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zation of early maturing elite genotypes based on MTSI and MGIDI indexes:an illustration in upland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
1
作者 D S RAJ Supritha PATIL Rajesh S. +2 位作者 PATIL Bhuvaneshwara R. NAYAK Spurthi N. PAWAR Kasu N.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CAS 2024年第3期253-265,共13页
Background Globally,the cultivation of cotton is constrained by its tendency for extended periods of growth.Early maturity plays a potential role in rainfed-based multiple cropping system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era... Background Globally,the cultivation of cotton is constrained by its tendency for extended periods of growth.Early maturity plays a potential role in rainfed-based multiple cropping system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era of climate change.In the current study,a set of 20 diverse Gossypium hirsutum genotypes were evaluated in two crop seasons with three planting densities and assessed for 11 morphological traits related to early maturity.The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genotype(s)that mature rapidly and accomplish well under divers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two robust multivariate techniques called multi-trait stability index(MTSI)and multi-trait genotype-ideotype distance index(MGIDI).Results MTSI analysis revealed that out of the 20 genotypes,three genotypes,viz.,NNDC-30,A-2,and S-32 accomplished well in terms of early maturity traits in two seasons.Furthermore,three genotypes were selected using MGIDI method for each planting densities with a selection intensity of 15%.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genotypes selected based on MGIDI method highlighted that the breeders could focus on developing early-maturing genotypes with specific traits such as days to first flower and boll opening.The selected genotypes exhibited positive genetic gains for traits related to earliness and a successful harvest dur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pickings.However,there were negative gains for traits related to flowering and boll opening.Conclusion The study identified three genotypes exhibiting early maturity and accomplished well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The multivariate methods(MTSI and MGIDI)serve as novel approaches for selecting desired genotypes in plant breeding programs,especially across various growing environments.These methods offer exclusive benefits and can easily construe and minimize multicollinearity 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MTSI MGIDI Genotype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early maturity Multi-trait Multi-environment
下载PDF
Biochemical Genetic Mechanism and QTLs of Early Maturing without Yield Loss in Short-season Upland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
2
作者 SONG Mei-zhen,YU Shu-xun,FAN Shu-li(Cotton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Cotton Genetic Improvement,Ministry of Agriculture,Anyang,Henan 455000,China)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8-,共1页
The short season cotton(SSC) was important Upland plant ecotype(Gossypium hirsutum L.).The growth of SSC was very short that is 105 ~ 110 days(after planting). SSC could increase
关键词 QTLS Biochemical Genetic Mechanism and QTLs of early maturing without Yield Loss in Short-season Uplan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the cultural techniques of cotton leaf-age adjusting-controlling for promotng early maturity
