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9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三代2.5D SiC_(f)/SiC复合材料的界面力学性能
1
作者 管皞阳 张立 +5 位作者 荆开开 师维刚 王晶 李玫 刘永胜 张程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6,I0001,共9页
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SiC_(f)/SiC)是下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关键结构材料,其界面性能是决定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本研究表征了国产三代2.5D SiC_(f)/SiC的界面性能,并探究其与材料拉伸性能的关系。利用拉伸加/... 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SiC_(f)/SiC)是下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关键结构材料,其界面性能是决定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本研究表征了国产三代2.5D SiC_(f)/SiC的界面性能,并探究其与材料拉伸性能的关系。利用拉伸加/卸载过程中的迟滞特性定量分析了2.5D SiC_(f)/SiC中各组元残余应力和界面滑动应力(IFSS),根据断口拔出纤维的断裂镜面半径得到了纤维就位强度(σ_(fu))的统计分布,通过纤维推入法得到界面剪切强度(ISS)和界面脱黏能(G_(i))。结果表明:利用宏观结合细观的方法能够较全面地描述SiC_(f)/SiC从初始裂纹萌生到最终脱黏不同阶段的界面力学性能,2.5D SiC_(f)/SiC的IFSS、ISS和Gi分别为56 MPa、(28±5)MPa和(2.7±0.6)J/m2。ISS和Gi较低,表明界面结合较弱,在剪应力作用下易产生裂纹,而IFSS较大,表明界面脱黏后纤维与基体间相对滑动较为困难,阻碍了纤维拔出,不利于发挥纤维的增强作用。根据获得的界面性能和经典ACK模型,较好地预测出比例极限应力,并结合σ_(fu)预测了2.5D SiC_(f)/SiC的拉伸强度。拉伸强度预测值高于实验值,这与界面处径向残余压应力以及纤维承受的残余拉应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d SiC_(f)/SiC 拉伸加/卸载 纤维推入 界面剪切强度 界面脱黏能 界面滑动应力
下载PDF
2.5D C_(f)/SiC复合材料微尺度磨削试验研究
2
作者 李远峰 温泉 +1 位作者 巩亚东 唐本甲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3-1149,共7页
为提高2.5D C_(f)/SiC复合材料在微磨削加工中的表面质量,使用500#金刚石磨粒、直径为0.9 mm的电镀微磨具对其进行3个因素5个水平的微磨削正交试验.通过极差与方差分析微磨削速度v_(s)、磨削深度a_(p)和进给速度v_(w)对磨削性能评价参数... 为提高2.5D C_(f)/SiC复合材料在微磨削加工中的表面质量,使用500#金刚石磨粒、直径为0.9 mm的电镀微磨具对其进行3个因素5个水平的微磨削正交试验.通过极差与方差分析微磨削速度v_(s)、磨削深度a_(p)和进给速度v_(w)对磨削性能评价参数(磨削力、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影响的主次顺序;通过不同水平下的试验结果分析磨削性能评价参数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磨削深度对磨削性能影响最大,进给速度影响最小;当增大磨削深度与进给速度时,表面粗糙度及磨削力逐渐增大,表面缺陷较多;当增大微磨削速度时,表面粗糙度及磨削力逐渐减小,表面形貌平整均匀,缺陷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d C_(f)/SiC复合材料 微磨削 磨削力 表面粗糙度 表面形貌
下载PDF
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PD-L1的相关性
3
作者 陈婉琪 王震汕 +3 位作者 曾丽婷 洪邓辉 陈杰文 黄伟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1期1821-1827,共7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代谢参数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揭阳市人民医院经手...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代谢参数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揭阳市人民医院经手术治疗的91例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前^(18)F-FDG PET/CT检查资料。其中,男性66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65岁,PD-L1表达阳性45例、阴性46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分化程度、神经束侵犯、脉管癌栓、T分期、N分期、TNM分期、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与PD-L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结果ESCC T分期、SUV_(max)、TLG均与其PD-L1阳性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215、0.297、0.264(均P<0.05)。ROC显示,SUV_(max)、TLG预测PD-L1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71、0.623。结论ESCC T分期及SUVmax、TLG与PD-L1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PD-L1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下载PDF
Study the Effect of Thickness on the Performance of PM6:Y6 Organic Solar Using SCAPS Simulation
4
