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arthquake-related disturbances in ionosphere and project of the first China seismo-electromagnetic satellite 被引量:13
1
作者 Xuhui Shen Xuemin Zhang +7 位作者 Lanwei Wang Huaran Chen Yun Wu Shigeng Yuan Junfeng Shen Shufan Zhao Jiadong Qian Jianhai Ding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1年第6期639-650,共12页
Based on the case studie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earthquake-related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mainly from DEMETER satellite, ground-based GPS and ionosounding dat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isw tical characte... Based on the case studie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earthquake-related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mainly from DEMETER satellite, ground-based GPS and ionosounding dat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isw 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quake-related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plasma perturbations and variation of energetic particle flux. According to the main results done by Chinese scientists, fusing with the existed study from global researches, seismo-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usually occurred a few days or hours before earthquake occurrence. Paralleling to these case studies, lithosphere-atmosphere-ionosphere (LAI) coupling mechanisms are checked and optimized. A thermo-electric model was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seismo-electromagnetic effects before earthquakes. A propagation model was put forward to explain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to the ionospher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research, China seismo-electromagnetic satellite, the first space-based platform of Chinese earthquake stereoscopic observ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and planned to launch at about the end of 2014. It focuses on checking the LAI model and distinguishing earthquake-related ionospheric disturbanc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for the satellite will adopt CAST-2000 platform with eight payloads onboar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satellite will work together with the ground monitoring network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to capture seismo-electromagnetic informa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resear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o-ionospheric coupling earthquake-related ionospheric disturbance China seismoelectromagnetic satellite lithosphere-atmosphere-ionosphere coupling model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several important problems in earthquake-related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 monitoring in China
2
作者 Lanwei Wang Shizhong Zhang Yu Zhang Dapeng Liu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1年第6期583-591,共9页
