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教援青背景下东西部协作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卞龙艳 朱慧 +3 位作者 祁海萍 何曙芝 戴翠萍 陈斌 《全科护理》 2024年第4期775-777,792,共4页
为协助青海省培养护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经教育部批准,青海省中职院校与江苏省高职院校开展护理专业“3+3”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项目。江苏省职教援青团队发挥后方单位和专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东西部协作的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 为协助青海省培养护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经教育部批准,青海省中职院校与江苏省高职院校开展护理专业“3+3”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项目。江苏省职教援青团队发挥后方单位和专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东西部协作的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如专业生源层次存在差异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差异、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缺乏统一性,探索东西部协作的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法,包括整体规划,确定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特色,构建特色化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共建教学资源库;优化教师队伍,打造中高职一体化优秀教学团队;证书互认,完善中高职证书认定与置换学分制度;医教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从而实现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援青 东西协作 高职护理 中高职课程衔接
下载PDF
The Yanshan orogeny and late Mesozoic multi-plate convergence in East Asia—Commemorating 90th years of the “Yanshan Orogeny” 被引量:36
2
作者 Shuwen DONG Yueqiao ZHANG +5 位作者 Hailong LI Wei SHI Huaimin XUE Jianhua LI Shiqi HUANG Yongchao W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1888-1909,共22页
The Yanshan movement/orogeny has been proposed for 90 years, which i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geological research in China. This study conducted a review by synthesizing major achievements regarding ... The Yanshan movement/orogeny has been proposed for 90 years, which i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geological research in China. This study conducted a review by synthesizing major achievements regarding episodic deformation features, sedimentary and magmatic records of the Yanshan orogeny in China, and clarified the episodic tectono-magmatism and its geodynamic origins. The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the Yanshan orogeny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plate tectonics and supercontinent reconstruction. Lines of evidence from structural, sedimentary and magmatic data suggest that the Yanshan orogeny represents a regional-scale tectonic event that affected the entire China continent in late Mesozoic period. Numerous age and structural constraints consistently indicate that the Yanshan orogeny was initiated in the Jurassic(at ~170±5 Ma). and was characterized by alternating stages of crustal shortening at ~170–136 Ma, crustal extension at ~135–90 Ma, and weak shortening at ~80 Ma. The 170–136 Ma crustal shortening was reflected in the generation of two regional stratigraphic unconformities(the Tiaojishan and Zhangjiakou unconformities), which were initially named the A and B episodes of "the Yanshan Orogeny" by Mr.Wong Wenhao in 1928. Geodynamically, the Yanshan orogeny in East Asia was associated with nearly coeval oceanic subduction and continental convergence in the Paleo-Pacific, Neo-Tethys, and Mongol-Okhotsk tectonic domains. As a consequence, three giant accretionary-collisional tectonic systems were formed