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保美术工艺材料在可持续时尚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1
作者 喻舒瑶 《西部皮革》 2024年第19期28-30,共3页
文章研究了环保美术工艺材料在可持续时尚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揭示了这些材料在推动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环保染料如植物染料、矿物染料的应用可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提升服装的环保性能;回收材料的使用,如回收塑料瓶... 文章研究了环保美术工艺材料在可持续时尚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揭示了这些材料在推动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环保染料如植物染料、矿物染料的应用可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提升服装的环保性能;回收材料的使用,如回收塑料瓶纤维、回收棉花和牛仔布等,可有效减少资源浪费,赋予旧材料新的生命,创造出独特的时尚作品;生物基材料如玉米基尼龙、蘑菇皮革和红藻素纤维等,展示了其在减少环境污染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显著优势;天然纤维如棉纤维、麻纤维和竹纤维等,因其环保、可再生和舒适等优点,受到时尚设计师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美术工艺材料 可持续服装设计 时尚作品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保护主题艺术设计探索
2
作者 陈雪君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5期62-64,共3页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挑战迫使人们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背景下,艺术设计作为一种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唤醒社会意识的媒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挑战迫使人们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背景下,艺术设计作为一种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唤醒社会意识的媒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艺术设计 可持续发展 意识唤醒 创新表现
下载PDF
艺术赋能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体系建设
3
作者 王秀秀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年第7期36-38,共3页
解决乡村问题,探索乡村新的发展模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文章从“艺术”角度思考让“艺术”赋能“乡村生态空间体系”建设,“艺术”改善内部居住空间和外部生态环境,“艺术”拓展乡村建设的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振兴,赋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 解决乡村问题,探索乡村新的发展模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文章从“艺术”角度思考让“艺术”赋能“乡村生态空间体系”建设,“艺术”改善内部居住空间和外部生态环境,“艺术”拓展乡村建设的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振兴,赋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空间体系 生存发展模式 艺术 空间
下载PDF
生态艺术公园——我国废弃矿区治理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禾裕 赵艳玲 +1 位作者 王煜琴 肖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2-125,共4页
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废弃矿区治理的历史,在借鉴了发达国家艺术园区和景观公园的优秀案例后,提出了在我国条件适宜的废弃矿区上建立生态艺术公园的设想,建议在公园内嵌入"大地艺术+工矿区游览+景观公园+艺术园区"的主题模式;并... 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废弃矿区治理的历史,在借鉴了发达国家艺术园区和景观公园的优秀案例后,提出了在我国条件适宜的废弃矿区上建立生态艺术公园的设想,建议在公园内嵌入"大地艺术+工矿区游览+景观公园+艺术园区"的主题模式;并以京西某废弃矿区为实例,形象地展示了生态艺术公园的建设理念。生态艺术公园模式旨在通过生态设计和视觉设计.更新废弃矿区工业设施的功能和应用,使矿业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区 生态艺术公园 工矿区游览
下载PDF
生态文学的艺术化叙事方式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文良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3-115,共3页
生态文学常常通过艺术化的叙事方式来传达题材信息,以便更加充分地凸显其生态主题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建构生态意象,寄寓生态理想;创新叙述视角,激发共鸣效应;巧置多元对话,倾听自然声音等,都是生态文学艺术化叙事的常用方式。
关键词 生态文学 叙事艺术 生态意象 叙述视角
下载PDF
民主、民生、民享——论威廉·莫里斯的生态社会主义艺术观 被引量:2
6
作者 唐莹 杨金才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179-185,共7页
威廉·莫里斯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19世纪英国社会现实,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劳动艺术观念,具有民主、民生、民享三大特征。莫里斯认为艺术活动应归属劳动人民,艺术品不仅由手工艺人创造,更应由全民享有。同时,艺术品的生产和使用应满... 威廉·莫里斯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19世纪英国社会现实,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劳动艺术观念,具有民主、民生、民享三大特征。莫里斯认为艺术活动应归属劳动人民,艺术品不仅由手工艺人创造,更应由全民享有。同时,艺术品的生产和使用应满足人民生活需求,造福自然生态。最后,劳动创造美,这既表示劳动的产物应以美为目标,更意味着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享有美的愉悦感。由此可见,莫里斯的艺术观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具有明显的生态社会主义特征,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事业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莫里斯 艺术观 生态社会主义
下载PDF
范畴与体系:中国语境下的精神生态批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朱鹏杰 《鄱阳湖学刊》 2010年第4期112-117,共6页
