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1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平均能量差的运动想象EEG通道选择和特征提取
1
作者 孟明 陈思齐 +1 位作者 高云园 佘青山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55-1562,共8页
共空间模式(CSP)广泛应用于脑电信号(EEG)的特征提取,合适的通道选择可以有效地提高CSP的分类性能,增加信噪比。根据运动想象信号的平均能量差来进行通道选择和特征提取。首先取两类运动想象信号的通道均值能量作为投票的阈值,根据投票... 共空间模式(CSP)广泛应用于脑电信号(EEG)的特征提取,合适的通道选择可以有效地提高CSP的分类性能,增加信噪比。根据运动想象信号的平均能量差来进行通道选择和特征提取。首先取两类运动想象信号的通道均值能量作为投票的阈值,根据投票差值统计各通道上有明显能量差值试次的数量,基于此来选择出合适的通道,然后对这些通道取能量特征进行归一化,再结合CSP空域特征利用SVM进行分类。在BCI CompetitionⅢData SetsⅣa和BCI Competition IV Dataset SetsⅠ两个数据集上进行的分类实验中,所提出的方法相比于全通道CSP,平均精度分别提高了5.7%和10.9%,通道数分别减少了74.3%和51.7%,验证了所提出的通道选择和特征提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G 运动想象 CSP SVM 通道选择 能量特征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特征的高铁调度员疲劳状态识别
2
作者 张光远 邓龙 +3 位作者 王亚伟 孙自伟 李莎 陈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5-246,共12页
为增强铁路行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效识别调度员的疲劳状态对行车组织的影响,基于脑电(EEG)信号特征,提出一种调度员疲劳状态识别方法,根据作业时间段划分调度员的疲劳状态,设计高铁调度模拟试验获取脑电信号数据,通过小波级数展开和... 为增强铁路行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效识别调度员的疲劳状态对行车组织的影响,基于脑电(EEG)信号特征,提出一种调度员疲劳状态识别方法,根据作业时间段划分调度员的疲劳状态,设计高铁调度模拟试验获取脑电信号数据,通过小波级数展开和傅里叶变换提取高铁调度被试的3种脑电波频域幅值作为特征值,结合调度员作业特征和脑电信号特征,验证疲劳状态的划分结果,通过Python语言环境搭建ResNet18+SoftMax和MobileNet V2+SoftMax这2种模型,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将输入特征转换为三维立体矩形模型,并优化调整权重,获得最优模型,从而判断高铁调度员的疲劳状态。研究结果表明:ResNet18+SoftMax和MobileNet V2+SoftMax神经网络模型对高铁调度试验参与人员的疲劳状态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2.78%和99.17%;相较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这2种模型可提升清醒状态和疲劳状态的识别精度,并降低运算时间,其中,MobileNet V2+SoftMax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和运行速度最优。以MobileNet V2+SoftMax模型原理为内核,可以更快速准确地识别高铁调度员在长时间作业条件下的潜在疲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EEG)信号 高铁调度员 疲劳状态识别 MobileNet V2网络 ResNet18网络 SoftMax回归
下载PDF
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对外语词汇习得的影响比较:来自行为与脑电的实验证据
3
作者 任维聪 杨婷 王汉林 《心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2-554,共13页
通过行为与脑电实验技术,比较外语词汇学习过程中,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对词汇记忆编码与再认的影响过程,从而考察语义表征对词汇习得的影响机制。行为结果表明,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条件下被试对词汇学习效果的主观判断无显著差异... 通过行为与脑电实验技术,比较外语词汇学习过程中,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对词汇记忆编码与再认的影响过程,从而考察语义表征对词汇习得的影响机制。行为结果表明,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条件下被试对词汇学习效果的主观判断无显著差异,但后者比前者有更高的词汇再认正确率。脑电结果表明,对于词汇编码阶段,相较语言符号表征,知觉符号表征在编码晚期诱发更正的LPC成分;对于词汇再认阶段,知觉符号表征条件诱发更大N400成分,且脑电时频分析表明该条件下出现更为明显的μ波抑制及θ波功率增强现象。研究结果综合表明,与语言符号表征便捷但非模态化的语义加工相比,知觉符号表征加深了词汇晚期编码的深度,并通过知觉模拟,利用多模态信息提高了词汇的形象化再认,从而推动了再认阶段的语义检索,最终内隐性地提高了词汇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表征 外语词汇习得 语言符号 知觉符号 EEG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轻量化混合模型的情绪识别
4
