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雷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4期26-30,共5页
为了认真贯彻高等职业院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技并修”有用人才,医学技术系在校党委正确领导下,积极培育“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坚持党建引领,解放思想,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加... 为了认真贯彻高等职业院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技并修”有用人才,医学技术系在校党委正确领导下,积极培育“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坚持党建引领,解放思想,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加强德才兼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重构课程内容,强化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内容,紧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不放松,深化学业评价改革,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并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托名医名师工作室、校企融合、学生社团活动,突出职教特点,彰显专业特色,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增加学生职业认同和专业自豪感。通过多措育人,教科研质量明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职业教育 课程思政 德技并修 工学结合 劳动教育
下载PDF
技能人才德技并修的历史演进、生成逻辑及实践维度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晓莉 王香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5-10,共6页
培养德技并修的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重要战略任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通过梳理历史演进脉络,发现技能人才观基本经历了崇尚道德教育、重视技能教育、德技并修三个阶段。我国阶段性历史实践... 培养德技并修的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重要战略任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通过梳理历史演进脉络,发现技能人才观基本经历了崇尚道德教育、重视技能教育、德技并修三个阶段。我国阶段性历史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德技并修生成逻辑的起点和终点。从观念、行动、结果三个实践维度构成校企为主体、多元协同参与的有序系统,完成德技并修技能人才培育的行动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人才 德技并修 职业教育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师范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融合培育:逻辑理路与应对策略——以S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3
作者 张超 何雪麒 梁俊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15,共5页
立德树人是我国新时代教育的最强音。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则需要加强高职师范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融合培育,二者的融合培育具有政策、现实等多重逻辑。因此,为更好地提升高职师范生的职... 立德树人是我国新时代教育的最强音。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则需要加强高职师范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融合培育,二者的融合培育具有政策、现实等多重逻辑。因此,为更好地提升高职师范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应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促进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加强教育资源多元化共建共享等方面着手探究其应对策略,突出融合培育的“高”度、“力”度与“广”度,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职业素养 专业技能 融合培育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以“儿科学”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娟 蒋双双 王敏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以“儿科学”为例,探讨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医卫课程落实三全育人的任务提供新配方。实践证明,“一核心双主线四维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更能有效提高学生... 以“儿科学”为例,探讨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医卫课程落实三全育人的任务提供新配方。实践证明,“一核心双主线四维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医德医术深度融合,从而培养爱幼、医幼、保幼“三佑(幼)”白衣卫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德医相融 儿科学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融合现状的研究
5
作者 罗泽昊 胡荣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1期140-144,194,共6页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教育的意义深远且多维,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及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包含了儒、道、释等多元思想,强调人际...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教育的意义深远且多维,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及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包含了儒、道、释等多元思想,强调人际关系、伦理道德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现代高校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不仅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而且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文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的融合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德育教育 融合 文化传承 道德素养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技能人才德技并修政策发展轨迹与特征——基于144份政策文本的分析
6
作者 刘晓莉 王香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4-21,共8页
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主要抓手。探寻政策发展轨迹,完善政策体系是新时代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的重要保障。选取并梳理21世纪144份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技能人才德技并修政策文本,发现我国技能人才德... 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主要抓手。探寻政策发展轨迹,完善政策体系是新时代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的重要保障。选取并梳理21世纪144份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技能人才德技并修政策文本,发现我国技能人才德技并修相关政策发展基本经历了道德与技能相对独立的萌芽期、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紧密结合的探索期、德技并修高度融合的深化期三阶段。从政策发文量、发文主体、发文形式三个方面分析总结技能人才德技并修政策的特征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人才 德技并修 政策文本分析 职业教育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院校“三全育人”与工匠精神的耦合发展研究
7
作者 邱林 张芮华 赵春利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3-38,共6页
“三全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技能型社会视域下人才培养的根本指向。培育工匠精神是引导学生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重要职责,是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工匠精神推动“三全... “三全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技能型社会视域下人才培养的根本指向。培育工匠精神是引导学生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重要职责,是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工匠精神推动“三全育人”建设,“三全育人”反哺工匠精神培育,二者存在着耦合发展逻辑关系。通过分析职业院校“三全育人”与工匠精神耦合发展的内涵价值,以及二者耦合发展的困境,提出如下建议:打造全链条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合力;构建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新格局,夯实全过程育人根基;构筑校园文化育人体系,盘活全方位育人底蕴的耦合发展路径,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技能型社会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工匠精神 “三全育人” 耦合发展 德技并修
