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生态理念”在儒家经典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1
作者 谭立 罗焕娟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67-72,共6页
将自然生态现象赋予道德内涵和哲学意蕴,归纳总结其规律,以此为依据颁行礼乐、建章立制、治国理政,诠释、指导和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此为儒家经典哲学思想的重要特征和存在意义。其理路在于,首先界定天地本质:“天地之大德曰生”;其次... 将自然生态现象赋予道德内涵和哲学意蕴,归纳总结其规律,以此为依据颁行礼乐、建章立制、治国理政,诠释、指导和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此为儒家经典哲学思想的重要特征和存在意义。其理路在于,首先界定天地本质:“天地之大德曰生”;其次提出“大人”即圣贤君王的标准:“与天地合其德”;再次奠定圣贤君王治理天下的法理基础:“天工人代”。探求此思想的逻辑本源可见,儒家经典哲学思想和由此形成的国家治理模式,是建立在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自然生态良好的基础之上,显现出传统生态理念卓越的前瞻性与综合整体思想观念,与当代社会提出的“生态良好”“永续发展”理念具有高度契合之处。同时,儒家生态智慧,需要实现现代转型,方能有助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理念 天地本质 生生大德 德配天地 天工人代 永续发展
下载PDF
库车克孜尔尕哈石窟壁画中的地神 被引量:12
2
作者 彭杰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72,共9页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典籍,对库车克孜尔尕哈石窟壁画中出现在供养人脚下的地神,就其图像来源、佛经依据和所反映出的人文理念做了探讨。作者认为,这一奇异的图像来源于于阗,是据《金光明经.坚牢地神品》绘制,它反映出身为世俗人的王族供养...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典籍,对库车克孜尔尕哈石窟壁画中出现在供养人脚下的地神,就其图像来源、佛经依据和所反映出的人文理念做了探讨。作者认为,这一奇异的图像来源于于阗,是据《金光明经.坚牢地神品》绘制,它反映出身为世俗人的王族供养人试图藉此神化自我、宣扬"王权天授"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尕哈石窟 坚牢地神《金光明经》
下载PDF
于阗的地神图像及其流变 被引量:4
3
作者 梁涛 彭杰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5-120,共6页
于阗是著名的西域古国,汉唐时期佛教及其艺术在其地兴盛一时。本文主要围绕一百余年来在新疆和田地区发现的多件地神图像,结合文献,探讨了此类图像的外在形式、文献依据及其所反映的思想内涵。作者认为,于阗佛寺的地神图像是据《金光明... 于阗是著名的西域古国,汉唐时期佛教及其艺术在其地兴盛一时。本文主要围绕一百余年来在新疆和田地区发现的多件地神图像,结合文献,探讨了此类图像的外在形式、文献依据及其所反映的思想内涵。作者认为,于阗佛寺的地神图像是据《金光明经·坚牢地神品》绘制,它影响了龟兹和敦煌佛教绘画的王族供养人画像,反映了出身为世俗人的王族供养人试图藉此神化自我,宣扬"王权天授"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阗 坚牢地神 《金光明经》
下载PDF
论农耕文化遗产之田地景观 被引量:4
4
作者 彭兆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9,164,共8页
中华民族素以农耕文明著称,乡土社会的悠久性和区域的多样性,决定了中国乡土景观形态的复杂性。然而,只要是农耕文明,"田"便是一个至为重要的因素,它既是"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的折射,是土地农耕形态的田畴阡陌的图景... 中华民族素以农耕文明著称,乡土社会的悠久性和区域的多样性,决定了中国乡土景观形态的复杂性。然而,只要是农耕文明,"田"便是一个至为重要的因素,它既是"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的折射,是土地农耕形态的田畴阡陌的图景,是人群共同体社会结构的"家园"纽带,又是"乡里乡亲"的缩影;自古延续的"田甲"管理系统亦建立在"田"的背景之上,王城之"城郭"形制也与田地的形态有关,甚至国家的"疆界"亦是由"田"构成的"疆理制度"。换言之,田地也是"社稷"国家的缩影。在南方,水稻与灌溉连带着一系列的自我属性,形成了一连串相互组合的独特景观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地 里甲 邻里 社稷
下载PDF
道家“天父地母”隐喻及其生态智慧解读 被引量:3
5
作者 方丽青 吴伟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0-643,共4页
基于道家经典,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了道家"天父地母"隐喻的图式映射关系,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始域"父母"和靶域"天地"的映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养功能的映射、生理结构映射、感知和情感功能映射等。在此... 基于道家经典,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了道家"天父地母"隐喻的图式映射关系,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始域"父母"和靶域"天地"的映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养功能的映射、生理结构映射、感知和情感功能映射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道家"天父地母"隐喻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性和整体性;承负观;人类要尊重、敬畏和感念自然,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天父地母"隐喻形象化地表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方式及其重视生态、亲和自然的生态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父地母”隐喻 生态智慧 人与自然 道家
