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中国恒河猴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后的不同进展情况看艾滋病的发病机制
1
作者 吴小闲 卢耀增 +9 位作者 陈颂 潘菊华 王阶 黄世敬 赖春辉 郭卫中 孙丽华 徐艳峰 鲍琳琳 卢葳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6-503,共8页
目的中国恒河猴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后,根据其病毒载量水平、疾病进程速度等,可分为普通进展型(NP)、快速进展型(RP)以及长期不进展型(LTNP)/精英控制者(Ec)等3类。对属于不同进展类型的动物的各项参数进行比较,有助... 目的中国恒河猴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后,根据其病毒载量水平、疾病进程速度等,可分为普通进展型(NP)、快速进展型(RP)以及长期不进展型(LTNP)/精英控制者(Ec)等3类。对属于不同进展类型的动物的各项参数进行比较,有助于进一步理解AIDS的发病机制。方法使用SIVmae239毒株静脉感染中国恒河猴后,定期采血进行血液学、免疫学、病毒学及病理学检查;并对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16只感染动物中,有1例动物(RM449猴)快速进展并死亡于感染后4.5个月(RP型);2例(RM450和RM453)的血浆病毒载量被控制至低于检测水平(Ec型);其余13例属于NP型。与13只NP型的猴相比较,RM449(RP型)病毒载量高,SIV特异IgG低,效应记忆型CD4’T亚群细胞数低,且流式图出现类似“分化阻滞”的现象;外周血B细胞数的降幅大,以组织样B细胞和活化的记忆B细胞为主;淋巴组织耗竭,胸腺消失;具更高的抗淋巴组织的自身抗体的水平。而RM450和RM453猴(EC型)大致与之相反。结论AIDS的形成可能与T、B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和功能不足有关;而胸腺、淋巴组织等的结构破坏,可能是其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进展型 一般进展型 精英控制者 猴免疫缺陷病毒 记忆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