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Biogas Production Model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Pig Manure and Cow Dung in N’Zérékoré City, Republic of Guine
1
作者 Madeleine Kamano Oumar Keita +1 位作者 Ansoumane Sakouvogui Aboubacar Sangare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24年第9期293-312,共20页
This present research work focuses on the valorization of pig droppings for production of biogas in mono digestion and co-digestion with proportions of cow dung from the urban commune of N’Zérékoré. It... This present research work focuses on the valorization of pig droppings for production of biogas in mono digestion and co-digestion with proportions of cow dung from the urban commune of N’Zérékoré. It was carried out in December 2020 in the Physics labora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N’Zérékoré. The 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 took 25 days in an almost constant ambient temperature of 25˚C. Five digesters were loaded on 12/06/2020, two of which with 1 kg of pig dung and 1 kg of cow dung both in mono-digestion. The 3 other digesters in co-digestion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pig manure and cow dung. The substrate in each digester is diluted in 2 liters of water, with a proportion of (1/2). The main results obtained are: 1) the evolution of the temperature and pH during digestion process, 2) the average biogas productions 0.61 liters for (D1);1.20 liter for (D2);1.65 liter for (D3);1.51 liter for (D4) and 1.31 liter for (D5). The cumulative amounts of biogas are respectively: D1 (7.95 liters), D2 (15.60 liters), D3 (21.50 liters), D4 (19.65 liters) and D5 (17.05 liters). The total cumulative production is 81.75 liters at the end of the process. The originality of this research work is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examin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aily biogas production and the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pH and pressure. The combustibility test showed the biogas produced during the first week was no combustible (contains less than 50% methane). Combustion started from the biogas produced from the 15th day and it is from the 20th day that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stable yellow/blue flame was observ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e combination of pig manure and cow dung presents advantages for optimal biogas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duction experimental model pig Manure Cow Dung BIOGAS N’Zérékoré Republic of guinea
下载PDF
8-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对白癜风模型豚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文 韩瑞玲 罗顺德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 :比较8 -甲氧补骨脂素 (8 -MOP)脂质体凝胶与其等浓度的其它剂型对白癜风模型豚鼠的疗效。方法 :将豚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8 -MOP酊剂组、8 -MOP凝胶组和8 -MOP脂质体凝胶组。除正常组外 ,其余各组均用化学脱色法造模 ,并给以相... 目的 :比较8 -甲氧补骨脂素 (8 -MOP)脂质体凝胶与其等浓度的其它剂型对白癜风模型豚鼠的疗效。方法 :将豚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8 -MOP酊剂组、8 -MOP凝胶组和8 -MOP脂质体凝胶组。除正常组外 ,其余各组均用化学脱色法造模 ,并给以相应药物治疗 ,之后比较各组疗效 ,同时考察各组表皮毛囊黑色素生成、血清胆碱酯酶及皮肤丙二醛 (MDA )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其它各组比较 ,8 -MOP脂质体凝胶组总有效率更高 ,该组的毛囊黑色素生成、血清胆碱酯酶及MDA含量等指标 ,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01) ,与凝胶组及酊剂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8 -MOP脂质体凝胶较其酊剂和凝胶对白癜风模型豚鼠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甲氧补骨脂素 脂质体凝胶 白癜风豚鼠模型 疗效
下载PDF
