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EF-1α序列分析法对苜蓿根腐病病原菌——锐顶镰刀菌的鉴定 被引量:20
1
作者 易铭 梁嘉俊 +3 位作者 史建 李洪建 程积民 焦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68,共8页
苜蓿根腐病对苜蓿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引起根腐病病原真菌的种类,本文对从陕西省定边县牧草草场紫花苜蓿根部分离得到的根腐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EF-1α序列分析鉴定及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中的分... 苜蓿根腐病对苜蓿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引起根腐病病原真菌的种类,本文对从陕西省定边县牧草草场紫花苜蓿根部分离得到的根腐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EF-1α序列分析鉴定及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中的分离、纯化得到的单菌落形态学观察及显微镜下菌丝、孢子的观察,该病原菌属于引起苜蓿根腐病的镰刀菌属(Fusarium);用CTAB法提取病原菌基因组DNA,并对EF-1α序列进行PCR扩增、回收纯化、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与Genbank已知近缘种属亲缘关系,结果显示与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亲缘关系最近,可信度达99%;最后通过根部接种试验,接种苜蓿根部发病症状与田间根腐病发病症状一致,鉴定结果显示本试验研究的引起紫花苜蓿根腐病的病原菌为镰刀菌属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根腐病 ef-1α 锐顶镰刀菌
下载PDF
基于COⅡ和EF-1α基因部分序列的中国蝶类科间系统发生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邦和 吴孝兵 +1 位作者 诸立新 刘晓燕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3-244,共12页
为了探讨中国蝶类科间系统发生关系,本文对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OⅡ)的部分序列(620bp)和延伸因子基因(EF-1α)部分序列(595bp)进行了分析(共1215bp)。其中有464个变异位点,330个简约信息位点。COⅡ基因部分序列表现出明显的A+T含量(76.3%... 为了探讨中国蝶类科间系统发生关系,本文对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OⅡ)的部分序列(620bp)和延伸因子基因(EF-1α)部分序列(595bp)进行了分析(共1215bp)。其中有464个变异位点,330个简约信息位点。COⅡ基因部分序列表现出明显的A+T含量(76.3%)偏高。分别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贝叶斯推论法(Bayesian Inference,BI)重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弄蝶科、凤蝶科、粉蝶科、灰蝶科能够单独成一支,其中弄蝶科位于系统树的基部,分化较早,是较原始的类群,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是相一致的;粉蝶科与凤蝶科的亲缘关系较近;蚬蝶科倾向与灰蝶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且蚬蝶科种群始终聚为一支,显示了该科是一个单系群,从单系性方面来看,本文支持将蚬蝶科作为一个独立的科;此外,本文结果表明,中国分布的蛱蝶总科是一单系群,并且它与灰蝶科和蚬蝶科聚成的一支是姐妹群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ef-1α基因 COⅡ基因 系统发生
下载PDF
玉米顶腐镰孢菌rDNA-ITS和EF-1a基因序列及UP-PC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璐 高增贵 +2 位作者 庄敬华 张硕 高金欣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6,共6页
对采自辽宁省部分地区的45份玉米顶腐病病株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89株镰孢菌,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4个种,分别为:亚粘团镰孢菌(Fusarium subglutinans)、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层生镰孢菌(F.prolif... 对采自辽宁省部分地区的45份玉米顶腐病病株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89株镰孢菌,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4个种,分别为:亚粘团镰孢菌(Fusarium subglutinans)、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层生镰孢菌(F.proliferatum)和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经EF-1a基因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将顶腐镰孢菌分为4个组。用5条通用引物经UP-PCR扩增后,扩增出5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3条,占总条带数的93.0%。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当相似系数0.626时,可将24个菌株划分为4个组,EF-1a基因序列与UP-PCR和ITS序列相比,更能体现镰孢菌种间和种内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顶腐镰孢菌 ITS ef-1α基因 通用引物PC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黄粉蝶亚科六属间基于COⅡ和EF-1α基因部分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鳞翅目:粉蝶科)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晓燕 吴孝兵 诸立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4-609,共6页
