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嗪对家兔血管内皮细胞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梁德 姚珍松 杨志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血管损伤后内皮细胞修复的作用 ,探讨其作用机理与环节 ,为显微血管外科提供新的用药依据。【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 2 4只 ,行右侧股动脉切断后即刻端端吻合造模 ,术后随机分成川芎嗪治疗组、肝素治疗组及空白对照...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血管损伤后内皮细胞修复的作用 ,探讨其作用机理与环节 ,为显微血管外科提供新的用药依据。【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 2 4只 ,行右侧股动脉切断后即刻端端吻合造模 ,术后随机分成川芎嗪治疗组、肝素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予处理 ,术后 1、 3、 7、 14d分别切取大白兔吻合段动脉 ,作电镜扫描检测 ,观察内皮细胞的生长情况并作组间比较。【结果】在促进血管吻合术后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 ,促进血流通畅方面川芎嗪组与肝素组相当 (P >0 .0 5) ,两者均优于空白组 (P <0 .0 5)。【结论】川芎嗪能促进血管损伤后内皮细胞的修复 ,在显微血管外科具有肯定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血管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 修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奥曲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余继海 许戈良 汪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奥曲肽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通过四噻氮唑盐法 (MTT法 )和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结果 在体外 ,奥曲肽 (1 0 - 5~ 1 0 - 8mol/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奥曲肽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通过四噻氮唑盐法 (MTT法 )和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结果 在体外 ,奥曲肽 (1 0 - 5~ 1 0 - 8mol/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可以产生抑制作用 ,并见饱和现象 ;1 0 - 8mol/L时产生G0 /G1 期细胞阻滞 ,且出现细胞凋亡峰。结论 奥曲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抑制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药理学 细胞周期 肿瘤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电离辐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顺清 洪小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6期8829-883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丹参多酚酸盐对电离辐射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系ECV-304增殖抑制的影响,初步了解丹参多酚酸盐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辐射保护作用。方法:ECV-304未干预组和不同浓度的丹参多酚酸盐干预组用4Gy的6MV-X射线进行照射...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丹参多酚酸盐对电离辐射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系ECV-304增殖抑制的影响,初步了解丹参多酚酸盐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辐射保护作用。方法:ECV-304未干预组和不同浓度的丹参多酚酸盐干预组用4Gy的6MV-X射线进行照射,照前和照后24h分别用MTT法,观察药物对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结果:与照前对比,照后24h未干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达到84%,而干预组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受抑制率逐渐降低。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电离辐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中药疗法 丹参酚/药理学 内皮 血管/细胞学/药物作用 内皮细胞/病理学/药物作用 人类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屈宝泽 王化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2401-2402,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PGE1)短期干预对高脂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AS)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对照组、氟伐他汀组、前列地尔组。于实验第8、12周测定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并对主动脉进行...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PGE1)短期干预对高脂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AS)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对照组、氟伐他汀组、前列地尔组。于实验第8、12周测定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并对主动脉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氟伐他汀及前列地尔干预4周后,与高脂对照组比较,NO明显升高(P<0.01),ET明显下降(P<0.01),而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通过升高血清NO、降低ET抑制AS斑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药理学 动脉硬化/药物疗法 内皮 血管/药物作用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冠心病PCI术中内皮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燕 刘鹏 李靖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3069-3071,共3页