3
作者 范志杰 郭宽哲 马良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2期123-129,共7页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index of lint cotton yield over 100kg per mu(1/15ha)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imate facto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ime and space for cottonboll setting in 1985—1990,we establish...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index of lint cotton yield over 100kg per mu(1/15ha)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imate facto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ime and space for cottonboll setting in 1985—1990,we established a model of cultural techniques of cotton leaf-age-ad-justing-controlling for enhancing early maturity.By utilizing the principle of leaf-age model andthe principle of regulating nutrient distribution with DPC(Mepiquate chloride),the plants weretreated with DPC in proper time.A new type of population plant patterns was set up.It character-ized by high population density,dwarf,high boll weight,bolls near nodes,high energy and lowconsumption,short distance transport of nutrients,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We put forward aset of management measures,i.e.adjusting boll setting stage,adjusting and controlling boll set-ting structure,stably applying N,increasing P,supplementing plants with K,increasing irrigationefficiency,techniques were applied and demonstrated in large areas in high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leaf-age adjusting-controlling TECHNIQUES early maturITY
下载PDF
GhAP1-D3 positively regulates flowering time and early maturity with no yield and fiber quality penalties in upland cotton 被引量:1
4
作者 Caixiang Wang Juanjuan Liu +7 位作者 Xiaoyu Xie Ji Wang Qi Ma Pengyun Chen Delong Yang Xiongfeng Ma Fushun Hao Junji S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985-1002,共18页
Flowering time(FTi)is a major factor determining how quickly cotton plants reach maturity.Early maturity greatly affects lint yield and fiber quality and is crucial for mechanical harvesting of cotton in northwestern ... Flowering time(FTi)is a major factor determining how quickly cotton plants reach maturity.Early maturity greatly affects lint yield and fiber quality and is crucial for mechanical harvesting of cotton in northwestern China.Yet,few 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or genes regulating early maturity have been reported in cotton,and the underlying regulatory mechanisms are largely unknown.In this study,we characterized 152,68,and 101 loci that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three key early maturity traits—FTi,flower and boll period(FBP)and whole growth period(WGP),respectively,via four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methods in upland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We focused on one major early maturity-related genomic region containing thre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on chromosome D03,and determined that GhAP1-D3,a gene homologous to Arabidopsis thaliana APETALA1(AP1),is the causal locus in this region.Transgenic plants overexpressing GhAP1-D3 showed significantly early flowering and early maturity without penalties for yield and fiber quality compared to wild-type(WT)plants.By contrast,the mutant lines of GhAP1-D3 generated by genome editing displayed markedly later flowering than the WT.GhAP1-D3 