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羟乙基白杨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小娟 杨宝乐 +4 位作者 马川 何蕾 景临林 黄琼 马慧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目的:制备和评价7-羟乙基白杨素(7-HEC)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7-HEC/PLGA纳米粒,以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包封率、载药量及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 目的:制备和评价7-羟乙基白杨素(7-HEC)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7-HEC/PLGA纳米粒,以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包封率、载药量及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采用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制备冻干粉,对最优处方制备的7-HEC/PLGA纳米粒进行表征及体外释放研究。结果:经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最优处方为:药载比2.12∶20,油水体积比1∶14.7,乳化剂为2.72%大豆磷脂。最优处方条件制备的7-HEC/PLGA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40.28±0.96)nm、PDI为0.25±0.69、包封率为(75.74±0.80)%、载药量为(6.98±0.83)%、电位为(-18.17±0.17)mV。体外释放48 h内累积释放度达到50%以上。结论:优化所得处方工艺稳定、操作简便。所得7-HEC/PLGA纳米粒粒度均匀,包封率较高。相对于7-HEC原料药,7-HEC/PLGA纳米粒的溶出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羟乙基白杨素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 乳化溶剂挥发法 处方优化 体外释放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20 (S)-protopanaxadiol PLGA Nanoparticles
2
作者 Tao PAN Baifang GONG +2 位作者 Zhixia WANG Hanyu SUN Xuanle YIN 《Medicinal Plant》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Objectives]To prepare 20(S)-protopanaxadiol PLGA nanoparticles(20(S)-PPD-PLGA-NPs).[Methods]20(S)-PPD-PLGA-NPs were prepared by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and the optimal formulation was screened by Box-Behn... [Objectives]To prepare 20(S)-protopanaxadiol PLGA nanoparticles(20(S)-PPD-PLGA-NPs).[Methods]20(S)-PPD-PLGA-NPs were prepared by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and the optimal formulation was screened by Box-Behnken experiment with particle size and drug loading as the indicators through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and the drug release in vitro was carried out.[Results]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nanoparticles was(119.60±2.29)nm and the polydispersity index was(0.12±0.02),the size was uniform.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drug loading of protopanaxadiol were(87.99±1.29)%and(14.86±0.25)%,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e 20(S)-PPD-PLGA-NP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and the 20(S)-PPD-PLGA-NPs had good stability,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20(S)-PPD-PLGA-NPs in vitro and in v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S)-protopanaxadiol PLGA nanoparticles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下载PDF
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PLGA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徐岩 陈仲清 +2 位作者 余让辉 李国锋 王晓俏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1期1427-1431,共5页
目的制备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简称微球)并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W1/O/W2双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研究实验过程中有机相PLGA浓度、外水相/有机相体积比、内水相体积、外水相... 目的制备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简称微球)并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W1/O/W2双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研究实验过程中有机相PLGA浓度、外水相/有机相体积比、内水相体积、外水相聚乙烯醇(PVA)浓度几项因素变化对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PLGA微球粒径、表面形态、载药量、包封率和突释行为的影响。