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amorphism of the East Sector of the Southern Qinling Orogenic Belt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被引量:7
1
作者 WEI Chunjing YANG Chonghui ZHANG Shougu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5-77,共13页
The east sector of the southern Qinling belt is, lithologically, composed mainly of metapelites, ***qüartzites, marbles and small amount of metabasites and gneisses, whose protoliths are the Silurian, Devonian an... The east sector of the southern Qinling belt is, lithologically, composed mainly of metapelites, ***qüartzites, marbles and small amount of metabasites and gneisses, whose protoliths are the Silurian, Devonian and less commonly the Sinian and Upper Palaeozoic. They have been subjected at least to two epochs of metamorphism. The early epoch belongs to progressive metamorphism which is centered on high amphibolite-granulite fades in the Fuping area and changed outwards into low amphibolite facies (staurolite-kyanite zone), epidote amphibolite facies (garnet zone) and greenschist facies (chlorite and biotite zones), the metamorphic age of which is about 220–260 Ma. This early-epoch metamorphism belongs to different pressure types: the rocks from greenschist to low amphibolite facies belong to the typical medium-pressure type which shows geothermal gradients of about 17–20 ***C/km and was probably produced by a crustal thickening process related to continental collision, and the high amphibolite-granulite facies belongs to the low-pressure type which shows geothermal gradients of about 25–38 ***C/km and was probably affected by some magmatic heats. Based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T paths of the different facies calculated from the garnet zonations, it can be deduced that the metamorphism of medium-pressure facies series took place during an imbricated thickening process, rather than during the uplifting process after thickening. The late-epoch metamorphism belongs to dynamic metamorphism of greenschist facies which is overprinted on the early-epoch metamorphic rocks and is Yanshanian or Himalayan in age, probably related to 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MORPHISM metamorphic minerals P-T conditions and paths east sector of the southern qinling orogenic belt
下载PDF
BASIN-RANGE SYSTEM EVOLUTION OF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 AND ITS IMPACT ON REGIONAL ENVIRONMENT
2
作者 HU Baoqing ZENG Qiaosong LIU Shunsheng WANG Shijie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04年第1期66-78,共13页
As the structural body related to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and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the orogenic belt and basin are not only dependent on each other in space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with each other in terms of ... As the structural body related to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and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the orogenic belt and basin are not only dependent on each other in space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with each