interacted with GhSOC1(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NSTANS 1),a pivotal regulator of FTi,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Changes in GhAP1-D3 transcript levels clearly affected the expression of multiple key flowering regulatory genes.Additionally,DNA hypomethylation and high levels of H3K9ac affected strong expression of GhAP1-D3 in early-maturing cotton cultivars.We propose that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modulate GhAP1-D3 expression to positively regulate FTi in cotton through interaction of the encoded GhAP1 with GhSOC1 and affecting the transcription of multiple flowering-related genes.These findings may also lay a foundation for breeding early-maturing cotton varietie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and cotton early maturity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QTL AP1 flowering time
原文传递
早熟优质宜机采棉花新品种‘徐棉608’的选育
5
作者 赵明明 胡新燕 +3 位作者 李卫华 李可 王康 陈晓光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针对粮棉争地、棉花生产用工多及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等问题,以‘鲁棉19号’为母本‘、徐棉266’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技术育成早熟棉花新品种‘徐棉608’,该品种可以满足麦(蒜、油)后棉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且适宜机械化采收。在2018—2019... 针对粮棉争地、棉花生产用工多及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等问题,以‘鲁棉19号’为母本‘、徐棉266’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技术育成早熟棉花新品种‘徐棉608’,该品种可以满足麦(蒜、油)后棉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且适宜机械化采收。在2018—2019年江苏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徐棉608’生育期99 d,衣分为40.1%,皮棉产量为1221.0 kg/hm^(2),较对照‘中棉所50’增产3.9%。株高87.5 cm,第一果枝节位高度20.8 cm,符合机采棉株型标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8.1 mm,断裂比强度为29.2 cN/tex,马克隆值为5.1。在2020年江苏省生产试验中,平均皮棉产量为1340.3 kg/hm^(2),较对照‘中棉所50’增产幅度高达10.5%。该品种衣分高,耐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棉铃虫,耐盐性强,对脱叶催熟剂较敏感,适宜在江苏省及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早熟棉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棉 ‘徐棉608’ 品种选育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适宜早熟棉—荷兰豆套作的荷兰豆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杜玉倍 楚宗艳 +6 位作者 常明娟 吴超 占亚楠 汤玉煊 刘素玲 周玉琴 司啸宏 《蔬菜》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为稳定豫东地区棉花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收益,引进5个荷兰豆品种,以筛选出适宜在豫东地区和早熟棉套作的荷兰豆品种。结果显示,口感脆嫩、产量高的金船白花双荚818和豌豆6号,开花时间比较集中,便于采摘,株... 为稳定豫东地区棉花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收益,引进5个荷兰豆品种,以筛选出适宜在豫东地区和早熟棉套作的荷兰豆品种。结果显示,口感脆嫩、产量高的金船白花双荚818和豌豆6号,开花时间比较集中,便于采摘,株高和棉株相近,适宜攀附在早熟棉植株上进行套作;早熟棉套种金船白花双荚818综合经济效益为50223元/hm^(2),套种豌豆6号综合经济效益为49 319元/hm^(2),效益可观,值得在豫东地区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棉 荷兰豆 品种 筛选
下载PDF
棉花早熟高产优质抗逆适于机械化新品种创新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立强 王省芬 +12 位作者 张艳 柯会锋 刘素娟 李志坤 徐东永 杨君 孙正文 谷淇深 陈斌 王红这 卢怀玉 张桂寅 马峙英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针对棉花生产管理机械化、轻简化的迫切需求和品种株型、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协同改良提升的育种难题,开展了早熟、高产、优质、适于机械化新品种培育和配套技术研究。创新地提出“两改两增四选择”早熟、耐密植、抗倒伏、... 针对棉花生产管理机械化、轻简化的迫切需求和品种株型、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协同改良提升的育种难题,开展了早熟、高产、优质、适于机械化新品种培育和配套技术研究。创新地提出“两改两增四选择”早熟、耐密植、抗倒伏、适于机械化的育种技术,创制了10份优异育种亲本材料;发掘出开花期,黄萎病抗性,棉铃重、衣分等产量,纤维长度、强度等品质共14个性状SNP位点633个;开发出可用于纤维品质、黄萎病抗性育种选择的低成本、高通量KASP标记26个;发现调控早熟性、品质、抗逆性、发芽出苗快慢的关键基因12个,并揭示其在不同品种中的表达规律;利用创新的亲本材料、育种技术和开发的分子标记,育成了冀农大23号、冀农大棉24号、冀农大棉25号、冀农大36号具不同特点适于机械化的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在株型紧凑、早熟、吐絮集中等机采特性改良及其与高产、优质、抗病协同提升方面取得新突破;研究创建了新品种机采模式种植下“一穴一粒机播、扩群体增铃数、全化控免整枝、棉田集中采收”轻简省工高效配套技术,科企用相结合,建立了代表性强、覆盖面广、带动力大的示范基地,引领新品种大面积生产应用,每公顷增收2700~3000元、省工60~75个,节本增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新品种 早熟 高产 优质 适于机械化