下载PDF
赣北乡村寺庙神祇来源考索及宗教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摩罗 杨帆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2-39,共8页
通过对13座乡村寺庙的灵位之考察,发现其神祇主要有四个来源,第一是佛教体系,第二是道教体系,第三是当地民间传说,第四是历史人物。这四种神祇交互杂处,几乎无法判断某个寺庙究竟是什么宗教性质。细加调查和分析,不难发现,在香客心中,... 通过对13座乡村寺庙的灵位之考察,发现其神祇主要有四个来源,第一是佛教体系,第二是道教体系,第三是当地民间传说,第四是历史人物。这四种神祇交互杂处,几乎无法判断某个寺庙究竟是什么宗教性质。细加调查和分析,不难发现,在香客心中,所有这些神祇都没有特定的宗教教义、宗教组织、宗教仪规、宗教阅历,实际上他们都是同一种宗教面目,都是以地方神的身份享受崇拜和祭祀的。乡村宗教基本上处于原始宗教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寺庙 神祗来源 宗教考察
下载PDF
绝地天通与中国政教结构的开端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23,共8页
五帝时代之所以作为中国史的开端,乃是基于如下的意识:作为中国传统的天下政教形态在五帝时代业已开端,它体现在帝与群神的二层级的政治构造上面;这一构造对应于三代王制中的天子与诸侯的共治结构;而在天下型国家成立之后,这一构造又变... 五帝时代之所以作为中国史的开端,乃是基于如下的意识:作为中国传统的天下政教形态在五帝时代业已开端,它体现在帝与群神的二层级的政治构造上面;这一构造对应于三代王制中的天子与诸侯的共治结构;而在天下型国家成立之后,这一构造又变易为圣与王、君子与君主的共治结构,构成了中国两千年传统政教形态的典范。帝与群神的分工,导致了对民的统治被架置在文化上而不是狭义的政治上,初步展现了中国传统政教将政治镶嵌在文化中的基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地天通 帝与神 社稷之国与神守之国
下载PDF
天与地,以及诗人的位置--再论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周兴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共7页
思想家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一直受到学界的争议。本文认为,荷尔德林诗歌对于后期海德格尔思想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海德格尔借助于荷尔德林的诗意词语形成了天/地二重性的世界观点,后者明显区别于海氏前期在《存在与... 思想家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一直受到学界的争议。本文认为,荷尔德林诗歌对于后期海德格尔思想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海德格尔借助于荷尔德林的诗意词语形成了天/地二重性的世界观点,后者明显区别于海氏前期在《存在与时间》中形成的此在世界理解;其次,作为海德格尔后期存在—语言思想之核心的诗—思关系问题,主要也起源于海氏与荷尔德林诗歌的对话,荷尔德林关于作为"半神"的诗人的规定,同样有力地规定了海德格尔"诗—思"理想,其哲学后果和政治含义值得我们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荷尔德林 天与地 世界 诗人理想
下载PDF
“绝地天通”新考 被引量:5
9
作者 叶林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58,63,共5页
中国先秦典籍中的“绝地天通”故事 ,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以全新的视角 ,通过文献考证 ,结合考古资料 ,论证了“绝地天通”既不是神话故事 ,也不是宗教问题 ,而是发生在东夷族有虞氏与古三苗部族之间的、一个具有相当真实性的历史事件 ,... 中国先秦典籍中的“绝地天通”故事 ,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以全新的视角 ,通过文献考证 ,结合考古资料 ,论证了“绝地天通”既不是神话故事 ,也不是宗教问题 ,而是发生在东夷族有虞氏与古三苗部族之间的、一个具有相当真实性的历史事件 ,其本质就是将苗民分隔南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地天通" 有虞氏 苗民 蚩尤 皇帝
下载PDF
迈向万能视角建筑学(一)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文一 《城市设计》 2015年第2期106-112,共7页
本文认为今天的人类已经身处数字化生存时代,在以谷歌地球为代表的互联网地图上以万能视角优先体验建筑的方式,彻底颠覆了通常以凡人视角为主的建筑体验;并列举朱文一工作室作品"Plan O"方案,表述迈向万能视角建筑学的一种未... 本文认为今天的人类已经身处数字化生存时代,在以谷歌地球为代表的互联网地图上以万能视角优先体验建筑的方式,彻底颠覆了通常以凡人视角为主的建筑体验;并列举朱文一工作室作品"Plan O"方案,表述迈向万能视角建筑学的一种未来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人视角 万能视角 数字化生存 谷歌地球 万能视角建筑学 芝加哥建筑奖 “Plan O”方案
