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8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polar Esophageal Electrocardiography by Using Standard Limb Leads
1
作者 刘先哲 陆再英 +2 位作者 赵华月 张存泰 蔡丽萍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1997年第1期32-35,共4页
The ear-xiphisternum distance (EXD, the distance from the low edge of the ear to the xiphisternal basis in supine position) was used as a reference value for esophageal catheter insertion. ECGs recorded in the esophag... The ear-xiphisternum distance (EXD, the distance from the low edge of the ear to the xiphisternal basis in supine position) was used as a reference value for esophageal catheter insertion. ECGs recorded in the esophagus with bipolar electrocardiography using standard limb lead (ESLL) and conventional unipolar lead (ECUL) were compared. 112 patients with sinus rhythm and 76 patients during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SVT) whose P-wave and QRS complex did not overlap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in sinus rhythm the amplitude of the P-wave in ESLL was larger and the T-wave was smaller than in ECUL. During PSVT, the P-wave was much clear and higher in each lead of ESLL than that in ECUL. The ideal range of esophageal ECG recording was situated between the end of EXD and 6. 5 cm proximal to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eal electrocardiography standard limb lead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下载PDF
The role of electrocardiography in the elaboration of a new paradigm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nonspecific 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 disturbance 被引量:2
2
作者 Andras Vereckei Gabor Katona +3 位作者 Zsuzsanna Szelenyi Gabor Szenasi Balint Kozman Istvan Karadi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18-125,共8页
心脏的再同步治疗(CRT ) 与左捆分支块(磅) 仅仅在病人与有利结果被联系模式并且在有 QRS 持续时间 &#x0003e 的病人;150 ms,在有有 120-150 的 QRS 持续时间的 non-LBBB 模式的病人, ms 通常不是有益的。在为 QRS 持续时间调整... 心脏的再同步治疗(CRT ) 与左捆分支块(磅) 仅仅在病人与有利结果被联系模式并且在有 QRS 持续时间 &#x0003e 的病人;150 ms,在有有 120-150 的 QRS 持续时间的 non-LBBB 模式的病人, ms 通常不是有益的。在为 QRS 持续时间调整以后, QRS 形态学不再是对 CRT 的临床的反应的一个决定因素。与主流的看法相对照,我们假设了在有 non-LBBB 和 120-150 ms 的 QRS 持续时间的病人的相反的 CRT 结果不由于 QRS 形态学自己,但是到在这亚群的更少的 dyssynchrony 和相反的耐心的特征,例如更多的 ischemic 病原学和男病人的更大的流行与有磅模式的病人相比。进一步,当前的 CRT 技术被设计与磅模式消除在病人在场的 dyssynchrony 并且对不恰当与 non-LBBB 在病人消除 dyssynchrony 模式。我们也假设了那 electrocardiography 可以也关于 interventricular 和左 intraventricular dyssynchrony 和近似地点的存在提供信息最近激活左室(LV ) 区域。到这个目的,我们设计了新 ECG 标准估计 interventricular 和 LV intraventricular dyssynchrony 和最近的激活的 LV 区域的近似地点。我们的初步的数据证明在有骚乱(NICD ) 模式可能在从那的一个遥远的地点的 nonspecific intraventricular 传导的病人的最近的激活的 LV 区域与磅模式在病人介绍,它可能与 NICD 模式为病人要求一种新奇 CRT 技术的发明。新 interventricular 和 LV intraventricular dyssynchrony ECG 标准和一种潜在的新奇 CRT 技术的申请可能减少在有 NICD 的病人的当前高的 nonresponder 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阻滞 非特异性 同步化 心电图 室内 治疗 心脏 CRT技术
下载PDF
急性左主干完全闭塞与次全闭塞的心电图特点和院内死亡因素的分析
3
作者 刘春伟 杨凡 +3 位作者 胡越成 张敬霞 丛洪良 李曦铭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755-761,共7页
目的探讨左主干完全闭塞与次全闭塞的心电图特点差异,并对该类患者院内死亡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纳入94例左主干完全闭塞患者(完全闭塞组)和99例左主干次全闭塞患者(次全闭塞组),比较其心电图特点、冠状动脉造影和其他临床资料差异,并对... 目的探讨左主干完全闭塞与次全闭塞的心电图特点差异,并对该类患者院内死亡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纳入94例左主干完全闭塞患者(完全闭塞组)和99例左主干次全闭塞患者(次全闭塞组),比较其心电图特点、冠状动脉造影和其他临床资料差异,并对患者的院内死亡因素进行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电图特点对左主干完全闭塞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分析左主干完全闭塞患者心电图特点与休克和侧支循环的关系。结果与次全闭塞组比较,完全闭塞组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avR+avL导联ST段抬高,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右束支传导阻滞比例升高,QRS时限延长,而avR导联ST段抬高和avR+V1导联ST段抬高比例降低(P<0.01)。avR+avL导联ST段抬高预测左主干完全闭塞特异度为0.97,左前分支+右束支阻滞预测左主干完全闭塞特异度为1.00。完全闭塞组院内死亡率为46.8%(44/94),次全闭塞组院内死亡率为14.1%(14/99)。在左主干完全闭塞患者中,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QRS时限,休克,无侧支循环,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合并左前分支+右束支阻滞,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合并休克对于院内死亡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6、0.619、0.766、0.688、0.572、0.785;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合并休克诊断特异度为0.82,敏感度为0.75。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合并左前分支+右束支阻滞预测完全闭塞患者院内死亡特异度为0.94。在急性左主干完全闭塞中,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左前分支+右束支阻滞和无侧支循环患者中休克比例较高(P<0.05)。完全闭塞患者中,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患者未建立侧支循环,avR导联(包含avR+V1导联)ST段抬高患者中82.4%存在右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供应前降支+回旋支范围。而在avR+avL导联ST段抬高患者中69.2%存在右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供应前降支+回旋支范围。结论左主干完全闭塞与次全闭塞具有不同的心电图特点,左主干完全闭塞的心电图特征可预测院内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闭塞 心电描记术 休克 左主干 完全闭塞 次全闭塞 院内死亡