other in terms of infrastructure, matter transference and dynamic mechanisms. By using apatite fission-track method, the authors firstly analyze the uplift and denudation ratios of the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 and by using tectonically deformed combination analysis and tectonic-thermal simulation the main geological occurrences are also illustr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must have had multi-phase differential uplift and denudation phenomena in the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 during the Mesozoic-Cenozoic. Then, the regional evolution patter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enudation process is obtained during the post-orogenic period.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basin-range system in the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 during the Mesozoic-Cenozoic and its effects on regional environment, the influence of evolution process on geomorphologic landscapes change, water system vicissitude, eco-environment succession and drainage basin system evolution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effect basin-range SYSTEM EVOLUTION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
下载PDF
Structural Geology and Chronology of Shear Zones along the Shangdan Suture in Qinling Orogenic Belt,China:Implications for Late Mesozoic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of East Asia
3
作者 Falak Sheir Wei Li +6 位作者 Le Zhang Basil Alabowsh Liuqing Jiang Li Liang Sainan Gao Shair Baz Umar Ashraf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76-393,共18页
The Shangdan suture zone(SDZ)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QOB)i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East Asia tectonic evolution.The SDZ gives information about convergent processes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Block(NCB)and South... The Shangdan suture zone(SDZ)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QOB)i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East Asia tectonic evolution.The SDZ gives information about convergent processes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Block(NCB)and South China Block(SCB).In the Late Mesozoic,several shear zones evolved along the SDZ boundary that helps us comprehend the collisional deformation between the NCB and SCB,which was neglected in previous studies.These shear zone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 continents.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eformation and geochronology of two shear zones distributed along the SDZ,identified in the Shaliangzi and Maanqiao areas.The shear sense indicators and kinematic vorticity numbers(0.54–0.90)suggest these shear zones have sinistral shear and sub-simple shear deformation kinematics.The quartz’s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nd c-axis fabric analysis in the Maanqiao shear zone(MSZ)revealed that the MSZ experienced deformation under green-schist facies conditions at∼400–500℃.The Shaliangzi shear zone deformed under amphibolite facies at∼500–700℃.The^(40)Ar/^(39)Ar(muscovite-biotite)dating