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kojic acid and tea polyphenols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through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被引量:1
1
作者 Yilin Lin Ruifei Wang +4 位作者 Xiaoqing Li Keren Agyekumwaa Addo Meimei Fang Yehui Zhang Yigang Y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736-747,共12页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is one of the major foodborne pathogenic bacterial that caus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humans.The previous found that a combination of kojic acid and tea polyphenols exhibited better activity ag...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is one of the major foodborne pathogenic bacterial that caus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humans.The previous found that a combination of kojic acid and tea polyphenols exhibited better activity against E.coli O157:H7 than using either alone.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responses underlying th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s of kojic acid and tea polyphenols from the gene level.The functional enrichment analysis by comparing kojic acid and tea polyphenols individually or synergistically against E.coli O157:H7 found that acid resistance systems in kojic acid were activated,and the cell membrane and genomic DNA were destructed in the cells,resulting in“oxygen starvation”.The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triggered by tea polyphenols inhibited both sulfur uptake and the synthesis of ATP,which affected the bacteria's life metabolic process.Interestingly,we found that kojic acid combined with tea polyphenols hindered the uptake of iron that played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synthesis of DNA,respiration,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iron uptake pathways may represent a novel approach for kojic acid and tea polyphenols synergistically against E.coli O157:H7 and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bacterial pathogen control in the food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jic acid Tea polyphenols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RNA-SeQ
下载PDF
酶标记鸡卵黄抗E.coli O157∶H7抗体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宋宏新 刘晓阳 李宏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研究制备特异性抗E.coli O157:H7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及酶标记抗体(IgY-HRP)的工艺条件。方法:分别用灭活菌体、脂多糖及O抗原多糖抗原免疫临产母鸡,水稀释法结合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提取IgY,再用过碘酸钠法和戊二醛法进行... 目的:研究制备特异性抗E.coli O157:H7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及酶标记抗体(IgY-HRP)的工艺条件。方法:分别用灭活菌体、脂多糖及O抗原多糖抗原免疫临产母鸡,水稀释法结合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提取IgY,再用过碘酸钠法和戊二醛法进行HRP标记,各种制品的分析用电泳及ELISA法。结果:可获得纯度为79.6%~85.3%的IgY,提取率74%~77%;过碘酸钠氧化法标记效果较好,IgY-HRP(1mg/ml)最高效价640。结论:免疫制备IgY方法可行,过碘酸钠法标记IgY-HRP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i o157:h7 鸡卵黄抗体(IgY) 酶标记抗体
下载PDF
牛源性Escherichia coli O157:H7分离鉴定、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云 卢婷 +7 位作者 张力国 赵明礼 孙冬冬 孙思超 梁伟峰 周国辉 师东方 于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88,共6页