下载PDF
“德融、技融、共融”的高校武术通识必修课程建设探索——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
8
作者 鲁红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8-55,共8页
武术课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根据高校武术课程对师范类专业认证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分析“德融、技融、共融”的内涵及其与支撑的毕业要求的契合性,即“德融”强调将“师德”“... 武术课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根据高校武术课程对师范类专业认证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分析“德融、技融、共融”的内涵及其与支撑的毕业要求的契合性,即“德融”强调将“师德”“师道”的内涵融入武术课程,“技融”即“技”与“技”“理”的融合,“共融”强调多元文化和跨学科的融合。依此构建高校武术通识必修课程,为“师德规范”“教育情怀”等毕业要求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专业认证 德融 共融 高校武术课程 通识必修课
下载PDF
海南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课程思政的意蕴与策略
9
作者 付业勤 王苏皖 赵志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51期181-184,共4页
海南优秀传统文化是海南人民不畏艰险、积极面对自然环境挑战的奋斗史,是海南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南的传承与发展。海南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将其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实现学生爱祖国、爱家乡... 海南优秀传统文化是海南人民不畏艰险、积极面对自然环境挑战的奋斗史,是海南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南的传承与发展。海南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将其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实现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专业的有机统一。通过从文化自信、家国情怀、涵育品质等方面总结海南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凝练海南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提出海南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元素融入 海南优秀传统文化 立德树人 旅游专业
下载PDF
探析厚德强技背景下的新时代精品在线课程优化策略——以“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为例
10
作者 沈丽贤 兰育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5期169-172,共4页
传统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较为侧重技能训练,相对忽视了德育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中的有效渗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课程建设不仅要保证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还要将“大思政”理念融入课程的建设,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发... 传统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较为侧重技能训练,相对忽视了德育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中的有效渗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课程建设不仅要保证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还要将“大思政”理念融入课程的建设,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需求。从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三创教育”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入手,并为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探索新时代精品在线课程在厚德强技教育背景下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德强技 产教融合 三创教育 精品在线课程
下载PDF
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政教育中的融合与应用
11
作者 邱博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6期123-127,共5页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灌输和文化自信的培养。该文探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尤其是其在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中的功能。通过实证分析,展示了传统文化元素如何通过思政教育课程有效融...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灌输和文化自信的培养。该文探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尤其是其在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中的功能。通过实证分析,展示了传统文化元素如何通过思政教育课程有效融入现代教育体系,特别是传统艺术形式,如戏曲、书法等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这些元素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文化认同。该文还提供了几个典型学校和地区项目的案例进行研究,评估了它们在教育实践中的成效,并讨论了在融合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挑战,旨在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合 应用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法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12
作者 白露 陈丹丹 谭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9期137-141,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更是文化精神瑰宝。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高校“德法课”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然选择。首先,该文分析了将中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更是文化精神瑰宝。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高校“德法课”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然选择。首先,该文分析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法课”的必要性,包括传承创新文化的迫切需求及增强课程实效性;其次,阐述了传统文化与“德法课”的内在契合性,特别是道德伦理观念、法治思想及人文精神的共通性;最后,通过探究当前融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文化素养不足、教学方式单一、融合平台缺失及资源利用不足,提出了融入的基本路径,包括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创新课堂教学、构建文化融合平台及整合社会资源,以期为高校“德法课”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德法课” 教学路径 文化传承 文化融合 文化创新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13
作者 苏蒙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9期128-131,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该文梳理大运河文化的类型,挖掘本区域大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该文梳理大运河文化的类型,挖掘本区域大运河文化蕴含的开拓创新、勤劳勇敢、团结精神等思政元素,以及其育人功能,并分析其在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方式、要求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困境。破解这些困境要结合新时代高职院校教情和学情的现状、思政课建设情况及思政课集体备课的要求。该文旨在传承弘扬大运河文化,推动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思政课 立德树人 融合路径
下载PDF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探析——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钟晓红 余歙峰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92-95,共4页