为了探讨中国黄粉蝶亚科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我们对其中6属9种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OⅡ)的部分序列和延伸因子基因(EF-1α)部分序列进行了分析。分别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贝叶斯... 为了探讨中国黄粉蝶亚科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我们对其中6属9种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OⅡ)的部分序列和延伸因子基因(EF-1α)部分序列进行了分析。分别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贝叶斯推论法(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黄粉蝶亚科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在测得的COⅡ基因的648bp序列和EF-1α基因的504bp序列中,有261个变异位点,151个简约信息位点,黄粉蝶亚科内各属COⅡ基因A+T含量(77.3%)均明显偏高。系统发育分析显示黄粉蝶属为亚科中较为原始的类群,分化较早,豆粉蝶属和迁粉蝶属亲缘关系较近,但钩粉蝶属与豆粉蝶属、迁粉蝶属之间的亲缘关系还不能确定。本研究结果和传统的基于形态学的黄粉蝶亚科的分类体系有所不同,最显著的分歧是本研究支持内群中分化最早的属应为黄粉蝶属,而不是豆粉蝶属和迁粉蝶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黄粉蝶亚科 ef-1α基因 COⅡ基因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建鲤内参基因EF-1α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唐永凯 俞菊华 +4 位作者 徐跑 李建林 李红霞 董在杰 夏正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0-584,共5页
真核生物延伸因子基因(EF-1α)在蛋白质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常作为内参基因应用于real time PCR中。通过RT-PCR克隆出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EF-1α的部分cDNA序列,其长度为425 bp,翻译成140个氨... 真核生物延伸因子基因(EF-1α)在蛋白质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常作为内参基因应用于real time PCR中。通过RT-PCR克隆出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EF-1α的部分cDNA序列,其长度为425 bp,翻译成140个氨基酸,Blast结果显示与其它鱼类leptin的相似性为98%。同时也克隆出建鲤EF-1α相应的DNA序列,共506 bp。cDNA和DNA的序列比对显示克隆出的建鲤EF-1α含有1个相位为0的内含子,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对跨越内含子的引物,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建立了real time PCR方法。以肝脏cDNA为标准品,建立了标准曲线,并进行了融解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相关系数高、线性范围广等优点,可应用于建鲤的功能基因表达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 内参基因 ef-1α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奥利亚罗非鱼EF-1α基因的克隆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唐永凯 李建林 +2 位作者 李红霞 陈雪峰 俞菊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2,共6页
真核生物延伸生长因子基因(EF-1α)在蛋白质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是一种管家基因。本文通过RT-PCR克隆出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EF-1α的部分cDNA序列,其长度为425bp,翻译成141个氨基酸,计算的... 真核生物延伸生长因子基因(EF-1α)在蛋白质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是一种管家基因。本文通过RT-PCR克隆出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EF-1α的部分cDNA序列,其长度为425bp,翻译成141个氨基酸,计算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5.1ku。同源性分析显示,奥利亚罗非鱼EF-1α氨基酸序列与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的相似性最高,为100%;与青(鱼将)(Oryzias latipes)、欧洲鲈(Dicentrarchus labrax)、斑马鱼(Danio rerio)、鲑鱼(Salmo trutta)的相似性分别为92%、91%、85%、82%;与小鼠(Mus musculus)、大鼠(Rattus norvegicus)、人(Homo sapiens)、鸡(Gallus gallus)的相似性均为85%。同时克隆出奥利亚罗非鱼EF-1α相应的DNA序列,共506bp。cDNA与DNA的序列比对显示克隆出的奥利亚罗非鱼EF-1α含有1个内含子,这为将来设计EF-1α荧光定量引物以及测定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变化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利亚罗非鱼 克隆 ef-1α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延伸因子EF-1δ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子好 杨志刚 +3 位作者 刘志伟 王瑶 杨筱珍 成永旭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26-1033,共8页