of samples provided a plateau age of 121–123 Ma.Together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data,our results concluded that QOB was dominated by compressional tectonics during the Late Early Cretaceous.Moreover,we suggested that the Siberian Block moved back to the south and Lhasa-Qiantang-Indochina Block to the north,which promoted intra-continental compressional tecton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ling orogenic belt Shangdan suture zone shear zone Late Mesozoic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east Asia TECTONICS
原文传递
Lower crustal delamination in the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 被引量:6
4
作者 高山 张本仁 金振民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9年第4期423-433,共11页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 for lower crustal delamination in the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 is presented and a chemical geodynamie model for lower crustal delamination is developed. The syntheti...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 for lower crustal delamination in the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 is presented and a chemical geodynamie model for lower crustal delamination is developed. The synthetic results suggest that eclogite from the Dabie-Sulu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belt is the most likely candidate as the delaminated material, and that a cumulative 37—82 km thick eclogitic lower crust is required to have been delaminated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relative deficits in Eu, Sr, Cr, Ni, Co, V and Ti in the present total crust composition of the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 Delamination of the lower crust can well interpret many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MINATION of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evolution of CONTINENTAL CRUST CRUST-MANTLE interaction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
原文传递
基于科学钻探技术的老湾金矿带金成矿机制研究
5
作者 陈建立 郭鹏 +2 位作者 陈英男 赵焕 魏从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9-268,共10页
老湾金矿带位于秦岭—桐柏—大别造山带中部,是近年来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床。为进一步探索深部第二找矿空间,实施了老湾金矿3006.42 m科学钻探。钻探穿透地表花岗岩后在深部又发现隐伏花岗岩体,两岩体在空间上毗邻,通过元素统计分析方法... 老湾金矿带位于秦岭—桐柏—大别造山带中部,是近年来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床。为进一步探索深部第二找矿空间,实施了老湾金矿3006.42 m科学钻探。钻探穿透地表花岗岩后在深部又发现隐伏花岗岩体,两岩体在空间上毗邻,通过元素统计分析方法对两岩体进行了元素丰度及分布特征、相关性分析、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研究,发现老湾花岗岩和老湾隐伏花岗岩的元素丰度均高于中国二长花岗岩的平均值,且老湾隐伏花岗岩体明显高于老湾花岗岩体。两岩体具有不同的元素组合特征,老湾花岗岩的元素分布较均匀,而老湾隐伏花岗岩的元素分布离散程度较悬殊且Au、W、Mo局部高度富集,具备形成钼钨矿(化)体的条件。老湾隐伏花岗岩的Au、Bi具有高度相关性,受同一地质因子控制,并具有幔源成因特点,表明老湾隐伏花岗岩与金成矿关系密切,为老湾地区金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老湾金矿是处在秦岭—大别造山带构造背景下,受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影响的产物,深源幔源岩浆热液为金成矿提供了主要的金铋物质来源及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钻探 老湾(隐伏)花岗岩 元素组合特征 成矿机制 秦岭—大别造山带
下载PDF
北秦岭东段晶质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6
作者 严鹏程 寿立永 +1 位作者 杨联涛 尚凯凯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6期1210-1220,共11页
