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elin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re associated with mobilization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被引量:16
1
作者 Jiaxin Ye Ping Ni +1 位作者 Lina Kang Biao Xu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2012年第6期400-409,共10页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early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apelin, vascu- 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stromal cell-derived growth factor-1 (SDF-1) after acute myoc...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early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apelin, vascu- 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stromal cell-derived growth factor-1 (SDF-1)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cytokines and early EPCs. Early EPCs, de- fined as CD133+, KDR+, and CD34~ cells, were quantifi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levels of early EPCs and those cytokines in AMI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r controls (P 〈 0.05). Plasma apelin levels were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Gensini score and early EPCs (both P 〈 0.01). Early EPCs, VEGF and SDF-1 showed different patterns of changes in AMI patients during the first 24 h. The trend in the change of early EPCs was proportionally correlated with that of VEGF (P 〈 0.05). AMI patients exhibited in- creased early EPCs with remarkably decreased apelin levels and enhanced VEGF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stromal cell-derived growth factor-1 (SDF-1)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下载PDF
Transfusion of CXCR4-prim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reduces cerebral ischemic damage and promotes angiogenesis and neurogenesis in db/db diabetic mice
2
作者 CHEN Yan-f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 Toxicology,Boon-shoft School of Medicine,Wright State University, Dayton,OH 45435)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20-20,共1页
Previous studies suggest that reduction and dysfunction of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and dysregulation in 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CXC-chemokine receptor 4(SDF-1/ CXCR4) axis in diabetes coul... Previous studies suggest that reduction and dysfunction of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and dysregulation in 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CXC-chemokine receptor 4(SDF-1/ CXCR4) axis in diabetes could be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diabetic ischemic stroke.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icacy of CXCR4-priming EPCs on cerebral repair following ischemic stroke in db/db diabetic mice.Bone marrow derived EPCs from db/+ control mice were transfected with adenovirus(1×10~7 IU) carrying CXCR4(Ad-CXCR4-EPCs)or null(Ad- null-EPCs).The db/db mice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for EPCs injection(2×10~5 cells/100μl): Ad-CXCR4-EPCs,Ad-null-EPCs or saline(vehicle), via tail vein 2 hrs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surgery.Cerebral blood flow(CBF) was measured with laser Doppler flowmeter.Mice were sacrificed at 2 or 7 days thereafter.Level of circulating EPCs was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Ischemic damage,cerebral microvascular density (MVD),angiogenesis and neurogenesis were determined by histological staining with Fluoro-J,CD31, CD31 +BrdU,NeuN +BrdU,GFAP+BrdU,respectively. Results(table) showed:1) Levels of CXCR4 expression were reduced in the brain and EPCs of db/db mice as measured by real-time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nalyses(data not shown);2) The level of circulating EPCs was more in the mice treated with Ad-CXCR4-EPCs;3)EPC transfusion improved CBF,increased MVD,angiogenesis and neurogenesis in peri-infarct area,and decreased ischemic damage.The efficacies were better in Ad-CXCR4 -EPCs group.Data suggest that transfusion of Ad-CXCR4-EPCs could be a therapeutic avenue for ischemia stroke in diabe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s Transfusion of CXCR4-prim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reduces cerebral ischemic damage and promotes angiogenesis and neurogenesis in db/db diabetic mice CXCR
下载PDF
细胞骨架F-actin在层流剪切应力诱导EPCs内皮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崔晓栋 官秀梅 +4 位作者 张晓芸 李宏 李鑫 王建英 成敏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8-555,共8页
