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CAM和HDAC6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1
作者 张月 权春姬 +4 位作者 金雪梅 张金山 张紫薇 金仁顺 李珍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2-410,共9页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HDAC6)蛋白在前列腺癌及癌旁良性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两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沉默EpCA...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HDAC6)蛋白在前列腺癌及癌旁良性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两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沉默EpCAM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利用TIMER和UALCAN数据库分析EpCAM和HDAC6 mRNA在各种癌症中的表达情况及在前列腺癌和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EpCAM和HDAC6蛋白在前列腺癌和癌旁良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及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体外实验检测沉默EpCAM蛋白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前列腺癌细胞中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EpCAM和HDAC6 mRNA在前列腺癌中均呈高表达,且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前列腺癌组织中EpCAM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癌旁良性组织(62.61%vs 21.62%,P<0.001)。EpCAM蛋白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及浸润程度、Gleason评分和WHO/ISUP预后分级分组有关(P均<0.05)。前列腺癌组织中HDAC6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癌旁良性组织(81.74%vs 43.24%,P<0.001),其表达与WHO/ISUP预后分级分组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arbase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EpCAM与HDAC6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206,P=3.44e-06)。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EpCAM与HDAC6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54,P<0.001)。si-EpCAM转染DU-145前列腺癌细胞后,EpCAM和HDAC6蛋白表达减少;与si-NC组相比,si-EpCAM组的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下调(P<0.001),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上调,vimentin表达下调。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EpCAM和HDAC6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恶性程度有关。沉默EpCAM表达可抑制HDAC6表达,抑制DU145细胞侵袭能力,逆转EMT进程,EpCAM和HDAC6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epcam HDAC6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EPCAM、MUC16免疫磁珠制备及循环肿瘤细胞检测 被引量:5
2
作者 陆松梅 周琦 +3 位作者 张娜 李亚军 甘生敏 李少林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7-522,共6页
目的检测EPCAM、MUC16两种抗原在上皮性卵巢癌循环肿瘤细胞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羧基磁珠制备EPCAM、MUC16两种免疫磁珠,分3组:EPCAM免疫磁珠检测组、MUC16免疫磁珠检测组、2种磁珠均等混合检测组。对来源于同一患者的等体积外周... 目的检测EPCAM、MUC16两种抗原在上皮性卵巢癌循环肿瘤细胞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羧基磁珠制备EPCAM、MUC16两种免疫磁珠,分3组:EPCAM免疫磁珠检测组、MUC16免疫磁珠检测组、2种磁珠均等混合检测组。对来源于同一患者的等体积外周血样本进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HE染色后鉴定检测值。结果 EPCAM免疫磁珠、MUC16免疫磁珠、EPCAM+MUC16免疫磁珠对同体积、同来源样本检测值分别为22±11、14±6、28±12个肿瘤细胞(P<0.05),说明检测效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UC16与EPCAM在上皮性卵巢癌循环肿瘤细胞中独立表达且存在差异,因此增加MUC16这一器官标志物可有效提高上皮性卵巢癌CTCs检出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epcam MUC16 卵巢癌 免疫磁珠
下载PDF
Vimentin联合CK、EpCAM用于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 被引量:9
3
作者 梁容瑞 石立彦 +4 位作者 史悦 石凤灵 李伟 陶敏 李大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联合上皮标志物CK、EpCAM用于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鉴定的效果。方法:收集93例中晚期乳腺癌(Ⅲ~Ⅳ期)患者全血,免疫磁珠阴性选择法富集CTC,对比Vimentin联合CK+EpCAM(联合检测组)和... 目的:探讨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联合上皮标志物CK、EpCAM用于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鉴定的效果。方法:收集93例中晚期乳腺癌(Ⅲ~Ⅳ期)患者全血,免疫磁珠阴性选择法富集CTC,对比Vimentin联合CK+EpCAM(联合检测组)和仅CK+EpCAM(单纯检测组)染色鉴定CTC的阳性率、平均阳性细胞数量,并招募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阴性对照,对比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两种方法均未在健康志愿者血中检测到阳性细胞;联合检测组和单纯检测组总检出CTC阳性率分别为69.9%和76.3%,平均检出CTC细胞数分别为(4.89±4.58)个/7.5mL血液和(8.76±8.32)个/7.5mL血液,联合检测组检出率及CTC检出细胞数均高于单纯检测组;Ⅲ期患者两种检测法的检出率及CTC个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Ⅳ期患者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的CTC阳性率无差异(P〉0.05),但联合检测组CTC计数显著高于单纯检测组(P〈0.05)。依据年龄、肿瘤大小等,联合检测组均较单纯检测组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年龄〉35岁、肿瘤大小〈5cm的患者差异显著(P〈0.01),Luminal A型和Her-2阳性型患者可以通过联合检测法提高CTC检出水平,而Luminal B型和三阴型则未体现出显著的差异。