北秦岭东段石墨矿是近年来陕西省新发现的大中型优质大鳞片晶质石墨矿床矿产地。矿体赋存于秦岭岩群雁岭沟岩组地层中,具有明显的层位特征。含矿岩石以石墨大理岩、石墨片麻岩、石墨石英片岩为主,石墨矿物呈浸染状集合体产出,鳞片片径... 北秦岭东段石墨矿是近年来陕西省新发现的大中型优质大鳞片晶质石墨矿床矿产地。矿体赋存于秦岭岩群雁岭沟岩组地层中,具有明显的层位特征。含矿岩石以石墨大理岩、石墨片麻岩、石墨石英片岩为主,石墨矿物呈浸染状集合体产出,鳞片片径大多大于0.147 mm,以正目石墨为主。本文通过变质岩原岩恢复、石墨碳质来源、成岩成矿环境等角度,对研究区晶质石墨矿矿床成因进行探讨,认为研究区δ^(13)C具有中间碳同位素特征,为有机物在还原环境下分解不彻底造成,其碳质来源于元古代沉积的含碳有机质。石墨矿品位及其分布主要与沉积相有关,推测晶质石墨由浅海相沉积的碎屑岩-钙泥质岩-碳酸盐岩中的有机碳在区域变质作用下变质形成。北秦岭东段晶质石墨矿为沉积变质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矿 秦岭岩群 雁岭沟岩组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北秦岭东段
下载PDF
河南商城县罗家湾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探讨
7
作者 徐公权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3期473-480,共8页
秦岭—大别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钼矿成矿带,其间蕴藏着多种类型钼矿床,罗家湾钼矿即产于此成矿带。在总结罗家湾钼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结合矿区岩石化学、矿石硫、氧同位素分析结果,对该矿的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了成矿机理和找... 秦岭—大别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钼矿成矿带,其间蕴藏着多种类型钼矿床,罗家湾钼矿即产于此成矿带。在总结罗家湾钼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结合矿区岩石化学、矿石硫、氧同位素分析结果,对该矿的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了成矿机理和找矿前景。研究表明,钼矿化的范围、规模、品位、产状等与罗家湾花岗斑岩体高度一致,矿化具有分带性并与蚀变分带呈现高度相关;花岗斑岩来源于地壳与地幔的混合物,成矿物质钼是花岗斑岩自身携带而来,属斑岩型钼矿;中生代以来,造山带陆内俯冲,使地壳增厚、下部地壳发生部分重熔,形成了含钼花岗岩浆,至燕山期,岩浆顺NWW向桐柏—商城断裂带和NNE向商城—麻城断裂带交汇部位侵位于地壳浅部而成矿。研究成果可为探寻本区成矿远景和大别山地区寻找Au、Ag、Cu、Pb、Mo等金属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家湾钼矿 秦岭—大别造山带 斑岩型钼矿 成矿机理 河南商城
下载PDF
中央碰撞造山带中两期超高压变质作用来自含柯石英锆石的定年证据 被引量:103
8
作者 杨经绥 刘福来 +4 位作者 吴才来 万渝生 张建新 史仁灯 陈松永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3-477,共15页
沿中央造山带存在一条巨大的超高压变质带,其西起阿尔金—祁连,往东经秦岭,延至大别—苏鲁,全长超过4000 km。柴北缘片麻岩中含柯石英锫石的SIMS离子探针原位微区U-Pb定年获得超高压变质年龄452±13.8 Ma。锆石的退变质年龄419±... 沿中央造山带存在一条巨大的超高压变质带,其西起阿尔金—祁连,往东经秦岭,延至大别—苏鲁,全长超过4000 km。柴北缘片麻岩中含柯石英锫石的SIMS离子探针原位微区U-Pb定年获得超高压变质年龄452±13.8 Ma。锆石的退变质年龄419±6.7 Ma。SHRIMP U-Pb定年获得秦岭含金刚石片麻岩中锆石的下交点年龄502±45 Ma,上交点年龄1545±100 Ma,认为前者代表超高压变质年龄,后者为原岩岩浆锆石年龄;获得榴辉岩锆石的上交点年龄1381±82 Ma和下交点493±170 Ma,认为上交点代表榴辉岩原岩年龄,下交点代表超高压变质年龄;获得江苏东海县青龙山榴辉岩含柯石英等超高压矿物锆石的年龄为441±9 Ma,449±9 Ma,和442±9Ma,平均444±9 Ma,核部含斜长石+磷灰石锆石年龄为761±13 Ma,认为前者代表超高压变质年龄,后者代表榴辉岩原岩结晶年龄。认为中国中部沿中央造山带中存在两期超高压变质作用,第一期为加里东期,第二期为印支期,两期超高压变质事件在时空分布方面是不同的,加里东期超高压变质事件由西部阿尔金—柴北缘延至东部大别—苏鲁,印支期超高压变质事件没有在大别以西发现。认为中央造山带应是一个多期活动的造山带,较早形成罗德尼亚大陆的格林威尔造山运动可能留下了10亿年左右的构造岩浆事件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碰撞造山带 超高压变质作用 柯石英锆石 定年证据
下载PDF
华北和扬子陆块及秦岭—大别造山带地表和深部太古宙基底的新信息 被引量:86
9
作者 沈其韩 耿元生 +1 位作者 宋彪 万渝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627,共12页
本文根据华北和扬子陆块及秦岭-大别造山带地表和深部出露的各种岩石中发现的继承性锆石的测年数据,报道了太古宙基底和岩浆事件的新信息,并简要地论述其地质意义。华北陆块东北缘、东南缘、北缘、西北缘共6个地区的深部都存在新太古代... 本文根据华北和扬子陆块及秦岭-大别造山带地表和深部出露的各种岩石中发现的继承性锆石的测年数据,报道了太古宙基底和岩浆事件的新信息,并简要地论述其地质意义。华北陆块东北缘、东南缘、北缘、西北缘共6个地区的深部都存在新太古代和中、古太古代岩浆事件的新信息;南缘深部也存在古太古代岩浆事件的新信息。在华北陆块早前寒武纪同位素年龄直方图(以太古宙岩浆事件为主)上,最高峰值位于2.45-2.6 Ga区间,而以2.5-2.55 Ga最为突出,显示该区间岩浆事件最为强烈,可能代表一次重要的碰撞事件。此外还见有2.7 Ga,2.8 -2.85 Ga,2.95-3.0 Ga,3.1-3.15 Ga,3.3-3.4 Ga,3.45-3.5 Ga,3.6 Ga和3.8 Ga等较高峰值,反映了岩浆事件不同活动阶段的演化趋势。扬子陆块北缘地表和深部有与华北陆块相似的太古宙古老基底信息。扬子陆块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缘相当于江南古陆的地区以及扬子陆块西南缘地区在地壳深部均保留有新太古代和/或古太古代岩浆锆石的年龄信息。秦岭-大别造山带从东到西,多处(主要是深部)也发现有新-中太古代残余岩浆锆石的年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承性锆石 华北陆块 扬子陆块 秦岭-大别造山带 岩浆事件 地壳深部 太古宙 信息 基底 地表
