显示,Skp2高表达组与Skp2阴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 Skp2的高表达可能是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预后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P2 Ki-67 EB病毒编码rna(eber) 鼻型NK T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器官移植受者EB病毒感染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诊疗规范(2019版) 被引量:19
6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石炳毅 +1 位作者 张永清 孙丽莹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7,共9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EB病毒(EBV)感染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感染病学专家、血液内科专家,在《器官移植受者EBV感染和PTLD临床诊疗指南(2016版...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EB病毒(EBV)感染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感染病学专家、血液内科专家,在《器官移植受者EBV感染和PTLD临床诊疗指南(2016版)》的基础上,从概述和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治疗、预后、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等方面,制订本规范,以帮助器官移植工作者规范和优化EBV感染及相关疾病PTLD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EB病毒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 霍奇金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 感染 ebv编码的小rna(eber) 原位杂交
下载PDF
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昭亮 王康玮 +1 位作者 王小拍 杜洪 《广州医药》 2020年第5期62-65,110,共5页
目的探讨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IPT-like 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脾脏IPT-like FDCS病例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特征的观察及总结,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IPT-like 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脾脏IPT-like FDCS病例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特征的观察及总结,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以腹部不适入院,平均年龄66岁,影像学检查提示脾脏占位;镜下特点:肿瘤由圆形、卵圆形及梭形细胞组成,呈编织状、束状或席纹状排列,背景中见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许中性粒细胞混杂并伴灶性出血、坏死;免疫组化结果:肿瘤细胞不同程度地表达CD21、CD23滤泡树突细胞标记物,两例均不表达CD35,EBER(EBV-encoded RNA)原位杂交显示瘤细胞散在阳性。结论脾脏IPT-like FDCS是一种好发于老年女性的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与EB病毒感染有关,其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式,合理选用免疫标记物、原位杂交检测结合组织病理学可帮助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脾脏 eber 原位杂交
下载PDF
EB病毒阳性肺癌组织中LMP-1、p53、Bcl-2及MMP-9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梅梅 熊亚南 +5 位作者 朱丽华 袁丽杰 张淑杰 章广玲 甄永占 刘志勇 《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检测EB病毒(EBV)阳性肺癌组织中EBV潜伏感染膜蛋白-1(LMP-1)、p53、Bcl-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108例肺癌组织和22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EBV编码的小RNA-1(EBV ... [目的]检测EB病毒(EBV)阳性肺癌组织中EBV潜伏感染膜蛋白-1(LMP-1)、p53、Bcl-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108例肺癌组织和22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EBV编码的小RNA-1(EBV encoded small RNA-1,EBER-1)。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EBER-1阳性和阴性肺癌组织中LMP-1、p53、Bcl-2及MMP-9的表达。[结果]108例肺癌组织中EBER-1阳性36例,阳性率33.3%;22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EBER-1阳性1例,阳性率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BER-1阳性和阴性的肺癌组织中LMP-1阳性率分别为11.1%和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BER-1阳性肺癌组织中p53、Bcl-2的平均面积(AA)和积分光密度(IOD)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EBER-1阳性肺癌组织中MMP-9AA和IOD均高于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V感染可能通过影响LMP-1、Bcl-2、p53和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而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EB病毒小rna(eber-1) 原位杂交 潜伏感染膜蛋白-1(LMP-1) p53 Bcl-2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