结论:Vimentin联合CK、EpCAM进行CTC检测可提高检出率,同时CTC数量与肿瘤的分期及转移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循环肿瘤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VIMENTIN CK epcam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EpCAM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斌 张志强 +1 位作者 盛黎黎 周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281-1284,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EpCAM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3和EpCAM在65例子宫内膜癌和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 目的:研究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EpCAM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3和EpCAM在65例子宫内膜癌和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CD133和EpCAM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2,P=0.00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D133和EpCAM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0.006,P=0.007)、组织学分级(P=0.008,P=0.013)、浸润深度(P<0.001,P=0.008)、淋巴结转移(P=0.002,P=0.024)、FIGO分期(P=0.004,P=0.010)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D133和EpCAM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4,P<0.010)。结论: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EpCAM与肿瘤的发生及进展有关,检测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有助于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epcam肿瘤干细胞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EPCAM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潘群雄 苏子剑 +1 位作者 王聪仁 庄建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065-5067,共3页
目的检测EPCAM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livision法)检测9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PCAM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PCAM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 目的检测EPCAM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livision法)检测9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PCAM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PCAM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EPCAM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EPCAM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脉管浸润、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浸润深度正相关;EPCAM、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PCAM可能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发展的恶性进程,其高表达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有望成为一个新的相对独立的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epcam 预后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EpCAM的表达及与DNA倍体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倪亚平 陈一峰 +5 位作者 郑锦阳 姚锡虎 何佩 张卫玉 杨梅 杨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细胞中EpCAM(CD326)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与DNA倍体改变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55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EpCAM的表达,用阳性率(percentage of positive cells,PPC)、平均荧光强度(m...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细胞中EpCAM(CD326)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与DNA倍体改变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55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EpCAM的表达,用阳性率(percentage of positive cells,PPC)、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dex,MFI)表示;应用细胞周期分析仪对结直肠癌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用细胞定量术分析EpCAM表达和DNA倍体改变的相关性及其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5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pCAM蛋白的PPC为(83.48±7.07)%,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43.56±5.29)%(t=39.22,P<0.001)。5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pCAM蛋白MFI值为28.90(19.60~45.8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的4.89(3.79~6.28)(Z=-6.45,P<0.001)。癌组织:浸润型+溃疡型vs肿块型(包括浸润型vs溃疡型),中+低分化vs高分化(包括低分化vs中分化),Dukes分期C+D vs A+B,p TNM分期Ⅲ+ⅣvsⅠ+Ⅱ,浸润深度pT3+T4 vs pT1+T2,淋巴结转移pN1 vs pN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生物学行为越差,EpCAM蛋白表达MFI值与PPC越高,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DNA含量分析结果显示:55例结直肠癌中39例(70.90%)为多倍体,DNA指数(DNA index,DI)和DNA倍体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同时,在EpCAM阳性病例中,DI随着EpCAM表达增强而升高(r=0.668,P=0.000);而增殖指标S期细胞比率(S-phase fraction,SPF)和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也随着EpCAM表达增强而升高(r_1=0.664,P_1=0.000;r_2=0.651,P_2=0.000)。结论EpCAM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增殖密切相关,同时检测EpCAM表达和DNA含量分析能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流式细胞 epcam DNA含量分析 细胞定量术