根据非洲爪蟾延伸因子-1δ(elongation factor-1δ,EF-1δ)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出中华绒螯蟹EF-1δ基因并进行各组织间的表达分析。序列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EF-1... 根据非洲爪蟾延伸因子-1δ(elongation factor-1δ,EF-1δ)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出中华绒螯蟹EF-1δ基因并进行各组织间的表达分析。序列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EF-1δcDNA全长933 bp,编码263个氨基酸,经BLASTN和BLASTX软件分析表明,此EF-1δcDNA核苷酸序列与非洲爪蟾EF-1δ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其相似性为70%;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大红斑蝶EF-1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54%。聚类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EF-1δ的氨基酸序列与鱼虱EF-1δ聚为一支。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F-1δ在正常成熟中华绒螯蟹肌肉中表达量最高,精巢、肝胰腺中有少量表达,心脏、卵巢、胃、肠、鳃中有微量表达。不同发育状态的中华绒螯蟹EF-1δ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肝胰腺和鳃组织中表达量(P<0.05);3个不同发育状态蟹EF-1δ在肌肉中的表达量也呈显著性差异(P<0.05),在早熟蟹肌肉中表达量最高,正常成熟蟹肌肉中次之,幼蟹肌肉中最低;不同发育状态蟹EF-1δ在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ef-1δ 基因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基于COI和EF-1α基因的绢粉蝶属和妹粉蝶属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丁昌萍 张雅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80-887,共8页
【目的】由于绢粉蝶属Aporia和妹粉蝶属Mesapia的分类地位尚存在争议,本研究基于COI和EF-1α基因探讨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对采自中国的19个种(含绢粉蝶属13个种,妹粉蝶属1种以及用作外群的另外3个属的5个种)的COI和EF-1α基因... 【目的】由于绢粉蝶属Aporia和妹粉蝶属Mesapia的分类地位尚存在争议,本研究基于COI和EF-1α基因探讨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对采自中国的19个种(含绢粉蝶属13个种,妹粉蝶属1种以及用作外群的另外3个属的5个种)的COI和EF-1α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依据这2个基因的联合序列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了这些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测得的COI序列长度为657 bp,EF-1α序列长度为642 bp,联合后获得的序列总长为1 299 bp,其中变异位点439个,简约信息位点249个;序列A+T的含量明显高于C+G的含量。系统发生分析结果显示,除外群外,其余种类形成单系群(BV=100,PP=1.00),且分成两大支,一支为(奥倍绢粉蝶A.oberthuri+锯纹绢粉A.goutellei)+(丫纹绢粉蝶A.delavayi+(完善绢粉蝶A.agathon+(马丁绢粉蝶A.martineti+(大翅绢粉蝶A.largeteaui+巨翅绢粉蝶A.gigantea)))),另一支为普通绢粉蝶A.genestieri+(中亚绢粉蝶A.leucodice+((绢粉蝶A.crataegi+灰翅绢粉蝶A.potanini)+(妹粉蝶M.peloria+(暗色绢粉蝶A.bieti+小檗绢粉蝶A.hippia))))。【结论】本研究结果支持妹粉蝶属应为绢粉蝶属的异名,且绢粉蝶属内不再划分亚属和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蝶科 绢粉蝶 妹粉蝶 COI ef-1α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当归延伸因子AsEF-1β基因的克隆及胁迫应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彩霞 雒军 +4 位作者 王引权 杨雪 夏琦 王振恒 张亚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71-1378,共8页
延伸因子1β(EF-1β)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肽链延长必需的调节因子之一。该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扩增技术克隆当归EF-1β基因序列,分析该基因序列特征、蛋白结构特点及UV-B辐射胁迫下的组织响应表达,以揭示当归栽培生境变迁过程中对... 延伸因子1β(EF-1β)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肽链延长必需的调节因子之一。该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扩增技术克隆当归EF-1β基因序列,分析该基因序列特征、蛋白结构特点及UV-B辐射胁迫下的组织响应表达,以揭示当归栽培生境变迁过程中对UV-B胁迫适应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1)成功克隆获得当归EF-1β基因全长序列(950 bp),编码225个氨基酸,命名为AsEF-1β(GenBank登录号:MG736314);AsEF-1β蛋白的分子量为24.5 kD,理论等电点为4.48,属亲水性氨基酸,在其C末端具有一个EF-1B超蛋白家族的典型结构域和保守区,鸟嘌呤核苷酸交换结构域;其氨基酸序列与同为伞形科的胡萝卜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3%。(2)qRT-PCR分析结果显示,AsEF-1β基因在当归根部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茎和叶(P<0.05);UV-B辐射胁迫下,茎及叶中的表达量均上调,分别是自然光照处理的2.43和3.76倍。研究表明,AsEF-1β基因可能参与当归对UV-B辐射胁迫的适应过程,为深入研究其在药用植物生长发育、逆境抗性形成及药效物质的生物合成代谢过程的生态调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延伸因子ef-1β 基因克隆 UV-B辐射胁迫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基于核基因EF-1a序列的盾蚧亚科7个属的系统发育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久锋 冯纪年 +1 位作者 王鹏 黄素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9-155,共7页