目的探讨细胞骨架F-actin在层流剪切应力促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向内皮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对大鼠骨髓来源的EPCs施以层流剪切应力(1.2 Pa),以荧光定量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异性内皮细胞标记分子vWF、CD31 ... 目的探讨细胞骨架F-actin在层流剪切应力促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向内皮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对大鼠骨髓来源的EPCs施以层流剪切应力(1.2 Pa),以荧光定量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异性内皮细胞标记分子vWF、CD3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来反映EPCs分化程度;以免疫荧光染色观测F-actin的排列情况;应用Ras GTPase Pull-Down方法检测Ras活性。结果层流剪切力处理后,EPCs分化标记vWF及CD3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较静止组明显升高(P<0.05),细胞骨架F-actin发生重排,Ras活性明显增高。细胞骨架稳定剂Jasplakinolide(JAS)及细胞骨架松弛剂Cytochalasin D(CytoD)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层流剪切应力所致的细胞骨架的重排、Ras活性的上调及EPCs分化效应(P<0.05),而过表达Ras则对层流剪切应力诱导的EPCs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结论一定大小的层流剪切应力可促进EPCs向内皮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与层流剪切应力重塑细胞骨架F-actin,进而影响Ras活性有关;这对于揭示受损血管内皮修复的具体机制、阐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防治此类疾病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剪切应力 内皮祖细胞 细胞骨架 细胞培养 细胞分化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MMP-9、EPC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侯凌波 乔利军 郭建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73-2378,共6页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的影响,了解其促血管新生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案,连续选取4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的影响,了解其促血管新生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案,连续选取4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分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7d。治疗前和后进行中医症征积分(SSTCM)、血瘀证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比较;对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7天的VEGF、MMP-9、EPCs血清学水平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SSTCM、血瘀证积分、NIHSS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明显(P<0.05)。(2)血清VEGF、MMP-9、EPCs水平随时间变化显著(P<0.05);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血清VEGF在治疗后第3天明显增高,治疗7 d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第7天VEGF仍呈继续上升趋势;血清MMP-9在治疗3 d后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明显抑制血清MMP-9水平增高(P<0.05),之后逐渐回落,但仍高于正常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对照组血清EPCs水平均逐渐升高,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后第7天EPCs与VEGF呈线性正相关(r=0.561,P=0.010);EPCs与MMP-9呈线性负相关(r=-0.449,P=0.047)。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可促进VEGF高表达,降低MMP-9血清学水平,从而动员外周血EPCs,促进血管新生,保护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血瘀证 VEGF MMP-9 epcs 血管新生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造血微环境中EPCs数量、微血管密度与VEGFR-2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申政磊 朱萍 +5 位作者 毛文文 尹列芬 梁进 沈丽达 王存德 杨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61-96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以及骨髓活检标本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AML患者以及1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及骨髓...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以及骨髓活检标本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AML患者以及1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及骨髓中EPCs的数量,进行相对及绝对计数;应用常规石蜡包埋骨髓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0例AML患者骨髓活组织中MVD和VEGFR-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治疗前AML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EPCs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ML患者完全缓解(CR)组与未缓解(NR)组外周血中EP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与NR组骨髓中EPCs计数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AML骨髓切片上MVD和VEGFR-2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EPCs绝对计数、MVD、VEGFR-2三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观察外周血中EPCs绝对计数≥20个/微升以及<20个/微升两组生存曲线,以100周为观察终点,<20个/微升组生存期明显优于前者。(4)经Cox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外周血EPCs绝对计数、WBC计数、VEGFR-2、β2-微球蛋白为危险因素。骨髓巨核细胞数与ECOG评分为保护因素。结论 EPCs计数结合MVD和VEGFR-2检测对评价AML血管内皮功能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作为判断患者疗效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计数 急性髓系白血病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丹酚酸B预处理EPCs对AMI大鼠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心肌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华声瑜 赵桂峰 +1 位作者 李庆雯 范英昌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丹酚酸B预处理的内皮祖细胞(EPC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后心肌微环境的影响。[方法]56只AM 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M SCs组、EPCs+BM SCs组,其中治疗组用丹酚酸B最佳药物浓... [目的]探讨中药丹酚酸B预处理的内皮祖细胞(EPC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后心肌微环境的影响。[方法]56只AM 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M SCs组、EPCs+BM SCs组,其中治疗组用丹酚酸B最佳药物浓度处理的EPCs与BM SCs混合,在大鼠AM I区周边分5点注射。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M I大鼠梗死区心肌收缩蛋白α型肌球蛋白重链(α-M H C)和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移植4周后,各细胞联合移植组中,2∶14、∶1和8∶1组在Brdu集中表达区域均有不同强弱程度的α-MHC阳性表达,除假手术组较少外,所有接受冠状动脉结扎的大鼠心肌梗死区I型胶原表达均升高。[结论]BMSCs在丹酚酸B预处理的EPCs干预的心肌微环境下可向心肌细胞分化,可预防或改善心室重塑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祖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下载PDF