下载PDF
胃癌表达EpCAM和CK19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侯睿哲 彭云香 +1 位作者 毛静涛 侯治富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7-709,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中CK19和EpCAM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对术后病理诊断明确的胃癌31例,良性病变7例和正常胃粘膜16例的组织标本制成一张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芯片中CK19和EpCAM的表达,从循证诊断角度... 目的探讨胃癌中CK19和EpCAM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对术后病理诊断明确的胃癌31例,良性病变7例和正常胃粘膜16例的组织标本制成一张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芯片中CK19和EpCAM的表达,从循证诊断角度分析两者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CK19、EpCAM在良性病变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中,差异性显著(P<0.05);(2)CK19、EpCAM在胃癌的循征医学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其中以EpCAM、及其与CK19并联实验的价值最高。结论 CK19和EpCAM可以帮助胃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胃癌 CK19 epcam 循证诊断
下载PDF
ALDH1、EpCAM及Ki67 mRNA在大肠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黄芳 钱国伟 +3 位作者 刘俊杰 白津 裴冬生 郑骏年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索大肠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中ALDH1、EpCAM及Ki67mRNA的表达临床价值。方法收集56例健康志愿者和55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从全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用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法检测外周血样本中ALDH1、EpCA... 目的探索大肠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中ALDH1、EpCAM及Ki67mRNA的表达临床价值。方法收集56例健康志愿者和55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从全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用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法检测外周血样本中ALDH1、EpCAM及Ki67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ALDH1、EpCAM及Ki67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LDH1的表达量与肿瘤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EpCAM的表达量与TNM分期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大肠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中ALDH1、EpCAM及Ki67mRNA的表达作为一种简便可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能为大肠癌患者的分期、预后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DH1 epcam KI67 循环肿瘤细胞 大肠癌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中EpCAM和S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金梅 张金库 +5 位作者 周炳娟 赵文明 陈红 孙吉瑞 张丙信 乔海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探讨EpCAM和Sox2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pCAM和Sox2在81例TNBC、71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20例癌旁正常乳腺... 目的探讨EpCAM和Sox2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pCAM和Sox2在81例TNBC、71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2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TNBC组织中EpCAM、Sox2的阳性过表达率分别为74.1%、54.3%,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15.0%和0)(P<0.05);EpCAM蛋白过表达与TNBC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Sox2蛋白表达与TNBC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EpCAM和Sox2蛋白表达可能具有相关性。结论 EpCAM和Sox2蛋白在TNBC中均高表达,可能具有促癌作用及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epcam SOX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EpCAM^(high)/CD44^+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秋菊 刘斌 +4 位作者 邢传平 苏勤军 董亮 钱震 高自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5296-5300,共5页
背景:肿瘤干细胞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EpCAMhigh/CD44+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发现使对肿瘤干细胞形态特征及分布的观察成为可能。目的:观察结直肠癌干细胞数量、位置、分布方式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 背景:肿瘤干细胞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EpCAMhigh/CD44+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发现使对肿瘤干细胞形态特征及分布的观察成为可能。目的:观察结直肠癌干细胞数量、位置、分布方式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8-03/08在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病理科完成。材料:67例结直肠癌石蜡包埋标本取自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病理2005/2007外检档案。所有标本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患者中男27例,女40例,年龄29~90岁。