了解某牛场犊牛群发腹泻后继发胸膜炎、腹膜炎并造成犊牛大量死亡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情况。采集病死犊牛肺、腹膜和肠系膜等脏器,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主要致病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引起此次犊牛... 了解某牛场犊牛群发腹泻后继发胸膜炎、腹膜炎并造成犊牛大量死亡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情况。采集病死犊牛肺、腹膜和肠系膜等脏器,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主要致病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引起此次犊牛腹泻及胸膜炎、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为E.coli O157:H7;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氨苄西林等12种抗生素耐药,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啶、丁胺卡那等8种抗生素敏感,表现为多重耐药。该分离菌同时携带tet B、str B、aad B、aph A、flo R和TEM等耐药基因,耐药基因型和耐药表型不完全相同。研究可为E.coli O157:H7的防治和耐药性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i o157:h7 药敏试验 耐药基因
下载PDF
来自腹泻合并急性肾衰病人疫区的99株E.coli O157∶H7的鉴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夏胜利 张锦 +1 位作者 陈振东 郭秋生 《疾病监测》 CAS 2002年第12期448-452,共5页
目的调查研究河南省2000年3月17日-7月6日发生的腹泻合并急性肾衰病人的致病菌。方法采集病人、外环境、家畜和家禽标本620份,采用免疫磁珠集菌法、CHROMAGAR-O157∶H7显色培养基分离及营养肉汤增菌、rfbO157、rfbO111引物多重PCR扩增... 目的调查研究河南省2000年3月17日-7月6日发生的腹泻合并急性肾衰病人的致病菌。方法采集病人、外环境、家畜和家禽标本620份,采用免疫磁珠集菌法、CHROMAGAR-O157∶H7显色培养基分离及营养肉汤增菌、rfbO157、rfbO111引物多重PCR扩增等方法进行病原菌的检测。结果分离出99份E.coli O157∶H7菌株,其中rfbO157、志贺氏样毒素2(stx2)、溶血素(hlyA)、肠上皮细胞纤毛消除素(eaeA)基因和vero细胞毒性试验均阳性的有56株,其它基因组合7株,36株无毒力基因。结论99株E.coli O157∶H7在CHROMAGAR-O157∶H7显色培养基生长形态、颜色,生化反应及毒力基因表现等方面出现多样化,对于今后在制定对该菌的诊断标准、传染源的控制及细菌毒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急性肾衰 合并症 致病菌 e.coli o157:h7 免疫磁珠 多重PCR 毒力基因
下载PDF
河南豫东地区产志贺样毒素Ecoli O157∶H7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锦 夏胜利 马宏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河南省局部地区腹泻病人感染及携带大肠杆菌O15 7∶H7的情况 ,观察带菌时间及预后。[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监测方法发现病人 ,通过病人粪便mEC肉汤增菌 14h、胶体金免疫卡筛选、免疫磁珠法集菌、CHROMAGAR O15 7∶H7显色培养... [目的 ]探讨河南省局部地区腹泻病人感染及携带大肠杆菌O15 7∶H7的情况 ,观察带菌时间及预后。[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监测方法发现病人 ,通过病人粪便mEC肉汤增菌 14h、胶体金免疫卡筛选、免疫磁珠法集菌、CHROMAGAR O15 7∶H7显色培养基分离、rfbO15 7、rfbO111、hlyA、stx1、stx2、eaeA引物PCR扩增方法进行毒力因子测定等方法 ,观察、研究感染病人的发病和预后。[结果 ]从 130 3份腹泻病人中共分离出的 38株O15 7∶H7菌株 ,检出率 2 9% ,PCRrfbO15 7扩增均为阳性。其中 2株具有stx2、hlyA和eaeA毒力基因 ,36株为O15 7∶H7不产毒株。[结论 ]我省首次从病人中分离出O15 7∶H7产毒株 ,病人发病后可于第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i o157:h7 免疫磁珠 毒力基因
下载PDF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果蔬表面E.coli O157∶H7生物膜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林琳 陈文庆 +2 位作者 方厚智 高杰 崔海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93-298,共6页
本文探究了大气压冷等离子体(ACP)处理对E.coli O157∶H7生物膜清除作用的最佳处理功率和处理时间,并进一步探究了ACP处理对E.coli O157∶H7生物膜的抗菌机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了ACP处理前后生物膜形态的变化,最后将ACP处理应用... 本文探究了大气压冷等离子体(ACP)处理对E.coli O157∶H7生物膜清除作用的最佳处理功率和处理时间,并进一步探究了ACP处理对E.coli O157∶H7生物膜的抗菌机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了ACP处理前后生物膜形态的变化,最后将ACP处理应用到四种果蔬表面E.coli O157∶H7生物膜的清除上。结果表明,在最佳处理功率400 W,最佳处理时间3 min下,ACP通过抑制胞外聚合物中多糖及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来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并在处理当天分别对户太葡萄、圣女果、维多利亚青提及生菜这四种果蔬表面清除98.99%±0.38%、99.92%±0.20%、96.84%±0.18%、99.80%±0.23%的E.coli O157∶H7生物膜,在5 d内仍表现出了较好的抑制效果,延长了四种果蔬的贮藏期。结合感官评定结果,ACP处理虽对四种果蔬的色泽和感官品质略有影响,但仍能被大家所接受。综上,ACP处理可在基本不影响四种果蔬的色泽及感官品质前提下,对果蔬表面的E.coli O157∶H7生物膜有明显的清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ACP) e.coli o157∶h7 生物膜 果蔬 抑菌作用
