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1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gagement in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among nursing students: Role of nurse educators 被引量:6
1
作者 Melba Sheila D’Souza Ramesh Venkatesaperumal +1 位作者 Jayanthi Radhakrishnan Shreedevi Balachandran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3年第1期25-32,共8页
Student engagement in a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a vital component in the curricula of pre-licensure nursing students, 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to combine cognitive, psychomotor, and affective skills. This pap... Student engagement in a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a vital component in the curricula of pre-licensure nursing students, 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to combine cognitive, psychomotor, and affective skills. This paper is significant in Arab world as there is a lack of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of student involvement in the new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article is to describe the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of the nurse educator in facilitating pre-licensure nursing students’ engagement in the new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review suggests that novice students prefer actual engagement in clinical learning facilitated through diversity experiences, share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student-faculty interaction and active learning. They expressed continuous supervision, ongoing feedback,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personal support from nurse educators useful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However, the value of this review lies 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hat constitutes quality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from the students’ perspective of engagement in evidence-based nursing, reflective practice, e-learning and simulated case scenarios facilitated by the nurse educators. This review is valuable in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innovative clinical and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clinical teaching-learning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sing STUDENT ENGAGEMENT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assessment LEARNING Experiences NURSE EDUCATOR STUDENT centered LEARNING Teaching-Learning ENVIRONMENT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Diagnostic and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2
作者 张玉莲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S2期90-94,共5页
This report attempts to look into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K and in Chi- na.The focus of analysis is comparison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diagnostic and formative assess- ment in the UK and in China.Also t... This report attempts to look into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K and in Chi- na.The focus of analysis is comparison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diagnostic and formative assess- ment in the UK and in China.Also the report discusses how diagnostic and formative assessment policy or practice in the UK can be applied to China in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Fi- nally,a plan of action for 12 months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diagnostic and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m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gnostic assessment formative assessment College English student-centered higher education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OBE理念下的方剂学教学改革
3
作者 李然 范颖 +7 位作者 刘立萍 张林 张红梅 卢健 訾慧 于彩娜 刘倩 敖玉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3期197-199,共3页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是以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产出为导向的新型教学观念。将OBE理念引入方剂学课程可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产生很大影响。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是以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产出为导向的新型教学观念。将OBE理念引入方剂学课程可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产生很大影响。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3个专业认证基本理念为依据,从教学目标、授课形式、成果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改进,使“研究型教学模式和个性化教学”得到充分体现,在OBE理念落地的同时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推动了师生教与学观念的转变,也使得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成果导向教育 方剂学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子信息类“双链四融”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4
作者 陈红 王珊珊 +1 位作者 何俊峰 任安虎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期117-120,共4页
为了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质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引领下,从教学模式改革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融合等两方面开展研究。聚焦于研究导向型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育课程群建设、教学团队建... 为了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质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引领下,从教学模式改革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融合等两方面开展研究。聚焦于研究导向型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育课程群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与实践活动开展等,阐述了将创新教育链与专业人才培养链在培养理念、课程体系、课内课外及培养阶段等方面深度融合的“双链四融”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电子信息 “双链四融” 创新教育 专业教育
下载PDF
科技快速变革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与探索
5
作者 居美艳 谭国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2期144-147,共4页
随着信息、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形态都面临巨大变化。在科技快速变革这一背景下,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为使课程教学适应科技快速发展的时... 随着信息、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形态都面临巨大变化。在科技快速变革这一背景下,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为使课程教学适应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首先要明确课程定位,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在剖析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结合校情学情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灵活运用新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育 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实践路径探索——以辽东学院纺织工程专业为例
6
