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Theme "Ethics and Religion in East Asian and Intercultural Philosophy"
1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7年第4期511-514,共4页
1 Approaching East Asian and Intercultural PhilosophyIn contrast to its pre-modern interpretation in the West, still evident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ers such as G. W. Leibniz and Christian Wolff, the conception of ph... 1 Approaching East Asian and Intercultural PhilosophyIn contrast to its pre-modern interpretation in the West, still evident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ers such as G. W. Leibniz and Christian Wolff, the conception of philosophy in Western modernity has been typically restricted and deformed in ethnocentric and ideological definitions as an intrinsically Western and occidental tradition that contradicts its own ostensibly universal aspirations.1 This questionable understanding of philosophy as a mythical unified self-unfolding transmission from ancient Greece to Western modernity develop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growth of Western colonialism and racial theorizing in the 18th- and 19th-centu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ODUCTION the Special Theme "Ethics and Religion east asian and intercultural philosophy"
原文传递
东亚儒家教育哲学新探 被引量:9
2
作者 黄俊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45,168-169,共11页
在东亚儒家教育哲学中,"教育"是一种内省的自得之学,是一种"为己之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自我主体性的觉醒"。东亚儒家教育哲学建立在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认为人"心"具有价值判断能力,人的&q... 在东亚儒家教育哲学中,"教育"是一种内省的自得之学,是一种"为己之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自我主体性的觉醒"。东亚儒家教育哲学建立在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认为人"心"具有价值判断能力,人的"心"是价值意识的创发者,故教育可以转化并提升学习者的生命。儒家教育哲学的人性论基础,涉及两个理论问题:"心"与"理"之关系,以及"知"与"行"之关系。儒家的教育方法特重"心的淬炼",并强调"心的淬炼"必须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考验,才能"下学而上达";儒家教学也重视近师长,并因材施教。中、日、韩等地的传统儒家书院学规,集中论述了儒家教育理念在书院的落实。展望21世纪,唯有融贯"出乎其外"与"入乎其内"的教育方式,才能透过"自我的转化"扩而充之,达到"世界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儒家 教育哲学 为己之学 书院
下载PDF
试析日本的东亚文化共同体思想 被引量:3
3
作者 唐永亮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42-48,共7页
随着东亚文化交流的深入,东亚在文化上能否实现一体化日益为世人关注。日本政界、学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讨论东亚文化一体化的问题,其中涵盖了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性质、内涵、可行性、实现方式等内容。尽管这些讨论还未形成统一意见,但... 随着东亚文化交流的深入,东亚在文化上能否实现一体化日益为世人关注。日本政界、学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讨论东亚文化一体化的问题,其中涵盖了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性质、内涵、可行性、实现方式等内容。尽管这些讨论还未形成统一意见,但仍可从中捕捉到两个明显特征,即缺少亚洲内部视点、淡化中华文化心态。量变-质变、同一性-斗争性、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对重要概念,从这些概念出发来分析东亚文化共同体的建构是一次较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东亚文化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文公礼法家同教:《家礼》的朝鲜化与朝鲜朝的中华观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卫民 《东疆学刊》 CSSCI 2022年第2期34-43,127,共11页