丹酚酸B预处理EPCs联合BMSc移植对A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南亚昀 李庆雯 +2 位作者 谭俊珍 王宇春 范英昌 《天津中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中药丹酚酸B预处理的内皮祖细胞(EPCs)按不同比例与骨髓基质细胞(BMSc)进行混合后注射至缺血局部,观察细胞移植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中药丹酚酸B预处理的内皮祖细胞(EPCs)按不同比例与骨髓基质细胞(BMSc)进行混合后注射至缺血局部,观察细胞移植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EPCs与BMSCs;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丹酚酸B最佳药物浓度处理的EPCs,以不同比例(1∶1,2∶1,4∶1,8∶1)与BMSc混合,在大鼠心肌梗死区周边分5点注射。[结果]各细胞移植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室结构,增强心功能。超声心动图结果:同一时间细胞移植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室结构,增强心功能,与模型组相比,4∶1组、8∶1组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输出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丹酚酸B预处理的EPCs联合BMSc的移植促进了AMI大鼠左室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祖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丹酚酸B 细胞移植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EPCs)在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CAV)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胡馗 洪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1-494,共4页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类能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的内皮前体细胞,具有促进损伤血管修复和新生血管形成的特点。研究发现EPCs在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cardiac allograft vasculopathy,C...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类能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的内皮前体细胞,具有促进损伤血管修复和新生血管形成的特点。研究发现EPCs在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cardiac allograft vasculopathy,CAV)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移植后供心血管内皮损伤可以触发EPCs的修复过程。本文综述了移植物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EPCs的归巢和分化,探讨了EPCs对CAV的预测、诊断和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CAV) 内皮祖细胞(epcs) 归巢 分化 预测 治疗
下载PDF
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EPCs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彭飞飞 黄岩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3期311-313,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S患者8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丁苯酞治疗组(观察组),每组44例。流式细胞仪...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S患者8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丁苯酞治疗组(观察组),每组44例。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EPCs细胞,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外周血EPCs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4 d后,EPCs细胞逐渐减低(P<0.05),而观察组治疗7 d后,外周血EPCs细胞逐渐升高(P<0.05),到14 d后达到高峰(P<0.05),治疗7、14、28 d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EPCs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前与治疗7 d后,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和28 d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8%(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率为9.1%,观察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率为11.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以动员AIS患者外周血EPCs细胞,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内皮祖细胞
下载PDF
BMSc联合淫羊藿苷预处理的EPCs移植对A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南亚昀 李庆雯 +1 位作者 王宇春 范英昌 《山西中医》 2009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淫羊藿苷预处理的内皮祖细胞(EP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EPCs与BMSCs;免疫细胞化学法(CD34/CD133/CD44)分别鉴定两种细胞... 目的:探讨中药淫羊藿苷预处理的内皮祖细胞(EP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EPCs与BMSCs;免疫细胞化学法(CD34/CD133/CD44)分别鉴定两种细胞。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淫羊藿苷最佳药物浓度处理的EPCs,与BM-SCs混合,在大鼠心肌梗死区周边分5点注射。大鼠超声心动仪测定左室功能。结果:细胞移植4周后,EPCs与BMSCs共移植组LVDd、LVDs分别为6.925±0.848与4.323±1.193,EF、CO分别为76.71±9.78和0.111±0.029,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淫羊藿苷预处理的EPCs联合BMSc的移植促进了AMI大鼠左室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淫羊藿苷 内皮祖细胞 细胞移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COPD患者外周血中EPCs增殖、迁移、黏附及血管形成功能研究