下载PDF
让“在”与“诗”心——海德格尔艺术与栖居思想探微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鼎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2-67,共6页
"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即澄明之筹划或存在者之无蔽的道说,即存在或大道(Erelgnis)的运作和发生。当代"无家可归的状态"不仅引发了对栖居问题的重新思考并且成为"终有一死者唤入栖居中的唯一呼声",同时... "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即澄明之筹划或存在者之无蔽的道说,即存在或大道(Erelgnis)的运作和发生。当代"无家可归的状态"不仅引发了对栖居问题的重新思考并且成为"终有一死者唤入栖居中的唯一呼声",同时也引发了对艺术之于栖居的召唤和审视。本文通过突出让"在"与"诗"心即艺术与栖居思想在海德格尔诗学中的核心地位,探讨其对当代艺术具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与本源 世界与大地 神与四重整体 诗意与栖居
下载PDF
从先秦两汉艺术品装饰题材看天地人神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长初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98-101,共4页
因史前原始社会先民对自然物的万物有灵观、对某些特定动物的图腾崇拜而初步形成天地人神的概念,商用时期强化了天地人神闻的关系,随着春秋战国时期人类自身认识的觉醒,以至于在两汉时期达到了天地神人关系的完善。这表明人类对自然界... 因史前原始社会先民对自然物的万物有灵观、对某些特定动物的图腾崇拜而初步形成天地人神的概念,商用时期强化了天地人神闻的关系,随着春秋战国时期人类自身认识的觉醒,以至于在两汉时期达到了天地神人关系的完善。这表明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乃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品装饰题材 天地人神关系 形成
下载PDF
基于太极、命门、脑心学术思想探讨“心”本义——兼与匡调元《无极哲学》《太易心神学》共勉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15-27,共13页
"无极生太极",太极是先天四太产生的"无极之真,二五之精",是能够化生天地万物的"天地之专精",是"道之为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先天之精。太极以精为体,是天地万物之根源,根源以... "无极生太极",太极是先天四太产生的"无极之真,二五之精",是能够化生天地万物的"天地之专精",是"道之为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先天之精。太极以精为体,是天地万物之根源,根源以生生为本而主宰一切,主宰就是心,所以有"心为太极"之说。人体的太极是命门,命门藏先天之精而为生命之根,根就是心,故命门有"小心"之说。形似泥丸的间脑位于脑髓中央的泥丸宫,是脑中之脑,脑之核心,称之为"脑心"。脑心是"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的根本所在,是《内经》目睛命门所藏的先天之精,是"十二脏之化源"的"五脏之专精",是根源而主宰的心,是以生为本的"生物之心"。脑心命门以元精为体,以元神为用,神来自于精、来自于心,精神就是心神,所以脑心命门是"精神之所舍"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脑心命门与血脉之心相比,就是"小心",但却是真精真心真君真主而为人体生命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极 太极 天地之专精 命门 脑心 元神 感而遂通
下载PDF
北京土地庙故事研究
14
作者 赵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88,共5页
北京城市土地庙有许多故事。土地庙的故事越多,土地庙的香火就越旺盛,附近社区和街道的城市规划就越活跃。北京城市土地庙故事的类型有两种,即"土地庙来历型"和"土地庙神迹型",它们是市民对城市社会的历史记忆,还... 北京城市土地庙有许多故事。土地庙的故事越多,土地庙的香火就越旺盛,附近社区和街道的城市规划就越活跃。北京城市土地庙故事的类型有两种,即"土地庙来历型"和"土地庙神迹型",它们是市民对城市社会的历史记忆,还能帮助土地庙提高知名度,成为北京土地庙自养的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清代至民国 城市土地庙 故事类型
下载PDF
探索与证伪:关于饕餮纹含义的几种学说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厚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53,共9页
商周青铜器饕餮纹,是中国青铜时代最引人入胜的课题之一。一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其功能涵义作出了各种尝试性的阐释,先后提出了"巫蹻说"、"萨满面具说"、"天帝说"、"地母说"等若干理论假说... 商周青铜器饕餮纹,是中国青铜时代最引人入胜的课题之一。一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其功能涵义作出了各种尝试性的阐释,先后提出了"巫蹻说"、"萨满面具说"、"天帝说"、"地母说"等若干理论假说。本文拟就上述诸说一一加以"证伪",以期为重新解读饕餮纹含义提供合理的认知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青铜器 饕餮纹 巫足乔说 萨满面具说 天帝说 地母说
下载PDF
