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败血症一例
1
作者 吴丽华 叶挺华 +2 位作者 潘新灵 洪俐 施云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一例82岁男性患者因“发热1 d”就诊,主要表现为发热、反应迟钝,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急诊予头孢曲松静脉滴注抗感染等治疗,效果不佳。收入病房后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期间血培养发现脑膜脓毒性... 一例82岁男性患者因“发热1 d”就诊,主要表现为发热、反应迟钝,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急诊予头孢曲松静脉滴注抗感染等治疗,效果不佳。收入病房后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期间血培养发现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经16S rRNA测序结果确认为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患者住院期间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为80 mmH2O(1 mmH_(2)O=0.0098 kPa),脑脊液生化检查结果均正常。治疗11 d后血培养阴性,且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予以出院。出院后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继续口服治疗14 d,随访3个月,患者体温正常,无感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菌属 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 败血症 基因测序 头孢哌酮舒巴坦 左氧氟沙星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致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张丹 孙桂芹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3年第5期278-283,共6页
本文探讨了老年患者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有效的治疗提供参考。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27株分离自60岁以上老年EM感染患者的菌株,采用VI... 本文探讨了老年患者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有效的治疗提供参考。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27株分离自60岁以上老年EM感染患者的菌株,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实验,并统计该菌的感染临床特征和耐药性。结果表明,EM主要感染住院时间长(住院天数≥4周)的患者,占66.7%,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占44.4%,恶性肿瘤占22.2%,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及接受过有创操作的老年患者。标本类型以痰液标本为主(85.2%),其次为尿液(11.1%);患者主要来自重症医学科(74.1%),其次是放疗科(7.4%);EM对多种广谱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但对多西环素100%敏感,对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均<30%。由此可知,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并长时间住院、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以及接受多种侵入性诊疗是老年患者感染EM的危险因素,且EM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减少有创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加强医疗环境管理,有利于EM的治疗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耐药率
下载PDF
中华鲟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邸军 张书环 +3 位作者 黄君 杜浩 周勇 危起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为了确定中华鲟养殖基地一尾死亡子二代中华鲟的病原,利用传统病原菌分离方法,从濒死的中华鲟肝脏、脾脏和腹水中均分离到一株优势菌EM,采用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确定菌株EM... 为了确定中华鲟养殖基地一尾死亡子二代中华鲟的病原,利用传统病原菌分离方法,从濒死的中华鲟肝脏、脾脏和腹水中均分离到一株优势菌EM,采用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确定菌株EM为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进一步对健康子二代达氏鲟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其致病性;同时通过观察患病子二代中华鲟组织切片分析其病理特征;并对菌株EM进行药敏特性研究以期指导临床用药。结果显示,被感染子二代中华鲟肝脏、脾脏及肾脏组织中铁血黄素沉积、实质性细胞空泡变性,溶血严重。菌株EM人工感染健康子二代达氏鲟,发现其对达氏鲟具有致病性,且从人工感染患病的达氏鲟肝脏中再次分离到相同的病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中华鲟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对米诺环素、克林霉素、克拉霉素和麦迪霉素4种药物敏感,对四环素、头孢噻肟和头孢西叮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其余28种药物不敏感,呈多重耐药性。本研究首次发现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可感染中华鲟,并对达氏鲟也具有致病性,并初步研究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病理特征和药物敏感性,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病理特征
下载PDF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耐药性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喆 王丽凤 +1 位作者 叶丽艳 沈定霞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分析我中心分离的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E)的临床分布、耐药特征及同源性。方法收集我中心2012年4月-2018年12月44例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质谱仪对44株菌进行再鉴定和同源性分... 目的分析我中心分离的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E)的临床分布、耐药特征及同源性。方法收集我中心2012年4月-2018年12月44例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质谱仪对44株菌进行再鉴定和同源性分析,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44株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菌株标本主要来自患者下呼吸道(占81.7%),主要分布在ICU病房,其次为呼吸科和急诊科;这些菌株的相似程度低,说明EME在我中心各科室间没有引起传播流行。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高于80%,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而对米诺环素100%敏感。结论44株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有较高的耐药水平,米诺环素可作为治疗该菌所致感染的首选药物,我中心各科室分离到的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未引起明显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 耐药性 质谱同源性分析