作者 曹继鹏 张月 许兰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面对辽东学院纺织工程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出了系列教学模式改革措施。通过构建多维教学模式及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策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改革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 面对辽东学院纺织工程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出了系列教学模式改革措施。通过构建多维教学模式及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策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改革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并促进其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中心 教育模式改革 纺织工程 创新创业 校企合作
下载PDF
高职院校基于“帮学课程”的范式研究
7
作者 郭英芳 王志华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高职“帮学课程”范式是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通过电力专业“帮学课程”范式的实施,对“帮助学生学习”的核心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加强产教融合一体的实践性操作、提升考核评价螺旋式指导目标的研究水平,促进教育教学帮助学... 高职“帮学课程”范式是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通过电力专业“帮学课程”范式的实施,对“帮助学生学习”的核心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加强产教融合一体的实践性操作、提升考核评价螺旋式指导目标的研究水平,促进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全面、个性化、自助式发展,对学生的学习形成强有力的指引,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学”范式 “三教”改革 学生为中心 教育教学
下载PDF
面向数学基础薄弱学生的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李水艳 杨永富 《大学数学》 2024年第3期11-17,共7页
为全面提高学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帮助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同时总结分层教学已有的经验和教训,本文探讨了面向数学基础薄弱学生的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与全校学生平均成绩的数据对比,发现该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 为全面提高学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帮助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同时总结分层教学已有的经验和教训,本文探讨了面向数学基础薄弱学生的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与全校学生平均成绩的数据对比,发现该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数学 分层教学 教育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9
作者 常云朋 王荣先 +1 位作者 田丽萍 李彬 《科教文汇》 2024年第10期77-80,共4页
为发挥好专业课教学在大学教学中的育人作用,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指导,根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特点,挖掘相关思政元素,确立了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方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案例和混合式教学法,在课程教... 为发挥好专业课教学在大学教学中的育人作用,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指导,根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特点,挖掘相关思政元素,确立了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方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案例和混合式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从课程质量分析来看,课程思政的引入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政治素质、职业素养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工程教育认证 以学生为中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下载PDF
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10
作者 刘信 苏小红 迟钧瀚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224-226,共3页
材料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课之一,主要研究材料组成、结构、性质、工艺和使用性能。材料学课程的内容繁多,授课难度较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精心准备教学内容,转变教育的方法与理念。本文从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整合... 材料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课之一,主要研究材料组成、结构、性质、工艺和使用性能。材料学课程的内容繁多,授课难度较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精心准备教学内容,转变教育的方法与理念。本文从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建立“课堂讲授+科研成果展示+实验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和构建灵活的考核制度等方面阐述了提高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学 教学改革 学生中心 跨学科项目 教育实践
下载PDF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团工作站建设研究
11
作者 夏加力 王玮 李天一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的重要载体,而党团工作站建设则是有效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价值的抓手。在阐释“一站式”学生社区内涵的基础上,从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拓展高校育人渠道、推动学生自我管理三个维度解读...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的重要载体,而党团工作站建设则是有效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价值的抓手。在阐释“一站式”学生社区内涵的基础上,从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拓展高校育人渠道、推动学生自我管理三个维度解读了“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团工作站建设的思路,并从打造活动空间、完善功能布局、优化运作机制、制定考核标准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团工作站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学生社区 党团工作站 三全育人
下载PDF
新工科理念下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
12
作者 李雪平 程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7期68-71,共4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将课程教学目标由低到高依次设计为知识能力目标、应用能力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创新能力目标、工程实践能力目标、跨学科能力目标、工程伦理能力目标,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建筑工程方向工程地质学课... 在新工科背景下,将课程教学目标由低到高依次设计为知识能力目标、应用能力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创新能力目标、工程实践能力目标、跨学科能力目标、工程伦理能力目标,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建筑工程方向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模式。为了达成课程教学目标,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组织、考核方式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采用逐步提升的方式,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从期末考试成绩和课程教学效果的角度对能力培养达成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地质素质有一定的提升,该教学模式值得继续推行和更深入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地下建筑工程 工程地质学 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下载PDF
FT课程建设模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Illustrator”课程中的应用
13
作者 佟鑫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8期39-41,45,共4页
文章以《应用型课程建设指南(试行)》为指导,采用“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模式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Illustrator”课程进行梳理。该模式以双元育人、学生中心和持续改进为三大理念,具有普适性。通过明确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系,阐释“Ill... 文章以《应用型课程建设指南(试行)》为指导,采用“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模式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Illustrator”课程进行梳理。该模式以双元育人、学生中心和持续改进为三大理念,具有普适性。通过明确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系,阐释“Illustrator”课程围绕专业展开的内在逻辑,可使学生在课程中真正学到知识、真实实践、掌握真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课程思政 以学生为中心
下载PDF
电气信息类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多维度交互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忠文 苏士美 +3 位作者 彭金柱 连昊宇 妙珊 霍本岩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2期158-161,共4页