下载PDF
国审早熟棉花新品种邯3206的选育与多元化配套栽培技术应用
8
作者 孙璐 杨玉枫 +4 位作者 高彩红 尹国 李世云 路正营 崔红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9-13,共5页
【目的】选育出适合多元化种植模式的早熟棉花新品种,为粮食生产与棉花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用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自育的棉花新品系HS601为母本和转基因抗虫棉邯685为父本杂交,经南繁北育,定向选择,成功培育出早熟棉新... 【目的】选育出适合多元化种植模式的早熟棉花新品种,为粮食生产与棉花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用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自育的棉花新品系HS601为母本和转基因抗虫棉邯685为父本杂交,经南繁北育,定向选择,成功培育出早熟棉新品种邯3206。【结果】早熟棉新品种邯3206于2019—2020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早熟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547.5 kg/hm^(2)、1449.0 kg/hm^(2)和1327.5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中棉所50增产7.7%、10.2%和9.6%。该品种生育期98 d,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邯3206于2021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冀审棉20219001),2022年通过国家品种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220028)。【结论】邯3206生育期短,在黄河流域棉区与蔬菜作物(甘蓝、西蓝花、大蒜)进行两熟制多元化配套栽培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棉 新品种 邯3206 多元化配套栽培
下载PDF
西北内陆早熟陆地棉品种的综合评价及育种演化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彩香 袁文敏 +7 位作者 刘娟娟 谢晓宇 马麒 巨吉生 陈炟 王宁 冯克云 宿俊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I0001-I0005,共21页
【目的】综合评价近30年西北内陆棉区审定的早熟陆地棉品种,阐述该区域育成品种主要性状的育种演变规律,为西北内陆棉花新品种选育和主栽品种推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和2021年分别在甘肃敦煌和新疆石河子对110个1988-2021年西... 【目的】综合评价近30年西北内陆棉区审定的早熟陆地棉品种,阐述该区域育成品种主要性状的育种演变规律,为西北内陆棉花新品种选育和主栽品种推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和2021年分别在甘肃敦煌和新疆石河子对110个1988-2021年西北内陆棉区审定的早熟陆地棉品种与早熟、产量、纤维品质和株型相关的12个主要性状的表型进行鉴定;利用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品种表型特征进行综合评分,筛选优良品种,并对其主要性状进行育种演化分析。【结果】110个早熟陆地棉参试品种的12个主要性状表型值分布范围较大,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果枝长度>单株结铃数>吐絮率>单铃重>马克隆值>纤维强度>衣分>纤维长度>开花时间>果枝夹角>伸长率>整齐度。通过聚类分析将110个早熟陆地棉品种分为Ⅰ、Ⅱ、Ⅲ和Ⅳ4个类群,它们分别为优良纤维品质、早熟、松散株型和高产的品种类群。相关性分析表明,早熟性与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均呈负相关,产量构成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呈正相关,且多数性状之间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将12个主要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66.92%;并对110份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综合评分,评分排名第一的品种为中棉113(0.67),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纤维品质优良和株型相对松散等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甘肃审定品种的早熟性显著优于西北内陆和新疆审定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显著低于西北内陆和新疆审定品种。西北内陆早熟陆地棉品种在30多年的演化过程中,多数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呈显著上升的变化趋势,株型向更为紧凑的趋势演变;早期育成品种的单株结铃数与单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和强度呈负相关,而近期育成品种单株结铃数与单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和强度呈正相关。【结论】西北内陆早熟陆地棉品种在育种改良过程中,与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的主要性状指标分布广泛,逐年呈显著提升的演变趋势;近期育成品种已实现了单株结铃数与纤维长度和强度的协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早熟 产量 纤维品质 株型 西北内陆棉区 育种演化
下载PDF
早熟机采棉新品种筛选及机采性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啸天 许浩翊 +2 位作者 孙硕阳 苏朝丞 袁洋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44-48,59,共6页