方法:根据结直肠癌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标记EpCAM和CD44,标记石蜡包埋结直肠癌标本中的肿瘤干细胞,应用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定位EpCAM和CD44双阳性细胞,并在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的对应位置上观察其形态特征。主要观察指标:EpCAM和CD44双阳性细胞的数量、位置、分布方式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结果:双阳性细胞的数量占肿瘤细胞的0.1%~30.0%,它们沿腺管样结构的基底侧呈局灶状或散在分布;细胞呈卵圆形或立方状,胞浆稀少,胞核大小较一致,均质深染,呈卵圆形或高柱状;且其数量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分化越低,数量越多。结论: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复发及耐药的根源,观察结直肠癌干细胞的数量、位置、分布方式、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病理参数的关系,可为结直肠癌的病理诊断和分期、预后评估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干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 epcam ESA CD326 CD44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外周血EpCAM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鲁葆华 高远 +5 位作者 王群慧 苏崇玉 张红梅 胡范彬 张同梅 李宝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400-3405,共6页
目的:探讨以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为标志物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小细胞肺癌(SCLC)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前瞻性随访研究,用qRT-PCR对50例初治SCLC患者外周血中EpCAM信使核糖核酸(mRNA)... 目的:探讨以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为标志物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小细胞肺癌(SCLC)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前瞻性随访研究,用qRT-PCR对50例初治SCLC患者外周血中EpCAM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及拷贝数进行检测,来评价SCLC患者外周血中EpCAM^(+)-CTCs的拷贝数及变化与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50例患者治疗前EpCAM^(+)-CTCs的拷贝数为130.89~10971.43 copies/μL。治疗前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和分期的患者CTCs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个周期后不同性别、吸烟状态的患者EpCAM^(+)-CTCs拷贝数有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后CTCs拷贝数以及治疗前后CTCs减少比例均不能预测1年生存率。拷贝数及治疗后减少比例高低与总生存(OS)无关(P>0.05)。结论:以EpCAM为标志物的qRT-PCR检测SCLC患者外周血CTCs拷贝数的临床意义有限,仍需继续探索SCLC患者外周血中CTCs捕获的最佳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epcam QRT-PCR 循环肿瘤细胞 预后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A125和EpCAM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脱勋元 龙丽霞 +3 位作者 韩岚 党云 陈珂瑶 王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42-845,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A125和EpCAM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标本,同时选取同期子宫内膜增生病例标本3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标本10例作为对照研究。采用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A125和EpCAM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标本,同时选取同期子宫内膜增生病例标本3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标本10例作为对照研究。采用免疫组化学染色法检测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CA125及EpCAM表达情况,分析CA125及EpCAM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增生组及子宫内膜癌组3组间CA125及EpCAM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2,P2=0.006)。CA125及EpCAM在子宫内膜高组织分化程度、肌层侵袭深度≥1/2及FIGO分期Ⅲ-Ⅳ期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中低组织分化程度、肌层侵袭深度<1/2及FIGO分期Ⅰ-Ⅱ期患者(P<0.05)。CA125及EpCAM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患者、不同淋巴转移情况等临床特征中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A125与EpCAM的表达呈现正相关性(r=0.297,P=0.011)。结论:CA125和EpCAM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病变进展有关,临床可通过监测患者癌组织中CA125和EpCAM的表达情况,对判定患者癌病进展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25 epcam 子宫内膜癌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EpCAM和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金梅 张金库 +4 位作者 周炳娟 陈雪 马秋双 孙吉瑞 张丙信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和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81例TNBC原发灶、43例淋巴结转移灶及2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EpCAM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EpCAM和Ki-67...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和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81例TNBC原发灶、43例淋巴结转移灶及2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EpCAM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EpCAM和Ki-67在TNBC组织中的过表达率分别为74.1%和61.7%,均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AM蛋白表达与TNBC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i-67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有关(P<0.05);TNBC组织中EpCAM和Ki-6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62,P<0.001)。在4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TNB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灶和原发灶中EpCAM和Ki-67蛋白均呈高表达,Ki-67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率高于原发灶(P<0.05)。结论 EpCAM和Ki-67在TNBC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均高表达;EpCAM和Ki-67过表达可能与TNB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EpCA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鲁明典 刘弋 徐振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1期1801-1804,共4页