下载PDF
腔内心电图技术在肿瘤化疗患者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中的运用
4
作者 何育兰 赵颖 +2 位作者 王芬 胡立珍 曾庆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6期861-866,共6页
目的 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在肿瘤化疗患者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中的应用价值,为后续开展相关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化疗的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 目的 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在肿瘤化疗患者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中的应用价值,为后续开展相关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化疗的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根据体外测量法估算导管长度后行X线检测确认导管尖端位置,由医生在上臂皮下埋入输液港。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应用腔内心电图根据P波的变化确认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由医生在上臂皮下埋入输液港。观察两组患者置港成功时间、维护时间以及置管费用、置港舒适度和置管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置港成功时间、维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置港过程中对简单活动的影响程度及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X线摄片的优势,腔内心电图技术可有效辅助植入上臂输液港,减少置港成功时间、维护时间及置港费用,提升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此方法简单易行、治疗成本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图 肿瘤患者 化学治疗 上臂输液港 并发症 舒适度
下载PDF
心电散点图解析策略之向量平移法
5
作者 景永明 申继红 +1 位作者 赵瑞 刘津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94-399,共6页
向量平移法是在充分了解Lorenz散点图与差值散点图的作图原理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两图合参的分析方法,体现了Lorenz散点图与差值散点图的优势互补关系。向量平移法不仅适用于二维Lorenz散点图与二维差值散点图的综合分析,... 向量平移法是在充分了解Lorenz散点图与差值散点图的作图原理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两图合参的分析方法,体现了Lorenz散点图与差值散点图的优势互补关系。向量平移法不仅适用于二维Lorenz散点图与二维差值散点图的综合分析,也适用于三维Lorenz散点图与三维差值散点图的综合分析。有向临界连通图是闭合的向量环,表明差值散点图满足向量守恒定律;正确标注有向临界连通图是向量平移的前提。疑难复杂病例的散点图分型复杂、规律性较隐蔽,利用两图合参的向量平移法能够充分揭示心电大数据的内在规律,特别是差值散点图特征点集互不重叠,能更好地实现编辑、选图等分析操作,使快速准确地分析疑难复杂动态心电图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电散点图 LORENZ散点图 差值散点图 向量平移法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所致QTc间期延长临床监测和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
6
作者 中国防痨协会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4 位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初乃惠 聂文娟 李强 马丽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7,共10页
贝达喹啉、德拉马尼、氯法齐明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对于提高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至关重要。然而,这些药物可能导致心电图的QTc间期延长,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医师... 贝达喹啉、德拉马尼、氯法齐明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对于提高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至关重要。然而,这些药物可能导致心电图的QTc间期延长,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医师需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监测和妥善处理。本共识旨在解决抗结核药物引发的QTc间期延长的临床监测和管理问题。依托公开发表的研究数据,以及参与专家的应用经验,经过深入的讨论,形成了关于抗结核药物导致的QTc间期延长的临床监测和管理的专业建议。希望本共识能够指导医生及时和规范地预防、发现、处理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QTc间期延长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心电描记术 QT延长综合征 药物毒性 病人医护管理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atrioventricular delay by surface electrocardiography during dual chamber pacing 被引量:8
7
作者 WU Li-qun GU Gang CAO Min SHEN Yong-chu SU Kan SHEN Wei-fe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54-457,共4页
Background Nominal atrioventricular (AV) interval in dual chamber pacemaker (DDD) is not the best AV delay in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atrioventricular block. To find a simple method for optimizing AV delay a... Background Nominal atrioventricular (AV) interval in dual chamber pacemaker (DDD) is not the best AV delay in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atrioventricular block. To find a simple method for optimizing AV delay adjustment, we assessed surface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for optimizing AV delay during dual chamber pacing. Methods DDD pacemakers were implanted in 46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almost complete, AV block. Optimal AV delay was achieved by programming an additional delay of 100 ms, to the width of intrinsic P wave or to the