下载PDF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耐药性和耐药表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杏春 农生洲 +1 位作者 赵丽 梁亮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12期1113-1117,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ME)的耐药率并进行耐药表型分析。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和KB法检测30株EME对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用纸片法、改良三维试验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和金属β-内...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ME)的耐药率并进行耐药表型分析。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和KB法检测30株EME对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用纸片法、改良三维试验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的表型确证试验。结果 30株EME对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达70%以上,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及含酶抑制剂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好的敏感性。对万古霉素和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23.3%和16.7%。所有菌株均检出ESBLs而未检出Ampc,18株(60.0%)细菌检出产MBL。结论 EME是多药耐药的细菌,产ESBLs和MBL,其中ESBLs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起主要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革兰阴性杆菌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EME效果差,而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的万古霉素和利福平对该菌有治疗活性,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含酶抑制剂类、氟喹喏酮类药物是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 多药耐药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金属Β-内酰胺酶
下载PDF
3例婴儿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脑膜炎临床分析
6
作者 任伟 刘莉 +1 位作者 谢广清 龙晓玲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1年第5期339-342,共4页
总结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收集中山市博爱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例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引起的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3例患儿脑脊液中培养出脑... 总结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收集中山市博爱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例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引起的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3例患儿脑脊液中培养出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其中2例血培养为同种细菌。3例患儿均为足月顺产,2例为新生儿期发病,1例为出生后35天发病,起病前均未发现致病高危因素。患儿以发热为主要起病表现,无抽搐及脑膜刺激征表现。3例患儿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升高;脑脊液潘氏试验均为阳性,伴脑脊液白细胞数增高,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脑脊液葡萄糖降低。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omputer tomography,CT)可见脑膜强化、软脑膜增厚、脑外间隙增宽,均无脑实质受累。3例检出菌株的药敏结果表现出高度一致性,均提示对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敏感。2例患儿以环丙沙星治疗,1例患儿以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其中1例治愈,2例临床症状好转后出院。经电话随访,3例患儿一般情况尚可,无生长发育异常。本病例报道提示,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脑膜炎主要见于新生儿期,以发热起病为主要表现,该菌对儿科常用抗菌药物多显示体外耐药,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 脑膜炎 婴儿
下载PDF
棘胸蛙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感染的病理损伤 被引量:16
7
作者 雷雪平 耿毅 +6 位作者 余泽辉 郑李平 曹师琪 黄小丽 陈德芳 欧阳萍 刘恺睿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1-377,共7页
2016年4月四川雅安一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养殖场暴发一种临床特征表现为白内障、体表溃疡和神经症状的传染病。为明确此次流行病病因,本研究进行了病原菌分离、人工感染、分离菌理化特性与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从患病蛙肝... 2016年4月四川雅安一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养殖场暴发一种临床特征表现为白内障、体表溃疡和神经症状的传染病。为明确此次流行病病因,本研究进行了病原菌分离、人工感染、分离菌理化特性与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从患病蛙肝、脾、肾中分离到一株G^-短杆菌(CM160701);将其腹腔注射感染健康棘胸蛙表现出与自然发病蛙相似症状。该菌的LD_(50)为1.19×10~6cfu·只^(-1);通过理化特性与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菌为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其对氟苯尼考敏感,对恩诺沙星、多西环素、阿莫西林等多种药物耐受。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其感染对全身多组织器官造成损伤,表现出明显的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尤以脑、肝、脾、心和肾损伤严重。该研究证实了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是本次疫情的病因,其感染引起棘胸蛙全身性损伤导致多组织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胸蛙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 生物学特性 病理损伤
下载PDF
作用于种属差异性表位的细菌α-半乳糖苷酶(EmGalase)的鉴定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郭雅萌 侯琳琳 +5 位作者 沈旦枫 邹琳 王蕾 李天胜 孙桂芹 陈力 《微生物与感染》 2019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对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进行糖苷酶功能基因组分析发现,该菌存在一个GH27家族α-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该基因并表达蛋白后,利用人工合成的pNP底物研究其酶学性质,发现该酶具有α连接的半乳糖(α-galactose,α-Gal)底物特异性,酶反应pH... 对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进行糖苷酶功能基因组分析发现,该菌存在一个GH27家族α-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该基因并表达蛋白后,利用人工合成的pNP底物研究其酶学性质,发现该酶具有α连接的半乳糖(α-galactose,α-Gal)底物特异性,酶反应pH为3.0~8.0,反应温度为4~45 ℃。用不同寡糖底物进一步确定,该酶能够酶切直链末端α-1,3、1,4、1,6Gal。在猪红细胞上进行的酶切实验显示,该酶能够高效清除存在于猪红细胞表面的末端Gal α 1-3Gal表位。末端α-半乳糖基化修饰在免疫与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作用于种属差异性表位的细菌α-半乳糖苷酶的发现将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工具,为缓解异种输血中的超急性免疫排斥反应提供一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半乳糖苷酶 酶学性质 Galα1-3Gal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 感染