作者 Nagwa Ibrahim Mohammed Ibrahim Amnah Mohammed Elharbi Abdulrahman Albadri 《Advances in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2024年第4期55-65,共11页
In this study, organic solar cells (OSCs) with an active layer, a blend of polymer of non-fullerene (NFA) Y6 as an acceptor, and donor PBDB-T-2F as donor were simulated through the one-dimensional solar capacitance si... In this study, organic solar cells (OSCs) with an active layer, a blend of polymer of non-fullerene (NFA) Y6 as an acceptor, and donor PBDB-T-2F as donor were simulated through the one-dimensional solar capacitance simulator (SCAPS-1D) software to examine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type of organic polymer thin-film solar cell by vary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active layer. PFN-Br interfacial layer entrenched in OPV devices gives overall enhanced open-circuit voltage,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 and fill factor thus improving device performance. PEDOT: PSS is an electro-conductive polymer solution that has been extensively utilized in solar cell devices as a hole transport layer (HTL) due to its strong hole affinity, good thermal and mechanical stability, high work function, and high transparency in the visible range. The structure of the organic solar cell is ITO/PEDOT: PSS/BTP-4F: PBDB-T-2F/PFN-Br/Ag. Firstly, the active layer thickness was optimized to 100 nm;after that, the active-layer thickness was varied up to 900 nm. The results of these simulation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ctive layer thickness improves efficiency significantly up to 500 nm, then i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active layer from 600 nm, also notice that the short circuit current and the fill factor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e active layer from 600 nm, while the open voltage circuit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active layer. The optimum thickness is 5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Solar Cells PEdOT:PSS BTP-4f (Y6) PBdB-T-2f (PM6) PfN-Br SCAPS 1d
下载PDF
浆料涂刷-热压法制备2D C_(f)-ZrB_(2)-SiC复合材料的力学与烧蚀性能
5
作者 李天佑 曾毅 +2 位作者 胡锦润 易波超 高萌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4期275-289,共15页
连续碳纤维增强ZrB_(2)-SiC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抗氧化、抗烧蚀性能在航天飞行器热防护结构材料领域备受关注。本文采用浆料涂刷−热压法制备2D C_(f)-ZrB_(2)-SiC复合材料,探索运用微米级粉末浆料制备2D C_(f)-ZrB_(2)-SiC复合材料的可行... 连续碳纤维增强ZrB_(2)-SiC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抗氧化、抗烧蚀性能在航天飞行器热防护结构材料领域备受关注。本文采用浆料涂刷−热压法制备2D C_(f)-ZrB_(2)-SiC复合材料,探索运用微米级粉末浆料制备2D C_(f)-ZrB_(2)-SiC复合材料的可行性,研究烧结温度对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测试材料的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微米粉末浆料涂刷−热压法制备的2D C_(f)-ZrB_(2)-SiC复合材料于2000℃烧结后具有最高的致密度与抗弯强度,开孔率达到8.01%,抗弯强度达到191.3 MPa;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抗烧蚀性能,材料表面响应温度达到2600℃,经300 s等离子火焰烧蚀后线烧蚀率为3.51μ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C_(f)-ZrB_(2)-SiC复合材料 浆料涂刷 热压 力学性能 烧蚀性能
下载PDF
(F,α,ρ,d)-凸和广义(F,α,ρ,d)-凸性下一类多目标规划问题的对偶 被引量:9
6
作者 曾德胜 吴泽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6,共4页
讨论了Mond-Weir型向量对偶,在(F,α,ρ,d)-凸和广义(F,α,ρ,d)-凸性下,获得了弱对偶定理.
