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PBR06 PET/CT imaging of inflamm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lung cancer in mice 被引量:2
1
作者 He Zhang Hui Tan +7 位作者 Wu-Jian Mao Jun Zhou Zhe-Quan Fu Yan Hu Jie Xiao Qing-Yu Lin Hong-Cheng Shi Deng-Feng Che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22-129,共8页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18-kDa translocator protein radioligand ^(18)F-PBR06 as a PET imaging biomarker for diagnosis of inflammation and compared it with ^(18)F-FDG for differentiation of inflammation and lung...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18-kDa translocator protein radioligand ^(18)F-PBR06 as a PET imaging biomarker for diagnosis of inflammation and compared it with ^(18)F-FDG for differentiation of inflammation and lung tumors in animals.^(18)F-PBR06 was synthesized with an average decay-corrected radiochemical yield of 30–40%(end of synthesis, EOS), and the radiochemical purity was greater than 99%. The inflammation-to-blood ratio of ^(18)FPBR06(3.53 ± 0.26) was higher than the tumor-to-blood ratio(1.77 ± 0.35)(P \ 0.001). The inflammation-tomuscle ratio of ^(18)F-PBR06(2.33 ± 0.64) was also higher than the tumor-to-muscle ratio(1.45 ± 0.14)(P = 0.036).Micro-PET/CT images showed high uptake of ^(18)F-FDG in both inflamed muscles and lung tumor tissues. However,^(18)F-PBR06 uptake in inflamed muscles remained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ung tumor tissues, following 90 min of dynamic Micro-PET/CT imaging. Further, macrophages in the inflammatory regions showed a higher fluorescence signal than in lung tumor tissues. Results of the study confirmed that ^(18)F-PBR06 PET/CT imaging allowed for diagnosis of inflammation. Moreover,^(18)F-PBR06 uptake in the inflammatory reg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lung tumor tissues, suggesting that ^(18)F-PBR06 PET/CT imaging has potential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peripheral lung cancer and inflammation nod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O MACROPHAGE PET/ct inflammation LUNG cancer
下载PDF
COVID-19 vaccine related hypermetabolic lymph nodes on PET/CT:Implications of inflammatory findings in cancer imaging
2
作者 FERDINANDO CALABRIA ANTONIO BAGNATO +5 位作者 GIULIANA GUADAGNINO MARIA TOTEDA ANTONIO LANZILLOTTA STEFANIA CARDEI ROSANNA TAVOLARO MARIO LEPORACE 《Oncology Research》 SCIE 2023年第2期117-124,共8页
We observed several patients presenting 2-[^(18)F]FDG uptake in the reactive axillary lymph node at PET/CT imaging,ipsilateral to the site of the COVID-19 vaccine injection.Analog finding was documented at[^(18)F]Chol... We observed several patients presenting 2-[^(18)F]FDG uptake in the reactive axillary lymph node at PET/CT imaging,ipsilateral to the site of the COVID-19 vaccine injection.Analog finding was documented at[^(18)F]Choline PET/CT.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is source of false positive cases.All patients examined by PET/CT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Data concerning patient anamnesis,laterality,and time interval from recent COVID-19 vaccination were recorded.SUVmax was measured in all lymph nodes expressing tracer uptake after vaccination.Among 712 PET/CT scans with 2-[^(18)F]FDG,104 were submitted to vaccination;89/104 patients(85%)presented axillary and/or deltoid tracer uptake,related to recent COVID-19 vaccine administration(median from injection:11 days).The mean SUVmax of these findings was 2.1(range 1.6–3.3).Among 89 