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抑制流感病毒诱导A549细胞炎症反应和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任智先 周倍贤 +3 位作者 王林鑫 李菁 张荣平 潘锡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0-1078,共9页
目的 研究四方蒿中提取出的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HDF)对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使用H1N1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制作流感病毒感染模型,检测5-HDF的细胞毒性及其对感染病毒后的炎症和铁死亡相关指标及... 目的 研究四方蒿中提取出的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HDF)对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使用H1N1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制作流感病毒感染模型,检测5-HDF的细胞毒性及其对感染病毒后的炎症和铁死亡相关指标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和硅胶色谱法从四方蒿中提取分离获得5-HDF,并采用NMR和MS鉴定其结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5-HDF对A549细胞的毒性;H1N1流感病毒以0.1的感染复数感染A549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HDF对感染H1N1流感病毒后A549细胞中TRAIL和IL-8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phospho-p38 MAPK(Thr180/Tyr182)、phospho-NF-κB p65(Ser536)、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SLC7A11、GPX4等炎症、细胞凋亡和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水平。通过鼻腔接种50μL半数致死量(LD50)的H1N1流感病毒液复制小鼠H1N1流感病毒感染模型,以体质量变化率、肺解剖结果、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为指标,考察5-HDF(30 mg/kg、60 mg/kg)体内抗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结果 MTT结果显示5-HDF在0~200μg/mL对A549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P>0.05)。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5-HDF能抑制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中phospho-NF-κB p65和phospho-p38 MAPK的活化,降低促炎因子IL-8的表达,且5-HDF能上调SLC7A11和GPX4等抗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水平,并抑制凋亡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及凋亡因子TRAIL的表达(P<0.05)。5-HDF灌胃给药7 d,可提高H1N1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小鼠体质量降低,降低因感染H1N1流感病毒而异常升高的肺指数,并减轻其肺组织病变程度(P<0.05)。结论 本研究推测5-HDF具有一定的抗小鼠H1N1流感病毒感染作用,可能通过增加SLC7A11和GPX4的表达并抑制phospho-NF-κB p65和phospho-p38 MAPK的活化,降低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的表达,来减弱流感病毒H1N1感染A549细胞所引起的铁死亡、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蒿 5-羟基-6 7-二甲氧基黄酮 铁死亡 抗炎 流感病毒
下载PDF
春油菜田恶性杂草密花香薷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泽渊 魏有海 《杂草学报》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是春油菜田的恶性杂草,严重影响着油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密花香薷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经济学特征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结合文献从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等方面分析了密花香薷... 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是春油菜田的恶性杂草,严重影响着油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密花香薷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经济学特征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结合文献从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等方面分析了密花香薷的防治途径和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密花香薷的防治与利用2个方面进行了展望。通过分析表明,研制、筛选新型除草剂及探索除草剂的施用方法,是解决密花香薷对油菜田危害的重要途径,建议加强监测密花香薷在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发生趋势变化、抗药性水平的发展,研究高效、绿色的防除技术与方法以控制其危害。同时,密花香薷可治疗感冒、发烧、中暑、急性胃炎等疾病,在抗肝癌药物的开发方面有潜在前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建议挖掘其在药物方面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油菜田 杂草 密花香薷 分布 防治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木香薷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郑尚珍 康淑荷 +3 位作者 高黎明 沈序维 吕金顺 刘红岩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60-64,共5页
