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Ps-ERK5信号通路调控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蒋琳 周鹏飞 +1 位作者 王佳 张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8-725,共8页
目的比较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2、7、9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 PDLSCs﹚成骨分化的诱导作用,探讨BMPs-ERK5信号通路在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首先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分... 目的比较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2、7、9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 PDLSCs﹚成骨分化的诱导作用,探讨BMPs-ERK5信号通路在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首先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原代h PDLSCs并鉴定,利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GFP、BMP2、BMP7和BMP9(Ad-GFP、Ad-BMP2、Ad-BMP7、Ad-BMP9)分别感染h PDLSCs,通过早期成骨分化指标碱性磷酸酶活性定性和定量检测、茜素红染色检测晚期成骨分化指标钙盐结节沉积情况、qRT-PCR检测细胞成骨分化相关基因骨钙蛋白和骨桥蛋白mRNA表达,比较发现BMP9对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最强;采用Ad-BMP9感染h PDLSCs 24 h后,检测BMP9作用PDLSCs后对ERK5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和ERK5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BIX02189预处理后BMP9-ERK5通路对h PDL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 1分离培养的h PDLSCs为成纤维细胞样,呈漩涡状生长,抗波形蛋白表达阳性,抗角蛋白表达阴性,具有间充质属性和克隆形成能力。2BMP2、BMP7和BMP9均有促进细胞成骨分化作用,其中3组的碱性磷酸酶定量结果和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与GFP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MP9效力最强。3Western blot检测显示BMP9增强p-ERK5的表达。而抑制剂BIX02189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ERK5的表达。BIX02189预处理细胞后、感染Ad-BMP9的结果显示,BMP9对细胞的促成骨作用较未处理组明显降低,其中BMP9组的碱性磷酸酶定量分析结果与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与BIX02189处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9具有较强的促h PDLSCs成骨分化作用,ERK5信号转导途径在BMP9诱导h PDLSCs成骨分化过程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凋亡调节蛋白信号途径在低温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及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耀晟 程晓曙 +2 位作者 洪葵 吴宗贵 李毅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讨低温刺激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及凋亡,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凋亡调节蛋白Bim途径的调控作用。方法:基于乳鼠原代心肌细胞,低温培养箱施加低温刺激;使用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下调ERK5或Bim的表达;细胞凋亡使用流式... 目的:探讨低温刺激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及凋亡,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凋亡调节蛋白Bim途径的调控作用。方法:基于乳鼠原代心肌细胞,低温培养箱施加低温刺激;使用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下调ERK5或Bim的表达;细胞凋亡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活性氧簇(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ΔΨm)通过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在低温刺激下的心肌细胞中,ERK5 siRNA可加剧Bim蛋白表达;Bim siRNA不影响ERK5,但减轻p-ERK5表达;ERK5 siRNA导致更高的细胞凋亡率,Bim siRNA则可减弱ERK5 siRNA的促凋亡作用;ERK5 siRNA加重了细胞内钙离子超载、ROS激活、线粒体膜电位破坏,Bim siRNA则可对抗上述损伤性作用。结论:在低温干预下的心肌细胞中,下调ERK5可释放对Bim的表达抑制,加重凋亡、细胞内钙离子超载、ROS爆发,造成更严重的线粒体膜电位破坏,而下调Bim则产生反向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ERK5/Bim途径在低温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中的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刺激 心肌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 凋亡调节蛋白Bim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激酶蛋白5在卵泡刺激素介导的卵泡颗粒细胞甾体激素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小博 姚楠 +3 位作者 马旭 陆彩玲 杨伯清 彭小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5-619,I0010,共6页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激酶蛋白5(ERK5)在卵巢颗粒细胞甾体激素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在卵泡刺激素(FSH)刺激原代颗粒细胞甾体激素生成过程中ERK5的表达变化和激活情况,荧光共聚焦技术分析ERK5的亚细胞定位,腺病毒技术观...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激酶蛋白5(ERK5)在卵巢颗粒细胞甾体激素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在卵泡刺激素(FSH)刺激原代颗粒细胞甾体激素生成过程中ERK5的表达变化和激活情况,荧光共聚焦技术分析ERK5的亚细胞定位,腺病毒技术观察活化型ERK5和显性负性ERK5对颗粒细胞甾体激素生成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FSH处理颗粒细胞后ERK5的表达随处理时间延长而下调,而ERK5活性形式的表达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荧光共聚焦技术分析结果显示,FSH的处理并没有明显影响ERK5在颗粒细胞中的定位。腺病毒技术观察结果发现,在细胞中联合感染活化型MEK5重组腺病毒和野生型ERK5重组腺病毒能促进FSH引起的细胞内StAR的表达升高和孕酮分泌,而显性负性ERK5重组腺病毒感染细胞则出现相反的效应。结论 ERK5可能促进了FSH介导的颗粒细胞甾体激素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激酶蛋白5 卵泡刺激素 颗粒细胞 甾体激素 孕酮