下载PDF
不同粒径纳米金标记二抗增强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E.coli O 157:H7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阳 李荣卓 +1 位作者 毛禄刚 刘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1-205,共5页
基于双通道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器,结合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Au nanoparticle,Au NPs)标记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Ab)作为第二抗体,采用氨基偶联的方法将PAb固定在传感器表面作为第一抗体,采... 基于双通道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器,结合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Au nanoparticle,Au NPs)标记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Ab)作为第二抗体,采用氨基偶联的方法将PAb固定在传感器表面作为第一抗体,采用三明治夹心法进行了检测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H7)的研究。考察3种粒径的Au NPs作为标记物,增强SPR响应信号检测E.coli O157∶H7的能力。结果表明,增强效果最佳的Au NPs粒径为17.79 nm,其可检测到的E.coli O157∶H7的最低浓度为10 CF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e.coli o157∶h7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标记 不同粒径
下载PDF
福建省猪源E.coliO_(157):H_7和O_(157):NM的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8
作者 徐海滨 郭维植 +1 位作者 林杰 陈亢川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福建 e.colio157:h7 o157:NM 药物敏感试验 菌株 肉汤培养基
下载PDF
植物源香辛料对E.coli O157:H7的杀菌效果比较
9
作者 张学杰 齐丹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71-76,共6页
以常见植物源香辛料包括八角、丁香、桂皮、茴香、芥末、花椒、麻椒、香叶为材料,研究其醇提取物在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对E. coli O157:H7的杀菌效果,并分析不同产地对香辛料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用香辛料对E. coli O157:H7... 以常见植物源香辛料包括八角、丁香、桂皮、茴香、芥末、花椒、麻椒、香叶为材料,研究其醇提取物在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对E. coli O157:H7的杀菌效果,并分析不同产地对香辛料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用香辛料对E. coli O157:H7均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杀菌能力差异显著(p<0.05),杀菌效果最好的香辛料为丁香,体积分数为9.1%的丁香提取物作用1 h可杀灭E. coli O157:H7 5 lg(CFU/mL)以上,其次为八角;相比其它香辛料,芥末提取物杀灭E. coli O157:H7的效果不理想,体积分数为50%的3个不同芥末产品提取物处理1 h平均杀灭2.47 lg(CFU/mL)E. coli O157:H7;产地来源对某些香辛料的杀菌能力有影响,如茴香、桂皮、八角(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辛料 丁香 八角 杀菌作用 e.coli o157:h7
下载PDF
河南省76株E.Coli O_(157):H_7菌株药物敏感性研究
10
作者 黄丽莉 王建丽 +2 位作者 夏胜利 张锦 马宏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3年第6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我省E.ColiO157:H7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特点。方法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WHO非洲区合作编写的“痢疾和霍乱流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中介绍的琼脂平板扩散法。结果76株E.ColiO157:H7菌株对庆大霉素、头抱噻甲羧肟、多粘菌素B、氯霉... 目的探讨我省E.ColiO157:H7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特点。方法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WHO非洲区合作编写的“痢疾和霍乱流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中介绍的琼脂平板扩散法。结果76株E.ColiO157:H7菌株对庆大霉素、头抱噻甲羧肟、多粘菌素B、氯霉素、氟哌酸、阿莫西林六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5%。有毒力菌株与无毒力菌株对庆大霉素、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无毒力菌株的耐药率高于有毒力菌株。结论实验结果显示临床治疗可参考使用头抱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i o157:h7药物敏感性试验 肠出血性大肠菌