骨碎补外用对实验性豚鼠白癜风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沈丽 张德芹 +3 位作者 黄云英 王雪妮 杜娟 王元元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骨碎补外用对实验性白癜风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为中国药典增补其"外用消风祛斑"的功能提供药效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过氧化氢化学脱色法制备实验性白癜风豚鼠模型,观察受试药物对豚鼠皮肤黑色素形成及血液中酪氨... [目的]探讨骨碎补外用对实验性白癜风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为中国药典增补其"外用消风祛斑"的功能提供药效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过氧化氢化学脱色法制备实验性白癜风豚鼠模型,观察受试药物对豚鼠皮肤黑色素形成及血液中酪氨酸酶(TYR)、胆碱酯酶(CHE)和单胺氧化酶(MAO)的影响。[结果]骨碎补外用能够使实验性白癜风模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与模型组相比,皮肤黑色素分布含量增加,血液中TYR活力增加、CHE活力增加、MAO活力降低。[结论]骨碎补外用对白癜风豚鼠模型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白癜风 豚鼠模型
下载PDF
两种方法制备豚鼠脊髓匀浆诱导EAE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徐玉 刘瑞春 +2 位作者 刘静 袁玉洁 郭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41-443,I0003,共4页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并检测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EAE大鼠中的动态表达。方法两种方法制备豚鼠脊髓匀浆:一种方法不用磷酸盐缓冲液(PBS)灌注,直接将豚鼠麻醉后取豚鼠全脊髓制备匀浆,即非灌注法;另一...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并检测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EAE大鼠中的动态表达。方法两种方法制备豚鼠脊髓匀浆:一种方法不用磷酸盐缓冲液(PBS)灌注,直接将豚鼠麻醉后取豚鼠全脊髓制备匀浆,即非灌注法;另一种方法用磷酸盐缓冲液将豚鼠灌注后,再取豚鼠全脊髓制备匀浆,即灌注法。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豚鼠脊髓匀浆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的动物模型,取脑、脊髓组织石腊包埋,病理切片,光镜观察;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sVCAM-1的表达。结果非灌注组的发病率、临床评分和sVCAM-1的表达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采用非灌注法制备的豚鼠全脊髓匀浆作为抗原,能够成功诱发Wistar大鼠的EAE模型,为研究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 实验性 豚鼠 模型 动物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两个中药复方对豚鼠白癜风模型血清IL-10IFN-r SOD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文豪 江雪 娄方璐 《四川中医》 2016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两个中药复方对实验豚鼠白癜风模型血清IL-10、IFN-r、SOD的影响。方法:用对苯二酚(氢醌)选取实验豚鼠深色皮肤部位制备白癜风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1号组,复方2号组,分别进行灌胃服药,用药50天后采血分离血清。检... 目的:探讨两个中药复方对实验豚鼠白癜风模型血清IL-10、IFN-r、SOD的影响。方法:用对苯二酚(氢醌)选取实验豚鼠深色皮肤部位制备白癜风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1号组,复方2号组,分别进行灌胃服药,用药50天后采血分离血清。检测指标:IL-10、IFN-r、SOD。结果:模型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降低,IFN-r水平明显升高,复方1号组、2号组能升高IL-10水平,降低IFN-r水平,复方1号组、2号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SOD含量降低,复方1号组与2号组SOD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1号组、2号组对豚鼠白癜风动物模型血清IL-10、IFN-r、SOD具有一定影响,本实验提示两个中药复方治疗白癜风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平衡及氧化应激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豚鼠白癜风模型 IL-10 IFN-R SOD
下载PDF
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王薇 文程 +1 位作者 陈英才 王华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利用豚鼠脊髓匀浆建立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动物模型,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GPSCH)与完全弗氏佐剂(CFA)的混合乳剂一次性给予大鼠足垫皮下注射,同时大鼠足... 目的:利用豚鼠脊髓匀浆建立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动物模型,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GPSCH)与完全弗氏佐剂(CFA)的混合乳剂一次性给予大鼠足垫皮下注射,同时大鼠足背注射百日咳杆菌原液,建立EAE模型。结果:在免疫后12天开始出现肢体瘫痪,双后肢拖动等EAE临床症状。光镜下可见脑和脊髓组织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炎性细胞聚集在血管周围呈典型的"袖套"样改变。结论:利用豚鼠脊髓匀浆制备Wistar大鼠EAE模型方法简单,稳定、可靠、发病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 豚鼠脊髓匀浆 大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加味愈白丸对实验性白癜风模型豚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梁毅 程越清 龙子江 《中国药师》 CAS 2010年第10期1457-1460,共4页