目的:探讨PC I操作是否能诱发肱动脉内皮功能不全以及替罗非班(欣维宁注射液)能否改善PC I介导的肱动脉内皮功能不全。方法:实施PC I的冠心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替罗非班组19例(10μg/kg),对照组19例,采用高频超声探头分别测量两组P... 目的:探讨PC I操作是否能诱发肱动脉内皮功能不全以及替罗非班(欣维宁注射液)能否改善PC I介导的肱动脉内皮功能不全。方法:实施PC I的冠心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替罗非班组19例(10μg/kg),对照组19例,采用高频超声探头分别测量两组PC I术前及术后的肱动脉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内径、含服硝酸甘油后内径,计算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反应,并采用多普勒技术测定血流速度,最后比较两组间及组内上述参数的差异。超声测量于PC I术前2h和术后30 m in内完成。结果:替罗非班组的FM D明显改善[(5.9±0.3)%before vs(7.7±0.4)%after PC I,P<0.001],而对照组明显恶化[(6.0±0.5)%before vs(4.8±0.6)%after PC I,P<0.001))。两组的NTG介导的FM D及反应性充血血流速度均无明显变化。另外19例单纯CAG患者的FM D无变化。结论:PC I操作能诱发肱动脉内皮功能不全,而替罗非班可改善PC I介导的肱动脉内皮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内皮 血管/药物作用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拮抗剂和抑制剂 酪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
下载PDF
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树人 李江津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阿司匹林与倍他乐克 )和缬沙坦组 (常规治疗加缬沙坦 ) ,利用超声诊断仪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舒张性变化率 (FMD) ,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阿司匹林与倍他乐克 )和缬沙坦组 (常规治疗加缬沙坦 ) ,利用超声诊断仪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舒张性变化率 (FMD) ,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 (NO)、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低密度脂蛋白 (LDL C)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 ,缬沙坦治疗后患者FMD明显增加 (P <0 .0 5 ) ;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5 ) ,NO与SOD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LDL C浓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通过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浆中NO水平并增加SOD产物而清除MDA ,从而提高NO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冠心病 血管内皮功能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转导C型钠尿肽基因对血管成形术后新生内膜增生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裴晓阳 冯建章 +4 位作者 钱卫民 余细勇 吴书林 杨平珍 刘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观察局部转导C型钠尿肽(CNP)基因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和实验3组。3组高脂饮食喂养,对照组和实验组以球囊损伤兔髂动脉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再狭窄模型。对照组建... 目的观察局部转导C型钠尿肽(CNP)基因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和实验3组。3组高脂饮食喂养,对照组和实验组以球囊损伤兔髂动脉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再狭窄模型。对照组建模后局部转导逆转录病毒载体携带的碱性磷酸酶基因,实验组建模后后局部转导逆转录病毒载体携带的CNP基因(PLXSN-CNP)。于高脂饮食喂养前及处死前检测各组血脂和血CNP水平,对损伤的髂动脉进行离体血管环张力实验, 进行病理和CNP免疫组化学检测,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量动物血管管腔面积、内膜厚度、内膜面积、内膜面积/中膜面积。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血CNP水平和血脂水平在术前和术后同一时间点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血管经Ach和L-Arg 预处理+Ach处理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强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0.01) 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经LMMA预处理+ Ach 处理后血管环舒张功能明显变差;实验组在转染局部表达CNP基因;球囊损伤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血管内膜面积、内膜厚度、内膜/中膜比值显著增加,但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NP基因可成功转导损伤血管,并有效地在局限表达;局部转导CNP基因可有效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内膜增生,增进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导C型钠尿肽基因 血管成形术 内膜增生 内皮功能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郝一文 丁伟 刘显智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6期828-830,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蛋白激酶C对内皮通透性及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以流式分析法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以同位素标记法测定HUVECs的粘附率;双室培养法测定HUV...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蛋白激酶C对内皮通透性及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以流式分析法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以同位素标记法测定HUVECs的粘附率;双室培养法测定HUVECs的通透率。【结果】10 ng/mlPMA处理HUVECs后,HUVECs的通透性于30 min时开始明显增高;VCAM-1、ICAM-1表达增强,对血小板粘附率2 h达到最大值。【结论】PKC活化能其上调血管内皮细胞VCAM-1I、CAM-1的表达,并增强其粘附性。HUVECs的PKC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药理学 内皮 血管/药物作用