下载PDF
FDA在保证食品安全中的作用和跟踪、解决近期菠菜中大肠杆菌E.coli O157:H7爆发的措施
11
作者 徐世文 《口岸卫生控制》 2007年第5期59-62,共4页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食品安全和应用营养中心主任、博士罗伯特E.布莱克先生在美国参议院卫生、教育、劳工、退休基金委员会上的演讲。
关键词 食品安全 o157:h7 e.coli 大肠杆菌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 菠菜 爆发
下载PDF
用于Escherichia coli O157∶H7直接快速检测的倏逝波荧光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顺燕 宋丹 +4 位作者 刘艳萍 徐文娟 刘佳瑶 韩向峙 龙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8-234,共7页
通过融合倏逝波荧光光纤传感器和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倏逝波荧光原理及其与病原菌尺寸效应的Escherichia coli O157∶H7(E.coli O157∶H7)直接快速检测方法。基本原理是当一定浓度荧光标记E.coli O157∶H7核酸适配体... 通过融合倏逝波荧光光纤传感器和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倏逝波荧光原理及其与病原菌尺寸效应的Escherichia coli O157∶H7(E.coli O157∶H7)直接快速检测方法。基本原理是当一定浓度荧光标记E.coli O157∶H7核酸适配体加入样品检测池时,倏逝波激发荧光分子发出荧光,利用倏逝波全光纤生物传感器即可实现荧光信号的定量检测;当荧光标记的核酸适配体与E.coli O157∶H7混合后加入样品检测池,因倏逝波渗入深度仅为100 nm,导致特异性结合E.coli O157∶H7的核酸适配体标记荧光分子不能被激发,从而使得检测荧光信号降低;利用荧光信号强度与E.coli O157∶H7浓度的比例关系即可实现其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E.coli O157∶H7的检测限可达610 CFU/mL,线性检测区间为1.1×10^3-1.4×10^7 CFU/mL。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在40%-18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之内,水样基质对E.coli O157∶H7的检测没有明显影响。本研究建立基于倏逝波荧光原理及其与病原菌尺寸效应的生物传感分析方法具有普适性,仅需使用不同荧光标记的生物识别分子即可实现其他病原菌的直接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i o157∶h7 核酸适配体 倏逝波荧光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新疆牛源大肠杆菌O157∶H7的分离鉴定及ERIC-PCR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苏战强 张凌 +5 位作者 刘璐瑶 王栋 马晓玉 艾柯代·吐鲁洪 张毅 佟盼盼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189,共8页
为了了解牛源大肠杆菌(E.coli)O157∶H7在新疆地区的污染状况以及遗传多样性,探究不同地区分离菌株的遗传关系,为控制牛源E.coli O157∶H7的传播提供试验依据。将采集的样品在EC肉汤中进行增菌(37℃、180 r/min),接着将增菌液划线接种到... 为了了解牛源大肠杆菌(E.coli)O157∶H7在新疆地区的污染状况以及遗传多样性,探究不同地区分离菌株的遗传关系,为控制牛源E.coli O157∶H7的传播提供试验依据。将采集的样品在EC肉汤中进行增菌(37℃、180 r/min),接着将增菌液划线接种到SMAC平板上,37℃培养箱中过夜培养18 h左右。挑取SMAC平板上白色或无色单菌落接种MUG培养基,37℃培养18 h左右,将无荧光样品接种到SMAC平板上,37℃培养18 h左右,隔天挑取白色或无色单菌落进行PCR鉴定,具有rfbE和fliC基因条带的即为阳性菌株。将阳性菌株进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扩增(ERIC-PCR)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关系。ERIC-PCR结果显示,相似性100%的菌株有3组。从伊犁地区分离到的菌株差异性最大,具有6种分型;其次是乌鲁木齐,具有4种分型。菌株来源多样性最多的在D簇,由此可见通过ERIC-PCR分型,可以进行溯源观察。ERIC-PCR能够区分特定采样点或物种的分离物,它能够证明从不同来源的菌株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的ERIC特性,并聚集在同一个簇群中。该研究中筛选出的E.coli O157∶H7菌株具有广泛的遗传多样性,该方法对于检测不同物种间的细菌差异非常敏感。由此可见ERIC-PCR可以作为E.coli O157∶H7常规监测和鉴定的一个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i o157∶h7 eRIC-PCR 遗传关系 基因分型
下载PDF
从同一份市售活鸡中检出E.coli O157∶H7和沙门菌的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6-476,478,共2页
关键词 o157:h7 e.coli 同时检出 沙门菌 市售 食源性致病菌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物中毒 食品污染物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eae基因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玲 苟妙 +5 位作者 罗青平 温国元 艾地云 王红琳 杨峻 邵华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423-3426,共4页
