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Eco-economic Compound System in Guizhou Province 被引量:2
1
作者 LUO Kun-yan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ngyi 562400,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3期113-119,共7页
Based on the eco-economy theor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nents of eco-economic compound system of karst region in Guizhou Province.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co-economic compound sys... Based on the eco-economy theor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nents of eco-economic compound system of karst region in Guizhou Province.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co-economic compound system of karst region in Guizhou Province were analyzed.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s follows:low biological production of Guizhou Province;weak capacity of ecosystem;slow speed of storage and accumulation of material an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low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f energy;serious wastes of energy.On the basis of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co-economic compound System in Karst region.Some views in terms of maintenance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mpound system,were put forward,including laying stress on improving ecological system;choosing and cultivating the advanced species that suit the Karst region;improving the amount and speed of material accumulation,at the same time,introducing into advanced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reducing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each section in economic system and improving th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of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economic COMPOUND system KARST region of Guizh
下载PDF
基于生态-经济分析的泰州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丁建中 陈逸 陈雯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2-848,共7页
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从协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出发,强调因地制宜,让开发成本低、资源环境容量大、发展能力强的地区承担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社会经济活动;而让生态价值高、开发难度大的区域承担... 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从协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出发,强调因地制宜,让开发成本低、资源环境容量大、发展能力强的地区承担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社会经济活动;而让生态价值高、开发难度大的区域承担农业和生态维护功能,这不仅是均衡地域开发、协调空间秩序的重要依据,实现差别化、特色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进行主体功能分区的基础性工作。基于这样的理念和认识,根据生态重要性和经济重要性指数的评价分析,运用GIS平台将泰州市域划分为不同空间开发强度的类型区,并探讨了分区管制的政策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分析 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 空间管制 泰州
下载PDF
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三峡库区忠县为例 被引量:18
3
作者 肖新成 谢德体 倪九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三峡库区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治理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该区域当前面临的两大难题。为明确库区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政策与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以三峡库区典型面源污染治理区的忠县为例,利用生态农业... 三峡库区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治理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该区域当前面临的两大难题。为明确库区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政策与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以三峡库区典型面源污染治理区的忠县为例,利用生态农业发展和面源污染治理相关方面的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三峡库区忠县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政策与措施背景下的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路径。通过设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政策与措施、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发展、耦合状态的4个潜变量及其所对应的观测变量,根据对研究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的感性认识,提出了6个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上设计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与农业资源利用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其路径系数为0.79,说明政府的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与农业发展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其路径系数为0.80,说明面源污染的减排措施与政策对农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利用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其路径系数为0.77,说明农业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具有正向作用,路径系数为0.85,说明研究区面源污染减排措施对耦合态势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发展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具有正向作用且作用较大,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91和0.89,说明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系统的耦合符合其本质的运行规律发展。综合考虑上述潜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发现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下的农业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成为影响系统耦合的关键,这是理解系统耦合的一个有效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面源污染 减排增汇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系统耦合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金华-衢州城市群生态经济功能区划及其调控
4
作者 杨丽 杜文渊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40-344,共5页