patients with false positive axillary uptake,36 subjects had received chemotherapy due to lymph node metastases from somatic cancer or lymphomas,prior to the scan:6/36 patient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es showed no response to therapy or progression disease.The mean SUVmax value of lymph nodal localizations of somatic cancers/lymphomas after chemotherapy was 7.8.Only 1/31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examined by[^(18)F]Choline PET/CT showed post-vaccine axillary lymph node uptake.These findings were not recorded at PET/CT scans with[^(18)F]-6-FDOPA,[^(68)Ga]Ga-DOTATOC,and[^(18)F]-fluoride.Following COVID-19 mass vaccination,a significant percentage of patients examined by 2-[^(18)F]FDG PET/CT presents axillary,reactive lymph node uptake.Anamnesis,low-dose CT,and ultrasonography facilitated correct diagnosis.Semi-quantitative assessment supported the visual analysis of PET/CT data;SUVmax values of metastatic lymph nodes were considerably higher than post-vaccine lymph nodes.[^(18)F]Choline uptake in reactive lymph node after vaccination was confirmed.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nuclear physicians need to take these potential false positive cases into account in daily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Choline 2-[^(18)F]FDG PET/ct COVID-19 VACCINE Italy Chemotherapy inflammation SUVMAX
下载PDF
胸部CT肺部炎症指数联合乳酸、NLR在新冠肺炎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郑文川 钟献阳 +2 位作者 顾银中 张淇钏 吴敏丹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预后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胸部CT及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纳入新冠肺炎生存组45例及死亡组13例,对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胸部CT肺部炎症指数(PI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 目的分析不同预后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胸部CT及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纳入新冠肺炎生存组45例及死亡组13例,对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胸部CT肺部炎症指数(PI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蛋白、氧合指数、乳酸、PII(首次及7-14天复查)上均有统计学差异。二元逻辑回归结果显示:淋巴细胞(OR6.392)、NLR(OR0.933)、氧合指数(OR1.011)、乳酸(OR0.076)、首次PII(OR0.065)在新冠肺炎预后上有统计学差异。逐步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酸是新冠肺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5)。ROC结果显示:乳酸、PII(首次)+乳酸+NLR三者联合预测新冠肺炎预后的AUC分别为0.875(95%CI 0.755~0.995)、0.895(95%CI 0.755~0.999)。结论乳酸是新冠肺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II(首次)+乳酸+NLR三者联合可能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预后 胸部ct肺部炎症指数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乳酸
下载PDF
CT灌注参数联合外周血NCNLRSII检测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作用
4
作者 周园园 刘璐 +2 位作者 王海双 崔晨希 吉盈肖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探究CT灌注参数联合外周血NC、NLR、SII水平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SCI)临床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06—2022-12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PSCI患者,依据自变量的10~20倍选取样本量,计算总样本量为12×15=180... 目的探究CT灌注参数联合外周血NC、NLR、SII水平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SCI)临床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06—2022-12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PSCI患者,依据自变量的10~20倍选取样本量,计算总样本量为12×15=180例;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不同疗效的PSCI患者CT灌注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计数(N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灌注参数联合NC、NLR、SII对PSCI患者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180例患者中显效83例,有效64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81.67%。