interval between pacing spike to the end of P wave on surface ECG. Leit ventricular (LV) end diastolic and end systolic volumes, ejection fraction and diastolic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by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during both nominal and optimal AV delay pacing.Results Compared to nominal AV delay setting, LV end diastolic volume increased [to (53.2±11.3) ml from (50.2 ± 10.2) ml, P〈0.05], end systolic volume decreased [to (26.1 ± 9.0) ml from (27.9 ± 8.2) ml, P〈0.05] during adjusted AV delay pacing,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in LV ejection fraction [to (68.2±5.3)% from (64.5±4.3)%, P〈0.05]. LV diastolic filling and isovolumic relaxation tim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Conclusion Optimization of AV delay by surface ECG is a simple method to improve LV systolic function during dual chamber pac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ioventricular delay electrocardiography PACING P-WAVE
原文传递
Contribution of 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core Combined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in Risk Stra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被引量:8
8
作者 Fei Teng Yun-Xia Chen +1 位作者 Xin-Hua He Shu-Bin Gu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0期2395-2401,共7页
Background: The 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qSOFA) score emerged recently. We investigated its contribution to risk stratification in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PE) by combining with electrocardiogr... Background: The 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qSOFA) score emerged recently. We investigated its contribution to risk stratification in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PE) by combining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Methods: Acute PE patients diagnosed in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2008 to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and divided into high- and low-risk groups by imaging and biomarkers. The ECG scores consisted oftachycardia, McGinn-White sign (S1Q3T3),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and T-wave inversion of leads V1-V3. A new combination of qSOFA scores and ECG scores by logistic regression for predicting high-risk stratification patients with acute PE was evaluated by 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esults: Totally 1318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cluding 271 in the high-risk group and 1047 in the low-risk group. A combination predictive scoring system named qSOFA-ECG = qSOFA score + ECG score was created. The optimal cutoffvalue for qSOFA-ECG was 2, an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81.5%, 72.3%, 43.2%, and 93.8%, respectively. For predicting high-risk stratification and reperfusion therapy, the qSOFA-ECG is superior to PE Severity Index (PESI) and simplified PESI. Conclusions: The qSOFA score contributes to identify acute PE patients with potentially hemodynamic decompensation that need monitoring and possible reperfusion therapy at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rrival when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ECG sc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ardiography EMERGENCY Pulmonary Embolism 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原文传递
心率变异性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薛小琴 陈文霞 +2 位作者 兰措卓玛 白玉婷 苏晓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4-618,共5页
目的基于动态心电图探讨心率变异性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402例,随访5年,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102... 目的基于动态心电图探讨心率变异性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402例,随访5年,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102例)和对照组(300例)。比较2组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和心率变异性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MACE组年龄、糖尿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低频功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频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随访期间降糖类用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年龄≥80岁、LVEF<50%、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低频功率/高频功率>1.16是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年内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低频功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预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年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95%CI:0.749~0.854,P=0.000)、0.798(95%CI:0.752~0.844,P=0.000);高频功率预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年内不会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629(95%CI:0.566~0.692,P=0.000)。结论心率变异性是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年内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年内发生MACE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预后 预测 心率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下载PDF
