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侏罗世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与变形特征 被引量:169
1
作者 董树文 张岳桥 +4 位作者 陈宣华 龙长兴 王涛 杨振宇 胡健民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6-317,共12页
板块构造研究成果与同位素精确定年数据的积累,使我们对发生在中国东部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东亚多向汇聚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全球三大洋在晚侏罗世(165±5)M a近乎同时的开启,以及东亚周边古太平洋、新特提斯洋和蒙古—鄂霍茨克... 板块构造研究成果与同位素精确定年数据的积累,使我们对发生在中国东部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东亚多向汇聚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全球三大洋在晚侏罗世(165±5)M a近乎同时的开启,以及东亚周边古太平洋、新特提斯洋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俯冲消亡,在中国中东部和东亚地区形成了多向挤压汇聚的燕山期构造体系,即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系(简称东亚汇聚)。东亚汇聚启动了经典的燕山运动,发育了独特的构造变形特征。东亚汇聚构造体系具有两个近乎稳定的刚性陆核,即鄂尔多斯地块和四川(盆地)地块,在它们的周缘形成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多向挤压变形和似前陆盆地,如大巴山晚侏罗世前陆。此外,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系影响了东亚和中亚大部分地区的板内变形作用,在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形成了反映南北向挤压的蒙古弧共轭走滑断裂系统、燕山—阴山陆内造山带、大别山—大巴山侏罗纪陆内造山带等典型的燕山期构造带。东亚汇聚具有深刻的全球构造背景与动力来源,是重要的科学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侏罗世 东亚多向汇聚 构造体系 动力来源 变形特征
下载PDF
中国侏罗纪构造变革与燕山运动新诠释 被引量:472
2
作者 董树文 张岳桥 +5 位作者 龙长兴 杨振宇 季强 王涛 胡建民 陈宣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49-1461,共13页
随着一系列新构造观察资料和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的累积,加深了对发生在中国东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构造变革事件的认识,对燕山运动的性质、时限和动力学内涵有了新的诠释。中—晚侏罗世初期(165±5Ma)东亚多板块拼贴运动学发... 随着一系列新构造观察资料和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的累积,加深了对发生在中国东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构造变革事件的认识,对燕山运动的性质、时限和动力学内涵有了新的诠释。中—晚侏罗世初期(165±5Ma)东亚多板块拼贴运动学发生重大调整,构造体制发生重大转换,启动了以中朝地块为中心、来自北、东、南西不同板块向东亚大陆"多向汇聚"的构造新体制,形成以陆内俯冲和陆内造山为特征的东亚汇聚构造体系。同时大陆地壳岩石圈发生显著增厚,并紧随早白垩世以剧烈的大陆岩石圈伸展和火山—岩浆活动为特征的岩石圈巨量减薄和克拉通破坏,导致燕辽生物群灭绝和热河生物群兴盛的重大生物群更替,成为中国大陆和东亚重大构造变革事件,这是燕山运动的基本内涵。本文依据燕山运动构造变形型式、动力学背景以及产生的深部过程,将"燕山运动"定义为起始于165±5Ma的"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制及其形成的广泛陆内造山和构造变革,并将中国东部岩石圈巨量减薄视作燕山期陆内造山和陆内变形的后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侏罗世 燕山运动 东亚多向汇聚 陆内造山与变形 岩石圈增厚与减薄
下载PDF
板块汇聚带的造山和重力垮塌作用及其力学成因:以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山汇聚带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二七 王刚 +1 位作者 樊春 石许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6,共9页
从大洋底部磁异常条带的宽度变化可以看出,大洋的扩张速率是时常变化的,这种变化与板块俯冲角度的变化一样,对板块汇聚带的应力和应变场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中国存在众多不同特征、不同年代的板块汇聚带,根据其中发生的构造作用可以反演... 从大洋底部磁异常条带的宽度变化可以看出,大洋的扩张速率是时常变化的,这种变化与板块俯冲角度的变化一样,对板块汇聚带的应力和应变场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中国存在众多不同特征、不同年代的板块汇聚带,根据其中发生的构造作用可以反演汇聚带在板块扩张速率和俯冲角度控制下的演化。有着巨大高差的喜马拉雅山构造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喜马拉雅山东、西构造结逐渐交汇在一起,其平均海拔高度随之增大而宽度不断变小。喜马拉雅山中段的推覆发生在中新世早期,在推覆的过程中,其北缘沿藏南拆离系还发生了大规模的南北向伸展。