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ional anesthesia in a patient with 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A case report
1
作者 Hyung Joon Park Ye Hwan Kim +1 位作者 Young Joon Yoon Sang Yun Ch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17期3183-3187,共5页
BACKGROUND 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is an inherited autosomal-recessive disorder of impaired mucociliary clearance characterized by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otolaryngological diseases,central nervous system ... BACKGROUND 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is an inherited autosomal-recessive disorder of impaired mucociliary clearance characterized by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otolaryngological diseases,central nervous system abnormalities,reproductive system abnormalities,and cardiac function abnormalities.General anesthesia in these patients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incidence of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than in patients without the disease.CASE SUMMARY A 16-year-old male patient was referred to the emergency room complaining of right ankle pain due to distal tibiofibular fracture.Three years prior,he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PCD.At that time,he had experienced several episodes of pneumonia,sinusitis,and chronic middle ear infections,for which he underwent surgical interventions.At the current admission,he presented with cough and sputum but no other respiratory symptoms.A chest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revealed centrilobular ground-glass opacities in both lower lobes and a calcified nodule in the left lower lobe.For the surgical procedure and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was employed.Th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 was measured by the 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On the day of surgery,his NRS was 5 points.By the second postoperative day,the NRS score had decreased to 2–3 points.The epidural catheter was removed on the fourth day following the operation.The patient was subsequently discharged no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CONCLUSION We performed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in a patient with PCD.The patient experienced no additional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and was discharged with a low NRS score for p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Lower limb operation Case report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邵先红 陈陈 +1 位作者 王纯辉 常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对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产妇76例,随机分为K组(艾司氯胺酮)和C组(对照),每组38例。K组镇痛泵配方:艾司氯胺酮50 mg+罗哌卡因200 mg;...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对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产妇76例,随机分为K组(艾司氯胺酮)和C组(对照),每组38例。K组镇痛泵配方:艾司氯胺酮50 mg+罗哌卡因200 mg;C组镇痛泵配方:罗哌卡因200 mg。观察2组患者术后6、12、24、36、48 h静息和活动(屈髋)时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比较2组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分。比较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K组术后24、36、48 h静息时NR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术后12、24、36、48 h活动时NR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术后1、2 d QoR-40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术后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行PCEA,可优化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罗哌卡因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剖宫产 恢复质量
下载PDF
氢吗啡酮联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价值
3
作者 周盼 刘剑波 杨杰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6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联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拟在新余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术的9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两组术后均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联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拟在新余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术的9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两组术后均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照组使用药物为布比卡因,观察组使用氢吗啡酮+布比卡因。比较两组术后疼痛、镇痛泵使用情况、泌乳情况、不良反应及恢复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4、8、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晚于对照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产后泌乳启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48 h 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产后48 h内的泌乳量充足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吗啡酮联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尽早开启产后泌乳,保证良好恢复质量,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布比卡因 剖宫产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研究
4
作者 谢长春 钟年青 +3 位作者 王建平 王香莲 付林芳 钟勇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分析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于赣县区人民医院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术后行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 目的:分析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于赣县区人民医院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术后行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对照组(30例)给予0.15%罗哌卡因+1μg/mL舒芬太尼+生理盐水(NS)总量至100mL,观察组(30例)给予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0.5mg/mL艾司氯胺酮+NS总量至100mL。对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运动阻滞情况、镇静评分、自控镇痛次数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h、12h、24h及48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48h内自控镇痛次数少于对照组;术后6h,观察组Bromage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h、24h及48h,两组Bromage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h、12h、24h及48h,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0.5mg/mL艾司氯胺酮+NS总量至100mL效果确切,可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手术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艾司氯胺酮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下载PDF