额面QRS-T夹角与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10
作者 王春芳 王佳 王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额面QRS-T夹角(fQRS-T)与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1月至2023年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PE患者140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99例,无效组41例。分析2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 目的探讨额面QRS-T夹角(fQRS-T)与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1月至2023年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PE患者140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99例,无效组41例。分析2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三尖瓣环平面收缩偏移(TAPSE)、右心房横径、右心房纵径、肺动脉收缩压(PASP)等]和心电图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有效组舒张压和TAPSE明显高于无效组,心率、右心房横径、右心房纵径、PASP、fQRS-T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PSE(OR=1.406,95%CI:1.000~1.158,P=0.048)、PASP(OR=0.909,95%CI:0.852~0.969,P=0.003)、fQRS-T(OR=0.946,95%CI:0.901~0.993,P=0.025)是APE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心电图指标fQRS-T与APE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评估APE治疗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治疗 数据相关性 LOGISTIC模型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电描记术 额面QRS-T夹角
下载PDF
基于心电信号图像特征及卷积神经网络的情绪识别研究
11
作者 李永康 方安成 +3 位作者 陈娅南 谢子奇 潘帆 何培宇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为提高情绪识别的准确率,本研究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提出了一种基于心电(electrocardiography,ECG)信号图像特征的情绪识别方法。首先对ECG信号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然后提取ECG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和时频图;最后,利用迁移学习和... 为提高情绪识别的准确率,本研究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提出了一种基于心电(electrocardiography,ECG)信号图像特征的情绪识别方法。首先对ECG信号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然后提取ECG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和时频图;最后,利用迁移学习和双输入EfficientNetV2网络学习图像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并进行分类,得到对应的情绪类别。在公开数据集Amigos上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在唤醒度、效价和优势度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1.63%,95.27%和92.32%。相较于其它情绪识别方法,本研究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识别 心电信号 特征提取 双输入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心磁图技术在临床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12
作者 崔宇睫 周亚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期171-176,共6页
心磁图是一种记录和分析心脏磁场变化的检测技术,可以反映心脏电生理变化的情况。因其具备高敏感度、非接触式、非侵入性、无伤害的特点,心磁图已经成为心脏疾病检测领域的新兴热点。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心磁图在心肌缺血、心律失... 心磁图是一种记录和分析心脏磁场变化的检测技术,可以反映心脏电生理变化的情况。因其具备高敏感度、非接触式、非侵入性、无伤害的特点,心磁图已经成为心脏疾病检测领域的新兴热点。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心磁图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室肥厚、心肌炎症及胎心监测等方面的检测准确性高于心电图等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尽管心磁图对各个心脏疾病的诊断标准尚未有明确共识,但是心磁图在心脏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就当前心磁图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磁图 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贺世超 王瑜 朱斌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24-28,4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伴心电图异常急性病毒性肝炎78例为异常组,无心电图异常急性病毒性肝炎120例为无异常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并分析心电图异常相关...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伴心电图异常急性病毒性肝炎78例为异常组,无心电图异常急性病毒性肝炎120例为无异常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并分析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随访6个月,将心电图异常78例分为预后良好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12分]、预后不良组(MODS评分>12分),分析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对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心电图异常78例心电图表现为T波改变(42.31%,33/78)、窦性心动过缓(34.62%,27/78)、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心律不齐(24.36%,19/78)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类型、总胆红素(TBIL)、脑钠肽(BNP)、左心室Tei指数及伴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是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疾病类型、TBIL、BNP、左心室Tei指数及伴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疾病类型、TBIL、BNP、左心室Tei指数、伴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联合预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与疾病类型、TBIL、BNP、左心室Tei指数、伴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相关,且相关因素对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心电描记术 多器官功能衰竭 预后 心动过缓 利钠肽 左心室Tei指数 肝硬化
