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DC中微量水分测定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1
作者 陈国玲 刘希达 《中国氯碱》 CAS 2005年第11期34-36,共3页
介绍了采用756KFCoulom eter库仑法测定EDC中的微量水分时容易出现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行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edc 微量水 库仑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碳二亚胺法制备阿莫西林人工抗原及其鉴定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庆堂 王磊 +6 位作者 职爱民 滕蔓 胡骁飞 孙亚宁 宋春美 王寅彪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2-145,共4页
合成、鉴定了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O)人工抗原,并通过动物免疫法生产了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鼠源AMO多克隆抗血清。采用碳二亚胺(EDC)法将AMO分别与载体蛋白BSA和OVA偶联,合成完全免疫抗原AMO-BSA和检测抗原AMO-OVA,经紫外分光光度法... 合成、鉴定了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O)人工抗原,并通过动物免疫法生产了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鼠源AMO多克隆抗血清。采用碳二亚胺(EDC)法将AMO分别与载体蛋白BSA和OVA偶联,合成完全免疫抗原AMO-BSA和检测抗原AMO-OVA,经紫外分光光度法和SDS-PAGE以及动物免疫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偶联后的紫外吸收峰与BSA和AMO相比都发生了一定的位移,AMO-BSA在276nm处出现最大吸收峰,BSA的泳动速度大于AMO-BSA。免疫后获得的3只小鼠多抗血清,通过间接竞争ELISA测定,效价可达1×10-4以上,1号小鼠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73.75ng/mL,敏感性较好。AMO完全人工抗原的合成以及鼠源多克隆抗体血清的制备,为AMO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人工抗原 合成 多克隆抗体 碳二亚胺法
下载PDF
污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轶 饶婷 胡洪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40-1545,共6页
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对生物体生存和繁衍危害巨大,是改善水质、保障生态安全的一个世界性环境问题。对于污水中EDCs的去除,常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高级化学氧化和生物降解。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活性炭法和膜分离技术,... 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对生物体生存和繁衍危害巨大,是改善水质、保障生态安全的一个世界性环境问题。对于污水中EDCs的去除,常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高级化学氧化和生物降解。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活性炭法和膜分离技术,这2种技术对EDCs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和EDCs浓度的增加而减弱,而膜分离技术对EDCs的去除效率受EDCs的物化属性和膜本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高级化学氧化法降解EDCs的关键是氧化剂的选择,氯化去除EDCs易产生副产物,相比而言O3、UV/H2O2和其它联合技术对EDCs的去除效果更明显;生物降解从EDCs的去除率、运行条件和评价方法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化学沉降法、活性污泥法和滴流生物滤器3种工艺中,活性污泥法对EDCs的去除效率最高,生物降解EDCs的效果主要受处理工艺类型、水力停留时间、泥龄、温度、溶解氧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化学分析的局限性,结合生物测试的方法来评价EDCs的去除效果将更为全面;最后结合实际对各种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相比其他技术而言生物处理技术有一定的优势,以生物单元为主体的综合处理过程将成为未来去除EDCs最经济实用的方法,而结合化学分析和生物测试来综合评价EDCs的去除效果也将成为研究的重要的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污水 物理方法 高级化学氧化法 生物方法
下载PDF
水体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则华 刘锡建 +1 位作者 肖稳发 陈思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29-134,共6页
水体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研究主要包括EDCs检测方法和EDCs减量化研究。在简要介绍EDCs检测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EDCs在环境中的分布研究,以及生物法、化学法和膜组件对EDCs减量化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 检测方法 生物法 减量化
下载PDF
金磁纳米微粒表面蛋白偶联率的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冬 马建中 +1 位作者 高敏 崔亚丽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6-90,99,共6页
金磁纳米微粒因兼具独特的光学性质及超顺磁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对这种复合材料表面标记蛋白的定量为后续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也为免疫探针的构建提供了空间分布的基本信息.鉴于此,本研究对金磁纳米微粒表面偶联蛋白进行定量.表面改性... 金磁纳米微粒因兼具独特的光学性质及超顺磁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对这种复合材料表面标记蛋白的定量为后续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也为免疫探针的构建提供了空间分布的基本信息.鉴于此,本研究对金磁纳米微粒表面偶联蛋白进行定量.表面改性的金磁纳米微粒表面含有大量羧基,为后续的蛋白偶联提供了偶联位点,以碳二亚胺(EDC)作为连接因子可将链亲合素(SA)化学键合于金磁纳米微粒表面.为得到准确的蛋白偶联率,以三氯乙酸排除EDC对Lowry法的干扰,结合金磁纳米微粒密度的计算以及SA的相对分子量,可以确定其偶联率为18个SA/金磁微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率 金磁纳米微粒 Lowry法 edc干扰
下载PDF
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关小红 张静 +2 位作者 梁丽萍 仇保华 杜鹃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2-40,共9页