下载PDF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及其感染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陆怡凯 袁舒颖 +5 位作者 杨源博 巫祺乐 方子璇 刘岩 陈力 孙桂芹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1年第2期110-116,共7页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是一种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其检出率呈上升趋势。EM易感人群主要为有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有侵入性操作等的患...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是一种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其检出率呈上升趋势。EM易感人群主要为有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有侵入性操作等的患者,可引起脑膜炎、菌血症、肺部感染、眼部感染等,其多重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EM除感染人类,还可感染蛙、鱼、龟、猪、犬类等动物。本文从EM的生物学特性、引发的感染类型、检测方法、感染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其有较全面的、新的认识,从而加强临床对其分离及检测的重视,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伊丽莎白菌 生物学特性 感染 临床表现 检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例肝门部胆管占位患者ERCP术后感染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合并植生拉乌尔菌的药学监护
10
作者 李蓉蓉 张晋萍 邹厦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10期1773-1776,共4页
1例肝门部胆管占位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发生感染,其胆汁及血液中先后培养出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和植生拉乌尔菌临床罕见病原体。临床药师参与该患者抗感染治疗,从经验性治疗到针对性治疗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对于该类患... 1例肝门部胆管占位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发生感染,其胆汁及血液中先后培养出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和植生拉乌尔菌临床罕见病原体。临床药师参与该患者抗感染治疗,从经验性治疗到针对性治疗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对于该类患者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后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回顾总结治疗过程中需改进提升的地方,为今后类似病例治疗提供参考。通过临床药师的参与更加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也体现临床药师在临床少见病原体感染患者治疗中可发挥的作用,同时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患者治疗及药学监护,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进而更好地服务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金菌 植生拉乌尔菌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药学监护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伴脓毒症休克的结肠手术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及其药学监护
11
作者 吴玲 张莉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7期1066-1070,共5页
目的:分析伴脓毒症休克的结肠手术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及其药学监护过程,为该类患者的科学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以会诊的形式参与了1例伴脓毒症休克的结肠手术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协助医生调整和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 目的:分析伴脓毒症休克的结肠手术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及其药学监护过程,为该类患者的科学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以会诊的形式参与了1例伴脓毒症休克的结肠手术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协助医生调整和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并开展药学监护。结果:患者在使用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伏立康唑进行初始抗感染治疗后出现进行性血小板减少,据此停用万古霉素后,血小板水平逐渐恢复正常;此后,还发生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血流感染,根据药敏选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但效果不佳,后经临床药师会诊分析,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4.5 g,q8h),数日后血培养结果转阴。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协助医生制定科学的、个体化的抗感染治疗方法,成功地救治了脓毒症休克这样的急危重症患者,很好地体现了临床药师在团队中的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抗感染治疗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万古霉素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下载PDF
海南省某三甲医院2021—2022年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12
作者 闫建慧 王燕萍 +6 位作者 刘海珍 陈晓丹 冯萃 陈志乐 左敏芳 周兴业 许华文 《中国热带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为预防EM医院感染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21—2022年海南省某三甲医院67例EM感染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和菌株... 目的探讨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为预防EM医院感染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21—2022年海南省某三甲医院67例EM感染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和菌株的耐药性。结果67例EM感染患者以≥60岁男性为主,主要来源于重症医学科一区(34.33%,23/67),其次为呼吸内科和急诊科(19.40%,13/67);标本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86.57%,58/67),其中痰液占49.25%(33/67)、肺泡灌洗液占37.31%(25/67)。EM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49.25%,33/67),多数患者住院时间长,且有侵入性操作,其中有机械通气者占94.03%(63/67),置入导尿管者占95.52%(64/67),中心静脉插管者占97.01%(65/67)。67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率为40.30%(27/67)。药敏结果显示,EM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达98.39%(61/62),而对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美满霉素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均在90%以上。结论EM感染患者主要为老年男性,并伴有一定的基础疾病,患者住院时间长,且大多有侵入性操作。EM标本主要来源于重症医学科,主要分离自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该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对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美满霉素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高的敏感性,临床可优先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 医院感染 临床特征 耐药性 海南