作者 彭军强 张立坤 杨亚楠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8,共10页
实现更加准确的情绪识别是当前面临的一项富含挑战性且十分有意义的任务。由于情绪的复杂多样性,单一模态的脑电信号难以对情绪进行全面客观的度量。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多模态轻量化混合模型PCA-MWReliefFGAPSO-SVM,该混合模型由PCA-MWRel... 实现更加准确的情绪识别是当前面临的一项富含挑战性且十分有意义的任务。由于情绪的复杂多样性,单一模态的脑电信号难以对情绪进行全面客观的度量。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多模态轻量化混合模型PCA-MWReliefFGAPSO-SVM,该混合模型由PCA-MWReliefF特征通道选择器和GAPSO-SVM分类器构成。选用脑电信号(EEG)、肌电信号(EMG)、体温信号(TEM)三模态信号进行情绪识别。在DEAP公共数据集上进行多次实验验证,在效价维度、唤醒维度和四分类中分别取得了97.5000%、95.8333%、95.8333%的分类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模型有助于提高情绪识别准确率且明显优于单模态情绪识别。与近期的类似工作相比,本文提出的混合模型具有较高准确率、计算量小且通道数少的优点,更易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识别 多模态信号融合 EEG EMG TEM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面向行人导航意图探测的脑电分类研究
5
作者 方志祥 王禄斌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9-1841,共13页
行人导航意图的自动识别是行人导航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对建立智慧导航服务与新型的人机交互方式至关重要。目前,利用行为模式推估导航意图成为主流的解决方案,但是,这种方案依赖多种传感器且具有时滞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脑成像技术... 行人导航意图的自动识别是行人导航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对建立智慧导航服务与新型的人机交互方式至关重要。目前,利用行为模式推估导航意图成为主流的解决方案,但是,这种方案依赖多种传感器且具有时滞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脑成像技术的行人导航意图探测方法,通过多导联的、高时间分辨率的脑电信号解译行人的转向意图。首先,在处于道路交叉口的场景下,依照标准的运动想象范式采集得到4类导航意图对应的脑电原始数据,包括直行、停止、左转和右转;然后,融合脑电在时频域、空间域与功能连接上的特征,构建表达脑电活动过程的脑电时空连接网络,便于捕获与导航意图高度相关的脑电特征;最后,采用图卷积神经网络编码脑电时空连接网络,完成由脑电到4类导航意图的映射,并利用9个被试者的脑电数据作为样本集对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短时窗(1 s)探测4类导航意图的平均精度为0.443±0.062,最高精度可达0.571。采用长时窗(6 s)探测4类导航意图的平均精度为0.525±0.084,最高精度可达0.665。该方法的探测精度略优于其他脑电解译算法,且对前进和停止意图的识别能力优秀,最高可达0.740和0.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导航 导航意图识别 EEG GCN
下载PDF
基于脑电网络的情绪识别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舒涵 牟宇锋 +6 位作者 李存波 李沛洋 李发礼 卢竞 尧德中 颜红梅 徐鹏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1-784,共14页
情绪识别使计算机系统具备感知人类情感的能力,它已成为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网络分析方法是神经影像领域常用的神经认知分析方法,它通过捕获脑区间交互... 情绪识别使计算机系统具备感知人类情感的能力,它已成为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网络分析方法是神经影像领域常用的神经认知分析方法,它通过捕获脑区间交互关系构建脑网络,以此描述大脑不同区域的信息流动状态和功能协作状况。由于情绪功能本身涉及多脑区协作,脑电网络的分析方法凭借其出色的脑区信息交互捕获能力在情感识别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对脑电网络情绪识别的研究背景、原理方法和研究现状进行详细介绍,并讨论了基于脑电网络分析的情绪识别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识别 脑电网络 EEG 情感计算
下载PDF
基于多脑区注意力机制胶囊融合网络的EEG-fNIRS情感识别
7
作者 刘悦 张雪英 +2 位作者 陈桂军 黄丽霞 孙颖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47-2257,共11页
为了提高情感识别的准确率,提出多脑区注意力机制和胶囊融合模块的胶囊网络模型(MBA-CFc CapsNet).通过情感视频片段诱发采集EEG-fNIRS信号,构建TYUT3.0数据集.提取EEG和f NIRS的特征,将其映射到矩阵,通过多脑区注意力机制融合EEG和fNIR... 为了提高情感识别的准确率,提出多脑区注意力机制和胶囊融合模块的胶囊网络模型(MBA-CFc CapsNet).通过情感视频片段诱发采集EEG-fNIRS信号,构建TYUT3.0数据集.提取EEG和f NIRS的特征,将其映射到矩阵,通过多脑区注意力机制融合EEG和fNIRS的特征,给予不同脑区特征不同的权重,以提取质量更高的初级胶囊.使用胶囊融合模块,减少进入动态路由机制的胶囊数量,减少模型运行的时间.利用MBA-CFc CapsNet模型在TYUT3.0情感数据集上进行实验,与单模态EEG和f NIRS识别结果相比,2种信号结合情感识别的准确率提高了1.53%和14.35%.MBA-CF-cCapsNet模型与原始CapsNet模型相比,平均识别率提高了4.98%,与当前常用的CapsNet情感识别模型相比提高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网络 EEG FNIRS 多脑区注意力机制 胶囊融合 情感识别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与丙戊酸单药治疗初诊癫痫患者3年单药保留率及疗效的分析