应用GC、GCMSCOMP法从采自甘肃天水地区的木香薷(ElsholtziastauntoniBenth)挥发油中分离出69个化学成分.鉴定了以18桉叶油素(2235%)、反式石竹烯(1386%)、莰醌... 应用GC、GCMSCOMP法从采自甘肃天水地区的木香薷(ElsholtziastauntoniBenth)挥发油中分离出69个化学成分.鉴定了以18桉叶油素(2235%)、反式石竹烯(1386%)、莰醌(46%)、反式β罗勒烯(321%)、苯甲醇(371%)、2(2′3′环氧3′甲基丁基)3甲基呋喃(1067%)等为主的55个成分.其中有26个成分为首次从木香薷中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蕾 挥发油 化学成分 唇形科 中草药
下载PDF
密花香薷总黄酮体外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任秋蓉 王亚男 +3 位作者 王玥 陈红 辛文媛 马丹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1,共8页
通过超声波法提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密花香薷总黄酮,体外抗氧化试验和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评价其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对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均具有清除... 通过超声波法提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密花香薷总黄酮,体外抗氧化试验和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评价其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对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均具有清除能力,其中对O_2^-·的清除能力优于VC;MTT实验结果显示总黄酮对4株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其中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48 h抑制效应最明显,IC50值为0.5 mg/m L;形态观察显示,在总黄酮作用下,SMMC-7721和Hela细胞逐渐变圆,粘附性降低,细胞表面皱缩,产生细胞碎片,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性,AO/EB染色观察发现随着总黄酮处理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密花香薷总黄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且总黄酮对肿瘤细胞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可作为抗肿瘤药物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总黄酮 抗氧化 抗肿瘤
下载PDF
木香薷腺毛形态结构发生发育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广龙 赵挺 +1 位作者 康冬冬 魏学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8-523,共6页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及扫描电镜技术对木香薷(Elsholtzia stauntoni Benth)腺毛发生发育及其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香薷表皮上主要有两种表皮毛:无分泌细胞的表皮毛与有分泌细胞的腺毛。前者包括单细胞乳头状毛、2~3细胞管状毛、...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及扫描电镜技术对木香薷(Elsholtzia stauntoni Benth)腺毛发生发育及其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香薷表皮上主要有两种表皮毛:无分泌细胞的表皮毛与有分泌细胞的腺毛。前者包括单细胞乳头状毛、2~3细胞管状毛、分枝状毛及多细胞管状毛;后者包括头状腺毛与盾状腺毛。成熟头状腺毛头部由1、2或4个分泌细胞构成,头部呈圆球形或半圆球形;成熟盾状腺毛头部由8~12个分泌细胞构成,分泌细胞横向扩展形成盾状头部。木香薷腺毛主要在茎端幼叶处大量发生,从茎端第一对幼叶处开始产生;从幼叶期到成熟期均有腺毛发生,大部分腺毛在幼叶期发生发育,只有极少部分在叶的成熟期进行发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薷 腺毛 发生 发育规律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法研究木香薷精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9
6
作者 郑尚珍 利毛才让 +3 位作者 戴荣 康淑荷 任平 沈序维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37-40,共4页
木香薷 (ElsholtziastauntoniiBenth)中提取的精油不仅有芳香气味 ,而且具有抗菌和杀菌作用 ,可以治疗痢疾、肠胃炎、感冒等病症 ,在香精香料工业和医药方面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利用超临界流体CO2 萃取法及毛细管气相色谱仪和色谱 质谱 ... 木香薷 (ElsholtziastauntoniiBenth)中提取的精油不仅有芳香气味 ,而且具有抗菌和杀菌作用 ,可以治疗痢疾、肠胃炎、感冒等病症 ,在香精香料工业和医药方面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利用超临界流体CO2 萃取法及毛细管气相色谱仪和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分析仪 ,从木香薷精油中鉴定出 4 7个化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薷 精油 超临界CO2萃取法 中药
下载PDF
木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谢亚雄 张占旺 +1 位作者 姜永嘉 张小麟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70-74,共5页
本文利用GC/MS鉴定了木香薷挥发油的25种成分,主要成分是4,5,6,7,8,8a-六氢-8a-甲基-2-酮和百里香酚,并且发现了大量新的成分,挥发油组成和含量与文献上各种香薷的化学成分有显著区别。
关键词 木香薷 挥发油 色质联用仪 分析
下载PDF