朱熹《家礼》在丽末鲜初东传朝鲜半岛,被朝鲜朝的国家典章(法筵之学)与士庶日用(韦布之学)遵为不刊之典。《家礼》文献的大量创制、“冠昏丧祭”四礼仪文的反复考辨、畿湖与岭南礼学派对“家”哲学思想的发挥,充分体现了东亚儒学“家同... 朱熹《家礼》在丽末鲜初东传朝鲜半岛,被朝鲜朝的国家典章(法筵之学)与士庶日用(韦布之学)遵为不刊之典。《家礼》文献的大量创制、“冠昏丧祭”四礼仪文的反复考辨、畿湖与岭南礼学派对“家”哲学思想的发挥,充分体现了东亚儒学“家同教”的特征。与此同时,朱子礼学为朝鲜朝性理学的奠定与中华观的建构夯筑起强大的礼制基石。《家礼》朝鲜化所内涵的“语言民族主义”意味着认知、运用以及阐释华夏之礼,是承续中华道统的重要方式。通过这一方式,朝鲜朝逐步确立在东亚文明的排序以及对“我者/他者”的认知。礼义等同于中华的这一认知,不仅为朝鲜朝积极效法华夏文明提供核心价值,同时也是“一体多元”的中华观在域外礼学中的重要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公礼法 家同教 《家礼》 朝鲜化 朝鲜朝 中华观
下载PDF
文明共融的理想——论重建东亚法哲学的文化前提
5
作者 季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3-67,46,共6页
本文认为要使文明冲突背后的价值观冲突给人类和平秩序带来的威胁降到最小,需要思考一种文明共融的理想。这种理想会形成反对价值观输出的国家工具性、重建价值观形成的文化正当性和承认价值观创造的文化交互性三个价值观新视角。它们... 本文认为要使文明冲突背后的价值观冲突给人类和平秩序带来的威胁降到最小,需要思考一种文明共融的理想。这种理想会形成反对价值观输出的国家工具性、重建价值观形成的文化正当性和承认价值观创造的文化交互性三个价值观新视角。它们将成为重构东亚概念及东亚法哲学的文化前提,从而为东亚法哲学的存在意义和发展愿景提供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冲突 文明共融 价值观冲突 东亚 法哲学
下载PDF
东亚经济共同体中国主张的理论意涵与正义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冯立波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32-39,140,共9页
2004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等重要活动时,对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提出了中方主张并积极推动落实。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世界历史理论、社会生产力发展理论、人的需要理论,来把... 2004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等重要活动时,对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提出了中方主张并积极推动落实。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世界历史理论、社会生产力发展理论、人的需要理论,来把握东亚经济共同体中国主张的理论意涵,是充分认识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当代价值和历史意义的重要路径。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整体性,即从马克思关于人的观点、历史观点、实践观点和社会观点觉解中国提出东亚经济共同体主张,是从理论上对中国主张具有主体正义性、历史正义性、过程正义性和目标正义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经济共同体 中国主张 马克思哲学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融合与生长——论韩国单色画
7
作者 谭求 谭洋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85-88,共4页
韩国单色画缘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极简主义,因此其画面处理往往采用极简主义样式,但在图式呈现、画面语言、制作媒材方面则富有独特性。韩国单色画借助东亚文化的寓意来体现其灵魂,不但具有形式感而且富有内涵,而且超越了极简主... 韩国单色画缘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极简主义,因此其画面处理往往采用极简主义样式,但在图式呈现、画面语言、制作媒材方面则富有独特性。韩国单色画借助东亚文化的寓意来体现其灵魂,不但具有形式感而且富有内涵,而且超越了极简主义的单一性视觉感,并以自有的民族性特点来展现其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简主义 韩国单色画 东亚文化 民族性
下载PDF
井上哲次郎与东亚哲学的起源
8
作者 张政远 《南开日本研究》 2022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哲学的起源是什么?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例如,我们在考虑日本哲学的起源时,不仅要考虑日本传统的哲学或思想,还要考虑中国哲学在日本的发展;在追溯现代日本哲学起源问题时,亦有必要从整个东亚哲学的脉络来讨论。我们还要注意制度化... 哲学的起源是什么?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例如,我们在考虑日本哲学的起源时,不仅要考虑日本传统的哲学或思想,还要考虑中国哲学在日本的发展;在追溯现代日本哲学起源问题时,亦有必要从整个东亚哲学的脉络来讨论。我们还要注意制度化哲学教育的影响。东京大学是日本最早成立的现代大学。作为日本的最高学府,它对东亚哲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井上哲次郎(1855—1944)曾入读东京大学,后来在该大学任教。他曾编译《哲学字汇》为例,这工具书表面上并没有什么哲学内容可言。然而《哲学字汇》反映了井上对哲学概念的一些重要理解。本文将从《哲学字汇》中抽出一些项目,并分析其哲学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哲次郎 哲学字汇 东亚哲学 日本哲学 跨文化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