8
作者 齐洁 曾皎 +6 位作者 张晓莉 顾欣 王福霞 罗今 顾仁骏 宋景贵 韩永凯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68-273,共6页
目的 比较左乙拉西坦(LEV)、拉莫三嗪(LTG)与丙戊酸(VPA)单药治疗新诊断癫痫患者的3年单药保留率及疗效的分析。方法 根据首次选用的抗癫痫药物将323例初诊癫痫患者分为LEV组、LTG组和VPA组,通过电话及门诊对其进行≥3年的随访。结果 LE... 目的 比较左乙拉西坦(LEV)、拉莫三嗪(LTG)与丙戊酸(VPA)单药治疗新诊断癫痫患者的3年单药保留率及疗效的分析。方法 根据首次选用的抗癫痫药物将323例初诊癫痫患者分为LEV组、LTG组和VPA组,通过电话及门诊对其进行≥3年的随访。结果 LEV组、LTG组、VPA组前三年单药保留率及痫样放电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LEV组比较,LTG组第1年、第2年单药保留率显著降低(χ^(2)=6.265,χ^(2)=5.376;均P<0.025),痫样放电率显著升高(χ^(2)=14.011,χ^(2)=8.574;均P<0.025);VPA组第2年、第3年单药保留率显著降低(χ^(2)=6.226,χ^(2)=10.112;均P<0.025),第1年、第2年、第3年痫样放电率显著升高(χ^(2)=11.504,χ^(2)=14.206,χ^(2)=7.596;均P<0.025)。LEV组、LTG组及VPA组单药生存函数曲线及痫样放电生存函数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49,P<0.05;χ^(2)=7.395,P<0.05),LEV组单药生存函数曲线明显高于LTG组(χ^(2)=4.451,P<0.05)及VPA组(χ^(2)=9.464,P<0.05),LEV组痫样放电生存函数曲线显著低于VPA组(χ^(2)=7.523,P<0.05)。LEV组、LTG组及VPA组药物有效率、前三年单药无癫痫发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EV组、LTG组、VPA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8,P=0.018)。与LEV组比较,LTG组及VP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升高(χ^(2)=6.153,P=0.013;χ^(2)=7.109,P=0.008)。LEV组停药、添加药物和换药的主要原因为疗效不满意,LTG组及VPA组为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LEV的3年单药保留率均高于LTG及VPA,且EEG痫样放电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比较适合作为初诊癫痫患者单药治疗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药保留率 抗癫痫药物 EEG 癫痫
下载PDF
定量脑电图趋势图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脑功能状态评估中的应用及其对短期内发生急性闭塞风险的预测价值(附1例报告)
9
作者 吉思媱 王岩 +3 位作者 陆叶婷 朱翔毅 徐敏 胡小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定量EEG趋势图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脑功能状态评估中的应用及其对短期内发生急性闭塞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通过定量EEG趋势图评估其脑功能状态。结果定量EEG趋势图... 目的探讨定量EEG趋势图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脑功能状态评估中的应用及其对短期内发生急性闭塞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通过定量EEG趋势图评估其脑功能状态。结果定量EEG趋势图中节律性频谱图、振幅整合EEG和快速傅里叶转化频谱、功率谱能快速、直观地显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侧半球θ活动持续较健侧增多,且波幅增高。3 d后患者出现左侧颈内动脉急性闭塞、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结论作为神经影像学检查的补充,定量EEG趋势图可能有助于早期、快速识别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缺血状态下的脑功能损伤,甚至对患者短期内发生急性闭塞具有潜在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EEG 定量EEG趋势图 颈动脉重度狭窄 脑功能状态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EEG数据分析技术综述
10
作者 钟博 王鹏飞 +1 位作者 王乙乔 王晓玲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890,共12页