这表明在中新世前,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可能存在一个规模很大的造山带,在这里称之为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造山带,它在中新世初发生了垮塌。作为这个造山带的前缘,喜马拉雅山中段发生向南的推覆,这就是喜马拉雅山中段的推覆时间要远远滞后于印度和欧亚大陆的碰撞时间的原因。造山带的垮塌可能是印度与欧亚大陆间水平汇聚速率的突然减小造成的。发生在古近纪的日本海和中国的松辽盆地的弧后扩张与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造山带的重力垮塌作用可以对比,可能是太平洋和欧亚大陆汇聚速率的突然减小造成的。在白垩纪,太平洋和欧亚大陆汇聚速率很大,所以,欧亚大陆东缘,包括日本海和中国的松辽盆地,在当时可能是规模很大的造山带。位于秦岭南侧,上覆在四川盆地之上的大巴山推覆带的形成机制与喜马拉雅山在中新世的推覆成因类似,与晚白垩世—古近纪秦岭的垮塌有成因关联。秦岭的垮塌可能是华南—华北汇聚速率减小造成的,在此之前秦岭要比现今高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聚速率 喜马拉雅山 雅鲁藏布江 东亚边缘 秦岭 造山 重力垮塌
下载PDF
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42
4
作者 黄始琪 董树文 +3 位作者 胡健民 施炜 陈宣华 刘志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92-2205,共14页
蒙古-鄂霍次克洋于志留纪打开,志留纪-二叠纪该大洋板块向其两侧地块持续俯冲,形成与俯冲相关的古生代岩浆岩带,同时在大洋北侧的杭盖-肯特-达斡尔地区形成巨厚复理石建造,并不断有海山与其发生拼贴;二叠纪末,蒙古-鄂霍次克洋在... 蒙古-鄂霍次克洋于志留纪打开,志留纪-二叠纪该大洋板块向其两侧地块持续俯冲,形成与俯冲相关的古生代岩浆岩带,同时在大洋北侧的杭盖-肯特-达斡尔地区形成巨厚复理石建造,并不断有海山与其发生拼贴;二叠纪末,蒙古-鄂霍次克洋在其西段杭盖地区发生闭合,形成依旧具有大洋性质的喇叭状蒙古-鄂霍次克大海湾,此时,杭盖地区磨拉石建造大范围不整合覆盖于二叠纪之前复理石建造之上;三叠纪-中侏罗世,杭盖以东地区,蒙古-鄂霍次克洋板块继续向其两侧地体俯冲,在北蒙古-外贝加尔地区及中蒙古-额尔古纳地区形成与俯冲相关的中生代岩浆岩带;中-晚侏罗世-白垩纪,蒙古-鄂霍次克洋迅速闭合,大洋两侧地块发生碰撞拼贴,产生强烈构造变形,最终形成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伴随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的形成,其中段的艾伦达瓦地区发生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形成艾伦达瓦韧性剪切带,该剪切带面理平均产状为327°/22°,线理平均产状为322°/19°,带内SC组构及不对称旋转碎斑,指示上盘由北西往南东强烈的推覆型剪切运动。同时,通过确定该剪切带原岩及后期侵入剪切带的未变形伟晶岩脉锆石UPb年龄,限定了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的形成时代约为174~163Ma;白垩纪,伴随造山后的构造垮塌,外贝加尔地区广泛发育拉张盆地和变质核杂岩,并伴随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志留纪-二叠纪末,蒙古-鄂霍次克洋的演化与古亚洲洋的演化密切相关;三叠纪-早侏罗世,大洋板块主要为正常俯冲阶段;中-晚侏罗世,蒙古-鄂霍次克洋迅速关闭,主要与“东亚汇聚”事件有关;白垩纪岩浆岩,拉张盆地和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造山带增厚地壳的垮塌及地幔岩浆上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 构造变形 变形时代 中-晚侏罗世 东亚汇聚 拉张盆地 变质核杂岩
下载PDF
春季Hadley环流异常对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波涛 崔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58-2963,共6页
观测事实揭示出春季Hadley环流与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春季Hadley环流异常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地区夏季纬向风垂直切变、大气辐合辐散等的异常变化是这一关系存在的内在原因.本文通过数值试验对这一关系... 观测事实揭示出春季Hadley环流与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春季Hadley环流异常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地区夏季纬向风垂直切变、大气辐合辐散等的异常变化是这一关系存在的内在原因.本文通过数值试验对这一关系的真实性进行了验证,即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9层大气环流模式(IAP9L-AGCM)模拟了春季Hadley环流异常偏强情景,并分析了该情景下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环境场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春季Hadley环流偏强情景下,夏季西北太平洋地区纬向风垂直切变幅度加大,低空大气异常辐散,高空大气异常辐合,东亚夏季风减弱,这种环流背景不利于热带气旋生成和发展,因此,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异常偏少.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的诊断结果相吻合,进而证实了春季Hadley环流与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负相关关系的存在.因此,春季Hadley环流信号可以用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LEY环流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 数值模拟 纬向风垂直切变 辐合辐散 东亚夏季风