以金华 衢州地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城市群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借助于SPSS统计分析软件和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城市空间扩展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城市群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探讨.... 以金华 衢州地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城市群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借助于SPSS统计分析软件和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城市空间扩展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城市群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探讨.通过研究,将金衢城市群划分为城市人文生态区、城郊农业发展区、生态经济协调区、保护性经济开发区和生态保护培育区等5个生态经济功能区,并对各功能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衢州 城市群 生态经济功能区划 城市空间扩展分析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对应分析-ESI模型陕西北部地区生态环境压力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婧文 王红旗 +1 位作者 刁硕 顾琦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6-471,共6页
针对传统生态环境压力指数(ESI)模型评价结果缺少普适性的缺陷,本研究提出改进的对应分析-ESI模型,并以2010年陕西省北部地区为例进行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特征及成因分析.在生态环境压力法评价各市县生态压力等级的基础上,利... 针对传统生态环境压力指数(ESI)模型评价结果缺少普适性的缺陷,本研究提出改进的对应分析-ESI模型,并以2010年陕西省北部地区为例进行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特征及成因分析.在生态环境压力法评价各市县生态压力等级的基础上,利用对应分析法根据影响指标的不同将各市县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表明:1)陕西省北部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的压力来源于环境污染.2)陕西省北部地区13个市县可分为3个区:Ⅰ区应适度转换耕地用途;Ⅱ区应着重治理工业三废问题;Ⅲ区应减少农用化肥施用量以及降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压力 资源能源消耗 环境污染 区域经济发展 对应分析
下载PDF
基于“双评价”的生态经济区划优化模型及应用--以海南岛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肖瑞 宋娅娅 +1 位作者 刘泽淼 黄贤金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41,44,共7页
以地域分异理论为基础,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经济分区,是实现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协调运行的科学依据。据此,文章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模型与方法,引入多要素空间叠置、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了以... 以地域分异理论为基础,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经济分区,是实现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协调运行的科学依据。据此,文章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模型与方法,引入多要素空间叠置、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了以生态空间为强约束要素、发展空间为主导性要素,可承载性为限制性要素的生态经济区划指标体系,并涵盖3项模块层、9项准则层、27项指标因子的生态经济区划优化模型。以海南岛为例,运用生态经济区划优化模型,计算得到海南岛生态保护空间、生态优先空间、优化发展空间和重点发展空间分别占陆域总面积的22.38%、21.25%、26.48%和29.89%;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现状、行政区边界和发展格局进行边界修正,最终将海南岛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区和12个生态经济亚区,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评价” 生态经济区划 多要素空间叠置 聚类分析 海南岛
下载PDF
Population,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scenarios over the Belt and Road region under the 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 被引量:12
7
作者 JING Cheng TAO Hui +4 位作者 JIANG Tong WANG Yanjun ZHAI Jianqing CAO Lige SU Bud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0年第1期68-84,共17页
The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Belt and Road region account for more than 60%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nd half of the global economy.Future changes in this area will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global economic ... The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Belt and Road region account for more than 60%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nd half of the global economy.Future changes in this area will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global economic growth,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source allocation.In this study,the proportion of the urban population to the total population and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were used to represent the levels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respectively.The population,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levels of the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for 2020-2050 were projecte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IPCC's 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SSPs),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1)The population,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levels in the Belt and Road region will likely increase under all five pathways.The population will increase by 2%-8%/10a during 2020-2050 and reach 5.0-6.0 billion in 2050.Meanwhile,the urbanization rate will increase by 1.4%-7.5%/10a and reach 49%-75%.The GDP will increase by 17%-34%/10a and reach 134-243 trillion USD.(2)Large differences will appear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The SSP1 and SSP5 pathways demonstrate relatively high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levels,but the population size is comparatively smaller;SSP3 shows the opposite trend.Meanwhile,the economy develops slowly under SSP4,but it has a relatively high urbanization level,while SSP2 exhibits an intermediate trend.(3)In 2050,the population will increase relative to 2016 in most countries,and population size in the fastest growing country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Middle East countries will be more than double.Urbanization will develop rapidly in South Asia,West Asia and Central Asia,and will increase by more than 150%in the fastest growing countries.The economy will grow fastest in South Asia,Southeast Asia and West Asia,and increase by more than 10 times in some counties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scenarios 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 2020-2050 the Belt and Road region
原文传递
Evolution of coordination degree of eco-economic system and early-warning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被引量:25
8
作者 WANG Zhenbo FANG Chuanglin +1 位作者 CHENG Shaowen WANG J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3年第1期147-162,共16页