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治疗前NC、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效组治疗前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高于无效组,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SII低于无效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灌注参数、炎性指标联合评估PSCI疗效的AUC为0.982(0.955~1.000),约登指数为0.925,以0.289为临界值,其联合评估PSCI疗效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94%、98.64%。结论PSCI患者治疗前的CT灌注参数及SII水平可作为评估疗效的高特异性指标,其联合在评估PSCI患者疗效上的敏感度也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ct灌注参数 炎症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CT所示肺部炎症的风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朱赟洁 吴佳峰 +5 位作者 朱晶 沈若坚 邵文琦 王蓓丽 潘柏申 郭玮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90-495,共6页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患者胸部CT检查诊断为肺部炎症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日至7月20日收治于上海某新冠定点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162例。根据胸部CT检查是否诊断为肺部炎症分为无CT肺部炎症组124...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患者胸部CT检查诊断为肺部炎症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日至7月20日收治于上海某新冠定点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162例。根据胸部CT检查是否诊断为肺部炎症分为无CT肺部炎症组124例和有CT肺部炎症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T肺部炎症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新冠患者无CT肺部炎症组和有CT肺部炎症组之间疫苗接种次数、住院天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L-γ-谷氨酰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IL-6和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冠疫苗未接种、未完全接种和完全接种的新冠患者发生CT肺部炎症的比例分别为48.27%、30.95%和12.09%。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冠患者CT肺部炎症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OR=4.58,95%CI:1.31~16.04)、新冠疫苗是否接种完全(OR=0.46,95%CI:0.29~0.74)、IL-6(OR=6.82,95%CI:1.70~27.35)、铁蛋白(OR=5.03,95%CI:1.41~17.98)和C反应蛋白(OR=0.24,95%CI:0.06~0.91)水平。结论完全接种新冠疫苗能有效降低新冠患者CT肺部炎症的风险;年龄较大、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IL-6和铁蛋白水平升高是新冠患者CT肺部炎症的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ct肺部炎症 风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肺部炎症的CT表现及动态变化分析
6
作者 王宗明 黄绍宽 +4 位作者 李伟杰 陈紫韵 王静 袁振东 刘建新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2期28-31,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后肺部炎症的CT表现及动态变化。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广州市东升医院接诊的95例感染新冠病毒并出现肺部炎症的老年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胸部CT的表现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 目的:分析老年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后肺部炎症的CT表现及动态变化。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广州市东升医院接诊的95例感染新冠病毒并出现肺部炎症的老年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胸部CT的表现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95例患者中,出现肺部磨玻璃影、实变影、结节影及小叶内间隔增厚CT表现的患者分别有81例(占85.26%)、79例(占83.16%)、77例(占81.05%)、83例(占87.37%)。95例患者中,出现肺部磨玻璃影、实变影、结节影及小叶内间隔增厚CT表现患者的占比显著高于无此类CT表现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例患者胸部CT的动态变化主要为血管充血和血管增粗,其中出现血管充血表现的患者76例(占80.00%),出现血管增粗表现的患者74例(占77.89%)。95例患者中,出现血管充血、血管增粗胸部CT动态变化患者的占比显著高于无此类变化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群在感染新冠病毒并出现肺部炎症后,其胸部CT会呈现出一些特异性的表现,主要包括肺部磨玻璃影、实变影、结节影以及小叶内间隔增厚等,而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病灶也会呈现出血管充血、血管增粗等方面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群 新型冠状病毒 肺部炎症 ct表现 动态变化
下载PDF
CT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坐骨神经痛患者中治疗效果
7