下载PDF
中国与东亚十国非对称经济收敛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帆 滕建州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70,共10页
中国作为东亚货币合作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与其他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趋同走势是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有利条件之一。在同时允许非对称收敛速度和收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变化,且令结构变化的形式、个数和时点均内生决定的情况下,对1... 中国作为东亚货币合作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与其他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趋同走势是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有利条件之一。在同时允许非对称收敛速度和收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变化,且令结构变化的形式、个数和时点均内生决定的情况下,对1978—2011年中国与十个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仅与日本、印尼和泰国存在经济收敛,且收敛速度存在非对称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金融、贸易和人力资本角度考察了经济收敛的成因,并给出东亚货币合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货币合作 非对称经济收敛 平滑结构变化
下载PDF
有孔虫初房特征变化在珠江三角洲晚全新世东亚夏季风降雨研究中的应用
7
作者 俞宙菲 李铁刚 +1 位作者 南青云 张帅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5-232,共8页
研究中国降雨格局变化对理解东亚夏季风演化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柱状样ZJK03-Z中浅水底栖有孔虫常见种Rotalidium annectens的平均初房大小、微球型/显球型比值和壳体δ18O值,以及底栖有孔虫组合中瓷质壳的百分含量,探讨它... 研究中国降雨格局变化对理解东亚夏季风演化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柱状样ZJK03-Z中浅水底栖有孔虫常见种Rotalidium annectens的平均初房大小、微球型/显球型比值和壳体δ18O值,以及底栖有孔虫组合中瓷质壳的百分含量,探讨它们对由夏季风降雨引起的河口水体盐度变化的响应,得到了珠江三角洲3114—1260a BP季风降雨的强度变化,识别出了这期间14次季风降雨减少的偏干期。与南美洲Cariaco海盆的钛含量记录对比,二者一致的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晚全新世的东亚夏季风降雨与热带辐合带(ITCZ)的南北移动密切相关:夏季风降雨减少,对应于ITCZ纬度位置的南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晚全新世 有孔虫初房壳径(MPS) 东亚夏季风降雨 热带辐合带(ITCZ)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海西南海区对快速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郝鹏 李铁刚 +4 位作者 常凤鸣 南青云 熊志方 秦秉斌 郑旭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91,共9页
以南海西南巽他陆坡CG2岩心为材料,通过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的δ18 O和Mg/Ca重建了近24ka以来的表层海水温度(SST)和盐度(SSS),结合浮游有孔虫定量统计数据分析了末次盛冰期(LGM)以来南海西南海区上部水体环境的演化特... 以南海西南巽他陆坡CG2岩心为材料,通过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的δ18 O和Mg/Ca重建了近24ka以来的表层海水温度(SST)和盐度(SSS),结合浮游有孔虫定量统计数据分析了末次盛冰期(LGM)以来南海西南海区上部水体环境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在YD、H1、8.2ka冷事件期间,巽他陆架海区盐度变高,浮游有孔虫暖水种丰度减少,温跃层变浅。相比其他开放大洋站位末次冰消期的缓慢变暖,南海西南海区Blling早期以及YD事件后期升温迅速,且H1期间具有明显的降温,是典型的"格陵兰式"升温,可能南海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强烈。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造成了海水盐度频繁的波动,在H1、YD期间,东亚夏季风突然减弱,盐度变高,B/A暖期夏季风增强,盐度变低,比较发现在这些气候事件期间,东、西太平洋站位的盐度变化特征几乎是一致的。LGM以来热带西太平洋海区的上层海水环境变化,与热带辐合带(ITCZ)的纬向移动及其相关的东亚季风异常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气候变化 东亚季风 热带辐合带 南海西南部
下载PDF
经济增长随机收敛性的非线性实证检验——以东亚经济共同体为例
9
作者 王琨 《嘉兴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1-36,共6页