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刘喜梅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68-70,74,共4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56例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采用PCEA。比较两... 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56例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采用PCEA。比较两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不同时间[镇痛前(T0)、镇痛后20 min(T1)、宫口全开(T2)、分娩后即刻(T3)]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娩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氧化应激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总产程、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T0时,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两组APTT、PT均长于分娩前,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两组FIB水平均高于分娩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SH-Px、CAT、AOPP水平均高于分娩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EA应用于初产妇无痛分娩,可缩短总产程和住院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缓解产妇疼痛,改善凝血功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效果优于静脉自控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无痛分娩 凝血功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范瑞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分娩的188例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镇痛,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分娩的188例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右美托咪定镇痛。比较两组不同时间[镇痛前(T_(0))、镇痛后10 min(T_(1))、镇痛后30 min(T_(2))、胎儿即刻娩出时(T_(3))]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不同时间(镇痛前、镇痛后20 min、宫口全开)分娩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1)、T_(3)时,两组心率、收缩压及MAP水平均低于T_(0)时,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时,两组心率水平均低于T_(0)时,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和MAP水平均低于T_(0)时,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20 min、宫口全开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1 d,两组SOD水平均低于分娩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Hcy水平均高于分娩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2/94),低于对照组的9.57%(9/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初产妇分娩,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减轻分娩疼痛和氧化应激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硬膜外自控镇痛 初产妇 血流动力学 疼痛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不同术后镇痛方式对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
7
作者 龙敏洁 张姣 +1 位作者 赵晓娟 李晓龙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5期859-863,共5页
目的:比较胸段硬膜外镇痛(TEA)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A)与肋间神经阻滞(INB)联合PCA在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RATS)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RATS 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TEA+PCA... 目的:比较胸段硬膜外镇痛(TEA)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A)与肋间神经阻滞(INB)联合PCA在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RATS)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RATS 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TEA+PCA组(40例,TEA联合PCA)和INB+PCA组(40例,INB联合PCA),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疼痛介质、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与INB+PCA组比较,TEA+PCA组术后6 h、24 h、48 h、72 h静息时、咳嗽时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更低(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72 h的β内啡肽(β-EP)降低(P<0.05),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升高(P<0.05),但与INB+PCA组比较,TEA+PCA组术后72 h的β-EP更高(P<0.05),SP、PGE2更低(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72 h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升高(P<0.05),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无变化(P>0.05),但与INB+PCA组比较,TEA+PCA组术后72 h的MMSE评分更高(P<0.05),QoR-15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NB+PCA组的皮肤瘙痒率5.00%比较,TEA+PCA组的32.50%更高(P<0.05)。结论:与INB联合PCA相比较,TEA联合PCA应用于RATS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认知功能,但皮肤瘙痒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胸外科手术 胸段硬膜外镇痛 肋间神经阻滞 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时距式松弛护理在初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刘烨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8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时距式松弛护理在初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60例。常规组实施标准化... 目的:分析时距式松弛护理在初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60例。常规组实施标准化产科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时距式松弛护理。比较两组疼痛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宫口开至3 cm时,两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口开至6 cm和宫口全开时,试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常规组,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距式松弛护理在初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缓解产妇疼痛,缩短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距式松弛护理 初产妇 硬膜外自控镇痛
下载PDF
甲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杨子莹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
目的探究甲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名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名。对照组产妇接受甲哌卡因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产妇接受罗哌卡因剖宫产术后... 目的探究甲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名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名。对照组产妇接受甲哌卡因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产妇接受罗哌卡因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组产妇满意度、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romage评分及按压次数。结果两组产妇满意度、手术后4h、6h、16h、24h时静息痛、运动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结束、手术后4h、8h的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按压次数为(1.96±1.02)次,观察组产妇按压次数为(2.02±1.00)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行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应用甲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均可减轻产妇疼痛,具有安全性,改善产妇Bromage评分,减少按压次数,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甲哌卡因 罗哌卡因 硬膜外自控镇痛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探讨
10
作者 马茂森 唐在荣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双...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结果研究组术后12h、24h、48h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自控镇痛需求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研究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实施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明显降低产妇疼痛感,减少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应激反应低,免疫功能影响小,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自控镇痛 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术后镇痛
下载PDF
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凡皓 于红 殷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8-401,419,共5页