下载PDF
心电及血压指标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张希铃 王新康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12-315,共4页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心电及血压指标是临床上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指标。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它们在评价LVH方面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心电...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心电及血压指标是临床上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指标。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它们在评价LVH方面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心电及血压指标在LVH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心电图复极参数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15
作者 陈吉漂 魏光绩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复极参数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于三明市第二医院进行诊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因胸闷或胸痛于我院进行造影检查后排除急性心肌... 目的探讨心电图复极参数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于三明市第二医院进行诊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因胸闷或胸痛于我院进行造影检查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24 h内为所有患者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复极参数(胸导联和肢体导联QTc间期、QT间期、T波时间)、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心电图复极参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心电图复极参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胸导联及肢体导联QTc间期、QT间期、T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LVESD、LVEDD较对照组高(P<0.001),LVEF较对照组低(P<0.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导联和肢体导联QTc间期、QT间期、T波时间与其LVESD、LVEDD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随访结束后,失访9例,最终69例有完整随访数据,其中死亡8例,生存61例。胸导联QT间期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最高,当胸导联QT间期的截断值>396.16ms时,其Youden指数为0.564,曲线下面积(AUC)为0.801,预测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68.8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复极时间较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长,其与心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且其预测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效能较好,有助于临床评估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心肌梗死 预后 心功能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心肌复极心电图比较
16
作者 谢璇红 洪亚娇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心肌复极心电图(ECG)的差异。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27例CHD患者为观察组,根据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9例)...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心肌复极心电图(ECG)的差异。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27例CHD患者为观察组,根据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42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46例)。另选择同阶段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描记各组12导联ECG,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4组研究对象心肌复极异常ECG表现,比较观察组各亚组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观察各组T波峰-末(Tp-Te)间期、QT间期离散程度(QTd)、QTc间期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p-Te间期、QTd、QTc间期均长于对照组(P<0.001)。AMI组患者ST段和T波异常率、Tp-Te间期、QTd、QTc间期以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SAP组和UAP组(P<0.001);UAP组以上指标均高于SAP组(P<0.001)。不同类型CHD患者Gensini积分均与Tp-Te间期、QTd、QTc间期呈正相关(P<0.05),其中AMI患者相关度最高。结论CHD患者较正常体检者Tp-Te间期、QTd、QTc间期均明显延长,CHD患者中AMI患者Tp-Te间期、QTd、QTc间期延长最为明显。不同类型CHD患者心肌复极ECG参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电描记术 心肌复极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机技术现状与前景
17
作者 马雯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6期173-177,182,共6页
动态心电图机在心血管疾病前期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数据支撑作用,在我国应用几十年来,在信息技术和医学推动下,其外型、采集方式及心电分析技术经历了深远的变化,动态心电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本文介绍了动态心电图机的工作原理、技术... 动态心电图机在心血管疾病前期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数据支撑作用,在我国应用几十年来,在信息技术和医学推动下,其外型、采集方式及心电分析技术经历了深远的变化,动态心电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本文介绍了动态心电图机的工作原理、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域,总结了动态心电图机的不足,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未来将有多种形式的动态心电监测设备得到研发和推广应用,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健康监测和康复养老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机 自动分析 远程心电 可穿戴设备