下载PDF
中国中部蓝片岩的形成时代 被引量:57
10
作者 李曙光 刘德良 +4 位作者 陈移之 王松山 裘冀 胡世玲 桑海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1-27,共7页
报道了皖中张八岭群中蓝片岩的^(40)Ar/^(39)Ar年龄为245.1±0.5Ma。该年龄与扬子陆块北缘的其它高压变质岩及高压变质矿物的年龄一致,说明中国中部蓝片岩带与榴辉岩带一样形成于三叠纪。动力学分析表明,Sr同位素在干的高压变质过... 报道了皖中张八岭群中蓝片岩的^(40)Ar/^(39)Ar年龄为245.1±0.5Ma。该年龄与扬子陆块北缘的其它高压变质岩及高压变质矿物的年龄一致,说明中国中部蓝片岩带与榴辉岩带一样形成于三叠纪。动力学分析表明,Sr同位素在干的高压变质过程中均一化尺度很小(<1m),因此该带含蓝片岩地层的元古代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指示的是它经历的第1次区域变质时代,不是后来发生的高压变质时代。此外,还对榴辉岩K-Ar年龄与Sm-Nd年龄的矛盾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片岩 同位素 年代学 变质作用
下载PDF
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南北缘地震层析成像 被引量:52
11
作者 刘建华 刘福田 +2 位作者 孙若昧 吴华 吴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6-54,共9页
利用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310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区域地震23600条P波到时数据,重建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三维速度图像。结果表明:1.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地壳和上地幔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直至110k... 利用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310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区域地震23600条P波到时数据,重建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三维速度图像。结果表明:1.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地壳和上地幔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直至110km深度处依然明显。2.地壳上部的速度图像与地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造山带隆起区显著高速;盆地及坳陷区明显低速。由速度鲜明对比勾勒出的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界基本上位于扬子北缘主边断裂带上。3.中地壳的速度图像表明,造山带内部的一些低速区对应于一些大型推覆构造。4.40+0km深度处的速度图像反映了该区莫霍界面深度的起伏。大致以107°E为界,以东地区地壳厚度小于40km,以西地区大于40km,且呈现出往西地壳逐渐加厚的趋势。5.位于滦川、商县、丹凤的北秦岭构造带,上地幔顶部出现低速异常,异常速度值约为7.39—7.55km/s。结合地球物理测深的结果,可能是由下地壳、上地幔顶部的热过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秦岭-大别 造山带 推覆构造
下载PDF
东秦岭早古生代两条不同构造-岩浆杂岩带的形成构造环境 被引量:35
12
作者 周鼎武 张成立 +2 位作者 韩松 张泽军 董云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5-126,共12页
东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500Ma~400Ma)分别在北秦岭和南秦岭发育两条构造-岩浆杂岩带。北秦岭带由洋盆消减的火山杂岩和深成侵入杂岩组成,是活动陆缘挤压构造背景的产物;南秦岭带由辉长、辉绿岩体、岩脉,超浅成隐爆的碱... 东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500Ma~400Ma)分别在北秦岭和南秦岭发育两条构造-岩浆杂岩带。北秦岭带由洋盆消减的火山杂岩和深成侵入杂岩组成,是活动陆缘挤压构造背景的产物;南秦岭带由辉长、辉绿岩体、岩脉,超浅成隐爆的碱基性-超基性火山岩和粗面岩组成,是被动陆缘拉张裂陷环境的产物。它们平行造山带走向分布,南、北对峙,构成时空有序的构造-岩浆杂岩带。其形成的构造机制整体上受旱古生代古秦岭洋盆沿商丹一线的俯冲和消减作用的控制,造成北部俯冲挤压,南部拉张裂陷,同时南部的拉张裂陷也受陆壳之下地幔热柱上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造山带 杂岩带 构造环境
下载PDF
地壳根、造山热与岩浆作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马昌前 佘振兵 +1 位作者 张金阳 张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简要讨论了近年来造山带及其岩浆作用研究的主要进展。造山带流变学结构与造山热和岩浆作用有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年轻的山带往往存在地壳根,但古老的山带地壳根是否存在,取决于造山带的热状态和榴辉岩化的强度,只有缺乏流体和冷的造山... 简要讨论了近年来造山带及其岩浆作用研究的主要进展。造山带流变学结构与造山热和岩浆作用有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年轻的山带往往存在地壳根,但古老的山带地壳根是否存在,取决于造山带的热状态和榴辉岩化的强度,只有缺乏流体和冷的造山带才保留有地壳根,例如古生代的南乌拉尔山和北美前寒武纪的南Trans-Hudson造山带。造山带的伸展塌陷往往伴随着幔源岩浆底侵、地壳软化、隆升和强烈岩浆作用。由于地幔浮力和造山热的作用,一些山带具有高的海拔和薄而热的地壳,属于具有长期活动性的构造带。研究表明,这些具有长期活动性的构造带,是建立在以前形成的热的、软化了的弧后区内。中国昆仑—秦岭—大别造山系北缘,古生代时期发育了与俯冲有关的弧岩浆带,而南缘发育了相近时代的与弧后伸展有关的双峰式岩浆带,构成古生代双岩浆带。该造山系早中生代的造山作用,就是在南缘的古生代弧后岩浆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该双岩浆带提供了造山热控制复合造山作用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运动 山根 地壳熔融 造山热 双岩浆带 秦岭-大别造山带