作者 田艳枫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坐骨神经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白银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坐骨神经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白银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CT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下腰痛症状、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致痛物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降低,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JOA)、Barthel指数(BI)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5-羟色胺、P物质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神经阻滞可提高坐骨神经痛患者临床疗效,减少致痛物质释放,缓解疼痛,加快肢体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恢复,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痛 ct引导下神经阻滞 疼痛 炎性水平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女性结核性盆腔炎CT诊断 被引量:14
8
作者 朱珠华 杨世埙 庄奇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女性结核性盆腔炎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女性结核性盆腔炎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CT表现为①9例盆腔包块,其中囊性包块4例,实性1例,囊实混合性4例;②9例盆腔脏器同腹膜广泛粘连... 目的探讨女性结核性盆腔炎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女性结核性盆腔炎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CT表现为①9例盆腔包块,其中囊性包块4例,实性1例,囊实混合性4例;②9例盆腔脏器同腹膜广泛粘连;③8例盆腹腔积液,其中6例为包裹性;④3例病灶内钙化;⑤4例盆腹腔淋巴结增大;⑥4例双侧附件软组织增厚;⑦6例腹膜、肠系膜、大网膜增厚、强化;⑧1例直肠壁和乙结肠肠壁不规则增厚。结论盆腔囊性、囊实性包块和包裹性积液及盆腔广泛粘连是结核性盆腔炎最常见的CT表现,并非特异性征象。病灶内钙化和盆腔淋巴结囊性肿大是支持结核性盆腔炎的重要辅助征象。当CT检查女性盆腔肿块时,发现可疑炎性包块并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多脏器累及倾向,或发现盆腔积液呈包裹性时,应进一步结合有关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报告,结核性盆腔炎作为必要的鉴别诊断,不应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结核性盆腔炎 ct 鉴别诊断 盆腹腔积液
下载PDF
结肠水灌肠MSCT对大肠癌与大肠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赵锡海 许建荣 +2 位作者 龚红霞 路青 华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分析大肠癌与大肠炎的结肠水灌肠MSCT征象、病变径线值及CT值变化特点,探讨此种检查方法对大肠癌与大肠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46例行结肠水灌MSCT检查的患者,大肠癌34例,大肠炎12例。分析大肠癌及大肠炎各种征象(如浆... 目的分析大肠癌与大肠炎的结肠水灌肠MSCT征象、病变径线值及CT值变化特点,探讨此种检查方法对大肠癌与大肠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46例行结肠水灌MSCT检查的患者,大肠癌34例,大肠炎12例。分析大肠癌及大肠炎各种征象(如浆膜浸润征、表面毛糙征、肠壁分层征等),计算出各种征象的出现率。测量所有大肠病变的纵径、横径及增强前后的平均CT值,比较肠癌与肠炎病变径线值及增强前后CT值变化有无差异。结果结肠水灌肠MSCT上大肠癌征象如表面毛糙征、浆膜面浸润、局部系膜浸润及血管纹理增生具有较高的出现率,上述征象与肠旁结节征、系膜网膜结节征出现率均明显高于肠炎,肠壁分层征则相反。大肠炎病变纵径明显大于肠癌,横径小于肠癌。肠炎与肠癌增强前后CT值均有显著性差异,肠癌平均CT值高于肠炎,但强化幅度无显著差异。结论大肠癌大部分MSCT征象、病变径线值及增强前后CT值变化与肠炎均有显著差异。结肠水灌肠MSCT显示大肠癌与肠炎各种征象更敏感、丰富、全面、准确,具有较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水灌肠 MSct 大肠癌 大肠炎 诊断
下载PDF
非增强螺旋CT对异位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育聪 李健丁 武志锋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0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非增强螺旋CT对异位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10月~2009年10月间,共收治急性阑尾炎397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误诊的异位阑尾炎7例,占1.7%,对其进行螺旋CT常规平扫检查。结果腹膜外位阑尾炎1例,高位阑尾炎2例,低位阑... 目的探讨非增强螺旋CT对异位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10月~2009年10月间,共收治急性阑尾炎397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误诊的异位阑尾炎7例,占1.7%,对其进行螺旋CT常规平扫检查。结果腹膜外位阑尾炎1例,高位阑尾炎2例,低位阑尾炎2例,壁内阑尾炎1例,左位阑尾炎1例。结论非增强螺旋CT对异位阑尾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阑尾 螺旋ct 炎症 诊断
下载PDF
鼻腔鼻窦炎性病变的CT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郑晓林 王承缘 肖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1-145,共5页
本文收集40例鼻腔鼻窦炎性病变患者,均采用冠状位CT扫描及扫描后再次重建放大处理。结合解剖研究,显示出复杂的鼻腔结构及各鼻窦的开口,描述了炎性病变的CT表现,对鼻腔解剖(包括变异)与炎症的关系、粘膜软组织病变及骨吸收... 本文收集40例鼻腔鼻窦炎性病变患者,均采用冠状位CT扫描及扫描后再次重建放大处理。结合解剖研究,显示出复杂的鼻腔结构及各鼻窦的开口,描述了炎性病变的CT表现,对鼻腔解剖(包括变异)与炎症的关系、粘膜软组织病变及骨吸收破坏的表现作了讨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炎性病变 ct