对近年来的相关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横向比较,梳理出基于深度学习的EEG数据分析闭环流程.对EEG数据进行介绍,从深度学习在EEG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以及模型泛化3个关键阶段的应用进行展开,梳理深度学习算法在相应阶段提供的研究思路和解... 对近年来的相关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横向比较,梳理出基于深度学习的EEG数据分析闭环流程.对EEG数据进行介绍,从深度学习在EEG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以及模型泛化3个关键阶段的应用进行展开,梳理深度学习算法在相应阶段提供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包括各阶段所存在的难点与问题.全方位总结出不同算法的主要贡献和局限性,讨论深度学习技术在各个阶段处理EEG数据时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脑电(EEG) 闭环流程 深度学习 预处理 特征提取 模型泛化
下载PDF
巅峰式神经反馈训练提升射击表现效果和无应答者特性分析
11
作者 龚安民 蔄辉杰 +3 位作者 宋晓鸥 周雅兰 南文雅 伏云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454-8462,共9页
为探索神经反馈训练在提升射击表现方面的应用效果和训练过程中的无应答者特性,开展一项用于提升射击表现的神经反馈训练(neurofeedback training for sport performance,SP-NFT)实验研究,招募20名受试者,进行2周4次的“巅峰”范式SP-N... 为探索神经反馈训练在提升射击表现方面的应用效果和训练过程中的无应答者特性,开展一项用于提升射击表现的神经反馈训练(neurofeedback training for sport performance,SP-NFT)实验研究,招募20名受试者,进行2周4次的“巅峰”范式SP-NFT,采集受试者前、后测隐显目标射击表现和相关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EEG)数据,检验SP-NFT对射击表现的提升效果、静息态EEG特征、SP-NFT期间正常组和无应答组EEG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受试者后测射击成绩显著高于前测(P<0.01),静息态theta频带功率显著降低(P<0.01);相对正常受试者,无应答者在SP-NFT期间的努力程度更高,theta频段功率和SMR功率的变化程度更低,SP-NFT能够有效提升受试者射击表现,进一步揭示了无应答者的相关生理机制。研究成果为用于提升射击表现的SP-NFT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反馈训练 射击表现 无应答者 脑电信号(EEG)
下载PDF
在线协作问题解决中基于脑电一致性的群体认知特性研究
12
作者 张明焱 张利钊 +2 位作者 杜旭 李浩 曾赵转 《现代教育技术》 2024年第9期102-111,共10页
在线协作问题解决是一种基于协同知识构建的学习方式,了解协作中的群体认知特性对于提升协作问题解决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在线协作问题解决不同阶段基于脑电一致性的群体认知特性,文章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通过在一堂大学计算机... 在线协作问题解决是一种基于协同知识构建的学习方式,了解协作中的群体认知特性对于提升协作问题解决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在线协作问题解决不同阶段基于脑电一致性的群体认知特性,文章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通过在一堂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课中开展小组协作实验,分析了在线协作问题解决中的群体认知特性、不同协作阶段的群体认知特性差异、不同成绩学生认知同步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问题理解阶段和问题解决阶段都存在群体认知同步,问题理解阶段的群体认知同步水平比问题解决阶段更高,不同成绩学生的认知同步存在明显差异。文章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从脑电一致性角度评价在线协作问题解决交互有效性的手段,也为教师通过脑电数据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状态并及时干预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协作问题解决 脑电一致性 群体认知特性 EEG 认知同步
下载PDF
基于EEG和面部视频的多模态连续情感识别
13
作者 雪雯 陈景霞 +1 位作者 胡凯蕾 刘洋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6,共8页
针对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 EEG)通道间和时间上情绪强度的改变很难被捕捉,以及不同被试的面部特征情绪上的相似性难以挖掘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EEG和面部视频的多模态连续情感识别模型.采用基于时空注意力机制(Spatial-Tempo... 针对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 EEG)通道间和时间上情绪强度的改变很难被捕捉,以及不同被试的面部特征情绪上的相似性难以挖掘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EEG和面部视频的多模态连续情感识别模型.