结果有机相PLGA浓度在制备微球的过程中是一个关键性因素。随着PLGA浓度增加,微球粒径增大,载药量、包封率明显提高,突释降低;外水相/有机相体积比增大,微球粒径增大,载药量、包封率明显提高,微球表面更加光滑、微孔减少,突释降低;随着内水相体积增加使得微球表面的微孔明显增多,突释增加,载药量、包封率降低;当外水相PVA浓度由0.5%增加到2%,微球粒径变小,突释效应增加。通过优化条件制备的微球形状为球形,外观光滑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其中>90%分布在20~70μm。罗哌卡因载药量(7.48±0.33)%,包封率(70.97±2.36)%;醋酸地塞米松载药量(1.52±0.16)%,包封率(57.30±1.17)%。结论采用W1/O/W2双重乳化-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罗哌卡因加醋酸地塞米松PLGA微球;以优化工艺制备的微球,在体外具有明显的缓释行为,释药曲线呈典型S形三阶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地塞米松 醋酸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微球 双重乳化-溶剂挥发法 释药 体外
下载PDF
GM-1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蒋涛 欧阳忠 +1 位作者 郭树章 任先军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优化W/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GM-1PLGA微球的工艺。方法以载药量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均匀设计法筛选影响微球制备工艺的10种因素,优化GM-1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结果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微球形态规则,粒径为(18.9±8.1)... 目的优化W/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GM-1PLGA微球的工艺。方法以载药量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均匀设计法筛选影响微球制备工艺的10种因素,优化GM-1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结果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微球形态规则,粒径为(18.9±8.1)μm,载药量为4.91%,微球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Q=0.153t1/2+0.03705,r=0.995。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为制备GM-1PLGA微球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溶剂挥发法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微球 均匀设计
下载PDF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阿司匹林乙基纤维素微囊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建筑 郝吉福 +1 位作者 李菲 郭丰广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制备阿司匹林乙基纤维素微囊,并研究其释药机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阿司匹林乙基纤维素微囊,测定其释放度并通过释放动力学模型方程拟合探讨其释药机制。结果所制微囊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440μm,包封率在78%以上,产率... 目的制备阿司匹林乙基纤维素微囊,并研究其释药机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阿司匹林乙基纤维素微囊,测定其释放度并通过释放动力学模型方程拟合探讨其释药机制。结果所制微囊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440μm,包封率在78%以上,产率大于87%,7h时累积释药量达85%以上。结论该微囊制备工艺方法简单,释药机制主要是药物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乙基纤维素 微囊 乳化-溶剂挥发法 释药机制
下载PDF
载米托蒽醌PLA-PLL-RGD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3
6
作者 亓雪莲 陈晓炎 +1 位作者 孙颖 段友容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25-828,共4页
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载盐酸米托蒽醌的聚乳酸-聚赖氨酸-精氨酰-甘氨酰-门冬氨酸纳米粒,以粒径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用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照优化方案制备的纳米粒呈大小均匀的圆球形,平均粒径(186±2.37)nm,平均包封... 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载盐酸米托蒽醌的聚乳酸-聚赖氨酸-精氨酰-甘氨酰-门冬氨酸纳米粒,以粒径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用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照优化方案制备的纳米粒呈大小均匀的圆球形,平均粒径(186±2.37)nm,平均包封率(94.7±1.46)%,在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192h累积释放量为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托蒽醌 纳米粒 乳化溶剂蒸发法 制备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特点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高铭蔚 黎宗强 +4 位作者 田园园 叶星 孙成飞 董浚键 卢迈新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72,共8页