along the continental margins of East Asia, i.e., the Mongol-Okhotsk, Bangonghu-Nujiang, and SE China subduction-and collision-related accretionary systems. The Yanshan orogeny induced widespread crustal-scale folding and thrusting, tectonic reactivation of long-lived zones of crustal weakness,and extensive magmatism and mineralization in intraplate regions. Based on the time principle of supercontinent assembly and break-up, we propose that the mid-Late Jurassic multi-plate convergence in East Asia might represent the initiation of the assembly of the Amasia supercontinent, and the Yanshan orogeny might be the first "stirrings" that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birth of the Amasia superconti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shan OROGENY Mid-Late JURASSIC east ASIA plate convergence 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Amasia SUPERCONTINENT
原文传递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古近系花港组气藏“先汇后聚”机制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迎朝 邹玮 +2 位作者 陈忠云 蒋一鸣 刁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6-1269,共14页
反转构造带作为圈闭发育的优势构造带在国内外诸多盆地已揭示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对于海上盆地来说,由于钻井成本较高、钻井较少,对反转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相对薄弱。以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为例,重点关注烃源岩层系内部的原始... 反转构造带作为圈闭发育的优势构造带在国内外诸多盆地已揭示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对于海上盆地来说,由于钻井成本较高、钻井较少,对反转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相对薄弱。以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为例,重点关注烃源岩层系内部的原始汇烃能力及从源到储的动态油气富集过程,以期揭示反转构造带油气富集规律。通过构造演化史-生烃演化史-储层演化史-油气充注史匹配关系分析认为,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北部地区烃源岩大量生烃期和油气充注时间早于圈闭形成时间,早期天然气在源内层系先形成聚集气或丰度较高的“半聚集”气,即“先汇”;晚期构造运动伴随圈闭形成使得早期气向上运移至圈闭中聚集成藏,即“后聚”,成藏后表现为天然气成熟度由深向浅呈增大的趋势。因此提出“先汇后聚”成藏新机制,该机制不仅阐释了源上古近系花港组主力勘探层系生烃期-圈闭形成期-油气充注期时间不匹配的问题,而且揭示了源内古构造背景对源上现今油气成藏富集的控制作用。在该模式指导下指出了中央构造带大型圈闭天然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B构造具备良好的“先汇后聚”条件。“先汇后聚”成藏模式具有一定普遍性,不仅对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对有类似地质条件的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汇后聚 成藏机制 动态成藏过程 天然气藏 花港组 西湖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下载PDF
东昆仑山南缘大型转换挤压构造带和斜向俯冲作用 被引量:78
4
作者 许志琴 李海兵 +1 位作者 杨经绥 陈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6-164,共9页
东昆仑地体和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之间的会聚边界是一条位于东昆仑南缘的大型转换挤压构造带。研究表明该带的东段(阿尼玛卿段)和西段(东-西大滩段)构造特征不同,阿尼玛卿段的构造以印支期具往南西造山极性的逆冲叠覆岩片和新生代脆... 东昆仑地体和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之间的会聚边界是一条位于东昆仑南缘的大型转换挤压构造带。研究表明该带的东段(阿尼玛卿段)和西段(东-西大滩段)构造特征不同,阿尼玛卿段的构造以印支期具往南西造山极性的逆冲叠覆岩片和新生代脆性左行走滑构造为特征,东-西大滩段是由220Ma形成的EW向韧性左行走滑剪切带及两侧伴生的挤压褶皱断裂带组成,韧性变形持续至20Ma,之后表现为脆性左行走滑构造再活动。因此,东昆仑山南缘大型会聚带是一条由东段的“收缩挤压”为主向西段的“转换挤压”逐渐过度的特殊复杂的构造带,它的形成与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往NE方向斜向俯冲于东昆仑地体之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挤压构造带 斜向会聚 俯冲作用 形成机制 东昆仑地体 会聚边界 变形机制
下载PDF
晚侏罗世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与变形特征 被引量:169
5
作者 董树文 张岳桥 +4 位作者 陈宣华 龙长兴 王涛 杨振宇 胡健民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6-317,共12页