采用基于时空注意力机制(Spatial-Temporal Attention)的卷积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STA-CNNBiLSTM)对EEG中提取的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特征进行深层特征学习与情感分类;采用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预训练卷积神经网络(SA-CNN)对人脸面部几何特征进行学习与情感分类.采用决策级融合算法,对两个模态的分类结果进行迭代学习与融合,得到最终多模态情感分类结果.在公开数据集MAHNOB-HCI进行了大量对比验证实验,在FER2013数据集的面部几何特征上对SA-CNN模型进行了预训练.在独立被试的实验中,所提模型在效价维度二分类的平均准确率为75.50%,在唤醒维度二分类的平均准确率为79.00%,均优于单模态上的最高平均准确率.和目前流行的模型LSSVM、SE-CNN和AM-LSTM相比较,所提模型的分类效果更优,验证了所提时空注意力机制能够捕捉更多的EEG时空特征,自注意力机制能够关注到不同被试面部特征的相似性,进而提高了多模态情感识别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G 多模态情感识别 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组合模型 时空注意力机制 自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基于时延嵌入式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癫痫脑电分类算法
14
作者 李沛洋 赵贯一 +4 位作者 刘宇轩 张伊诺 李存波 汪露 田银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5-686,共12页
癫痫脑电的分类识别能够为癫痫的预警和病程的发展监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传统的癫痫脑电分类识别方法需要从较长的时间序列中提取特征,难以刻画大脑的瞬态变化,检测低效且耗时,降低了癫痫预警的有效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 癫痫脑电的分类识别能够为癫痫的预警和病程的发展监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传统的癫痫脑电分类识别方法需要从较长的时间序列中提取特征,难以刻画大脑的瞬态变化,检测低效且耗时,降低了癫痫预警的有效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癫痫脑电分类算法。该方法通过时延嵌入式隐马尔科夫模型(time-delay embedded hidden Markov model,TDE-HMM)对脑电进行状态估计,并提取状态序列中的状态切换特征,通过多层感知机(multiple layer perceptron,MLP)实现对不同癫痫发作阶段脑电的有效辨识。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小波变换、微分熵等传统特征,所提方法准确率高,能够有效刻画癫痫不同阶段的大脑状态变化,为癫痫脑电的分类识别和状态分析提供了新的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检测 脑电信号(EEG) 时延嵌入式隐马尔科夫模型(TDE-HMM) 多层感知机(MLP)
下载PDF
基于预期盈余增长的质量测度与定价能力
15
作者 刘月立 金秀 于金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2,共8页
从质量溢价驱动因素视角构建基于预期盈余增长(expected earnings growth,EEG)的质量测度指标,分析该指标与股票预期收益的关系,进一步构造EEG质量因子并将其纳入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研究该因子的定价能力.研究发现:EEG质量测度指标... 从质量溢价驱动因素视角构建基于预期盈余增长(expected earnings growth,EEG)的质量测度指标,分析该指标与股票预期收益的关系,进一步构造EEG质量因子并将其纳入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研究该因子的定价能力.研究发现:EEG质量测度指标可以衡量公司的预期盈余增长;EEG质量测度指标与股票预期收益显著正相关,表明EEG质量溢价显著存在;EEG质量因子对股票横截面组合收益的解释能力较强;引入EEG质量因子的四因子模型比Fama-French类模型具有更高的定价效率.研究结论可以丰富资产定价相关理论,为投资者理性决策、监管者培育良好投资理念和提升市场定价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盈余增长 EEG质量测度指标 股票预期收益 定价能力 四因子模型
下载PDF
基于EEG与Bi-LSTM网络的无人机操控等级分类研究
16
作者 盛翔 郑书河 +2 位作者 王鑫 聂子言 段文鑫 《南方农机》 2024年第7期6-10,共5页
【目的】探究使用基于认知能力与脑电信号对民用小型无人机操控者能力等级划分的可能性及创新算法对其等级能力划分的准确度。【方法】以民用小型无人机模拟器操控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模型的深度学习算法,对模拟... 【目的】探究使用基于认知能力与脑电信号对民用小型无人机操控者能力等级划分的可能性及创新算法对其等级能力划分的准确度。【方法】以民用小型无人机模拟器操控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模型的深度学习算法,对模拟器飞行任务的操控能力等级进行划分,并通过提取PSD作为特征值,将其作为Bi-LSTM模型的输入进行了三折交叉验证训练和测试。【结果】该创新模型较已有相关模型表现优异,模型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指标分别达到98%、92%和90%。【结论】该方法可为民用小型无人机操控驾驶培训效果评估提供新方法,也可用于设计能够根据用户技能水平自适应其功能的实时未来系统。未来研究可增加受试者数目,来检验课题组提出的新方法在样本均衡以及模型泛化能力方面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G 双向LSTM 无人机模拟器 教学评估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管制员工作负荷检测