关键词 Mond-weir型向量对偶 弱对偶 (f α ρ d)-凸 广义(f α ρ d)-凸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胃癌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方法 毕兴 +2 位作者 高洁 韩峰 王海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734-1740,共7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03/2015-05新疆肿瘤医院就诊的维吾尔族胃癌患者147例(A组)及维吾尔族健康对照者151例(B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维生素...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03/2015-05新疆肿瘤医院就诊的维吾尔族胃癌患者147例(A组)及维吾尔族健康对照者151例(B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酶切位点多态性,进行两组间比较;将本研究全部胃癌患者经PCR-RFLP测定后按是否带有f基因分为FF组(a组)与Ff+ff组(b组),进行组间D-二聚体测定水平比较.结果:胃癌患者的f等位基因表达频率高于对照组(57.8%vs 47.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含f等位基因(Ff+ff)的研究对象患胃癌的风险高于不含f等位基因(FF)的研究对象(OR=2.85);含f等位基因组中D-二聚体测定水平较不含f等位基因组明显升高(2.79±1.21 vs 1.09±0.65,P<0.05);随胃癌患者分化严重程度的逐步加重,单纯含F基因(FF)的患者的比例逐步下降(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维吾尔族胃癌易感性相关联,f等位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而F位点可能是维吾尔族胃癌发生的保护因素.f等位基因可能是调节D-二聚体水平的因素之一,从而影响了维吾尔族胃癌患者的发生或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维生素d受体 fokⅠ酶切位点 d-二聚体 f等位基因
下载PDF
ZSM-5分子筛上正碳离子发生D、F和G型β键断裂反应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许友好 左严芬 舒兴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67-973,共7页
在C—C键断裂反应中,普遍认为:由于不同结构的正碳离子存在稳定性差异,导致A、B、C型β键断裂反应较容易发生,而D、E型β键断裂反应在常规条件下几乎不可能发生。针对正碳离子裂化反应机理中乙烯选择性差的问题,深入分析现有实验设计方... 在C—C键断裂反应中,普遍认为:由于不同结构的正碳离子存在稳定性差异,导致A、B、C型β键断裂反应较容易发生,而D、E型β键断裂反应在常规条件下几乎不可能发生。针对正碳离子裂化反应机理中乙烯选择性差的问题,深入分析现有实验设计方法的局限性,重新设计实验方法并反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催化条件下,能量上非常不利的D型和笔者自定义的F、G型正碳离子β键断裂反应可以在C—C键断裂反应中被有效促进并有助于提高乙烯选择性。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正碳离子有机化学反应的内涵,也为乙烯高效生产提供崭新的开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碳离子 df、G型β键断裂 ZSM-5分子筛 烯烃裂化 乙烯
下载PDF
D3^F、D4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马承银 杨翠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研究了 DF3 、D4共聚合反应的特性 ,该反应是平衡开环共聚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以后 ,共聚物 [η]与高聚物收率基本恒定。对碱催化剂的研究发现 ,强碱性催化剂有利于合成高分子量的 DF3 、D4共聚物。反应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加快 ,共聚... 研究了 DF3 、D4共聚合反应的特性 ,该反应是平衡开环共聚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以后 ,共聚物 [η]与高聚物收率基本恒定。对碱催化剂的研究发现 ,强碱性催化剂有利于合成高分子量的 DF3 、D4共聚物。反应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加快 ,共聚物分子量降低 ,而且 ln[η]~ 1/ T成线性关系。聚合反应初期采用高温反应 ,后期降低反应温度 ,可以达到缩短反应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共聚合反应 d3^f d4
下载PDF
F-D算法求解最短路径 被引量:9
10
作者 程晓荣 刘斌 +1 位作者 陆旭 牛习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77,共3页
分析Floyd算法与Dijkstra算法的基本思想,将二者结合起来,给出一种新的求最短路径的优化算法——F-D算法,用F-D算法求解基于GIS的电力通信线路最短路径,并在约束条件下对所求最短路径进行修正,验证了F-D算法的先进性和高效性,优化了通... 分析Floyd算法与Dijkstra算法的基本思想,将二者结合起来,给出一种新的求最短路径的优化算法——F-D算法,用F-D算法求解基于GIS的电力通信线路最短路径,并在约束条件下对所求最短路径进行修正,验证了F-D算法的先进性和高效性,优化了通信线路的拓扑,实际应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算法 fLOYd算法 dIJKSTRA算法 通信线路 电力系统 最短路径
下载PDF
基于V/F变换器实现快速A/D转换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长安 李琦 +1 位作者 曾锐利 符峰钊 《电子科技》 2008年第6期30-33,共4页
探讨了V/F变换器组成的A/D转换电路中,采用定时器对周期信号采样精度出现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V/F变换器组成的A/D转换电路,该电路采用前置信号调理电路,使得输入量的信号变化趋势与V/F变换器输出信号周期的变化趋势一致。在经过... 探讨了V/F变换器组成的A/D转换电路中,采用定时器对周期信号采样精度出现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V/F变换器组成的A/D转换电路,该电路采用前置信号调理电路,使得输入量的信号变化趋势与V/F变换器输出信号周期的变化趋势一致。在经过光耦器件耦合后,利用C8051Fxxx单片机可编程计数器阵列PCA,实现了多路A/D转换。实验表明,该方式采集精度高,速度快。在要求现场隔离的工况情况下,该电路有很好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计数器阵列(PCA) V/f变换器 减法器 A/d转换
下载PDF
新城疫C3d-P29分子佐剂F基因疫苗的构建 被引量:5