下载PDF
颞下间隙病变的CT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方凯 王铁梅 +2 位作者 林梓桐 陆东辉 陈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3-835,838,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颞下间隙病变应用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ITF病变,应用螺旋CT及全景片、华氏位对ITF病变进行影像学诊断研究,并与病理诊断及临床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113例ITF病变经临床、X线、病理组织学证实分为肿...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颞下间隙病变应用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ITF病变,应用螺旋CT及全景片、华氏位对ITF病变进行影像学诊断研究,并与病理诊断及临床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113例ITF病变经临床、X线、病理组织学证实分为肿瘤及炎症两大类,肿瘤97例(97/113),炎症16例(16/113)。肿瘤中原发恶性肿瘤19例(19/97),原发良性肿瘤9例(9/97),继发性肿瘤为邻近部位肿瘤侵犯ITF69例(69/97),其中包括恶性61例(61/69),良性8例(8/69)。ITF恶性肿瘤CT征象大多为:窝内肿块,咽旁间隙受压移位,邻近骨质破坏,CT增强瘤体呈不均匀强化,ITF炎症CT征象:窝内弥漫性密度增高,脂肪带消失,骨质破坏少见。结论:临床上ITF肿瘤与炎症均为开口受限、面部肿胀,影像学上又都表现为窝内占位效应,常导致误诊,仅靠临床诊断非常困难,螺旋CT影像学的应用为ITF病变的诊断提供了重要指导意见,为ITF病变的治疗计划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信息。其诊疗阳性率与全景片华氏位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诊断 颞下间隙病变 肿瘤 炎症
下载PDF
血液标志物与胰腺外炎症CT评分对急性胰腺炎严重性早期预测的比较 被引量:12
13
作者 余贤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9-974,共6页
目的:比较血液标志物及胰腺外炎症CT评分(extrapancreatic inflammation on CT score,EPIC)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性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对2010-09/2011-09住院的96例AP患者首个24h内的临床、实验室及CT资料进行分析... 目的:比较血液标志物及胰腺外炎症CT评分(extrapancreatic inflammation on CT score,EPIC)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性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对2010-09/2011-09住院的96例AP患者首个24h内的临床、实验室及CT资料进行分析.临床上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标准为:死亡或持续器官衰竭及/或入住ICU,及/或手术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及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组患者血液标志物及胰腺外炎症CT评分进行t检验,血液标志物及EPIC预测AP严重性的相关性检验及预测AP严重性的ROC分析,并计算预测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MAP76例,SAP20例.重症患者的血液标志物及胰腺外炎症CT评分均明显较轻症患者的大[白细胞:(15.16±5.06)×109/Lvs(11.05±1.76)×109/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18.95±12.13vs6.63±3.44,高敏C-反应蛋白:58.35mg/L±20.47mg/Lvs28.59mg/L±12.92mg/L,D-二聚体:1596.95μg/L±1409.05μg/Lvs412.52μg/L±316.66μg/L,胰腺外炎症CT评分:3.30±0.86vs1.50±0.96,P=0.000].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高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胰腺外炎症CT评分与AP严重性的Spearman相关系数(rs)分别为0.419、0.571、0.568、0.434及0.61(P=0.000).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高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胰腺外炎症CT评分对AP严重性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670-0.925)、0.906(0.830-0.981)、0.904(0.838-0.970)、0.808(0.638-0.938)以及0.917(0.851-0.983);预测敏感性分别为70.00%、85.00%、85.00%、75.00%及85.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8.33%、73.91%、51.52%、48.39%及72.00%;预测准确度分别为83.33%、90.63%、80.21%、78.13%及90.63%.结论:白细胞及D-二聚体对AP严重性的预测价值中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高敏C-反应蛋白及胰腺外炎症CT评分的预测价值较高,其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胰腺外炎症CT评分预测的准确度最高,胰腺外炎症CT评分与AP严重性的相关系数最大,其预测AP严重性的受试者曲线下面积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物 胰腺外炎症ct评分 急性胰腺炎 严重性 预测
下载PDF