17
作者 李慧 朱培 +2 位作者 邵荃 薛柯 彭晓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790-8796,共7页
为了验证gamma波是否更适用于管制员工作负荷检测,首先设计预实验选取代表性强、区分度大的管制场景场景,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获取管制员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数据及工作负荷数据,并通过S-W(Shapiro-Wilk)... 为了验证gamma波是否更适用于管制员工作负荷检测,首先设计预实验选取代表性强、区分度大的管制场景场景,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获取管制员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数据及工作负荷数据,并通过S-W(Shapiro-Wilk)检验验证了选取的实验场景的有效性。随后,提出一系列脑电特征并对根据实际情况对脑电数据划分方法做出改进,并对脑电特与工作负荷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gamma波相关的特征β+θ+α+γ与工作负荷的相关性最高,可用于管制员的工作负荷检测。最后,选用“留一交叉验证法”建立决策树回归模型对管制员的工作负荷进行检测。检测精度可达0.979~0.996,证明与gamma波相关的功率谱特征可用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负荷检测 gamma波 脑电(EEG) 管制员
下载PDF
精神疲劳及其神经机制
18
作者 黄俊飞 郭凯峰 +1 位作者 陈小异 蒋军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3期383-392,共10页
精神疲劳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高强度的认知活动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都产生消极影响。文中重点介绍了精神疲劳的各种评估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主观评估工具,如自我报告问卷,以及客观的生理和行为指标,如近红... 精神疲劳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高强度的认知活动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都产生消极影响。文中重点介绍了精神疲劳的各种评估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主观评估工具,如自我报告问卷,以及客观的生理和行为指标,如近红外、磁共振、脑电图等手段,为精神疲劳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本文总结了现有的缓解精神疲劳的缓解和治疗方法:心理咨询、程序性手段、药物治疗等方式。通过综合考虑认知、行为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精神疲劳视角。为理解精神疲劳提供了更深入的视角,对相关领域的临床研究等实际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疲劳 神经机制 EEG
下载PDF
基于VR仿真环境的飞行员高空升降任务认知与注意状态的脑电分析研究
19
作者 唐晓宇 宋嘉程 +2 位作者 于国栋 万井明 纪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121-0126,共6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 VR )技术在飞行员训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空升降任务中,飞行员需要快速做出决策,执行复杂的任务,因此对飞行员的认知和注意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脑电信号( Electroencephalogram,EE...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 VR )技术在飞行员训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空升降任务中,飞行员需要快速做出决策,执行复杂的任务,因此对飞行员的认知和注意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脑电信号( Electroencephalogram,EEG )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生物电信号,在人类认知和注意状态的评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旨在利用VR仿真环境下的脑电分析技术,对飞行员在高空升降任务中的认知和注意状态进行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EG信号能够反映人的认知和注意状态。与此同时,VR技术在飞行员培训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因此,本研究将EEG和VR技术相结合,旨在为飞行员认知和注意状态的监测和评估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升 下降 虚拟现实 EEG
下载PDF