筛选鉴定早熟机采棉(Gossypium spp)新的品系、品种,以确保机采棉花品质、产量稳定提高。通过对早熟机采棉新品种农艺性状的研究,掌握机采棉性状的关键技术参数,为棉花产业发展奠定基础。2019和2020年在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品... 筛选鉴定早熟机采棉(Gossypium spp)新的品系、品种,以确保机采棉花品质、产量稳定提高。通过对早熟机采棉新品种农艺性状的研究,掌握机采棉性状的关键技术参数,为棉花产业发展奠定基础。2019和2020年在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品种试验,对12个品种机采性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2个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在123~133 d,有5个品种比对照(陆新早61)生育期短。吐絮期整齐度在2~3级;第一果铃高度≥18.0cm的有10个品种。各品种机采性状综合分析可知,石大棉268表现最佳,生育期为123 d,第一果铃高度20.4 cm,衣分率43.2%,纤维长度33.5 mm,断裂比强度32.9N/tex,纺纱均匀指数182,皮棉增产20.9%;其次是金早1号,生育期为126 d,第一果铃高度20.7 cm,衣分率41.82%,纤维长度32.9 mm,断裂比强度31.9 N/tex,纺纱均匀指数180,皮棉增产8.9%;第三名是金垦1861,生育期为126 d,第一果铃高度21.3 cm,衣分率38.9%,纤维长度33.3 mm,断裂比强度30.9 N/tex,纺纱均匀指数179,皮棉增产7.6%。以上3个品种的机采性状、产量和品质表现适合研究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机采棉 新品种 筛选 机采性状 试验
下载PDF
机采棉机采性状及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11
作者 郝亚明 吴美欢 +4 位作者 许浩翊 高宇 温春 刘俊哲 陈禹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3期44-49,共6页
通过筛选鉴定早熟机采棉新的品系、品种,以确保机采棉花品质、产量稳定提高。2019、2020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科所设定试验区,选择12个机采棉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石大棉268’、‘H1537’、‘金垦1861’和‘新... 通过筛选鉴定早熟机采棉新的品系、品种,以确保机采棉花品质、产量稳定提高。2019、2020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科所设定试验区,选择12个机采棉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石大棉268’、‘H1537’、‘金垦1861’和‘新石K33’生育期最短<120 d;第一果铃高度≥18.0 cm的有10个品种,吐絮期整齐度在2、3级。机采性状综合排名‘石大棉268’第一,子棉单产、皮棉单产、霜前皮棉单产均优于其他品种,与对照品种相比分别增加了7.2%、19.2%、25.1%,霜前花率达到99.2%;其次是‘新农早129’,子棉单产、皮棉单产、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6.0%、14.7%、16.3%。‘石大棉268’、‘新农早129’两个品种的机采性状及棉花品质表现最佳,符合本研究区的机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机采棉 品种筛选 机采性状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不同短季棉品种生育进程中主茎叶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 被引量:29
12
作者 沈法富 喻树迅 +2 位作者 范术丽 李静 黄祯茂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14-1019,共6页
以 3个生育和衰老特性不同的短季棉品种为材料 ,测定其在生育进程中主茎叶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短季棉的早熟性与主茎叶中早期吲哚乙酸 (IAA)和玉米素及其核苷 (Z +ZR)含量出现高峰值的时间一致 ,这 2种激素高峰值出现的... 以 3个生育和衰老特性不同的短季棉品种为材料 ,测定其在生育进程中主茎叶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短季棉的早熟性与主茎叶中早期吲哚乙酸 (IAA)和玉米素及其核苷 (Z +ZR)含量出现高峰值的时间一致 ,这 2种激素高峰值出现的时间愈早 ,其产量器官发育也早 ;短季棉的早衰性与主茎叶中后期脱落酸 (ABA)、乙烯和IAA出现的高峰时间一致 ,而与主茎叶中异戊烯基嘌呤及其核苷 (iP +iPA)含量相反。短季棉始絮后 ,主茎叶中iP +iPA含量低、ABA、IAA和乙烯含量高的品种易早衰 ,主茎叶中iP +iPA含量高、ABA、IAA和乙烯含量低的品种抗早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品种 生育过程 主茎叶 内源激素 变化动态 激素高峰值 器官发育
下载PDF
棉花早熟性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46
13
作者 喻树迅 王寒涛 +1 位作者 魏恒玲 宿俊吉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9期1-10,共10页
早熟棉适于麦(油)后直播,实现粮棉一年两熟,对棉花产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早熟性的遗传特性、早熟相关QTL定位、早熟相关基因挖掘的进展进行了阐述;总结了早熟棉的发展与育种现状以及早熟棉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介绍了早熟棉... 早熟棉适于麦(油)后直播,实现粮棉一年两熟,对棉花产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早熟性的遗传特性、早熟相关QTL定位、早熟相关基因挖掘的进展进行了阐述;总结了早熟棉的发展与育种现状以及早熟棉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介绍了早熟棉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棉区的生产示范应用情况;提出了我国早熟棉育种的研究展望,为我国早熟棉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早熟性 发展 应用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陆地棉早熟相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树琪 梁冰 +7 位作者 李黎贝 庞朝友 宿俊吉 宋美珍 魏恒玲 王寒涛 范术丽 喻树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9-606,共8页