原文传递
伊丽莎白杆菌和缺陷短波单胞菌致术后颅内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韩璐 王均伟 张学斌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3年第12期901-904,共4页
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杆菌和缺陷短波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土壤、海洋、净化水等),其既是条件致病菌,也是医院感染的潜在感染源,有可能污染血管内导管、辅助呼吸设备等医疗用品,进而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1-3]。术后颅... 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杆菌和缺陷短波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土壤、海洋、净化水等),其既是条件致病菌,也是医院感染的潜在感染源,有可能污染血管内导管、辅助呼吸设备等医疗用品,进而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1-3]。术后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命安全均有较大危害,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国内外报道的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杆菌和缺陷短波单胞菌导致神经系统感染的文献较少。本文报道一例66岁女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合并多耐药的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杆菌和缺陷短波单胞菌颅内感染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本病例报告已获得天津市环湖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号:2023-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杆菌 缺陷短波单胞菌 多重耐药菌
原文传递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引发成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庆宁 刘丁 +5 位作者 陈萍 王豪 成瑶 方清永 南玲 王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028-3030,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的危险因素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感染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下呼吸道感染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的成年患者。结果共调查60...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的危险因素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感染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下呼吸道感染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的成年患者。结果共调查6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5.08±17.7)岁,检出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28d的死亡率为41.67%;感染患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长期住院史[(44.8±62.85)d]和使用抗菌药物史(76.67%);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在入住ICU时间、气管切开、中央静脉插管、血液透析、有无近期手术、有无糖尿病6个因素中28d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静脉插管、血液透析、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以及有糖尿病4个因素是致死亡率的危险因素;60株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耐药性均较高,仅对环丙沙星等少数药物敏感。结论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引发的医院感染已日益严重,研究证明感染该菌的患者预后不良,临床医务人员应加强无菌操作规范,严格消毒隔离,做好手卫生,合理用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 下呼吸道感染 危险因素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桂芹 李蒙 +4 位作者 王蕾 郭航远 俞洪 陈菁 陈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EM)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预防EM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从浙江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集经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系统鉴定的66例EM感染病例,并对临床分离株进行... 目的探讨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EM)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预防EM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从浙江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集经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系统鉴定的66例EM感染病例,并对临床分离株进行体外药敏分析。结果 EM感染患者主要来自重症监护室(78.8%);菌株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构成比为87.8%;EM感染患者伴有的基础疾病前三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脑部疾病和恶性肿瘤(25.8%、25.7%、16.6%)。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EM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妥布霉素、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高达100%;对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35.0%;对派拉西林/他唑巴坦、米诺环素及治疗革兰阳性菌的万古霉素敏感率分别为81.8%、97.0%、100%。结论 EM对临床常用的头孢类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临床实验室应重视该菌的分离、鉴定,预防EM可能引发的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 感染 耐药性 临床分布
原文传递
儿童ICU患儿感染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与肠杆菌科病原菌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殷丽军 王传清 陆国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185-218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血流及下呼吸道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E)与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定植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病原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1月-12...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血流及下呼吸道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E)与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定植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病原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1月-12月ICU患者1595例,分析血流及下呼吸道检出的EME与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定植患者临床特征并检测病原菌耐药性。结果医院共收治ICU患者1595例,血流及下呼吸道共分离到52株EME,其中医院感染16例,定植36例,共分离到肠杆菌科细菌28株,其中医院感染13例,定植15例;EME血流及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定植率(3.26%)高于肠杆菌科细菌(1.76%)(P<0.05);EME感染患儿气管插管比例高于肠杆菌科细菌(P<0.05);EME对包括头孢类、碳青霉烯类等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结论 EME血流及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定植率高于肠杆菌科细菌,且耐药形势更加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 肠杆菌 医院感染 定植 耐药
