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近期发表IF≥4.0的SCI论文摘要--ERB-041, a selective ER beta agonist, inhibits iNOS production in LPS-activated peritoneal macrophages of endometriosis via suppression of NF-kappa B activ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Xiu-li Cheng Wen-jun Dai Hui-hua Han Su-ping Fu Shi-long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41-1341,共1页
关键词 SCI 论文摘要 期刊 编辑部
下载PDF
SULT1E1、ERβ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佟芳 时瑜彤 +4 位作者 周莹莹 双婷 闫效宇 冷旭 王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256-261,共6页
目的:探讨SULT1E1及ERβ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ULT1E1和ERβ蛋白的表达含量。结果:SULT1E1和ERβ蛋白在正常... 目的:探讨SULT1E1及ERβ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ULT1E1和ERβ蛋白的表达含量。结果:SULT1E1和ERβ蛋白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含量逐渐降低,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LT1E1和ERβ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手术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ULT1E1蛋白与ERβ蛋白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6,P<0.01)。在正常增生期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SULT1E1蛋白与ERβ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35,P>0.05;r=0.466,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腺癌的渐近演变过程中,SULT1E1、ERβ表达降低或缺失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形成有一定的关系,ERβ蛋白含量越多,SULT1E1蛋白对雌激素的调节作用越强,但不能作为子宫内膜腺癌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进行评价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腺癌 雌激素受体亚型β(erβ) 雌激素代谢 雌激素硫酸基转移酶(SULT1E1)
下载PDF
ERβ2、ERα4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蒲刚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8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分析ERβ2、ERα4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表达状态、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完整切除的甲状腺乳头状癌40份、正常甲状腺组织40份、结节性甲状腺肿40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 H C)检测组织中E Rβ2... 目的分析ERβ2、ERα4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表达状态、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完整切除的甲状腺乳头状癌40份、正常甲状腺组织40份、结节性甲状腺肿40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 H C)检测组织中E Rβ2、 E Rα46表达情况,收集P T C患者术前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及5年生存率。结果 E Rβ2、ERα4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5%、70.0%,2种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ERβ2、ERα46诊断乳头状癌的灵敏度分别为92.5%、70.0%,特异度分别为72.5%、78.8%;E Rβ2、 E Rα46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5年生存率、死亡患者ERβ2、ERα46阳性细胞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β2、ERα4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增强,在病理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但对于判断远期预后的情况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临床病理特征 erβ2 erα46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 mRNA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5
4
作者 武密山 赵素芝 任立中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11月龄SD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组、淫羊藿总黄酮组和雌二醇(E2)组。以双侧卵巢... 目的: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11月龄SD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组、淫羊藿总黄酮组和雌二醇(E2)组。以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淫羊藿总黄酮组、E2组分别用淫羊藿总黄酮、E2给药4个月,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下丘脑和海马ERα,ERβ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卵巢切除后,血E2水平、椎骨骨密度、子宫湿重、下丘脑和海马ERα,ERβ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E2治疗后血E2水平、椎骨骨密度、子宫湿重升高,下丘脑和海马ERβ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下丘脑和海马ERβmRNA的表达无明显改变。淫羊藿总黄酮治疗后,血E2水平、椎骨骨密度、下丘脑和海马ERα,ERβ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子宫湿重无明显改变。结论:淫羊藿总黄酮对切除卵巢所致的骨质疏松大鼠有防治作用,对子宫无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选择性上调下丘脑和海马ERα,ERβ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卵巢切除术 下丘脑 海马 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Β
下载PDF
Cancer therapy using natural ligands that target estrogen receptor beta 被引量:5
5
作者 Gangadhara R Sareddy Ratna K.Vadlamudi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01-807,共7页
Estrogen receptor beta(ERβ) is one of the two key receptors(ERα, ERβ) that facilitate biological actions of 17β-estradiol(E2). ERβ is widely expressed in many tissues, and its expression is reduced or lost during... Estrogen receptor beta(ERβ) is one of the two key receptors(ERα, ERβ) that facilitate biological actions of 17β-estradiol(E2). ERβ is widely expressed in many tissues, and its expression is reduced or lost during progression of many tumors. ERβ facilitates estrogen signaling by both genomic(classical and non-classical) and extra-nuclear signaling. Emerg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ERβ functions as a tissue-specific tumor suppressor with anti-proliferative actions. Recent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a number of naturally available selective ERβ agonists. Targeting ERβ using its naturally available ligands is an attractive approach for treating and preventing cancers. This review presents the beneficial actions of ERβ signaling and clinical utility of several natural ERβ ligands as potential cancer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trogen receptor Estrogen receptor beta Tumor suppressor er beta agonists LIQUIRITIGENIN S-equol GENISTEIN
原文传递
产前应激促进慢性应激诱导的子代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形成
6
作者 王正玉 韩振敏 +1 位作者 唐伟 姚余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9-804,共6页
目的探讨产前应激是否能促进慢性应激诱导的6月龄雄性子代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A13)形成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APPswe/PSldE9双转基因小鼠为研究对象,将雄性APPswe/PSldE9双转基因子代鼠根据产前是否应激和子代鼠是否慢性应激分为... 目的探讨产前应激是否能促进慢性应激诱导的6月龄雄性子代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A13)形成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APPswe/PSldE9双转基因小鼠为研究对象,将雄性APPswe/PSldE9双转基因子代鼠根据产前是否应激和子代鼠是否慢性应激分为产前应激-子代慢性应激(TT)组、产前应激.子代正常处理(TC)组、产前正常处理.子代慢性应激(CT)组和产前正常处理.子代正常处理(CC)组,每组18只。采用刚果红染色检查子代鼠脑组织的淀粉样斑块;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的α亚单位(p-eIF2α)、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PERK)、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淀粉样前体蛋白β位点分裂酶1(BACE1)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Aβ1-40和Aβ1-42表达水平;采用荧光酶标仪检测BACE1活性。结果与CC组相比,CT组、TT组、TC组小鼠脑组织淀粉样斑块数目增多。与CC组相比,CT组小鼠海马组织P-eIF2α、P-PERK、Grp78、BACE1、Aβ1-40和Aβ1-4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组相比,TT组海马组织P-eIF2α、P-PERK、Grp78、BACE1、Aβ1-40和Aβ1-42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海马组织BACE1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应激可促进慢性应激诱导的6月龄雄性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子代鼠AB生成增多,其机制可能是产前应激通过促进子代鼠海马神经元内质网应激,激活PERK,引起eIF2α磷酸化,促进BACE1表达增加.从而促进Aβ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应激 慢性应激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的α亚单位 蛋白激酶R样内质 网激酶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淀粉样前体蛋白β位点分裂酶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