Earthquake-related electromagnetic observation aims at finding abnormal electromagnetic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earthquake possibly. The existing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this method is, to a large extent, effective... Earthquake-related electromagnetic observation aims at finding abnormal electromagnetic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earthquake possibly. The existing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this method is, to a large extent, effective in short-term and impending earthquake predic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progress and discusses some related problems in this field. Some requirements for observation system have been proposed to improve monitoring level. As a case observation using the reformed observation system in Jinghai seismologie station, Tianjin, some results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related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 geo-electric field magnetic field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 event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OLR地震异常信息提取初探 被引量:8
3
作者 戴勇 丁风和 韩晓明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6,共6页
长波辐射OLR具有可覆盖范围大的特点。本文提取其与地震相关的异常信息,并尝试将所得结果应用于地震预测中,这对于弥补我国部分处于前兆台网监测范围之外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对小波包方法及其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尝... 长波辐射OLR具有可覆盖范围大的特点。本文提取其与地震相关的异常信息,并尝试将所得结果应用于地震预测中,这对于弥补我国部分处于前兆台网监测范围之外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对小波包方法及其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尝试采用该方法对长波辐射值OLR时间序列进行分解重构,提取异常信息。通过对15个不同震例的研究表明,地震前的10个月内,重构信号均出现能量严重衰减的现象,且其持续时间长短与发震震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辐射值(OLR) 小波包法 能量衰减 地震异常
下载PDF
新疆尼勒克、巩留交界M_S6.0地震前部分地震学异常及序列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聂晓红 高朝军 史新娣 《内陆地震》 2012年第3期193-202,共10页
对尼勒克、巩留交界MS6.0地震序列特征、震源机制以及震前震中周围地区地震活动图像异常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本次地震序列为主-余型,震源机制为逆断型,发震构造为阿吾拉勒山南缘断裂。震前中期阶段存在4级地震空区、4级地震条... 对尼勒克、巩留交界MS6.0地震序列特征、震源机制以及震前震中周围地区地震活动图像异常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本次地震序列为主-余型,震源机制为逆断型,发震构造为阿吾拉勒山南缘断裂。震前中期阶段存在4级地震空区、4级地震条带、小震群累积月频次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等异常;短期异常出现了3级地震空区、3级地震平静、地震窗和地震波振幅比等异常。此次地震前出现的部分异常与2007年特克斯5.9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图像具有类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尼勒克 巩留交界MS6.0地震 序列特征 地震活动异常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东伟 刘亚文 +4 位作者 李玉辉 罗强 朱名 李武松 王飞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40,共3页
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视电阻率计算公式和探测装置的类型。针对工区地质资料,设计测线布置,获取完整的测线或测网数据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格式转换。剔除畸变数据,反演、绘制视电阻率断面图,最后结合地质资料对异常... 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视电阻率计算公式和探测装置的类型。针对工区地质资料,设计测线布置,获取完整的测线或测网数据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格式转换。剔除畸变数据,反演、绘制视电阻率断面图,最后结合地质资料对异常作出解释。通过华北地区某煤矿采空区的物探数据,绘制视电阻率剖面和平面图,针对异常区进行打钻验证,异常区位置与推测位置相符。探测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对解决煤矿采空区地质问题是一种快捷、高效的勘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探测装置 数据处理 地质异常区 采空区探测