下载PDF
氨基胍抑制丙酮醛介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糖缺氧损伤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汶潞 胡全 +4 位作者 任夏 何萍 徐慧敏 戴海斌 陈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1-266,共6页
目的:研究氨基胍对丙酮醛加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培养的HBMEC上,利用丙酮醛加重缺糖缺氧诱导的损伤,通过MTT检测细胞活力,LDH释放检测细胞死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晚期糖基... 目的:研究氨基胍对丙酮醛加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培养的HBMEC上,利用丙酮醛加重缺糖缺氧诱导的损伤,通过MTT检测细胞活力,LDH释放检测细胞死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观察氨基胍的作用和机制。结果:丙酮醛呈浓度依赖地诱导细胞损伤,在2 mmol/L时细胞的存活率为56.1%,而丙酮醛合并缺糖缺氧后,细胞的损伤率增加到90.0%。氨基胍(1 mmol/L)能抑制丙酮醛和缺糖缺氧诱导的LDH释放和AnnexinV/PI的形成。进一步研究发现氨基胍能抑制丙酮醛和缺糖缺氧诱导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结论:氨基胍对丙酮醛加重HBMEC的缺糖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抗糖基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醛 药理学 血液供给 内皮 血管 细胞学 内皮细胞 药物作用 缺氧 病理学 缺氧 药物疗法 细胞凋亡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代谢 胍类 药理学 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IGF-1/VEGF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田芳 东莉洁 +8 位作者 吉洁 周玉 李文博 白伶伶 王飞 漆晨 苏畅 张晓敏 李筱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6,共6页
背景视网膜新生血管(RNV)是多种眼底血管疾病的共同表现,研究证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能够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从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在IGF-1信号转导的过程中发挥转录抑制... 背景视网膜新生血管(RNV)是多种眼底血管疾病的共同表现,研究证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能够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从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在IGF-1信号转导的过程中发挥转录抑制的作用。但PSF在RNV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研究PSF对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猕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进行培养后分为Pegfp-C2-PSF质粒转染组、pGenesil.PSF-RNAi质粒转染组及各自的对照组,分别在细胞中转人真核质粒Pegfp—C2-PSF、pGenesil—PSF—RNAi及相应的空白质粒。各组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或不添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以刺激细胞生长,采用MTT法检测各组RF/6A细胞的增生率并筛选各组最适PSF剂量,用于进一步的实验。采用逆转录PCR法测定和比较不同PSF转染组间用或不用U0126处理组间RF/6A细胞中VEGF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验证PSF对IGF-1诱导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活化的促进作用。结果IGF-1刺激后Pegfp.C2.PSF质粒转染组以0.50IxgPSF为最适剂量,其RF/6A细胞的增生率为0.220±0.020,细胞中VEGFmRNA相对表达量为0.79±0.07,分别低于其对照组的0.260±0.006和未转染组的1.26±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16);IGF-1刺激后pGenesil—PSF—RNAi质粒转染组以1.00IxgPSF作为最适剂量,其RF/6A细胞增生率为0.35±0.02,VEGFmRNA相对表达量为2.29+0.43,分别高于其对照组的0.210-4-0.019和未转染组的1.26±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9)。IGF-1刺激后1、3、6hPegfp-C2-PSF质粒转染组细胞中pERK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00、0.000)。Pegfp-C2-PSF质粒转染组U0126’处理后细胞中VEGF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93±0.21,明显低于未转染组的1.32±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7),同时明显低于Pegfp—C2-PSF质粒转染组无U0126处理的细胞中VEGFmRNA的相对表达量1.23±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PSF可抑制IGF-1诱导的RF/6A细胞中的ERK信号通路的活化,下调VEGF在RF/6A细胞中的表达,进而抑制RF/6A细胞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 RNA剪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细胞系 内皮细胞/药物作用 视网膜血管/细胞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下载PDF
温阳化瘀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胡东流 靳情 +1 位作者 王洪斌 范瑞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温阳化瘀法对系统性硬皮病 (SS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温阳化瘀法 ,以阳和汤加味治疗系统性硬皮病 16例 ,观察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症状、体征 ,并检测血浆循环内皮细胞、... 【目的】探讨温阳化瘀法对系统性硬皮病 (SS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温阳化瘀法 ,以阳和汤加味治疗系统性硬皮病 16例 ,观察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症状、体征 ,并检测血浆循环内皮细胞、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经两个疗程 (6个月 )的治疗后 ,16例SSc患者中临床痊愈 1例 ,显效 4例 ,有效 8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为 81 2 5 %。实验指标检测结果显示 ,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水平降低 ,皮质醇水平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温阳化瘀法是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有效方法 ,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调节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化瘀法 系统性硬皮病 SSC 外周血循环 活血化瘀