密花香薷种子形态及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宁 沈宁东 +3 位作者 韦梅琴 陈瑞英 李军乔 包锦渊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4,共4页
以密花香薷种子为试验材料,对种子的形态、种子质量、萌发特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密花香薷的种子为近卵圆形,灰褐色,长2.123~2.705 mm,宽1.414~1.806 mm,千粒重2.808 g,生活力67.50%,净度88.23%,含水率13.18%。种子的种皮薄,不是... 以密花香薷种子为试验材料,对种子的形态、种子质量、萌发特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密花香薷的种子为近卵圆形,灰褐色,长2.123~2.705 mm,宽1.414~1.806 mm,千粒重2.808 g,生活力67.50%,净度88.23%,含水率13.18%。种子的种皮薄,不是造成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发芽率逐渐提高,种子存在后熟现象;黑暗有利于种子的萌发;赤霉素和硝酸钾对打破种子休眠的最适浓度分别为7%和8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种子 形态 质量 萌发特性
下载PDF
密花香薷花蜜腺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姜彦成 邓彦斌 +1 位作者 杨箴 党荣理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9-244,共6页
密花香蕉花蜜除分布于子房基部和子房表面,属于一朵花中具二种花蜜腺类型。子房基部的盘状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及维管束三部分组成,分泌表皮上角质层局部有小孔。子房蜜腺由分泌表皮和产安组织组成。泌表皮大部分特化为单细胞的... 密花香蕉花蜜除分布于子房基部和子房表面,属于一朵花中具二种花蜜腺类型。子房基部的盘状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及维管束三部分组成,分泌表皮上角质层局部有小孔。子房蜜腺由分泌表皮和产安组织组成。泌表皮大部分特化为单细胞的蜜腺毛,其上具特殊的角质层纹理。以上两种类型花蜜腺的产蜜组织在发育过程中,液泡都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淀粉粒的动态也较明显,以上变化与宣汁的合成和分泌规律相关。最后形成的蜜计由盘状蜜腺表面的小孔和以渗透方式通过分泌表皮细胞壁泌出。在子房蜜腺中,则从蜜腺毛表面薄的角质层处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密花香薷 花蜜腺 解剖学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鸡肝散药材中3种黄酮苷元的含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来奕刚 徐娟华 +2 位作者 蒋惠娣 曾苏 赵昱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04-140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用 HPLC 法同时测定鸡肝散药材中3种黄酮苷元含量的方法。方法:以木犀草素、芹菜素、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为对照品,Agilent Zorbax SB-C_(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2%磷酸溶液(70:30,v/v)为流动相,... 目的:建立一种用 HPLC 法同时测定鸡肝散药材中3种黄酮苷元含量的方法。方法:以木犀草素、芹菜素、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为对照品,Agilent Zorbax SB-C_(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2%磷酸溶液(70:3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50nm,流速1.0mL·min^(-1),柱温30℃。结果:木犀草素、芹菜素、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3种成分浓度分别在8.54~85.4,1.2~12,9.2~92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6.8%,98.0%,100.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为鸡肝散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肝散 木犀草素 芹菜素 5-羟基-6 7-二甲氧基黄酮 HPLC
下载PDF
密花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抗病毒活性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艺 斯建勇 +2 位作者 曹丽 贾晓光 李晓瑾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0-1074,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密花香薷挥发油,测得密花香薷挥发油的得率为0.12%。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密花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鉴定了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6.04%。体外抗菌试验和抗病毒试验的结果表明:...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密花香薷挥发油,测得密花香薷挥发油的得率为0.12%。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密花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鉴定了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6.04%。体外抗菌试验和抗病毒试验的结果表明:密花香薷挥发油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挥发油 抗细菌活性 抗真菌活性 抗病毒活性 GC—MS
下载PDF