下载PDF
基于2008年CHAMP卫星地磁总强度数据分析中国及邻区地磁异常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粲 袁洁浩 王振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9-403,共5页
CHAMP卫星10年的观测任务提供了大量高精度的地磁观测数据。利用2008年CHAMP卫星地磁总强度F观测数据,通过地磁指数及地方时阈值为参数选取地磁活动较为平静期间的卫星观测资料,并利用地磁参考模型去除主磁场和外源场成分,获得了中国及... CHAMP卫星10年的观测任务提供了大量高精度的地磁观测数据。利用2008年CHAMP卫星地磁总强度F观测数据,通过地磁指数及地方时阈值为参数选取地磁活动较为平静期间的卫星观测资料,并利用地磁参考模型去除主磁场和外源场成分,获得了中国及邻区地磁异常分布。结果表明:卫星磁异常的分布特征与地质构造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松辽盆地、印度地台及华北平原部分地区表现为正磁异常,青藏高原和阿尔泰造山带地区表现为负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磁场 CHAMP卫星 地磁总强度:卫星磁异常 地质构造
下载PDF
海南保由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元志 李满根 +4 位作者 胡宝群 许德如 杨昌松 高海东 任国刚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35-42,共8页
在对海南省保由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地质条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其成矿条件及矿床成因作了浅要分析。通过对有价值元素(Ba,Pb,Zn,Cu)化探数据的分析处理,确定其异常下限值,圈定出元素组合异常区,并对各异常区进行了简要分析。结... 在对海南省保由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地质条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其成矿条件及矿床成因作了浅要分析。通过对有价值元素(Ba,Pb,Zn,Cu)化探数据的分析处理,确定其异常下限值,圈定出元素组合异常区,并对各异常区进行了简要分析。结合有用的物探和遥感异常信息,综合地层、岩性、构造等有利控矿因素,利用MARS软件,根据聚类分析法和证据权法,综合评判,圈定出3个优选靶区,并对3个靶区进行了简要评述,对下一步开展潜力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晶石矿 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 化探组合异常 找矿靶区 保由
下载PDF
新疆新源、和静交界M_S6.6地震前形变异常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在华 滕海涛 《内陆地震》 2012年第4期347-353,共7页
主要研究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6.6级地震前,震中附近的观测台站观测到了丰富的趋势异常和部分中短期异常。分析结果表明,①震前存在9项趋势转折异常,异常比例为40.9%,这些异常时间上具有同步性,这表明,震前背景性异常突出;②震前观测... 主要研究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6.6级地震前,震中附近的观测台站观测到了丰富的趋势异常和部分中短期异常。分析结果表明,①震前存在9项趋势转折异常,异常比例为40.9%,这些异常时间上具有同步性,这表明,震前背景性异常突出;②震前观测到6项中短期前兆异常,异常比例仅为27.3%,中短期异常主要分布在200~300 km范围内;③石场、精河水平摆、榆树沟水管、阜康伸缩仪和克拉玛依钻孔倾斜记录到的中短期异常,其共同特点是异常幅度大,克拉玛依出现的突变异常具有短临异常性质,部分中短期异常具有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形变观测 新源 和静6.6级地震 前兆 趋势异常 中短期异常 突变异常
下载PDF
一个新的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的定义 被引量:7
9
作者 晏红明 胡娟 +2 位作者 周建琴 姚愚 孙丞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3-210,共18页
利用1958—2014年夏季NCEP/NCAR大气环流资料和中国486站降水观测资料,通过多种统计诊断方法,从与夏季中国东部3类不同雨型分布相联系的东亚高低层风场变化特征出发,依据与雨带变化密切联系的高层200 hPa纬向风定义了一个新的东亚副热... 利用1958—2014年夏季NCEP/NCAR大气环流资料和中国486站降水观测资料,通过多种统计诊断方法,从与夏季中国东部3类不同雨型分布相联系的东亚高低层风场变化特征出发,依据与雨带变化密切联系的高层200 hPa纬向风定义了一个新的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分析表明,该指数不仅能反映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变化特征,兼顾北方冷空气活动和南方东亚夏季风环流变化,同时还能反映夏季中国东部降水南北差异的年际特征。强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年,高层中纬度西风急流位置偏北,低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有利于冷空气活动位置偏北和东亚东部西南暖湿气流向北推进,中国东部多以Ⅰ类雨型为主;弱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年的环流变化刚好相反,中国东部多以Ⅲ类雨型为主。与现有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指数在反映中国东部南北区域降水变化的差异方面有很大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 中国东部夏季3类雨型 西北太平洋环流异常 东亚高空西风急流
下载PDF