板块构造研究成果与同位素精确定年数据的积累,使我们对发生在中国东部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东亚多向汇聚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全球三大洋在晚侏罗世(165±5)M a近乎同时的开启,以及东亚周边古太平洋、新特提斯洋和蒙古—鄂霍茨克... 板块构造研究成果与同位素精确定年数据的积累,使我们对发生在中国东部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东亚多向汇聚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全球三大洋在晚侏罗世(165±5)M a近乎同时的开启,以及东亚周边古太平洋、新特提斯洋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俯冲消亡,在中国中东部和东亚地区形成了多向挤压汇聚的燕山期构造体系,即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系(简称东亚汇聚)。东亚汇聚启动了经典的燕山运动,发育了独特的构造变形特征。东亚汇聚构造体系具有两个近乎稳定的刚性陆核,即鄂尔多斯地块和四川(盆地)地块,在它们的周缘形成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多向挤压变形和似前陆盆地,如大巴山晚侏罗世前陆。此外,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系影响了东亚和中亚大部分地区的板内变形作用,在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形成了反映南北向挤压的蒙古弧共轭走滑断裂系统、燕山—阴山陆内造山带、大别山—大巴山侏罗纪陆内造山带等典型的燕山期构造带。东亚汇聚具有深刻的全球构造背景与动力来源,是重要的科学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侏罗世 东亚多向汇聚 构造体系 动力来源 变形特征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基底与成矿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刚 董树文 +5 位作者 马立成 崔建军 薛怀民 施炜 李建华 黄始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58-2275,共18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以郯-庐断裂及襄阳-广济断裂与桐柏—大别造山带相邻,南缘大致以常州—宜城—高坦—九江南—上朱—监利—桑植一线与江南地体为界,为扬子板块东段北缘,是我国中东部著名的中生代金属成矿带,是沿长江工业带的矿产供应基... 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以郯-庐断裂及襄阳-广济断裂与桐柏—大别造山带相邻,南缘大致以常州—宜城—高坦—九江南—上朱—监利—桑植一线与江南地体为界,为扬子板块东段北缘,是我国中东部著名的中生代金属成矿带,是沿长江工业带的矿产供应基地,在我国甚至世界上具有鲜明特点。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和过程经历了由板缘-板内的过程,成矿作用发生在挤压向伸展的转换过程。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作用贯穿于"燕山运动"的始终,记录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成岩成矿受基底构造和深部作用控制,与本区特有的基底有关。本区前震旦纪基底,由于绝大部分被掩覆于盖层之下,长期存在争议,对地层时代归属、划分对比、基底原始建造类型及大地构造意义等,均有不同的看法。长江中下游地区基底与成矿特征表明,长江中下游主要成矿带落在基底隆起带上,两个不同的基底的结合带有利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基底 成矿 东亚多向汇聚
下载PDF
中国侏罗纪构造变革与燕山运动新诠释 被引量:472
7
作者 董树文 张岳桥 +5 位作者 龙长兴 杨振宇 季强 王涛 胡建民 陈宣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49-1461,共13页
随着一系列新构造观察资料和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的累积,加深了对发生在中国东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构造变革事件的认识,对燕山运动的性质、时限和动力学内涵有了新的诠释。中—晚侏罗世初期(165±5Ma)东亚多板块拼贴运动学发... 随着一系列新构造观察资料和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的累积,加深了对发生在中国东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构造变革事件的认识,对燕山运动的性质、时限和动力学内涵有了新的诠释。中—晚侏罗世初期(165±5Ma)东亚多板块拼贴运动学发生重大调整,构造体制发生重大转换,启动了以中朝地块为中心、来自北、东、南西不同板块向东亚大陆"多向汇聚"的构造新体制,形成以陆内俯冲和陆内造山为特征的东亚汇聚构造体系。同时大陆地壳岩石圈发生显著增厚,并紧随早白垩世以剧烈的大陆岩石圈伸展和火山—岩浆活动为特征的岩石圈巨量减薄和克拉通破坏,导致燕辽生物群灭绝和热河生物群兴盛的重大生物群更替,成为中国大陆和东亚重大构造变革事件,这是燕山运动的基本内涵。本文依据燕山运动构造变形型式、动力学背景以及产生的深部过程,将"燕山运动"定义为起始于165±5Ma的"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制及其形成的广泛陆内造山和构造变革,并将中国东部岩石圈巨量减薄视作燕山期陆内造山和陆内变形的后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侏罗世 燕山运动 东亚多向汇聚 陆内造山与变形 岩石圈增厚与减薄
下载PDF
板块汇聚带的造山和重力垮塌作用及其力学成因:以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山汇聚带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二七 王刚 +1 位作者 樊春 石许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6,共9页