下载PDF
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中ERK5的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闫峰 王效民 潘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3-486,共4页
目的检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hepG2/ADM和BEL-7402/5-FU)及亲本细胞(hepG和BEL-7402)中ERK5的表达,探讨其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多种化疗药物的交叉耐药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RK5在人肝癌多药... 目的检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hepG2/ADM和BEL-7402/5-FU)及亲本细胞(hepG和BEL-7402)中ERK5的表达,探讨其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多种化疗药物的交叉耐药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RK5在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及亲本细胞中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ERK5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hepG2/ADM对ADM、5-FU、CDDP的耐药指数分别为12.34、5.74、3.81;BEL-7402/5-FU对5-FU、VCR、OHP、MTX和ADM的耐药指数分别为15.32、10.08、5.85、6.74和3.26。与亲本细胞相比较,在hepG2/ADM细胞中ERK5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而在BEL-7402/5-FU细胞中ERK5mRNA表达降低,ERK5蛋白表达升高。结论ERK5的表达与人肝癌多药耐药的发生密切相关,为逆转治疗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多药耐药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
下载PDF
ERK5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尹宏 黄欣 +1 位作者 王海燕 张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6-60,共5页
目的检测和分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在人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探讨ERK5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6例胃腺癌组织(胃腺癌组)和90例癌旁正常组织(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ERK5蛋白表达,... 目的检测和分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在人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探讨ERK5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6例胃腺癌组织(胃腺癌组)和90例癌旁正常组织(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ERK5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ERK5 mRNA相对表达量,并分析ERK5蛋白、mRNA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胃腺癌组及正常组ERK5蛋白表达阳性率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2.8%、72.2%和(0.82±0.14)、(0.61±0.03),两组ERK5蛋白和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病理分级分期的胃腺癌ERK5蛋白和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的性别、年龄的胃腺癌ERK5蛋白、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表明,ERK5蛋白和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35,P<0.01)。结论胃腺癌组织中ERK5蛋白较癌旁正常组织高表达;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腺癌组织中ERK5的表达越高;提示ERK5和胃腺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 蛋白和mRNA表达
下载PDF
黄芪甲苷基于MEK5/ERK5信号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方建 李晓晖 陈文武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10期73-78,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基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5(MEK5)/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信号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50只建立AD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基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5(MEK5)/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信号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50只建立AD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黄芪甲苷中剂量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每组10只。阳性对照组给予石杉碱甲(0.02 mg/kg)干预,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0.9%NaCl溶液,黄芪甲苷低剂量组、黄芪甲苷中剂量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5 mg/kg、30 mg/kg、60 mg/kg的黄芪甲苷。各组均干预21 d,检测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MEK5、ERK5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黄芪甲苷中剂量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IL-1、TNF-α水平及GRP78、CHOP、MEK5、ERK5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黄芪甲苷中剂量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IL-1、TNF-α水平及GRP78、CHOP、MEK5、ERK5表达降低,且随剂量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黄芪甲苷基于MEK5/ERK5信号通路对AD大鼠小胶质细胞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可减少AD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5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 阿尔茨海默病 小胶质细胞 模型大鼠 中药研究