下载PDF
中国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的瑞利波频散与剪切波三维速度结构 被引量:34
14
作者 滕吉文 张中杰 +1 位作者 胡家富 王光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63-677,共15页
利用我国地震台站记录的瑞利波观测资料 ,通过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处理 ,获得了穿越我国东南及陆缘地区的瑞利波频散 .使用随机反演理论取得了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 4°× 4°网格的纯路径频散数据 .在网格反演的基... 利用我国地震台站记录的瑞利波观测资料 ,通过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处理 ,获得了穿越我国东南及陆缘地区的瑞利波频散 .使用随机反演理论取得了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 4°× 4°网格的纯路径频散数据 .在网格反演的基础上使用Harkrider的面波反演程序求得了该区剪切波的三维速度结构 .结果表明 :1 .华南大陆Moho界面埋深为 3 0— 40km ,并由西向东逐渐减薄 ,在陆缘与浅海地域为 2 5— 2 8km ,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 .2 .上地幔低速层埋深为 6 0— 1 5 0km ,变化幅度较大 ,这与深部断裂分布及深层过程有关 ,但NS向剖面上各界面的起伏变化均比EW向剖面平缓 .3 .东南陆缘是东亚大陆的海陆过渡带 ,在深部表现为Moho界面埋深和地壳平均速度降低的地带 ,地幔深部界面的起伏形态充分表明 ,深浅介质结构和物质耦合的不均匀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面波 三维速度结构 软流层 秦岭-大别造山带 深层动力过程 华南大陆 瑞利波频散
下载PDF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油气前景 被引量:23
15
作者 解东宁 何明喜 +1 位作者 周立发 谢其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5,共8页
东秦岭-大别山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由南、北两支逆冲断裂组成,是联系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和南华北盆地的构造纽带。该逆冲推覆构造在走向上具有分段性,在倾向上具有分带性;即沿倾向分为前锋带、逆冲岩席带和根带;在走向上分为豫西逆冲推覆区... 东秦岭-大别山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由南、北两支逆冲断裂组成,是联系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和南华北盆地的构造纽带。该逆冲推覆构造在走向上具有分段性,在倾向上具有分带性;即沿倾向分为前锋带、逆冲岩席带和根带;在走向上分为豫西逆冲推覆区段、周口南缘逆冲推覆区段和淮南-合肥逆冲推覆区段。构造演化分为3个阶段:印支期碰撞造山阶段、燕山晚期陆内造山阶段和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早期走滑拉张阶段。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各区带烃源岩保存条件差异较大,油气显示集中分布在前锋带附近。评价前锋逆断带及前渊区(盆地/凹陷)为油气勘探最有利区带,南、北两支逆断带之间的逆冲岩席区(盆地/凹陷)为较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 构造演化 油气勘探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南华北盆地
下载PDF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部逆冲推覆构造与合肥盆地、周口坳陷控盆断裂 被引量:34
16
作者 孙晓猛 张梅生 +3 位作者 龙胜祥 郝福江 刘鹏举 刘长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1-198,共8页
秦岭 -大别造山带北部中 -新生代逆冲推覆作用可划分出 5个期次 :即印支期 (T2 —T3 )、燕山早期 (J2 末—J3 )、燕山晚期 (K1末期 )、燕山末期 (K2 末期 )和喜马拉雅早期 (E末期 )。合肥盆地、周口坳陷控盆断裂是秦岭 -大别造山带北部... 秦岭 -大别造山带北部中 -新生代逆冲推覆作用可划分出 5个期次 :即印支期 (T2 —T3 )、燕山早期 (J2 末—J3 )、燕山晚期 (K1末期 )、燕山末期 (K2 末期 )和喜马拉雅早期 (E末期 )。合肥盆地、周口坳陷控盆断裂是秦岭 -大别造山带北部逆冲推覆构造在盆地内的延伸 ,造山带与盆地逆冲推覆构造在时间序列上具有同步耦合性 ,在空间上具有密切相关性。逆冲推覆作用不仅控制了盆地的分布轮廓、构造格局、地层发育和沉积建造 ,而且还控制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决定了盆地的性质和类型。中生代盆山构造耦合是扬子、华北两板块碰撞、陆内俯冲断离和山脉隆升与伸展坍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古近纪末期逆冲构造形成机制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的远程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大别造山带 中-新生代 逆冲推覆构造 合肥盆地 周口坳陷 控盆断裂 构造耦合
下载PDF