以东亚经济共同体各国同中国的相对实际人均GDP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单位根检验及有放回的残差抽样Bootstrap方法,检验其经济随机收敛性(细化为长期收敛和过程收敛),以期科学考察经济的动态增长。实证结果表明:同中国相比,东亚经济共... 以东亚经济共同体各国同中国的相对实际人均GDP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单位根检验及有放回的残差抽样Bootstrap方法,检验其经济随机收敛性(细化为长期收敛和过程收敛),以期科学考察经济的动态增长。实证结果表明:同中国相比,东亚经济共同体各国人均相对产出序列均具有明显的非线性时序特征,且超过一半的国家人均产出序列相对中国来说处于非线性收敛中。此研究为未来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构建及缩小国际区域经济差距,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随机收敛 非线性 东亚经济共同体
下载PDF
Jurassic Tectonic Revolution in China and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Yanshan Movement” 被引量:50
10
作者 DONG Shuwen ZHANG Yueqiao +5 位作者 LONG Changxing YANG Zhenyu JI Qiang WANG Tao HU Jianmin CHEN Xuanhu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34-347,共14页
With acquisi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new data of structural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high-resolution isotopic dating data, we have greatly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tonic events occurring in eastern Ch... With acquisi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new data of structural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high-resolution isotopic dating data, we have greatly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tonic events occurring in 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and may give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ture, timing and geodynamic settings of the “Yanshan Movement”. During the Mid-Late Jurassic (165±5 Ma), great readjustment of plate amalgamation kinematics took place in East Asia and the tectonic regime underwent great transformation, thus initiating a new tectonic regime in which the North China Block was the center and different plates converged toward it from the north, east and southwest and forming the “East Asia convergent” tectonic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intracontinental subduction and orogeny. As a consequence, the crustal lithosphere of the East Asian continent thickened considerably during the Late Jurassic, followed immediately by Early Cretaceous substantial lithospheric thinning and craton destruction featured by drastic lithospheric extension and widespread volcano-magmatic activities, resulting in a major biotic turnover from the Yanliao biota to Jehol Biota. Such a tremendous tectonic event that took place in the continent of China and East Asia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Yanshan Movement”. In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eformation patterns, geodynamic settings and deep processes, the “Yanshan Movement” is redefined as the Late Jurassic East Asian multi-directional plate convergent tectonic regime and its associated extensive 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and great tectonic change that started at -165±5 Ma. The substantial lithospheric attenuation in East China is considered the post-effect of the Yanshanian 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and d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 Jurassic Yanshan Movement east asian multi-directional convergence 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lithospheric thickening and thinning