^(18)F-FDG-PET/CT检测实验兔模型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炎性状态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婷婷 赵全明 +1 位作者 李德鹏 李丽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2162-2168,共7页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在体动态评估可应用于临床预防心血管事件。本实验目的是监测F-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在动脉粥样硬化不同阶段的摄取,研究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PET/CT)检测易损斑块的可行性。方法 22只雄性...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在体动态评估可应用于临床预防心血管事件。本实验目的是监测F-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在动脉粥样硬化不同阶段的摄取,研究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PET/CT)检测易损斑块的可行性。方法 22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动脉粥样硬化组(A组,n=11)和动脉粥样硬化+他汀组(S组,n=11)。实验兔在第18周通过药物触发以诱导血栓形成。实验过程中的4个阶段分别进行PET/CT扫描:高胆固醇饮食前(基线阶段,n=6),第8周时(高胆固醇饮食中期,n=4),第18周时(触发实验前,即高胆固醇饮食结束阶段,n=22),药物触发实验后(触发实验后,n=15)。主动脉的18 F-FDG摄取值用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平均SUV值(SUVmean)表示。SUV值通过测量一系列7.5mm长度的动脉节段获得。结果SUVmean和SUVmax分别为基线阶段0.449±0.108和0.550±0.132,高胆固醇饮食中期0.694±0.117和0.754±0.129,触发实验前(高胆固醇饮食结束阶段)A组0.788±0.121和0.861±0.139,S组0.651±0.194和0.736±0.243。SUVmean和SUVmax在触发实验后血栓形成组分别为1.128±0.420和1.302±0.489,在无血栓形成组分别为0.774±0.159和0.859±0.191。22只实验兔中的10只经检测证实有血栓形成(45.5%):A组11只中的8只血栓形成(72.3%),S组11只中2只血栓形成(18.2%)(P<0.001)。结论 18F-FDG摄取值的定量分析可以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状态和易损斑块。PET/CT对预测临床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栓形成事件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炎症 易损斑块
下载PDF
高分辨力CT对肺部病变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智明 金世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用高分辩力CT动态观察40例无特殊临床症状、胸片或常规CT检查发现肺内小于2cm的小淡片状影的患者,分析影像变化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材料和方法:40例临床凝诊肺部病变的患者均用GE9800CT扫描机检查,120k... 目的:用高分辩力CT动态观察40例无特殊临床症状、胸片或常规CT检查发现肺内小于2cm的小淡片状影的患者,分析影像变化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材料和方法:40例临床凝诊肺部病变的患者均用GE9800CT扫描机检查,120kV,120mA,3s,1.5mm层厚,1.5mm间距,512×512矩阵,1618DF,用BONEALGRITHM算法重建图像。结果:其中21例炎性病灶经抗炎后大部分吸收,临床治愈。11例浸润型肺结核抗炎后部分病例小叶间隔及小结节影出现增多、片状影密度增高,而8例早期周边型肺癌经抗炎后复查,全部出现小叶间隔增厚及小结节影,片状影密度不均。40例全部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结论:通过HRCT动态检查,可以显示肺内小片状病灶的早期病理变化,尽早做出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肺结核 HRct 肺肿瘤
下载PDF
重症胰腺炎患者螺旋CT成像与血清炎症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浩 彭止戈 +1 位作者 杨婧 刘洪兵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0期83-86,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胰腺炎患者螺旋CT表现与血清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各64例),分析两组重症胰腺炎患者螺旋CT成像与白细胞计...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胰腺炎患者螺旋CT表现与血清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各64例),分析两组重症胰腺炎患者螺旋CT成像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红细胞压积(HCT)等感染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患者WBC、CRP、PCT以及HCT指标高于未感染组,Ranson评分明显低于未感染组患者,APACHE-Ⅱ明显高于未感染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螺旋CT影像表现出胰腺体积增大、脂肪层模糊不清、单区域胰液潴留、多区域胰液潴留、气泡征以及片状坏死数明显高于未感染组,感染组患者细菌检出阳性数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重症胰腺炎患者合并感染时螺旋CT成像可见胰腺体积增大且伴胰腺脂肪层模糊不清及渗出、胰腺多区域组织坏死、胰液潴留以及出现气泡征;重症胰腺炎患者出现感染时,WBC、CRP、PCT以及HCT等感染指标会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螺旋ct成像 血清炎症指标 相关性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在肺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焦霜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12期1447-1449,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30例肺部疾病行64排螺旋CT检查患者的资料,对肺部疾病的CT征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本组130例肺部疾病患者中,肺部炎症46例,肺癌37例,肺...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30例肺部疾病行64排螺旋CT检查患者的资料,对肺部疾病的CT征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本组130例肺部疾病患者中,肺部炎症46例,肺癌37例,肺间质疾病24例,肺结核10例,肺动脉栓塞9例,尘肺4例。