目的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91例胃癌中EpCAM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1例胃癌癌灶组织为实验组,随机选取79例取其癌灶远隔组织胃黏膜为对照组。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分析组织中EpCAM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EpCAM表达与C12结果的差... 目的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91例胃癌中EpCAM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1例胃癌癌灶组织为实验组,随机选取79例取其癌灶远隔组织胃黏膜为对照组。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分析组织中EpCAM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EpCAM表达与C12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91例胃癌组织中EpCAM阳性率为92.3%;对照组组织EpCAM阳性率为1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CA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癌灶部位、瘤体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大体分型、病理类型等无明显相关性。91例胃癌患者C12阳性率为44.0%,EpCAM阳性率为92.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pCAM可用于胃癌的诊断,不受临床病理资料因素影响;组织EpCAM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优于血清C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标志物 epcam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组织芯片
下载PDF
微环DNA表达抗EpCAM/抗CD3双特异BiTE分子的抗卵巢癌细胞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远群 谌平 +1 位作者 陈国创 韦枝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0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抗EpCAM/抗CD3 BsAb分子蛋白对体外卵巢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非病毒载体微环DNA表达抗EpCAM/抗CD3 BsAb分子蛋白。观察不同浓度(1×10^-3、1×10^-4、1×10^-5、1×10^-6、1×10^-7、1×10^-... 目的探讨抗EpCAM/抗CD3 BsAb分子蛋白对体外卵巢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非病毒载体微环DNA表达抗EpCAM/抗CD3 BsAb分子蛋白。观察不同浓度(1×10^-3、1×10^-4、1×10^-5、1×10^-6、1×10^-7、1×10^-8μg/mL)抗EpCAM/抗CD3 BsAb分子蛋白加至卵巢癌细胞及T细胞中,经6 h和12 h培育后,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与死亡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加抗体后卵巢癌细胞与T细胞明显聚集成块,周围见大量死亡细胞。相同时间下,随着浓度的增加,T细胞介导的卵巢癌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并不会一直增强。当浓度达到1×10^-4μg/mL时,培育6 h和12 h时的杀伤均达到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的微环DNA表达系统所表达的抗EpCAM/抗CD3 BsAb对体外卵巢癌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未来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抗卵巢癌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am CD3 双特异BiTE分子蛋白 卵巢癌 靶向治疗
下载PDF
FICE染色内镜联合EpCAM检测对肠化型Barrett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振芹 赵卫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98-799,共2页
近年来,Barrett食管(BE)发病率逐年升高,容易引发食管下段腺癌〔1,2〕。在BE患者中,癌变率最高的病理类型为含杯状细胞〔3〕的特殊肠化型BE,而临床上采用的胃镜检查结合活检诊断BE具有较大的局限性〔4〕,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5〕。本文... 近年来,Barrett食管(BE)发病率逐年升高,容易引发食管下段腺癌〔1,2〕。在BE患者中,癌变率最高的病理类型为含杯状细胞〔3〕的特殊肠化型BE,而临床上采用的胃镜检查结合活检诊断BE具有较大的局限性〔4〕,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5〕。本文拟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FICE染色内镜联合EpCAM检测与FICE染色内镜联合CK7检查,旨在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化型Barrett FICE染色内镜 epcam
下载PDF
一种可满足产业化需求的靶向EpCAM嵌合抗原受体慢病毒生产工艺
17
作者 周文婷 邓公平 +7 位作者 付舒翔 田方艳 吴珊珊 柏清玉 邓长云 唐颖鑫 朱淑英 张培湘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18-24,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满足产业化需求的靶向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嵌合抗原受体(CAR)慢病毒生产工艺。方法以EpCAM蛋白为抗原,免疫小鼠获得EpCAM单抗,采用EpCAM单抗的scFv为胞外单链可变区,构建人源化靶向EpCAM的第三代CAR载体质粒,并通过Ep... 目的建立一种可满足产业化需求的靶向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嵌合抗原受体(CAR)慢病毒生产工艺。方法以EpCAM蛋白为抗原,免疫小鼠获得EpCAM单抗,采用EpCAM单抗的scFv为胞外单链可变区,构建人源化靶向EpCAM的第三代CAR载体质粒,并通过EpCAM CAR载体质粒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HEK 293T细胞获得慢病毒粗毒液,粗毒液经核酸酶孵育、过滤澄清、Core 700层析、浓缩换液、除菌过滤、制剂分装等工序获得EpCAM慢病毒成品。结果通过EpCAM单抗成功构建了靶向EpCAM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Humanized EpCAM ScFv-CD28-CD3ζ-CAR,并通过该EpCAM CAR进行2 L悬浮体系慢病毒包装所收获粗毒液,经层析及超滤浓缩等纯化工艺收获慢病毒成品100 mL,成品慢病毒转导滴度达2.16×10^(8)TU/mL,慢病毒总量达2.16×10^(10)TU。成功开发了可满足产业化需求的靶向EpCAM CAR慢病毒上游包装及下游纯化生产工艺。结论具有成本效益的慢病毒(LV)载体制备对于满足产业化需求至关重要,本研究在EpCAM蛋白、EpCAM抗体、及EpCAM CAR载体质粒的基础上,结合完整的慢病毒悬浮生产工艺,制备高滴度高纯度的靶向EpCAM嵌合抗原受体慢病毒,为EpCAM 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应用及其产业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粘附分子 嵌合抗原受体 CAR-T细胞治疗 慢病毒生产