On the basis of Landsat TM data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YRD) Economic Zone in 1991, 2001 and 2008, this article, taking 90 counties in this region as study units, built spatial data transformation models, ecosys... On the basis of Landsat TM data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YRD) Economic Zone in 1991, 2001 and 2008, this article, taking 90 counties in this region as study units, built spatial data transformation models,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 and coordination degree of eco-economic system (CDES) models. With the aid of ArcGIS9.3, mass grid and vector data has been processed for spatial analyses. ESV and CDES index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environment system and its evolu- 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esearched areas. Furthermore, the indexes have also been used for functional zon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Some results can be shown as follows. Firstly, since 1991, land use in the YRD has greatly changed: urban land area has increased primar- ily from original paddy land, dry land, grassland, garden plot and other land. Secondly, the ESV model has proved the deterioration trend of the YRD ecological system from 1991 to 2001 and slower degradation trend during 2001-2008. Also, it is illustrated that land-use conversion from water area and paddy field to urban area and dry land could cause great damage to ecosystem stabilization. Thirdly, GDP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of the YRD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part since 1991. GDP growth rate in the central part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part during 1991-2001. This growth rate in the central part is also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parts of the YRD from 2001 to 2008. Fourthly, the YRD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12 types of subregions in terms of CDES index. According to its spatial characteristic of CDES index value in the study area, eco-economic conflict area with low CDES valu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is surrounded by eco-coordinated areas with high CDES values. This illustrates a core-periphery spatial structure exists in the YRD. During 1991-2001, the CDES value implied the convergent de- terioration trend of eco-economic system in the study area; while it gradually stepped into coexistence of divergent deterioration and coordination during 2001-2008.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zed five subregions in the YRD, including initially degrading zone, initially coordinative zone, continuously degrading zone, coordination-declined.zone and coordination-promoted zone, based on eco-economic coordination and evolution patterns. And these subregions can be recognized and categorized by spatial transformat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 River Delta rapid urbanization region LUCC eco-service value eco-economic coordination early-warning
原文传递
Industrial Greening of the Dongti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9
作者 Da-yuan Li Min Huang 《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5年第3期228-233,322,共7页
Extensiv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a major challenge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duction are desperately needed. The Dongting Lake district, lo... Extensiv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a major challenge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duction are desperately needed. The Dongting Lake district, located in Wuhan and the Changsha-Zhuzhou-Xiangtan(CZT)pilot zone, bears the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and watershed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it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Dongting Lake district to accept the ecological transition of industri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the Dongting Lake district, some proposal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ty of the district are pointed out, such as industrial cooperation, proper space layout, ecological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building of ecological parks, clean production, elimination of backward production capacity, heavy metals governance and so on, as to develop the industrial ecology of the Dongting Lake distri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greening changing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gional collaboration the Dongti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原文传递
新疆乡村生态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
10
作者 邓财源 晁伟鹏 《对外经贸》 2024年第2期67-72,共6页
乡村旅游产业已成为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兴产业,不仅可以加强城乡融合,还可以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实现工业升级,成为当地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研究以2000—2020年新疆乡村生态旅游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以森林覆盖率、果园面积、年接... 乡村旅游产业已成为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兴产业,不仅可以加强城乡融合,还可以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实现工业升级,成为当地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研究以2000—2020年新疆乡村生态旅游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以森林覆盖率、果园面积、年接待游客人数、农村人均家庭经营净收入、地区生产总值为变量的VAR模型,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分析手段,探讨新疆地区乡村生态旅游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联。结果表明:新疆乡村生态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稳定共同发展的趋势;新疆地区生产总值GDP与森林覆盖率和每年接待游客人数具有单向因果关系;地区生产总值对森林覆盖率和每年接待游客人数的波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 区域经济发展 VAR模型 新疆