目的:研究加味愈白丸对实验性白癜风模型豚鼠的治疗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氢醌脱色法制备实验性白癜风豚鼠模型,观察加味愈白丸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对实验性白癜风模型豚鼠血液中酪氨酸酶、单胺氧化酶(MAO)、胆... 目的:研究加味愈白丸对实验性白癜风模型豚鼠的治疗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氢醌脱色法制备实验性白癜风豚鼠模型,观察加味愈白丸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对实验性白癜风模型豚鼠血液中酪氨酸酶、单胺氧化酶(MAO)、胆碱酯酶(CHE)和丙二醛(MDA)、免疫器官脏器系数、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以及皮肤黑色素的影响。结果:加味愈白丸能够使模型豚鼠血浆中酪氨酸酶含量明显增多,MAO值降低,CHE活力降低,MDA含量减少,免疫功能增强,血液粘稠度降低以及皮肤黑色素的生成增加。结论:加味愈白丸对实验性白癜风模型豚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愈白丸 白癜风 实验性白癜风模型豚鼠 治疗作用
下载PDF
高温气体吸入致豚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制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晓峰 许秀娟 +7 位作者 郝建 吴升 李树雯 钱钧 常月进 刘娟 王丽君 姚远 《东南国防医药》 2017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制备高温气体吸入致豚鼠急性肺损伤(ALI)动物模型。方法选择2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其中健康豚鼠为对照组、急性肺损伤豚鼠为实验组。实验组吸入150℃高温气体制作豚鼠ALI动物模型,然后处死2组豚鼠并取豚鼠右肺的大体标... 目的制备高温气体吸入致豚鼠急性肺损伤(ALI)动物模型。方法选择2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其中健康豚鼠为对照组、急性肺损伤豚鼠为实验组。实验组吸入150℃高温气体制作豚鼠ALI动物模型,然后处死2组豚鼠并取豚鼠右肺的大体标本,称重计算豚鼠肺湿/干重比(W/D),选取2组豚鼠左上肺组织进行HE染色,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及时记录其病理变化的结果;对豚鼠动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并比较。结果实验组豚鼠肺组织病理结构呈现明显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实验组豚鼠肺W/D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5.72±0.31)vs(4.88±0.11),P<0.05];实验组豚鼠pH、PaO_2显著低于对照组[(7.02±0.12)vs(7.38±0.04),(98.80±62.60)mm Hg vs(177.30±24.70)mm Hg,P<0.05],而PaCO_2显著高于对照组[(74.70±23.23)mm Hg vs(31.10±8.77)mm Hg,P<0.05]。结论成功制作豚鼠ALI实验动物模型。该模型达到ALI要求,仿真性能高、重复性好、稳定性高,为今后研究高温气体吸入致ALI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模型 急性肺损伤 豚鼠
下载PDF
乌杞益白胶囊对白癜风豚鼠模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9
作者 牟复美 高如宏 +2 位作者 廉凤霞 马文礼 张小兰 《皮肤病与性病》 2022年第6期442-446,共5页
目的 观察乌杞益白胶囊对实验性白癜风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化学脱色法制备白癜风豚鼠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乌杞益白胶囊,观察乌杞益白胶囊对豚鼠血清中酪氨酸酶(TYR)、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单胺氧化酶(M... 目的 观察乌杞益白胶囊对实验性白癜风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化学脱色法制备白癜风豚鼠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乌杞益白胶囊,观察乌杞益白胶囊对豚鼠血清中酪氨酸酶(TYR)、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单胺氧化酶(MAO)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束取造模部位皮肤计数含黑色素的毛囊数,依据复色程度评价有效率。结果 白癜风豚鼠血清酪氨酸酶(TYR)、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单胺氧化酶(MAO)含量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杞益白胶囊能明显上调TYR、α-MSH及下调MAO水平。乌杞益白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丹芪和血片组表皮基底细胞与棘层黑素分布及有黑素毛囊数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乌杞益白胶囊治疗豚鼠白癜风有显著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皮肤黑素细胞、血清中MAO、α-MSH、TYR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豚鼠模型 酪氨酸酶 单胺氧化酶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
下载PDF
复方补骨脂搽剂对白癜风豚鼠模型细胞免疫及TNF-α、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叶伊琳 唐洁 李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补骨脂搽剂对白癜风豚鼠模型外周血中CD4+/CD8+比值以及对化学脱色皮损区TNF-α、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复方补骨脂搽剂对促进实验动物黑色素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豚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补骨脂搽剂高、... 目的:观察复方补骨脂搽剂对白癜风豚鼠模型外周血中CD4+/CD8+比值以及对化学脱色皮损区TNF-α、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复方补骨脂搽剂对促进实验动物黑色素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豚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补骨脂搽剂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复方卡力孜然)共6组,除正常组外用化学脱色法建立白癜风皮损模型,对相应组别采用不同剂量的复方补骨脂搽剂或阳性药治疗。