11
作者 刘笑然 刘杨丽 +3 位作者 林耿鹏 黄鑫炎 谭卫平 谢灿茂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463-1468,共6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黏附及小管形成等功能。方法:体外培养分离COPD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EPCs,采用MTT测定细胞不同时间段的OD值,观察EPCs增殖情况。应用Transwell测定细胞对基质细...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黏附及小管形成等功能。方法:体外培养分离COPD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EPCs,采用MTT测定细胞不同时间段的OD值,观察EPCs增殖情况。应用Transwell测定细胞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迁移能力。通过对细胞HUVEC的黏附及late-EPCs小管形成实验判断COPD患者外周血中EPCs对血管内皮的修复能力,并用NOS/SCID下肢股动脉内皮损伤模型观察患者EPCs修复功能。结果:COPD患者的EPCs和对照组单个集落细胞数量分别是22.0±7.0、62.0±12.9(100倍,10个随机视野),两者存在明显差异(P<0.001)。细胞迁移实验中发现,COPD患者组early-EPCs对SDF-1迁移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迁移的细胞数量分别是0.425×104、0.775×104(P=0.039),通过流式分析发现COPD患者组early-EPCs表达C-X-C家族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数量较对照组少,两者分别是(55.1±9.9)%、(91.5±6.7)%。Late-EPCs对HUVECs形成小管黏附实验中,两者有明显差异(P<0.001),分别是26.4±8.1、35.2±7.3/×10(10随机视野)。小管成形实验中,COPD患者的late-EPCs不能形成完整的小管;动物在体实验中发现,COPD患者组late-EPCs在受损血管处黏附较对照组少。结论:COPD患者外周血中EPCs增殖、迁移、黏附等功能降低,血管形成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心血管疾病 内皮祖细胞 C-X-C家族趋化因子受体4
下载PDF
黄芪、三七促进骨髓干细胞体外转化并扩增血管内皮前体细胞(EPC)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博华 朱陵群 +2 位作者 张娟子 牛福玲 崔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761-1763,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三七对骨髓干细胞体外转化并扩增EPC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常规采集下肢缺血患者骨髓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不同条件下贴壁扩增细胞。镜下细胞的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的百分比... 目的:探讨黄芪、三七对骨髓干细胞体外转化并扩增EPC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常规采集下肢缺血患者骨髓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不同条件下贴壁扩增细胞。镜下细胞的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的百分比。结果:细胞呈梭形,束状排列,间杂有少量圆形细胞。与对照组相比,黄芪中、低剂量组,三七中、高剂量组CD3+4细胞的百分比均显著增加。结论:黄芪、三七能促进EPC的转化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三七 骨髓干细胞 CD34^+细胞 血管内皮前体细胞
下载PDF
TNF-α和VEGF协同作用小鼠胚胎干细胞衍生的血管内皮祖细胞促伤口愈合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影 陈东升 +6 位作者 赵艾艾 何才蓉 陈凤娇 何运雪 郑梅 陆莹 丁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50,共11页
皮肤伤口愈合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临床难题之一,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是影响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的关键环节。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在血管内皮修复和招募炎症细胞促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体内直接输送EP... 皮肤伤口愈合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临床难题之一,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是影响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的关键环节。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在血管内皮修复和招募炎症细胞促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体内直接输送EPC低效且会损害细胞存活力和功能进而影响治愈效率。因此,改善EPC的生物学功能以促进伤口愈合很有必要。本研究将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在10 ng/mL VEGF和5 ng/mL bFGF的作用下诱导获得CD133+CD34+EPC。以mESC衍生的EPC为研究对象,将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作用于mESC-EPC,结果表明,10 ng/mL TNF-α和10 ng/mL VEGF协同处理组相比于单因子处理显著促进EPC的黏附、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P<0.01)。进一步通过建立小鼠局部皮肤全层创伤模型,在创周处注射10 ng/mL TNF-α和10 ng/mL VEGF协同EPC治疗明显加速伤口愈合(P<0.05),再生皮肤真皮层增厚(P<0.001),促进血管生成素ANG1和ANG2介导CD31+内皮细胞构成的毛细血管网络成熟。随着伤口愈合程度的加深,促炎因子TNF-α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下调(术后13 d,PBS组、EPC组、VE组、TE组和VTE组的TNF-α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3±0.01、0.60±0.02、0.42±0.02、0.36±0.01和0.34±0.03),创造有利于伤口愈合的炎症微环境。综上所述,10 ng/mL TNF-α和10 ng/mL VEGF的协同作用强化EPC的生物学功能,并通过促进新血管生成和早期炎症反应加速小鼠皮肤伤口闭合和组织重塑,为细胞干预伤口愈合治疗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干细胞 血管生成因子 内皮祖细胞 伤口愈合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受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对小鼠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
14
作者 杨兆华 洪涛 +2 位作者 朱仕杰 夏利民 王春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0-364,413,共6页
目的探讨输入受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诱导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源性EPC,并对其进行鉴定。利用小鼠同种异体腹主动脉移植(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 目的探讨输入受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诱导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源性EPC,并对其进行鉴定。利用小鼠同种异体腹主动脉移植(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建立移植性动脉硬化模型,术后通过尾静脉将体外培养的EPC输入模型体内,2周后观察移植动脉内膜损伤修复情况及病理改变;术后4周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增生情况。结果骨髓源性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体外可诱导培养出EPC,其细胞表面既表达干细胞标记,又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并具有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小鼠腹主动脉移植术后2周,EPC输入组移植动脉内膜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加重。术后4周,EPC输入组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厚度及管腔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受体骨髓源性EPC参与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形成。输入外源性EPC加重移植动脉内膜损伤,对移植性动脉硬化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epc) 移植性动脉硬化 内膜损伤 小鼠