12
作者 褚新星 彭军 +2 位作者 翁立雪 朱瑞良 牛钟相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4-238,共5页
C3d是补体C3的裂解产物之一,与抗原相连时可以明显提高抗原分子的免疫原性。CR2/CD21在其功能发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P29为编码C3d与CR2结合区域的基因。从健康AA肉鸡肝脏中RT-PCR克隆C3d CDNA,设计引物克隆P29至pUC19载体,利用同裂酶B... C3d是补体C3的裂解产物之一,与抗原相连时可以明显提高抗原分子的免疫原性。CR2/CD21在其功能发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P29为编码C3d与CR2结合区域的基因。从健康AA肉鸡肝脏中RT-PCR克隆C3d CDNA,设计引物克隆P29至pUC19载体,利用同裂酶BamHⅠ和BglⅡ构建pUC-P29.n。酶切获得P29.n,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最后RT-PCR扩增新城疫F基因,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P29.n中P29.n的上游,构建完成新城疫F基因疫苗。3周龄SPF鸡进行基因免疫,结果pCDNA-F-P29.4、pCDNA-F-P29.6较pCDNA-F都能够提高HI抗体水平及保护力,虽然HI抗体水平不及灭活苗,但是能够抵抗致死量病毒的攻击,并且pCDNA-F-P29.6效果更好。目前发表的关于C3d的佐剂作用的文章多是关于鼠C3d,相应的抗原不能够自然感染鼠类,关于鸡C3d的报道较少。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鸡C3d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C3d pUC—P29n HI f基因疫苗
下载PDF
T4、φχ174D和f2三种噬菌体对戊二醛消毒剂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昭斌 张朝武 +2 位作者 许欣 朱敏 王国庆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目的筛选出消毒实验中评价消毒因子对病毒灭活效果的指示噬菌体。方法比较研究噬菌体T4、φχ174D和f2对戊二醛消毒剂的抵抗力。消毒剂对噬菌体的灭活效果采用悬液定量灭活试验、中和剂鉴定试验、噬菌体的检测采用双层琼脂法。结果13000... 目的筛选出消毒实验中评价消毒因子对病毒灭活效果的指示噬菌体。方法比较研究噬菌体T4、φχ174D和f2对戊二醛消毒剂的抵抗力。消毒剂对噬菌体的灭活效果采用悬液定量灭活试验、中和剂鉴定试验、噬菌体的检测采用双层琼脂法。结果13000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T4作用20min,或6000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T4作用5min即可达到消毒水平(对噬菌体T4的灭活对数值(LIV)或噬菌体T4的对数减少值〔LRV)(log10No-log10Nt)≥4.00log10〕;22500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φχ174D作用20min,或5000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φχ174D作用5min达到消毒水平;34000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f2作用40min,或8000mg/L的戊二醛对噬菌体f2作用10min达到消毒水平。结论上述三种噬菌体对戊二醛的抵抗力由强到弱为:噬菌体f2>噬菌体T4>噬菌体φχ17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T4 噬菌体ψX174d 噬菌体f2 戊二醛 抵抗力
下载PDF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of PSⅡ and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in Leaves of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Oryza sativa) Under Chilling Temperature and Strong Light Stress Conditions 被引量:18
14
作者 季本华 朱素琴 焦德茂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2期139-146,共8页
Relationships between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and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in leaves of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Oryza sativa L.) during later growth stage were studied under chilling temperature and strong light ... Relationships between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and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in leaves of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Oryza sativa L.) during later growth stage were studied under chilling temperature and strong light stress conditions. Results showed that D1 protein contents of PSⅡ in photosynthetic apparatus dropped, the generation of antheraxanthin (A) and zeaxanthin (Z) of xanthophyll cycle were inhibited partly, PSⅡ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F v/F m)and 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q N) were also decreased obviously. In addition, endogenous active oxygen scavenger—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reduced,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O -· 2)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accumulated, as a result, photooxidation of leaves occurred under chilling temperature and strong light stress conditions.