电气信息类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性,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为解决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授课效果欠佳的问题,该文提出多维度交互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方案。基于线上线下多维度交互融合教学... 电气信息类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性,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为解决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授课效果欠佳的问题,该文提出多维度交互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方案。基于线上线下多维度交互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将实验实践以问题导向与课程理论交叉融合,通过任务驱动、子项目递进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混合式教学。相关改革措施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提高课程挑战度和教学质量。改革形成的一流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促成同类课程在不同学科间的资源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教学模式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 互联网+教育 一流课程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民族院校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大数据类专业为例
15
作者 芦俊丽 陈晓舟 +2 位作者 尚晓丽 张寒云 段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71-274,共4页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分析民族院校学情实际,以大数据类专业为例,制定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创新,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生中心 产出导向 大数据类专业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在诊断学课程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杨涛 周文娇 +2 位作者 丁昆 张璇 张永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9期113-116,共4页
诊断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重点培养医学生正确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其教学质量与医学生日后的岗位胜任力关系密切。为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手段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欠... 诊断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重点培养医学生正确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其教学质量与医学生日后的岗位胜任力关系密切。为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手段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欠佳等问题,本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皖南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着重从课前准备、学情分析、BOPPPS(bridge-in,objective,pre-assessment,participatory learning,post-assessment,summary)与小规模个性化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等教学模型的构建,课中参与式学习、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课后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参与的客观机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等方面入手,打造诊断学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位一体”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及“全程信息化”考核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临床诊断思维及人文素养等方面均得到一定的提升,取得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学 学生为中心 混合式教学 课程 临床医学专业 医学教育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多样化课程思政模式研究与实践
17
作者 汪琳 赵斯奇 +3 位作者 杜秉娜 杨宇 金汝天 王淼 《海峡药学》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 采用多样化课程思政方式以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融入程度与思政学习效果。方法 组织教师深入挖掘思政要素;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政意识;按照不同类型的思政要素,选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不同形式的授课方式来... 目的 采用多样化课程思政方式以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融入程度与思政学习效果。方法 组织教师深入挖掘思政要素;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政意识;按照不同类型的思政要素,选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不同形式的授课方式来进行课程思政;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采集学生的反馈信息。结果 对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改革,学生认为课程思政能够在不同的思想教育方面对自己产生较大的影响。结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课程思政模式可以更好的提高专业课思政的授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药学专业 课程思政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外合作办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以丽水学院为例
18
作者 蓝雪芬 卢舜飞 +3 位作者 李彩福 楼艳 朱可雯 陶雪梅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为确保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区域发展和社会需求,丽水学院积极探索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外合作办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由教学质量决策系统、教学质量目标与标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与支持系统、教学过程系统... 为确保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区域发展和社会需求,丽水学院积极探索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外合作办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由教学质量决策系统、教学质量目标与标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与支持系统、教学过程系统和教学质量监测与改进系统组成。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中外双方协同全程参与的“以学生为中心”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障了项目的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中外合作办学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校本文化通识课程开发策略
19
作者 何灏 胡晓琳 朱蓉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1-118,共8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走近工业文化》校本通识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难以弥合大学生价值体系向思想体系转换的认知冲突盲区,教学过程难以解决大学生思维体系向实践体系落地的体用贯通难题,教学资源建设实际存在的场馆建设与课程建设及教... 应用型本科院校《走近工业文化》校本通识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难以弥合大学生价值体系向思想体系转换的认知冲突盲区,教学过程难以解决大学生思维体系向实践体系落地的体用贯通难题,教学资源建设实际存在的场馆建设与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割裂现状,教学评价融合应用型院校文化育人目标与产业报国引领不足困境等问题,借鉴“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国际教育理念,通过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及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和组建多学科教师队伍,促进学生深化认识并初步形成工业文化认知框架,鲜活感知并实质增强参与工业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强化认同并真实生发学好工科专业投身工业报国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中心 应用型本科 校本文化 通识课程
下载PDF
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成效探析——基于“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2001-2018年数据研究
20
作者 黄雨恒 史静寰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64,共15页
本科教学改革是高校持续推进入才培养创新的重要举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为走出高等教育普及化初期质量低谷,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基于“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2001—2018年约500万本科生样本数据... 本科教学改革是高校持续推进入才培养创新的重要举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为走出高等教育普及化初期质量低谷,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基于“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2001—2018年约500万本科生样本数据的研究发现,在此次改革中,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积极回归以学生能力增值为导向的通识性教学目标,涵养以学习主体性、社会建构性和真实情境性为特征的教学生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教学环境,并借助学生调查完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21世纪以来,美国本科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但逐渐进入“高原”瓶颈期。具体表现为:本科生能力增值明显,教学过程中反思性学习、合作式学习、课堂表达和生师互动行为显著增加,院校的学业和社会性支持持续增强,但同时多个教学质量指标逐渐趋于停滞甚至有所下降。总体而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对保持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全球竞争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以学生为中心 美国本科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