下载PDF
大鼠骨髓EPC的体外培养和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月明 金晓明 李红霞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体外培养、诱导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观察EPC的生长特性,并进行鉴定。方法冲洗大鼠长骨骨髓,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单个核细胞层,观察细胞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体系下生长情况并与未诱导组比较,对培养细胞进行免... 目的体外培养、诱导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观察EPC的生长特性,并进行鉴定。方法冲洗大鼠长骨骨髓,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单个核细胞层,观察细胞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体系下生长情况并与未诱导组比较,对培养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于培养3、7、14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33+/Flk-1+双标记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贴壁细胞呈现团簇样生长、线样排列特殊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贴壁细胞CD133、CD34、Flk-1、Ⅷ因子(vWF)呈阳性表达。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各个时间点诱导组CD133+/Flk-1+双标记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未诱导组(P<0.01)。结论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在bFGF培养体系下可以获得较高纯度的EPC,该细胞具有内皮细胞的特性,经过体外诱导可以分化为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骨髓 内皮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健脾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大鼠内皮祖细胞功能的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伟 刘向哲 +3 位作者 韩红艳 张燕平 路永坤 周红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7-234,共8页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影响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成管功能的机制,以期为该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每毫升含生药为3.25 g健脾补...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影响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成管功能的机制,以期为该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每毫升含生药为3.25 g健脾补肾活血方颗粒药液和CMC-Na溶液灌胃,采集血清,组内混合,保存备用。SD大鼠2只,取骨髓EPCs,并培养、鉴定。将EPCs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KB),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组(Lx、Mx、Hx),PI3K抑制剂组(PI),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PI3K抑制剂组(Lp、Mp、Hp)。分别给予同等体积的对照组混合血清,10%、20%、40%浓度中药组混合含药血清,30μmol·L^(-1)浓度LY294002,10%、20%、40%浓度中药组混合含药血清+30μmol·L^(-1)浓度LY294002。Western blot、CCK8、Tranwell、体外成血管试剂盒分别检测各组EPCs p-Akt/Akt、p-PI3K/PI3K的相对蛋白表达量、增殖、迁移、成管能力。结果与空白组(KB)比较,健脾补肾活血方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组(Lx、Mx、Hx)EPCs p-Akt/Akt、p-PI3K/PI3K的相对蛋白表达量、增殖、迁移、成管能力明显提高(P<0.05)。PI3K抑制剂组(PI)和空白组(KB),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PI3K抑制剂组(Lp、Mp、Hp)和与之分别对应的Lx、Mx、Hx组相比较,EPCs p-Akt/Akt、p-PI3K/PI3K的相对蛋白表达量、增殖、迁移、成管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方可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提高大鼠骨髓源EPCs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补肾活血方 内皮祖细胞(epcs) PI3K/AKT信号通路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新生
下载PDF
Adiponectin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number and activity of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被引量:4
17
作者 Zhi-qiang YING Dan-dan ZHONG +2 位作者 Geng XU Miao-yan CHEN Qing-yu CHE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68-374,共7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adiponectin concentration and 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of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Methods:Circul... Objective: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adiponectin concentration and 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of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Methods:Circulating EPCs were enumerated as AC133+/KDR+ cells via flow cytometry and identified by co-staining with DiI-acLDL and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conjugated lectin under a fluorescent microscope.The migratory capacity of EPCs was measured by modified Boyden chamber assay.Adhesion capacity was performed to count adherent cells after replating EPCs on six-well culture dishes coated with fibronectin.Results:The number of circulating EPCs(AC133+/KDR+ cel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AD patients,compared with control subjects [(74.2±12.3) vs(83.5±12.9) cells/ml blood,P<0.01].In addition,the number of EPCs also decreased in CAD patients after ex vivo cultivation [(54.4±8.6) vs(71.9±11.6) EPCs/field,P<0.01].Both circulating EPCs and differentiated EPC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lasma adiponectin concentration.