从大洋底部磁异常条带的宽度变化可以看出,大洋的扩张速率是时常变化的,这种变化与板块俯冲角度的变化一样,对板块汇聚带的应力和应变场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中国存在众多不同特征、不同年代的板块汇聚带,根据其中发生的构造作用可以反演... 从大洋底部磁异常条带的宽度变化可以看出,大洋的扩张速率是时常变化的,这种变化与板块俯冲角度的变化一样,对板块汇聚带的应力和应变场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中国存在众多不同特征、不同年代的板块汇聚带,根据其中发生的构造作用可以反演汇聚带在板块扩张速率和俯冲角度控制下的演化。有着巨大高差的喜马拉雅山构造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喜马拉雅山东、西构造结逐渐交汇在一起,其平均海拔高度随之增大而宽度不断变小。喜马拉雅山中段的推覆发生在中新世早期,在推覆的过程中,其北缘沿藏南拆离系还发生了大规模的南北向伸展。这表明在中新世前,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可能存在一个规模很大的造山带,在这里称之为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造山带,它在中新世初发生了垮塌。作为这个造山带的前缘,喜马拉雅山中段发生向南的推覆,这就是喜马拉雅山中段的推覆时间要远远滞后于印度和欧亚大陆的碰撞时间的原因。造山带的垮塌可能是印度与欧亚大陆间水平汇聚速率的突然减小造成的。发生在古近纪的日本海和中国的松辽盆地的弧后扩张与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造山带的重力垮塌作用可以对比,可能是太平洋和欧亚大陆汇聚速率的突然减小造成的。在白垩纪,太平洋和欧亚大陆汇聚速率很大,所以,欧亚大陆东缘,包括日本海和中国的松辽盆地,在当时可能是规模很大的造山带。位于秦岭南侧,上覆在四川盆地之上的大巴山推覆带的形成机制与喜马拉雅山在中新世的推覆成因类似,与晚白垩世—古近纪秦岭的垮塌有成因关联。秦岭的垮塌可能是华南—华北汇聚速率减小造成的,在此之前秦岭要比现今高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聚速率 喜马拉雅山 雅鲁藏布江 东亚边缘 秦岭 造山 重力垮塌
下载PDF
基于Argo数据的吕宋海峡东部海域的会聚区特征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阮海林 杨燕明 +1 位作者 牛富强 文洪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84,共7页
利用2010-2013年的Argo浮标观测资料,对吕宋海峡东部海域(19°-23°N,123-127°E)的会聚区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吕宋海峡东部海域4个季节表面的声速从大至小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和冬季,夏季最大为1 5... 利用2010-2013年的Argo浮标观测资料,对吕宋海峡东部海域(19°-23°N,123-127°E)的会聚区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吕宋海峡东部海域4个季节表面的声速从大至小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和冬季,夏季最大为1 543.5m/s,冬季最小为1 533.4m/s;混合层深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和夏季;(2)采用WOA13气候态数据对声速剖面进行深海延拓,获得全海深的声速剖面,分析4个季节的声道特征。声道轴深度和声速较为稳定,声道轴深度在1 000-1 040m之间,声道轴处的声速为1 482m/s,4个季节的平均声道厚度都超过4 500m,利于会聚区形成;(3)研究区较易发生会聚现象,发生会聚现象概率高于50%的占70.6%;会聚现象的发生概率季节变化明显,春季、冬季极易发生声场的会聚现象,夏季最小;(4)运用RAMGeo声场模型对研究区4个季节的声传播损失进行仿真,分析会聚区的季节变化特征。当声源深度100m,接收深度10m时,第一会聚区,离声源的距离在61-64km左右,夏季离声源最近,春、冬季较远;会聚区宽度上,夏季最宽为10km,春季最窄为4.6km;会聚区增益分布特点与会聚区宽度刚好相反,春季最大为14.6dB,夏季最小为8.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宋海峡 东部海域 会聚区 声速剖面 季节变化
下载PDF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中段构造变形及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28
10
作者 黄始琪 董树文 +2 位作者 张福勤 苗来成 朱明帅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5-424,共10页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作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变形和动力学特征一直是地质界关注的问题。沿着该构造带中段,对5个韧性变形点及1个脆性变形点进行详细解析,揭示了该构造带变形及动力学特征。B型褶皱、揉皱、A型褶皱、矿物...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作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变形和动力学特征一直是地质界关注的问题。沿着该构造带中段,对5个韧性变形点及1个脆性变形点进行详细解析,揭示了该构造带变形及动力学特征。B型褶皱、揉皱、A型褶皱、矿物拉伸线理、S-C组构都显示了该构造带明显的NW—SE剪切作用。剪切方向稳定而单一,未发现多方向变形叠加现象,可能指示了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的形成过程为一期主要的俯冲碰撞或多期同向的俯冲碰撞。对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形成时间和动力学背景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构造带主要形成于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东亚多向汇聚动力学背景之下。对构造带内地质点mg6脆性断层面上滑动矢量进行了统计和古应力场反演,得出两期古构造应力场,一期为NW—SE挤压,一期为近E—W挤压。NW—SE挤压应力场可能对应了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对中亚地区的远程影响;而近E—W向挤压可能反映了早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对中亚地区的远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 韧性变形 脆性变形 古应力场 东亚多向汇聚 蒙古
下载PDF
要素类比趋同法在新疆东天山铁矿定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冯京 徐仕琪 +2 位作者 田江涛 杨在峰 高永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2-728,共7页