【目的】对盾蚧亚科昆虫的基因序列进行研究,探讨EF-1a基因在该亚科昆虫中的分子进化机制,为我国盾蚧亚科昆虫的分类与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EF-1a为目的基因,对分布于中国的盾蚧亚科雪盾蚧属、白轮蚧属、并盾蚧属、盾蚧属、矢... 【目的】对盾蚧亚科昆虫的基因序列进行研究,探讨EF-1a基因在该亚科昆虫中的分子进化机制,为我国盾蚧亚科昆虫的分类与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EF-1a为目的基因,对分布于中国的盾蚧亚科雪盾蚧属、白轮蚧属、并盾蚧属、盾蚧属、矢尖蚧属、拟轮蚧属和围盾蚧属7个属13种蚧虫以及2个外群的EF-1a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和测序。使用ClustalX1.83和MEGA4.0系统发育分析软件,对所得DNA序列的碱基组成、碱基替换、遗传距离等进行分析;通过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进行了信号检验;在MEGA4.0软件中采用最大简约法、邻接法和最小进化法对盾蚧亚科7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盾蚧亚科7属的EF-1a序列中,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5%,25.6%,25.5%和25.4%,A+T的含量为49%,G+C的含量为51%。(2)转换频率是颠换频率的1.3倍,转换主要发生在A与G之间,颠换主要发生在A与T之间。(3)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显示,EF-1a数据集有较强的系统发育信号。系统发育树的结果显示,白轮蚧属、并盾蚧属和雪盾蚧属属同一支,盾蚧属和矢尖蚧属属同一支,围盾蚧属和拟轮蚧属属同一支。【结论】EF-1a基因是盾蚧亚科属级分类单元分子系统发育的有效基因标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蚧亚科 核基因 ef-1α基因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果蝇EF-1α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悦 任恋 +3 位作者 彭佩莹 王盼盼 袁婺洲 吴秀山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3-36,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延长因子-1(elongation factor-1α,EF-1α)在调控心脏发育和果蝇心脏功能中发挥的作用,制备延长因子-1的抗体.利用生物信息学选择果蝇EF-1α基因抗原亲水区,并设计出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的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pET-28a载体... 为进一步研究延长因子-1(elongation factor-1α,EF-1α)在调控心脏发育和果蝇心脏功能中发挥的作用,制备延长因子-1的抗体.利用生物信息学选择果蝇EF-1α基因抗原亲水区,并设计出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的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pET-28a载体中,转入E.coli中后通过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将His-EF-1α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再用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获得了EF-1α原核表达重组融合蛋白以及高效价的、特异性兔抗EF-1α多克隆抗体.EF-1α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可以达到1比1500,并且有很强的特异性,为后续研究EF-1α基因在心脏发育和心脏功能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1α 果蝇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基于核基因EF-1α的中国境内东方蜜蜂遗传分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嵩浩 赵慧婷 姜玉锁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2-26,共5页
对中国境内19个地区的东方蜜蜂的EF-1α基因进行了测序,并结合蜜蜂属内其他蜂种以及其他地区东方蜜蜂的相应序列信息,分析中国境内东方蜜蜂的遗传分化状况.测序后得到了中国境内19个不同地区的EF-1α部分序列,将获得基因序列提交至GenBa... 对中国境内19个地区的东方蜜蜂的EF-1α基因进行了测序,并结合蜜蜂属内其他蜂种以及其他地区东方蜜蜂的相应序列信息,分析中国境内东方蜜蜂的遗传分化状况.测序后得到了中国境内19个不同地区的EF-1α部分序列,将获得基因序列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为:KF663 570~KF663 573.通过对19个地区的东方蜜蜂EF-1α基因序列比对后发现,这些序列间的相似性均大于99.3%,序列中共有3个变异位点.基于EF-1α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19个地区的东方蜜蜂与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的东方蜜蜂,以及沙巴蜂和绿努蜂聚为一个分支.研究的结果表明,该基因不能够用于东方蜜蜂的种内分化研究,但作为蜜蜂种间的系统发育研究确是一种很好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 ef-1α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偃松内参基因PpEF-1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思瑶 于宏影 +2 位作者 丛日征 闫晓娜 周鑫 《温带林业研究》 2019年第4期47-53,共7页