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对肺部疾病的分析和诊断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随着后处理软件和新MSCT机型的开发,CT诊断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肺癌 肺结核 肺部炎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HRCT表现、PⅡ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王兴兰 杨全 +3 位作者 李晓燕 苏丽平 应洁 刘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影像表现,探讨CT肺部炎症指数(pulmonary inflammation index,PⅡ)和临床多项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影像表现,探讨CT肺部炎症指数(pulmonary inflammation index,PⅡ)和临床多项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2020年1至2月感染专科病房收治的57例COVID-19患者肺部HRCT影像表现,计算PⅡ,分析PⅡ与年龄、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t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LYM)及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的相关性。结果:肺部阴性者3例,阳性病变54例。HRCT表现早期8例,进展期45例,转归期1例,合并双侧少量胸腔积液1例、支气管扩张1例、继发性肺结核3例、主动脉壁或(及)心脏冠状动脉壁钙化7例、肺气肿5例。PⅡ与年龄、ESR、CRP、IL-6呈正相关(P<0.05);PⅡ与LYM、OI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COVID-19的HR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PⅡ和临床多个实验室指标均具有相关性,可作为半定量评估COVID-19肺部损伤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高分辨率ct 肺部炎症指数
下载PDF
60例腮腺肿块CT特征的诊断意义
19
作者 宋大庆 杨继虎 +3 位作者 张堂士 王生杰 代幼华 张丽荣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1997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用CT扫描获得不同类型腮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60例腮腺肿块患者,其中良性肿瘤23例,恶性肿瘤29例,炎性病变8例。用CT进行扫描,结果:肿块的CT特征为:良性肿瘤表现为边缘清楚、锐利,并有1/3的病例伴有肿块内圆形液化;恶性肿... 目的:用CT扫描获得不同类型腮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60例腮腺肿块患者,其中良性肿瘤23例,恶性肿瘤29例,炎性病变8例。用CT进行扫描,结果:肿块的CT特征为:良性肿瘤表现为边缘清楚、锐利,并有1/3的病例伴有肿块内圆形液化;恶性肿瘤表现为1/3的病例边缘模糊、有树枝状突起、基突显著移位,肿块内不规则液化,钙化呈砂粒状,肿瘤较大时侵及邻近肌肉,增强扫描时密度低于正常肌肉等;炎性肿块表现为3/4以上的病例边缘树根状突起,未见边缘清楚、基突显著移位等特征,肿块圆形液化仅占1/8,钙化为块条状,占2/8,侵及肌肉时增强扫描密度高于正常肌肉。结论:腮腺肿块CT检查平扫与增强扫描并结合腮腺导管造影CT,诊断符合率可达97%,被认为目前腮腺检查的最好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腮腺肿块 良性-恶性肿瘤 炎症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肺部炎症指数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
20
作者 苏丽平 李晓燕 +4 位作者 杨全 王兴兰 应洁 廖娟 胡勇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2389-2392,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CT肺部炎症指数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50例COVID-19患者胸部CT平扫图像和临床资料。根据5阶法对肺部病灶进行分级,其中0级4例,Ⅰ级27例...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CT肺部炎症指数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50例COVID-19患者胸部CT平扫图像和临床资料。根据5阶法对肺部病灶进行分级,其中0级4例,Ⅰ级27例,Ⅱ级12例,Ⅲ级7例,并统计分析临床特征及CT表现,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T肺部炎症指数分级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结果50例COVID-19确诊患者中49例(98.0%)有明确武汉接触史;发热(68.0%)及咳嗽(42.0%)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炎症指数Ⅱ级、Ⅲ级患者体温高于0级、Ⅰ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44例白细胞计数正常,41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数正常,29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28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38例血沉升高;CT肺部炎症指数分级越高者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越明显,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CT肺部炎症指数分级越高者血沉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指数Ⅰ~Ⅲ级患者肺部CT表显示病灶多累及双肺,其中Ⅰ级COVID-19患者中8例为单发病灶、19例累及双肺;随炎症指数分级升高,肺部病灶由胸膜下转变为内带支气管束周围,且肺部病灶实变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VID-19患者CT肺部炎症指数分级与临床分型呈正相关(r=0.701,P<0.05);4例0级均为轻型,27例Ⅰ级、11例Ⅱ级、1例Ⅲ级均为普通型,1例Ⅱ级、6例Ⅲ级为重型。结论COVID-19患者胸部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肺部炎症指数分级与临床分型呈显著正相关,能对其肺部炎症严重程度进行定量评估,此外,胸部CT能早期诊断COVID-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部炎症指数 ct表现 临床分型 定量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