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of EPCs from CAD patients,such as migratory and adherent capacities,were also impaired,compared with control subjects,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lasma adiponectin concentration.Conclusion: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impairment of the number and functional activities of EPCs in CAD patients is correlated with their lower plasma adiponectin concent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IPONECTIN ADIPOKINES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原文传递
电针刺激对脑缺血大鼠内源性EPCs及相关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9
18
作者 赵瑛 陈斯佳 +4 位作者 于文娟 蔡绍皙 张莉 王秀志 唐安科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22-1326,共5页
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ACO)模型,观察内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电针改善脑缺血中的作用。实验证明:MACO模型稳定性高,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后,大鼠神经功能... 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ACO)模型,观察内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电针改善脑缺血中的作用。实验证明:MACO模型稳定性高,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快;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了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以24 h最为明显,这可能与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及机体自身修复有关;针刺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活性,减轻脑缺血的炎症反应、减缓损伤,同时调节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再灌注后24 h明显增加,48 h最为明显(P<0.01);脑缺血后大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有所升高,反映了脑缺血刺激可以一定程度上激发机体的应激反应,针刺使血中VEGF含量更高,推测这种VEGF的高表达可能对EPCs起到了动员作用,促使梗死后的EPCs的趋化、归巢。此外,在调节外周血EPCs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细胞因子也发挥了相应作用。总之,针刺通过动员外周血中EPCs数量、降低iNOS活性和VEGF的高表达,从而促进血管新生来改善脑缺血,这可能是针刺治疗脑缺血诸多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 脑缺血 内皮祖细胞 血清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黄芪对内皮祖细胞数量与功能及其iNOS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图刚 谢旭东 +2 位作者 陈红娟 余敏 陈君柱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功能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 目的:观察黄芪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功能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10、20、50、100g/L)培养24h,同时对照组与黄芪50g/L组分别培养6、12、24、48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l-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将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然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和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来观察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免疫印迹杂交法半定量测定iNOS含量。结果:黄芪增加外周血EPCs数量、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并且其数量、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随黄芪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黄芪还增加EPCs中iNOS含量。结论:黄芪增加EPCs的数量、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与其增加iNOS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内皮祖细胞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流体剪切应力对晚期内皮祖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成敏 尹青令 +5 位作者 崔晓栋 张晓芸 李鑫 李宏 官秀梅 王建英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研究流体剪切应力处理对晚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体外及体内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应用EGM-2MV进行体外培养。以3~4代的EPCs,即晚期EPCs为靶细胞,对其施以1.2 Pa剪... 目的研究流体剪切应力处理对晚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体外及体内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应用EGM-2MV进行体外培养。以3~4代的EPCs,即晚期EPCs为靶细胞,对其施以1.2 Pa剪切应力处理。采用EdU标记技术、黏附能力测定实验、改良的Boyden小室、Annexin V/PI、β-半乳糖苷酶检测法、Matrigel法、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分别检测剪切应力对晚期EPCs增殖、黏附、迁移、凋亡、衰老、体外成血管及VEGF mRNA表达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应用大鼠颈动脉损伤模型及细胞原位移植等实验手段检测剪切应力预处理对晚期EPCs修复受损内皮的影响。结果 1.2 Pa剪切应力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晚期EPCs的增殖、黏附、迁移及成血管能力(P<0.01),上调VEGF的基因表达,抑制晚期EPCs的衰老及凋亡(P<0.01);移植经剪切应力预处理的晚期EPCs可加速损伤内皮的修复,减缓内膜的增生。结论流体剪切应力可改善晚期EPCs的功能活性,提高晚期EPCs修复损伤血管内皮的能力,这为EPCs的临床应用及剪切应力介导的细胞疗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应力 内皮祖细胞 细胞黏附 再内皮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