精神生态批评是生态批评和精神生态交叉衍生出来的一种批评方法,目前国内关于精神生态批评的理论建构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精神生态批评的产生背景和范畴进行探究,发现精神生态批评在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资源后,已经形成了... 精神生态批评是生态批评和精神生态交叉衍生出来的一种批评方法,目前国内关于精神生态批评的理论建构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精神生态批评的产生背景和范畴进行探究,发现精神生态批评在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资源后,已经形成了自然、精神圈、天人合一、生态精神等几个重要范畴,并以这一系列范畴为基础初步构建起自己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关注人类精神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第二,应对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维护人类精神生态的健康;第三,开发精神生态资源,降低人类生活的物质成本。作为人类精神之花的文学艺术,对形成一个良好的精神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态 自然 精神生态批评 文学艺术
下载PDF
当代文艺批评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
8
作者 熊元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日益恶化的当代文艺批评生态环境,就必须纠正文艺批评家在文艺理论发展上的片面认识和提高文艺批评家的素养。文艺批评家绝不能只是跟在文艺创作后面跑,还要承担他们在社会分工中的社会责任,反映不同时代的民族和阶级...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日益恶化的当代文艺批评生态环境,就必须纠正文艺批评家在文艺理论发展上的片面认识和提高文艺批评家的素养。文艺批评家绝不能只是跟在文艺创作后面跑,还要承担他们在社会分工中的社会责任,反映不同时代的民族和阶级或集团对文艺的根本要求。文艺批评家只有较好地处理文艺批评的理论分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艺批评分歧。文艺批评家既要重视文艺理论创新,也要重视对一些文艺理论创新的集大成,并在这个基础上建构文艺理论体系。文艺批评如果在把握文艺批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评价文艺批评家的理论贡献,并始终不渝地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日益恶化的当代文艺批评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批评 文艺批评生态 社会责任 理论创新
下载PDF
充分认识和积极发挥文艺的生态分解功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永成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8-134,共7页
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引发了文艺的消费化热潮,与之伴随的是美学自身的价值消解,即放弃对美的本质的探寻和追求。马克思关于"需要的人的本质"的论述,有助于深刻认识消费的生态本性及其应有的人性内涵,启发人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 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引发了文艺的消费化热潮,与之伴随的是美学自身的价值消解,即放弃对美的本质的探寻和追求。马克思关于"需要的人的本质"的论述,有助于深刻认识消费的生态本性及其应有的人性内涵,启发人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的生态自觉,并促使文艺努力发挥生态分解功能。为此,应当深入认识生态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重视怀特海宇宙论美学的意义,积极发挥文艺生态批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文艺 生态分解者 宇宙论美学
下载PDF
生态批评范式与民族艺术精神的耦合共进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丽娟 《鄱阳湖学刊》 2011年第1期77-82,共6页
生态批评的学科发展,以其内在理论生命与范式结构的成熟为前提。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位一体的学科视野暗合民族艺术的生态审美传统;艺术生态化与生态艺术的内在机制潜含在民族艺术的生成过程中;诗、审美文化、艺术哲学超循... 生态批评的学科发展,以其内在理论生命与范式结构的成熟为前提。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位一体的学科视野暗合民族艺术的生态审美传统;艺术生态化与生态艺术的内在机制潜含在民族艺术的生成过程中;诗、审美文化、艺术哲学超循环提升的生态批评方法,与民族艺术的内在品格相互耦合;生态批评标准与民族艺术生态审美内涵对生共进;审美规律、生态规律、自然规律三维一体与民族艺术内在规律协同一致。因此,生态批评学科范式与民族艺术精神耦合共进,超循环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范式 民族艺术精神 耦合共进
下载PDF
自然生态艺术审美的生成性特征——以中国美学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盖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4-89,共6页
自然生态艺术审美从生成论的视域中将文艺审美活动视为人的一种自由精神的生命体验形式,它超越人的现实存在,在最有效、最合理的层面上凸显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与生命共通感。自然生态艺术审美特征表现为:“天地自然”与“人心营构”之... 自然生态艺术审美从生成论的视域中将文艺审美活动视为人的一种自由精神的生命体验形式,它超越人的现实存在,在最有效、最合理的层面上凸显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与生命共通感。自然生态艺术审美特征表现为:“天地自然”与“人心营构”之“象”的生态生成性;“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境界”生态本体性;“不著一字”与“浅深聚散”的“无工”生态契合性;“芙蓉出水”与“外枯中膏”的“心意”生态流转性;“观山观水”与“悦心乐知”的“主客”生态互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艺术 生态审美 生态关联
下载PDF
生态美学视野中的身体现象学及其艺术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103,共5页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从研究身体入手挑战二元对立的世界观,揭示出身体与意识、人与世界彼此渗透纠缠的真实存在面貌,强调体验的重要性,主张优秀的艺术应当展现人和世界互相交流渗透的过程。以上理论为生态美学向本体论研究层面的推进...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从研究身体入手挑战二元对立的世界观,揭示出身体与意识、人与世界彼此渗透纠缠的真实存在面貌,强调体验的重要性,主张优秀的艺术应当展现人和世界互相交流渗透的过程。以上理论为生态美学向本体论研究层面的推进提供了理论支持,对克服现代人的精神生态与艺术生态失衡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身体现象学 艺术
下载PDF
苗族神话的生态美学意蕴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牧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6期78-82,共5页