张北6.2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异常动态及与地震的响应能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立新 燕志强 《华北地震科学》 1999年第1期61-68,共8页
使用距1998年1月10日张北MS6.2地震300km范围内的内蒙古自治区前兆台网5口水井的地下水位资料,分析了地下水位趋势异常特征及张北MS6.2地震前后10天地下水位的微动态特征,表明在张北MS6.2地震前后地下... 使用距1998年1月10日张北MS6.2地震300km范围内的内蒙古自治区前兆台网5口水井的地下水位资料,分析了地下水位趋势异常特征及张北MS6.2地震前后10天地下水位的微动态特征,表明在张北MS6.2地震前后地下水位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异常反应。并用“八五”攻关水化、水位地震短临预报新方法分析研究了张北MS6.2地震前后水位群体异常的变化特征与张北地震的关系,对张北MS6.2地震做出了中期、短期、短临尺度的检验性预测,张北MS6.2地震的发震时间和本文的判断结果基本符合。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前兆台网地下水位异常是1998年1月10日张北MS6.2地震的前兆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异常 临震异常 短期预报 地震前兆
下载PDF
提高GPS高程拟合模型精度的有效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昶 王旭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年第12期171-174,178,共5页
在调兵山地区,选择76大地高和正常高都已知的点作为原始数据,采用多项式拟合加权平均法建立该地区大地水准面,包括泰勒二次多项式加权平均法和双二次多项式加权平均法。通过实例发现,泰勒二多项式曲面加权平均法和双二次多项式加权平均... 在调兵山地区,选择76大地高和正常高都已知的点作为原始数据,采用多项式拟合加权平均法建立该地区大地水准面,包括泰勒二次多项式加权平均法和双二次多项式加权平均法。通过实例发现,泰勒二多项式曲面加权平均法和双二次多项式加权平均法对高程异常的短波项有很好的改进效果,拟合残差值比较大的点采用泰勒二次多项式曲面加权平均法和双二次多项式加权平均法残差值变小,大大提高了拟合模型的精度,改善了拟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程拟合 加权平均法 泰勒二次多项式拟合 双二次多项式拟合 高程异常
下载PDF
利用重力场模型对中国陆地和岛礁GNSS水准沉降进行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范宏涛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年第1期84-87,90,共5页
利用现势性很强的EGM2008,EIGEN-6C,EIGEN-6C2,GO_CONS_GCF_2_DIR_R4共四个地球重力场模型,对中国沿海近岸陆地和岛礁上16个区域的1 053个GNSS水准点进行了沉降分析,最后发现中国沿海浙江省、辽宁省、上海市、天津市、广西、琼州北(琼... 利用现势性很强的EGM2008,EIGEN-6C,EIGEN-6C2,GO_CONS_GCF_2_DIR_R4共四个地球重力场模型,对中国沿海近岸陆地和岛礁上16个区域的1 053个GNSS水准点进行了沉降分析,最后发现中国沿海浙江省、辽宁省、上海市、天津市、广西、琼州北(琼州海峡北)、琼州南(琼州海峡南)7个区域存在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水准点 沉降 重力场模型 模型高程异常 实测高程异常 残差高程异常 系统偏差
下载PDF
共轭方程理论在月平均温度距平季节预报中的应用
13
作者 艾丽坤 吴洪宝 章基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54-461,共8页
说明了共轭方程方法的可行性,使用历史资料代入共轭函数公式中计算了东北地区12月、6月月平均温度距平,并与实况进行了比较,为了建立东北地区12月、6月月平均气温距平的长期预报方法,使用预报时间半年前的海温作参数化月平均... 说明了共轭方程方法的可行性,使用历史资料代入共轭函数公式中计算了东北地区12月、6月月平均温度距平,并与实况进行了比较,为了建立东北地区12月、6月月平均气温距平的长期预报方法,使用预报时间半年前的海温作参数化月平均热流量距平,代入简化的共轭函数公式中得到了预报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方程 月平均温度距平 长期预报 温度
下载PDF
EIGEN-6C2重力场模型与中国陆地和岛礁GNSS水准符合性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宏涛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年第11期75-79,共5页
将我国沿海13个省市的陆地和岛礁上的2 917个GNSS水准点的实测高程异常,分别与EGM2008,EIGEN-6C,EIGEN-6C2,GO_CONS_GCF_2_DIR_R4和GOCO03S这5个重力场模型的不同截断阶次模型高程异常,按照地形类别进行外部精度检验,最后得出了到目前为... 将我国沿海13个省市的陆地和岛礁上的2 917个GNSS水准点的实测高程异常,分别与EGM2008,EIGEN-6C,EIGEN-6C2,GO_CONS_GCF_2_DIR_R4和GOCO03S这5个重力场模型的不同截断阶次模型高程异常,按照地形类别进行外部精度检验,最后得出了到目前为止EIGEN-6C2重力场模型与我国实测高程异常符合性最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模型 EIGEN-6C2 地形类别 模型高程异常 实测高程异常 残差高程异常
下载PDF
NuTeV反常与奇异夸克反夸克不对称性
15
作者 马伯强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343,350,共2页
总结了利用核子内的奇异夸克反奇异夸克不对称性来解释NuTeV反常的工作,表明奇异夸克反奇异夸克不对称性可作为解释NuTeV反常的一种合理机制,也说明了NuTeV反常现象也可能是对奇异夸克反奇异夸克不对称性的一种支持。
关键词 NuTeV反常 奇异夸克 反奇异夸克 不对称性
下载PDF
改进Klobuchar电离层延迟模型在中国地区的精度评估 被引量:7
16