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changes of the above mentione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between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were observed. Experiments in leaves treated with inhibitors under chilling temperature and strong light conditions showed that indica rice was more sensitive to chilling temperature with strong light and subjected to photooxidation more than japonica rice. Notabl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1 protein contents and F v/F m or (A+Z)/(A+Z+V), and a marked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 v/F m and MDA contents were obtained by regression analysis in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during chilling temperature and strong light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facts mentioned above, it was inferred that PSⅡ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F v/F m) was the key index to forecast for the prediction of photooxidation under stress circumstances and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were the synthetic capacity of D1 protein and the protection of xanthophyll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 protein PSⅡ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f v/f m)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xanthophyll cycle RICE
下载PDF
F10基因对细胞中PCNA和Cyclin 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曹晓敏 庞战军 +1 位作者 全松 邢福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14,共5页
【目的】确定F10基因表达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明确F10基因的功能。【方法】构建F1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重组pRc-CMV2-F10质粒于肺癌细胞系A549,筛选并获得稳定表达F10基因的细胞克隆A549-F10。通过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检测F10对细胞生... 【目的】确定F10基因表达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明确F10基因的功能。【方法】构建F1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重组pRc-CMV2-F10质粒于肺癌细胞系A549,筛选并获得稳定表达F10基因的细胞克隆A549-F10。通过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检测F10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细胞中增殖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的表达。【结果】转基因的G418抗性克隆能够检测到F10表达。MTT和流式结果显示F10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阳性克隆的细胞株中PCNA和cyclinD1相对较高水平的表达。【结论】F10基因通过上调PCNA和cyclinD1的表达,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0基因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周期素d1
下载PDF
苯甲酰胺类多巴胺D_2受体显像剂^(18)F-FSABZM的合成和标记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键 张政伟 +1 位作者 管一晖 朱建华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4-357,共4页
将5-硝基取代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经硝基还原、N-双羟乙基化、甲磺酰化等反应制备氟标记前体,用K222催化进行氟标记,合成了(S)-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5-[N-(2-[18F]氟乙基)-N-甲基磺酰基]胺基-2-甲氧基苯甲酰胺((S)-N-[(1-ethyl-2-p... 将5-硝基取代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经硝基还原、N-双羟乙基化、甲磺酰化等反应制备氟标记前体,用K222催化进行氟标记,合成了(S)-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5-[N-(2-[18F]氟乙基)-N-甲基磺酰基]胺基-2-甲氧基苯甲酰胺((S)-N-[(1-ethyl-2-pyrrolidinyl)methyl]-5-[N-(2-[18F]fluoroethyl)-N-methylsulfonyl]amino-2-methoxy-ben-zamide,18F-FSABZM)。标记前体、冷标记产物和各步合成中间体均经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确证。结果显示,经HPLC检测,标记率为12%—15%,合成及纯化时间80—90min,纯化后放化纯度大于97%,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d2受体 ^18f标记 ^18f-fSABZM 合成
下载PDF
不完全拉格朗日函数和具有(F,α,ρ,d)凸性的数学规划的鞍点判别准则(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治安 雷晓军 王燕军 《运筹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72,共7页
用一个不完全拉格朗日函数研究一类具有(F,α,ρ,d)凸性假设的非线性规划问题的鞍点最优性判别准则,为了得到最优解与鞍点之间的关系,给出了(F,α,ρ,d)凸性中参数所要满足的条件.