目的比较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泌尿外科行TURBT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30例患者接受静脉自控镇痛,30例患者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2组患... 目的比较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泌尿外科行TURBT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30例患者接受静脉自控镇痛,30例患者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4 h(T1)、12 h(T2)、24 h(T3)、48 h(T4)时间点的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法(R-VAS)疼痛评分、运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法(M-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镇痛指标(术后镇痛药物追加次数、按压镇痛泵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术后康复指标(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膀胱刺激征、心动过缓)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术后T1~T4时间点R-VAS疼痛评分和M-VAS疼痛评分均逐渐下降(P<0.05);各时间点2组比较,R-VAS疼痛评分、M-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比较,术后镇痛指标、术后康复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TURBT后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2种镇痛方式在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自控镇痛 硬膜外自控镇痛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地塞米松复合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艳丽 李玉清 +2 位作者 张凌云 刘晓军 汪友平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22-324,339,共4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复合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疗效,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成功纳入69例初产妇行临床试验。随机分为两组行硬膜外穿刺:A组(36例)1%盐酸罗哌卡因10 ml+舒芬太尼50μg+生理盐水89 ml。B...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复合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疗效,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成功纳入69例初产妇行临床试验。随机分为两组行硬膜外穿刺:A组(36例)1%盐酸罗哌卡因10 ml+舒芬太尼50μg+生理盐水89 ml。B组(33例)1%盐酸罗哌卡因10 ml+舒芬太尼50μg+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88 ml混合液,行VAS评分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记录产妇疼痛评分和麻醉平面、产后不良反应,总给药量,新生儿结局。结果:B组比A组的镇痛时间长(P<0.05)。B组比A组需求更小剂量的罗哌卡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在血流动力学、疼痛评分、新生儿结局和并发症无差异(P>0.05)。结论:无痛分娩时硬膜外镇痛中的地塞米松具有延长的镇痛持续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不增加母亲和婴儿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舒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罗哌卡因 分娩镇痛 病人自控
下载PDF
低背景剂量联合大剂量自控镇痛方案对足月初产妇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祥鑫 罗荣 +1 位作者 王伟昌 胡永和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3年第11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低背景剂量联合大剂量患者自控镇痛(PCA)方案对足月初产妇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某院分娩的172例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硬膜外分娩方案分为对照组(n=90)和试验组(n=82)。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低背景剂量联合大剂量患者自控镇痛(PCA)方案对足月初产妇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某院分娩的172例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硬膜外分娩方案分为对照组(n=90)和试验组(n=82)。对照组采用常规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案,试验组采用低背景剂量联合大剂量PCA方案。比较两组产程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娩镇痛时间、PCA按压次数、麻醉药物用量情况、分娩后不同时间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两组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镇痛前后VAS评分、分娩镇痛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实际/有效PCA按压次数、麻醉药物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分娩后1个月、3个月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足月初产妇的分娩过程,常规镇痛方案与低背景剂量联合大剂量PCA方案的镇痛效果较为接近,但低背景剂量联合大剂量PCA方案的麻醉药物使用量更低,有望获得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分娩镇痛 产妇 自控镇痛 麻醉药物
下载PDF
盐酸氢吗啡酮用于骨科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甜甜 李国振 李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9期113-115,共3页
目的研究盐酸氢吗啡酮在骨科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效果。方法130例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65例。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应用罗哌卡因及盐酸氢吗啡酮,对比组患者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 目的研究盐酸氢吗啡酮在骨科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效果。方法130例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65例。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应用罗哌卡因及盐酸氢吗啡酮,对比组患者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仅应用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镇痛前后疼痛介质水平,术后不同阶段(术后6、12、24、48 h)疼痛程度,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后,两组患者P物质、前列腺素E2及β-内啡肽均明显低于本组镇痛前,且研究组P物质(70.65±10.24)pg/ml、前列腺素E2(165.25±12.67)pg/ml及β-内啡肽(72.49±7.65)pg/ml均明显低于对比组的(123.36±9.48)、(277.25±13.24)、(104.59±7.3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1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2.96±1.10)、(2.70±0.46)、(2.32±0.25)、(1.68±0.25)分,均明显低于对比组的(4.66±2.62)、(4.33±0.25)、(4.21±0.33)、(3.15±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镇痛优良率96.92%明显高于对比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明显低于对比组的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采用盐酸氢吗啡酮镇痛能够有效促进镇痛效果的提升,可行性强,适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氢吗啡酮 骨科手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探讨产时发热对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15
作者 马欢欢 徐恒 +2 位作者 李国琴 张永红 黄光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1期34-37,41,共5页
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探讨产时发热对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遵义市妇幼保健院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阴道分娩初产妇600例,均行PCEA,根据产时发热发生情况分为发热组78例... 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探讨产时发热对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遵义市妇幼保健院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阴道分娩初产妇600例,均行PCEA,根据产时发热发生情况分为发热组78例和未发热组522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母婴结局。结果发热组与未发热组体质指数(BMI)、产程、镇痛时长、阴道指检次数、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PSM 1∶1匹配,发热组与未发热组均为71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组鼓膜体温在产程进展3 h时出现上升,至4 h起出现产时发热。发热组住院时间长于未发热组,分娩后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抗生素使用率高于未发热组,新生儿出生1 min后Apgar评分低于未发热组(P<0.01);2组产钳、侧切占比,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科入住率、胎儿宫内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SM结果显示,产时发热对PCEA产妇母婴结局有一定影响,可加重母体炎症,增加抗生素使用率,延长住院时间,还会影响新生儿身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时发热 硬膜外自控镇痛 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 母婴结局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结合氢吗啡酮PCEA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应激反应及镇痛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洪锋 熊雄 +1 位作者 石思思 王谦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5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结合氢吗啡酮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应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划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腰硬联合麻...