民国时期北京内城土地庙与地权的关系研究
16
作者 赵娜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8-14,共7页
我国民国时期城乡土地庙仍到处可见,但以往较少从民俗学视角研究该时期的城市土地庙,更很少有人研究城市土地庙与地权的关系,然而,民国时期北京内城土地庙是值得拓展研究的一个个案。这项研究可从三方面进行,即民国时期政府监督管理下... 我国民国时期城乡土地庙仍到处可见,但以往较少从民俗学视角研究该时期的城市土地庙,更很少有人研究城市土地庙与地权的关系,然而,民国时期北京内城土地庙是值得拓展研究的一个个案。这项研究可从三方面进行,即民国时期政府监督管理下的北京内城土地庙土地和寺庙空间的管理分配、土地庙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政府与市民合作利用土地庙的方式等。近半个世纪城市土地庙大都被拆除,因此利用田野作业方法开展民俗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城市土地庙 北京内城土地庙 城市地权
下载PDF
傩母·地母·人母——民间神灵信仰中的女娲形象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祥林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借助女娲形象及相关事象的考察,从中国民间傩戏体系、民间"地母"崇拜、"人祖"信仰民俗三方面入手,研究中国民间神灵信仰的形象寄托。文献和田野互证表明,女娲作为生养人类的伟大祖母的至上地位,理当是中华神话殿堂... 借助女娲形象及相关事象的考察,从中国民间傩戏体系、民间"地母"崇拜、"人祖"信仰民俗三方面入手,研究中国民间神灵信仰的形象寄托。文献和田野互证表明,女娲作为生养人类的伟大祖母的至上地位,理当是中华神话殿堂里先于诸神又高于诸神的始祖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形象 神灵信仰 傩戏 傩母
下载PDF
祀地仪式的演化与万荣后土祭祀
18
作者 樊淑敏 《运城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对土地的祭祀始于上古的三皇五帝 ,到周朝已形成独特的祭祀仪式 ,并由最早的自然神崇拜逐渐融入人格神因素 ,形成了固定的称谓———后土。祭地或在泽中方丘 ,或在都城北郊。而泽中方丘的具体地理位置十分模糊。汉武帝时认定 ,古书的泽... 对土地的祭祀始于上古的三皇五帝 ,到周朝已形成独特的祭祀仪式 ,并由最早的自然神崇拜逐渐融入人格神因素 ,形成了固定的称谓———后土。祭地或在泽中方丘 ,或在都城北郊。而泽中方丘的具体地理位置十分模糊。汉武帝时认定 ,古书的泽中方丘为山西汾阴上 ,即今天的万荣县宝井乡。武帝亲祀后土于汾阴上 ,其后历代帝王多有亲祭。这一举措对后世万荣的影响相当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土 地祗 自然神 人格神
下载PDF
北京土地神故事研究
19
作者 赵娜 《励耘学刊》 2014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北京城乡流传着许多土地神故事,传达着民众对土地神神格、神位和职能的认识与想象。北京土地神故事的类型有三种,即“土地神助人型”、“土地神职能型”和“不怕土地神型”,它们是民众土地神信仰的精神性折射和文艺性象征。研究这些... 北京城乡流传着许多土地神故事,传达着民众对土地神神格、神位和职能的认识与想象。北京土地神故事的类型有三种,即“土地神助人型”、“土地神职能型”和“不怕土地神型”,它们是民众土地神信仰的精神性折射和文艺性象征。研究这些故事,可以增加对北京市民土地神信仰观念和信仰实践的了解,为保护北京寺庙文化精神遗产提供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寺庙研究 土地神 故事类型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核心理论问题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建军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19年第2期44-55,241,共13页
本文提出并讨论了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核心理论问题,认为文学地理学要发展为一门新的学科、一种新的批评方法,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相关的核心术语与概念,这是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建设的关键问题。人地关系、神地关系、文地关系是文学地理学批... 本文提出并讨论了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核心理论问题,认为文学地理学要发展为一门新的学科、一种新的批评方法,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相关的核心术语与概念,这是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建设的关键问题。人地关系、神地关系、文地关系是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核心理论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依次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讨论。几乎所有现存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与文学地理学批评,最后都会涉及这三个问题,涉及作家的"人地观""神地观"和"文地观",从而与某一个特定时代的"哲学""美学"与"人学"发生重要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批评 核心理论问题 人地关系 神地关系 文地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