下载PDF
大鼠背根神经节ERK5/CREB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肖纯 孙建良 +1 位作者 卢波 姚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3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脊髓与背根神经节(DRG)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坐骨神经结扎(CCI)建立神经病理性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CI大鼠DRG磷酸化ERK5(p-ERK5)表达的变化;鞘内注射ERK5反义... 目的:探讨脊髓与背根神经节(DRG)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坐骨神经结扎(CCI)建立神经病理性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CI大鼠DRG磷酸化ERK5(p-ERK5)表达的变化;鞘内注射ERK5反义寡核苷酸对CCI大鼠DRG p-CREB表达以及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的影响。结果:CCI大鼠同侧DRG p-ERK5标记的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鞘内注ERK5反义寡核苷酸有效抑制DRG ERK5表达的同时,CCI所致的p-CREB表达上调(P<0.05)、机械与热痛觉过敏也明显减轻(P<0.05)。结论:DRG ERK5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信号转导过程,其部分作用是通过激活转录因子CREB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坐骨神经结扎 神经病理性疼痛 背根神经节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 c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AQP5、ERK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聂鸿 路名芝 +1 位作者 戴艳芝 刘勇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AQP5、ERK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初步探讨它们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20例癌旁粘膜中AQP5、ERK蛋白的表达,比较AQP5及ERK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AQP5、ERK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初步探讨它们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20例癌旁粘膜中AQP5、ERK蛋白的表达,比较AQP5及ERK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及二者相关性研究。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AQP5、ERK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癌旁组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53.3%vs0%;55.0%vs20%;P<0.05);AQP5与ERK蛋白表达强度之间呈正相关(C=0.745,P<0.05);AQP5蛋白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ERK蛋白随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进展而增高。结论AQP5蛋白高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与AQP5→Ras→ERK→Rb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促进恶性转化细胞的浸润、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AQP5 ERK 蛋白表达 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德新 李飞 +4 位作者 赵晓晨 李华 李茂德 兰戴天 安祥 《癌症进展》 2021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取26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肝细胞肝癌组织,取52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的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D...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取26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肝细胞肝癌组织,取52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的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DCA5、ERK、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的相对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CDCA5、ERK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DCA5和ERK与肝细胞肝癌患者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肝细胞肝癌组织中CDCA5、ERK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肝癌组织中CDCA5、ERK、CDK1和cyclin B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直径、Edmondson分级、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合并门静脉癌栓情况和甲胎蛋白(AFP)水平肝细胞肝癌患者肝细胞肝癌组织中CDCA5、ERK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A5、ERK的表达与Edmondson分级为Ⅲ~Ⅳ级、BCLC分期为B~C期、有门静脉癌栓和AFP水平升高呈正相关(P﹤0.05)。结论CDCA5可能依赖ERK的磷酸化来促进CDK1、cyclin B1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临床有望将其作为治疗肝细胞肝癌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下载PDF