【目的】寻找偃松种子萌发过程的内参基因,为研究偃松种子萌发过程提供必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丰富偃松基因资源。【方法】利用偃松种子萌发RNA-Seq数据和Genbank数据库对比筛选偃松EF-1α基因,通过生物信息网站及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 【目的】寻找偃松种子萌发过程的内参基因,为研究偃松种子萌发过程提供必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丰富偃松基因资源。【方法】利用偃松种子萌发RNA-Seq数据和Genbank数据库对比筛选偃松EF-1α基因,通过生物信息网站及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得到一条偃松EF-1α基因,命名为PpEF-1α。该基因具有完整的开放读码框(ORF),ORF长1344 bp,编码447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挪威云杉EF-1α氨基酸序列(GenBankID:CAC27139.1)相似度最高,可达97.46%。PpEF-1α基因存在一个PTZ00141超家族位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为亲水性稳定蛋白,具有α螺旋、延伸链以及无规则卷曲二级结构。根据实验室前期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PpEF-1α基因在此过程中稳定表达。【结论】找到偃松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一个内参基因PpEF-1α,但其表达趋势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偃松 ef-1α基因 内参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INF-γ和TGF-β_1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宏 刘苏冰 +1 位作者 左志高 朱晓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干扰素 γ(interferon γ ,INF γ)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 forminggrowthfactor β1,TGF β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INF γ和TGF β1处理RPE细胞 2 4h后 ,采用端...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干扰素 γ(interferon γ ,INF γ)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 forminggrowthfactor β1,TGF β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INF γ和TGF β1处理RPE细胞 2 4h后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定性、定量检测上述细胞因子作用下的RPE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 随着上述细胞因子浓度的增加 ,RPE细胞端粒酶活性逐渐降低 ,且呈剂量依赖性 ,2种细胞因子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INF γ和TGF β1对RPE细胞端粒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细胞因子有可能成为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干扰素-Γ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重组延伸因子-1抗原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健 王娅娜 +5 位作者 丁淑琴 张焱 王洁 王淑静 高岭 赵巍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01-102,108,共3页
目的对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EF-1的免疫原性进行初步鉴定,为重组疫苗研制的后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重组目的蛋白及融合表达蛋白作为抗原,分别免疫昆明小鼠获得抗血清,通过蛋白免疫印迹试验 (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 目的对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EF-1的免疫原性进行初步鉴定,为重组疫苗研制的后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重组目的蛋白及融合表达蛋白作为抗原,分别免疫昆明小鼠获得抗血清,通过蛋白免疫印迹试验 (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成分及其程度。结果重组目的蛋白EF-1和融合蛋白GST/EF-1免疫小鼠后均诱发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实验组血清与对照组血清抗体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的蛋白和融合蛋白免疫两组小鼠所得血清的抗体含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的蛋白EF-1和融合蛋白GST/EF-1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细粒棘球蚴ef-1 免疫原性 免疫印记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人多肽链延伸因子1α四个反转录假基因的鉴别与定位
16
作者 崔峰 刘春宇 夏家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10,共5页
人多肽链延伸因子1α基因EEF1A是一个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看家基因。通过对已有GenBank、GDB等数据库的综合分析,鉴定了4个人类多肽链延伸因子1α基因的反转录假基因,并分别将其精细定位于4q25、7... 人多肽链延伸因子1α基因EEF1A是一个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看家基因。通过对已有GenBank、GDB等数据库的综合分析,鉴定了4个人类多肽链延伸因子1α基因的反转录假基因,并分别将其精细定位于4q25、7p15-21、9q34和19q13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录假基因 定位 ef-1α
