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EPT指数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丽
丁建东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通过对某河流的上、下游不同采样点进行采样,分析鉴定底栖动物中蜉蝣目(E)、翅目(P)、毛翅目(T)三类水生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利用EPT丰富度在应用Shannon、Simposon、Margalef生物指数的情况下对污染水质的状况进行生物监测并作出评价。
关键词
底栖动物
EPT指数
生物监测
水质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甲基肼诱发小鼠结直肠癌形成过程中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成霞
张尚忠
+4 位作者
张孝卫
李铁军
黄丽华
张静
王兵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54-359,共6页
目的研究增殖-凋亡失衡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动态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二甲基肼诱发昆明小鼠结直肠癌。分别于给药后第1 2,1 8,2 4周处死动物,观察各时点模型组及对照组小鼠结直肠黏膜的病理变化。多阶段动态观察增殖...
目的研究增殖-凋亡失衡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动态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二甲基肼诱发昆明小鼠结直肠癌。分别于给药后第1 2,1 8,2 4周处死动物,观察各时点模型组及对照组小鼠结直肠黏膜的病理变化。多阶段动态观察增殖细胞和凋亡细胞的分布和程度;并分别应用RT-PCR,免疫组化和W 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中p 2 1waf1,GADD 4 5和Bax的表达。结果诱癌过程中,模型组小鼠结直肠黏膜上皮依次出现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瘤和腺癌。模型组结直肠非癌黏膜各时点的PC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 1);从正常黏膜→不典型增生→腺瘤→癌,PCNA表达逐渐增高,至癌阶段PCNA表达明显增强,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 1)。模型组结直肠在从正常黏膜至癌的演变过程中,增殖与凋亡的比值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 1);模型组结直肠黏膜在从正常黏膜至腺瘤的过程中,p 2 1waf1,GADD 4 5和Bax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逐渐增强;而癌组织中,3种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弱。结论在二甲基肼诱发的昆明小鼠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结直肠黏膜存在着增殖与凋亡的失衡;p 2 1waf1,GADD 4 5和Bax 3种抑癌基因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化学诱导
二甲基肼/副作用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PT指数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丽
丁建东
机构
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文摘
通过对某河流的上、下游不同采样点进行采样,分析鉴定底栖动物中蜉蝣目(E)、翅目(P)、毛翅目(T)三类水生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利用EPT丰富度在应用Shannon、Simposon、Margalef生物指数的情况下对污染水质的状况进行生物监测并作出评价。
关键词
底栖动物
EPT指数
生物监测
水质评价
Keywords
benthonic animal
eft index
biological monitoring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甲基肼诱发小鼠结直肠癌形成过程中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成霞
张尚忠
张孝卫
李铁军
黄丽华
张静
王兵
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科
山东省济南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54-359,共6页
文摘
目的研究增殖-凋亡失衡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动态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二甲基肼诱发昆明小鼠结直肠癌。分别于给药后第1 2,1 8,2 4周处死动物,观察各时点模型组及对照组小鼠结直肠黏膜的病理变化。多阶段动态观察增殖细胞和凋亡细胞的分布和程度;并分别应用RT-PCR,免疫组化和W 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中p 2 1waf1,GADD 4 5和Bax的表达。结果诱癌过程中,模型组小鼠结直肠黏膜上皮依次出现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瘤和腺癌。模型组结直肠非癌黏膜各时点的PC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 1);从正常黏膜→不典型增生→腺瘤→癌,PCNA表达逐渐增高,至癌阶段PCNA表达明显增强,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 1)。模型组结直肠在从正常黏膜至癌的演变过程中,增殖与凋亡的比值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 1);模型组结直肠黏膜在从正常黏膜至腺瘤的过程中,p 2 1waf1,GADD 4 5和Bax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逐渐增强;而癌组织中,3种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弱。结论在二甲基肼诱发的昆明小鼠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结直肠黏膜存在着增殖与凋亡的失衡;p 2 1waf1,GADD 4 5和Bax 3种抑癌基因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化学诱导
二甲基肼/副作用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Keywords
Colorectal Neoplasms/chem
index
Dimelhylhy Drazine/adv
eft
Apoptosis
Gene Expression
分类号
R735.35 [医药卫生—肿瘤]
R329.2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EPT指数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陈丽
丁建东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二甲基肼诱发小鼠结直肠癌形成过程中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刘成霞
张尚忠
张孝卫
李铁军
黄丽华
张静
王兵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