Research on Driver’s Fatigue Detec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Fusion
20
作者 Meiyan Zhang Boqi Zhao +4 位作者 Jipu Li Qisong Wang Dan Liu Jinwei Sun Jingxiao Liao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4年第4期1039-1061,共23页
Driving fatigue is a physiological phenomenon that often occurs during driving.After the driver enters a fatigued state,the attentionis lax,the response is slow,and the ability todeal with emergencies is significantly... Driving fatigue is a physiological phenomenon that often occurs during driving.After the driver enters a fatigued state,the attentionis lax,the response is slow,and the ability todeal with emergencies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which can easily cause traffic accidents.Therefore,studying driver fatigue detectionmethods is significant in ensuring safe driving.However,the fatigue state of actual drivers is easily interfered with b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glasses and light),which leads to many problems,such as weak reliability of fatigue driving detection.Moreover,fatigue is a slow process,first manifested in physiological signals and then reflected in human face images.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stability of fatigue detection,this paper proposed a driver fatigue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image information and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designed a fatigue driving detection device,built a simulation driving experiment platform,and collected facial as well as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of drivers during driving.Finally,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atigue detection method was evaluated.Eye movement feature parameters and physiological signal features of drivers’fatigue levels were extracted.The driver fatigue detection model was trained to classify fatigue and non-fatigue states based on the extracted features.Accuracy rates of the image,electroencephalogram(EEG),and blood oxygen signals were 86%,82%,and 71%,separately.Information fusion theory was presented to facilitate the fatigue detection effect;the fatigue features were fused using multiple kernel learning and typ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s to increas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to 94%.It can be seen that the fatigue driving detectionmethod based onmulti-source feature fusion effectively detected driver fatigue state,and the accuracy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 single information source.In summary,fatigue drivingmonitoring has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can be used in traffic accident prevention and wearable driver fatigue recogn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ving fatigue information fusion EEG blood oxyge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