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lloon dilation of Eustachian tube combined with tympanostomy tube insertion and middle ear pressure equalization therapy for recurrent secretory otitis media 被引量:11
1
作者 Gendi Yin Jingqian Tan Peng Li 《Journal of Otology》 CSCD 2019年第3期101-105,共5页
Objective: To report outcomes of balloon dilation Eustachian tuboplasty combined with tympanostomy tube insertion and middle ear pressure equalization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recurrent secretory otitis media. Methods:... Objective: To report outcomes of balloon dilation Eustachian tuboplasty combined with tympanostomy tube insertion and middle ear pressure equalization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recurrent secretory otitis media. Methods: Fifty one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secretory otitis media (62 ears) underwent balloon dilation of Eustachian tube and tympanic tube inser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followed by long term middle ear pressure equalization therapies. The Eustachian tube score (ETS) and Eustachian tube function questionnaire (ETDQ-7) were used for pre- and postoperative (up to 12 months) evaluation of Eustachian tube functions. Results: The mean ETS score was 2.34 ± 0.97 preoperatively, and 6.17 ± 1.54, 7.23 ± 1.62, 8.24 ± 1.97, and 7.63 ± 1.86 at 1, 3, 6 and 12 months postoperatively, respectively (P < 0.05). The ETDQ-7 score was 4.82 ± 1.07 preoperatively, and 2.20 ± 0.54, 2.32 ± 0.68, 2.53 ± 0.79, and 2.67 ± 0.76 at 1, 3, 6 and 12 months postoperatively, respectively (P < 0.05). Conclusion: Balloon dilation of Eustachian tube combined with tympanostomy and catheterization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subjective symptoms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Eustachian tube functions in most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secretory otitis media, as indicated by the ETS and ETDQ-7 scores, demonstrating high levels of efficac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loon dilation eustachian tuboplasty Positive and negative AURICULAR pressure THERAPY Chronic RECURRENT secretory OTITIS media eustachian tube FUNCTION score eustachian tube FUNCTION questionnaire-7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的咽鼓管功能变化分析
2
作者 肖芝 吴美娟 +1 位作者 时晨 于亚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咽鼓管功能特点及其与鼻部症状的相关性,并观察合并咽鼓管功能障碍(ETD)的AR患者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前后咽鼓管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50例接受SCIT治疗的AR患者(观察组)进行...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咽鼓管功能特点及其与鼻部症状的相关性,并观察合并咽鼓管功能障碍(ETD)的AR患者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前后咽鼓管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50例接受SCIT治疗的AR患者(观察组)进行咽鼓管测压(TMM)、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7(ETDQ-7)调查和鼻部症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VAS评分。其中24例合并ETD的AR患者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再次进行相同测试。结果观察组TMM评分低于对照组,ETDQ-7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R患者鼻塞症状与TMM呈负相关(r=-0.283,P=0.004),与ETDQ-7评分呈正相关(r=0.395,P=0.005)。合并ETD的AR患者,在SCIT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TM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或P<0.01);ETDQ-7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AR患者常伴有ETD,鼻塞症状与ETD存在相关性。SCIT治疗随时间的增加,改善鼻部症状的同时促进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咽鼓管功能 咽鼓管测压 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7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0
3
作者 侯昭晖 李瑞香 +4 位作者 吴南 李思阳 孙丽 焦青山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0-565,共6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57例(84耳)诊断为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并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3,6,9和12月时的咽鼓管功能评分(eust...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57例(84耳)诊断为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并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3,6,9和12月时的咽鼓管功能评分(eustachian tube score,ETS)的对比分析及同期咽鼓管功能问卷(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7,ETDQ-7)调查,对其术前,术后1,3,6和12月进行得分均值比较。结果 ETS评分术前和术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ETS评分从术前0.5提高到3.0,术后3月为4.5,术后1月和12月均为5.0,术后的有效率为83.9%;ETDQ-7评分术前和术后对比都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时由术前的4.50±1.07降至2.65±1.24,术后12月时为2.71±1.39,术后1月和3月为2.30±0.92,其中患者的主观有效率为84.3%。结论 BET在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中,操作简易,安全有效,有效率大于80%。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趋于稳定。ETS评分和ETDQ-7评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对于降低咽鼓管功能障碍在中耳手术的术后效果的影响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 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ETS ETDQ-7
下载PDF
翳风穴水针治疗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媚 王慈 +4 位作者 丁毅 王丽华 胡蓉 张珺珺 郭裕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9期1117-1122,共6页