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材料,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全菌及超声破碎后的上清微球疫苗。显微镜观察显示随着PLGA质量浓度、PVA(聚乙烯醇)质量浓度和外水相体积的增加,上清微球平均粒径均随... 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材料,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全菌及超声破碎后的上清微球疫苗。显微镜观察显示随着PLGA质量浓度、PVA(聚乙烯醇)质量浓度和外水相体积的增加,上清微球平均粒径均随之增大。最终确定上清微球制备条件为PLGA质量浓度25 mg·mL-1、PVA质量浓度1mg·mL-1、外水相体积20 mL。全菌微球制备条件与上述的相比,仅PVA质量浓度调整为2 mg·mL-1。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全菌和上清微球平均粒径分别为9.4μm和3.9μm,微球均呈球形。BCA(二喹啉甲酸)法分析显示包封率分别为68.07%和63.49%;载药量分别为5.49×108个·mg-1和3.58%;28 d体外累积释放量分别为64.2%和8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超声波破碎 微球 复乳溶剂挥发法 缓释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聚3-羟基丁酸酯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永亮 田丰 +2 位作者 李钒 刘长军 邢楠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264-266,268,共4页
应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3-羟基丁酸酯(PHB)微球,采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镜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成空白微球和载药微球后,PHB的结晶度降低,且载药微球中PHB结晶度的降低较空白微球更加明显;所考察影响包... 应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3-羟基丁酸酯(PHB)微球,采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镜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成空白微球和载药微球后,PHB的结晶度降低,且载药微球中PHB结晶度的降低较空白微球更加明显;所考察影响包封率的3个因素中,油水体积比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油相的比例越大,包封率就越高,油水体积比为1∶40时包封率最高,达到79.5%;第一水相的体积对微球的表面形态影响很大,第一水相的比例越大,会在微球的表面留下更多的孔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丁酸酯 微球 复乳化-溶剂挥发法
下载PDF
替莫唑胺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翮 高申 +2 位作者 丁雪鹰 俞媛 高静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1-393,共3页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替莫唑胺微球,考察了制备工艺中影响微球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主要因素,筛选处方工艺。按优化工艺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表面光滑,平均粒径62.2μm,载药量7.5%,包封率83.5%,体外试验表明该载药微球有明显...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替莫唑胺微球,考察了制备工艺中影响微球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主要因素,筛选处方工艺。按优化工艺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表面光滑,平均粒径62.2μm,载药量7.5%,包封率83.5%,体外试验表明该载药微球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微球 乳化-溶剂挥发法 制备
下载PDF
PDLLA-PEG-PDLLA丹参酮ⅡA微球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旖旎 苏菊 +5 位作者 王益 朱娅芳 周雪 王磊 陶玲 沈祥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413-2416,共4页
目的优选制备PDLLA-PEG-PDLLA丹参酮ⅡA微球的处方和工艺条件。方法以PDLLA-PEG-PDLLA为载体材料,单因素与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丹参酮ⅡA微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以载药量、包封率及收率为主要... 目的优选制备PDLLA-PEG-PDLLA丹参酮ⅡA微球的处方和工艺条件。方法以PDLLA-PEG-PDLLA为载体材料,单因素与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丹参酮ⅡA微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以载药量、包封率及收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确定最佳制备处方工艺,并用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FT-IR)、X射线衍射(XRD)进行表征。结果最佳处方工艺制备所得微球圆整、无粘连,结构呈片层状,平均粒径为103.5μm,跨度为0.862,载药量为(27.84±0.36)%,包封率为(77.33±2.82)%,收率为(92.59±2.22)%。FT-IR,XRD等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制备成微球后药物仍有晶型存在。结论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得到丹参酮ⅡA微球,所得微球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该方法简便易行,工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微球 PDLLA-PEG-PDLLA 乳化溶剂挥发法
下载PDF
GM-l PLGA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涛 任先军 +1 位作者 欧阳忠 郭树章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8期924-926,共3页