NFATc1-ERK5通路介导流体剪切力促进成骨细胞BMP7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宁 闫亮 +1 位作者 万浪 夏亚一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3期358-363,共6页
目的:探讨成骨细胞中NFATc1与ERK5调控关系,并研究流体剪切力(FSS)调节BMP7表达的信号通路。方法:实验分为6组,即空白组、FSS组、Cs A(Cyclosporin,NFATc1抑制剂)组、XMD8-92(ERK5抑制剂)组、FSS+Cs A组、FSS+XMD8-92组。用Western Blo... 目的:探讨成骨细胞中NFATc1与ERK5调控关系,并研究流体剪切力(FSS)调节BMP7表达的信号通路。方法:实验分为6组,即空白组、FSS组、Cs A(Cyclosporin,NFATc1抑制剂)组、XMD8-92(ERK5抑制剂)组、FSS+Cs A组、FSS+XMD8-92组。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干预条件下NFATc1、ERK5、p-ERK5以及BMP7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2 dyn/cm^2FSS作用45 min能够显著提高NFATc1、p-ERK5在成骨细胞内水平,400 nmol/L Cs A干预30 min能够有效抑制NFATc1表达量升高以及ERK5磷酸化,但5μmol/L XMD8-92作用1 h仅能够抑制ERK5磷酸化,而对NFATc1没有作用。此外,FSS促进MC3T3-E1细胞中BMP7表达量升高,Cs A和XMD8-92任何一种抑制剂均能显著阻止BMP7表达。结论:FSS在成骨细胞中通过NFATc1来调控ERK5磷酸化,BMP7为ERK5下游靶点受NFATc1-ERK5通路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ATc1 ERK5 BMP7 流体剪切力 成骨细胞
下载PDF
ERK5信号通路参与BMP9诱导C3H10T1/2细胞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
11
作者 耿雪静 陈沅 +2 位作者 陈露 孙文静 刘书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1-665,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5,ERK5)信号通路在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诱导C3H10T1/2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AdBMP9和AdGFP转染C3H10T1/2细胞,...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5,ERK5)信号通路在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诱导C3H10T1/2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AdBMP9和AdGFP转染C3H10T1/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ERK5(phosphorylation ERK5,p-ERK5)和ERK5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p-ERK5在细胞内的表达位置;ERK5特异性抑制剂BIX02189预处理细胞再经AdBMP9诱导,Western blot检测pERK5和ERK5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心肌特异性基因肌细胞增强因子(myocyte enhancer factor,MEF)2C、GATA结合蛋白4(GATA binding protein 4,GATA4)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特异性蛋白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表达。结果:AdGFP与AdBMP9的转染效率达50%左右,经AdBMP9诱导后的细胞p-ERK5表达明显增高(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BMP9组p-ERK5表达明显增强且主要集中于胞核;15μmol/L BIX02189可完全抑制pERK5的表达(P<0.01),且明显降低了由Ad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GATA4、MEF2C基因与CX43、cTnT蛋白表达(P=0.000)。结论:BMP9可以通过激活ERK5信号通路调控C3H10T1/2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 骨形态发生蛋白9 心肌样细胞 肌细胞增强因子2C
下载PDF
ERK MAPK是annexin 5调节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稳 陶晓倩 +3 位作者 林钗英 柳海燕 时姗姗 戈一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研究膜联蛋白5(annexin 5)调控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是否经由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方法培养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 h后,用1 nmol/L annexin 5处理0、5、10、30、60、90 min,w... 目的研究膜联蛋白5(annexin 5)调控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是否经由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方法培养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 h后,用1 nmol/L annexin 5处理0、5、10、30、60、90 min,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ERK(P-ERK)、总ERK(T-ERK)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分别用pH 8.0的Tris-HCl、ERK抑制剂PD98059(50μmol/L)、annexin 5和annexin 5+PD98059作用于培养细胞,分析并比较培养细胞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蛋白质表达水平及上清液中睾酮含量。结果 annexin 5刺激间质细胞5 min后P-ERK水平开始升高(P<0.05),在10 min时达到峰值,比对照组升高了33%[(0.89±0.06)vs(0.67±0.05),P<0.01],60 min恢复至正常水平;加入PD98059后,与对照组比较,3β-HSD下降了15%[(1.08±0.14)vs(1.27±0.10),P<0.05],睾酮水平下降了68%[(12.89±0.93)vs(40.86±4.07),P<0.01]。用annexin 5刺激PD98059预处理过的间质细胞,与annexin 5组相比,3β-HSD表达量和睾酮水平仍维持在低水平,分别下降了19%[(1.16±0.09)vs(1.43±0.05),P<0.01]和68%[(17.47±3.19)vs(54.09±4.50),P<0.05]。结论 ERK MAPK途径可能是annexin 5调控睾丸间质细胞中睾酮分泌的重要信号通路,其调控睾酮分泌是通过影响3β-HSD的合成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5 睾丸间质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睾酮