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结合氢吗啡酮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应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划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干预,PCEA中,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氢吗啡酮治疗。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镇痛泵按压次数、疾病疼痛程度、Ramsay评分、应激反应指标。结果:术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72 h,观察组的NE、TNF-α、Co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48、72 h,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观察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4、48 h,两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发生呼吸抑制1例(2.50%),嗜睡1例(2.50%),恶心呕吐1例(2.50%),总发生率为7.50%(3/40);观察组术后出现嗜睡1例(2.50%),恶心呕吐1例(2.50%),总发生率为5.00%(2/4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4)。结论: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氢吗啡酮干预的镇痛疗效显著,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改善Ramsay评分,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具备较佳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膝关节 腰硬联合麻醉 氢吗啡酮 老年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不同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对无痛分娩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17
作者 马传燕 张桥 +2 位作者 韩海霞 李晶 张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5期647-651,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对无痛分娩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分娩的1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根据患者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 目的研究不同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对无痛分娩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分娩的1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根据患者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年龄22~35(26.79±3.18)岁,孕周37~40(39.15±0.42)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30例、Ⅱ级25例;对照组年龄23~34(27.01±3.14)岁,孕周37~41(39.24±0.39)周,ASA分级Ⅰ级28例、Ⅱ级27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产程、妊娠结局、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泌乳功能[泌乳开始时间、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分娩前1 d、分娩后24 h)]、分娩前后血清纤溶功能指标[纤溶酶原活性抑制物-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分娩镇痛后10 min、30 min VAS评分[(4.58±0.36)分、(3.03±0.41)分]均低于对照组[(5.71±0.44)分、(3.96±0.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74.26±11.85)min、(6.74±2.63)min]均低于对照组[(90.43±12.57)min、(9.11±3.0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Apgar评分[(9.38±0.17)分]高于对照组[(8.85±0.22)分],产后出血量[(218.65±24.39)ml]低于对照组[(291.07±38.6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泌乳开始时间[(27.37±5.18)h]低于对照组[(36.02±6.34)h],分娩后血清PRL水平[(328.09±41.18)μg/L]高于对照组[(257.63±36.5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娩后观察组血清PAI-1、t-PA、D-D水平[(25.92±3.26)μg/L、(13.77±2.06)μg/L、(151.09±16.77)μg/L]均低于对照组[(39.38±3.74)μg/L、(20.82±3.14)μg/L、(179.62±18.4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进行无痛分娩可显著降低产妇疼痛程度,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量,抑制纤溶亢进,提高泌乳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枸橼酸舒芬太尼 盐酸罗哌卡因 无痛分娩 纤溶功能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对下肢手术硬膜外镇痛的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相文 张熙 +1 位作者 肖昀 郑敏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58-262,284,共6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在下肢骨折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术...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在下肢骨折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术毕采用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行PCEA,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行术后PCEA,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 h(T0)、术后4 h(T1)、术后8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Ramsay)评分及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总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补救镇痛情况。结果:术后2、4、8、12、24 h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镇痛泵24 h按压总数、补救镇痛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 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PCEA应用中的镇痛效果相较于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更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舒芬太尼 下肢骨折 硬膜外自控镇痛
下载PDF
硬膜外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张晓娟 马卫兰 马汉祥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779-782,共4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应用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Ⅱ~Ⅲ级,年龄20~40岁,体重指数BMI≤30,随机分为R组(n=30,硬膜外0.15%罗哌卡因镇痛)、NR组(n=30,硬膜... 目的探讨硬膜外应用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Ⅱ~Ⅲ级,年龄20~40岁,体重指数BMI≤30,随机分为R组(n=30,硬膜外0.15%罗哌卡因镇痛)、NR组(n=30,硬膜外0.3 mg/mL纳布啡+0.15%罗哌卡因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记录2组患者术后4 h、12 h、24 h、48 h切口疼痛、宫缩痛、Bromage评分,记录2组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镇痛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NR组术后12 h、24 h切口疼痛评分、宫缩痛评分降低(P<0.05),术后4 h、48 h切口疼痛评分、宫缩痛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及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比较,术后1 d NR组低于R组(P<0.05),2组患者术后2 d、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镇痛并发症发生率、Bromage评分、PC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罗哌卡因相比,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镇痛效果更好且可改善患者术后早期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剖宫产术 睡眠质量 罗哌卡因 纳布啡
下载PDF
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忠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5期88-90,9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60例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静脉自控镇痛)和研究组(n=30,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60例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静脉自控镇痛)和研究组(n=30,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12、24、48 h,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研究组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可减轻疼痛及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 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