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 LEE毒力岛上的eae基因进行克隆与原核表达,以表达产物紧密素(intimin)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O157∶H7血清抗体间接ELISA。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88μg/mL,... 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 LEE毒力岛上的eae基因进行克隆与原核表达,以表达产物紧密素(intimin)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O157∶H7血清抗体间接ELISA。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88μg/mL,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200;与鸡大肠杆菌其他血清型O1、O2、O11、O18、O35、O45、O78、O86、O88、O147、鸡白痢以及新城疫等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特异性较好;血清稀释倍数为1 600倍时仍能检测到O157∶H7 intimin特异性抗体,该方法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o157∶h7 紧密素 eae基因 重组表达 eLISA
下载PDF
大肠杆菌O_(157):H_7 rfbE基因和fliC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文冠 杨德胜 郭霄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2-24,共3页
根据已发表的E.coliO_(157):H_7EDL933株的rfbE基因和fliC基因,设计了两对引物,分别对两个O_(157):H_7菌株的rfbE基因和一个菌株的fliC基因进行PCR,并将PCR产物克隆于pMD18-T载体质粒。测序结果表明,获得到了与理论相符的582bprfbE基因... 根据已发表的E.coliO_(157):H_7EDL933株的rfbE基因和fliC基因,设计了两对引物,分别对两个O_(157):H_7菌株的rfbE基因和一个菌株的fliC基因进行PCR,并将PCR产物克隆于pMD18-T载体质粒。测序结果表明,获得到了与理论相符的582bprfbE基因片段和802bpfliC基因片段。一株菌的rfbE基因存在无意义突变(两个)。而另一株菌fliC基因有一个有意义突变(aac→g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i o157:h7 rtbe基因 fliC基因 克隆 大肠杆菌o157:h7 FLIC e基因 序列分析 o157:h7
下载PDF
食品中Escherichia coli O157:H7微滴数字PCR绝对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9
17
作者 魏咏新 马丹 +5 位作者 李丹 徐蕾蕊 魏海燕 张西萌 刘莉 曾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59-265,共7页
为建立食品中Escherichia coli O157:H7的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快速定量检测方法,针对E.coli O157:H7的特异性单拷贝基因hlyA设计引物探针,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实验,同时... 为建立食品中Escherichia coli O157:H7的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快速定量检测方法,针对E.coli O157:H7的特异性单拷贝基因hlyA设计引物探针,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实验,同时通过人工污染三文鱼样品的检测,比较平板计数法、real-time PCR和ddPCR方法的测定值效果。结果表明,所建立的E.coli O157:H7 dd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细菌纯培养液中定量限为105 CFU/mL,检出限为25 CFU/mL,人工污染三文鱼样品中检出限为110 CFU/g。对不同人工污染水平的三文鱼样品,ddPCR与平板计数的测定值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real-time PCR方法的测定值结果更加稳定、准确。因此,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灵敏、特异地绝对定量检测食品中E.coli O157:H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定量限 检出限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immunomagnetic iron-dextran nanopartides and application in rapid isolation of E.coli O157:H7 from foods 被引量:8
18
作者 Hui-LiDuan Zhi-QiangShen Xin-WeiWang Fu-HuanChao Jun-Wen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4期3660-3664,共5页
