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3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1
1
作者 宿斌 王宝玺 +4 位作者 渠涛 方凯 吴晓燕 高洁 钟定荣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归纳、分析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和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3例患者的皮疹特点、伴发症状、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2男1... 目的归纳、分析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和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3例患者的皮疹特点、伴发症状、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2男1女,发病年龄最早3岁,最晚10岁。皮损具有多形性,发作时伴高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组织病理可见真皮至皮下脂肪层内的异型性淋巴样细胞围绕血管浸润,有明显的侵犯血管壁和脂肪小叶现象,伴有较多的EOS浸润;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表达CD8,CD45RO,CD43,而不表达CD20,CD30,CD56。皮损组织基因重排检查TCR-γ(+)。Epstein-Barr病毒原位杂交(+)。外周血EOS明显升高,LDH酶稍高,EB病毒抗体(+)。例1行化疗,后死亡;例2给予强的松口服,例3接受防蚊子叮咬及抗病毒治疗,均长期缓解。结论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新的恶性多系统疾病,发病可能与EBV感染以及蚊子叮咬有关。不同的患者恶性程度不一,治疗及预后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种痘水疱病样 T细胞 epstein—Barr病毒
下载PDF
扶正清鼻方辅助放疗治疗鼻咽癌40例 被引量:6
2
作者 朱颖 殷东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清鼻方辅助放疗治疗鼻咽癌(NPC)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及对血浆脱氧核糖核酸(EBV-DNA),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VCA-IgA)和早期抗原抗体(EA-IgA)的影响。方法:将80例NPC患者随机按入诊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 目的:探讨扶正清鼻方辅助放疗治疗鼻咽癌(NPC)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及对血浆脱氧核糖核酸(EBV-DNA),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VCA-IgA)和早期抗原抗体(EA-IgA)的影响。方法:将80例NPC患者随机按入诊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放疗+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扶正清鼻方,1剂/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出现时间及程度,于第3,7周进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检测血浆EBV-DN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检测血清VCA-IgA和EA-IgA水平。结果:治疗后第3周,观察组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Ⅲ级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5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Ⅳ级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周,观察组Ⅲ级反应发生率为55%,对照组为70%;治疗组Ⅳ级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时间为(18.5±2.8)d,观察组为(15.5±2.7)d,观察组晚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浆E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CA-IgA和EA-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扶正清鼻方能减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并能抑制咽癌血清EB病毒,降低血清病毒抗体水平,这可能对NPC复发或转移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扶正清鼻方 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 EB病毒-DNA 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 早期抗原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