下载PDF
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纯 卢波 +1 位作者 姚娟 孙建良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信号通路在炎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24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入两组,脊神经结扎(SNL)组大鼠行L5SNL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假手术(Sham)组大鼠仅暴露脊神经不结扎,观察两组大鼠脊髓磷酸化... 目的探讨脊髓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信号通路在炎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24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入两组,脊神经结扎(SNL)组大鼠行L5SNL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假手术(Sham)组大鼠仅暴露脊神经不结扎,观察两组大鼠脊髓磷酸化ERK5(p-ERK5)的表达情况。另取大鼠随机分别鞘内注射ERK5反义寡核苷酸(AS组)、ERK5错义寡核苷酸(MM组)和0.9%氯化钠溶液(NS组),观察对SNL术后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WMT)、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结果术后1、3d,SNL组的p-ERK5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术前(P值均<0.05),Sham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AS组、MM组、NS组间大鼠脊髓NF-κB含量、PWTL、PWM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NL术后1dAS组大鼠脊髓NF-κB含量显著低于NS组、MM组(P值均<0.05),但3组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P值均<0.05)。SNL术后1、3d3组的PWTL和PWMT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P值均<0.05),AS组均显著高于MM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结论脊髓小胶质细胞ERK5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信号转导过程,其部分作用是通过激活转录因子NF-κB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出血转化及ERK5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婧 汪玉宝 +2 位作者 张淳 刘玉梅 赵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4期649-653,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NBP)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出血转化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通路的影响。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8.0 mg/(kg·d)]、NBP低剂量组[20 mg/(kg·d)]...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NBP)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出血转化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通路的影响。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8.0 mg/(kg·d)]、NBP低剂量组[20 mg/(kg·d)]、NBP中剂量组[40 mg/(kg·d)]、NBP高剂量组[80 mg/(kg·d)];假手术组18只大鼠,其余组各20只大鼠。采用线栓插入进行脑缺血处理,尼莫地平组和NBP预处理组按照给药剂量进行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 h后进行再灌注处理,24 h后评定大鼠神经功能。采用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法测定大鼠脑梗死面积,分光光度法测量脑切片中血红蛋白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出血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MAP激酶激酶5(MEK5)、ERK5、肌细胞增强因子2C(MEF2C)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血红蛋白含量、出血点、脑组织p-ERK5/MEK5、p-ERK5/ERK5、p-MEF2C/MEF2C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NBP各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血红蛋白含量及出血情况降低(P<0.05),脑组织p-MEK5/MEK5、p-ERK5/ERK5、p-MEF2C/MEF2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且NBP预处理组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NBP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ERK5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丁苯酞注射液 出血转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 大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5-HT2B受体拮抗剂通过调控ERK通路干预大鼠垂体瘤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王明国 饶克成 +1 位作者 乔卿均 高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9期1588-1593,共6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2B受体拮抗剂通过兔抗大鼠细胞外调蛋白激酶1/2(ERK1/2)通路干预大鼠垂体瘤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5-HT2B受体拮抗剂组及5-HT2B受体激动剂组,各15只大鼠,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雌...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2B受体拮抗剂通过兔抗大鼠细胞外调蛋白激酶1/2(ERK1/2)通路干预大鼠垂体瘤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5-HT2B受体拮抗剂组及5-HT2B受体激动剂组,各15只大鼠,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雌激素建立大鼠垂体瘤模型。