AIM: To prepare a kind of magnetic iron-dextran nanopartides that was coated with anti-E.coli O157:H7 IgG, analyze its application conditions, and try to use it to isolate E.coli O157:H7 from foods. METHODS: Magnetic ... AIM: To prepare a kind of magnetic iron-dextran nanopartides that was coated with anti-E.coli O157:H7 IgG, analyze its application conditions, and try to use it to isolate E.coli O157:H7 from foods. METHODS: Magnetic iron-dextran nanopartides were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a mixture of ferric and ferrous ions with dextran polymers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The particles were coated with antiserum against E.coli O157: H7 by the periodate oxidation-borohydride reduction procedure. The oxidation time, amount of antibody coating the particles, amount of nanoparticles, incubation time and isolation time were varied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s on recovery of the organisms. Finally,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isolating E.coli O157:H7 from food samples were established. RESULTS: E.coli O157:H7 can be isolated from samples within 15 min with the sensitivity of 101 CFU/mL or even less. In the presence of 108 CFU/mL of other organisms, the sensitivity is 101-102 CFU/mL. Nonspecific binding of other bacteria to the particles was not observed. Two and a half hours of enrichment is enough for the particles to detect the target from the food samples inoculated with 1 CFU/g. CONCLUSION: Isolation of target bacteria by immuno magnetic nanoparticles is an efficient method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e technique is so simple that it can be operated in lab and field even by untrained perso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iron DeXTRAN Immunomagnetic nanoparticles ISoLATIoN e.coli o157:h7
下载PDF
由苍蝇传播引起E.coli O_(157):H_7感染爆发的评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志晶 刘秀梅 《疾病控制杂志》 2005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 建立苍蝇对E .coliO157:H7传播作用的定量危险性评估模型。方法 在Excel工作表中模拟E .coliO157:H7的粪口传播过程 ,利用 @RISK软件对模型进行MonteCarlo模拟。结果 由此交叉污染途径引起人群感染的概率为 10 -5~ 10 -3 /餐... 目的 建立苍蝇对E .coliO157:H7传播作用的定量危险性评估模型。方法 在Excel工作表中模拟E .coliO157:H7的粪口传播过程 ,利用 @RISK软件对模型进行MonteCarlo模拟。结果 由此交叉污染途径引起人群感染的概率为 10 -5~ 10 -3 /餐。模型预测的结果与爆发调查数据基本吻合。通过模型分析可知 ,苍蝇排泄物中的含菌量及苍蝇的数量是影响人群感染危险性的重要因素。结论 以苍蝇污染途径模拟E .coliO157:H7感染危险性的定量评估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57:h7感染 e.coli 爆发 人群 苍蝇 危险性 吻合 结论 传播 途径
下载PDF
EHEC O_(157)∶H_7肠粘附力增强突变株的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宝兰 徐进 +1 位作者 朱淑萍 李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18-420,共3页
〔目的〕构建对肠上皮细胞粘附力增强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EHECO157)突变株 ,为体内、体外研究其粘附及其粘附机制提供可行的手段。〔方法〕分别将pSC10 1和mini -Tn5Km2通过电穿孔转化和结合导入O157∶H7Sakai菌株中 ,筛选粘... 〔目的〕构建对肠上皮细胞粘附力增强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EHECO157)突变株 ,为体内、体外研究其粘附及其粘附机制提供可行的手段。〔方法〕分别将pSC10 1和mini -Tn5Km2通过电穿孔转化和结合导入O157∶H7Sakai菌株中 ,筛选粘附力增强的转化子感染Caco -2细胞株和实验小鼠 ,观察Caco -2单层细胞中的微菌落数量和小鼠粪便中突变株脱落的时程。〔结果〕经诱变 ,共分离筛选出 8株突变株 ,其形成微菌落的数量大于野毒株至少 3倍以上 ;8个突变株中有 6株转座子的插入位置为E .coliK -12同源区的yhiE基因处 ,其突变株在小鼠粪便中的脱落时程明显高于野毒株 ,P <0 .0 1。〔结论〕O157Sakai中的yhiE基因可能具有调节O157粘附肠道上皮细胞能力的作用 ,尽管其调节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阐明 ,但本文结果显示其可能具有负调节的作用。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eco157:h7 肠粘附力增强突变株 小鼠 脱落时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