在新疆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一带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带进行资源量预测和定量计算过程中,尝试性的建立了海相火山岩型、海相沉积型和岩浆热液型三种铁矿类型的区域预测概念模型,提出采用"区域成矿要素类比趋同法"求取预测... 在新疆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一带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带进行资源量预测和定量计算过程中,尝试性的建立了海相火山岩型、海相沉积型和岩浆热液型三种铁矿类型的区域预测概念模型,提出采用"区域成矿要素类比趋同法"求取预测区和模型区之间的相似系数,对体积法估算的资源量进行校正,在东天山铁矿资源量估算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本文着重阐述了"体积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同时使用其他三种不同的预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体积法在矿产预测中为一简便快捷、估算结果准确、易于推广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成矿预测 概念模型 要素类比趋同法 相似系数 资源量估算 东天山
下载PDF
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42
12
作者 黄始琪 董树文 +3 位作者 胡健民 施炜 陈宣华 刘志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92-2205,共14页
蒙古-鄂霍次克洋于志留纪打开,志留纪-二叠纪该大洋板块向其两侧地块持续俯冲,形成与俯冲相关的古生代岩浆岩带,同时在大洋北侧的杭盖-肯特-达斡尔地区形成巨厚复理石建造,并不断有海山与其发生拼贴;二叠纪末,蒙古-鄂霍次克洋在... 蒙古-鄂霍次克洋于志留纪打开,志留纪-二叠纪该大洋板块向其两侧地块持续俯冲,形成与俯冲相关的古生代岩浆岩带,同时在大洋北侧的杭盖-肯特-达斡尔地区形成巨厚复理石建造,并不断有海山与其发生拼贴;二叠纪末,蒙古-鄂霍次克洋在其西段杭盖地区发生闭合,形成依旧具有大洋性质的喇叭状蒙古-鄂霍次克大海湾,此时,杭盖地区磨拉石建造大范围不整合覆盖于二叠纪之前复理石建造之上;三叠纪-中侏罗世,杭盖以东地区,蒙古-鄂霍次克洋板块继续向其两侧地体俯冲,在北蒙古-外贝加尔地区及中蒙古-额尔古纳地区形成与俯冲相关的中生代岩浆岩带;中-晚侏罗世-白垩纪,蒙古-鄂霍次克洋迅速闭合,大洋两侧地块发生碰撞拼贴,产生强烈构造变形,最终形成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伴随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的形成,其中段的艾伦达瓦地区发生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形成艾伦达瓦韧性剪切带,该剪切带面理平均产状为327°/22°,线理平均产状为322°/19°,带内SC组构及不对称旋转碎斑,指示上盘由北西往南东强烈的推覆型剪切运动。同时,通过确定该剪切带原岩及后期侵入剪切带的未变形伟晶岩脉锆石UPb年龄,限定了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的形成时代约为174~163Ma;白垩纪,伴随造山后的构造垮塌,外贝加尔地区广泛发育拉张盆地和变质核杂岩,并伴随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志留纪-二叠纪末,蒙古-鄂霍次克洋的演化与古亚洲洋的演化密切相关;三叠纪-早侏罗世,大洋板块主要为正常俯冲阶段;中-晚侏罗世,蒙古-鄂霍次克洋迅速关闭,主要与“东亚汇聚”事件有关;白垩纪岩浆岩,拉张盆地和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造山带增厚地壳的垮塌及地幔岩浆上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 构造变形 变形时代 中-晚侏罗世 东亚汇聚 拉张盆地 变质核杂岩
下载PDF
陕西中南部一次秋季连阴雨中区域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勇 徐娟娟 +2 位作者 李明娟 胡启元 李萍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39-749,共11页
利用常规高低空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FY-2C红外云图,对2011年9月16-18日陕西中南部一次秋季连阴雨中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500hPa稳定的东高西低形势下,西西伯利亚阻塞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持续强劲的... 利用常规高低空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FY-2C红外云图,对2011年9月16-18日陕西中南部一次秋季连阴雨中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500hPa稳定的东高西低形势下,西西伯利亚阻塞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持续强劲的东路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为区域性暴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系统的层结特征与夏季暴雨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即暴雨发生在大气层结稳定的状态下;卫星云图显示,暴雨云系主要以中低云为主,云顶亮温一般最低为-43℃;低层东路的冷空气对暴雨的作用远远超过中空冷空气;低层锋区附近的强水汽辐合是秋季区域性暴雨产生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连阴雨 区域性暴雨 东路冷空气 锋区 强水汽辐合
下载PDF
欧亚东边缘的双向板块汇聚及其对大陆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姜辉 高祥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7-905,共9页
自3Ma至现今,在欧亚东缘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以较大速率朝NWW方向运动,并沿海沟向欧亚大陆俯冲;同时欧亚板块以较小速率朝SEE方向移动,构成双方向的板块汇聚格局.沿日本岛弧东侧,海洋板片以较小的倾角插入欧亚大陆下面,在浅部产生的挤... 自3Ma至现今,在欧亚东缘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以较大速率朝NWW方向运动,并沿海沟向欧亚大陆俯冲;同时欧亚板块以较小速率朝SEE方向移动,构成双方向的板块汇聚格局.沿日本岛弧东侧,海洋板片以较小的倾角插入欧亚大陆下面,在浅部产生的挤压变形扩展到日本海东边缘.琉球岛弧的中、北部,菲律宾海俯冲板片的倾角较大,其西南段由NE向转变为EW向,正经历活动的海沟后退与弧后扩张.台湾是3种板块汇聚的交点:欧亚沿马尼拉海沟向东俯冲,吕宋弧与台湾碰撞,使台湾岛陆壳东西向缩短与隆升,形成年轻的造山带,菲律宾海板块沿琉球海沟的西南段向北俯冲到欧亚下面.位于南海与菲律宾海之间的菲律宾群岛是宽的变形过渡带,两侧被欧亚向东、菲律宾海向西俯冲夹击,中间是大型左旋走滑断层.总体上,现今时期的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的西向俯冲运动所产生的变形主要分布在俯冲板片内部及岛弧,未扩散到弧后地区,可能这种俯冲运动产生的水平应力较小,不能阻挡欧亚大陆的向东移动,对大陆内部的现今构造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东缘 板块汇聚 俯冲 现今大陆构造