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既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青年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但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存在重学历、轻综合能力,青年教师内驱力不足等问题。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方面... 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既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青年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但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存在重学历、轻综合能力,青年教师内驱力不足等问题。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的先进经验,并从制度层面做出规划,实施"一聘、二送、三引、四提高"的策略,以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德才双馨"的青年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心理健康 内驱力 德才双馨 江西省
下载PDF
论太极拳的文化精神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邱丕相 刘帅兵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4年第3期14-18,2,共5页
通过对太极拳所蕴含的"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民族"等人文精神进行分析,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它的"旨在不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慎战论"以及中... 通过对太极拳所蕴含的"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民族"等人文精神进行分析,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它的"旨在不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慎战论"以及中国推行"内圣外王"的治国之道、"和谐竞争"的共同发展、"修身克己"的文明国家、"刚健有为"的民族情怀有着相通之处。太极拳"旨在不战"的文化精神,是一种文化修养、道德的教化,是世界所接受"和谐"的价值理念,是树立民族"不贪婪"、"不战争"、"不屈服"的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以技载道 推己及人 天人合一 修身克己 刚健有为
下载PDF
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民办高校德育工作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立志 牛芳芳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87-91,共5页
民办高校学生和公办高校相比,存在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文明礼仪意识缺乏,诚实守信意识缺失,文化道德基础薄弱等问题。从三个层面看:学校层面,德育工作不够扎实;师生层面,德育工作非常不易;家庭和社会层面,德育工作任务艰巨。因此,要加强... 民办高校学生和公办高校相比,存在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文明礼仪意识缺乏,诚实守信意识缺失,文化道德基础薄弱等问题。从三个层面看:学校层面,德育工作不够扎实;师生层面,德育工作非常不易;家庭和社会层面,德育工作任务艰巨。因此,要加强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学生社团指导,积极拓展德育工作新阵地;加强制度建设,努力为德育工作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 民办高校 德育工作
下载PDF
尊德性而道问学:21世纪医学教育的价值走向 被引量:1
17
作者 殷小平 苏博 +1 位作者 刘鉴汶 郭照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2年第5期36-37,共2页
分析了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着的“重授技轻育德”问题 ,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 ,论述了医学教育应坚持“尊德性而道问学”的必要性 ,并提出“尊德性而道问学”就是 2
关键词 “尊德性而道问学” 医学教育 21世纪 价值取向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法学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8
作者 季连帅 李景瞳 《继续教育研究》 2022年第7期109-112,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着眼于延续中华文脉与法学教育改革的双重诉求,必须深刻把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本质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赓续新时代法学教育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着眼于延续中华文脉与法学教育改革的双重诉求,必须深刻把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本质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赓续新时代法学教育文化基因的必然要求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法学教育的内在逻辑。着力从明确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地位,坚持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方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定式,秉承新文科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理性衔接;借助数字化学习资源,建构虚拟现实一体化的教学场景等方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法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此适应新时代法学教育铸魂育人的现实需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实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法学教育 有机融合 德法共治 德法兼修
下载PDF
德技并修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析——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5
19
作者 高军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7-31,共5页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将立德树人贯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全过程,实现德技并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于高职院校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氛围至关重要。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贯...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将立德树人贯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全过程,实现德技并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于高职院校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氛围至关重要。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彰显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理念,从理念先行、顶层设计、团队建设、教学改革和科学评价等方面积极推进学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进而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德技并修 教学改革 全面发展
下载PDF
以德术培养为目标的思政教学一体化建设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云 闫清雅 +1 位作者 王春梅 林燕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0期99-102,共4页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旨在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课程思政建设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教育理念。思政教学一体化是培养具有职业精神的临床医生、提高医患沟通水平、增...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旨在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课程思政建设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教育理念。思政教学一体化是培养具有职业精神的临床医生、提高医患沟通水平、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关键。中医妇科学思政教学一体化目前面临着教师对价值导向把握不够,社会因素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以及医患信任度降低等困境。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将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发扬中医妇科学经典著作中的人文精神以及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学生共情能力;在实践教学中,通过临床带教中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引用医疗纠纷案例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以及多层面增加学生实践机会等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与专业自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贯穿思政教学一体化,全方位培养人才,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术培养 思政教学 中医妇科学 教学方法 一体化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