目的制备GM-l PLGA微球,考察其一般性质和体外释药特性。方法应用W/O/W乳化溶剂干燥法制备GM-l PLGA微球,测定微球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曲线。结果微球形态规则,粒径约为(18±8)μm,载药量约为4.9%,包封率约为61%,微球体... 目的制备GM-l PLGA微球,考察其一般性质和体外释药特性。方法应用W/O/W乳化溶剂干燥法制备GM-l PLGA微球,测定微球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曲线。结果微球形态规则,粒径约为(18±8)μm,载药量约为4.9%,包封率约为61%,微球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ichi方程:Q=0.153t1/2+0.037 05(r=0.995)。结论GM-l 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良好,体外释药呈明显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乳化溶剂挥发法 微球 缓释
下载PDF
载NC-1900 MePEG-PLA纳米粒的处方设计、优化及表征(英文)
12
作者 胡凯莉 谢月玲 +1 位作者 陆伟 蒋新国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0-805,820,共7页
目的制备载NC-1900的MePEG-PLA纳米粒。方法以溶液聚合法合成不同分子量的MePEG-PLA聚合物为材料,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粒,以纳米粒粒径和NC-1900包封率为考察指标,设计正交试验及多元回归分析优化处方与工艺,并对纳米粒进行表征... 目的制备载NC-1900的MePEG-PLA纳米粒。方法以溶液聚合法合成不同分子量的MePEG-PLA聚合物为材料,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粒,以纳米粒粒径和NC-1900包封率为考察指标,设计正交试验及多元回归分析优化处方与工艺,并对纳米粒进行表征,结合体外泄漏试验筛选出最优的NC-1900纳米粒载体。结果以MePEG3000-PLA44800为材料根据最优处方制得的载NC-1900NPs均匀圆整,平均粒径为(77 ±11) nm,包封率约为(21.40 ±0.10) % ,在pH7.4的PBS溶液和空白血浆中48h NC-1900泄漏率分别小于5%和15%。结论最优处方制得的MePEG3000-PLA44800纳米粒适宜作为NC-1900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乳溶剂挥发法 NC-1900 MePEG-PLA 纳米粒
下载PDF
O/O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mPEG-PCL微球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丽波 陆轶业 +2 位作者 刘黎 王少兵 郭圣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0-164,共5页
采用O/O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b-聚己酸内酯(PCL)微球.观察了共聚物微球的整个形成过程,考察了温度、乳化剂浓度、共聚物浓度和组成、分散相组成以及分散相/连续相比例等因素对成球的影响,得到制备mPEG-PCL嵌段共聚... 采用O/O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b-聚己酸内酯(PCL)微球.观察了共聚物微球的整个形成过程,考察了温度、乳化剂浓度、共聚物浓度和组成、分散相组成以及分散相/连续相比例等因素对成球的影响,得到制备mPEG-PCL嵌段共聚物微球的适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 微球 O/O溶剂挥发法
下载PDF
载吲哚菁绿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表征及其光热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亚茹 李瑞欣 +3 位作者 李凤集 罗睿 刘浩 严颖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17-1823,共7页
背景:吲哚菁绿作为高效的光热转换剂可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光热治疗,但其具有水不稳定和光降解等缺点,利用载体负载吲哚菁绿提高其稳定性,对探索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光热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负载吲哚菁... 背景:吲哚菁绿作为高效的光热转换剂可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光热治疗,但其具有水不稳定和光降解等缺点,利用载体负载吲哚菁绿提高其稳定性,对探索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光热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负载吲哚菁绿的微球,延缓吲哚菁绿光降解,提高其光热稳定性。方法:①采用乳液-溶剂蒸发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负载吲哚菁绿的微球,对其形貌、粒径分布、表面电荷、载药量和包封率进行表征。②将游离吲哚菁绿溶液与吲哚菁绿微球悬液在不同质量浓度下(0.6,0.8,1.0,1.2 g/L)经近红外光辐照5 min,考察溶液温度变化;将游离吲哚菁绿溶液与吲哚菁绿微球悬液在1.0 g/L质量浓度下未避光放置0,3,6,9 d,观察近红外光辐照5 min内的温度变化;将游离吲哚菁绿溶液与吲哚菁绿微球悬液在1.0 g/L质量浓度下进行4个开-关激光光照循环,考察溶液温度变化。③将舌鳞癌细胞系SCC-25接种于48孔板内,分8组培养:对照组、空白微球组、1.0 g/L游离吲哚菁绿组、1.0 g/L吲哚菁绿微球组、近红外光照组、空白微球+近红外光照组、1.0 g/L游离吲哚菁绿+近红外光照组和1.0 g/L吲哚菁绿微球+近红外光照组。处理1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与结论:①吲哚菁绿微球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2.54±0.29)μm,Zeta电位为-(20.2±1.58)mV,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69.24±1.29)%和(4.87±0.15)%;②游离吲哚菁绿与吲哚菁绿微球具有相似的光热转换能力,但增加激光辐照次数或未避光存放后,游离吲哚菁绿的光热转换能力较吲哚菁绿微球明显降低;③1.0 g/L游离吲哚菁绿+近红外光照组和1.0 g/L吲哚菁绿微球+近红外光照组的SCC-25细胞皱缩呈球型,该两组的细胞活力低于对照组(P<0.001);④结果表明,吲哚菁绿微球具有高效的光热转换效率,明显延缓了吲哚菁绿的光漂白和光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吲哚菁绿 微球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光热治疗 SSC-25细胞 近红外光 乳液-溶剂蒸发法
下载PDF