下载PDF
东海晚中生代岩浆弧和板块俯冲:FZ211井碎屑锆石的约束
11
作者 斯琴 许长海 高顺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43-1753,共11页
晚中生代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东亚陆缘的重要时期,也是华南大陆岩浆活动的重要时期。本文选用东海陆架丽水凹陷FZ211井紧邻中生代花岗岩基底的石门谭组(2031~2097m)和明月峰组(1755~1806m)的砂岩样品,开展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和微量元素... 晚中生代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东亚陆缘的重要时期,也是华南大陆岩浆活动的重要时期。本文选用东海陆架丽水凹陷FZ211井紧邻中生代花岗岩基底的石门谭组(2031~2097m)和明月峰组(1755~1806m)的砂岩样品,开展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分析,获得了侏罗纪(180~160Ma)和白垩纪(140~80Ma)两期主要的岩浆事件记录,以120~80Ma年龄组分更为发育。两期岩浆锆石均具有结晶温度低(605~792℃)、流体活动元素U、Th和LREE富集以及高场强元素Nb、Ta、Ti和HREE亏损特点,它们形成于典型的岩浆弧构造环境,岩浆中侏罗纪俯冲物质的加入明显优于白垩纪。与洋壳锆石相比,两期岩浆锆石U/Yb值(0.1~5.1)与大陆锆石类型一致,白垩纪岩浆锆石呈现向洋壳锆石过渡的趋势。东海渔山隆起应是晚中生代大陆岩浆弧的重要组成部分,120~80Ma是俯冲和岩浆活动的强烈时期,东亚陆缘从侏罗纪到白垩纪显现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回滚的特点。如果将渔山隆起岩浆弧与福州凹陷弧前盆地和SW日本到台湾的俯冲杂岩联结起来,区域上可构成晚中生代东亚陆缘汇聚的构造轮廓,即岩浆弧-弧前盆地-俯冲增生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岩浆弧 晚中生代 东亚汇聚 东海
下载PDF
厦门市2010年10月3日短时强降水成因分析
12
作者 蔡连娃 张玲 《福建气象》 2011年第1期12-16,共5页
2010年10月3日下午厦门地区出现了短时强降水天气,时雨量最高达54.8毫米。在秋季且中低层为偏北气流控制下,发生的短时强降水过程是十分罕见的。短时强降水是短时和短期预报的难点。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物理量诊断以... 2010年10月3日下午厦门地区出现了短时强降水天气,时雨量最高达54.8毫米。在秋季且中低层为偏北气流控制下,发生的短时强降水过程是十分罕见的。短时强降水是短时和短期预报的难点。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物理量诊断以及自动站资料等对本次强降水天气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处于高空急流出口的左侧,有利于高层辐散的“抽吸作用”。500hPa高空槽东移,引导地面冷空气南下。700hPa显著降温区覆盖我省,与前期低层在副高控制下增温增湿的配合,增加了该区域的层结不稳定。广东西部到海南岛有热带低压活动。850hPa以下低层华南沿海维持一支较强的偏东气流,为暴雨的主要水汽通道。有两个重要的中尺度系统,一是低层存在干线,而干线附近是强对流天气最容易发生的地区,二是易激发强对流活动的地面辐合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东亚槽 干线 地面辐合线 冷锋
下载PDF
侏罗纪/白垩纪之交东亚板块汇聚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40
13
作者 董树文 李廷栋 +3 位作者 钟大赉 王成善 沙金庚 陈宣华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1-286,共6页
本文综述了侏罗纪/白垩纪之交东亚板块多向汇聚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侏罗纪/白垩纪之交的东亚板块汇聚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是一项具有全局性的重大研究命题,需要长期持续开展研究。侏罗纪/白垩纪之交是地球演化的重... 本文综述了侏罗纪/白垩纪之交东亚板块多向汇聚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侏罗纪/白垩纪之交的东亚板块汇聚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是一项具有全局性的重大研究命题,需要长期持续开展研究。侏罗纪/白垩纪之交是地球演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是国际地球科学前沿。在我国东部和东亚地区,该时期发生了太平洋、西伯利亚和拉萨-基梅里等多向板块汇聚和多向陆内造山、构造体制转换和矿产资源"大规模爆发"。"燕山运动"大致概括了其基本内涵。通过侏罗纪/白垩纪之交东亚板块汇聚方式及陆内构造动力学过程的分析与恢复,建立深部过程-构造-地貌-环境的耦合机制,以及浅层构造对深层变化的响应模式,从理论高度,多角度重新诠释"燕山运动",恢复东亚汇聚构造体系,形成并提出晚中生代东亚大陆构造演化与地质环境转变的新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汇聚 燕山运动 侏罗纪 白垩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