GC/MS法测定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萼果香薷精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尚珍 杨红澎 +2 位作者 许先芳 沈序维 任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用GC/MS测定超临界流体CO2萃取的萼果香薷精油的化学成分,并对他们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分别按加改性剂与不加改性剂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萃取萼果香薷中的精油。用GC/MS法鉴定精油中的化学成分。最佳优化萃取条件:压力2... 目的:用GC/MS测定超临界流体CO2萃取的萼果香薷精油的化学成分,并对他们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分别按加改性剂与不加改性剂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萃取萼果香薷中的精油。用GC/MS法鉴定精油中的化学成分。最佳优化萃取条件:压力25.5 Pa,温度45℃,时间10 min,CO2液态萃取量4 mL,改性剂乙醚-氯仿(1:1)0.2 mL。GC/MS条件:SE-54型石英毛细管柱(0.32 μm×30 m,0.25 μm),柱温从45℃开始(保持3 min)3℃·min-1 280℃;分流进样,分流比1:50;气化室温度260℃,EI检测器,温度为230℃。结果:共鉴定出47种成分,占该精油总成分的83%,其中百里香酚12.64%,乙酸百里酯6.47%,香薷酮5.67%,二十烷-6-酮4.73%,1,8-桉叶油酸3.89%,β-桉叶油醇3.69%,香荆芥酚2.34%。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草药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法 测定 超临界流体 CO2萃取 萼果香薷精油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木香薷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的自化感效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秀梅 王玉杰 +1 位作者 李保印 张建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62-66,共5页
以木香薷为试材,以自然风干常温保存6个月的木香薷茎、叶、花序为供体,4℃干藏2个月的木香薷种子为受体,采用3×5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测定了种子生物活性(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成苗率),探索了木香薷的自化感效应。结果表... 以木香薷为试材,以自然风干常温保存6个月的木香薷茎、叶、花序为供体,4℃干藏2个月的木香薷种子为受体,采用3×5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测定了种子生物活性(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成苗率),探索了木香薷的自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除供体类型对成苗率有显著影响(P<0.05)外,供体类型和水浸液浓度对受体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率、成苗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供体自化感效应的强弱顺序是叶>花序>茎;叶的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起化感抑制作用,且随水浸液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茎和花序的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表现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不同供体处理对受体4项指标均起抑制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发芽势>发芽指数>成苗率>发芽率。由于叶片淋溶是木香薷释放化感物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故栽培管理中应注意清除枯枝落叶,以减轻化感自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薷 水浸液 种子 自化感作用
下载PDF
木香薷地上部位水浸液的化感作用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秀梅 齐安国 +1 位作者 郑翠翠 李保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5期196-200,共5页
为比较木香薷地上不同部位水浸液的化感作用强弱,以木香薷新鲜茎、叶、花序为供体,黄菖蒲种子为受体,采用3×5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和实验室生物测定法,测定了受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木香薷水浸液处理后黄菖蒲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 为比较木香薷地上不同部位水浸液的化感作用强弱,以木香薷新鲜茎、叶、花序为供体,黄菖蒲种子为受体,采用3×5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和实验室生物测定法,测定了受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木香薷水浸液处理后黄菖蒲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与成苗率4项指标,并计算了化感效应指数和化感综合效应。结果表明,木香薷不同部位及不同的水浸液浓度对受体的4项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且3个部位中,茎和花序水浸液对受体的化感作用均表现为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3个部位的化感综合效应值分别为-4.60、-6.45、-4.84,表现出叶>花序>茎的化感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木香薷的叶、茎和花序均能释放化感物质,以叶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薷 黄菖蒲 水浸液 化感作用
下载PDF
萼果香薷精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丽萍 王进欣 +2 位作者 康淑荷 郑尚珍 沈序维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48-49,共2页
采用GC MS联用技术分析了萼果香薷的精油成分 ,通过INCOS数据系统检索及与质谱资料核对 ,共鉴定出 2 8个化学成分 ,占精油总成分的 56 8% .