原文传递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医院感染的特点与药敏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文杰 林少华 +2 位作者 骆丰 俞洪 孙桂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8年9月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临床分离的36株EM,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 目的探讨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8年9月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临床分离的36株EM,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该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结果36株EM主要来源于重症医学科(72.22%),其次是血液科(8.33%)和神经内科(5.56%);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痰液占83.33%),其他为血液、导管及腹水等。EM感染患者平均年龄为60岁,并伴有呼吸系统疾病、脑部疾病或肿瘤等。药敏结果显示,EM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达100%;对亚胺培南、头孢曲松等β-内酰胺类及丁胺卡那、妥布霉素等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均>97%;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83%。结论EM感染患者主要为老年人,并伴有一定基础疾病,EM菌株对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治疗可考虑选择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 感染 临床特征 抗菌药物 耐药率
原文传递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妮 林金兰 +1 位作者 马序竹 陈旭岩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57-1359,共3页
目的探讨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m)医院感染(NI)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菌株耐药现状。方法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E.m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菌株耐药表型,并对临床分离株进行体外药敏分析。结果 1... 目的探讨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m)医院感染(NI)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菌株耐药现状。方法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E.m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菌株耐药表型,并对临床分离株进行体外药敏分析。结果 12例E.m医院感染患者,男性9例(75.0%),60岁及以上患者8例(66.7%);全部患者均有广谱抗菌药物暴露史,合并糖尿病患者3例(25.0%),实体肿瘤患者3例(25.0%),血液系统恶性疾病2例(16.7%),接受器官移植患者2例(16.7%);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38.5%);总院内死亡率为58.3%。体外药敏试验显示:E.m对碳青霉素类药物100%耐药,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率最高,为61.5%,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左氧氟沙星,分别为46.2%,30.8%和30.8%。结论 E.m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高龄、免疫受损以及广谱抗菌药物暴露后的患者中,死亡率较高。E.m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应加强对该菌院感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 耐药性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新生儿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感染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浩 林鸿国 +4 位作者 陈焕山 冯小妹 姚大洲 邢楣 黄永建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13-414,共2页
1病例资料病例1:患儿,男,出生10 min,因"胎龄32+2周,生后呼吸困难10 min"于2016年8月12日收入我科。患儿系第2胎第1产,胎龄32+2周,出生体重1.9kg。出生后反应一般,逐渐出现气促,有呻吟、吐沫,轻度呼吸困难,唇周发绀,无抽搐、尖叫,... 1病例资料病例1:患儿,男,出生10 min,因"胎龄32+2周,生后呼吸困难10 min"于2016年8月12日收入我科。患儿系第2胎第1产,胎龄32+2周,出生体重1.9kg。出生后反应一般,逐渐出现气促,有呻吟、吐沫,轻度呼吸困难,唇周发绀,无抽搐、尖叫,无激惹、嗜睡。以"(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2)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转入我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 儿童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6例危重症患者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菌聚集性感染案例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春艳 钱锦钰 +4 位作者 郑蜀芳 陈渝杰 谭彬彬 鲜继淑 王宁华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42-445,共4页
目的调查某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6例危重症患者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菌(EM)聚集性感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神经外科ICU的6例呼吸道痰液标本EM阳性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所在环境、物品表面和医护手细菌检测,并对耐药性鉴定结果进行分... 目的调查某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6例危重症患者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菌(EM)聚集性感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神经外科ICU的6例呼吸道痰液标本EM阳性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所在环境、物品表面和医护手细菌检测,并对耐药性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呼吸道细菌标本检测出的EM药敏谱相似,采集189份环境细菌培养标本,19份EM菌落>500 cfu/cm^(2),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判定为严重不合格,其中医护、护工手皿26份,不合格7份;呼吸机物体表面、出风口、冷凝水共39份,不合格3份;患者生活用品共20份,不合格3份;环境物体表面共104份,不合格6份。结论不规范的手卫生,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是此次重症患者聚集性感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菌 聚集性 神经外科ICU 感染防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