分别用2 mg/kg SB204741、2 mg/kg BW723C86对5-HT2B受体拮抗剂组及5-HT2B受体激动剂组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14 d。干预结束后,测量各组大鼠垂体肿瘤最大直径并计算肿瘤体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垂体瘤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垂体瘤组织胶原分布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兔抗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ERK1/2 mRNA相对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GF-β_(1)、CTGF、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相对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5-HT2B受体拮抗剂组大鼠垂体瘤最大直径、体积及垂体质量均降低,5-HT2B受体激动剂组大鼠垂体瘤最大直径、体积及垂体质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对照组垂体细胞数目较多,排列整齐有序;模型组大鼠垂体细胞有瘤样改变,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胞核大小不一,细胞间质增生明显,有炎性细胞浸润;5-HT2B受体拮抗剂组有瘤样改变,细胞数量增多较少,偶有间质增生现象,炎性反应较轻;5-HT2B受体激动剂组垂体细胞数量大量增多,核大且核仁明显,细胞间质增生现象严重,大量炎性细胞浸润。Masson染色显示:对照组垂体细胞多且分布均匀,无胶原产生;模型组有不连续胶原纤维,分布密集;5-HT2B受体拮抗剂组胶原分布较少,无连续胶原纤维;5-HT2B受体激动剂组胶原纤维较多且连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5-HT2B受体拮抗剂组及5-HT2B受体激动剂组垂体组织中TGF-β_(1)、CTGF mRNA相对表达量及TGF-β_(1)、CTGF、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5-HT2B受体拮抗剂组垂体组织中TGF-β_(1)、CTGF mRNA相对表达量及TGF-β_(1)、CTGF、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5-HT2B受体激动剂组均升高(P<0.05);5-HT2B受体激动剂组TGF-β_(1)、CTGF mRNA相对表达量及TGF-β_(1)、CTGF、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5-HT2B受体拮抗剂组(P<0.05);对照组、模型组、5-HT2B受体拮抗剂组及5-HT2B受体激动剂组ERK1/2 mRNA及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HT2B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垂体瘤纤维化具有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ERK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纤维化 5-羟色胺2B受体拮抗剂 细胞外调蛋白激酶 大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脊髓5-羟色胺耗竭增强蜜蜂毒炎症痛大鼠脊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及痛相关行为
16
作者 崔秀玉 关圆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29-36,共8页
目的脑干下行纤维释放到脊髓的5-羟色胺(HT)在病理性痛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其机制尚不清楚。应用蜜蜂毒(BV)炎性痛大鼠模型,探讨脊髓5-HT是否通过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的激活发挥调控... 目的脑干下行纤维释放到脊髓的5-羟色胺(HT)在病理性痛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其机制尚不清楚。应用蜜蜂毒(BV)炎性痛大鼠模型,探讨脊髓5-HT是否通过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的激活发挥调控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足底注射生理盐水,NS组),BV组(足底注射BV),5, 7-二羟色胺(5, 7-DHT)-BV组(鞘内给予5, 7-DHT后足底注射BV),5, 7-DHT-NS组(鞘内给予5, 7-DHT后足底注射生理盐水),溶剂-NS组(鞘内给予5, 7-DHT溶剂后足底注射生理盐水),溶剂-BV组(鞘内给予5, 7-DHT溶剂后足底注射BV)。大鼠足底注射BV前鞘内连续给予5, 7-DHT预处理4 d,免疫荧光法观察大鼠脊髓NR1亚基、ERK的活化,行为学方法观察痛相关行为学变化。结果溶剂-BV组大鼠注射BV后2 h脊髓背角可见散在的磷酸化(p)-NR1-IR和p-ERK-IR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Ⅰ~Ⅱ层,与BV组相似。5, 7-DHT-BV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p-NR1-IR神经元数目显著高于溶剂-BV组大鼠。鞘内注射5, 7-DHT同样促进了BV诱发的脊髓背角ERK的活化。与溶剂-BV组相比,5, 7-DHT-BV大鼠足底注射BV后出现了严重的痛相关行为:自发缩足反射持续时间从50min增加到120 min,且每5 min自发缩足反射次数也显著增加;热和机械痛敏更加严重。结论在BV炎性刺激下,5-HT可能通过抑制NR1亚基和ERK的激活而发挥部分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蜜蜂毒 5-羟色胺 NR1亚基 痛觉过敏
下载PDF
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CDCA5的表达变化及机制
17
作者 牛学敏 赵树巧 +6 位作者 郭争荣 韩聪 郝津 王娜 范红伟 张晓博 张新元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641-1645,共5页
目的观察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病中的机制研究。方法收集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各30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 目的观察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病中的机制研究。方法收集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各30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CA5的蛋白水平,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CA5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2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CDCA5在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结肠癌旁正常组织(P<0.01),癌组织相关基因cyclinB1、ERK、P2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而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结肠癌组织中CDCA5高表达,可能通过上调cyclinB1、ERK、P21及下调caspase3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癌旁组织 细胞分裂同期相关蛋白5 ERK信号通路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通过ERK/p38 MAPK信号通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的表达 被引量:58