下载PDF
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勇 姚永坚 +22 位作者 李学杰 尚鲁宁 杨楚鹏 王中波 王明健 高红芳 彭学超 黄龙 孔祥淮 汪俊 密蓓蓓 钟和贤 陈泓君 吴浩 罗伟东 梅西 胡刚 张江勇 徐子英 田陟贤 王哲 李霞 王忠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71-1309,共39页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近年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东亚洋陆汇聚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为指导,依托1∶10...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近年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东亚洋陆汇聚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为指导,依托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实际资料与成果,在东亚大陆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的框架内,对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总结,初步形成了以“一个边缘、两次消减、三期伸展、分层控制”为核心的“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相互作用”理论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本文首次将大洋板块与大陆边缘稳定地块之间的区域,划分为“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这一独立的一级构造单元,按照构造演化的差异,以台湾岛界大致可以分为北部的日本—琉球段和南部的菲律宾段。“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以全新视角诠释了中—新生代以来在西太平洋俯冲汇聚系统下,东亚大陆发生的多期次地质构造事件的深部板块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在菲律宾海板块俯冲背景下,形成了中国海域东部带状变化、南部环状变化的地貌特征。海域地貌格局进一步控制了东部海域“大江大河—大三角洲—陆源碎屑—条带状”和南部海域“短源河流-高角度陆坡-混合物源-环状分布”的沉积分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区域地质 中—新生代 东亚洋陆汇聚带 大地构造 资源环境效应 海洋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中国与东亚十国非对称经济收敛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帆 滕建州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70,共10页
中国作为东亚货币合作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与其他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趋同走势是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有利条件之一。在同时允许非对称收敛速度和收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变化,且令结构变化的形式、个数和时点均内生决定的情况下,对1... 中国作为东亚货币合作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与其他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趋同走势是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有利条件之一。在同时允许非对称收敛速度和收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变化,且令结构变化的形式、个数和时点均内生决定的情况下,对1978—2011年中国与十个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仅与日本、印尼和泰国存在经济收敛,且收敛速度存在非对称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金融、贸易和人力资本角度考察了经济收敛的成因,并给出东亚货币合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货币合作 非对称经济收敛 平滑结构变化
下载PDF
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与大陆构造体系的发展 被引量:30
17
作者 张岳桥 董树文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613-641,共29页
东亚大陆原型形成于三叠纪印支造山运动旋回,其周邻环绕的三大洋(古太平洋、蒙古-鄂霍茨克洋、中特提斯洋)于早侏罗世初期几乎同时向东亚大陆俯冲,开启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历史。文章通过总结东亚大陆晚中生代构造变形和构造岩浆事件的新... 东亚大陆原型形成于三叠纪印支造山运动旋回,其周邻环绕的三大洋(古太平洋、蒙古-鄂霍茨克洋、中特提斯洋)于早侏罗世初期几乎同时向东亚大陆俯冲,开启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历史。文章通过总结东亚大陆晚中生代构造变形和构造岩浆事件的新近研究成果,简述了东亚多板块汇聚产生的三个陆缘汇聚构造系统(北部蒙古-鄂霍次克碰撞造山带、东部与俯冲有关的增生造山系统、西南部班公湖—怒江缝合构造带)、陆内汇聚构造变形体系和大陆伸展构造体系。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大陆构造-岩浆演化的时间框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早侏罗世(200~170Ma)周邻大洋板块初始俯冲阶段和陆缘裂解事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70~135Ma)周邻陆缘碰撞造山或俯冲增生造山作用、陆内再生造山作用和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中晚白垩世(135~80Ma)大陆岩石圈的减薄作用和大陆伸展构造体系的发育。