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对保障环境中人和动物的安全非常必要.概述了环境中痕量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进展,主要的检测技术包括生物法和质谱法.生物法是判定化合物是否为内分泌干扰物及其雌激素活性大小的非常有前景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整体... 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对保障环境中人和动物的安全非常必要.概述了环境中痕量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进展,主要的检测技术包括生物法和质谱法.生物法是判定化合物是否为内分泌干扰物及其雌激素活性大小的非常有前景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整体器官法、细胞法和非细胞法3类.在内分泌干扰物定量分析方面,质谱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都很高,但样品预处理过程对整个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很大,为此,又开发出了多种高效、快速的新型萃取技术.最新的检测技术将生物法和质谱法串联结合,达到同时测定雌激素活性和化合物浓度及其结构的目的.内分泌干扰物后期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内分泌干扰物源头的减少、敏感群体最大暴露剂量的确定、污染区域的修复和大区域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迁移转化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检测 生物基础实验法 质谱法 萃取
下载PDF
薯蓣皂素免疫原的合成及其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胡江丽 李家儒 何骥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3-786,共4页
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icyclohexylcarbodiimide,DCC)法和水溶性碳二亚胺[1 ethyl 3 (3 dimethy laminopropyl)carbodiimidehydrochloride,EDC]法,分别将琥珀酸酐化的薯蓣皂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 bumin,BSA)偶联,得到不同的... 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icyclohexylcarbodiimide,DCC)法和水溶性碳二亚胺[1 ethyl 3 (3 dimethy laminopropyl)carbodiimidehydrochloride,EDC]法,分别将琥珀酸酐化的薯蓣皂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 bumin,BSA)偶联,得到不同的免疫原,通过免疫获得兔多克隆抗体,用间接竞争性Dot ELISA方法分析比较这两种免疫原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DCC法合成的薯蓣皂素免疫原免疫效果优于EDC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素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法 水溶性碳二亚胺法 偶联 多克隆抗体 DOT-ELISA 免疫原 合成 淄体激素类药物
下载PDF
毒死蜱人工抗原的合成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连璐 高志贤 +2 位作者 柳明 宁保安 刘颖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制备毒死蜱人工抗原,为建立其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提供技术储备。方法以毒死蜱为原料,在弱碱性条件下与3-巯基丙酸反应,合成半抗原O,O-二乙基-O-〔3,5-二氯-6-(2-羧乙基)硫代-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之后,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 目的制备毒死蜱人工抗原,为建立其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提供技术储备。方法以毒死蜱为原料,在弱碱性条件下与3-巯基丙酸反应,合成半抗原O,O-二乙基-O-〔3,5-二氯-6-(2-羧乙基)硫代-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之后,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通过EDC方法合成人工抗原,前者为免疫原,后者为包被原,并对其进行质谱鉴定。结果合成的半抗原分子量为419.7,与理论值(420)一致。免疫原中毒死蜱半抗原与蛋白BSA的偶联比为13∶1,包被原中毒死蜱半抗原与蛋白OVA的偶联比为5∶1。结论成功合成毒死蜱的半抗原和人工抗原,为建立检测毒死蜱的ELISA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半抗原 人工抗原 合成 edc
下载PDF
吗啡与蛋白质结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云 何小维 王继华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利用蛋白质连接法合成吗啡人工全抗原。方法:混合酸酐法和碳二亚胺连接法,用BSA及OVA蛋白做载体蛋白,利用紫外光谱扫描及蛋白质电泳两种方法判断连接是否成功。结果:连接成功,连接产物分子量增加,且每分子牛血清白蛋白连接的吗啡... 目的:利用蛋白质连接法合成吗啡人工全抗原。方法:混合酸酐法和碳二亚胺连接法,用BSA及OVA蛋白做载体蛋白,利用紫外光谱扫描及蛋白质电泳两种方法判断连接是否成功。结果:连接成功,连接产物分子量增加,且每分子牛血清白蛋白连接的吗啡分子数为40-48个,每分子卵清白蛋白(OVA)连接的吗啡分子数为13-16个。结论:此两种方法能成功合成吗啡人工抗原,且该抗原可作为吗啡免疫用抗原以及吗啡免疫检测方法建立所用包被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免疫检测 混合酸酐 牛血清白蛋白 卵清白蛋白 1-乙烷基-3-(3-二甲基胺丙基)碳二亚胺(edc)
下载PDF
Physi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Modified Collagen Sponge from Porcine Skin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媛媛 武继民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619-626,共8页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ompare one-step method to EDC/NHS crosslinking (EDC/NHS group) and one-step simultaneous method to EDC/NHS crosslinking and heparin immobilization (EDC/NHS- Heparin group) in i...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ompare one-step method to EDC/NHS crosslinking (EDC/NHS group) and one-step simultaneous method to EDC/NHS crosslinking and heparin immobilization (EDC/NHS- Heparin group) in improving physi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native collagen sponge (Control group). Modified collagen sponge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native collagen sponge. IR spectra suggest the change of the functional groups. DSC data indicate that the stability of caloric transformation in EDC/NHS group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EDC/NHS-Heparin group. The crosslinking degree, stability against