18
作者 李姿慧 王键 +2 位作者 蔡荣林 刘晓丽 蒋怀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83-1888,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p38MAPK)信号通路在参苓白术散调控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3、AQP4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正常组、模型...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p38MAPK)信号通路在参苓白术散调控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3、AQP4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化钠注射液)、参苓白术散组、U0126+参苓白术散组、SB203580+参苓白术散组。除正常组外,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灌肠,结合环境与饮食干预复制。14 d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AQP3、AQP4蛋白表达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B203580+参苓白术散组及U0126+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有较小幅度升高,与正常组和参苓白术散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显著改善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蛋白及mRNA表达,ERK/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表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p38 MAPK) AQP3 AQP4 1 4-二氨基-2 3-二氰基-1 4-双(邻氨基苯巯基)丁二烯(U0126) 4-(4-氟苯基)-2-(4-甲基亚磺酰基苯基)-5-(4-吡啶基)-1H-咪唑(SB203580)
下载PDF
抑郁症相关受体、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董栋 王蕊 《神经药理学报》 2012年第5期24-30,共7页
抑郁症是指某种不愉快的心境和一定身体器官的功能紊乱,是一种精神病理状态,迄今为止对抑郁症的治疗及病因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目前的研究认为五羟色胺、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与抑郁症的发生和治疗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有研究也发现谷... 抑郁症是指某种不愉快的心境和一定身体器官的功能紊乱,是一种精神病理状态,迄今为止对抑郁症的治疗及病因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目前的研究认为五羟色胺、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与抑郁症的发生和治疗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有研究也发现谷氨酸、糖皮质激素等非单胺类系统也与抑郁症密切相关。大量研究显示,在抑郁症患者脑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的活性降低,而且抑制该酶的活性在动物模型上可表现出类似抑郁的行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抑郁症患者及抑郁症动物模型血液中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相比均有明显的下调,而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抑郁动物模型上有抗抑郁的作用。该文主要对近期与抑郁症相关的受体、细胞因子及细胞通路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五羟色胺受体 谷氨酸受体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加味四君子汤通过影响5-羟色胺及其受体对斑马鱼肠道出血模型的止血效应及其机制探讨
20
作者 王珺 郎海燕 +5 位作者 周佳丽 张雪莹 亢炎红 张蕴 陈信义 马薇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6-522,共7页
目的探讨加味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阿胶、茜草)通过影响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5-HT2aR、5-HT2bR)对斑马鱼肠道出血模型的止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受精后4 d的斑马鱼为研究对象,6μmol/L辛伐他汀诱导24 h建立肠... 目的探讨加味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阿胶、茜草)通过影响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5-HT2aR、5-HT2bR)对斑马鱼肠道出血模型的止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受精后4 d的斑马鱼为研究对象,6μmol/L辛伐他汀诱导24 h建立肠道出血模型。将斑马鱼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四君子汤低、中、高质量浓度组(55.6、167、500 mg/L),造模后,给予相应质量浓度加味四君子汤,24 h后收样。观察血小板计数(PLT)及出血情况,比色法检测5-HT含量及Caspase 3/7活性,实时PCR法检测5-HT2aR、5-HT2bR、5-HT转运蛋白(SERT)基因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细胞外调解蛋白激酶(ERK)、磷酸化ERK(p-ERK)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肠道出血发生率为70.0%,加味四君子汤低、中、高质量浓度组出血发生率为36.7%、40.0%、80.0%,肠道止血作用分别为54%、52%、7%。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君子汤低、中质量浓度组PLT减少;各质量浓度组5-HT含量升高、5-HT2aR及5-HT2bR基因表达上调,低、中质量浓度组SERT基因表达上调;中、高质量浓度组Caspase 3/7活性降低;低、中质量浓度组p-AKT、p-ERK蛋白表达上调(均P<0.0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可减少斑马鱼肠道出血模型的出血发生率及出血程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5-HT及其受体激活AKT和ERK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加味四君子汤 5-羟色胺 5-羟色胺受体 蛋白激酶B 细胞外调解蛋白激酶 斑马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