下载PDF
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旅游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及障碍因子研究——以中西部内陆崛起区为例
11
作者 张迁 刘瞳晖 +3 位作者 宋佩璠 陈晴 陶春云 霍梦瑶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4-49,135,共7页
区域旅游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简称ERE承载力)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中西部内陆崛起区为案例研究区域,运用极差变换法、灰色关联度法、灰色预测模型以及障碍因子诊断等方法对区域旅游ERE承载力及障碍因子... 区域旅游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简称ERE承载力)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中西部内陆崛起区为案例研究区域,运用极差变换法、灰色关联度法、灰色预测模型以及障碍因子诊断等方法对区域旅游ERE承载力及障碍因子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旅游ERE承载力缓慢波动上升、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较高且增长较快;区域旅游ERE承载力变化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南阳、信阳和蚌埠的发展水平较高,多数地市的预测值呈现一定的增长;旅游收入、景区和饭店数量以及第三产业规模是ERE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ERE承载力 灰色系统理论 障碍因子诊断 淮河生态经济带中西部内陆崛起区
下载PDF
农田生态系统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示范研究:以成都经济区土壤Cd为例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杨忠芳 侯青叶 +4 位作者 余涛 陈家玮 夏学齐 黄勇 李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3-35,共13页
选择成都经济区作为典型研究区,以Cd为代表,在生态地球化学填图的基础上开展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示范性研究。布置采集了58个大气干湿沉降、86个化肥、121个灌溉水、276个农作物样品,分析和计算了Cd等重要元素的含量和通... 选择成都经济区作为典型研究区,以Cd为代表,在生态地球化学填图的基础上开展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示范性研究。布置采集了58个大气干湿沉降、86个化肥、121个灌溉水、276个农作物样品,分析和计算了Cd等重要元素的含量和通量。结果显示,研究区局部地段地表土壤Cd环境质量较深部有恶化之势,部分水稻籽实Cd含量已超过无公害食品标准;大气干湿沉降物输入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Cd平均通量为17.76g/(hm^2·a),占总输入通量的85.20%,是研究区外源Cd的主要输入途径;下渗水(2.34g/(hm^2·a))和作物收割(1.87g/(hm^2·a))是Cd的主要输出途径;全区外源输入Cd可使土壤中的Cd含量以0.006mg/kg的年速率递增;在Cd输入一输出通量不变的情况,预测未来20a研究区三级土壤面积将增加2~3倍,适耕土地面积将全面缩小;研究区因酸雨沉降和施肥等因素使土壤pH值下降的平均速率为0.106a^-1,其中化肥施用的贡献率为89.62%。预警研究显示,目前研究区95%的水稻生产是安全的,但预测20a后研究区土壤质量退化明显,近70%安全土壤等级降为一般土壤,须报警土壤面积也将由目前的不足4%快速上升至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农田生态系统 CD 成都经济区
下载PDF
区域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办法探讨——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38
13
作者 欧名豪 宗臻铃 +1 位作者 董元华 杨林章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9-112,共4页
通过对区域生态重建经济补偿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加以计量 ,结合上游地区的实际 ,提出对上游地区的生态重建成本给予全额补偿。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人们对生态价值的认识过程 ,运用生长曲线模型和恩格尔系数相结合进行分析 ,建立了... 通过对区域生态重建经济补偿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加以计量 ,结合上游地区的实际 ,提出对上游地区的生态重建成本给予全额补偿。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人们对生态价值的认识过程 ,运用生长曲线模型和恩格尔系数相结合进行分析 ,建立了区域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模型 ,并运用这一模型确定各受益对象对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的支付意愿 ,从而构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区域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补偿 生长曲线模型 区域生态重建 补偿办法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易定宏 文礼章 +3 位作者 肖强 胡聃 李锋 游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5635-5645,共11页
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详细分析了贵州省1992—2008年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对其环境负载率、废弃物能值比率、能值-货币比率、人均能值用量、能值使用强度、电力能值使用量比、能值投入率、净能值产出率、能值自给率、人口承载力等指标进行... 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详细分析了贵州省1992—2008年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对其环境负载率、废弃物能值比率、能值-货币比率、人均能值用量、能值使用强度、电力能值使用量比、能值投入率、净能值产出率、能值自给率、人口承载力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地区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生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地资源,输出能值中仍以原材料输出为主,缺乏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环境负荷率由1992年的2.15上升到2008年的3.82之间,表明贵州省环境和资源系统的负荷率在增大。能值-货币比呈现下降趋势,其值在3.82×1013sej/$到2.47×1013sej/$之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贵州省的GDP增长较快造成的,受总能值使用量和人口数量的制约,人均能值使用量在13.6×1015sej和11.4×1015sej之间波动。能值使用强度呈上升趋势,其值在1.07×1011sej和1.57×1011sej之间,说明贵州对省内资源利用的不断增强。电力能值使用量比呈上升趋势,这与贵州省加快水电资源开发有关。能值投入率由1992年的0.049上升到2008年的0.107。净能值产出率非匀速下降,在25.3—10.9之间变动,此值高于新疆、四川、甘肃的净能值产出。能值自给率呈现一种波动状态,其比例从1992年的95.7%下降到2008年的8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理论 评估 贵州省
下载PDF
基于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问题的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青青 徐海量 +2 位作者 樊自立 王月健 凌洪波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9-486,共8页
玛纳斯河流域山地-绿洲-荒漠三大生态系统表现出区域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状况有所分异,经过几十年大规模的水土资源开发,流域不同的生态经济功能分区在环境演变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根据流域土... 玛纳斯河流域山地-绿洲-荒漠三大生态系统表现出区域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状况有所分异,经过几十年大规模的水土资源开发,流域不同的生态经济功能分区在环境演变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根据流域土地利用和水资源数据库,并参考各地自然、经济、社会统计资料,在生态经济功能分区的基础上,针对流域不同分区存在的生态经济安全问题选取相应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结合实地调研和专家赋值法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并计算综合生态安全评价指数,对流域各个生态经济功能亚区进行生态安全评价。评估结果表明:(1)玛纳斯河流域分为3个一级区和9个二级分区,根据不同分区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选取了13个生态环境指标和4个社会经济指标;(2)Ⅱ4、Ⅲ1和Ⅲ2亚区的生态不安全指数呈上升趋势,Ⅲ3亚区逐渐下降,Ⅰ1、Ⅰ2、Ⅱ1、Ⅱ2和Ⅱ3亚区存在波动,而对于绿洲区的四个亚区而言,Ⅱ2亚区生态不安全指数最高,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最多,而Ⅱ3亚区虽地处沙漠边缘,生态不安全指数相对最低,因此生态不安全指数高的区域需要高度重视,不高的区域由于生态问题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也需要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纳斯河流域 绿洲 生态经济功能区划 生态安全评价