东秦岭造山带钠长岩的特征、成因及时代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李勇 苏春乾 刘继庆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经1/5万区调填图,作者在东秦岭造山带夹持于竹林关-青山断裂带和山阳-豆腐尖断裂带之间的原划“九里坪组”地层中解体出了一系列规模不大的钠长岩体。通过野外宏观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对这些钠长岩的产状、地质背景、岩石化学和... 经1/5万区调填图,作者在东秦岭造山带夹持于竹林关-青山断裂带和山阳-豆腐尖断裂带之间的原划“九里坪组”地层中解体出了一系列规模不大的钠长岩体。通过野外宏观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对这些钠长岩的产状、地质背景、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这些钠长岩是由深部钠质熔浆沿断裂带上侵到地壳浅部发生侵入-交代作用而形成的观点。其成因模式为:侵入-隐爆-充填交代。这与前人在研究西秦岭造山带钠长岩时所提出的热水沉积成因模式明显不同。另外,还从这些钠长岩体中首次获得全岩铷-锶等时线年龄为3649±109Ma的资料。对研究整个秦岭造山带钠质流体热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造山带 钠长岩 岩石特征 岩石成因
下载PDF
大别山北部卢镇关群变质火山岩和共生变质的花岗岩全岩和锆石氧同位素、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景波 张灵敏 +2 位作者 叶凯 苏文 程南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11-1524,共14页
分布在大别山北部的卢镇关群火山岩和共生的花岗岩类形成在新元古代。2个卢镇关群变质流纹岩SIMS锆石U-Pb给出了757Ma岩浆结晶年龄,3个变质花岗岩给出了757~770Ma岩浆结晶年龄。全岩氧同位素分析表明它们经受了地表流体参与交代蚀变作... 分布在大别山北部的卢镇关群火山岩和共生的花岗岩类形成在新元古代。2个卢镇关群变质流纹岩SIMS锆石U-Pb给出了757Ma岩浆结晶年龄,3个变质花岗岩给出了757~770Ma岩浆结晶年龄。全岩氧同位素分析表明它们经受了地表流体参与交代蚀变作用。锆石SIMS氧同位素分析表明少量锆石边部存在岩浆期后的氧同位素改造,然而锆石的氧同位素的改造部分没有明显的U-Pb重置,因此,地表流体参与交代蚀变作用时间无法通过锆石的U-Pb年龄来测定,只能限定在757Ma以后。研究样品中存在δ18O值2.8‰~4.0‰岩浆锆石,它们从低δ18O岩浆中结晶而来。低δ18O岩浆是早期地表流体参与交代蚀变岩石再熔融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早于770Ma的地表流体参与的蚀变应该存在。这些时间上的证据表明卢镇关群火山岩和共生的花岗岩类记录了早于770~757Ma之后地表流体参与交代蚀变,这从时间上看,岩石发生的地表流体参与的蚀变与扬子地台上新元古代冰川事件不能简单的关联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镇关群 锆石U-Pb年龄 氧同位素 花岗岩 秦岭-大别造山带
下载PDF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中“古特提斯缝合带”的连接 被引量:49
19
作者 许志琴 李源 +1 位作者 梁凤华 裴先治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1-680,共10页
中国大陆西北部的"古特提斯缝合带"如何与东面的"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连接,是涉及中国大陆中部构造格架的关键问题之一。南秦岭造山带中的古特提斯蛇绿岩带和东秦岭-桐柏-大别-苏鲁造山带中三叠纪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对比,以及一... 中国大陆西北部的"古特提斯缝合带"如何与东面的"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连接,是涉及中国大陆中部构造格架的关键问题之一。南秦岭造山带中的古特提斯蛇绿岩带和东秦岭-桐柏-大别-苏鲁造山带中三叠纪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对比,以及一条位于两者之间的220~204 Ma的大型左行走滑剪切带的存在,提供了它们之间关系的新的视角,为此,我们提出南秦岭的勉略蛇绿岩带向东通过宁陕-湘河大型左行走滑剪切带,和大陆俯冲与深俯冲造成的"耀岭河-桐柏-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北缘连接,构成"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的古特提斯缝合带新模式。沿着这条边界,南秦岭构造单元可以分为南部的南秦岭被动陆缘单元和北部的南秦岭主动陆缘单元,后者向东的延伸由于南、北板块之间三叠纪的剪切碰撞而尖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 古特提斯蛇绿岩带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宁陕-湘河左行走滑剪切带
下载PDF
大别-苏鲁造山带的东延及板块缝合线:郯庐-鸭绿江-延吉断裂的厘定 被引量:17
20
作者 周建波 刘建辉 +2 位作者 郑常青 刘鹏举 孙加鹏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104,共13页
根据大别-苏鲁造山带北缘和吉林—黑龙江东部的三叠纪浅变质加积杂岩特征标志,认为大别地区的板块缝合线为信阳-舒城断裂,苏鲁地区的为郯庐-鸭绿江断裂,且苏鲁造山带向北延入东北的吉林—黑龙江东部地区,而华北与扬子板块之间构造缝合... 根据大别-苏鲁造山带北缘和吉林—黑龙江东部的三叠纪浅变质加积杂岩特征标志,认为大别地区的板块缝合线为信阳-舒城断裂,苏鲁地区的为郯庐-鸭绿江断裂,且苏鲁造山带向北延入东北的吉林—黑龙江东部地区,而华北与扬子板块之间构造缝合线的东延部分则为郯庐-鸭绿江-图们江-延吉断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亚洲东部三叠纪以来连续的俯冲-加积模型:(1)三叠纪扬子板块在华北板块向南突出部位(大别—苏鲁一带)发生点碰撞形成超高压变质岩,之后扬子板块由点碰撞逐渐向两侧旋转拼贴形成加积杂岩;(2 )侏罗纪—新生代在三叠纪碰撞基础上,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连续俯冲和加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苏鲁造山带 东部延伸 板块缝合带 郯庐-鸭绿江-延吉断裂 亚洲东部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