研究认为,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在时空上的有序演化和深浅构造的复合叠加,不仅产生了东亚大陆复杂的陆缘和陆内构造体系,同时控制了中国东部燕山期爆发式岩浆-成矿作用,也使东亚构造地貌发生东西翘变,早期陆缘汇聚产生的东部高原因晚期大陆岩石圈的减薄和伸展而垮塌。东亚大陆构造体系的形成和演化与联合古大陆的裂解同步,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完成了从东亚到欧亚大陆的演替,以东亚大陆为核心的多板块汇聚格局一直延续至新生代,可能成为未来超大陆形成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 东亚大陆 多板块汇聚 大陆汇聚构造体系 大陆伸展构造体系 郯庐左旋走滑断裂体系 燕山陆内再生造山作用
下载PDF
春季Hadley环流异常对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波涛 崔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58-2963,共6页
观测事实揭示出春季Hadley环流与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春季Hadley环流异常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地区夏季纬向风垂直切变、大气辐合辐散等的异常变化是这一关系存在的内在原因.本文通过数值试验对这一关系... 观测事实揭示出春季Hadley环流与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春季Hadley环流异常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地区夏季纬向风垂直切变、大气辐合辐散等的异常变化是这一关系存在的内在原因.本文通过数值试验对这一关系的真实性进行了验证,即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9层大气环流模式(IAP9L-AGCM)模拟了春季Hadley环流异常偏强情景,并分析了该情景下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环境场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春季Hadley环流偏强情景下,夏季西北太平洋地区纬向风垂直切变幅度加大,低空大气异常辐散,高空大气异常辐合,东亚夏季风减弱,这种环流背景不利于热带气旋生成和发展,因此,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异常偏少.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的诊断结果相吻合,进而证实了春季Hadley环流与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负相关关系的存在.因此,春季Hadley环流信号可以用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LEY环流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 数值模拟 纬向风垂直切变 辐合辐散 东亚夏季风
下载PDF
东亚、东南亚地区经济收敛与区域内贸易对其促进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森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92-104,共13页
本文以1952-2016年亚洲15个经济体的数据为样本,全面衡量该区域在过去64年中人均GDP的收敛性,并分时期、分收入组讨论了区域内贸易对经济收敛过程的促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整个区域内的人均GDP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但无法得到整体收敛... 本文以1952-2016年亚洲15个经济体的数据为样本,全面衡量该区域在过去64年中人均GDP的收敛性,并分时期、分收入组讨论了区域内贸易对经济收敛过程的促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整个区域内的人均GDP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但无法得到整体收敛的结论,收敛只存在于特定组别和特定的时间区间。"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在亚洲金融危机前极大促进了先进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并帮助它们完成对发达国家的追赶。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随着世界经济的疲软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区域内贸易在各经济体对外贸易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区域内经贸合作的发展不仅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且后进经济体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收益,实现对先进经济体的追赶,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东南亚 经济收敛 区域内贸易
下载PDF
产业融合视域下秦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素英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2-66,共5页
秦东旅游文化产业融合需要借鉴国内外旅游发展模式,进一步打破一区一景的地区制约,以广袤深厚的秦东文化为精髓,自然山水景观为依托,以产业融合为结合点,挖掘和整合优势区域旅游优势资源,运用各种现代营销理念和手段,加大产品推介力度,... 秦东旅游文化产业融合需要借鉴国内外旅游发展模式,进一步打破一区一景的地区制约,以广袤深厚的秦东文化为精髓,自然山水景观为依托,以产业融合为结合点,挖掘和整合优势区域旅游优势资源,运用各种现代营销理念和手段,加大产品推介力度,树立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以提升秦东旅游产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东文化 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