下载PDF
一株绿僵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亚波 吴盼盼 +4 位作者 王鹏 刘剑 徐天森 王浩杰 舒金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4-140,共7页
筛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is)是浙江笋用林内昆虫的优势种群,其幼虫(即金针虫)是笋期主要害虫之一,在湖州市的德清和安吉、杭州市的余杭和临安等重要竹区的早园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中,鲜笋带虫率可达62%,种笋受... 筛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is)是浙江笋用林内昆虫的优势种群,其幼虫(即金针虫)是笋期主要害虫之一,在湖州市的德清和安吉、杭州市的余杭和临安等重要竹区的早园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中,鲜笋带虫率可达62%,种笋受害率更是高达80%以上,严重制约了当地竹产业的健康发展(徐天森,2004)。由于金针虫营地下生活,防治一直是竹笋生产管理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沙绿僵菌 ef-1α 筛胸梳爪叩甲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东北地区玉米茎腐病镰孢菌EF-1α基因序列分析鉴定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楠 潘晓静 +3 位作者 姚远 刘博 刘限 高增贵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3-148,共6页
从东北地区采集玉米茎腐病标样90份,经分离纯化获得镰孢菌120株,在传统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选取21株具有代表性菌株,采用基因组DNA的EF-1α序列分析技术进行镰孢菌种类的辅助鉴定。结果表明,引起玉米茎腐病的主要致病菌有4种,分别是轮... 从东北地区采集玉米茎腐病标样90份,经分离纯化获得镰孢菌120株,在传统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选取21株具有代表性菌株,采用基因组DNA的EF-1α序列分析技术进行镰孢菌种类的辅助鉴定。结果表明,引起玉米茎腐病的主要致病菌有4种,分别是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胶孢镰孢菌(Fusarium subglutinans)和层生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分离频率分别为45.45%、36.36%、15.15%、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茎腐病 镰孢菌 ef-1α序列 种类鉴定
原文传递
安徽大别山区绿僵菌属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名君 章西 +1 位作者 侯囡嵩 黄勃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4-279,共6页
绿僵菌是一类常见且极具应用价值的生物防治材料。目前绿僵菌分类系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新分类系统在国内尚未普遍采用。本文用该系统研究了近年来分离自大别山区僵虫的21株绿僵菌的物种多样性。在对大别山绿僵菌菌株的形态学研... 绿僵菌是一类常见且极具应用价值的生物防治材料。目前绿僵菌分类系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新分类系统在国内尚未普遍采用。本文用该系统研究了近年来分离自大别山区僵虫的21株绿僵菌的物种多样性。在对大别山绿僵菌菌株的形态学研究基础上;对其转录延长因子(EF-1a)进行了进一步的PCR扩增、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并选用MEGA软件依据简约法构建EF-1a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21株菌株在新系统中分别属于5个种,即贵州绿僵菌、大孢绿僵菌、蚱蜢绿僵菌、黄绿绿僵菌瘿绵蚜变种和棕色绿僵菌,并对中国新纪录棕色绿僵菌进行了形态学的描述。该研究基本明确了大别山区的绿僵菌物种多样性,为生物防治菌株提供了科学鉴定方法和丰富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属 ef-1a扩增 新记录种
下载PDF
东北地区小麦赤霉病镰孢菌种群及其致病性测定 被引量:13
20
作者 潘晓静 陈楠 +2 位作者 姚远 刘限 高增贵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5-210,共6页
为了明确东北地区小麦赤霉病镰孢菌的种群组成及分布,分别从辽宁省沈阳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密山市、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呼伦贝尔市和通辽市等地区采集小麦赤霉病病样,经单孢分离纯化共得到118株镰孢菌,传统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 为了明确东北地区小麦赤霉病镰孢菌的种群组成及分布,分别从辽宁省沈阳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密山市、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呼伦贝尔市和通辽市等地区采集小麦赤霉病病样,经单孢分离纯化共得到118株镰孢菌,传统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采用基因组DNA的EF-1α序列分析技术进行了镰孢菌种类的辅助鉴定,确定属于7个种:禾谷镰孢菌为优势种,分离频率为64.41%,藤仓镰孢菌为次优势种,分离频率为18.64%;燕麦镰孢菌、尖孢镰孢菌、木贼镰孢菌、锐顶镰孢菌和轮枝镰孢菌的分离频率分别为5.08%,3.39%,3.39%,3.39%,1.70%。同时,在玉米成株期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镰孢菌可以侵染玉米,较玉米茎腐镰孢菌的致病力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镰孢菌 种群 致病性 ef-1α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