丰富的遗传变异对于提高作物的环境适应性和遗传改良进度至关重要。为了解我国早熟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136对SSR引物对186份陆地棉材料(96份早熟陆地棉材料和90份中、晚熟陆地棉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 丰富的遗传变异对于提高作物的环境适应性和遗传改良进度至关重要。为了解我国早熟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136对SSR引物对186份陆地棉材料(96份早熟陆地棉材料和90份中、晚熟陆地棉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等位基因变异355个,平均2.61个。在早熟棉材料中,有134对多态性SSR引物扩增出341个条带,平均2.54个;中、晚熟材料中有133对多态性SSR引物,扩增出345个条带,平均2.59个。早熟棉材料的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基因型多样性(H')分别为0.684、3.994和1.361;中、晚熟棉材料的PIC、Ne、H'分别为0.668、3.852和1.343。早熟棉材料和中、晚熟棉材料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别在0.349~0.935和0.270~0.907之间,平均为0.635、0.666。遗传相似性系数总体平均值接近,但早熟棉变化范围较中、晚熟棉小。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可将186份材料分成2个类群。总体上来看,供试材料遗传相似性系数较高,说明我国陆地棉早熟相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本研究结果为早熟棉育种亲本选配,早熟棉种质创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早熟性 SSR 遗传相似性 早熟棉育种
下载PDF
北疆棉花“新陆早”系列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相吉山 谢宗铭 +3 位作者 田琴 董永梅 李有忠 司爱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35-1540,共6页
【目的】为北疆早熟棉种植选择及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对"新陆早"系列41个品种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皮棉产量与生育期极显著负相关,与铃重显著正相关,与衣分极显著正相关,与籽指、绒长、比强... 【目的】为北疆早熟棉种植选择及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对"新陆早"系列41个品种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皮棉产量与生育期极显著负相关,与铃重显著正相关,与衣分极显著正相关,与籽指、绒长、比强度、马克隆值无显著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生育期、铃重、衣分与皮棉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0.226、0.203和0.501,回归方程为^Y=819.61-16.83X1+78.47X2+65.13X3;主成分分析显示5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累积贡献率达89.371%,依次为产量和品质选择综合因子、产量制约因子、籽指选择因子、生育期选择因子和品质选择因子。【结论】北疆早熟棉较好的协调了产量与品质之间的矛盾;生育期、铃重和衣分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增大衣分是提高皮棉产量的重要途径;新陆早13号、26号、36号、40号和42号品种综合表现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棉区 早熟棉 主要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早熟棉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4
16
作者 罗晓丽 姜艳丽 +4 位作者 肖娟丽 武宗信 张安红 王志安 吴家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9-615,共7页
以8个早熟或特早熟棉花为材料,通过不同激素组合(1.0 mg/L IBA+0.5 mg/L KT;0.1 mg/L 2,4-D+0.1 mg/L KT)诱导其愈伤组织,为早熟棉花的遗传转化以及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2种激素组合均能诱导产生4种主要类型的愈伤组织:淡黄... 以8个早熟或特早熟棉花为材料,通过不同激素组合(1.0 mg/L IBA+0.5 mg/L KT;0.1 mg/L 2,4-D+0.1 mg/L KT)诱导其愈伤组织,为早熟棉花的遗传转化以及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2种激素组合均能诱导产生4种主要类型的愈伤组织:淡黄色颗粒状愈伤组织,褐化的愈伤组织,翠绿致密的愈伤组织,疯长型愈伤组织.4种愈伤组织转入增殖培养基中前2种愈伤组织能够分化出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再转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能够产生胚状体,即体细胞胚;体细胞胚进一步发育成为再生小苗.用该组织培养再生系统,成功地使晋棉5号、中棉27号和辽棉10号等3个早熟棉品种在5~7个月内通过体细胞胚胎分化获得再生小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或特早熟棉花 愈伤组织 胚胎发生 植株再生
下载PDF
施氮量对不同熟期棉花品种的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8
17
作者 王子胜 徐敏 +4 位作者 刘瑞显 吴晓东 朱鹤 陈兵林 周治国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7-544,共8页
以辽棉19号(生育期125 d)和美棉33B(生育期135 d)2个生育期差异较大的品种为材料,于2007-2008年在东北特早熟棉区(辽宁辽阳,41°26'N,123°14'E)设置棉花不同施氮量(即施氮0,240,480 kg.hm-2)试验,研究施氮量对东北特... 以辽棉19号(生育期125 d)和美棉33B(生育期135 d)2个生育期差异较大的品种为材料,于2007-2008年在东北特早熟棉区(辽宁辽阳,41°26'N,123°14'E)设置棉花不同施氮量(即施氮0,240,480 kg.hm-2)试验,研究施氮量对东北特早熟棉区棉花生物量、氮素累积特征及氮素累积利用率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动态变化符合S型曲线,氮素的快速累积起始日较棉花生物量早10~12 d;辽棉19号和美棉33B均在施氮240 kg.hm-2条件下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速率峰值出现时间最早,累积速率最高,其生物量、氮素累积量和皮棉产量最高,同时氮素利用效率较高。施氮480 kg.hm-2不仅降低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速率及累积量,而且降低了生殖器官分配系数,导致产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特早熟棉区 棉花 施氮量 生物量 产量
