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电反馈电刺激对偏瘫后肌力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1
作者 胡永善 吴毅 +4 位作者 李放 白玉龙 杨晓冰 范振华 屠丹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3,共3页
用肌电反馈电刺激仪和经皮神经电刺激仪对脑血管病变后的偏瘫病人的手足肌力功能恢复分别作疗效观察,肌电反馈电刺激仪包括肌电反馈和电刺激两种治疗,对17例偏瘫后病人的治疗证实是有效的、安全的。该机疗效明显优于低频脉冲经皮神... 用肌电反馈电刺激仪和经皮神经电刺激仪对脑血管病变后的偏瘫病人的手足肌力功能恢复分别作疗效观察,肌电反馈电刺激仪包括肌电反馈和电刺激两种治疗,对17例偏瘫后病人的治疗证实是有效的、安全的。该机疗效明显优于低频脉冲经皮神经电刺激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反馈 电刺激 偏瘫 肌力恢复
下载PDF
助力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鲍勇 谢青 +2 位作者 王国宝 杨帅 高怡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8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智能助力肌电反馈电刺激(power-assisted EMG 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FES)治疗脑梗死后患者踝关节背屈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收治的脑梗死伴下... 目的观察新型智能助力肌电反馈电刺激(power-assisted EMG 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FES)治疗脑梗死后患者踝关节背屈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收治的脑梗死伴下肢功能障碍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促通技术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新型PEFES治疗仪,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低频电刺激疗法,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每天20分钟,每周5次,共治疗10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0次后测量两组患者踝关节背屈活动度;采用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估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和下肢FMA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和下肢FM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和下肢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FES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踝关节背屈功能,改善其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力肌电反馈 电刺激 脑梗死 踝关节背屈
下载PDF
肌电反馈磁场治疗仪的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屈学民 柏亚玲 +3 位作者 文峻 刘渊声 王斯刚 杨继庆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研制可用于神经损伤治疗的肌电反馈磁场治疗仪器。方法:采用自动控制理论和电磁场理论将肌电传感器采集磁场作用后的人体肌电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利用单片机进行磁场强度以及波形的自动调整。结果:对所研制的肌电反馈式磁场治疗仪进... 目的:研制可用于神经损伤治疗的肌电反馈磁场治疗仪器。方法:采用自动控制理论和电磁场理论将肌电传感器采集磁场作用后的人体肌电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利用单片机进行磁场强度以及波形的自动调整。结果:对所研制的肌电反馈式磁场治疗仪进行测试,可产生磁感应强度0~50mT、频率1 ̄100Hz的正弦、方波和三角波;已经用于刺激动物神经的实验研究,得到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结果。结论:肌电反馈磁场治疗仪的研制将提供患者个体差异的自适应治疗,确保了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反馈 单片机 A/D转换器 程控增益 磁刺激
下载PDF
渐进抗阻结合肌电反馈电刺激训练法对偏瘫后肌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文远 曾育山 +1 位作者 曹贤畅 符俏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10-12,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实验来探讨渐进抗阻结合肌电反馈电刺激训练法对偏瘫后肌力恢复的影响,以期为偏瘫后肌力恢复训练的结合疗法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20名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分为两组(结合组和非结合组,每组10例),分别进行单一肌力训练(渐进抗... 目的通过对比实验来探讨渐进抗阻结合肌电反馈电刺激训练法对偏瘫后肌力恢复的影响,以期为偏瘫后肌力恢复训练的结合疗法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20名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分为两组(结合组和非结合组,每组10例),分别进行单一肌力训练(渐进抗阻训练法)和结合肌力训练法(渐进抗阻和肌电反馈电刺激训练法结合),进行3个疗程(2周一个疗程)训练后,对患者的肌力进行测量与评估。结果实验前两组患者肌力和做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两训练组肌力和做功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结合组肌力和做功提高幅度明显高于非结合组(P<0.01)。结论渐进抗阻练习结合肌电反馈电刺激训练法是一种有效的偏瘫患者肌力恢复的结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肌电反馈 渐进抗阻 肌力 电刺激
下载PDF
肌电反馈放松训练对大学生失眠症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吴艳霞 王兰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7-700,共4页
采用肌电反馈放松训练法对大学生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让失眠症患者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并记录治疗前后被试的睡眠多导图.结果发现:治疗后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有所改善,主要表现: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觉醒... 采用肌电反馈放松训练法对大学生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让失眠症患者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并记录治疗前后被试的睡眠多导图.结果发现:治疗后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有所改善,主要表现: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觉醒次数明显减少,REM时间延长,S3,S4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被试的焦虑症状也有明显好转;同时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也有明显的降低,被试的肌电值在放松训练过程中有了显著的降低.总之,研究证实肌电反馈放松训练具有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改善睡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失眠症 肌电反馈放松训练
下载PDF
生物肌电反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松 李利阳 王英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年第1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11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对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 目的:探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11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对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比较,Ⅱ~Ⅲ级面神经麻痹,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Ⅳ~V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比较,Ⅱ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级以上则观察组优于对照组;Ⅱ级面神经麻痹,两组开始恢复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完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Ⅲ级以上,观察组开始恢复时间及完全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肌电反馈治疗能显著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肌电反馈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疗效