PLGA-b-PEG纳米粒的合成与表征
15
作者 焦方文 张盼盼 +2 位作者 徐有伟 王集会 刘玉红 《食品与药品》 CAS 2015年第6期390-393,共4页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为载体,连接聚乙二醇(PEG)分子,制备PLGA-b-PEG纳米粒。方法采用EDC/NHS催化法和乳化溶媒蒸发法合成PLGA-b-PEG纳米粒,用1H NMR(CDCl3,400 MHz)表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形...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为载体,连接聚乙二醇(PEG)分子,制备PLGA-b-PEG纳米粒。方法采用EDC/NHS催化法和乳化溶媒蒸发法合成PLGA-b-PEG纳米粒,用1H NMR(CDCl3,400 MHz)表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结果 1H NMR(CDCl3,400 MHz)显示PLGA-b-PEG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的峰形和位移,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纳米粒大小均一,粒径为200 nm。结论此法成功制备了PLGA-b-PEG纳米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b-PEG纳米粒 EDC/NHS催化法 乳化溶媒蒸发法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乙酸-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复合微球的制备形态表征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金晶 周强强 +2 位作者 龙桂月 黄臻 廖红兵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6期507-511,共5页
目的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复合微球(PLGA-PTHrP)并观察其形态表征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空白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通过表面浸提法将不同浓度的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装载到PLGA微... 目的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复合微球(PLGA-PTHrP)并观察其形态表征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空白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通过表面浸提法将不同浓度的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装载到PLGA微球。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负载有效浓度PTHrP的PLGA微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PLGA微球形态并计算微球粒径,检测PLGA-PTHrP的蛋白释放量,并绘制释放曲线。将PLGA-PTHrP与大鼠全骨髓细胞共培养,分析复合微球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得到的空载PLGA微球呈球形或类球形,表面较平整,平均粒径为(56.73±7.22)μm。载蛋白微球的体外蛋白质释放实验结果显示,蛋白质的释放速率在前100 h较快,释放时间可持续达300 h。载蛋白微球释放的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87.3%。实验结果显示,PLGA-PTHrP对大鼠全骨髓细胞增殖活力无明显影响。结论通过复乳溶剂挥发法可制备出表面较平整,粒径较均匀的PLGA空白微球,使用表面浸提法及冷冻干燥法能制备出有效的PLGA-PTHrP缓释体系,该缓释体系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实现PTHrP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复合微球 复乳溶剂挥发法 缓释体系 大鼠全骨髓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万古霉素-聚富马酸丙二醇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工艺
17
作者 王江华 尹东锋 +6 位作者 滕勇 乌日开西·艾依提 王晓锋 马热艳木·艾尼 蒋厚峰 帕提古丽·艾合麦提 王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510-2517,共8页
背景:万古霉素为骨髓炎治疗首选抗生素之一,局部给药不仅能发挥其抗菌作用,而且还能大幅减少全身不良反应。目的:优选万古霉素-聚富马酸丙二醇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及细胞毒性。方法:采用复乳... 背景:万古霉素为骨髓炎治疗首选抗生素之一,局部给药不仅能发挥其抗菌作用,而且还能大幅减少全身不良反应。目的:优选万古霉素-聚富马酸丙二醇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及细胞毒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W1/O/W2)制备万古霉素-聚富马酸丙二醇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以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聚富马酸丙二醇酯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质量比、聚富马酸丙二醇酯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万古霉素的质量比、二氯甲烷浓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测量微球的粒径、ζ电位、体外释放行为及细胞毒性。结果与结论:(1)成功制备了微球,优选聚合物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聚富马酸丙二醇酯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2.41、聚富马酸丙二醇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药物质量比=3.56、CH2Cl2浓度为129.73 g/L,实测平均包封率为83.38%,与预测值相比偏差为0.63%;实测平均载药量为18.19%,与预测值相比偏差为0.55%;(2)最佳工艺制得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03.902μm,ζ电位为-21.5 mV;微球体外3 d后累计释药量为(22.90±0.55)%,28 d后累计释放量达(43.57±1.02)%,28 d后微球释药明显增快,42 d时累计释放量为(97.89±1.39)%;微球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3)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微球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所优化的制备工艺重现性好、简单易行,所制备的微球具有较好的体外缓释特性和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聚富马酸丙二醇酯 微球 复乳溶剂挥发法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体外释药 细胞毒性