下载PDF
北疆早熟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董承光 王娟 +3 位作者 周小凤 马晓梅 李生秀 李保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55-2257,共3页
选用北疆早熟棉区早熟高产型陆地棉品种新陆早42号与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配置组合,对获得的F2代进行了生育期、产量及相关性状、纤维品质等性状的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最高的为果枝始节高,最... 选用北疆早熟棉区早熟高产型陆地棉品种新陆早42号与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配置组合,对获得的F2代进行了生育期、产量及相关性状、纤维品质等性状的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最高的为果枝始节高,最低的为生育期;纤维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大部分表现为负相关性;产量相关性状中株高、单铃重、衣分与皮棉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生育期性状与皮棉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但可通过衣分对皮棉产量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此研究结果为指导新疆棉花杂交后代早熟性状的选择和高产优质棉花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棉 早熟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早熟棉花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高进 蔡立旺 +3 位作者 宋锦花 施庆华 陈建平 王永慧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25-2431,共7页
早熟棉品种遗传改良是实现麦棉两熟棉区粮棉双丰收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江苏省2013-2014年14个早熟棉花区试品种的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共1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早熟性状以霜前花率变异系数最大,产量性状以总铃数最... 早熟棉品种遗传改良是实现麦棉两熟棉区粮棉双丰收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江苏省2013-2014年14个早熟棉花区试品种的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共1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早熟性状以霜前花率变异系数最大,产量性状以总铃数最大,纤维品质性状以马克隆值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8.998%,已反映所列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通过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对参试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将14个品种分为6大类,同时对聚类结果进行了判别分析,聚类正确率高达92.9%;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类品种的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并对各类品种的综合评价与性状改良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棉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多元方差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不同化学打顶剂对北疆早熟陆地棉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叶春秀 王刚 +3 位作者 李有忠 王志军 庄振刚 谢宗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2-76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化学打顶剂对新疆北疆早熟棉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及化学打顶效果,筛选适合北疆早熟陆地棉化学打顶的试剂类型及处理方式。【方法】本研究以自选育的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敏感的陆地棉(代号为589)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 【目的】比较不同化学打顶剂对新疆北疆早熟棉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及化学打顶效果,筛选适合北疆早熟陆地棉化学打顶的试剂类型及处理方式。【方法】本研究以自选育的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敏感的陆地棉(代号为589)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化学打顶剂(缩节胺、氟节胺、土优塔、打顶剂)与人工打顶的田间对比试验,比较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打顶方式对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株高性状上,不同打顶剂处理后都表现出高于人工打顶处理,株型更加紧凑;在果枝数、铃数性状上都表现出能够增加铃数,果枝数与人工打顶相当;在铃的空间分布上,不同打顶剂处理都表现出中下部铃及内围铃高于人工打顶;在铃重、籽棉重、皮棉重、衣分性状上,不同打顶剂处理与人工打顶相比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差异都不显著;在绒长性状上,缩节胺、打顶剂处理与人工打顶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分别表现出减小和增加绒长,而其它打顶剂处理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目前已推广的几种化学打顶剂在改善北疆早熟陆地棉的农艺、经济性状等方面各自存在着利弊,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完善,以便于能够更好地起到打顶效果,实现规模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早熟陆地棉 化学打顶 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