下载PDF
自噬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和发展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丹丹 应可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12,共6页
肺动脉高压是一类多病因导致肺血管重构、肺动脉阻力进行性增高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近年研究发现,自噬作为真核生物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参与多种类型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自噬通过调节肺血管壁细胞... 肺动脉高压是一类多病因导致肺血管重构、肺动脉阻力进行性增高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近年研究发现,自噬作为真核生物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参与多种类型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自噬通过调节肺血管壁细胞的生存、凋亡以及血管活性物质和炎症介质分泌等病理变化影响肺血管稳态。一些能调节自噬活性的药物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自噬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和发展中的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病理学 自噬/生理学 肺动脉/病理学 内皮 血管/药物作用 综述
下载PDF
miR-375对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江 任梅 许治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5-702,共8页
背景研究表明miR-375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凋亡、迁移和黏附,并对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进行调控,进而影响血管的生成,但miR-375是否于预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鲜见报道。目的探讨miR-375对缺氧诱导的人视网... 背景研究表明miR-375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凋亡、迁移和黏附,并对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进行调控,进而影响血管的生成,但miR-375是否于预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鲜见报道。目的探讨miR-375对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s)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IMDM完全培养液培养HRCECs,并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Cl2处理组、CoCl2+miR-375拟似剂组、CoCl2+miR-375拟似剂对照组、CoCl2+miR-375抑制剂组和CoCl2+miR-375抑制剂对照组,待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用200μmol/LCoCl2处理HRCECs以制备缺氧细胞模型;制备终浓度为50nmol/L的miRNA-脂质体复合物和小干扰RNA(siRNA)-脂质体复合物将miR-375和卷曲蛋白4(FZD4)siRNA转染各组细胞48h。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生情况(A值)并计算增生倍数;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迁移的细胞数目;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VEGF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miR.375mRNA和FZD4mRNA的相对表达量变化;采用Westernblot法分析细胞中Wnt通路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变化;采用Matrigel小管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体外形成血管的长度。将培养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Cl2处理组、CoCl2+mock组和CoCl2+FZD4siRNA组,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探测miR-375靶基因FZD4的表达。结果miR-375处理组miR-375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iR-375拟似剂组细胞中miR-375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miR-375拟似剂对照组,miR-375抑制剂组细胞中miR-375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miR-375抑制剂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237、8.764,均P〈0.01),提示miR-375的转染效率较高。正常对照组、CoCl2处理组、CoCl2+miR-375拟似剂组、CoCl2+miR-375拟似剂对照组、CoCl2+miR-375抑制剂组、CoCl2+miR.375抑制剂对照组间细胞增生倍数、迁移细胞数、细胞培养液中VEGF和VE—Cadherin含量以及体外小管形成长度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324、26.776、14.113、19.225、15.040,均P〈0.001),CoCl2+miR-375拟似剂组细胞增生倍数、迁移细胞数体外小管形成长度及细胞分泌VEGF和VE—cadherin量均较CoCl2+miR-375拟似剂对照组明显减少,而CoCl2+miR-375抑制剂组较CoCl2+miR-375抑制剂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正常对照组、CoCl2处理组、CoCl2+miR-375拟似剂组、CoCl:+miR-375拟似剂对照组、CoCl2+miR-375抑制剂组、CoCl2+miR-375抑制剂对照组细胞中B—catenin、cyclinD1、MMP2和VEGF蛋白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753、13.283、16.770、10.334,均P〈0.001),CoCl2+miR-375拟似剂组细胞中B.catenin、cyclinDl、MMP2、VEGF蛋白表达量较CoCl2+miR-375拟似剂对照组均明显下降,CoCl2+miR-375抑制剂组较CoCl2+miR-375抑制剂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Cl,处理组和CoCl2+mock组细胞增生倍数、迁移细胞数和小管形成长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CoCl2+FZD4siRNA组细胞增生倍数、迁移细胞数和小管形成长度均明显低于CoCl2+moc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375抑制缺氧条件下HRCECs的增生、迁移以及血管形成能力,其作用机制与miR-375直接靶向FZD4调控Wnt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生理 