下载PDF
白藜芦醇mPEG-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伟宏 王风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09-3415,共7页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mPEG-PLGA)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抗肿瘤活性。方法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mPEG-PLGA纳米粒,测定包封率、载药量、粒径、PDI、Zeta电位、体外释药。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mPEG-PLGA)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抗肿瘤活性。方法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mPEG-PLGA纳米粒,测定包封率、载药量、粒径、PDI、Zeta电位、体外释药。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白藜芦醇及其mPEG-PLGA纳米粒的0.5%CMC-Na混悬液(40 mg/kg),于0、0.25、0.5、1、2、2.5、3、4、6、8、12、24、36 h采血,HPLC法测定白藜芦醇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荷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阳性组(2 mg/kg顺铂)、白藜芦醇组(40 mg/kg)及白藜芦醇mPEG-PLGA纳米粒低、高剂量组(30、40 mg/kg),测量瘤体积、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mPEG-PLGA纳米粒包封率为84.42%,载药量为3.84%,粒径为143.72 nm,PDI为0.121,Zeta电位为-6.7 mV,36 h内累积释放度为74.12%。与原料药比较,mPEG-PLGA纳米粒t_(max)、t_(1/2)延长(P<0.01),C_(max)、AUC_(0~t)、AUC_(0~∞)升高(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3.56倍。与空白组比较,白藜芦醇mPEG-PLGA纳米粒各剂量组瘤重降低(P<0.01),并且高剂量组瘤体积、瘤重小于白藜芦醇组(P<0.01),抑瘤率更高。结论mPEG-PLGA纳米粒可增加白藜芦醇口服生物利用度及体内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mPEG-PLGA)纳米粒 制备 体内药动学 抗肿瘤活性 乳化-溶剂挥发法 HPLC HO-8910PM
下载PDF
GM-1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毛美玉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3期48-49,共2页
目的:制备GM-1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考察其一般性质和体外释药特性。方法:应用W/O/W型乳化溶剂干燥法制备GM-1的PLGA微球,测定微球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曲线。结果:微球形态规则,粒径约为(18±8)μm,载药量约... 目的:制备GM-1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考察其一般性质和体外释药特性。方法:应用W/O/W型乳化溶剂干燥法制备GM-1的PLGA微球,测定微球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曲线。结果:微球形态规则,粒径约为(18±8)μm,载药量约为4.9%,包封率约为61%,微球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ichi方程Q=0.153t1/2+0.03705(r=0.9950)。结论:GM-1微球体外释药特性及其制备工艺良好,体外具有明显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溶剂挥发法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微球 缓释
下载PDF
载阿霉素PEG-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站站 王绍仙 +1 位作者 王亚伦 李婧炜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7期85-87,共3页
以Me-PEG-PLGA和MAL-PEG-PLGA共聚物为材料,阿霉素为主药,采用复乳溶媒蒸发法制备包载阿霉素的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纳米粒(NP/Dox),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利用激光粒度仪分析NP/Dox的粒径和Zeta电位;高效液相色谱测量其... 以Me-PEG-PLGA和MAL-PEG-PLGA共聚物为材料,阿霉素为主药,采用复乳溶媒蒸发法制备包载阿霉素的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纳米粒(NP/Dox),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利用激光粒度仪分析NP/Dox的粒径和Zeta电位;高效液相色谱测量其包封率和载药量。成功制备NP/Dox,其平均粒径为(161.4±1.88) nm, Zeta电位为(-37.1±1.62) mV,载药量为0.6%±0.06%,包封率为68.3%±6.5%。此方法制备的纳米粒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包封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 阿霉素 载药量 包封率 复乳溶媒蒸发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