目的观察翳风穴水针治疗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穴位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黏液促排药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口服及鼻用类固醇激素喷鼻治疗,穴位组给予鼓室内注射联合翳... 目的观察翳风穴水针治疗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穴位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黏液促排药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口服及鼻用类固醇激素喷鼻治疗,穴位组给予鼓室内注射联合翳风穴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鼓室内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ETDQ-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TDQ-7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穴位组低于对照组(P<0.01)。穴位组的ETDQ-7评分降低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穴位组和对照组的声导抗总有效率分别为79.4%和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典鼓室内注射的基础上联合翳风穴水针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翳风 水针 注射 鼓室内 分泌性中耳炎 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诗侗 高明华 +4 位作者 邹帆 李朝军 方红雁 杨贵军 陈红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经传统方法治疗无效的伴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9例(48耳),其中16例(19耳)行单独BET治疗,12例(14耳)行BET+鼓膜穿刺...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经传统方法治疗无效的伴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9例(48耳),其中16例(19耳)行单独BET治疗,12例(14耳)行BET+鼓膜穿刺治疗,11例(15耳)行BET+鼓膜置管治疗,随访12个月。术前及术后进行耳内镜、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及咽鼓管评分(eustachian tube score,ETS)和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问卷(7-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评分,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0.5、1、2、4kHz 4个频率的平均听阈及气骨导差,分析疗效。结果单独BET治疗的19耳中,术后6耳(31.6%)无积液复发,10耳(52.6%)鼓膜穿刺后积液无复发,3耳(15.8%)行鼓膜置管;BET+鼓膜穿刺治疗的14耳中,术后10耳(71.4%)无积液复发,2耳(14.3%)行鼓膜穿刺后积液无复发,2耳(14.3%)鼓膜置管;BET+鼓膜置管治疗的15耳中,12耳(80.0%)拔管后积液无复发,3耳(20.0%)拔管后积液复发。术后12个月时,48耳中,除1耳复发、7耳未拔管外,余40耳有效,总有效率83.3%(40/48)。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48耳ETS评分分别为0.54±0.77(M=0)、4.33±1.58、5.00±1.79、5.17±1.78、5.29±1.65分,ETDQ-7评分分别为5.42±1.07、3.04±1.35、2.54±1.52、2.21±1.17、2.00±1.08分,与术前相比较,术后ETS评分升高、ETDQ-7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时平均听阈(26.40±9.10dB HL)及气骨导差(3.67±2.24dB)较术前(分别为41.72±10.49dBHL、16.67±4.41dB)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于伴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BET联合合理的鼓膜穿刺或置管术更有利于术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和疾病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评分 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问卷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慢性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不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秦欢 杨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65-469,共5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成形术(BET)联合鼓膜置管治疗慢性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不良(ETD)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10-2016-09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慢性延迟开放型ETD患者19例(28耳)。所有患...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成形术(BET)联合鼓膜置管治疗慢性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不良(ETD)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10-2016-09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慢性延迟开放型ETD患者19例(28耳)。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耳内镜、鼓室图、纯音听阈、纤维鼻咽镜、咽鼓管压力测定(TMM)、CT和MRI评估。所有患者均曾接受过保守药物治疗、鼓膜穿刺、至少2次鼓膜置管治疗,效果较差。19例患者中5例(5耳)患者接受单纯BET术,14例(23耳)患者接受BET加鼓膜置管术。记录这些患者术前及术后1、3、6、9和12个月时的咽鼓管功能问卷(ETDQ-7)调查及同期咽鼓管功能评分(ETS)。同时用视觉评分量表(VAS)评分对术前及术后1、6和12个月时Valsalva难易程度、耳闷塞感、耳痛进行主观症状评估。对其术前和术后1、3、6、9和12个月进行得分均值比较。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及有无并发症,如耳痛、鼻出血等。结果:术前Valsalva、耳闷塞感VAS评分为(8.286±0.189)、(8.571±0.221),术后1个月Valsalva、耳闷塞感VAS评分为(3.714±0.317)、(2.393±0.434),Valsalva、耳闷塞感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后6、12个月VAS评分较术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ETS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ETDQ-7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患者主观满意度为84.2%。结论:BET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BET联合鼓膜置管可有效治疗慢性延迟开放型ET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 咽鼓管功能不良 咽鼓管球囊扩张成形术 咽鼓管功能评分 咽鼓管功能问卷
原文传递
咽鼓管探通在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7
作者 程建安 席庆明 童步升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3期365-367,378,共4页
目的探讨并发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中咽鼓管探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滁州临床学院耳鼻喉科58例伴有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行鼓室成形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并发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中咽鼓管探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滁州临床学院耳鼻喉科58例伴有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行鼓室成形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术中施行咽鼓管探通术,对照组则只做鼓室探查。评价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在移植物存活率、咽鼓管功能情况,以及术前、术后听力改善情况。结果在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中,观察组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100%、10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6%、96.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ETDQ-7得分分别为(8.78±5.35)分、(9.64±5.76)分,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ETDQ-7得分分别为(9.81±4.50)分、(10.30±5.16)分,2组患者评分均低于术前(均P<0.001),但6个月较3个月2组ETDQ-7得分均未再有显著改善,且2组间比较在术后2个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听力情况: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纯音听阈分别是(19.9±10.5)dB HL、(20.5±8.8)dB HL,对照组纯音听阈分别是(25.6±9.2)dB HL、(26.6±10.3)dB HL,均好于术前,但6个月较3个月听力稳定,未再显著改善,观察组在术后2个时间点纯音听阈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咽鼓管在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鼓室成形术能否恢复中耳腔的良好传声,有赖于咽鼓管是否正常发挥功能。伴有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中行咽鼓管探通可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咽鼓管是否能够探通可作为预后判断依据及术后处理的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 咽鼓管功能 耳内镜 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