关键词 运筹学 不完全拉格朗日函数 鞍点 (f α ρ d)凸 最优解
下载PDF
“G—D—F复合安置”模式的提出、构建与实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湖平 李松柏 +1 位作者 陈旋 袁青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5期1-5,共5页
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安置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和尖锐的矛盾,如何安置失地农民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博弈论与复合行政理论对失地农民进行安置研究,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G—D—F复合安置"模式,其运行过程模型对安置主... 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安置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和尖锐的矛盾,如何安置失地农民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博弈论与复合行政理论对失地农民进行安置研究,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G—D—F复合安置"模式,其运行过程模型对安置主体进行了动态的利益博弈分析,并通过"复合问责"等机制对运行加以保障。通过长沙实证,验证并得出了G—D—F五位一体的复合安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G—df复合安置模式 五位一体 复合行政 博弈
下载PDF
2.5D SiO_(2f)/SiO_2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爽 蒋凯辉 +1 位作者 唐军务 胡海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458-461,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2.5DSiO2f/SiO2复合材料,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以固含量为30.73%的硅溶胶为浸渍浆料,采用微波干燥方式,烧结温度为900℃时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性能。经过7个制备周期后,复合材料的密度为1.65g/c...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2.5DSiO2f/SiO2复合材料,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以固含量为30.73%的硅溶胶为浸渍浆料,采用微波干燥方式,烧结温度为900℃时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性能。经过7个制备周期后,复合材料的密度为1.65g/cm3,此时弯曲强度最大,可达80.7MPa;800℃下烧成的材料具有最大的剪切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56.6MPa和3.5MPa.m1/2。测得试样介电常数为3.4,较好的满足了天线罩材料的介电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d SiO2f/SiO2 溶胶-凝胶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下载PDF
载脂蛋白A-I模拟肽D4F通过抑制caspase-12减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 被引量:6
20
作者 田华 李严严 +6 位作者 丁明德 杨娜娜 焦鹏 桑慧 方永奇 姚树桐 秦树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50-1755,共6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 A-I)模拟肽D4F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凋亡途径关键分子caspase-12的影响,并...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 A-I)模拟肽D4F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凋亡途径关键分子caspase-12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给予12.5、25和50 mg/L D4F、5 mmol/L ERS抑制剂4-苯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PBA)或5μmol/L二亚苯基碘鎓(diphenyleneiodonium,DPI)预处理1 h后,再加入100 mg/L ox-LDL或4 mg/L ERS诱导剂衣霉素(tunicamycin,TM)继续培养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试剂盒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12的表达变化。结果:与ERS抑制剂PBA相似,D4F可抑制ox-LDL或TM所致的巨噬细胞活力降低和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氧化应激抑制剂DPI相似,D4F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表现为ROS和MDA生成减少(P<0.01)、SOD活性增加以及NADPH氧化酶活性降低(P<0.05);与PBA和DPI相似,D4F可减轻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caspase-12活化,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另外,D4F还可抑制TM诱导的caspase-12活化(P<0.05)。结论:D4F能够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其机制至少部分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继而抑制caspase-12活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I模拟肽d4f CASPASE-12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巨噬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