下载PDF
神农架林区大九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被引量:15
16
作者 周文昌 史玉虎 +3 位作者 潘磊 崔鸿侠 张志麒 杨敬元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8-213,共6页
[目的]评估神农架林区大九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湿地保护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方法]收集现有数据,采用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评估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生态系统8项服务功能价值。[结果]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 [目的]评估神农架林区大九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湿地保护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方法]收集现有数据,采用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评估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生态系统8项服务功能价值。[结果]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量为6.53亿元,约占神农架林区2015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0%,其中以调蓄洪水、土壤保持和休闲娱乐3项服务价值为主导,占总价值的88.94%;科研教育服务价值仅占总价值量的0.47%,但其价值不可忽视。[结论]大九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量突显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湿地萎缩和功能退化与人类社会对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认识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九湖湿地 生态系统 资源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神农架林区
下载PDF
辽宁省朝阳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被引量:44
17
作者 付晓 吴钢 +3 位作者 尚文艳 刘阳 王宏昌 付海威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02-906,共5页
应用能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以辽宁省朝阳市为代表的辽西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及产出结构,并通过计算、对比能值评价指标,分析了朝阳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现状。结果表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条件... 应用能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以辽宁省朝阳市为代表的辽西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及产出结构,并通过计算、对比能值评价指标,分析了朝阳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现状。结果表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化,由此产生不可更新自然资源的流失以及产出能值的损失;对可更新有机能的不充分利用也是造成当地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辽西半干旱区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庆阳地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20
18
作者 周立华 程国栋 +1 位作者 王正文 张明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7-120,共4页
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 ,是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较为典型的庆阳地区为例 ,从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入手 ,剖析了当前农户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矛盾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庆阳地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 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 ,是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较为典型的庆阳地区为例 ,从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入手 ,剖析了当前农户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矛盾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庆阳地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模式 政策 庆阳地区 农村生态经济模式
下载PDF
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农业功能区划及模式探析——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吕晓芳 王仰麟 +1 位作者 张镱锂 申元村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7-184,共8页
西部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长期以来存在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威胁,而该区又属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农业地区,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既实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又同时满足当地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发展地区循环经... 西部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长期以来存在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威胁,而该区又属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农业地区,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既实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又同时满足当地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发展地区循环经济,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功能区划是重要前提。论文以该区典型农业县——宁夏盐池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为例,结合数学生态学模型与聚类分析模型,在地域区划基础上进一步解析其社会、经济功能分异,探讨该县农业功能空间分异格局,结果划分为5个农业功能区,并提出实现各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相应生态建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地区 农业功能区划 生态经济系统 盐池县
下载PDF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姣 张灿明 罗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103,共7页
基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影响因素,概述了湖区基本状况,并主要分析了近些年该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出现的新变化。提出湖区生态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并根据湖区生态系统空间特征、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关国际... 基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影响因素,概述了湖区基本状况,并主要分析了近些年该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出现的新变化。提出湖区生态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并根据湖区生态系统空间特征、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关国际公约与国内法律法规等,分析了湖区生态功能区划依据。在此基础上,根据湖区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和主导服务功能类型,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4个一级生态区;根据一级生态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亟待保护的内容和程度、生态需求与修复目标的区域差异性等,将一级生态区划分为10个生态亚区和32个生态功能区。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置法,绘制了生态功能区划图,阐明了不同生态区的区划范围、功能定位、保护建设重点,为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保障区域安全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功能区划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