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干性的多频段脑肌电信号双向耦合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高云园 任磊磊 +3 位作者 张迎春 佘青山 席旭刚 张启忠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65-1471,共7页
针对皮层肌肉相干性分析时不能确定耦合方向的局限性,根据神经肌肉信息的双向传递性,提出利用不同大脑功能区的脑电信号和动作相关的肌电信号,实现了相干函数对脑肌电信号的双向耦合分析。本文对不同握力模式下同步采集的脑肌电信号进... 针对皮层肌肉相干性分析时不能确定耦合方向的局限性,根据神经肌肉信息的双向传递性,提出利用不同大脑功能区的脑电信号和动作相关的肌电信号,实现了相干函数对脑肌电信号的双向耦合分析。本文对不同握力模式下同步采集的脑肌电信号进行了多频段耦合分析。通过下行(EEG—>EMG)和上行(EMG—>EEG)分析发现,随着握力的增大,EEG能量、相干幅值和耦合强度均向高频段转移。与基于新型格兰杰因果关系的耦合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相干性方法进行皮层肌肉双向耦合分析的可行性和优势。研究结果为探索基于皮层肌肉相干性的双向手部运动信息解码和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肌电信号 耦合分析 相干性 皮层肌肉功能
下载PDF
Neural function rebuilding on different bodies using microelectronic neural bridge technique 被引量:2
2
作者 沈晓燕 王志功 +3 位作者 吕晓迎 李文渊 赵鑫泰 黄宗浩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0年第4期523-527,共5页
A microelectronic circuit is used to regenerate the neural signals between the proximal end and the distal end of an injured nerve.An experimental scheme is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o... A microelectronic circuit is used to regenerate the neural signals between the proximal end and the distal end of an injured nerve.An experimental scheme is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o-called microelectronic neural bridge(MNB).The sciatic signals of the source spinal toad which are evoked by chemical stimuli are used as source signals to stimulate the sciatic of the controlled spinal toad.The sciatic nerve signals of the source spinal toad,the regenerated sciatic signals in the controlled spinal toad,and the resulting electromyography(EMG)signals associated with the gastrocnemius muscle movements of the controlled spinal toad are displayed and recorded by an oscilloscope.By analyzing the coherence between the source sciatic nerve signals and the regenerated sciatic nerve signals and the coherence between the regenerated nerve signals and the EMG signals,it is proved that the regenerated sciatic nerve signals have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source sciatic nerve signals and control shrinkage of the leg of the controlled t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function regeneration electromy-ography(emg microelectronic neural bridge coherence function
下载PDF
经穴电刺激诱发的脑-肌电信号相干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乔晓艳 王飞 《测试技术学报》 2016年第3期191-197,共7页
为探索自主动作和穴位电刺激诱发的大脑皮层活动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功能耦合作用,设计穴位电刺激和自主动作两种实验模式,分别采集对应的脑电信号和表面肌电信号,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纯净的诱发脑电和肌电信号.然后进行小波变换,获得信... 为探索自主动作和穴位电刺激诱发的大脑皮层活动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功能耦合作用,设计穴位电刺激和自主动作两种实验模式,分别采集对应的脑电信号和表面肌电信号,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纯净的诱发脑电和肌电信号.然后进行小波变换,获得信号的小波谱和小波交叉谱,计算小波相干系数,分析脑电和肌电信号的时-频相干特性.结果表明:穴位电刺激诱发的脑-肌电相干性主要集中在15~25 Hz信号频段,对应于大脑β节律;而自主动作下的脑-肌电相干性集中在30~36Hz频段,对应于大脑γ节律;不同导联的脑-肌电信号相干特性,表明穴位电刺激诱发的腕部肌肉动作与对侧大脑运动区相干性最强.该研究为运动功能康复和智能假肢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电刺激 脑电信号 肌电信号 小波相干系数
下载PDF
基于MEMD-rTVgPDC的皮层肌肉耦合分析
4
作者 张敏 佘青山 +2 位作者 张波涛 吴秋轩 范影乐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7-334,共8页
本文将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EMD)与鲁棒时变广义偏定向相干性(rTV-gPDC)引入皮层肌肉耦合分析中,探索脑肌电之间线性和非线性耦合关系。首先同步采集8名健康志愿者在静态握力(5 kg、10 kg、20 kg)下的三通道脑电(EEG)和肌电(EMG)信号,接... 本文将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EMD)与鲁棒时变广义偏定向相干性(rTV-gPDC)引入皮层肌肉耦合分析中,探索脑肌电之间线性和非线性耦合关系。首先同步采集8名健康志愿者在静态握力(5 kg、10 kg、20 kg)下的三通道脑电(EEG)和肌电(EMG)信号,接着采用MEMD对信号进行时-频尺度化,最后同时计算不同耦合方向(EEG→EMG和EMG→EEG)上的rTV-gPDC线性和非线性值。实验结果表明静态握力输出时,皮层肌肉耦合主要反映在beta和gamma频段,其中EEG→EMG方向的耦合强度略高于EMG→EEG方向的耦合强度,且随着左右手握力增加,EEG→EMG和EMG→EEG方向的耦合强度同时增加。此外脑肌电耦合中同时存在线性和非线性因果关系。本文方法能够定量刻画不同握力下三个脑肌电通道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交互影响,可为研究运动功能障碍及康复评价提供有效的生理参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肌电信号 皮层肌肉功能耦合 多元经验模态分解 鲁棒时变广义偏定向相干性
下载PDF
前臂指深屈肌渐进性疲劳过程中脑电与肌电相干性变化的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肃 郭峰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71,共6页
目的:观察健康受试者在运动性肌肉疲劳过程中大脑中枢电信号与外周肌肉表面肌电电信号通讯之间的变化,为丰富运动性肌肉疲劳的中枢机制理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5名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上肢间断性握力收缩诱发其指屈肌疲劳,... 目的:观察健康受试者在运动性肌肉疲劳过程中大脑中枢电信号与外周肌肉表面肌电电信号通讯之间的变化,为丰富运动性肌肉疲劳的中枢机制理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5名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上肢间断性握力收缩诱发其指屈肌疲劳,观察疲劳过程中运动皮质区的β波段(15~30 Hz)脑电、指深屈肌肌电以及脑电与肌电相干性的变化。结果:在疲劳过程中位于FC1、FCz、FC2、C1电极位置的β波段标准化能量谱显著性下降(P〈0.05);指深屈肌s EMG的15~30 Hz标准化能量谱随着疲劳发生显著下降(P〈0.05)。FC1、FCz、FC2、C1以及Cz电极位置的β波段脑电-肌电相干性随着疲劳的加重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在小强度运动诱发上肢肌肉疲劳的实验中,β波(15~30 Hz)频率带的EEG和EMG功率谱随着疲劳的加重而显著性降低,同时β波(15~30 Hz)频率带对应的EEG-EMG相干性显著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肌肉疲劳 指深屈肌 肌电 脑电 脑电-肌电相干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