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流的垂直分布对地形雨落区的影响 被引量:138
1
作者 孙继松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9,共8页
从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出发, 讨论了华北地区太行山东侧低空东风气流背景下不同垂直分布气流对降水落区的影响。认为: 当垂直于山体的气流随高度减小时, 地形的作用表现为迎风坡上水平辐合, 造成气旋式涡度增加, 产生风场切变, 因此对迎... 从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出发, 讨论了华北地区太行山东侧低空东风气流背景下不同垂直分布气流对降水落区的影响。认为: 当垂直于山体的气流随高度减小时, 地形的作用表现为迎风坡上水平辐合, 造成气旋式涡度增加, 产生风场切变, 因此对迎风坡降水产生明显的增幅作用。当气流的垂直分布随高度增加时, 迎风坡方向表现为反气旋涡度增强, 而在背风坡方向产生辐合作用, 造成气旋式涡度增加, 发生风场切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太行山地形 东风气流 垂直分布 降水落区
下载PDF
东洞庭湖湖流及风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吴炳方 沈良标 朱光熙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1-58,共8页
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提取湖流模型参数,方便了模型开发及推广应用,利用该模型分析洞庭湖湖流运动规律和风力对湖流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风力对湖流的影响作用很大,但其程度受湖床高程、周围的自然环境、地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 湖流 GIS 洞庭湖 风力 影响分析
下载PDF
夏季长江淮河流域异常降水事件环流差异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庆云 郭恒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6-669,共14页
长江、淮河同处东亚中纬度,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相似,大量相关研究基本是把江淮流域天气气候事件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然而对长江、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发现,长江、淮河流域夏季异常降水事件有各自不同的年际、年代际... 长江、淮河同处东亚中纬度,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相似,大量相关研究基本是把江淮流域天气气候事件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然而对长江、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发现,长江、淮河流域夏季异常降水事件有各自不同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但环流差异及成因并不十分清楚。本文根据中国台站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物理量诊断和现代统计学等方法,重点分析长江、淮河流域梅雨期降水异常事件发生时南北半球大气环流内部动力过程的差异及成因。研究指出:长江(淮河)流域梅雨期降水异常偏多年500 hPa位势高度场亚洲中高纬度环流呈现为南北向(东西向)的波列与东亚中高纬鄂霍茨克海阻塞频次增多(减少)以及200 hPa高度场上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强度加强(减弱)、稳定(移动)有关;长江(淮河)流域梅雨期降水异常偏多年主要水汽来源与南半球澳大利亚高压、马斯克林高压位置偏东(西)造成西太平洋150°E^180°(阿拉伯海50°E^60°E)地区越赤道气流加强有关。长江(淮河)流域梅雨期异常降水事件大气环流内部动力过程最显著的差异表现为: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加强(减弱)以及南半球澳大利亚高压、马斯克林高压位置偏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淮河)流域降水 东亚高空西风急流 南半球环流 越赤道气流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侧7月少雨流型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金花 马镜娴 谢金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5-883,共9页
根据青藏高原东北侧9个代表站1951—2000年历年7月的降水量资料,确定了5个多、少雨年。再用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分别求出850,700,600,500,200,100,70,50和30hPa共计9个层次上多、少雨年份7月月平均合成位势高度场。计算了500hPa合... 根据青藏高原东北侧9个代表站1951—2000年历年7月的降水量资料,确定了5个多、少雨年。再用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分别求出850,700,600,500,200,100,70,50和30hPa共计9个层次上多、少雨年份7月月平均合成位势高度场。计算了500hPa合成高度场与其余各个层次合成高度场流型的相似性度量以及各个层次的东亚北风指数。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500hPa层次上高原东北侧"西正东负"少雨流型的特征在850~70hPa整层大气中仍然存在。同时,7月少雨流型与平流层低层70,50hPa前期环流特征之间也存在联系,这些结果可供西北干旱形成研究和干旱预测业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侧 少雨流型 相似性度量 东亚北风指数
下载PDF
水网连通工程对大东湖水动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郑清 李建 +2 位作者 段功豪 刘畅 陈璐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0-93,68,共5页
为研究水网连通工程对大东湖水动力条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建立了大东湖水动力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对比分析水网连通前后流场的变化,阐述实施大东湖调度方案对大东湖各子湖泊水动力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水后大东湖水流加快... 为研究水网连通工程对大东湖水动力条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建立了大东湖水动力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对比分析水网连通前后流场的变化,阐述实施大东湖调度方案对大东湖各子湖泊水动力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水后大东湖水流加快,与原处于封闭情况下的风生流场有很大区别,在考虑风生流场情况下水网连通工程实施后大东湖水系流速大于0.01m/s的水面面积比连通前扩大了一倍以上,为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的运行调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网连通工程 水动力 风应力 流场 东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