下载PDF
人肝癌组织中EpCAM的表达及其意义
18
作者 宁淑芳 代尚 +3 位作者 利基林 骆成飘 韦常宏 张力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探讨EpCAM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获取肝癌诊断相关的蛋白分子提供实验资料。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pCAM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pCAM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癌旁正常组织... 目的探讨EpCAM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获取肝癌诊断相关的蛋白分子提供实验资料。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pCAM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pCAM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7%(49/60)、61.7%(37/60)、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织中EpCAM高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民族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AFP值、包膜完整度和门脉瘤栓无关(P>0.05)。EpCAM阳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期短于阴性患者,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CAM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可能参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恶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组织芯片 epcam
下载PDF
EpCAM和CD13在不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和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其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闫霞 江建新 +3 位作者 黄早早 吴超 刘平 姚弘毅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07-310,314,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干细胞标记物EpCAM和CD13在不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EpCAM和CD13表达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肝细胞系(LO2细胞)和肝癌细胞系(Huh7,Bel-7404,Hep3B,QSG-7701细胞)中肝癌干细胞标记物Ep... 目的:探讨肝癌干细胞标记物EpCAM和CD13在不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EpCAM和CD13表达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肝细胞系(LO2细胞)和肝癌细胞系(Huh7,Bel-7404,Hep3B,QSG-7701细胞)中肝癌干细胞标记物EpCAM和CD13的表达情况,同时建立稳定转染HBx基因的Bel-7404(Bel-7404/HBx)细胞系,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EpCAM和CD13表达情况。结果:EpCAM和CD13在不同的肝癌细胞系中表达水平完全不同;转染HBx基因后EpCAM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分别为对照组的(2.04±0.16)和(2.03±0.25)倍;而CD1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分别为对照组的(69±8)%和(55±7)%。结论:肝癌干细胞可能存在多个干细胞亚群,在不同的肝癌细胞中干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水平不同,而HBX对不同亚群的影响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干细胞 epcam CD13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转染
下载PDF
EpCAM、Oct-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奚忠 郭榆江 +1 位作者 吴政龙 潘瑶 《肝胆外科杂志》 2015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Ep CAM和Oct-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及其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肝细胞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Ep CAM和Oct-4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Ep CAM和Oct-4蛋白产物阳性表达... 目的探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Ep CAM和Oct-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及其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肝细胞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Ep CAM和Oct-4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Ep CAM和Oct-4蛋白产物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1%(28/65)和53.8%(35/65)(P<0.05),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4.62%(3/65)和7.69%(5/65),Ep CAM在高水平AFP组的肝细胞癌患者中呈高表达(P<0.05),而Oct-4在无肿瘤包膜组或有门静脉癌栓组的肝细胞癌患者中呈高表达(均P<0.05),Ep CAM与Oct-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Ep CAM和Oct-4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Oct-4有可能成为肝癌干细胞表面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am OCT-4 肝细胞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