enzymes, stability in morphologically and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DC/NHS-Heparin group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EDC/NHS group, whereas, the water-binding capacity in EDC/NHS-Heparin group is lower than that of EDC/NHS group. HUVECs in EDC/NHS-Heparin group scaffold proliferate fast, migrate well and distribute uniformly. One-step simultaneous method gains the better effects in above aspects, heparinized collagen matrices increase in angiogenic potential and suit for defect repairing and tissue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gen sponge HEPARIN one-step method to edc/NHS crosslinking one-step simultaneous method to edc/NHS crosslinking and heparin immobilization
下载PDF
PLGA-b-PEG纳米粒的合成与表征
11
作者 焦方文 张盼盼 +2 位作者 徐有伟 王集会 刘玉红 《食品与药品》 CAS 2015年第6期390-393,共4页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为载体,连接聚乙二醇(PEG)分子,制备PLGA-b-PEG纳米粒。方法采用EDC/NHS催化法和乳化溶媒蒸发法合成PLGA-b-PEG纳米粒,用1H NMR(CDCl3,400 MHz)表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形...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为载体,连接聚乙二醇(PEG)分子,制备PLGA-b-PEG纳米粒。方法采用EDC/NHS催化法和乳化溶媒蒸发法合成PLGA-b-PEG纳米粒,用1H NMR(CDCl3,400 MHz)表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结果 1H NMR(CDCl3,400 MHz)显示PLGA-b-PEG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的峰形和位移,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纳米粒大小均一,粒径为200 nm。结论此法成功制备了PLGA-b-PEG纳米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b-PEG纳米粒 edc/NHS催化法 乳化溶媒蒸发法
下载PDF
ANALYSIS OF CLOSED DIELECTRIC WAVEGUIDES——MULTIMODE NETWORK APPPOACH
12
作者 徐善驾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1989年第3期232-241,共10页
The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class of closed dielectric waveguides are investigated by themethod which combines the building-block approach of multimode network theory with the rigorous modematching procedure.S... The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class of closed dielectric waveguides are investigated by themethod which combines the building-block approach of multimode network theory with the rigorous modematching procedure.Several numerical examples for difrerent guiding structures have been given by the ap-proach.The same structures are also analyz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he EDC method forcomparison.The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esent approach yields as highly accurate results as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hile almost retaining the simplicity of the EDC method,and justify the utility of the present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SED dielectric WAVEGUIDES MULTIMODE network edc method FINITE element method
下载PDF
2180 mm超宽六辊CVC冷轧机SMS-EDC边降控制特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光辉 张高尚 +2 位作者 张杰 李洪波 芦建永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61,共10页
为了提升某2 180 mm超宽冷连轧机的综合板形控制功能,特别是边降控制功能,建立了针对SMS-EDC工作辊柔性区的力学模型,分析并计算了工作辊柔性区的端部结构及其主要参数。通过使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15.0建立了辊系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 为了提升某2 180 mm超宽冷连轧机的综合板形控制功能,特别是边降控制功能,建立了针对SMS-EDC工作辊柔性区的力学模型,分析并计算了工作辊柔性区的端部结构及其主要参数。通过使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15.0建立了辊系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针对SMS-EDC工作辊分析计算了不同的工作辊柔性区长度和柔性区内径等结构参数、不同的弯辊力和窜辊量等工艺条件下的轧机辊缝中心凸度、边部减薄量等的影响系数。最后推导给出了边降反馈控制中的工作辊窜辊量和弯辊力补偿的计算公式。上述研究为2 180 mm超宽冷轧机边降控制手段的现场实施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SMS-edc 冷连轧机 力学模型 边降
原文传递
多肽Tat与CdTe量子点共价偶联后的跨膜转运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凤丽 卢大儒 +2 位作者 郭佳 马炯 苏勇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8-302,共5页
利用偶联剂EDC将具有跨膜转导功能的多肽Tat与水溶性CdTe量子点进行偶联,并用超滤膜反复超滤纯化,然后比较偶联产物和游离量子点进入PLC细胞的量.对接有多肽的量子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荧光发射光谱发生了红移.与游离的量子点相比,修... 利用偶联剂EDC将具有跨膜转导功能的多肽Tat与水溶性CdTe量子点进行偶联,并用超滤膜反复超滤纯化,然后比较偶联产物和游离量子点进入PLC细胞的量.对接有多肽的量子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荧光发射光谱发生了红移.与游离的量子点相比,修饰后的量子点具有更高的细胞膜穿透性,更容易穿过细胞膜进入PLC细胞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TAT 碳二亚胺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