下载PDF
闭环肌电反馈电刺激在偏瘫早期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郑萍 张健 +2 位作者 段立彦 韩旭 马立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3期160-161,共2页
目的观察闭环肌电反馈电刺激在改善早期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和促进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发病 4周内的患者 12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 ,治疗组加用闭环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使用该仪器测定的... 目的观察闭环肌电反馈电刺激在改善早期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和促进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发病 4周内的患者 12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 ,治疗组加用闭环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使用该仪器测定的肌电值及简式Fugl Meyer功能评价表进行评定。 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前后的肌电值及功能评分值均有显著提高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康复效果与治疗次数正相关。结论闭环肌电反馈电刺激可促进早期偏瘫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肌电反馈电刺激 偏瘫 康复
下载PDF
肌电反馈放松训练对大学生失眠症治疗作用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兰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31-633,657,共4页
目的:探究肌电反馈放松训练对大学生失眠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肌电反馈放松训练对36例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让失眠症患者填写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并记录治疗前后被试的睡眠多导图和肌电值。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 目的:探究肌电反馈放松训练对大学生失眠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肌电反馈放松训练对36例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让失眠症患者填写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并记录治疗前后被试的睡眠多导图和肌电值。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被试的睡眠潜伏期缩短(32.9±22.6/85.7±52.8,P=0.015),觉醒次数减少(1.8±0.8/3.5±1.5,P=0.031),快速眼动睡眠期时间延长(78.7±22.9/42.5±24.5,P=0.033),3期、4期睡眠时间延长(56.0±39.4/31.9±26.2,P=0.024),睡眠效率提高(78.1±11.2/64.3±21.3,P=0.027);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降低(30.9±5.3/35.7±5.8、40.9±8.6/43.7±6.2,P=0.027、0.016);肌电值降低(2.6±0.9/0.8±0.2,P=0.017)。结论:肌电反馈放松训练具有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改善睡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失眠症 肌电反馈放松训练 干预研究
下载PDF
肌电反馈神经康复重建仪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肌力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凤花 王冰 徐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5期31-32,共2页
目的评价肌电反馈神经康复重建仪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肌力康复的疗效。方法90例恢复期病人无禁忌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胞二磷胆碱75... 目的评价肌电反馈神经康复重建仪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肌力康复的疗效。方法90例恢复期病人无禁忌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胞二磷胆碱750mg静滴,1次/d,15d为一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WOND2000F神经康复重建仪对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进行肌电反馈刺激治疗,30min/d,15d为一疗程,五个疗程为一个周期,治疗结束时统计治疗前后单侧上肢肌力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单侧上肢肌力恢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反馈神经康复重建仪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肌力康复的疗效满意,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恢复期 肌力 肌电反馈 神经康复重建仪
下载PDF
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昱 丛玲 王禹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65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应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65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应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联合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单独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9.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73,P<0.05);治疗后对两组日常生活行为Barthel指数量表、Fug I-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法评分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32,t=5.693;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纤维蛋白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859,t=10.263,t=7.626,t=6.623,t=8.257,t=6.003;P<0.05)。结论: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在治疗脑卒中起到了协同作用,能够有效的治疗脑卒中患者,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并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 脑卒中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一种肌电生物反馈仪的研制及其放松效果评价方法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锋 周玉彬 +1 位作者 成奇明 俞梦孙 《中国数字医学》 2011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研制一种能让病人掌握自我放松及调节心理生理状态的肌电反馈仪,并建立放松效果评价方法。方法:对肌电信号进行放大、采样,然后根据采集到的肌电信号使相应肌电水平的信号灯点亮,设置16个显示灯,分别表示不同范围的肌电大小水平,... 目的:研制一种能让病人掌握自我放松及调节心理生理状态的肌电反馈仪,并建立放松效果评价方法。方法:对肌电信号进行放大、采样,然后根据采集到的肌电信号使相应肌电水平的信号灯点亮,设置16个显示灯,分别表示不同范围的肌电大小水平,让病人感知放松程度,把整个放松过程的信号灯点亮编号进行记录保存后,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出放松效果评价打印报表。结果:通过对60例受试者测试表明,本仪器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反馈界面友好,放松效果评价方法合理、科学,得到医生认可。结论:本仪器及放松效果评价方法可得到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信号采集 生物反馈 自主神经功能 放松治疗
下载PDF
分布式自适应反馈电针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薛方 崔延超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10期33-36,共4页
传统电针系统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对处方信号的免疫反映,影响治疗效果,临床上需要医生进行人工干预调节,费时费力。本研究设计的分布式自适应反馈电针系统通过对患者在不同电针刺激下产生的肌电信号进行建模与适时反馈,在以数字信... 传统电针系统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对处方信号的免疫反映,影响治疗效果,临床上需要医生进行人工干预调节,费时费力。本研究设计的分布式自适应反馈电针系统通过对患者在不同电针刺激下产生的肌电信号进行建模与适时反馈,在以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采用自适应方法实现频率、脉宽和幅度的动态调节,构建分布式治疗系统,达到患者疗效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反馈 电针 肌电信号 耐针性