苗族神话包含着苗族先民的生命意识、思维习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生存经验及巫术形态的美学建构,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对民族艺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苗族神话在美学意蕴中的意义不仅仅是它们在巫术艺术中包含的诸多审美要素,... 苗族神话包含着苗族先民的生命意识、思维习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生存经验及巫术形态的美学建构,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对民族艺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苗族神话在美学意蕴中的意义不仅仅是它们在巫术艺术中包含的诸多审美要素,而且还在于苗族神话所包含的人法自然的生态艺术之境、物我互渗万物有灵的生态艺术思维、悲剧精神、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及表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神话 生态美学 意蕴 巫术仪式 生态艺术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孙子兵法》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向士旭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09-115,共7页
基于自建《孙子兵法》中英文平行语料库,借助语料库的功能,提取出其中的文化负载词。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中、外不同译者的译本进行整体性对比研究,探讨译文间的差异及其成因。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 《孙子兵法》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下载PDF
生态美学视阈中的鹤庆白族民歌研究
15
作者 胡牧 《鄱阳湖学刊》 2013年第4期88-95,共8页
在生态美学的视阈中研究白族民歌,可以使民歌的生态美学意蕴彰显,显现出鹤庆白族民歌与剑川白族特定文化背景的关联。鹤庆白族民歌生发于鹤庆坝子、龙潭等优美的自然风光中,受民歌自由对唱、白族庙会等生态活动场域的影响。生态美学视... 在生态美学的视阈中研究白族民歌,可以使民歌的生态美学意蕴彰显,显现出鹤庆白族民歌与剑川白族特定文化背景的关联。鹤庆白族民歌生发于鹤庆坝子、龙潭等优美的自然风光中,受民歌自由对唱、白族庙会等生态活动场域的影响。生态美学视阈中的鹤庆白族民歌体现出追求自由、和谐、诗意的意蕴,最后上升到"美生"境界,成为生态艺术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鹤庆白族民歌 生态艺术 美生 生命性
下载PDF
生态哲学背景下的美学理论与艺术理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虹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4-58,69,共6页
人类求"是"的哲学思想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哲学思想由片面走向全面,由传统哲学走向生态哲学时,以哲学为根基的美学理论与艺术理论也必然发生变化。美学理论其探求的范围从纯粹艺术领域拓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审美... 人类求"是"的哲学思想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哲学思想由片面走向全面,由传统哲学走向生态哲学时,以哲学为根基的美学理论与艺术理论也必然发生变化。美学理论其探求的范围从纯粹艺术领域拓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审美心理机制、审美价值、审美方式、审美目的等都得到拓展,形成拓展美学理论。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及新出现的大地艺术、环境艺术、成品艺术等新兴艺术实践形式的共同作用下,艺术理论也由传统艺术理论发展到生态艺术理论阶段。主要由生态艺术哲学与生态艺术批评构成的生态艺术理论重植了艺术的生态之根,恢复了艺术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 生态美学 拓展美学 生态艺术理论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孙子兵法》生态翻译学解读——以林戊荪和翟林奈英译本比较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芙蓉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22-124,共3页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兵学经典,现存译本丰富。具有“文本汇集”含义的语料库工具已成为语言研究领域的生力军,不仅提高了译者的翻译效率,也为选词差异提供实证。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视角,选取《孙子兵法》林戊荪译本和翟林奈...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兵学经典,现存译本丰富。具有“文本汇集”含义的语料库工具已成为语言研究领域的生力军,不仅提高了译者的翻译效率,也为选词差异提供实证。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视角,选取《孙子兵法》林戊荪译本和翟林奈译本创建语料库。通过不同译本高频词的分布、独特词的对比,发现译者文化词和辞格方面存在差异。译者不同的翻译策略体现其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运用恰当的英译方法,选取最佳适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语料库 孙子兵法 英译
下载PDF
欧洲生态住宅的造型艺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丰 《城市建筑》 2010年第1期18-21,共4页
本文从生态与形态的关系入手分析,提出影响生态住宅造型艺术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气候环境、地域文化和技术革新,进而对当今欧洲生态住宅造型实例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展望生态住宅造型实例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生态 造型艺术 气候环境地域文化技术革新
下载PDF
论“两种文化”视阈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取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文勇 《鄱阳湖学刊》 2012年第6期112-115,共4页
"两种文化"视阈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需要从文化教育政策、文化产业政策、文化艺术政策等方面,突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和谐共融的生态局面。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政策,应该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共同传承;鄱阳湖生态文化... "两种文化"视阈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需要从文化教育政策、文化产业政策、文化艺术政策等方面,突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和谐共融的生态局面。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政策,应该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共同传承;鄱阳湖生态文化产业政策,应该尊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多元化共存;鄱阳湖生态文化艺术政策,重在引导"两种文化"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文化 文化教育 文化产业 文化艺术
下载PDF
城市寺庙园林的空间艺术研究——以武汉市寺庙园林为例
20
作者 魏雷 王玏 《广东园林》 2012年第4期24-27,共4页
通过研究武汉市几座寺庙的生态环境特征、空间营造艺术等方面内容,总结城市寺庙的园林艺术特色,以期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及公共空间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寺庙园林 空间艺术 生态环境 武汉市 城市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