作者 蔡成辉 刘立龙 +2 位作者 黎峻宇 林国标 黄良珂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Klobuchar模型基本能反映电离层的时空变化特性,但该模型固定了初始相位以及夜间时延值,给模型引入了误差。因此,以电离层双频改正模型为背景场,利用中国境内外IGS站实测数据的准确性,不断改正Klobuchar模型的初始相位、夜间时延值和振... Klobuchar模型基本能反映电离层的时空变化特性,但该模型固定了初始相位以及夜间时延值,给模型引入了误差。因此,以电离层双频改正模型为背景场,利用中国境内外IGS站实测数据的准确性,不断改正Klobuchar模型的初始相位、夜间时延值和振幅,从而建立中国地区电离层延迟模型,并对改进的Klobuchar模型在中国地区的精度进行评估以及适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Klobuchar模型精度显著提高,适用于中国地区在不同时空环境下的电离层模型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KLOBUCHAR模型 精度评估 时空环境 冬季异常
下载PDF
河南桐柏桐树庄异常剖析与查证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法岭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1-416,共6页
1986年发现桐树庄银异常,经20余年反复查证,终于在2008年经钻探验证,在上古生界蔡家凹岩组取得地质找矿的重要进展,反映了找矿工作中实践—认识—发现、再实践—再认识—新发现的过程,这一进展和过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异常查证 分散异常 隐伏花岗斑岩 桐树庄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的多级入侵检测模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岚 陈文 赵辉 《计算机安全》 2013年第10期6-11,共6页
网络入侵检测是互联网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的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方法采用单一的检测模型对各类数据进行检测,导致漏报率高,且缺乏模型的动态更新机制,导致模型自适应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性的多级入侵检测模... 网络入侵检测是互联网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的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方法采用单一的检测模型对各类数据进行检测,导致漏报率高,且缺乏模型的动态更新机制,导致模型自适应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性的多级入侵检测模型ACIDM(Adaptive Cascaded Intrusion Detection Model)。ACIDM层级部署多个检测模型,各级模型之间通过检测反馈对模型进行动态更新和协同训练。实验证明,与单一检测模型相比,ACIDM检测器的多样性、层级性和自适应性,使得ACIDM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能明显降低对入侵的漏报率,且这种优势在小样本情况下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异常检测 多级检测 自适应性 KDD CUP99
下载PDF
基于EGM2008重力场模型的GPS高程拟合测量的实用性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吴恒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5-947,952,共4页
从两个工程实例的GPS高程拟合测量入手,分析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展开GPS高程拟合与常规水准获取高程的比较分析、GPS/水准观测高程拟合精度的统计分析、GPS观测等级对GPS/水准观测拟合高程精度的影响分析、利用常规水准限差来评定... 从两个工程实例的GPS高程拟合测量入手,分析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展开GPS高程拟合与常规水准获取高程的比较分析、GPS/水准观测高程拟合精度的统计分析、GPS观测等级对GPS/水准观测拟合高程精度的影响分析、利用常规水准限差来评定GPS拟合高程水准等级的研究及GPS拟合高程的实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GPS高程拟合测量可替代水准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M2008 高程异常 正常高 大地高
下载PDF
无验潮下多波束测深在跨海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谭尧耕 李平 谭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6-48,共3页
为了对琼州海峡跨海通道中线桥梁与隧道、西线桥梁主体工程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比选和论证,提出推荐意见,需要进行琼州海峡(西线)水下地形测量。由于海峡中间不可能设潮位站和当前测量技术较难达到1∶1 000的精度要求,为此采用无验潮... 为了对琼州海峡跨海通道中线桥梁与隧道、西线桥梁主体工程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比选和论证,提出推荐意见,需要进行琼州海峡(西线)水下地形测量。由于海峡中间不可能设潮位站和当前测量技术较难达到1∶1 000的精度要求,为此采用无验潮技术和多波束测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完成了420 km2的水下地形测量,为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提供了水深地形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地形测量 无验潮技术 多波束测深技术 高程异常改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