下载PDF
利用肌电反馈技术进行心理控制训练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惠民 崔秋耕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84-87,96,共5页
本文采用以肌电反馈技术为核心的训练方法,对八名(男5,女3)国家游泳、体操、举重、跳水集训队队员进行了心理控制训练,经统计比较训练前、后自身肌电值,两者差异非常显著。这说明肌电反馈对心理控制有很强的辅助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本文采用以肌电反馈技术为核心的训练方法,对八名(男5,女3)国家游泳、体操、举重、跳水集训队队员进行了心理控制训练,经统计比较训练前、后自身肌电值,两者差异非常显著。这说明肌电反馈对心理控制有很强的辅助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动员的自我心理控制能力,并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心理平衡状态,发挥运动最佳竞技操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反馈技术 肌电值基值 生物信息理论 表象技能 表象脚本
下载PDF
智能助力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运动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国宝 鲍勇 +2 位作者 谢青 高怡 张洁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9-531,共3页
目的 观察新型智能助力功能性电刺激(PAFES)治疗脑卒中患者踝关节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脑卒中后踝关节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PAFES组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组,每组患者30例.3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PA... 目的 观察新型智能助力功能性电刺激(PAFES)治疗脑卒中患者踝关节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脑卒中后踝关节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PAFES组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组,每组患者30例.3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PAFES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其患侧下肢行PAFES治疗,NMES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肢胫前肌行被动NMES治疗.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踝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BI)和10s踝足屈伸运动(AFEM)进行评估,并比较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踝背屈的AROM、FMA、BI、AFEM等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FES组治疗前、后踝背屈AROM的差值为(8.19±3.39)°,显著优于NMES组的(8.96±3.68)°和对照组的(3.88 ±4.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AFES组治疗前、后FMA及BI评分的差值亦显著优于NMES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智能PAFES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患肢的主动踝背屈关节活动度、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电刺激 肌电反馈 踝关节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人体动作反馈的上肢康复机器人主动感知系统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高远 林明星 +1 位作者 吴筱坚 孙强三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1-499,共9页
提出了基于人体动作命令反馈的主动康复训练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4通道上肢肌电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提取小波系数的log特征,输入到神经网络辨识,对上肢的8种常用动作取得了92.86%的辨识成功率.随后,将辨识结果动作以虚拟动画的形式展示... 提出了基于人体动作命令反馈的主动康复训练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4通道上肢肌电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提取小波系数的log特征,输入到神经网络辨识,对上肢的8种常用动作取得了92.86%的辨识成功率.随后,将辨识结果动作以虚拟动画的形式展示给患者,患者针对辨识动作进行点头确认或者摇头拒绝.采用Kinect获取患者的动作视频,经过人脸辨识缩小检测范围,利用光流特征与先验经验结合,对比分析了投票法、Sigmoid法与tanh法的动作辨识结果,在人为干扰的条件下,Sigmoid法仍然表现优良.设计了Sigmoid法的参数修正方法,最终准确度达87.25%,无危险性误判率为12.75%.经过主动康复实验,本文提出的基于人体动作命令反馈的主动康复训练意图感知方法具有良好效果,适用于主动康复训练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机器人 主动康复训练 肌电信号 视觉反馈 人机交互
原文传递
An anthropomorphic controlled hand prosthesis system 被引量:1
16
作者 Hai HUANG Hong LIU +5 位作者 Nan LI Li JIANG Da-peng YANG Lei WAN Yong-jie PANG Gerd HIRZINGER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C(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2012年第10期769-780,共12页
Based on HIT/DLR(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und Raumfahrt) Prosthetic Hand II,an anthropomorphic controller is developed to help the amputees use and perceive the prosthetic hands m... Based on HIT/DLR(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und Raumfahrt) Prosthetic Hand II,an anthropomorphic controller is developed to help the amputees use and perceive the prosthetic hands more like people with normal physiological hands.The core of the anthropomorphic controller is a hierarchical control system.It is composed of a top controller and a low level controller.The top controller has been designed both to interpret the amputee's intensions through electromyography(EMG) signals recognition and to provide the subject-prosthesis interface control with electro-cutaneous sensory feedback(ESF),while the low level controller is responsible for grasp stability.The control strategies include the EMG control strategy,EMG and ESF closed loop control strategy,and voice control strategy.Through EMG signal recognition,10 types of hand postures are recognized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An anthropomorphic closed loop system is constructed to include the customer,sensory feedback system,EMG control system,and the prosthetic hand,so as to help the amputee perform a more successful EMG grasp.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nthropomorphic controller can be used for multi-posture recognition,and that grasp with ESF is a cognitive dual process with visual and sensory feedback.This process while outperforming the visual feedback process provides the concept of grasp force magnitude during manipulation of ob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hropomorphic controller Prosthetic hand emg recognition Electro-cutaneous sensory feedback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