关键词 萼果香薷 精油 化学成分 GC-MS 中药 唇形科
下载PDF
密花香薷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 被引量:6
16
作者 包锦渊 李军乔 张璐璐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66-1668,共3页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地区密花香薷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密花香薷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密花香薷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于80℃,加入3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 h;密花香薷中总黄酮提取含量为13.72%。总黄酮正...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地区密花香薷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密花香薷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密花香薷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于80℃,加入3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 h;密花香薷中总黄酮提取含量为13.72%。总黄酮正交提取工艺结果可靠,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总黄酮 正交试验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长毛香薷的生药学研究及4种香薷显微鉴别性状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普春霞 游春 姜俊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0-952,共3页
目的为研究和开发利用唇形科香薷属植物长毛香薷Elsholtzia pilosa (Benth.) Benth.提供生药学理论基础,并通过4种香薷属药用种类的显微鉴别性状对比,为后续研究提出指导意见。方法采用生药学常用鉴别方法对长毛香薷进行生药学研究;同... 目的为研究和开发利用唇形科香薷属植物长毛香薷Elsholtzia pilosa (Benth.) Benth.提供生药学理论基础,并通过4种香薷属药用种类的显微鉴别性状对比,为后续研究提出指导意见。方法采用生药学常用鉴别方法对长毛香薷进行生药学研究;同时对包括本种在内的4种香薷属药用种类的显微鉴别性状进行对比。结果长毛香薷在基源鉴别和显微鉴别的茎横切面特征、粉末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专属性。通过4种香薷属药用种类的显微鉴别性状对比发现,茎横切面特征和叶表皮特征具有更为重要的鉴定价值。结论该研究为长毛香薷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生药学基础资料。同时,初步确定在香薷属药用种类的显微鉴别中,茎横切特征和叶表皮特征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薷属 长毛香薷 生药学研究 显微鉴别性状比较
下载PDF
聚乙二醇模拟水分胁迫对密花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宁东 韦梅琴 +3 位作者 李宁 陈瑞英 李军乔 包锦渊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1-43,共3页
以密花香薷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5%、10%、15%)的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处理对密花香薷种子发芽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聚乙二醇6000浓度处理的密花香薷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及胚根的生长都受到了抑制,并随干旱胁迫程... 以密花香薷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5%、10%、15%)的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处理对密花香薷种子发芽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聚乙二醇6000浓度处理的密花香薷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及胚根的生长都受到了抑制,并随干旱胁迫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密花香薷种子萌芽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都有所增加,但经5%PEG浓度处理后丙二醛含量上升不明显,10%和15%PEG处理的,丙二醛含量上升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PEG) 水分胁迫 密花香薷 种子 萌发
下载PDF
四种药用香薷植物中多种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车国冬 周昌范 +1 位作者 王洪伦 索有瑞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9年第8期40-44,共5页
对高原香薷、萼果香薷、密花香薷、细穗香薷等四种药用香薷植物中的17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香薷植物中常量元素以K含量最高,其次为Ca、Mg、Na;必需微量元素中以Cu、Fe、Mn元素的含量为高;非必需微量元素As、Hg... 对高原香薷、萼果香薷、密花香薷、细穗香薷等四种药用香薷植物中的17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香薷植物中常量元素以K含量最高,其次为Ca、Mg、Na;必需微量元素中以Cu、Fe、Mn元素的含量为高;非必需微量元素As、Hg、Pb、Cd、Sb含量较低,从重金属元素的角度考虑,使用所测定的4种香薷植物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香薷 萼果香薷 密花香薷 细穗香薷 微量元素
下载PDF
木香薷精油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广龙 赵挺 +1 位作者 康冬冬 魏学智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2年第4期5-9,共5页
以富含精油而著称的唇形科植物木香薷(Elsholtzia stauntoni Benth.)为研究试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设计不同的试验处理条件,对木香薷不同部位的精油进行提取,研究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木香薷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切段后水蒸气蒸馏法... 以富含精油而著称的唇形科植物木香薷(Elsholtzia stauntoni Benth.)为研究试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设计不同的试验处理条件,对木香薷不同部位的精油进行提取,研究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木香薷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切段后水蒸气蒸馏法,馏出液体积为1 500 mL;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要优于共沸蒸馏法。在对木香薷不同部位精油提取的比较研究中,以花穗组材料提取的精油量最大,花穗组与茎叶组间提取的精油量无显著差异,光茎组提取的精油量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薷 精油 最佳提取工艺 水蒸气蒸馏 共沸蒸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