视网膜 血管内皮细胞 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 信号转导/生理 Wnt相关蛋白/代谢 细胞增生/药物作用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高糖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鄂 杜宝东 +2 位作者 王越晖 张文杰 杨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 观察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 ,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 Müller细胞的钙依赖性钾 ( KCa)通道的变化。 方法 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体外培养兔视网膜 Müller细胞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透射电镜鉴定培养的 Müller细胞 ,... 目的 观察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 ,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 Müller细胞的钙依赖性钾 ( KCa)通道的变化。 方法 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体外培养兔视网膜 Müller细胞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透射电镜鉴定培养的 Müller细胞 ,采用膜片钳方法观察不同时间高糖条件下视网膜 Müller细胞 KCa通道的变化。 结果 高糖对体外培养的 Müller细胞 KCa通道有阻滞作用 ,其阻滞作用呈时间依赖性。 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可能通过阻滞 KCa通道而降低 Müller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体外培养 视网膜 Mueller细胞膜 离子通道 影响
原文传递
天麻钩藤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沈智杰 张莹 +1 位作者 王英杰 王肖龙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肝阳上亢型)血压、中医临床证候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天麻钩藤颗粒干预组(n=31),干预周期4周,治疗前后测量...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肝阳上亢型)血压、中医临床证候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天麻钩藤颗粒干预组(n=31),干预周期4周,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血压,评定中医临床症状,并检测臂踝指数(CAVI)、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内皮细胞微颗粒(EMP)水平及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为71.43%,干预组为70.9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状积分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9%,干预组为93.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9,P〈0.05)。(3)内皮功能保护方面,干预组较对照组能更有效改善CAVI值(L—CAVI:t=2.11,P〈0.05;R-CAVI:t=2.15,P〈0.05);干预组治疗后FMD功能明显改善(t=一4.65,P〈0.01),EMP水平明显降低(t=4.35,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颗粒干预治疗能显著改善中医临床疗效,且能显著降低CAVI值、显著降压、改善FMD功能、降低血浆EMP水平。EMP水平脉压差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治疗应用 天麻钩藤饮 投药和剂量 高血压 中药疗法 肝阳上亢 中药疗法 内皮 血管 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全反式视黄酸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大隐静脉内膜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16
作者 袁运长 尹邦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视黄酸(atRA)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大隐静脉内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增生与凋亡的影响。方法30小段(1 cm长)人体大隐静脉(HSV),随机分成HSV组、atRA组和对照组(n=10),atRA组和对照组均体外培养14 d。atRA组:培养液中含atRA100μM... 目的研究全反式视黄酸(atRA)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大隐静脉内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增生与凋亡的影响。方法30小段(1 cm长)人体大隐静脉(HSV),随机分成HSV组、atRA组和对照组(n=10),atRA组和对照组均体外培养14 d。atRA组:培养液中含atRA100μM;对照组:培养液中含同等量无水酒精(atRA溶剂)。对HSV组及培养后的atRA组、对照组标本进行取材固定,M asson染色,免疫组化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TUNEL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凋亡,计算机图象分析仪测量血管内膜厚度、计算内膜增生指数及细胞增殖和凋亡百分比。结果体外培养人体大隐静脉能产生明显的内膜增生和平滑肌细胞增殖(P<0.05);atRA组内膜厚度、增生指数及PCNA阳性细胞百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凋亡细胞百分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tRA可以抑制体外培养人体大隐静脉内膜增厚及平滑肌细胞增生,促进平滑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药理学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静脉/移植 平滑 血管/药物作用/细胞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