下载PDF
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张晓晨 许丹丹 尚一楠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SMI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SMI检出率,并以冠状动脉(简称冠脉...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SMI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SMI检出率,并以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二者对冠心病SMI的诊断效能。结果在135例疑似冠心病SMI患者中,冠脉造影确诊107例;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92例,阳性检出率85.98%(92/107);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102例,阳性检出率为95.33%(102/107)。24 h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χ^(2)=5.515,P=0.019)。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39%、94.81%、81.82%,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分别为84.11%、85.93%、60.47%,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能提高SMI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4 h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价值
下载PDF
A Simple Electrocardiographic Predictor of Early Recovery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Stress Cardiomyopathy
19
作者 Kshamaya B. Panchamukhi Orlando Santana +1 位作者 Cesar A. Conde Gervasio A. Lam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2年第7期673-679,共7页
Objective: To identify electrocardiographic parameters that predict extent of early improvement in ejection fraction (EF) in patients with stress cardiomyopathy. Methods: We collected baseline clinical, ECG and imagin... Objective: To identify electrocardiographic parameters that predict extent of early improvement in ejection fraction (EF) in patients with stress cardiomyopathy. Methods: We collected baseline clinical, ECG and imaging data and follow up echocardiography data on 30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stress cardiomyopath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eline ECG parameters and Delta EF was evaluat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ble analysis. Results: Median EF improved from 35% to 55% (p < 0.0001). Delta EF showe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number of leads with T inversion (p = 0.01) and QT interval (p = 0.02). The number of leads with T inversion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Delta EF (coefficient ?4.878, p = 0.04). Conclusion: The number of leads with T wave inversion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nd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the extent of early improvement of EF in patients with stress cardiomyopathy. Hence the ECG at initial presentation can be used as a simple tool to predict LV function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JECTION FRACTION CARDIOMYOPATHY electrocardiography
下载PDF
左心房应变联合心电P波参数预测肺静脉隔离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
20
作者 黄璇 潘璐 +3 位作者 纳丽莎 周丽 叶晶晶 王婷婷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5-389,共5页
目的 观察左心房应变联合心电P波参数预测以射频导管行肺静脉隔离(PVI)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后病变复发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首次接受PVI的88例PAF患者,根据治疗后6个月内心电图(ECG)结果将其分为复发组(n=30)及未复发组(n=58)。... 目的 观察左心房应变联合心电P波参数预测以射频导管行肺静脉隔离(PVI)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后病变复发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首次接受PVI的88例PAF患者,根据治疗后6个月内心电图(ECG)结果将其分为复发组(n=30)及未复发组(n=58)。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左心房储备期应变(LASr)、左心房管道期应变(LAScd)、左心房收缩期应变(LASct)等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参数,以及P波时限、PR间期、P/PR(P波时限与PR间期比值)等ECG参数;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AF经PVI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因素单独及联合预测效能,并以DeLong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组间患者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未复发组,复发组LASr、LAScd程度减低而P/PR增大(P均<0.05)。LASr(OR=0.805)、LAScd(OR=0.850)及P/PR(OR=1.119)均为PVI后PAF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其单独预测PVI后PAF复发的AUC分别为0.755、0.643及0.771,均低于三者联合(AUC为0.869)(P均<0.05)。结论 TTE与ECG参数可用于预测PVI后PAF复发;LASr、LAScd及P/PR联合的预测效能优于各单一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复发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电描记术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