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皮损区TNF-α及IL-6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动物外周血中CD4+和CD8+水平,计算CD4+/CD8+比值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模型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NF-α和IL-6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方补骨脂搽剂高、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组TNF-α及IL-6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CD4+/CD8+比值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动物皮损区TNF-α及IL-6表达水平的上升可能参与了白癜风的发病,而复方补骨脂搽剂可明显降低TNF-α及IL-6的表达,并改善实验动物细胞免疫状况,进而对白癜风实现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补骨脂搽剂 白癜风 豚鼠模型 细胞免疫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细胞介素-6(IL-6)
原文传递
308nm准分子光对白癜风豚鼠模型Treg和Th17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丽莎 袁定芬 +4 位作者 蔡亚文 白梅 黄亭一 李育胜 林佳音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8-152,共5页
目的:通过白癜风豚鼠模型,观察308nm准分子光的疗效及对Treg、Thl7细胞的影响,探讨紫外光疗机制中的免疫学通路。方法:通过文件检索使用化学脱色法制备白癜风豚鼠模型并筛选造模成功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另选... 目的:通过白癜风豚鼠模型,观察308nm准分子光的疗效及对Treg、Thl7细胞的影响,探讨紫外光疗机制中的免疫学通路。方法:通过文件检索使用化学脱色法制备白癜风豚鼠模型并筛选造模成功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另选取相同数量的健康小鼠作为空白组,对实验组进行308nm准分子光的干预治疗,造模成功的对照组以及健康小鼠的空白组均不予以处理,10周后分别从肉眼复色程度、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中的改变、mRNA以及蛋白表达的水平观察IL-17细胞和Treg细胞在三组之间的实验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308准分子光对白癜风豚鼠模型达到治疗效果,经过10周治疗后,5只豚鼠达到完全复色。在组织病理中,白癜风模型组豚鼠皮损中表皮黑素细胞减少,伴随真皮淋巴细胞浸润。治疗后,从组织学水平观察到,黑素细胞的增多,以及淋巴细胞浸润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皮损中IL-17标记可见,造模成功组中真皮层可见阳性结果的出现,此模型可用于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对皮损中IL-17及Foxp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定量检测发现,模型组IL-17表达升高,Foxp3表达降低,治疗后IL-17表达水平降低,Foxp3表达水平升高。结论:308nm准分子光疗可以通过降低豚鼠白癜风皮损中Th17细胞水平,升高Treg细胞水平调节皮损中Th17和Treg细胞的平衡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8 nm准分子光 白癜风豚鼠模型 TH17细胞 TREG细胞
原文传递
多发性肌炎湿热证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5
12
作者 赖名慧 刘友章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2-525,共4页
目的:研究制作实验性多发性肌炎湿热证模型的方法。方法:将45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即实验性肌炎组)与湿热组,每组15只。对照组利用家兔骨骼肌匀浆加弗氏完全佐剂为免疫原皮下注射豚鼠,湿热组除上述多次免疫豚鼠外,并结合湿热... 目的:研究制作实验性多发性肌炎湿热证模型的方法。方法:将45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即实验性肌炎组)与湿热组,每组15只。对照组利用家兔骨骼肌匀浆加弗氏完全佐剂为免疫原皮下注射豚鼠,湿热组除上述多次免疫豚鼠外,并结合湿热证造模(肥甘饮食、湿热环境及病原微生物等复合因素)的方法,形成多发性肌炎湿热证模型。观察各组动物其在一般情况、血清肌酶、光镜、电镜方面的改变。结果:发现湿热组在临床表现、血清肌酶及骨骼肌、肺、肝组织的病理改变与人类湿热型的多发性肌炎相近。结论:提示该模型可作为研究人类多发性肌炎湿热证的一个手段,为人类肌炎中医证型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动物模型 湿热证 豚鼠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复方香芪颗粒对白癜风模型豚鼠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瑞瑞 毛士龙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3935-3937,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香芪颗粒对白癜风模型豚鼠的药效学。方法:采用过氧化氢化学脱色法制备白癜风豚鼠模型,将建模后的豚鼠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水)、白癜风胶囊组[阳性对照,50 mg/(kg·d)]及复方香芪颗粒低、中、高剂量[25、100、400 mg... 目的:研究复方香芪颗粒对白癜风模型豚鼠的药效学。方法:采用过氧化氢化学脱色法制备白癜风豚鼠模型,将建模后的豚鼠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水)、白癜风胶囊组[阳性对照,50 mg/(kg·d)]及复方香芪颗粒低、中、高剂量[25、100、400 mg/(kg·d)]组,每天1次连续灌胃给药40 d后,观察各组豚鼠皮肤黑色素的分布及黑色素毛囊数,检测血浆中胆碱酯酶(Ch E)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试验另设空白对照组。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黑色素的分布及黑色素毛囊数减少,Ch E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以及血细胞比容显著升高,红细胞沉降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除低剂量组的细胞沉降率和血细胞比容外,阳性对照组和复方香芪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的上述相关指标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呈较好的量效关系。结论:复方香芪颗粒对白癜风模型豚鼠的相关指标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香芪颗粒 白癜风模型 豚鼠 胆碱酯酶 丙二醛 血液流变学指标 药效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